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公路高填方路基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公路高填方路基質量控制方法研究

發布時間:2022-04-24 05:26:45

如何避免公路路基不均勻沉降

1公路路基產生不均勻沉降的原因1.1路堤填料不均勻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對填料、級配很難得到有效的控制,填料常常是路塹的挖方、隧道掘進產生的廢方。這些填料差異大、級配也相差很遠。一方面,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分層碾壓厚度過大,小顆粒填料和軟弱物質很難得到有效壓實,在荷載的長期作用下,回填料會產生不協調沉降變形,路面會產生局部沉陷,剛性路面還可能產生裂紋或縫隙。另一方面,由於回填料的性質不一樣,特別是有的回填料具有膨脹性,在路基排水系統局部失效後,水的滲入會使路面局部隆起,影響行車舒適度,嚴重的會使路面破壞。1.2路基填土壓實度不足由於壓實度不足,往往導致填方路基的不均勻沉降變形,路基兩側出現縱向裂縫。路基土體壓實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施工受實際條件的限制。路基施工時,天氣太乾燥,局部路堤填料粘土土塊粉碎不足,致使路基壓實度不均勻;暗埋式構造物處因構造物長度限制使路基邊緣不能超寬碾壓,致使路基邊緣壓實不好,其拼接處也會產生壓實度不足的情況。

㈡ 高填方路基沉降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公路監理師考訊】 答:1)施工時應考慮高填方路基早開工,避免填築速度過快,路面基層施工時應盡量安排晚開工,以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時間。 2)加強對基底的壓實或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當地基位於斜坡和谷底時,應做挖台階處理。 3)施工時要嚴格分層填築,控制分層的厚度,並充分壓實。 4)在軟弱地基上進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時,除對軟基進行必要處理外,從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圍內不得填築細粒土,應填築硬質石料,並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縫、整平、壓實。 答:路堤邊坡的常見病害是路堤邊坡坍塌、邊坡沖溝、防護體滑落、防護剝蝕、急流槽懸空等。 1)設計合理的道路橫斷面,做好排水工程,避免局部沖刷淘空路基邊坡坡腳。 2)對路基邊坡採取綜合的防護措施,如植草或植樹,採用砌石或混凝土塊對邊坡進行防護。 3)施工中採用正確的填築方法,避免邊坡過陡,填築中適當增加寬度並進行壓實,提高邊坡的壓實度。 4)重視圬工砌築,勾縫要密實,提高急流槽、護坡的施工質量。 答:1)坐標法放樣 根據設計單位布設的導線點和設計單位提供的逐樁坐標表進行放樣的一種方法。 全站儀架設在第n號導線點,後視第n-1號導線點或者第n+1號導線點,計算出兩導線點所組成的邊與儀器所在點和欲放點所組成的邊的夾角α,及儀器所在點和欲放點之間的距離d,利用全站儀進行放樣。 2)傳統法放樣 (1)切線支距法:在沒有全站儀的情況下,利用經緯儀和鋼尺,以曲線起(終)點為直角坐標原點,計算出欲放點x、y坐標,進行放樣的一種方法。 (2)偏角法:在沒有全站儀的情況下,利用經緯儀和鋼尺,以曲線起(終)點為極坐標極點,計算出欲放點Δ、d偏角和距離,進行放樣的一種方法。

什麼是高填方路段

高填方路段有稱高填方路堤。

高填方路堤應採用分層填築、分層壓實的方法施工,每層填築厚度根據所採用的填料決定。如果填料來源不同,性質相差較大時,不應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築。位於浸水路段的高填方路堤應採用水穩定性較高和滲水性好的填料,邊坡比不宜小於1:2,避免邊坡失穩。

高填方路堤是指在水稻田或長年積水地帶,用細粒仁填築路堤高度大於6 m,在其他地帶填方總高度超過18.0 m(土質)或超過20.0 m(石質)的路基,稱為高路堤。高填方路基常見的病害有路基整體沉陷或局部沉陷、路基縱向開裂、路基滑動或邊坡滑坍。

(3)公路高填方路基質量控制方法研究擴展閱讀:

《路基施工技術規范》中的相關規定:

1、按規定進行原地面清理後,如地基土的強度不符合設計要求,應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或加固。

2、高填方路堤,應嚴格按設計邊坡填築,不得缺填。

3、高填方路堤,每層填築厚度,根據所採用的填料,按桐莢規定執行。如填料來源不同,其性質相差較大時,應分層填築,不應分段或縱向分幅填築。

4、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應採用水穩性高及滲水性好的填料,其邊坡比不宜小於1:2。

5、半挖半填的一側高填方基底為斜坡時,應按規定挖好橫向台階,並應在填方路堤完成後,對設計邊坡外的鬆散棄土進行清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填方路堤

