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以統計學方法分析論文

以統計學方法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2022-04-26 21:20:10

A. 統計學選什麼論文題目

關於統計學的論文題目有很多,學術堂整理了一部分,供大家進行參考:

1、葯品檢驗中常用的統計學方法及其應用

2、應用統計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分析

3、淺談統計學在金融領域的應用

4、統計學在實驗室質量控制中的應用

5、論應用統計學PDTR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水產生物統計學課程中學生統計思維能力與應用意識的培養研究

7、地質統計學在某銅礦床資源量估算中的應用熊

8、基於地質統計學的采空區儲量估算

9、密井網條件下地質統計學岩性反演在河道砂體預測中的應用

10、地質統計學在稀土礦儲量計算研究應用

11、地質統計學在礦床品位估算中的應用研究

12、地質統計學在細脈型礦體模擬中的應用:以新疆梅嶺-紅石銅礦為例

13、地質統計學地震反演技術在溱潼南華地區薄砂層的預測應用

14、朝陽溝油田扶余油層組深度域地質統計學反演

15、基於DMine軟體下地質統計學在礦山儲量計算中的應用

B. 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寫一篇統計學論文

在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指導教師一般都要求學生編寫提綱。從寫作程序上講,它是作者動筆行文前的必要准備;從提綱本身來講,它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所謂構思謀篇,就是組織設計畢業論文的篇章結構。因為畢業論文的寫作不像寫一首短詩、一篇散文、一段札記那樣隨感而發,信手拈來,用一則材料、幾段短語就表達一種思想、一種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資料,較多的層次,嚴密的推理來展開論述,從各個方面來闡述理由、論證自己的觀點。因此,構思謀篇就顯得非常重要,於是必須編制寫作提綱,以便有條理地安排材料、展開論證。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摯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就能分清層次,明確重點,周密地謀篇布局,使總論點和分論點有機地統一起來;也就能夠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組織、利用資料,決定取捨,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料的作用。

C. 論文中統計學分析怎麼

經常有人問到在論文或標書中應該如何寫作統計分析部分。標準的答案是:你怎麼做的就怎麼寫,每篇文章都是唯一的存在。好裝,汗……。如果我們嘗試去歸納和小結,這部分內容的寫作其實是有一定規律的。

我曾經聽過Thomas Allen Long教授關於論文寫作的課,人很和藹,他主編的書也不錯,操作性很強。在他的書稿《How to Write, Publish & Present in the Health Sciences》第154頁中他小結到,統計分析部分應該包括如下內容:統計描述部分、所有的基本統計方法以及分析方案(如ITT或PP等)、樣本量的說明、分組方法、檢驗水準的設定和所使用的統計分析軟體。

同樣在本書的第155頁中也寫得:統計分析人員可以幫助作者對數據進行合理的分析、對分析結果進行正確解讀,同時可以負責統計分析部分的撰寫。他建議將統計分析人員作為作者之一,也許這樣統計分析人員就不會粗枝大葉、不負責任了。

關於醫學統計分析的寫作,其實他還有一本書《How to Report Statistics in Medicine》,在統計分析的報告上寫得更專業。

言歸正傳,本文既然是要小結「統計分析」部分,那就小結吧。個人覺得「統計分析」部分寫作時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樣本量估算及隨訪/數據收集情況;
(2)數據錄入和管理的軟體和方法;
(3)本研究所使用的統計分析軟體和分析方案;
(4)統計描述的方法,分計量和計數資料兩種;
(5)統計推斷的方法,分單因素和多因素兩種;
(6)檢驗水準的選取。

由於某些「你懂的」原因,很多普通的論文沒有進行樣本量估算和區分不同的分析方案(ITT/PP)。所以簡單舉例如下:

本研究採用……資料庫進行數據錄入和管理,數據錄入採用雙錄入核查方式進行。採用……軟體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採用……對其進行正態性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採用均值±標准差的形式進行描述,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採用中位數(25%位數,75%位數)進行描述,計數資料採用例數(百分比)進行描述。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採用獨立樣本t檢驗或單因素ANOVA進行,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採用非參數檢驗進行,計數資料組間比較採用卡方檢驗進行。在多因素分析上,採用多重線性/邏輯回歸分析……的影響因素。所有檢驗以雙側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有人說我要寫英文的「統計分析」部分,該怎麼辦?同樣,你需要多閱讀別人的優秀文章,然後用它們的句式來構建屬於你自己統計分析內容。可供參考的句式有:
(1)數據採集: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on standard forms, checked for completeness, and double keyed into an …… database.
(2)統計軟體:All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using SAS version 9.2 (SAS Institute Inc, Cary, North Carolina).
(3)統計描述:…… were described using mean, medi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25thand 75th percentiles for continuous variables; frequencies and proportions were used for categorical variables.
(4)單因素分析:A two sample independent t 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Nonparametric tests(Kruskal-Wallis test)/ Pearson』s x2 tests or Fisher exact test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
(5)多因素分析:Multivariable linear regression/ Multivariabl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were used to estimate …….
(6)檢驗水準:A p value of less than 0.05 (2-sided significance testing) was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all analyses.

