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腦出血患者站立訓練方法

腦出血患者站立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4 04:22:15

❶ 父親腦出血引起的中風偏癱,一直卧床,有一年了。老人家說想站立,有什麼辦法可以練習站立嗎

可以藉助站立架來練習。您父親有想要站立的慾望,說明身體要康復的信號很強了。

患者由坐立階段進步至站立階段,上下肢的肌肉力量及控制能力都將得到進一步恢復。

站立的幾個階段:

1. 將膝部屈曲成直角。

2. 由頭部開始,身軀向前屈,將整個人的重心放在膝部之前。

3. 臀部離開椅子,雙腳發力站起。

4. 背肌發力豎起背部。

5. 身體保持平衡及伸直。

患者的站立動作:

1. 以健側手扶,按住椅子扶手。

2. 身體重心傾向健側。

3. 利用健側腳發力站立。

4. 修正患側腳的位置。

5. 以防站立時失去平衡及跌倒。

站立的相關康復器材:

1.站立架

2.站立床

一般偏癱使用站立架即可。實體店可能很難買到。建議去網上買。網上的康美家庭醫療用品店有賣的。

❷ 得過腦溢血的偏癱病人,怎樣鍛煉才能恢復的快些

摘自《腦血管意外康復指南>
腦血管病康復治療方案
(供康復治療師,家庭成員使用參考)
一 早期康復:
此期患者一般表現為遲緩性麻痹,沒有隨意的肌肉收縮,也不出現聯合反應,機體基本處於全面鬆弛狀態;相當於Brunnstrom恢復階段1-2期。
(一) 基本目的:早期康復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後會嚴重影響康復進程的合並症,如腫脹,肌肉萎縮,關節活動受限等;爭取功能得到盡早的改善,預防並發症。
(二) 早期康復方法:
1、正確體位:教會家屬和護理人員採用正確的體位擺放,包括仰卧位,健側卧位和患側卧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時翻身一次,並拍背數下。
2、翻身練習:雙手交叉前平舉,分別向兩側轉動,雙足撐床。
3床上自我輔助練習:雙手交叉前平舉,上舉過頭,側舉,指鼻, 雙腿屈曲撐床抬臀,雙腳交叉側移等。
4、床邊被動運動——上肢:肩胛帶,肩關節,肘關節,腕指關節。
5、床邊被動運動——軀干牽拉,背肌擠壓刺激。
6、床邊被動運動——下肢:髖關節,膝關節及踝趾關節。
7、促進肌肉收縮的方法:利用對肌肉的突然牽張,引起肌肉收縮。
8、排痰
9、床頭抬高坐位訓練:床頭漸抬高,每個位置患者能維持30分鍾,則漸加10度再訓練,直至能床邊坐起,無靠`位平衡練習。
10、面,肌刺激:張口,鼓腮,叩齒,伸 ,頂上齶等,冰凍棉(或冰塊含服)及味覺刺激。
11、呼吸控制練習:要求患者深吸氣—緩慢呼氣,放鬆。
12、坐訓練:在床頭抬高未達90度前,首先訓練患者側後單手支撐抬頭抬肩的動作,直至能支撐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確坐姿,床邊坐位平衡,包括前後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強平衡訓練,包括雙手交叉前平瘵,側瘵,雙手交叉指鼻,雙手交叉向前指物;健側下肢肌力訓練等,可教會家屬及護理人員,然後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練習。
15、床到輪椅(或椅)的轉移。
16、坐站練習:如有條件可早期給予患者床站立,幫助患者重獲垂直感,重獲對抗重力肌的控制,重獲血壓的自身調節,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壓。一般情況下腦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選治療組3-4天後達到床邊坐位,二周內可訓練站立,輔助力量視病情而定;腦出血患者應盡量在二周內達到床邊坐位,四周內達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動:吃飯、穿衣、洗漱等。
18、應用電刺激:低頻直流電刺激,TENS等。
19、應用肌電反饋技術。
20、應用推拿針灸治療。
21、應用腦循環治療促進腦血液循環。
22、言語治療。
23、心理治療。
(三) 康復安排:
指導患者和家屬每日若干次完成1、2、3、8、9、10、11、17等項;4、5、6、7、12、13、14、15必須由治療師完成每日一次,每次45分鍾;18、19、20、21、22可由各單位自行確定進行與否;23、24如無進行專業的此項訓練,治療師在功能訓練過程中應進行簡單的語言訓練包括簡單的發聲練習等;並負責患者的心理疏導以求患者盡可能的配合和以最佳狀態進行康復治療。
二、中期康復
此期患者可明顯的表現出上肢的屈肌協同運動和下肢的伸肌協同運動,並逐漸可做到某些肌肉關節的獨立運動,相當於B恢復3-5期。
(一)中期康復目的:抑制協同運動模式,盡可能訓練肌肉關節能夠隨意的獨立的運動,提高各關節的協調性,漸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