㈣ 高填方路堤病害治理措施有哪些

【公路監理師考訊】 1)施工時應考慮高填方路基早開工,避免填築速度過快,路面基層施工時應盡量安排晚開工,以使高填方路基有充分的沉降時間。 2)加強對基底的壓實或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當地基位於斜坡和谷底時,應做挖台階處理。 3)施工時要嚴格分層填築,控制分層的厚度,並充分壓實。 4)在軟弱地基上進行高填方路基施工時,除對軟基進行必要處理外,從原地面以上1-2m高度范圍內不得填築細粒土,應填築硬質石料,並用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嵌縫、整平、壓實。 路堤邊坡的常見病害是路堤邊坡坍塌、邊坡沖溝、防護體滑落、防護剝蝕、急流槽懸空等。 1)設計合理的道路橫斷面,做好排水工程,避免局部沖刷淘空路基邊坡坡腳。 2)對路基邊坡採取綜合的防護措施,如植草或植樹,採用砌石或混凝土塊對邊坡進行防護。 3)施工中採用正確的填築方法,避免邊坡過陡,填築中適當增加寬度並進行壓實,提高邊坡的壓實度。 4)重視圬工砌築,勾縫要密實,提高急流槽、護坡的施工質量。 1)坐標法放樣 根據設計單位布設的導線點和設計單位提供的逐樁坐標表進行放樣的一種方法。 全站儀架設在第n號導線點,後視第n-1號導線點或者第n+1號導線點,計算出兩導線點所組成的邊與儀器所在點和欲放點所組成的邊的夾角alpha;,及儀器所在點和欲放點之間的距離d,利用全站儀進行放樣。 2)傳統法放樣 (1)切線支距法:在沒有全站儀的情況下,利用經緯儀和鋼尺,以曲線起(終)點為直角坐標原點,計算出欲放點x、y坐標,進行放樣的一種方法。 (2)偏角法:在沒有全站儀的情況下,利用經緯儀和鋼尺,以曲線起(終)點為極坐標極點,計算出欲放點Delta;、d偏角和距離,進行放樣的一種方法。

㈤ 高填方路基沉降主要由施工方面造成的原因有( )。

B,C,D,E
答案解析:
高填方路基沉降原因分析:
1.路基施工前未認真設置縱、橫向排水系統或排水系統不暢通,長期積水浸泡路基而使地基和路基土承載力降低,導致沉降發生。
2.原地面處理不徹底,如未清除草根、樹根、淤泥等不良土壤,地基壓實度不足等因素,在靜、動荷載的作用下,使路基沉降變形。
3.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未嚴格按分層填築分層碾壓工藝施工,路基壓實度不足而導致路基沉降變形。
4.不良地質路段未予以處理而導致路基沉降變形。
5.路基縱、橫向填挖交界處未按規范要求挖台階,原狀土和填築土密度不同,銜接不良而導致路基不均勻沉降。
6.填築路基時,未全斷面范圍均勻分層填築,而是先填半幅,後填另半幅而發生不均勻沉降。
7.施工中路基土含水量控制不嚴,導致壓實度不足,而產生不均勻沉降。
8.施工組織安排不當,先施工低路堤,後施工高填方路基。往往高填方路堤施工完成後就立即鋪築路面,路基沒有足夠的時間固結,而使路面使用不久就破朝。
9.高填方路基在分層填築時,沒有按照相關規范要求的厚度進行鋪築,隨意加厚鋪築厚度;壓實機具按規定的碾壓遍數壓實時,壓實度達不到規范規定的要求,當填築到路基設計高程時,必然產生累計的沉降變形,在重復荷載與填料自重作用下產生下沉。
10.路堤填料土質差,填料中混進了種植土、腐殖土或泥沼土等劣質土,由於土壤中有機物含量多、抗水性差、強度低等特性的作用,路堤將出現塑性變形或沉陷破壞。
【知識點來源】該考點來自於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1B420000
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第二十節:1B420200路基工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㈥ 高填方路基如何施工

高填方路基施工要點
技術保證條件:
①、高填方路基基底換填處理要求嚴格保證干水條件作業,如換填部位出現積水,應開挖臨時排水溝排水或採用抽水機抽水等多種措施進行處理。
②、換填層要求分層填築並嚴格壓實,分層松鋪厚度不宜大於30cm,其中換填土層要求為黃土,分層修築橫向台階與鋪築材料搭接。
③、高填方基底換填及堤身填築過程中,要求嚴格做好臨時排水措施。如遇地面或山坡坡面有山水滲流的情況,應及時通知各方調整填築方案。
④、土工格柵鋪設時要求嚴格張拉緊,不得有任何鬆弛,並及時固定U型釘。施工土工格柵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a、格柵的縱、橫向接縫可採用尼龍繩或滌綸線縫接或U型釘連接等方法使格柵連成整體,格柵間互相搭接寬度不小於20cm,在受力方向連接處的強度不得低於材料設計抗拉強度。格柵嚴禁扭曲、皺褶、重疊,鋪設時應用手拉直,使格柵平順均勻,鋪好的土工格柵每隔2.0m用釘頭固定填方表面。
b、土工格柵上、下側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大於規范規定的路床范圍內的粒徑要求,在距格柵層8cm內的填料粒徑不得大於6cm。
c、格柵鋪完後,應及時填築填料,每層按照「先兩邊,後中間」的原則對稱進行,嚴禁先填路堤中部。填料不允許直接卸在格柵上,必須卸在已攤鋪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大於1米。一切車輛、施工機械不得直接在鋪好的土工格柵上行走,只容許沿路堤軸線方向在土面上行駛。

⑤、在達到規范要求的壓實度標准後方可採用高性能壓路機進行補強壓實,補壓細節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執行。
⑥、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對各段高填方路基進行監測並保證監測頻率,如監測數據超過規范允許值應立即停工並及時通知業主、設計及監理單位等各方進行分析處理。

㈦ 給個《公路工程高填方專項施工方案》的範文,謝謝!