D. 統計學畢業論文寫什麼題目好啊

學術堂最新整理了二十條好寫的統計學畢業論文題目:

1.MMC排隊模型在收費站排隊系統中的應用

2.財政收入影響因素的研究

3.城市發展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

4.高技術產業產值影響因素的研究

5.關於和諧社會統計指標的初步研究

6.CCA研究我國產業結構的區域差異對經濟的影響

7.基於單因素序列相關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8.基於空間面板數據的中國FDI統計分析

9.基於排隊論在杭州公交站點停車位的優化及實證分析

10.基於統計方法的股票投資價值分析

11.某某市2019年工業發展狀況的統計分析

12.近30年31省市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的統計分析

13.近30年31省市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的統計分析

14.近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趨勢的實證分析

15.林業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美聯儲量化

16.寬松政策對中國經濟影響的統計

17.分析排隊論簡介及其應用

18.我國財政收入總額影響因素分析

19.我國城市競爭力的綜合評價與實證分析

20.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統計分析一以某某省為例

E. 請教統計學畢業論文寫什麼題目比較簡單

1、區域社會保障水平統計評價 2、區域金融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3、輔助信息對分層抽樣成本與精度改善效果分析 4、二重抽樣對提高輔助信息質量分析 5、企業統計質量控制方法應用 6、因子分析法在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綜合業績評價中的應用 7、我國價格波動傳導機制的研究 8、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統計分析 9、基於因子分析法的福建省城鄉統籌發展評價 10、福建省區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評價與分析 11、福建省(廈門市,漳州市)果蔬/光電/產業集群發展研究 12、福建省高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測算 13、我國(福建省)茶葉出口貿易的發展特徵及趨勢分析 14、住宅價格波動與居民消費支出增長的實證分析 15、城鄉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波動相關性的差異分析 16、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產業結構升級關系的實證研究 17、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識別的模型構建與政策建議 18、福建省(漳州市)旅遊產業集群模式與發展研究 19、旅遊產業集群與經濟發展研究——以漳州旅遊產業為例 20、福建省產業結構的評價及其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21、福建省科技創新投入與產出的實證分析 22、人民幣匯率變動對FDI的影響分析 23、福建省經濟增長中高新技術產業貢獻的計量分析 24、中國城市化水平時間序列模型分析 25、對統計調查質量特徵的探討 26、利率變動對我國經濟主體的行為影響與政策選擇 27、**區域金融結構對產業集聚的影響研究——基於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28、關於我國統計指標消除季節因素影響方法的探討29、中國城鎮居民消費函數模型解析——基於誤差修正模型的檢驗 30、我國各地區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實證檢驗 31、漳州市經濟增長效率的隨機前沿分析 32、基於面板數據的福建省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實證分析 33、福建省市域經濟區位差異分析 34、福建省各區市地方政府財政支出與政府消費的產出彈性分析 35、福建省產業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作用的測算與評價 36、我國住房價格數據統計失真的原因探析 37、福建省電力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 38、福建省全要素生產率的測算:1978-2009 39、福建省經濟波動分析——基於ARCH類模型的實證 40、福建省城鄉協調發展差異的實證分析 41、某省各地市城市競爭力的聚類分析 42、我國東西部城鎮居民收入差距實證研究 43、某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實證研究 44、縣域經濟發展綜合評價的實證研究 45、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狀況分析及其預測 46、中部六省對外貿易發展比較研究 47、閩浙蘇農民收入增長及差異分析 48、某省城鎮居民消費結構比較研究 49、我國能源供求問題的研究 50、某省市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現狀及其解決對策 51、中小企業群集及其啟示 52、福建省與廣東、江蘇經濟發展能力比較研究 53、我國消費信貸的現狀及發展分析 54、企業質量管理應用統計技術分析 55、漳州消費需求增長規律分析 56、貿易統計方法制度改革探析 57、金融危機下漳州經濟發展新思維

