A. 塑料的化學成分的分析方法
塑料化學成分分析方法:
熱分析:是測量材料的性質隨溫度的變化。它在表徵材料的熱性能、物理性能、機械性能以及穩定性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對於材料的研究開發和生產中的質量控制具有很重要的實際意義。
差示掃描量熱分析在程序控制溫度下,測量樣品的熱流隨溫度或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技術。因此,利用此技術,可以對高聚物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冷結晶、相轉變、熔融、結晶、產品穩定性、固化餃聯、氧化誘導期等進行研究。
熱重分析:在一定的氣氛中,測量樣品的質量隨溫度或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技術,利用此技術可以研究諸如揮發或降解等伴隨有質量變化的過程。如果採用TGA—MS或TGA—FTIR的聯用技術,還可以對揮發出的氣體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更加全面和准確的信息。其中琰匯測量更為廣泛地應用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發、性能檢測與質量控制。例如可用差示掃描量熱儀(DSC)研究熱固性樹脂固化反應的熱效應,得到固化反應的起始溫度、峰值溫度和終止溫度,還可以得到單位重量的反應熱以及固化後樹脂的玻璃化溫度。這些數據對於樹脂加工條件的確定,評價固化劑的配方有重要作用。也可用DSC測定聚合物的玻璃化溫度、結晶溫度和熔點,為選擇結晶聚合物加工工藝、熱處理條件等提供指導作用。
流變性測試:塑料熔體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動行為具有流動和變形二個基本特徵,而流動和形變的具體情況又和高分子的結構、高分子的組成、環境溫度、外力大小、作用時間等因素密切相關。高分子流體的流動行為直接影響到塑料加工工藝的選擇。同時,塑料加工過程中外界條件(力、溫度、時間等)的變化,必然影響到高分子的鏈運動,從而影響到聚合物凝聚態結構的形成。而聚合物凝聚態結構、形態不同,將大大影響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用流變儀比較不同成型條件(例剪切力大小、作用時間、作用方式、不同溫度等)對形成的高分子材料中凝聚態結構、形態的影響及其相應力學性能的情況,可以改進聚合物成型技術。用流變數據指導塑料的加工,較常用的測試設備有高壓毛細管流變儀、轉矩流變儀數據、熔融指數儀等。
B. 合成革用樹脂的檢測項目及方法有人可以告訴我嗎
無錫樹脂廠檢測中心近年來引進大量先進氣、液相及其它多種分析檢測設備,檢測技術力量雄厚,並通過ISO9001認證,檢測對象涵蓋雙酚A、環氧樹脂、固化劑、石油煉制產品及各種化工原輔材料如苯類、酮類、醚類、醇類、酸鹼類等等。檢測項目齊全、結果可靠,收費合理。本中心願以優惠的價格熱忱為化工行業朋友提供分析檢測服務。
C. 可用於塑料組成分析的方法是
一、橡塑的組成成份:
橡膠(塑料主體)
助劑:硫化劑、促進劑、防老劑、增塑劑、脫模劑、填充劑、阻燃劑。
填充物質:碳黑
補強材料
其化助劑
改善加工的助
二、橡膠塑料成份分析的應用范圍:
橡膠塑料:三元乙丙橡膠、氯丁橡膠、異戊橡膠、順丁橡膠、丁基橡膠、特種橡膠
硅膠
熱彈性體:橡膠改性的塑料
其它特殊功能性橡膠
三、橡膠塑料成份分析的檢測標准:
ASTM E1252-98(2013)e1《高分子材料主成分定量分析》GB/T 7764-2001《橡膠鑒定 紅外光譜法 》