(二)中期康復方法:
從被動 助動 主動
24、抑制上肢的痙攣模式。
25、伸展軀干促進和改軀幹活動性,抑制軀干緊張,痙攣。
26、雙手抱膝左右輕身體以控制上下肢痙攣。
27、肩關節屈下用患手觸摸治療者手再觸摸自己前額,然後再觸摸自己對側肩以訓練肘關節隨意屈伸功能。
28、肢體放置與保持活動:在患手活動期間,指示在任意一個角度停住,並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間控制能力。
29、肩關節各向關節自主運動:肩前平舉,肩外展,肩外旋。
30、肘關節各向自主運動:肘,展,前臂旋後。
31、腕指的自主運動:腕背伸,側偏,拇指外展,對指等。
32、肩帶的活動:向上、向外、向下。
33、橋式運動訓練髖關節伸展控制。
34、髖內外,外展的控制訓練:健側中立位患側做,患側中立位健側做。
35、膝關節屈伸展控制訓練。
36、髖伸展位膝關節的屈伸展控制訓練。
37、患者懸垂位訓練下肢准備負重運動。
38、俯卧位屈患膝訓練。
坐位:
39、患側上肢支撐訓練。
40、患側上肢下做小范圍屈伸肘關節。
41、患手向前推物或雙手交叉拾物。
42、手背推移物體。
43、前臂旋轉壓橡皮泥。
44、患側下肢屈髖運動。
45、手指夾拾小物體(越過中線)。
46、健側下肢肌力訓練。
47、患側下肢屈伸膝運動。
站立位:
48、站立平衡訓練:左右前後移動重心。
49、站立平衡操:雙手交叉(可視情況而定)前平舉過頭,前平舉後軀干左右旋轉等。
50、坐站控制訓練,及分解練習。
51、雙手支撐牆面做肘關節屈曲伸展運動以促進肘關節伸展或者患手獨立支撐。
52、雙腿前後站立,重心移動以小范圍屈伸患膝。
53、髖伸展位屈膝。
54、屈髖屈膝准備邁步。
55、患側下肢內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訓練。
56、扶持下單腿分別站立。
57、低邁步訓練以控制骨盆上提下進行邁步。
58、足ё諾匱盜貳?
59、雙杠內步行訓練(三點):健側上肢向前扶桿——〉然後患側下肢跟進——再健側下肢上前一步。
60、持拐杖步行訓練(三點、二點):健手持拐向前——患下肢向前邁出——健足跟上。
61、上下樓梯:上/健手扶——健側下肢——患側下肢
下/健手扶——患側下肢——健側下肢
62、床邊ADL訓練:洗漱、穿脫衣服、二便處理等。
(三)康復安排:以上各項基本需治療師幫助與指導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分鍾,每周練習4-5天,家庭內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導家屬練習一次。
(四)注意事項
所有的關節應保持最大關節活動范圍,並治療是在無痛或患者能耐受的范圍之內,避免暴力,以輕柔手法為宜;治療師應給適當的保護,輔助力量應由大到小,鼓勵患者獨立完成。
三、 後期康復
(一)康復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側肢體,相當Brunnstorm恢復階段5-6期。康復訓練的目的在於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側,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通過訓練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種ADL能力,在保證運動質量的基礎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質量。
(二)康復方法:
繼續前一階段的訓練,進一步鞏固,提高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63、手指的精細動作加強訓練
64、側方行走訓練7先向健側後向後側
65、改善步態訓練:骨盆放鬆,屈膝加強訓練
66、改善步態訓練:踝背伸牽伸。
67、促進患側下肢支撐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後,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離地。
68、促進患側下肢支撐能力,患肢負重,健肢前後邁步。
69、做站立位兩足輪流交叉運動。
70、家庭ADL指導。
71、居室改造。
(三)康復安排同前階段。
此期訓練以社區康復醫生和家屬及志願者幫助為主,每周3—4次。兩周一次家庭隨訪或門診隨訪。
(四)關於輔助器具的使用。
72、足托——足下垂
73、腕背伸夾板——屈腕痙攣。
74、拐杖,助行囂。
75、輪椅。
(五)關於家屬及志願者的培訓:
每2周培訓1次,由康復治療師上門或者家屬到醫院進行,培訓內容為患者的家庭訓練方案方法,要求患者家屬和志願者每2周記錄一次訓練內容。
(六)關於康復治療的記錄。
要求治療師早期一個星期記錄一次,病程第二月起以後2周記錄1次,記錄內容為:患者的功能狀況,現階段的問題;現階段的康復目的;現階段的治療內容,可將前述內容編號填入,有補充可填寫在其它欄內