F. 統計學論文該怎麼寫

從統計學的發展趨勢談統計教育的改革 摘要:要培養出新型的21世紀的人才,統計教育必須高瞻遠矚。本文從統計學的發展趨勢談了統計教育急需改革的幾個方面。 關鍵詞: 統計學; 發展趨勢; 統計教育改革 隨著國家創新體系的建立,統計創新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統計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統計實踐的創新;二是統計教育的創新。創新的基礎在於教育,沒有統計教育的創新,就談不上統計實踐的創新。准確把握統計學的發展方向與發展形勢,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是統計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本文從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談一談統計教育急需改革的幾個方面。 一、統計學的基本發展趨勢 縱觀統計學的發展狀況,與整個科學的發展趨勢相似,統計學也在走與其他科學結合交融的發展道路。歸納起來,有兩個基本結合趨勢。 (一)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結合的趨勢 統計學是一門通用方法論的科學,是一種定量認識問題的工具。但作為一種工具,它必須有其用武之地。否則,統計方法就成為無源之水,無用之器。統計方法只有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能夠發揮出其強大的數量分析功效。並且,從統計方法的形成歷史看,現代統計方法基本上來自於一些實質性學科的研究活動,例如,最小平方法與正態分布理論源於天文觀察誤差分析,相關與回歸源於生物學研究,主成分分析與因子分析源於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抽樣調查方法源於政府統計調查資料的搜集。歷史上一些著名的統計學家同時也是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等。同時,有不少生物學家、天文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人口學家、教育學家等都在從事統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他們在應用過程中對統計方法進行創新與改進。另外,從學科體系看,統計學與實質性學科之間的關系絕對不是並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將實質性學科看作是縱向的學科,那麼統計學就是一門橫向的學科,統計方法與相應的實質性學科相結合,才產生了相應的統計學分支,如統計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產生了經濟統計,與教育學相結合產生了教育統計,與生物學相結合產生了生物統計等,而這些分支學科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是統計學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應實質性學科的分支,所以經濟統計學、經濟計量學不僅屬於統計學,同時屬於經濟學,生物統計學不僅是統計學的分支,也是生物學的分支等。這些分支學科的存在主要不是為了發展統計方法,而是為了解決實質性學科研究中的有關定量分析問題,統計方法是在這一應用過程中得以完善與發展的。因此,統計學與各門實質性學科的緊密結合,不僅是歷史的傳統更是統計學發展的必然模式。實質性學科為統計學的應用提供了基地,為統計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1世紀的統計學依然會採取這種發展模式,且更加註重應用研究。 這個趨勢說明:統計方法的學習必須與具體的實質性學科知識學習相結合。必須以實質性學科為依據,因此,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必須學好有關經濟類與管理類的課程,只有這樣,所學的統計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統計的工具屬性才能夠得以充分體現。 (二)統計學與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 縱觀統計數據處理手段發展歷史,經歷了手工、機械、機電、電子等數個階段,數據處理手段的每一次飛躍,都給統計實踐帶來革命性的發展。上個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給統計學方法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20年代發展起來的多元統計方法雖然對於處理多變數的種類數據問題具有很大的優越性,但由於計算工作量大,使得這些有效的統計分析方法一開始並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很好推廣開來。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誕生與發展,使得復雜的數據處理工作變得非常容易,那些計算繁雜的統計方法的推廣與應用,由於相應統計軟體的開發與商品化而變得更加方便與迅速,非統計專業的理論工作者可以直接憑借商品化統計分析軟體來處理各類現實問題的多變數數據分析,而無需對有關統計方法的復雜理論背景進行研究。計算機運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規模統計調查數據的處理更加准確、充分與快捷。目前企業經營管理中建立的決策支持系統(DSS)更加離不開統計模型。最近國外興起的數據挖掘(Datamining,又譯"數據掏金")技術更是計算機專家與統計學家共同關注的領域。隨著計算機應用的越來越廣泛,每年都要積累大量的數據,大量信息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信息過量,難以消化;信息真假,難以辨識;信息安全,難以保證;信息形式不一致,難以統一處理;於是人們開始提出一個新的口號"要學會拋棄信息"。人們考慮"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沒,而是從中及時發現有用的知識,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對這一挑戰,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DMKD)技術應運而生,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數據挖掘就是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雜訊的、模糊的、隨機的實際應用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學科,它把人們對數據的應用從低層的簡單查詢,提升到從數據中挖掘知識,提供決策支持。在這種需求牽引下,匯聚了不同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是資料庫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統計、可視化技術、並行計算等方面的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投身到數據挖掘這一新興的研究領域,形成新的技術熱點。雖然統計學家與計算機專家關心Datamining的視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說,Datamining與DSS一樣,使得統計方法與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因此,統計學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技術,而計算機技術應用的深入,也同樣離不開統計方法的發展與完善。這個趨勢說明: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技術,通過計算機軟體將統計方法中復雜難懂的計算過程屏障起來,讓用戶直接看到統計輸出結果與有關解釋,從而使統計方法的普及變得非常容易。所以,對於財經類統計專業的學生來說,一方面要學好統計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學會利用商品化統計軟體包解決實踐中的統計數量分析問題,學好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思想與基本程序設計,能夠將具體單位的統計模型通過編程來實現,以建立起統計決策支持系統。 所以統計與實質性學科相結合,與計算機、與信息相結合,這是發展的趨勢。了解這一點,再來看我們目前教育中的問題就更加明顯了,所以一些課程要改革,教學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談一談統計教育需要改革的幾個方面。

採納哦

G. 統計學在應用過程中有哪些問題分析論文

統計學的歷史與今天——《 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理論

統計學是一門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其中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它的使用范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據權威統計學史記載,從17世紀開始就有了「政治算術」、「國勢學」,即初級的社會統計學,起源於英國、德國。幾乎同時在義大利出現了「賭博數學」,即初級的概率論。直到19世紀,由於概率論出現了大數定理和誤差理論,才形成了初級的數理統計學。
也就是說,社會統計學的形成早於數理統計學兩個世紀。
由於社會統計學廣泛地用於經濟和政治,所以得到各國歷屆政府的極大重視,並得到系統的發展。而數理統計在20世紀40年代以後,由於概率論的發展,而得到飛速發展。經過近400年的變遷,目前世界上已形成社會統計學和數理統計學兩大體系。兩體系爭論不休,難分伯仲。
王見定教授經過30年的學習與研究,發現了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聯系與區別。它們的關系與著名牛頓力學與相對論力學關系非常相似。
相對論力學在接近光速時使用,而大多數情況下是遠離光速的,此時使用牛頓力學既准確又方便。如果硬套相對論力學,則是殺雞用了宰牛刀,費力不討好。社會統計學在描寫變數時使用,數理統計學在描寫隨機變數時使用。
我們知道變數與隨機變數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當變數取值的概率不是1時,變數就變成了隨機變數;當隨機變數取值的概率為1時,隨機變數就變成了變數。
變數與隨機變數的聯系與區別搞清楚了,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關系就搞清楚了。以後,在描述變數時,大膽地使用社會統計學;在描述隨機變數時,就用數理統計學。如果在描述變數時非用數理統計學,那就是殺雞用了宰牛刀。
近70年,由於數理統計學的飛速發展,大有「吃掉」社會統計學的勢頭,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幾乎認為統計學就是數理統計學。實際上,這是一個極大的誤區。王見定教授的研究已經說明了數理統計學永遠「吃不掉」社會統計學,今後的日子,將是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共存與互補。
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爭論可以結束了。
結束語
「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理論對近四百年歷史的統計學進行了科學的梳理,規范了整個統計學的發展,結束了一百年來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之間的爭論。由於經濟是通過統計學進行計量和分析的,所以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必將從整體上提高經濟學的分析水平。