高填方路基專項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省道204線建甌房道口至順昌界公路改造工程,本項目高填路基共3段,路基區段為K21+520~K21+630(長110m)路基平均寬度32.01m、K23+110~K23+230(長120m)路基平均寬度22.11m、K24+390~K24+545(長155m)路基平均寬度48.53m。
二、施工准備
1)施工測量: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對全線水準點、導線點進行復核和加密測量,測量成果已經監理業主批准,並用其進行施工放樣工作。
2)施工用電:配一台200KW柴油發電機備用。
3)圖紙會審:對設計圖紙的會審工作已完成,並就設計中存在的疑問報請監理、業主及設計院進行處理。
4)各類臨時設施,機械設備、施工人員已全部就位。
5)各種材料、配合比的檢測、試驗工作已完成。
6)、施工工期安排
開工日期2011年3月5日,竣工日期2011年6月30日。
三、施工方案

主要施工方案及輔助設施
路基填築採用分層填築壓實方法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縱向分層、刷坡同步標准作業法填築的施工方案。路堤每層填築寬度,超出路堤設計寬度50cm,以保證修整路基邊坡後的路堤邊緣有足夠的壓實度,並作好臨時排水工程的完善。
施工前根據填料情況先做實驗路段,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最大幹密度、最佳含水量、壓實遍數等),全面指導施工。施工前先將路基范圍內清表,原地面壓實達到要求。填築時按每車運量現場撒出格網以控制虛鋪層厚,推土機初平、平地機精平,羊足碾和20t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壓實。有路肩擋土牆處的填築段採用先砌擋土牆後填路基的方法施工。
路基施工前做好排水工程和防滲設施以及施工場地附近的臨時排水措施。路基施工時在各施工面做相應的橫、縱坡有組織排水。路基的排水工程有漿砌石排水溝、截水溝等。路基防護工程包括植物防護和工程防護。路基防護及排水緊隨路基成型施工順序穿插進行。
1、路堤施工方法
路堤填築按縱向水平分層填築壓實的方法和「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的工藝進行施工。施工前根據填料情況先做實驗路段,確定合理的工藝參數,經監理工程師批准後,全面指導施工。
四區段
路基填築施工順線路縱向按填築區——平整區——碾壓區——檢驗區等四個區段進行布置,每區段縱向長度視現場情況劃分。採用四區段布置路基填築施工作業區域,是為了各工序能夠相對獨立進行作業,互不幹擾,充分發揮生產效能,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工程質量。 四區段具體內容如下:
填築區
填築區是已經完成場地清理和基底處理施工後,經檢查合格報請監理工程師批准同意進行填築施工作業的區域。施工中應根據試驗確定的松鋪厚度和汽車的載重量,計算確定後確定汽車卸土的前後的間距,保證松鋪厚度符合要求。
平整區
平整區是自卸汽車的填築區,專供推土機和平地機進行平整作業的施工區域。平整作業先由推土機進行粗平,將自卸汽車卸土後的土堆初步整平,形成一個大致的平整面,再由平地機進行終平,仔細將填築面按照規范要求進行整平,形成線路中心頂面向兩側3~4%的橫向排水坡。
碾壓區
檢驗合格經過監理工程師批准可以進行碾壓施工,專供壓路機進行施工作業區域。
檢測區
按照試驗確定的碾壓遍數,已經完成壓實工序施工,經監理工程師批准可以進行壓實檢測的區域,專供壓實密度等各項指標檢測的作業區域。檢測合格後經監理工程師批准進入填築作業區域循環,形成新的填築區。
八流程
路基填築施工工藝流程按以下八個步驟進行循環作業:場地清理——基底處理——分層填築——攤鋪整平——機械碾壓——檢驗鑒定——路基整修。
路堤施工中必須堅持「三線四度」。三線即:中線、兩側線,且在三線上每隔10m插一小紅旗,明確中線、邊線的控制點;四度即:厚度、密實度、路拱度、平整度。控制路基分層厚度以確保密實度,控制路拱度以確保雨水及時排出,控制平整度以確保路基碾壓均勻及在下雨時路基上不積水。
2、施工准備、基底處理
(1)伐樹、挖根、除草
路基范圍(路堤和路塹佔地)內的樹木、灌木叢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樹木有序堆放在路基用地外,妥善處理,並將路基用地范圍內的草皮,農作物根系、樹根全部清除,且將填方路基范圍內的坑穴填平夯實。
(2)挖台階
路堤填築時,當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坡陡於1:5時,將原地面挖成台階,台階寬度大於2m,以滿足攤鋪和壓實設備操作的需要,高度為0.3m。台階頂做成2%~4%傾斜坡。砂性土原則上不挖台階,而是將原地面以下200~300mm的表土翻鬆。對於覆蓋層不厚的傾斜岩石基底,當地面橫坡為1:5~1:2.5時,要挖除覆蓋層,並將基岩挖成台階。