由人工合成的一類高分子聚合物。為粘稠液體或加熱可軟化的固體,受熱時通常有熔融或軟化的溫度范圍,在外力作用下可呈塑性流動狀態,某些性質與天然樹脂相似。合成樹脂最重要的應用是製造塑料。為便於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劑,有時也直接用於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義語。合成樹脂還是製造合成纖維、塗料、膠粘劑、絕緣材料等的基礎原料。合成樹脂種類繁多。按主鏈結構有碳鏈、雜鏈和非碳鏈合成樹脂;按合成反應特徵有加聚型和縮聚型合成樹脂。實際應用中,常按其熱行為分為熱塑性樹脂和熱固性樹脂。生產合成樹脂的原料來源豐富,早期以煤焦油產品和電石乙炔為主,現多以石油和天然氣的產品為主,如乙烯、丙烯、苯、甲醛及尿素等。合成樹脂的生產方法採用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熔融聚合和界面縮聚等。
E. 什麼叫合成樹脂
合成樹脂 nj-kb.com
由人工合成的一類高分子聚合物。為粘稠液體或加熱可軟化的固體,受熱時通常有熔融或軟化的溫度范圍,在外力作用下可呈塑性流動狀態,某些性質與天然樹脂相似。合成樹脂最重要的應用是製造塑料。為便於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劑,有時也直接用於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義語。合成樹脂還是製造合成纖維、塗料、膠粘劑、絕緣材料等的基礎原料。合成樹脂種類繁多。按主鏈結構有碳鏈、雜鏈和非碳鏈合成樹脂;按合成反應特徵有加聚型和縮聚型合成樹脂。實際應用中,常按其熱行為分為熱塑性樹脂和熱固性樹脂。生產合成樹脂的原料來源豐富,早期以煤焦油產品和電石碳化鈣為主,現多以石油和天然氣的產品為主,如乙烯、丙烯、苯、甲醛及尿素等。合成樹脂的生產方法採用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熔融聚合和界面縮聚等。
編輯本段應用
合成樹脂最重要的應用是製造塑料。為便於加工和改善性能,常添加助劑,有時也直接用於加工成形,故常是塑料的同義語。合成樹脂還是製造合成纖維、塗料、膠粘劑、絕緣材料等的基礎原料。
編輯本段種類
合成樹脂種類繁多。按主鏈結構有碳鏈、雜鏈和非碳鏈合成樹脂;按合成反應特徵有加聚型和縮聚型合成樹脂。實際應用中,常按其熱行為分為熱塑性樹脂和熱固性樹脂。其中,熱塑性樹脂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熱固性樹脂有酚醛樹脂和脲醛樹脂,環氧樹脂,氟樹脂,不飽和聚酯和聚氨酯等。
編輯本段中國合成樹脂的發展前景
「十一五」期間,國內電子信息、汽車、房地產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的升級,將為中國合成樹脂的發展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十一五」期間,中國合成樹脂的需求將延續「十五」期間1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國內市場表觀消費量將達到6400萬噸,比「十五」末期增加約2600萬噸。預計「十一五」期間,國內合成樹脂的產量將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產量有望達到3700萬噸,比「十五」期末增加約1600萬噸。
編輯本段生產原料及方法
生產合成樹脂的原料來源豐富,早期以煤焦油產品和電石碳化鈣為主,現多以石油和天然氣的產品為主,如乙烯、丙烯、苯、甲醛及尿素等。合成樹脂的生產方法採用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熔融聚合和界面縮聚等。 合成樹脂 合成樹脂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低分子原料――單體(如乙烯、丙烯、氯乙烯等)通過聚合反應結合成大分子而生產的。工業上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和溶液合4種。 本體聚合法 本體聚合是單體在引發劑或熱、光、輻射的作用下,不加其他介質進行的聚合過程。