H. 高分求~~~<統計學研究的對象和方法>論文開題報告

統計學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一般來說,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社會客觀現象總體的數量關系。正是因為統計學的 這一研究的特殊矛盾,使它成為了一門萬能的科學。不論是自然領域,還是社會經濟領域,客觀 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都是統計學所要分析和研究的。 二、統計研究的特點 統計學研究對象的特點有如下幾點: 1、數量性。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社會經濟領域中現象的數量方面,這一特點是統計學(定 量分析學科)與其他定性分析學科的分界線。數量性是統計學研究對象的基本特點,因為,數字 是統計的語言,數據資料是統計的原料。一切客觀事物都有質和量兩個方面,事物的質與量總是 密切聯系、 共同規定著事物的性質。 沒有無量的質, 也沒有無質的量。 一定的質規定著一定的量, 一定的量也表現為一定的質。但在認識的角度上,質和量是可以區分的,可以在一定的質的情況 下,單獨地研究數量方面,通過認識事物的量進而認識事物的質。因此,事物的數量是我們認識 客觀現實的重要方面,通過分析研究統計數據資料,研究和掌握統計規律性,就可以達到我們統 計分析研究的目的。 2、總體性。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社會經濟領域中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即統計的數量研 究是對總體普遍存在著的事實進行大量觀察和綜合分析, 得出反映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徵和資料規 律性。 自然、 社會經濟現象的數據資料和數量對比關系等一般是在一系列復雜因素的影響下形成 的。 在這些因素當中, 有起著決定和普遍作用的主要因素, 也有起著偶然和局部作用的次要因素。 由於種種原因,在不同的個體中,它們相互結合的方式和實際發生的作用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 以,對於每個個體來說,就具有一定的隨機性質,而對於有足夠多數個體的總體來說又具有相對 穩定的共同趨勢,顯示出一定的規律性。例如,對工資的統計分析,我們並不是要分析和研究個 別人的工資,而是要反映、分析和研究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企業事業單位的總體的工資情 況和顯示出來的規律性。 統計研究對象的總體性, 是從個體的實際表現的研究過渡到對總體的數 量表現的研究的。 3、具體性。統計研究對象是自然、社會經濟領域中具體現象的數量方面。即它不是純數量的研 究,是具有明確的現實涵義的,這一特點是統計學與數學的分水嶺。數學是研究事物的抽象空間 和抽象數量的科學,而統計學研究的數量是客觀存在的、具體實在的數量表現。統計研究對象的 這一特點,也正是統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正因為統計的數量是客觀存在的、具體實在的 數量表現,它才能獨立於客觀世界,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統計資料作為主觀對客觀的反 映, 只有如實地反映具體的已經發生的客觀事實, 才能為我們進行統計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礎, 才能分析、探索和掌握事物的統計規律性。否則,虛假的統計數據資料是不能成為統計數據資料 的,因為它違背了統計研究對象的這一特點。 4、變異性。統計研究對象的變異性是指構成統計研究對象的總體各單位,除了在某一方面 必須是同質的以外, 在其他方面又要有差異, 而且這些差異並不是由某種特定的原因事先給定的。 就是說, 總體各單位除了必須有某一共同標志表現作為它們形成統計總體的客觀依據以外, 還必 須要在所要研究的標志上存在變異的表現。否則,就沒有必要進行統計分析研究了。 三、統計學研究方法 統計學根據研究對象的性質和特點,形成了它自己專門的研究方法,這些基本方法是:實 驗設計法、大量觀察法、統計描述法和統計推斷法。 (一)實驗設計 所謂實驗的統計設計就是指設計實驗的合理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數據符合統計分析方法的要 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觀的結論。它主要適用於自然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領域的統計數據搜集。 (二)大量觀察法 大量觀察法是統計學所特有的方法。 所謂大量觀察法, 是指對所研究的事物的全部或足夠數量進 行觀察的方法。 社會現象或自然現象都受各種社會規律或自然規律相互交錯作用的影響。 在現象 總體中,個別單位往往受偶然因素的影響,如果任選其中之一進行觀察,其結果不足以代表總體 的一般特徵;只有觀察全部或足夠的單位並加以綜合,影響個別單位的偶然因素才會相互抵消, 現象的一般特徵才能顯示出來。 大量觀察的意義在於可使個體與總體之間在數量上的偏誤相互抵 消。 (三)統計描述 統計描述是指對由實驗或調查而得到的數據進行登記、審核、整理、歸類、計算出各種能反映總 體數量特徵的綜合指標,並加以分析從中抽出有用的信息,用表格或圖形把它表示出來。統計描 述是統計研究的基礎,它為統計推斷、統計咨詢、統計決策提供必要的事實依據。統計描述也是 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斷深化過程。它通過對分散無序的原始資料的整理歸納,運用分組法、綜合 指標法和統計模型法得到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徵, 揭露客觀事物內在數量規律性, 達到認識的目的。 (四)統計推斷 統計在研究現象的總體數量關系時, 需要了解的總體對象的范圍往往是很大的, 有時甚至是無限 的,而由於經費、時間和精力等各種原因,以致有時在客觀上只能從中觀察部分單位或有限單位 進行計算和分析,根據局部觀察結果來推斷總體。在一定置信程度下,根據樣本資料的特徵,對 總體的特徵做出估計和預測的方法稱為統計推斷法。 統計推斷是現代統計學的基本方法, 在統計 研究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它既可以用於對總體參數的估計, 也可以用作對總體某些分布特 征的假設檢驗。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統計學是在不確定條件下做出決策或推斷的一種方法。 四、統計工作過程 一般來說主要包括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統計預測這樣五個階段。其 中心階段為調查、整理和分析三個階段。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統計的含義 統計一詞有著豐富的內涵。一般講到「統計」,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即統 計實踐、統計資料和統計理論。 (一)統計實踐活動 統計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國家管理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 統計實 踐活動就是人們有目的搜集、 整理和分析實際資料的工作過程, 涉及社會、 經濟、 文化、科技等各個方面。