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下肢體育鍛煉方法
深蹲架,倒蹬機,杠鈴,啞鈴......健身房練腿的器械有很多,但是對於很多剛剛開始健身的小夥伴來說,這些器械有的龐然大物看起來讓人害怕,有的陌生的讓人避而遠之,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當然,以上的建議都是在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讓肌肉得到充分刺激的情況下的安排,此外大腿外側是比較難以練習到的部位,可藉助人力或拉力器進行訓練,負重的相撲式深蹲可訓練到大腿內側。
除了變換方式的不同部位訓練,小夥伴們還要注意正確的拉伸放鬆與訓練時間合理安排,高效健身必然離不開合理的規劃。
腿部力量家庭訓練方式如下:
一、蹲起站立訓練
目的:訓練腿部支撐力量
方式:
1、家長把孩子抱起來
2、孩子腳踩在家長的腿上
3、孩子後進行蹲起的動作
注意:家長手放在孩子腋下起支撐作用
二、跳躍訓練
目的:訓練腿部支撐力量、培養寶寶動作和口令之間的協調能力
方式:
1、家長扶著寶寶的兩側腋下
2、讓孩子站立在床或桌上
3、等孩子的雙腳一接觸到床或桌面時,就把寶寶提起來
4、讓孩子隨著口令跳躍
三、健身球訓練
目的:強壯腿部肌肉、平衡身體
方式:
1、孩子坐在球上
2、家長雙手扶住孩子的腋下
3、輕壓身體,讓他體驗被球彈起來的感覺
四、跨越障礙訓練
目的:促進眼腳協調,訓練腿部肌肉、平衡能力
方式:
1、在地上放置塑料桶、玩具等障礙物
2、家長牽著孩子繞過或跨過障礙物
3、讓孩子獨立完成上述動作
4、逐漸加大難度
健身注意事項
(1)冬季進行健身鍛煉時熱身活動要充分,尤其在室外時,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准備再進行較大強度的健身運動。
(2)衣著厚薄要適宜冬季進行健身活動要注意頭、背、腳部的保暖。在室外進行健身鍛煉更要注意保暖,鍛煉完後切不可站在風大的地方吹風,而應盡快回到室內,擦乾汗水,換上干凈衣服。
(3)環境要清潔舒適在室內進行鍛煉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4)鍛煉方法得當冬季健身要提高鍛煉的強度和力度,增加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同時增加有氧鍛煉的內容,相應延長鍛煉時間,用以改善機能,發展專項素質,消耗體脂,防止脂肪過多堆積。
(5)應根據個人體質加以變換和調節,對心血管病患者,應禁止做急劇運動,運動量要循序漸進。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如老慢支、肺氣腫、哮喘、肺心病、低血壓等,應避免靜止的肌肉用力。
❸ 新手想練下肢力量,什麼訓練技巧讓腿部力量更上一層樓
腿部是一個很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鍛煉的地方。強健的下肢,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下體力量的增強,還能讓我們在許多運動中,有很優秀的表現。所以說不管是,剛開始或是已經堅持很久,腿都值得我們去練習。
動作一:小碎步
這個動作可以,提高下肢的靈活性,並且迅速的提高血液的流動。首先雙腳打開,踮起腳尖,彎曲腿部,略微下蹲,然後臀部後移,上半身前傾,手臂彎曲,讓小臂和地面平行,保持身體的平衡,接著快速交替雙腳,進行小碎步原地練習。始終不要讓腳後跟著地,並且速度是一個開始慢,不斷的加速,然後保持一個勻速地過程,腿部疲勞後再慢慢的停下來。
動作二:小腿跳
這是一個模仿跳繩的練習,同樣的可以加強腿部的力量。首先雙腳平行,張開的距離大概是一個肩距,挺直軀干,手臂彎曲,讓小臂與地面平行。然後踮起腳尖,利用小腿肌肉的力量,彈跳起來,跳起來後雙腳打開,成一個寬距地站姿。再跳回到開始的姿勢,重復上面的練習。始終保持全身肌肉綳緊,尤其是腿全程是伸直的狀態,並且保持一個平穩的呼吸。
動作三:深蹲