(3)原地面處理
在原地面清表工作結束後及時恢復路基的中樁和施工邊樁,人工用石灰沿樁劃線標明,以便指導機械施工。採用推土機沿灰線間就地整平,並形成單坡或兩邊坡路拱以利排水。完成以上工作後,分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原地面處理。
採用20t光輪壓路機碾壓3~4遍,在碾壓過程中出現的局部彈簧現象,採用人工翻挖,並摻加適量的石灰拌合均勻,並重新碾壓至要求壓實度。
對於氣候較差、氣溫低,採用翻曬難以保證的地段,採用人工布格摻加5%的消解石灰進行20cm處理,採用鏵犁、路拌機或旋耕機進行拌合3~4遍,目測無灰條團、灰條、顏色一致整體層位均勻,滿足碾壓的含水量後,用平地機整形,用光輪壓路機碾壓至要求的密實度。
(4)、高填路堤填築施工要點
本標段路堤水平分層填築時,按照全斷面全寬每20~25cm厚分一水平層,逐層碾壓進行填築。對於原地面縱坡大於12%的地段先進行縱向分層填築,每層最大松鋪厚度不超過30cm,線型調整好後再全部進行水平分層進行整體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每填築2~3層時,須重新測量放樣,定出中樁,測量高程,放樣定出填築邊線,以確保路基填築寬度及成型的路基線型。
1)、填料選擇:根據本合同段路基土石方量大的特點,選擇符合規范要求、級配較好的硬質岩塊做填料,最大粒徑不超過層厚的2/3。填石路堤應分層填築,分層壓實,分層松鋪厚度不宜大於0.4m,以保證路基密實度,避免由於石料之間存在空隙,而造成路基下沉。
路床頂面以下50cm填料粒徑選用不大於10cm的級配砂石料,並分層壓實。逐層填築時應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專人指揮,按水平分層填築,先低後高,先兩側後中央卸料,並用大型推土機推平,個別不平處應配合人工用細石填,石屑找平;當石料級配差、粒徑大、填層較厚、石塊間空隙較大時,可在每層表面的空隙里嵌塞石碴、石屑,直到將空隙填滿。
當用人工鋪填粒徑大於25cm的石料時,應先鋪填大塊石料,大面朝下,小面朝上,擺放平穩,再用小石塊找平,石屑塞縫,最後壓實。
填石路堤的填料如果其岩性相差較大時,則應將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層或分段填築。水田或軟土地區的填石路堤在處理完地基後再將石塊鋪填於路堤下層,先填大塊石料,再用小石塊或石碴嵌縫,找平後壓實。
2)、碼砌邊坡:無路肩擋牆的填築段首先人工選用粒徑大於30cm,不小於15cm的硬質石料進行台階式錯縫碼砌邊坡,每層碼砌大面朝下擺放穩固,石縫間用小石嵌塞緊密,坡度及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3)、攤鋪平整:逐層填築時,安排好石料運輸路線,專人指揮,按水平分層、先低後高、先兩側後中央卸料,並用大型推土機攤平,使層面大致平整,局部不平處用細顆粒找平,個別尖角用大錘砸掉,每層填料要均勻一致,不同填料不能混填。
4)、檢查松鋪厚度:沿縱向每20m設一斷面,每斷面布設3~5個測點,用水準儀測出各點高程,相對下層標高檢查其松鋪厚度,每層松鋪厚度不大於40cm。
5)、壓實:採用20t振動碾分層壓實,每填高2m用250t沖擊式壓路機沖壓不少於20遍,碾壓遍數按工藝試驗路段施工結果確定並經監理工程師批准作為控制參數。以壓實速度和碾壓遍數控制壓實質量,並做好壓實記錄。壓實後,頂面必須穩定,不再下沉、石塊緊密、表面平整。每層面壓實完成後對路基進行沉降觀測,做好記錄,如需補方應及時進行,但補方厚度不應超過一層填築厚度。
6)、質量檢測:主要包括填料、填築層厚度,路基填築斷面尺寸,填築層在縱向和橫向的均勻度及平整度、壓實度。自檢合格並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後方可填築下一層。
為了保證高填路基的填築質量及邊坡穩定,須優先安排高填路堤的施工,以便留有一定時間的沉降期。
根據設計橫斷面及規范要求的超填寬度,精確放出路堤坡腳。清除表土後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對基底進行壓實及加固處理,確保基底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嚴格控制填料質量,定期對填築材料進行各項技術指標檢測。若填料來源不同,其性質相差較大時,應分層填築;高填方路堤受水浸淹部分,應採用水穩性高及滲水性好的填料,其邊坡比不宜小於1:1.75;半填半挖的一側高填方基底為斜坡時,應按規定挖好橫向台階。
每填築好一級後,及時修坡防護,以防雨水沖刷。在雨季施工時,注意排水。在填挖交界處,施作一些臨時排水溝,避免雨水對整個邊坡的沖刷。
高填路堤應合理埋設沉降觀測點,並按規定進行沉降觀測,監測路堤穩定性。