❸ 腦出血康復訓練步驟

腦出血患者只要病情穩定,提倡越早進行康復訓練越好。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首先先在床上訓練,如果能夠下地行走,進行步行訓練,一步一步達到逐漸恢復身體功能。

第一、床上練習;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動體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的練習,上下肢的活動以及洗漱、穿衣、進餐日常生活活動的練習。

第二、步行訓練;這是偏癱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環。先作步行前的預備活動(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後擺動、踏步、負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間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練習要注意改善步態練習。

第三、站立和站立平衡練習;先作站立預備活動,然後扶持站立、平衡桿站立、徒手站立。腦出血後遺症治療站立平衡練習,要達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動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第四、坐起和坐位平衡訓練,主要採用的方式有按摩、由別人幫助的被動運動和病人自己參與的主腦出血手術成功以後,等到患者身體機能完全恢復,就開始要對腦出血的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從而讓他們重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康復的第一步,需要對僵硬的肢體進行適當的敲打,以此來達到肢體運動神經敏感的恢復。第二步是肢體的康復訓練,肢體的康復訓練一般需要家屬們的協作,其中包括仰卧和側卧等,同時針對癱瘓的患者來說,家屬還要定期地進行按摩肢體,以此來預防肌肉的萎縮。第三步是走路的康復訓練。家屬們可以提前做可以手扶的物品,讓患者們藉助輔助的外力,慢慢移動、步行,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可以尋找專門的康復醫院,通過醫生的指導進行康復,效果更好。動運動等。

❹ 腦出血手腳不利索,平時要怎麼康復

第一種是做床上的練習,包括翻身、上下左右移動體位、腰背肌、腹肌、呼吸肌的練習。可以做上下肢的活動以及洗漱、穿衣、 進餐等日常生活活動的練習。第二個是步行訓練。這是偏癱患者生活自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先做步行前的准備預備活動,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後擺動、踏步、負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間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等等,在步行練習的時候要注意改善步態的練習。第三是站立和站立平衡的練習訓練。先做站立的預備活動,然後扶持站立、平衡桿站立、徒手站立。腦出血後遺症的治療,包括站立平衡的訓練,要達到在他人外力的推動下,仍然保持平衡站立的效果。第四是坐起和坐位的平衡訓練。主要採取的方法有推拿、按摩,由別人幫助的被動運動,和病人自己參與的主動運動等方法。

腦出血的患者只要病情穩定,提早越早進行康復訓練效果是越好。臨床根據患者的病情不同,首先應該在床上訓練,如果能夠下地行走,再進行下地的步行訓練,一步一步達到逐漸恢復身體功能的目的。