對於新手而言,這是一個可以很好提高,大腿以及臀部力量的練習。首先雙腳開立,腳尖向外,雙手自然的下垂在兩側,然後身體下蹲,同時手臂向前揮動。膝蓋的運動方向,和腳尖的方向保持一致,當大腿與地面平行時,雙手抱拳在下巴處。下蹲時慢站起時快,保持這個節奏,還能提高腿部的爆發。
動作四:交互蹲跳
這個動作可以提高腿部力量,增強你的彈跳。首先雙腳一前一後,前面的腳掌著地,後面的腳尖墊地,重心在前面的腳上。然後身體下蹲,同時彎曲兩個膝蓋,讓後面的膝蓋幾乎著地,然後快速跳起,交換雙腳的位置,重心仍在前面,再次下蹲,接著跳起,交換雙腳。重復上面的練習。上面的練習,每個動作堅持一分鍾,組間休息在半分鍾左右,每個動作做兩組。想要提高難度,可以在身上負重進行練習。
❹ 請問怎樣練腿部肌肉力量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腿部力量是每個運動員都應該訓練的。有了強大的腿部力量和綜合素質,才能有質的飛躍。腿部力量較強的運動員整體速度可以提高。但是很多人腿部力量訓練不好,或者訓練不到位,所以效果不是很理想。
1、深蹲做力量訓練。
①雙腳分開略寬於肩膀直立。腳趾朝前。膝蓋不要僵硬。這是一種典型的大腿強健訓練,可以鍛煉後腿肌腱和前腿四頭肌。如果現在不在你的日常生活中,那就馬上把它變成日常生活。下蹲可以不負重,也可以用杠鈴或啞鈴。
②如果你用啞鈴,用雙手把它們撿起來,放在你的肋骨前面。保持姿勢,蹲下,啞鈴放在你的腳後跟,而不是你的前腳。彎曲膝蓋,臀部向後和向下傾斜,就像你坐在椅子上一樣,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然後慢慢地回到站立位置。重復這個過程15次,休息一下,然後扭動它。每周做3-5次這樣做可以鍛煉強壯的大腿。
❺ 怎樣鍛煉自己的腿部才能提高彈跳力
籃球運動發展到今天,運動員的彈跳力和滯空能力越來越重要,許多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力量訓練後,身體雖然變得更強壯,彈跳力和身體的靈活性卻沒有相應的提高,甚至有所下降。殊不知,力量訓練具有多重效應,必須明確訓練目標,選擇恰當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運動員的身體對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刺激有不同的反應,對負荷量的反應一般來說不強烈,比較緩和,所產生的適應程度也比較低、但相對來說機體所產生的適應比較穩定,消退也較慢;而由負荷強度刺激所引起的有機體的反應一般來說比較強烈,能較快的提高機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所產生的適應性的影響也比較深刻,但相對來說,機體所產生的適應不太穩固。
。我們把這種由於運動訓練產生的有機體與施加負荷的外環境不斷取得平衡的過程叫做訓練適應
❻ 除了深蹲,還有哪些新奇的腿部訓練法
很久以前大家都不會在意腿部的訓練,但是這兩年來,隨著網路和健身高手的建議,大家都意識到了腿部也是我們必須鍛煉,而且是非常應該去鍛煉的肌肉群,這個趨勢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好。
但是在腿部訓練時,我們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訓練動作太單一,如果你在健身房問一個人怎麼練腿,十有八九都是:“深蹲,腿舉,腿屈伸”,而今天我們就要給大家介紹幾個新動作,希望大家學會,讓你的腿部訓練更有意義。
給大家介紹動作的理由首先是我們認為這些動作對我們的腿部發展也很優秀,其次就是長期使用一系列的動作,其實對於我們的肌肉進步並不是最高效的,接下來我們就來一睹為快。
(5)驢式提踵
這個動作需要一個同伴來幫助你進行,讓你的朋友騎在你的背部,然後你站在一個稍高的位置,雙手撐住前側的物體,身體前傾,腿部的動作就是一個簡單的提踵,這個動作可以增強你提踵的壓力,也是一個不經常被用,但是非常好的動作。
以上的動作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去嘗試過,我們可以試著改變一下我們的訓練模式讓我們的訓練變得更加有趣,這就是我們訓練的目的所在,既要鍛煉到位,又要愉快的健身!