高路堤填築施工工藝見下圖

3、特殊路基強夯專項施工方案
1)、強夯目的:提高路基的有效加固深度,保證路基沉降一致。
2)、清表及土方調配:清除表層有機物,強夯前整平施工場地,使場地具備強夯機械施工條件。
3)、強夯前先搞試驗段試施工,以確定夯擊參數。主副夯之間間隔時間一般為2周,主副夯完成後進行了全幅滿夯,滿夯寬點夯擊一次。強夯機型號根據壓實度、空隙率選用、強夯機選用還要滿足:最後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於50mm,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
強夯距路肩邊緣保持2m的安全距離;強夯距建築物的安全距離應不小於50m。起夯面的位置為原地面,每隔4m夯擊一次,設有土工格柵的段落,鋪設土工格柵的層位不進行強夯,設有擋土牆的路堤段、構造物附近的路堤段不進行強夯。
4)、施工步驟:
1、在已平整好的場地上標出第一遍夯點的位置並測量場地高程。
2、起重機就位,使夯錘對中夯點的位置。
3、測量夯前錘頂高程。
4、將夯錘起吊到預定的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後,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
5、重復步驟4,按設計和試夯的夯擊次數及控制標准完成1個點的夯擊。
6、重復步驟2-5,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
7、換夯點,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並測量場地高程,停歇規定的間隙時間,待土中超靜空隙水壓力消散。
8、按上述步驟逐遍完成全部夯擊遍數,測量夯後場地高程。
5)、施工工藝
1、試夯
正式強夯施工前應先進行試夯,試夯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場區。預定K24+390~K24+440為試驗段。
試夯檢測
試夯結束,待間歇期滿足條件後,要進行原位測試和土工試驗,並應進行動力觸探試驗。根據試夯檢測結果確定夯擊能。
夯錘採用圓柱形鐵質錘體,底面積直徑為2.25m,帶4個直徑25cm排氣孔,夯機採用履帶式起重機。施工前,應根據初步確定的強夯參數,在現場有代表性場地上進行試夯,並通過測試,與夯前測試數據進行對比,檢測強夯參數。根據試夯初步確定夯錘的高度,以確定同一點最後兩擊的平均沉量不大於5cm時的夯擊次數。
2、平整場地
對強夯路段路基平整後,預先估計強夯後可能產生的平均地面變形,並以此確定夯前地面高程。
3、布點
按施工圖紙設計對強夯區域進行放樣,標出夯點位置,用穿眼灌白灰法固定點位,夯點按梅花形布置,夯點間距為4米。
4、強夯
將夯錘起吊到預定的高度,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後,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生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歪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第一遍夯點夯擊完成後,用推土機將夯機填平,並測量場地高程。場地平整後,用滿夯將表面夯實,夯點以梅花形布置,夯跡彼此重疊搭接d/4。
強夯完成後經檢驗合格後,對場地進行整平碾壓,壓實度符合要求後,轉入路基填方施工。
6)、試驗、檢驗及簽證
在檢查填料質量、填築厚度、表面平整等符合規定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壓實度的測定,測定採用灌砂法或合同文件要求的其他適宜的方法進行,按規范要求對每壓實層進行抽檢,並將檢查結果記錄在專用表格上。經項目質檢工程師檢查合格後,請監理工程師抽檢合格後方准簽證隱蔽。凡沒有達標一律補壓或返工直到合格。

四、質量保證體系
1)實行施工人員定員定崗制,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處理。
2)關鍵工序及隱蔽工程實行專業技術人員全過程旁站或施工的技術交底。
3)試驗室實行專人負責路基土工試驗,並派專人經常深入工地檢查落實及取樣試驗。
5)測量組專人負責放樣復測及資料整理,直到核對無誤為止。
6)項目經理部實行質檢定員制,每日巡查抽檢工地質量情況。自檢合格後監理檢測驗收。
7)本項目實行三級管理質保體系:施工隊質檢員自檢合格後報經理部質檢工程師,最後報監理工程師復核及審核。

內部質量管理體系的職能分配及相互關系如下圖:

8)質量檢查組織機構及運轉方式
本項目質量管理機構對質量進行管理的運轉方式如下:

五、安全保證措施:
本項目經理部已成立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月長:彭強坤
副組長:翟潤峰
小組人員:林建新 張亮 王崗 林香強 李亞林
經理部對本分項工程實行專人負責安全巡查制,工地施工技術員實行安全監督制。在施工場地設立警示標志牌,對動力電進行重點安全防範。各施工工人必須戴安全帽,同時要經常對工地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施工隊設專職安全員跟班值班。
六、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前做好截水,排水工作,保持良好的排水狀態,防止廢水、廢機油、廢柴油等排進農田、菜地,更不得引起淤積和沖刷。
2)路基開挖棄方必須在指定棄土場堆放,並進行整平壓實,不得隨意堆放。
3)在氣候乾燥季節,對臨時道路採用灑水等有效措施,防止灰塵污染周圍環境,雨季保持臨時道路暢通。
4)對機械設備和工藝操作產生的噪音採取消聲等有效措施,盡量避免晚間施工。
5)對粉沫材料採取袋裝運輸,並存放工棚內。
6)工地上各材料必須按指定位置堆放,嚴禁亂擺亂放,做到施工有序。
7)施工現場必須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嚴禁不文明施工行為。
附表1、施工工藝流程圖(見附表)
附表2、本分項工程人員配備表(見附表)
附表3、本分項工程機械設備配備表(見附表)

附表1:施工工藝框圖

附表2:本項工程人員配備表

序號 姓 名 擔任職務 技術職務 備 注
1 李軍 項目經理 工程師
2 江通進 項目總工程師 工程師
3 工程師
4 工程師
5 工程師
6 質檢工程師 工程師
7 試驗工程師 工程師
8 測量工程師 工程師
9 施工隊長 工程師
10 施工員 工程師
11 技術工 10 人
12 普 工 30 人
13
14
15

附表3:本分項工程機械設備表

序號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數量(台) 備 注
1 挖掘機 CAT320 2
2 推土機 SD160 2
3 壓路機 ZL50 2
4 自卸汽車 解放10t 8
5 鑿岩機 5
6 發電機 200KW 1
7 發電機 500KW 1
8 強夯機 撫挖50T 1

怎麼才是高填方路基

高填方路基(堤)是指在水稻田或長年積水地帶,用細粒仁填築路堤高度大於6 m,在其他地帶填方總高度超過18.0 m(土質)或超過20.0 m(石質)的路基。

填方路基需要特別關注施工過程,其質量控制不合格很容易引發運營中的各類病害。

如果填料不合格,材料腐殖土、泥土、種植土直接作為路基填料,由於這類土質的強度低、抗水性差、有機質含量多,很容易在荷載作用下出現沉陷變形和收縮開裂,嚴重的引起路基整體穩定安全。

如果原路基地面承載力差,軟土層而未處理,將會直接影響高填方路基的穩定;如果填築過程厚度較大或者壓實不合格,則會是高填方路基產生累積沉降變形;如果填挖交界處沒有進行台階處理,則會導致路基邊坡的局部失穩破壞。

因此,需要釐清高填方路基施工中的技術要點和難點,施工中有意識地解決,保障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質量。

(8)公路高填方路基質量控制方法研究擴展閱讀

根據現場施工環境,高填方路基施工採用填土和填石方案,填料就地取材,通過挖掘機和裝載機施工。填築過程採用分層水平填築並分層壓實的施工方法,通過各種機械的平整、攤鋪和壓實施工,壓實過程中對壓實度的檢驗通過灌砂法檢測,並監測填土壓實過程路基的沉降。

高填方路基的整體施工過程主要是原地基處理、填築試驗段、攤鋪平整、壓實施工4個階段。

填方路基的原地基處理需要將原始的植被、草木和表層土進行鏟除。由於這些有機質不能滿足路基填料要求,因而需要運出棄土場並有序堆放;不合適的填料一定要徹底清除,並對特殊路基地段(如低窪區、池塘、稻田等)先排水清除淤泥,再平整施工。

本路基段有泉眼漏出,針對這種特殊基礎,設置盲溝將水流排除,盲溝設置長度130m,並採用砂礫石和片石進行填築,配合土工布進行包裹,保證泉眼水流排除。

採用砂礫石其粒徑以40~100mm為宜,採用片石粒徑以150~300mm為宜,土工布設置長度大於200mm,通過該法設置可以有效排除泉眼水流,保證高填方路基的基礎處理質量。

㈨ 某高速公路路基填土12米深,為防止建成後路面開裂下沉,該如何處理

將原路基中填料不符合的挖出來進行徹底的清理,然後換新的合適的填料進去用機器將其碾壓平就好。路基使用的材料都要控制其的含水量以及壓實度這兩方面,含水量控制在3%左右即可,不宜過多。
在碾壓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方法,按照從上往下逐步碾壓的方法進行是最好的方式。其次,灌漿法。灌漿法是針對路基沉降面積較大的時候採取的方法,主要是採用鑽孔的方法對地基進行補料,它是以液壓、氣壓和電化學原理為依據的。鑽的孔也是有要求的,要求孔的深度一定要穿過薄弱層,然後將填充的原料用擠壓的方式填充進去。路基的沉降是由許多因素綜合而成的,除了上述討論的地基土的性質、路堤的填築高度、路堤的填築材料等,還與路基的施工時間有密切的關系以及路基的壓實度、路基的剛度差異原因。控制路基的沉降主要是控制路基的固結度、路基的沉降速率,以及路基的工後沉降量。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公路設施建造基本完善,高填方路段建成的地方也比較多,由於長時間的車輛載重,造成的高填方路基下沉的現象有很多,但是高填方路基下沉的情況分為很多種,比如高填方路段縱向開裂,高填方路基下沉,局部沉降或者路基下滑。這些高填方路基下沉情況都路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有的還直接影響到了交通情況。此篇文章將沉降原因分為以下兩方面,或許還有其它方面的原因,不作考慮。