統計作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據考證,在我國原始社會的末期及奴隸社會形成的過程中,已經出現了統計的萌 芽,「結繩記事」是最早的統計調查活動,並且將所記之事分為「大事」和「小 事」,以「結」的大小來表示。這說明原始人類已經開始有目的積累資料了。中 國奴隸制社會的統計活動的主要內容是「丁口」和「田畝」,即人口和耕地,其 目的主要是為了戰爭和貢賦。經過漫長的封建社會,統計活動的范圍逐漸拓寬, 內容也逐漸豐富,除了人口和耕地統計之外,財產統計、產量、倉儲統計、交通 運輸統計、礦冶統計、物價統計、軍費統計、驛傳統計、財政統計、海關統計等 也慢慢產生和發展,並在漫長的歲月里積累了一定的統計資料。但由於封建社會 戰亂頻繁,災害連連,因此,積累並保存起來的統計資料連貫性較差,且基本不 具有可比性。民國時期的統計已經逐步按行業進行,具備了一定規模。新中國成 立後,統計實踐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如今的統計活動,已涉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生 活的各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積累了豐富的資料,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 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二)統計資料 統計資料是經過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以後得到的反應社會經濟實際的統計 成果,是人類活動各數量方面客觀情況的記錄,包括數據資料和文字資料,以數 據資料為主。統計數字、統計分析報告、統計台帳、統計表、統計圖等都是統計 資料。例如,漢和帝末年全國總人口 5,300 多萬,墾田數 732 萬多頃;康熙年間 人口數為 27,355,462 人(公元 1721 年),墾田數達 7,336,450.5 頃;1997 年全國 農業總產出 174,498,000 千元, 工業總產出 615,301,208 千元等等, 都是統計資料。 目前,我們搜集和積累的統計資料已經十分豐富,大量的統計資料多以各種統計 公報、《統計年鑒》、資料庫以及光碟等的形式公布和收藏。 (三)統計理論 統計理論是對統計實踐活動的理論概括和總結, 是闡述統計實踐活動的基本 理論和基本方法,統計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結晶成統計學。統計學目前已經發 展成一個涉及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多彩的學科體系,包括數理統計學、經濟統計 學、社會統計學和自然科學方面的統計學等等。 統計實踐、統計資料和統計理論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統計實踐是基 礎,統計資料和統計理論都是在統計實踐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統計資料來源 於統計實踐,沒有統計實踐就沒有統計資料,同時統計資料又服務於統計實踐, 沒有一定數量的、積累起來的統計資料,新的統計工作將難以做好。統計理論是 對統計實踐活動的理論抽象和總結,理論來源於實踐,但又反過來指導統計實踐 活動,使統計實踐活動更科學、更有效,使取得的統計資料更符合客觀實際,更 具有使用價值。統計實踐的不斷發展,不但可以獲得更加豐富多彩的統計資料, 也會不斷豐富統計理論,促進統計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因此,統計一詞的三種含 義是相互聯系的,不能將它們分割開來。統計實踐與統計學的不斷發展和不斷豐 富的過程,也是統計不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 二、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關於統計學的性質和研究對象問題,是我國統計理論界長期以來爭論較多、 分歧較大的問題,本書無意參與這種爭論,我們取「統計學是一門方法論科學」 這樣的理念,認為統計學主要是研究方法論的,並且,本書將統計學界定在社會 經濟統計學這樣的框架之內。 在這樣的前提下, 我們討論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問題。 在討論這一問題時,將統計的研究對象和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加以區分是有益的。 (一)統計認識的對象 從哲學的意義出發,任何事物都存在質和量兩個方面,是質和量的統一,研 究一種事物可以從量的方面進行,也可以從質的方面進行,對事物量的方面的研 究是在對事物的質的方面有所把握的基礎上進行的。 統計是從量的方面對社會經 濟現象進行觀察研究的,即統計的認識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雖然統 計是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的, 但它對現象數量方面的研究並不是孤立進 行的,而是在質與量的相互聯系中研究量的,如果離開了事物質的方面,為研究 量而研究量,那就不是統計學了。統計研究事物數量方面的目的,在於通過對事 物量的方面的觀察和量變規律的研究, 逐步把握事物的質和對事物質的方面的認 識。因此,統計對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認識包括量的規模、現象之間的數量 聯系、現象數量的變化規律、現象質與量互變的數量界限等,而對事物量的這些 方面的研究,都不是僅對個別事物觀察所能得到的,必需通過對現象的大規模研 究才能有效,因此,統計的研究對象具有如下的特點: 1. 總體性。統計認識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必須是對總體現象的認識, 而非對個體現象的認識。因為,只有通過對總體的數量方面的觀察,才能發現現 象存在的共性和規律性。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眾多工業企業 的研究,了解工業企業的生產能力、生產規模、產品結構和工業品滿足社會需要 的程度等方面的情況。但如果只對該國或該地區的個別工業企業進行觀察,則無 論我們的工作做得多麼細致, 也不可能得到整個工業產品的結構及其滿足需要程 度的信息,因為它不具備代表性。 統計對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要求具有總體性, 是基於滿足統計研究的目的來 考慮的。但強調總體性的要求,並不排斥統計對社會經濟個體現象觀察的重視。 事實上,統計對總體事物的研究是從對個體的觀察開始的,例如在人口統計中, 如果沒有對一個自然人各方面情況的仔細觀察和記錄, 就得不到對人口總體的總 人數、性別比例、地區分布、出生率、平均壽命等方面的數量認識。因此,統計 對個體現象進行觀察的目的,是為了認識總體的數量特徵。 2. 社會性。統計對象的社會性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考察,一是統計的認識 對象是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因而統計本身也就有了社會性。二是統計認識 的主體是社會的人,人的階級性(社會性)決定了認識立場和認識結論上的社會 性。三是一切社會經濟活動都和人的利益有關,不同的人群有著不同的利益和利 益關系,因此人們相互間的利益分割和利益沖突,必將在統計上顯示出來。