最後,祝每一個閱讀完這篇文章的朋友,早日練出強壯有力的腿部肌肉,讓你的下肢越來越強大。
❼ 如何訓練下肢力量
訓練下肢力量方法
1、跑步。可以先慢跑,然後勻速跑。每天堅持跑半個小時,對於訓練下肢力量效果會很有效。
❽ 如何鍛煉下肢力量
鍛煉下肢力量:
1、 肩背激活:端坐在沙發上,腰背挺直,軀干微微前傾,雙臂側平舉。然後雙手開始進行「劃半圓」運動,從兩端運動至後腦勺位置,再恢復至初始位置,重復練習。注意,雙手劃動時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才能充分拉伸肩關節。活動時,配合好呼吸節奏也能起到很好的健肺效果。做5至8次。
2、臀部拉伸:同樣端坐在沙發上,右腿放在左腿膝關節上方,同時背部收緊,軀干前傾。然後右手開始向下按壓右側膝關節,找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拉伸幅度後,保持住動作8至10秒不動。注意,練習過程中自然呼吸,不要憋氣。身體前傾時,感覺到臀部有比較明顯的牽拉感為宜。左、右腿交換練習2至3次。
3、沙發半蹲:自然站立,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臀部緩慢向後坐,並屈膝下蹲,同時雙臂前平舉至與肩同高。當臀部輕觸到沙發時,下肢開始發力,身體上升恢復至初始位置。注意,整個動作過程中要保持雙腳位置不變,下蹲時腰背始終保持挺直。下蹲時呼氣,起身時吸氣。初次練習,可以將手臂前平舉的動作改為雙手扶大腿的姿勢,這樣可以省些力量。練習10次。
4、騎車相較於慢跑等運動,對下肢造成的沖擊較小。但很多人騎車後會抱怨膝蓋疼,這是由於腿部在踩踏過程中反復進行圓周運動,容易造成膝關節負擔過大,導致臏骨勞損。因此,已經有膝關節炎、臏骨勞損等骨關節疾病的人最好縮短騎行距離,尤其要避開過多的爬坡路段。
如果運動過程中不注意安全,發生跌倒,極容易造成骨折、扭挫傷、顱腦損傷等,建議選擇適宜的路段,運動前拉伸關節和肌肉,尤其是在天冷時,肌肉會比較僵硬,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熱身。運動中如有身體不適,不要勉強繼續運動。此外,騎行時還有「四個注意」。
❾ 怎樣鍛煉下肢協調性
鍛煉身體的協調性的方法很多如:踢毽、跳繩、做廣播操、健美操、打拳等都有利於身體的協調發展,不妨選一樣練一練。
調性訓練處方
協調性訓練處方之安排,由於它是一種強化訓練,所以在准備期與鍛鍊期中必須打好基礎,在調
整期與比賽期中就沒有專項的協調性訓練。訓練強
度70%頻率以每星期三次如下:
1.縱跳 2.前後跳 3.側跳 4.方形跳 5.轉向
跳 6.跳躍轉向 7.側向交叉步 8.手腳反向動作
9.站蹲撐地
協調性訓練在於要求速度與時間和動作之配合下完成。
協調性和韌性訓練
在進行靈敏素質訓練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柔韌素質和協調性的練習。因為網球運動是上下肢同時運動的一個項目,完成各種擊球動作需要全身的協調配合,配合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擊球動作及質量。
柔韌素質是指人體關節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網球運動員協調性的培養,除了自身條件外,可安排各種器械、體*以及各種增長韌帶的伸張練習,重點放在肩關節、膝關節及腰腹部。
常用的訓練方法:肩繞環、反拉肩、側拉肩、跑姿壓肩,雙手互握振臂、體前屈、體後屈、弓步壓腿、側壓腿、腰繞環、腰部屈伸,行進間正、側、後踢腿,前踢腿胯下擊掌,縱劈腿,各種花樣跳繩、游泳活動等。
柔韌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
1.掌握柔韌素質發展的最佳程度,以完成網球各項技術要求為限,不必達到最大程度;
2.處理好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的關系,強調肌肉的彈性,保持肌肉的收縮力量;