❺ 腦溢血偏癱的病人,如何進行康復訓練

腦出血後應進展的進行康復鍛煉,將會減少後遺症發生,並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和肢體康復系統訓練;
還有要做針灸和電磁治療之類的一些恢復性的治療,要控制血壓、控制血脂,血壓一定要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言語功能、智力、記憶力各方面的恢復,以及飲食、心理、情緒各方面的恢復,開始訓練的時候,時間越短越好,運動量不宜過大,結合日常生活進行訓練,或一邊自己做事如更衣、洗漱、進食等減少其對家庭的依賴,提高生活獨立能力,並能達到什麼程度就達到什麼程度,可以堅持試做一到兩次更難的動作,要注意日常保健,按時服葯,規律起居。腦出血病人的康復訓練:
1.做關節活動的訓練。首先是肩關節的屈伸。這種方法可以讓家人或者治療師為患者做肩關節的屈伸、內旋和外旋的動作。家人或者訓練師還要做一個固定上臂,另一隻手固定肘關節,這樣緩緩的充分的使前臂旋轉,也可以使患者的四肢得到很好的活動。
2.坐姿的訓練。當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之後,就不需要總是在床上躺著,也是需要坐起來的。但是對於患者的坐姿也是有一定要求的,當患者坐著的時候,患者的頭、頸、軀干應該保持左右的對稱,不要有扭轉和後傾、前傾的動作。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❻ 關於腦出血後自行康復訓練的問題

腦出血病人由於可能存在肢體活動不便,語言困難,長期卧床等,康復訓練也針對這幾個方面進行:肢體方面可以進行被動的屈伸,床上腳踏車,按摩,電刺激。語言方面可以聽音樂,聽故事,學說話。如癱瘓病人可以練習站床,輔助行走器站立等,避免肌肉萎縮。對於神經功能的恢復方面,可以進行高壓氧治療。另外這些康復訓練的體能消耗比較大,在康復期間也要注意配合營養和飲食治療。腦出血病人康復訓練的方法非常多,有針對肢體的偏癱、無力,有針對言語功能障礙,有針對走路不穩等情況各種訓練方法。以偏癱的肢體康復訓練方法為例:1、偏癱的肢體一定要注意,保持兩側肢體正確的擺放位置,切忌讓偏癱側受壓時間過長,每隔兩個小時翻身、拍背,定期的活動四肢大關節,尤其是偏癱側的大關節,可以有效的預防肌肉的粘連以及萎縮。2、坐位訓練。讓患者自行坐在床上,查看一下是否能支撐得住,這個一點點的訓練有助於鍛煉患者平衡能力。3、在床旁的坐立訓練。在床上坐立訓練完成之後,可以將雙下肢下垂於床下,然後進行在床旁的坐立,並且可以在四面八方給予稍大的一個力,讓其感受到肢體以及身體中心的四面八方的擺動,讓其有漸漸適應的過程,而後再逐漸下床活動。

❼ 腦出血康復訓練怎麼做

腦出血病人康復護理
1、心理護理:病人常有憂郁、沮喪、煩躁、易怒、悲觀失望等情緒反應。因此,家屬應從心理上關心體貼病人,多與病人交談,安慰鼓勵病人,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耐心的解釋病情,消除病人的疑慮及悲觀情緒,使之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和鞏固功能康復訓練的信心和決心。
2、預防並發症

(1)每日定時幫助病人翻身拍背4~6次,每次拍背10分鍾左右。一旦發現病人咳黃痰、發熱、氣促、口唇青紫,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2)鼓勵病人多飲水,以達到清潔尿路的目的。並注意會陰部的清潔,預防交叉感染。如發現尿液混濁、發熱,是泌尿系感染的徵兆,應及早治療。

(3)癱瘓病人多有便秘,有的可因為用力排便致使腦出血再次發生。因此需注意飲食結構,多給病人吃低脂、高蛋白、高能量飲食及含粗纖維的蔬菜、水果等,並給以足夠水分。定時定點給便器排便,必要時應用通便葯物、灌腸。