統計 為一定的階級和一定的社會集團服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我們說,統 計具有社會性。 (二)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如前所述,統計學是統計實踐活動的理論概括和總結,並反過來指導統計實 踐活動,因此,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可以表述為:社會經濟總體現象的數量特徵及 其規律性、統計認識活動過程本身和認識方法。 三、統計學的研究方法 每門學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不同的研究對象,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研 究。 當然, 同一種研究方法可以用於不同的研究對象。 統計學有自己的研究方法。 這里所討論的是統計學研究中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一)大量觀察法 大量觀察法是統計學(包括數理統計學、經濟統計學、社會統計學、其他統 計學等)中的特有方法。它是指統計在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等的數量方面時,必須 對總體現象中的全部或足夠多數的個體進行觀察, 以達到對現象總體數量特徵及 其規律性的認識。社會經濟總體現象是復雜性的,它是在各種錯綜復雜的因素影 響下形成的,總體中的個體之間存在著數量上的差異,如果統計僅對少數個體進 行觀察,就會失之偏頗,得不出合乎實際的結論來。概率論證明:隨著觀察次數 (個體)的逐步增多,樣本指標和總體指標之間的離差將縮小,樣本平均數將逐 步逼近總體平均數,樣本的分布將逐步趨同於總體的分布。因此,只有被觀察的 個體「足夠多」的時候,才能消除偶然因素影響造成的誤差,樣本對總體才有足 夠的代表性,用樣本指標推斷總體指標時,才具有較高的可靠性。「足夠多」意 味著樣本容量要比較大,理論認為,樣本容量 30 以上為大樣本。但在實際中, 人們為了確保統計結果的可靠性,往往選取更多的個體進行觀察,具體數目可由 抽樣原理計算確定。 (二)統計分組法 統計分組既是統計資料整理的方法,也是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據統 計研究問題的目的不同, 可以選擇不同的分組標准對總體進行不同的分組以反映 總體的構成和現象之間的依存關系。例如要研究我國國有企業的有關情況,選擇 「企業規模」為標准進行分組,結果可以反映國有企業中大、中、小型企業的數 量和比例;選擇「盈虧狀況」進行分組,可以觀察國有企業的虧損面及虧損額, 發現問題的嚴重性,等等。 (三)綜合指標法 所謂綜合指標法, 就是根據大量觀察獲得的資料, 計算、 運用各種綜合指標, 以反映總體一般數量特徵的統計分析法。通常使用的綜合指標主要有總量指標、 相對指標、平均指標、變異指標等。這些指標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對總體的特徵進 行刻劃,將其結合運用,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社會經濟總體現象的數量方 面。 (四)時間數列分析法 這是一種分析社會經濟現象在較長時間上發生、 發展情況及變化趨勢的統計 方法。一般來說,現象在較長歷史時期內,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受多 種因素影響形成的,這些因素有些是可以量化的、可以預期的,有些是難以或不 能量化和預期的,前者可以用統計的方法進行分析,後者則不能。影響時間數列 變化的因素主要有:長期趨勢、季節變化、循環波動、偶然性因素等等。通過適 當的方法對這些因素進行必要的測算和分析,是統計研究的重要方面。 (五)指數分析法 現象的總體是復雜的,其發展變動受其構成要素變動的影響,但這些構成要 素往往不可以直接相加, 很難進行直接的觀察比較, 因此需要逐個因素進行分析, 分析它們的變化對總體變動的影響程度和影響方向。 例如多種不同類型商品價格 的總變動受各種商品價格變動的影響, 多種產品總成本的變動受每種產品單位成 本變動的影響, 社會勞動生產率的變動受各部門、 各行業勞動生產率變動的影響, 等等。指數分析法就是用來解決此類問題的。 (六)相關分析法 現象是復雜的,同時現象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有些現象相互間存在著確定 的聯系,當某一現象變動一定量時,相關現象隨之變動,且變動的量是確定的。 比如在價格既定的條件下, 鮮蛋的銷售量和銷售額之間的關系, 就是確定的聯系。 但有些現象之間存在的是一種不確定的關系,如施肥量和作物產量之間的關系、 工業品生產批量和單位成本之間的關系、人們身高和體重之間的關系等等,這些 現象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但卻是不固定的。它們相關的程度和方向是視情況不 同而不同的,相關分析就是要研究這些現象之間相互關系的程度和方向,為對現 象之間關系的進一步研究分析奠定基礎。 (七)抽樣推斷法 抽樣推斷法,是指按照隨機原則從總體中選擇一少部分單位進行調查,並根 據登記結果對總體的數量特徵做出有一定正確性和一定把握性的估計的統計方 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難以進行全面調查的場合(如總體規模巨大或總體為無限 總體等)和不宜或不能進行全面調查的場合(如對部分工業品質量性能的破壞性 試驗等)。當然在可以進行全面調查或進行其他非全面調查的場合,抽樣調查仍 然具有獨到特點。比如人口調查,可以用普查的方法取得全面資料,也可以用抽 樣的方法推斷全面的情況。抽樣推斷所依據的雖然是少數單位的情況,但其目的 卻在於取得總體的數量特徵。目前,抽樣的方法在經濟、社會、醫療衛生、體育、 科研等許許多多的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而且在各種非全面統計調查方法中 居於主導地位。 統計制度和統計工作過程 一、統計制度 統計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或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上,都是不 同的。例如,美國沒有專門的國家統計局,其統計資料分別由不同的政府部門負 責搜集和公布,如有關經濟方面的資料由美國商業部提供,勞動工資方面的資料 由美國勞工部負責搜集和公布等。這和中國有別。本節對我國的統計制度和統計 工作做些簡單介紹。 (一)統計管理體制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央財經委員會計劃局內設立了統計處,負責規劃全國的 財經統計工作。1952 年,成立國家統計局,領導全國的統計工作。從那時起, 國家建立了由國家統計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局,市、縣、區統計局等 組成的政府專門統計系統和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及大中型企業內設的專業統計機 構,共同進行國民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統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管 理體制,政府統計部門受上級統計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的雙重領導。這基本上保 證了各級政府管理決策及社會各方面對統計資料的需求。 