㈩ 路基填方施工填築方式與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翔JJ 哥來告訴你:一、土方路堤施工技術

1.土方路堤填築施工工藝流程。

2.土方路堤操作程序:取土一運輸一推土機初平—平地機整平一壓路機碾壓。

3.土方路堤填築作業常用推土機、鏟運機、平地機、挖掘機、裝載機等機械按以下幾種方法作業。

(1)水平分層填築法:填築時按照橫斷面全寬分成水平層次,逐層向上填築。是路基填築的常用方法

(2)縱向分層填築法:依路線縱坡方向分層,逐層向上填築。常用於地面縱坡大於12%,用推土機從路塹取料填築,且距離較短的路堤。缺點是不易碾壓密實。

(3)橫向填築法:從路基一端或兩端按橫斷面全高逐步推進填築。填土過厚,不易壓實。僅用於無法自下而上填築的深谷、陡坡、斷岩、泥沼等機械無法進場的路堤。

(4)聯合填築法:路堤下層用橫向填築而上層用水平分層填築。適用於因地形限制或填築堤身較高,不宜採用水平分層法或橫向填築法自始至終進行填築的情況。單機或多機作業均可,一般沿線路分段進行,每段距離以20~40m為宜,多在地勢平坦,或兩側有可利用的山地土場的場合採用。

4.施工一般技術要領:

(1)必須根據設計斷面,分層填築、分層壓實。

(2)路堤填土寬度每側應寬於填層設計寬度,壓實寬度不得小於設計寬度,最後削坡。

(3)填築路堤宜採用水平分層填築法施工。如原地面不平,應由最低處分層填起,每填一層,經過壓實符合規定要求之後,再填上一層。

(4)原地面縱坡大於12%的地段,可採用縱向分層法施工,沿縱坡分層,逐層填壓密實。

(5)山坡路堤,地面橫坡不陡於1:5且基底符合規定要求時,路堤可直接修築在天然的土基上。地面橫坡陡於l:5時,原地面應挖成台階(台階寬度不小於lm),並用小型夯實機加以夯實。填築應由最低一層台階填起,並分層夯實,然後逐台向上填築,分層夯實,所有台階填完之後,即可按一般填土進行。

(6)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橫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須在山坡上從填方坡腳向上挖成向內傾斜的台階,台階寬度不應小於lm.

(7)不同土質混合填築路堤時,以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築於路堤下層時,應做成4%的雙向橫坡;如用於填築上層時,除乾旱地區外,不應覆蓋在由透水性較好的土所填築的路堤邊坡上。

(8)不同性質的土應分別填築,不得混填。每種填料層累計總厚度不宜小於0.5m.

(9)凡不因潮濕或凍融影響而變更其體積的優良土應填在上層,強度較小的土應填在下層。

(10)河灘路堤填土,應連同護道在內,一並分層填築。可能受水浸淹部分的填料,應選用水穩性好的土料。

二、填石路基施工技術

1.填料要求:石料強度(飽水試件極限抗壓強度)要求不小於15MPa,風化程度應符合規定,最大粒徑不易大於層厚的2/3.在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填石路堤路床頂面以下50cm范圍內,填料粒徑不得大於10cm,其他等級公路填石路堤路床頂面以下30cm范圍內,填料粒徑不得大於15cm.

2.填築方法:豎向填築法、分層壓實法、沖擊壓實法和強力夯實法。

(1)豎向填築法(傾填法)主要用於二級及二級以下且鋪設低級路面的公路在陡峻山坡施工特別困難或大量爆破以挖作填路段,以及無法自下而上分層填築的陡坡、斷岩、泥沼地區和水中作業的填石路堤。該方法施工路基壓實、穩定問題較多。

(2)分層壓實法(碾壓法)是普遍採用並能保證填石路堤質量的方法。該方法自下而上水平分層,逐層填築,逐層壓實。高速公路、一級公路和鋪設高級路面的其他等級公路的填石路堤採用此方法。填石路堤將填方路段劃分為四級施工台階、四個作業區段、八道工藝流程進行分層施工。四級施工台階是:在路基面以下0.5m為第1級台階,0.5~1.5m為第2級台階,0.5~3.0m為第3級台階,3.0m以下為第4級台階。四個作業區段是:填石區段、平整區段、碾壓區段、檢驗區段。施工中填方和挖方作業面形成台階狀,台階間距視具體情況和適應機械化作業而定,一般長為100m左右。填石作業自最低處開始,逐層水平填築,每一分層先是機械攤鋪主骨料,平整作業鋪撒嵌縫料,將填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滿鋪平,採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壓至填築層頂面石塊穩定。