3.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協調好拉伸力量的強度、重復次數、練習時間等有關因素的關系,不可用力過猛;
4.運用主動柔韌性訓練與被動柔韌性訓練的指標差進行檢測;
5.柔韌訓練要堅持不懈,經常進行;
6.注意柔韌性與溫度、時間以及疲勞的關系。
網球運動員要打出高水平,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體力,必須經過系統的全面的身體訓練和專項身體訓練才能取得。
關於柔韌性的修練
一、關於正壓腿
在壓腿的幾種方法里,正壓腿是基礎,也是習練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練者常存在以下問題:低頭、彎腰,急於用頭碰腳,胸部和腿之間出現一個大空兒,還有的站不穩,像要後倒似的,甚至出現腿部韌帶受傷。要解決以上問題,壓腿時可注意以下幾點:
1、規范動作,分步進行
(1)初練時,不宜做強度很大的練習。把腿放在與腰同高的物體上,髖部後坐,臀部要平,支撐腿與地面
垂直,膝部挺直,被壓腿腳尖向上並有意識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動,使被壓腿成一直線。腳
尖回勾有利於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長軀干,特別是脊椎。一條腿壓幾分鍾後,
再換另一腿。幾天之後,腿部肌肉變得柔軟而富有彈性時,可進行下一步。
(2)被壓腿及支撐腿均挺直,雙手按壓被壓腿膝部,收髖使身體盡量向前俯壓,以增強膝關節後之窩肌的
伸展性。
(3)雙手按被壓腿膝部,髖部後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此步成後,可進行下一步
練習;
(4)雙手由下抱握被壓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壓,試著以腹部貼大腿、以胸部貼膝蓋。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5)被壓腿與支撐腿挺直,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以額頭碰腳尖。此步成後,可
進行下一步練習。
(6)雙手搬住腳掌,腹部貼大腿,胸部貼膝蓋,試著用嘴觸腳尖。此步完成後,進行下一步。
(7)雙手搬住腳掌,依上法,用下齶碰腳尖。此步成後,說明正壓腿已成。
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地練習,使軀干與腿部形成一一對應,如腹部與大腿、胸與膝、頭與腳尖依次對應接觸,才可避免軀干與腿之間出現的空兒。
2、由輕到重,由低到高
壓腿時,身體對腿部韌帶、肌腱、肌肉施加壓力。初練時,用力要輕,當練習一段時間後可逐漸加重壓力;如果一開始就施以重力,也許能堅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連走路也難了。腿放的高度應由低到高。將腿放至與腰同高,壓到下頜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胸同高的物體上;再練至下頜下碰到腳尖時,可把腿放在與肩同高的物體上,直至把腳放在與頭高的物體上。
3、先拉後壓,由近及遠
初練壓腿,因其腿部韌帶、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長,不僅徒勞無功,還會使韌帶受傷。因此初練時,應先拉長腿部韌帶、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後施以振壓;振壓也要一下一下地進行,不可急於求成。壓腿時還要注意軀干與腿部的接觸是由近及遠的,軀干與腿相應部位的接觸順序是:軀干:腹部—胸部—頭部腿部:大腿—膝蓋—腳尖,不要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用頭硬碰腳尖。