特點是產品純潔,不需復雜的分離、提純,操作較簡單,生產設備利用率高。可以直接生產管材、板材等質品,故又稱塊狀聚合。缺點是物料粘度隨著聚和反應的進行而不斷增加,混合和傳熱困難,反應器溫度不易控制。本體聚合法常用於聚加基丙烯酸甲酯(俗稱有機玻璃)、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和聚醯胺等樹酯的生產。 懸浮聚合法 懸浮聚合是指單體在機械攪拌或振盪和分散劑的作用下,單體分散成液滴,通常懸浮於水中進行的聚合過程,故又稱珠狀聚合。特點是:反應器內有大量水,物料粘度低,容易傳熱和控制;聚合後只需經過簡單的分離、洗滌、乾燥等工序,即得樹脂產品,可直接用於成型加工;產品較純凈、均勻。缺點是反應器生產能力和產品純度不及本體聚合法,而且,不能採用連續法進行生產。懸浮聚合在工業上應用很廣。75%的聚氯乙稀樹脂採用懸浮聚合法,聚苯乙烯也主要採用懸浮聚合法生產。反應器也逐漸大型化。 乳液聚合法 乳液聚合是指藉助乳化劑的作用,在機械攪拌或振盪下,單體在水中形成乳液而進行的聚合.乳液聚合反應產物為膠乳,可直接應用,也可以把膠乳破壞,經洗滌、乾燥等後處理工序,得粉狀或針狀聚合物。乳液聚合可以在較高的反應速度下,獲得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物料的粘度低,易於傳熱和混合,生產容易控制,殘留單體容易除去。乳液聚合的缺點是聚合過程中加入的乳化劑等影響製品性能。為得到固體聚合物,耗用經過凝聚、分離、洗滌等工藝過程。反應器的生產能力比本體聚合法低。 溶液聚合法 溶液聚合是單體溶於適當溶劑中進行的聚合反應。形成的聚合物有時溶於溶劑,屬於典型的溶液聚合,產品可做塗料或膠粘劑。如果聚合物不溶於溶劑,稱為沉澱聚合或淤漿聚合,如生產固體聚合物需經沉澱、過濾、洗滌、乾燥才成為成品。在溶液聚合中,生產操作和反應溫度都易於控制,但都需要回收溶劑。工業溶液聚合可採用連續法合間歇法,大規模生產常採用連續法,如聚丙烯等。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一些樹木的分泌物常會形成樹脂,不過琥珀卻是樹脂的化石,蟲膠雖然也被看成樹脂,但卻是紫膠蟲分泌在樹上的沉積物。由蟲膠製成的蟲膠漆,最初只用作木材的防腐劑,但隨著電機的發明又成為最早使用的絕緣漆。然而進入20世紀後,天然產物已無法滿足電氣化的需要,促使人們不得不尋找新的廉價代用品。 早在1872年德國化學家拜耳(A.Bayer)首先發現苯酚與甲醛在酸性條件下加熱時能迅速結成紅褐色硬塊或粘稠物,但因它們無法用經典方法純化而停止實驗。20世紀以後,苯酚已經能從煤焦油中大量獲得,甲醛也作為防腐劑大量生產,因此二者的反應產物更加引人關注,希望開發出有用的產品,盡管先後有許多人為之花費了巨大勞動,但都沒有達到預期結果。 1904年,貝克蘭和他的助手也開展這項研究,最初目的只是希望能製成代替天然樹脂的絕緣漆,經過三年的艱苦努力,終於在1907年的夏天,不僅制出了絕緣漆,而且還制出了真正的合成可塑性材料——Bakelite,它就是人們熟知的「電木」「膠木」或酚醛樹脂。 Bakelite一經問世,很快廠商發現,它不但可以製造多種電絕緣品,而且還能制日用品,愛迪生(T.Edison)用於製造唱片,不久又在廣告中宣稱:已經用Bakelite制出上千種產品,於是一時間把貝克蘭的發明譽為20世紀的「煉金術」。 以煤焦油為原粒的酚醛樹脂,在1940年以前一直居各種合成樹脂產量之首,每年達20多萬噸,但此後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聚合型的合成樹脂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聚苯乙烯的產量也不斷擴大,隨著眾多年產這類產品10萬噸以上大型廠的建立,它們已成當今產量最多的四類合成樹脂。合成樹脂再加上添加劑,通過各種成型方法即得到塑料製品,到今天塑料的品種有幾十種,世界年產量在1.2億噸左右,我國也在500萬噸以上,它們已經成為生產、生活及國防建設的基礎材料。 