(4)病人癱瘓在床,枕骨粗隆、肩胛部、髖部、骶尾部、足跟部等骨骼突出處易發生褥瘡。應用軟枕或海面墊保護骨隆突處,每2~3小時翻身一次,避免拖拉、推等動作,床鋪經常保持乾燥清潔,定時溫水擦澡按摩,增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營養狀況。
(5)每日行四肢向心性按摩,每次10-15分鍾,促進靜脈血迴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下肢腫疼,應迅速診治。
3、保持功能位: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是保證肢體功能順利康復的前提。仰卧或側卧位時,頭抬高15-30度。下肢膝關節略屈曲,足與小腿保持90度,腳尖向正上。上肢前臂呈半屈曲狀態,手握一布卷或圓形物。
4、功能鍛煉:功能鍛煉每日3-4次,幅度次數逐漸增加。隨著身體的康復,要鼓勵病人自行功能鍛煉並及時離床活動,應嚴防跌倒踩空。同時配合針灸、理療、按摩加快康復。
飲食調理
在調配腦血管病患者的飲食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限制總熱量,控制體重在標准或接近標准體重范圍。
(2)每日蛋白質應占總熱量的12%-15%,並包含一定量的優質蛋白(乳類、蛋類、瘦肉、雞、魚、大豆等)。
(3)鹽攝入量每日控制在4克左右。
(4)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粗糧、蔬菜、水果等),盡量少吃蔗糖、蜂蜜、水果糖、糕點等。
(5)應適當補充維生素c、尼克酸(維生素pp)、維生素b6及維生素e;還應注意鉀、鎂和微量元素鉻、硒、錳、碘等的攝入。
(6)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量(膽固醇每日限制在300毫克以下),盡量少吃或不吃含飽和脂肪酸高的肥肉、動物油以及動物內臟。
(7)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三餐的熱量分配最好為;早餐25%-30%,午餐35%-40%,晚餐25%-30%,兩餐之間可以加餐。

❽ 腦干出血的康復治療方法哪些

腦出血的有效康復訓練方法

腦出血的發病急,病情迅猛發展,死亡率較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因此,對於這種危害極大的疾病,及時治療非常關鍵,除此之外,還應做好康復訓練,兩者結合才能盡早康復。那麼,腦出血的有效康復訓練方法有哪些?

床上練習: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動體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練習,上下肢活動以及洗漱、穿衣、進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動練習。

步行練習:步行是偏癱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環。先作步行前預備活動(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後擺動、踏步、負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間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練習中應誇大,必須留意改善步態練習。

站立和站立平衡練習:先作站立預備活動(如坐位提腿踏步,患側下肢肌力練習等,有條件可利用站立床練習),然後扶持站立、平衡杠間站立、徒手站立、腦出血後遺症治療站立平衡練習,要達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動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坐起和坐位平衡練習:先從半坐位(30度-40度角)開始逐漸增加角度、次數和時間,從床上坐、床邊坐、椅子或輪椅坐。因患者坐位時,不能控制,常向患側偏斜,接著應進行坐位平衡練習,從無依靠不能坐穩,軀干向不同方向擺動能坐穩,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動下能坐穩。

