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步驟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步驟

發布時間:2022-04-25 22:09:16

⑴ 心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哪些步驟

無論研究哪種心理現象或採用哪種具體方法,心理學研究的基本程序都大致相同。一般包括下列步驟:
①提出問題;②查閱文獻;③形成假設;④制訂研究方案;⑤搜集數據和資料;⑥數據和資料的統計處理;⑦結果分析;⑧作出結論。
科學研究是從問題開始的,前3個步驟是選題過程,其主要任務是提出假設和考慮選擇驗證假設的途徑和手段,考察選題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中間兩個步驟是圍繞著驗證假設制訂研究方案,確定自變數、因變數及其操縱和記錄的方法,並對無關變數加以控制,然後搜集論證假設的證據。後3個步驟主要是運用邏輯方法、統計方法和其他方法對搜集到的數據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對研究中的現象和變化規律作出解釋,說明獲得的結果與假設的符合程度、形成結論。最後,以論文的形式反映該項研究的成果。因此,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實際上就是提出假設和驗證假設的過程。心理學家總是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目的以及研究過程各階段的要求來選擇具體的研究方法

⑵ 教育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教育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幾種:

1、觀察法。觀察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記錄被研究對象行為活動的研究方法,搜集研究資料的初步方法。有經驗的研究者或教師如能善於運用,往往能夠收集到不少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

2、實驗法。實驗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試一定的心理反應的研究方法。以實驗法進行心理學研究的目的,是要搞清楚在有控制的條件下,影響一系列心理變化的因素,即變數。

3、測量法。測量法是指運用標准化的量表(問卷)測定人的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

4、調查法。調查法是以提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方法。

5、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教育心理學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

6、教育行動研究。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教育實踐領域中的各種心理學問題,因此教育實踐是推動教育心理研究的強大動力。

⑶ 簡述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發展的規律。
優點:適用范圍較大;簡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較真實。
缺點:結果難以重復驗證、精確分析;難以控制目標現象的出現;受觀察者主觀影響(觀察者效應、觀察者偏差)
(2)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研究的方法;分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優點:可揭示因果關系;可重復可檢驗;數量化指標明確。
缺點:實驗情景帶有極大的認為性質,被試處於那樣的環境中又意識到自己正在接受實驗,有可能幹擾實驗結果的客觀性。
(3)測驗法: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分直接測驗和間接測驗(投射測驗)兩種。

⑷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⑸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方法
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
觀察法

實驗法

調查法

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
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
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
心理現象
,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
自變數

實驗者
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
因變數
: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
控制變數
: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
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
自然實驗法

實驗室實驗法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
調查者
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
群體心理
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
社會群體
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
問卷法

訪談法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標准化量表

個體心理
特徵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

⑹ 心理學研究的程序包括哪些環節

1 、實驗心理學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麼? 一、確定課題: 進行科學研究必須確定其課題, 而正規的確定課題過程包括選擇課題、 確定 實驗類型、提出假設三個步驟。 選擇課題就是在眾多的研究內容中作出一個選擇: 確定實驗類型就是明確所要研究的問題屬 於何種類型的過程; 提出假設就是講問題變成可以檢驗的假設, 以便於進一步轉變為可操作 的實驗。 二、選擇被試: 選擇被試是實驗研究程序的第二步, 涉及的問題有: 應當使用人類被試還是 非人類被試,被試應當具備哪些機體特徵,用哪一種取樣方法才能是被試樣本代表總體等, 這些問題的解決注意取決於兩個因素:課題的性質以及研究結果的概括程度。 三、確定實驗控制: 控制是實驗的精髓所在, 對實驗進行有效的控制的技術甚至已經發展成 一門獨立的學科——實驗設計。 我們所要做的是從課題確定階段的資料准備開始, 圈定最可 能影響實驗的那一部分變數進行控制。 四、數據整合: 實驗的目的就是進行控制條件下的觀察, 觀察的結果被系統記錄下來, 也就 形成通常意義上的數據或資料。 心理學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資料包括計數資料、 計量資料、 等 級資料、描述性資料 五、撰寫研究報告:是心理學研究程序的最終步驟。

⑺ 人力資源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分為

自然觀察法。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

人員選拔是根據某種工作的必要條件,從應征者中選出一定數量的合適人選加以錄用,也是人事心理學主要的研究內容。人員選拔有不同的目的,一種是為了使組織的效率得到最大發揮,而選拔名種職位的最佳人選,它被稱為性向配置。

另一種是使個人的能力傾向獲得最大的發揮,被稱為職業指導。此外在人員選拔時,不僅要考慮工作能力和效率,還要重視錄用人員是否忠誠組織,熱愛本職工作,善與同事相處這些對組織的維系相當重要。

工作分析一般分為三個步驟:

一是事前准備,即明確工作分析的目的和利用結果的方法,制定分析計劃;

二是用觀察、訪談、問卷等方法對所研究的職位進行調查,以了解這項工作做些什麼,工作方法是什麼?承擔者為完成這項工作必須具備哪些身體和心理條件?對所涉及的領域和使用的設備應具有那些知識?在工作執行中應有哪些責任等;

三是對上述分析結果進行整理,製成工作描述單和工作明細單。

⑻ 心理學研究設計包括哪些內容 哪些步驟。

一、確定課題:
進行科學研究必須確定其課題,
而正規的確定課題過程包括選擇課題、
確定
實驗類型、提出假設三個步驟。

選擇課題就是在眾多的研究內容中作出一個選擇:
確定實驗類型就是明確所要研究的問題屬
於何種類型的過程;
提出假設就是講問題變成可以檢驗的假設,
以便於進一步轉變為可操作
的實驗。

二、選擇被試:
選擇被試是實驗研究程序的第二步,
涉及的問題有:
應當使用人類被試還是
非人類被試,被試應當具備哪些機體特徵,用哪一種取樣方法才能是被試樣本代表總體等,
這些問題的解決注意取決於兩個因素:課題的性質以及研究結果的概括程度。

三、確定實驗控制:
控制是實驗的精髓所在,
對實驗進行有效的控制的技術甚至已經發展成
一門獨立的學科——實驗設計。
我們所要做的是從課題確定階段的資料准備開始,
圈定最可
能影響實驗的那一部分變數進行控制。

四、數據整合:
實驗的目的就是進行控制條件下的觀察,
觀察的結果被系統記錄下來,
也就
形成通常意義上的數據或資料。
心理學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資料包括計數資料、
計量資料、

級資料、描述性資料

五、撰寫研究報告:是心理學研究程序的最終步驟。

閱讀全文

與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3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2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5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6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6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5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79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3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7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