合成樹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其在塑料中的含量一般在40%~100%。由於含量大,而且樹脂的性質常常決定了塑料的性質,所以人們常把樹脂看成是塑料的同義詞。例如把聚氯乙烯樹脂與聚氯乙烯塑料、酚醛樹脂與酚醛塑料混為一談。其實樹脂與塑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樹脂是一種未加工的原始聚合物,它不僅用於製造塑料,而且還是塗料、膠粘劑以及合成纖維的原料。而塑料除了極少一部分含100%的樹脂外,絕大多數的塑料,除了主要組分樹脂外,還需要加入其他物質。
F. 環氧樹脂的幾種合成方法介紹
】一.有機過氧酸及其衍生物的環氧化法 1909年,Nilolaus Prilezhaev發現過氧乙酸能環氧化各種雙鍵,不管是鏈端雙鍵還是鏈中雙鍵,而且能環氧化脂肪環上的雙鍵。 此後的研究表明,有機過氧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環氧化劑,它和烯烴的環氯化過程是靜電加成。烯烴結構、過氧酸結構、反應介質和溫度影響環氧化反應的速率,催化劑對反應沒有影響。其中帶吸電基團的烯烴,如羥基會降低反應速率;反之,帶供電基團的,如烴基會加速反應。 過氧乙酸因結構簡單、易制備、價格便宜而得到廣泛使用。根據脂環族環氧樹脂制備反應過程中是否分離末反應完全的有機過氧酸,制各方法又可以分為原地環氧化法和分離環氧化法二種。 1.原地環氧化法 原地環氧化法是指合成有機過氧酸和烯烴的環氧化反應在同一體系中進行,這樣生成的有機過氧酸立即和烯烴反應,沒有過氧酸富集的過程。例如,乙酸先和含烯鏈的化合物混合,再向體系中加入雙氧水,乙酸和雙氧水反應生成過氧乙酸立即和含烯鍵的底物環氧化,從而得到產物。此方法的特點是工藝簡單,設備投資少,而且不存在過氧化物富集產生的安全隱患。 2.分離環氧化法 分離環氧化法和原地環氧化法不同,它是指合成有機過氧酸和環氧化過程分離。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兩個過程分離,有利於對兩個過程分別檢測控制,因而適合工業化大生產。美國UCC公司和上海石油化工總廠都用此方法生產環氧樹脂。 二.鹵醇及其衍生物的環氧化法 最常見的鹵醇是次氯酸H0-C1+,它的環氧化的機理見反應式2。反應機理可以推廣到溴和碘.先是親電的鹵正離於進攻烯鍵,形成鹵翁離子,然後親核基團從背後進攻鹵翁正離子,這個親核基團可能是0H-、H20,然後在鹼的作用下,氧負子背後進攻和鹵相連的碳原子,鹵負離子離去形成環氧基。反應中親核基團還可能是鹵負離子,這樣就會形成副產雙鹵分子。從以上機理可以看出,反應有兩個背後進攻的立體化學過程,這樣產物就可以保持原料的立體構型,這是一些有機合成者對該環氧化法感興趣的原因。目前,國內主要用次氯酸法生產環氧丙烷。 80年代出現金屬卟啉化合物催化用次氯酸鈉做環氧化劑的環氧化反應,它的特點是反應過程從原來的兩步縮減到一步,而且金屬卟琳化合物催化活性很高,反應體系簡單,常溫即可。 三.雙氧水法 這種合成方法是以雙氧水做氧化劑,主要用來環氧化一些帶羥基的脂環族烯烴.反應的關鍵是需要高活性催化劑。五六十年代,三氧化鎢作為此反應的催化劑曾經佔有一定地位。目前.出現了眾多新型的催化劑,它們通常帶有金屬離子.如Ti4+、V4+、Cr3+。其中效果較好的是Ti/Si02促化劑、它可以在低溫下催化氧化分子量較小的分子。 四.無機氧化劑法 常見的氧化劑有氧氣、臭氧、鉻酸和高錳酸鉀等,其中氧氣作為最廉價的氧化劑一直是氧化還原反應中倍受青睞的原料。但到目前為止它不能作為普通的直接的環氧化劑,僅出現在一些特殊的環氧化反應中,如含有共軛雙健的α-蒎烯和氧氣發生[2+ 4]環化反應,再經過重排得雙環氧化合物 (方程式3)。重排過程是這個反應的關鍍,既可以是再加熱狀態下自發的熱力學重排,也可以是光誘導重排,還可以用鈷催化重排。還有,銀催化氧氣環氧化方法只用於合成環氧乙烷,它對長鏈烯烴無效(環氧丙烷也不是用這種方法生產),也不能環氧化脂環族烯烴。鉻酸和高錳酸鉀是傳統的氧化劑,如果控制好反應條件,也可以用於環氧化反應。五.仿生法 卟啉鐵作為血細胞中的活性物質,對氧氣有非常高的活性。因此,人們受到啟發,使用金屑葉琳催化環氧化反應。1979年, Groves最先用金屬卟啉模仿生物體系催化環氧化烯烴。