現在我國所有的官方統 計數字一律由政府統計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搜集、由各級政府統計局公布。這保證 了全國統計數字的權威性和協調統一。 (二)統計調查制度 新中國的統計調查制度是從 1950 年開始的。1950 年 3 月在中財委統計總處 的領導下,進行了第一次全國工業普查,此後全國各種統計調查報表制度先後建 立起來,而且多是定期報表,如《工業統計報表制度》 《運輸郵電統計報表制度》 《物資統計報表制度》《基本建設統計報表制度》《貿易統計報表制度》《農業 統計報表制度》《勞動統計報表制度》《文教衛生統計報表制度》和各項專門調 查等。在新中國統計調查的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些問題,50 年代初期濫發統計 報表就是其中的一例。據統計,那時中央政府各部門和各級地方政府部門共發放 各種統計表格 34,993 種。「文革」期間,統計制度受到了很大的破壞,統計報 表到 1975 年才得以恢復。80 年代以後,人們開始思考統計制度的改革問題,從 統計隊伍來說,政府統計部門重新組建了農調隊,成立了城調隊,90 年代又成 立了企調隊。從調查方法制度上來講,過去實行的全面統計報表制度,已不能滿 足經濟改革開放對統計的要求,必需進行改革。以定期普查和抽樣調查為主、多 種調查方法相結合,是我國現行的統計調查體系的基本特徵。調查方法制度是隨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政治、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而不斷改革和完善的。今後,民 間統計機構和統計業務可能會有較大發展,並作為政府統計的必要補充,共同承 擔滿足社會各方面對統計需求的任務。 (三)統計法制 統計法制是保證統計工作依法進行、保證統計資料及時、客觀、真實地反映 社會經濟現實的必要手段。中國第一個具有法律意義的統計文件是 1950 年東北 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東北統計報告暫行規定》。1953 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 院以命令的形式發出了《關於充實統計機構加強統計工作的決定》,它為在全國 有組織、有領導地建立統一的、系統的、科學的統計工作鋪平了道路,並對以後 的統計工作建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54 年,在治理濫發統計表格的基礎上, 頒發了《關於制定及審批調查統計報表的暫行辦法》和《關於調查統計報表制訂 送審的幾項規定》,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統計報表制度。1962 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統計工作的決定》,要求在領導上、業務上、組織上加 強統計工作,同一切虛報、瞞報統計數字的違法行為作斗爭。1963 年 3 月國務 院發布了《統計工作試行條例》,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個統計法規,具有重要的現 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1983 年 12 月 8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正式公 布,並於 1984 年 1 月 1 日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是我國統計史上 第一部正式法規,該法規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統計工作真正開始走上法制軌道。 現在許多地方政府也已制定了統計法規性的條例, 《河南省統計工作管理條例》 如 等,使得統計工作的法制管理真正切實可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條件下,統計業務越來越多,統計工作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統計主體 也將由「一元」發展成「多元」。在這個過程中,將會不斷有新的情況和新的問 題出現,因此統計法制建設須將得到不斷的加強和完善。 二、統計工作過程 從理論上講, 一項完整的統計工作可分為四個階段, 即統計設計、 統計調查、 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 統計設計,是根據統計研究對象的特點和研究的目的、任務,對統計工作的 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的通盤考慮和安排,是統計認識過程的第一階段,即定性認 識的階段。統計設計之所以必要,是因為統計是一項需要高度集中統一的工作, 沒有預先的科學的設計,沒有具體的工作規范,就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因此在 一項大規模的統計活動開始前,必需進行統計設計。 統計調查,是根據統計研究的對象和目的要求,根據統計設計的內容、指標 和指標體系的要求,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搜集統計原始資料的工作過程, 是統計認識過程的第二個階段,是定量認識的階段。統計用數字說話,而各種統 計數字都直接來自於統計調查, 管理者和決策者都需要根據大量翔實的統計信息 進行管理和決策,科研工作者也需要根據統計調查得到的資料進行科學研究。調 查是統計的基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的方式方法主要有統計報表制 度、普查、抽樣調查、典型調查、重點調查等。 統計整理,是指根據統計研究的目的,將統計調查得到的原始資料(和次級 資料)進行科學的分類和匯總,使其條理化、系統化的工作過程,是統計認識過 程的第三階段。 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統計分析階段准備能在一定程度上說 明總體特徵的統計資料。但在實際工作中,統計整理與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並非 總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它是統計調查的繼續,也是統計分析 的開始。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都是一種定量認識活動。 統計分析,是統計認識過程的最後階段,是在統計整理的基礎上,根據研 究目的和任務, 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 對統計研究對象的數量方面進行計算、 分析的工作過程。統計認識的結論要從分析中得出,因此,這一階段雖然是對統 計資料的計算分析,但其目的卻是要揭示統計研究的對象的狀況、特點、問題、 規律性等,所以這是統計認識的定性階段。 因此,從認識的順序來看,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這 四個階段, 是從定性認識開始, 經過定量認識, 再到定性認識的循環往復的過程, 即定性認識(統計設計)→定量認識(統計調查和統計整理)→定性認識(在定 量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統計分析)的過程。 再次重申, 統計認識過程的這四個階段的劃分, 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理論上的, 相對的,實踐中,統計工作過程是很難這樣分開的。