❾ 腦出血康復訓練方法

1.患者需要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特別是發病2周內,應盡量減少探望,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避免各種不良情緒影響。
2.絕對卧床休息2周,頭部可輕輕向左右轉動,應避免過度搬動或抬高頭部,四肢可在床上進行小幅度翻動,每2小時一次,不必過分緊張。大小便須在床上進行,不可自行下床解便,以防再次出血的意外發生。
3.有些病員會出現煩躁不安、躁動的症狀,對這樣的病員我們會採取約束帶、床檔等保護措施,這樣可防止病員自行拔除輸液管或胃管、墜床等不必要的意外。可能有些家屬於心不忍,我們理解家屬的心情。一旦病情穩定,不再煩躁後,我們就會立即撤離對軀體的約束,但床檔還需時時加護,特別是有氣墊床的病人,嚴防墜床。希望大家能配合。
4.病程中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疼,例如頭部脹痛、針刺樣痛、劇烈疼痛等,這是最常見的症狀。我們會予以合理的治療。隨著病情的好轉,頭疼會逐漸消失,因此您不必過度緊張,要學會分散注意力。如在治療過程中,仍覺得痛得很厲害,不能耐受,請及時通知我們,以便醫生能採取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5.老年病人,心腦血管老化、脆性程度高,季節變化易誘發疾病。長期卧床易肺部感染,痰多不易咳出,葯物祛痰,加強翻身、拍背,使痰液松動咳出,減輕肺部感染。無力咳痰者,採取吸痰措施,望能配合。
6.長期卧床,皮膚受壓超過2小時,易發生褥瘡,應加強翻身。按摩受壓處,保持皮膚清潔乾燥。肢體放置功能位,防畸形。
7.飲食:要營養豐富、低脂、清淡軟食,如雞蛋、豆製品等。進食困難者,可頭偏向一側,餵食速度慢,避免交談,防嗆咳、窒息。
8.保持大便通暢,可食用香蕉、蜂蜜,多進水,加強適度翻身,按摩腹部,減少便秘發生。病人數天未解便或排便不暢,可使用緩泄劑,誘導排便。禁忌用力屏氣排便,防再次腦出血。
9.恢復期據醫囑搖高床頭10~15○,後按耐受及適應程度逐漸搖高床頭至半卧位,每天30分鍾、1~2小時不等。
10.高血壓是本病常見誘因。服用降壓葯物要按時定量,不隨意增減葯量,防血壓驟升驟降,加重病情。
11.出院後定期門診隨訪,監測血壓、血脂等,適當體育活動,如散步、太極拳等。

❿ 腦出血康復訓練方法

床上練習:包括翻身和上下左右移動體位,腰背肌、腹肌及呼吸肌練習,上下肢活動以及洗漱、穿衣、進餐、使用便器等日常生活活動練習。

步行練習:步行是偏癱患者生活自理的重要一環。先作步行前預備活動(如扶持立位下患肢前後擺動、踏步、負重等)扶持步行或平行杠間步行、扶拐步行、徒手步行。在步行練習中應誇大,必須留意改善步態練習。

站立和站立平衡練習:先作站立預備活動(如坐位提腿踏步,患側下肢肌力練習等,有條件可利用站立床練習),然後扶持站立、平衡杠間站立、徒手站立、腦出血後遺症治療站立平衡練習,要達到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動下仍能保持站立平衡。

坐起和坐位平衡練習:先從半坐位(30度-40度角)開始逐漸增加角度、次數和時間,從床上坐、床邊坐、椅子或輪椅坐。因患者坐位時,不能控制,常向患側偏斜,接著應進行坐位平衡練習,從無依靠不能坐穩,軀干向不同方向擺動能坐穩,在他人一定外力推動下能坐穩。

可以選擇國家公立醫院問,如北京航天731醫院的機器人腦立體定向微侵襲微創技術就不錯的,具體介紹有:http://cfahje.dtwuid.cy99cy.com/fwfarq?zaydke.chsudn.mp3

閱讀全文

與腦出血患者站立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嗅覺失靈哪裡治療方法 瀏覽:745
沖弧絲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960
去哪裡找馬桶堵疏通的方法 瀏覽:216
山上裝老鼠籠方法視頻 瀏覽:800
怎麼解決生氣的方法 瀏覽:824
吊機電容安裝方法 瀏覽:932
如何除頭皮蟎蟲最有效方法 瀏覽:886
鑒別碳酸氫鈉和碳酸鉀兩種方法 瀏覽:697
間隙尺的使用方法 瀏覽:145
tdm測定最常用方法 瀏覽:677
可下載圖片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462
桃子套袋什麼方法快 瀏覽:733
青黴素產生抗體有解決方法嗎 瀏覽:208
小瓊的訓練方法 瀏覽:688
用什麼方法給圖形分類 瀏覽:696
水質監測如何選擇測量氨氮的方法 瀏覽:161
提高發酵產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筏桿安裝方法 瀏覽:102
翡翠abc貨的鑒別方法 瀏覽:121
減下腹部的方法視頻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