G. 合成樹脂瓦鑒別質量方法分別有那些
1、看外觀。優質樹脂瓦外形輪廓比較清晰,材料本身有光澤;反之為偽劣仿製樹脂瓦。
2、用手掂、敲擊。樹脂瓦質地輕盈,板與板敲擊有沉悶感;偽劣仿製樹脂瓦用手掂有沉重感。板與板敲擊聲音清脆。
3、用火燒。優質樹脂瓦用火點燃樹脂瓦一角,火源離開後,樹脂瓦立刻自息。偽劣樹脂瓦火苗有蔓延之勢並有較大的刺激氣味。
4、稱重量。樹脂瓦主要原材合成樹脂瓦料是聚氯乙烯(PVC),其比重約為1.4。證明樹脂瓦主材為PVC,能有效保證產品使用壽命。
5、看品牌、參觀廠家。一般來說老品牌、大廠家的產品質量比較穩定,售後有保障,雄厚的工廠實力讓您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6、看產品質量報告。正規廠家的產品質量檢測報告齊全且及時更新,像佳英樹脂瓦這樣的大廠家都有自己的產品檢測檢驗,這樣的廠家提供的產品可靠性較高。
H. 合成樹脂瓦進行檢測的方法是什麼
合成樹脂瓦,是運用高新化學化工技術研製而成的新型建築材料,普遍適用於開發區平改坡、農貿市場、商場、住宅小區、新農村建設居民高檔別墅、雨篷、遮陽篷、仿古建築等,具有重量輕、強度大、防水防潮、防腐阻燃、隔音隔熱等多種優良特性。
合成樹脂瓦檢測方法:人工老化檢測報告(人工老化10000小時相當於實際使用20年以上)低溫落錘沖擊(0℃,1h)檢測報告(一公斤重的鋼球自1米的高度自由落在瓦面上不產生裂紋,低溫下落球沖擊10次產品無破壞。經過10個凍融循環,產品無空鼓,起泡,剝離,裂紋等現象。) 標準的合成樹脂瓦自身具有非常好的抗荷載性能,經國家建築材料及構件質量監督站檢測,在支撐間隔750MM,均布載入150KG情況下,無任何破壞。劣制的合成樹脂瓦工人施工踩在瓦上作業時會產生破碎。防火建材檢測報告(建築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A2.6塑料燃燒性能判定B1級以上)
標準的合成樹脂瓦可以長期抵禦酸,鹼,鹽等各種化學物質腐蝕,實驗浸泡鹽,鹼及60%以下各種酸中24小時無化學作用。劣制的合成樹脂瓦面層採用其顏料會產生化學反應,甚至產生褪色。在我國,樹脂瓦平改坡最早是從上海開始的,接著是廣東開始平改坡市政工程,到2006年樹脂瓦產品開始風靡全國,到2015年隨著國家「美麗鄉村」工程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鄉村進行房屋改造,而樹脂瓦的大規模鋪設就是其中最容易被人注意到的改變。
I. 合成樹脂的制備方法
合成樹脂為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低分子原料――單體(如乙烯、丙烯、氯乙烯等)通過聚合反應結合成大分子而生產的。工業上常用的聚合方法有本體聚合、懸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淤漿聚合、氣相聚合等。生產合成樹脂的原料來源豐富,早期以煤焦油產品和電石碳化鈣為主,現多以石油和天然氣的產品為主,如乙烯、丙烯、苯、甲醛及尿素等。
本體聚合
本體聚合是單體在引發劑或熱、光、輻射的作用下,不加其他介質進行的聚合過程。特點是產品純潔,不需復雜的分離、提純,操作較簡單,生產設備利用率高。可以直接生產管材、板材等質品,故又稱塊狀聚合。缺點是物料粘度隨著聚和反應的進行而不斷增加,混合和傳熱困難,反應器溫度不易控制。本體聚合法常用於聚加基丙烯酸甲酯(俗稱有機玻璃)、聚苯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酯和聚醯胺等樹酯的生產。
懸浮聚合