I. 統計學論文怎麼寫,有什麼好的方向和題目沒

統計學論文 在 輕風論文網 很多的哦,之前我就找上面的老 師幫忙指導的。相對於網上很多個人和小機構要好很多,我之前找的 輕風論文王老師咨詢的,非常專業的說

這里還有些資料,你 看看

網路統計發展問題

對網路統計的理論研究 ,目前主要集中於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的統計方式與利 用網路進行統計的方式之間的比較研究;二是如何有效地完善利用網路進行統計活動的新方式,研究內容包括統計網站的建立、調查網頁的設計、在線數據處理、統計信息系統 等方面。 本文 主要從上述網路統計理論研究的第二個方面進行研究。筆者從目前網路 統計發展的基本狀況出 發,以七個部分(章節)著重從宏觀上闡述網路統計的三大層次、構 建網路統計平台、設計網路統計信息系統的內容、方法、結構、步驟,並試圖在以上的基 礎之上找出網路統計發展進程 中相關重大問題的解決方法: 第一章中筆者主要就目前網路統計理論研究的現狀和其中的問題提出 自己的看法,嚴格地區分了網路統計與其他緊密關聯學科(主要是與網上調查、計算機統計、數據挖掘三大學科及其分支的區別)。在此基礎上之上提出網路統計的定義和 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網路統計是統計學領域裡面的一個全新問題,它是傳統統計發展 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伴隨著 統計調查、統計分析等統計領域中的各項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而發展起來的,是傳統統計在統計 方法、統計技術等各個方面不斷自我完善的結果,同時網路統計的不 斷發展也體現出傳統統計不斷自我創新的動態過程。 第二章主要論述網路統計 發展的基本狀 況,首先由分析網路統計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經濟發展、傳統統計的發展、計算機網路 技術的演進)出發,劃分出網路統計在世 界范圍內發展的三個階段,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初級發 展階段、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 的資料庫系統發展階段、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數 據倉庫和數據 挖掘發展階段。

不懂的你上 輕風論文網自己看吧

J. 統計學畢業論文選什麼題目比較容易

可以參考下面的
1、保險消費群體分析研究—以上海地區為例/以某險種為例

2、美元走勢與某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相關性分析

3、基於多元統計的上海市各區縣經濟綜合實力評價研究

4、上海市人口規模與結構變動趨勢分析

5、GDP增速與居民收入增長變化相關性分析-以上海市為例

6、上海市居民幸福感現狀的調查研究

7、上海市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實證研究

8、上海金融學院《統計學》課程考核滿意度的調查研究

9、上海市統計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的調查研究

10、上海市城鄉收入差距變動及其對經濟的影響研究

11、上海市經濟增長、能源消費與環境污染間互動性研究

12、上海市主導產業的選擇研究--基於聚類分析和因子分析

13、醫葯行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基於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

14、創業板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研究--基於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

15、電力行業上市經營績效的實證研究--基於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與聚類分析

16、航運中心建設背景下上海市物流需求預測分析——基於XX預測技術

17、上海市小微型科技企業融資能力的評估分析——基於XX分析方法

18、大學生網路購物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以上海金融學院為例

19、大學生專業課自主學習的實證研究——以上海金融學院為例

20、自貿區建設背景下大學生職業能力的現實考量與培養策略——以上海金融學院為例

21、上海自由貿易區建設金融資源配置的統計數據分析及對策

22、基於VAR模型的股票指數與宏觀經濟統計建模—以上海綜合指數為例

23、滬深300和道瓊斯指數對比分析(或:股指期貨與滬深300指數相關性分析)

24、股票指數運行方向預測----基於成交量交易數據統計分析

25、宏觀經濟與股票指數關系----基於貨幣發行量的統計分析視角

26、基於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財務狀況評價研究

27、因子分析法在中小企業板塊上市公司綜合業績評價中的應用

28、上海市各區縣綜合發展潛力評價研究

29、上海市各區縣經濟發展潛力的綜合評價研究

30、上海市城鎮居民消費的典型相關分析

31、股票市場成交量和股價變動的統計實證研究——以A股市場為例

32、基於高頻數據的期貨統計套利策略分析——以上海期貨交易所銅期貨合約為例

33、多品種商品期貨相關性研究——基於協整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的實證分析

34、上證A股指數走勢預測研究——基於時間序列模型

35、大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焦慮情緒產生因素分析——基於非參數統計方法

36、上海銀行間短期債券回購利率和同業拆借利率的協整分析

37、上海(餐飲或)旅遊市場需求預測研究——基於時間序列分析方法

38、關於統計學專業應屆生的就業優勢因素分析——以上海地區為例

39、基於協整檢驗的上海物流產業與經濟增長互動關系研究

40、基於股價高頻數據的波動率與成交量動態關系研究——以A股市場為例

41、上海技術進步對能源效率影響的實證分析

42、中國各地區能源效率的測算與分析

43、XX地區產業能源效率的測算與分析

44、XX地區能源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45、XX地區能源消費與產業結構相關性研究

閱讀全文

與以統計學方法分析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3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2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6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6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5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79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3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7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