石方填築路堤8道工藝流程是:施工准備、填料裝運、分層填築、攤鋪平整、振動碾壓、檢測簽認、路基成型、路基整修。

(3)沖擊壓實法利用沖擊壓實機的沖擊碾周期性大振幅低頻率地對路基填料進行沖擊,壓密填方;強力夯實法用起重機吊起夯錘從高處自由落下,利用強大的動力沖擊,迫使岩土顆粒位移,提高填築層的密實度和地基強度。

強力夯實法簡要施工程序:填石分層強夯施工,要求分層填築與強夯交叉進行,各分層厚度的松鋪系數,第一層可取1.2,以後各層根據第一層的實際情況調整。每一分層連續擠密式夯擊,夯後形成夯坑,夯坑以同類型石質填料填補。由於分層厚度為4—5m,填築作業採用堆填法施工,裝運用大型裝載機和自卸汽車配合作業,鋪築時用大型履帶式推土機攤鋪和平整,夯坑回填也用推土機完成,每層主夯和面層的主夯與滿夯由起重機和夯錘實施,路基面需要用振動壓路機進行最後的壓實平整作業。

強夯法與碾壓法相比,只是夯實與壓實的工藝不同,而填料粒徑控制、鋪填厚度控制都要進行,強夯法控制夯擊擊數,碾壓法控制壓實遍數,機械裝運攤鋪平整作業完全一樣,強夯法需要進行夯坑回填。

三、土石路堤施工技術

1.填料要求:石料強度大於20MPa時,石塊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層厚的2/3;當石料強度小於15MPa時,石料最大粒徑不得超過壓實層厚,超過的應打碎。

2.填築方法:土石路堤不得採用傾填方法,只能採用分層填築,分層壓實。當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超過70%時,宜採用人工鋪填;當土石混合料中石料含量小於70%時,可用推土機鋪填,最大層厚40cm.

四、高填方路堤施工技術

水田或常年積水地帶,用細粒土填築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他地帶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20m以上時,稱為高填方路堤。高填方路堤應採用分層填築、分層壓實的方法施工,每層填築厚度根據所採用的填料決定。

五、粉煤灰路堤施工技術

粉煤灰路堤可用於高速公路。凡是電廠排放的硅鋁型低鋁粉煤灰都可作為路堤填料。由於是輕質材料,粉煤灰的使用可減輕土體結構自重,減少軟土路堤沉降,提高土體抗剪強度。

粉煤灰路堤一般由路堤主體部分、護坡和封頂層,以及隔離層、排水系統等組成,其施工步驟主要有基底處理、粉煤灰儲運、攤鋪、灑水、碾壓、養護與封層。

六、結構物處的回填施工技術

(1)一般規定

1.填土長度:一般在頂部為距翼牆尾端不小於台高加2m,底部距基礎內緣不小於2m;拱橋台背不少於台高的3-4倍;涵洞兩側填土長度不少於孔徑的2倍及高出涵管頂1.5m;擋土牆牆背回填部分頂部不少於牆高加2m,底部距基礎內緣不小於2m.

填土高度:從路堤頂面起向下計算,在冰凍區一般不應小於2.5m,無冰凍地區到高水位處,均應填以滲水性土,其餘部分可用與路堤相同的土填築,並在其上設橫向排水盲溝或鋪向外傾斜的黏土或膠泥層。

2.橋涵等構造物處填土前,應完成台前防護工程及橋樑上部結構。

3.結構物處的回填,一般要到基礎混凝土或砌體的水泥砂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才能填築。

4.填築時,與路基銜接處填方區內的坡形地面做成台階或鋸齒形。

5.橋台台背填土應與錐坡同時進行。

(2)填料要求

結構物處的回填材料應滿足一般路堤填料的要求,優先選用挖取方便、壓實容易、強度高的透水性材料,如石質土、砂土、砂性土。禁止使用搗碎後的植物土、白堊土、硅藻土、腐爛的泥炭土。黏性土不可用於高等級公路,在摻入小劑量石灰等穩定劑進行處理後可用於低等級公路結構物處的回填。

閱讀全文

與公路高填方路基質量控制方法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姆龍血壓計的使用方法 瀏覽:130
磨砂貓眼美甲的步驟操作方法 瀏覽:220
維修及時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178
數據採集分析方法 瀏覽:934
鱉甲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725
舞蹈壓腿正確方法 瀏覽:355
四輪車倒車入庫最簡單方法 瀏覽:508
第五套人民幣鑒別真偽的方法 瀏覽:318
蒸汽機使用方法 瀏覽:107
到哪裡能學到辣條製作方法 瀏覽:708
水牙線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88
qq怎麼找人群方式方法有哪些 瀏覽:794
26種烹飪技巧和方法 瀏覽:559
咽喉炎最佳食療方法 瀏覽:588
如何腌制羊肉串的方法 瀏覽:279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方法 瀏覽:709
談英語學習方法視頻 瀏覽:673
動漫剪輯方法教學手機 瀏覽:841
o環尺寸測量方法圖解 瀏覽:735
手抓魚方法大全視頻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