懸浮聚合是指單體在機械攪拌或振盪和分散劑的作用下,單體分散成液滴,通常懸浮於水中進行的聚合過程,故又稱珠狀聚合。特點是:反應器內有大量水,物料粘度低,容易傳熱和控制;聚合後只需經過簡單的分離、洗滌、乾燥等工序,即得樹脂產品,可直接用於成型加工;產品較純凈、均勻。缺點是反應器生產能力和產品純度不及本體聚合法,而且,不能採用連續法進行生產。懸浮聚合在工業上應用很廣。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指藉助乳化劑的作用,在機械攪拌或振盪下,單體在水中形成乳液而進行的聚合。乳液聚合反應產物為膠乳,可直接應用,也可以把膠乳破壞,經洗滌、乾燥等後處理工序,得粉狀或針狀聚合物。乳液聚合可以在較高的反應速度下,獲得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物料的粘度低,易於傳熱和混合,生產容易控制,殘留單體容易除去。乳液聚合的缺點是聚合過程中加入的乳化劑等影響製品性能。為得到固體聚合物,耗用經過凝聚、分離、洗滌等工藝過程。反應器的生產能力比本體聚合法低。
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在溶劑存在下進行聚合,所選用的溶劑既要溶解單體又要能溶解聚合物。聚合過程中體系呈均勻的粘稠溶液,聚合體系始終呈均相,連續運轉周期長,易於操作。但體系黏度較大。其優點是均相反應較易控制,分子量及其分布也可適當控制,但溶液聚合體系粘稠,造成傳熱傳質困難和不均一。
淤漿聚合
淤漿聚合時採用一種溶劑或用單體本身作為分散介質,生成之聚合物不溶於分散介質中,而以顆粒狀分散其中,呈淤漿狀。早先有些文獻曾將它歸屬於非均相的溶液聚合。這種聚合特點是體系黏度小,便於攪拌,散熱容易,可用較高的單體濃度,提高單位設備生產率。目前此法可用於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生產。
氣相聚合
氣相聚合時將氣相單體與催化劑按規定量引入反應器中一步合成,得到乾燥的聚合物。氣相聚合的前提是催化劑選擇性及收率必須足夠高,得到的產品不需脫除殘存催化劑,這樣可大大縮短流程。隨著高活性載體齊格勒催化劑的出現,在製造聚乙烯或聚丙烯方面,氣相聚合迄今已佔主流。此外,也可廣泛用於以自由基機理進行的聚合。
J. 合成酚醛樹脂的詳細方法
(1)砂布等磨料膜具膠粘劑砂布等用的酚醛樹脂膠粘劑主要是液體型的一步甲階酚醛樹脂。這些樹脂可根據它們的甲醛/苯酚摩爾比分成三類。
①它們具有高甲醛傳酚摩爾比,由高水溶性樹脂組成,而且是快乾性的,因此可在相對低的溫度(93~108℃)下固化。其產品的pH為8或更高,粘度范圍500~18000mPa·S,固含量50%~75%。這類樹脂既可用作膜料膜具的膠衣,又可用作面部上漿。可以用水稀釋法或同這類樹脂中不同粘度的樹脂共混而調節粘度。低粘度、低固含量樹脂用作面部上漿。如果製造者的最高固化溫度限制在108℃,可以採用這類樹脂的共混物。
②它們具有低甲醛/苯酚摩爾比。這類樹脂同水的混溶性很低,因此要求採用比①類更高的固化溫度。其產品pH約為8,固含量75%~87%。它們的固化比①類慢。它們的粘度范圍較寬,從1000~1000000mPa·S。
③它們具有中等甲醛/苯酚摩爾比。這類樹脂同水的混溶性也較低,採用比②類還要高的固化溫度。其產品pH約為6~8,固含量75%~87%。它們的粘度范圍也較寬,從l000~l000000mPa·S。
(2)鑄造型芯砂用水基酚醛膠粘劑 可以採用的典型水基酚醛樹脂為75%固含量的線性酚醛樹脂。當採用比其固體片狀樹脂較低的砂溫時(約80℃),可得到最佳結果。這類樹脂較低的初始熔體粘度導致它們對砂粒有極佳的潤濕性和樹脂分布。因為它們是溶液型樹脂,所以在鑄造時,必須添加"六次"和潤滑劑。在初期加熱研磨攪合期間,加入一半的潤滑劑,再在塗膠砂堆潰散後加入另一半,可以取得最佳結果。硬脂酸鈣或Acrawax C可以使用。
(3)纖維粘接它們也可以採用液體甲階酚醛樹脂進行粘接,所用水溶性樹脂固含量范圍40%~70%,pH范圍7~7.5。這類樹脂要在冷凍下貯存或裝運,並且要馬上使用。
採用的液體樹脂包括含可溶性鹽的樹脂與脫除了不溶性鹽的樹脂,由於成本較低,前一種樹脂常優先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