4、要意志堅強,持之以恆
進行腿部柔韌性練習,的確枯燥乏味,尤其是練到一定程度,還會有腿、髖部酸痛的感覺,這是練習者出現的類似長跑運動員一樣的「疲勞期」,此時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堅強的意志,有苦恆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韌素質與腿功其它素質比較起來,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此時應善於自我調整,適當減輕下壓力度、幅度,減少壓腿時間,或是進行踢腿練習,與壓踢結合等。只要堅持下去,酸痛的感覺會逐漸消失的,那時你會為自己取得的成績而興奮的。
5、壓前要做好准備活動
練習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關節、腿部肌肉的准備活動。因為肌肉、韌帶的伸展性與肌肉的溫度有關,通過准備活動,可提高肌肉的溫暖,降低肌肉內部的粘滯性,有利於腿之柔韌性練習。
二、關於正踢腿
踢腿是腿功柔韌性訓練最為重要的一步,它可以鞏固壓腿、劈腿、吊腿的效果,也為實戰腿法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踢腿時常出現的問題有:1、重心不穩,甚至摔倒;2、支撐腿腳跟抬起或支撐腿膝部彎曲;3、彎腰凸背。解決上述問題,踢腿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起腿要輕
腿將要踢起時,要迅速地將身體重心移到另一腿上,使將要踢起的腿部肌肉放鬆,這樣才會起腿輕,踢腿快如風。為防止摔倒,也可背靠牆或肋木練習。
2、踢時要快
腿由下至上快速向面部擺動,這里有一個加速的過程。踢時髖部要後坐,腿上擺有寸勁。剛剛練習踢腿時,必須保持動作的規范性,寧可踢得剛過胸也不把支撐腿的腿跟抬起或膝部彎曲,或是彎腰凸背用頭去迎碰腳尖,這些均說明腿的柔韌性訓練不到位,韌帶還沒有拉開。只要堅持壓踢結合,常練不輟,定會達到腳碰前額的。
3、落腿應穩
初練者往往踢起腿剛落地,就踢另一腿,從而出現出腿笨重、身體歪斜的現象。這是因為踢出的腿剛落地時,身體的重心還在原支撐腿上,腿下落時轉移重心,勢必出現上述現象。正確的做法是等腿落實後,身體重心轉換已畢再踢出另一腿。其實這樣練習也有利於實戰中連環腿法的應用。
運動要能夠提升能力並避免傷害,熱身與拉筋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的基礎內
功一樣,必須是持之以恆而扎實的;但是,許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或
掌握不到要領;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為了拉筋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
並確保安全,以下的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1.在拉筋之前必須先熱身;比如說,利用小跑步使體溫增加,使肌肉與肌腱
處在備戰的狀態,如此拉筋的成效會提高,也可以減少不當拉筋反而受傷
的機會。
2.在拉筋之時不要暫停呼吸;應該很緩慢及深深地呼吸;暫停呼吸,屏氣凝
神,會使負氧債增加,動作不協調,拉筋受傷的機會提高。
3.在運動之前及之後都要拉筋;一般人只記得運動之前要拉筋;而運動後一
身疲倦,便連動都不想動;其實運動之後,雖然肌肉酸痛,可是仍然須再
緩和地作一次拉筋,如此可使肌肉纖維重新調理,恢復疲勞的速度加快,
下一次運動時肌肉的條件也會更好。
4.拉筋的動作要緩慢而溫和,千萬不可猛壓或急壓。拉筋的目地,是在利用
肌肉肌腱的彈性及延伸,刺激肌肉梭神經及肌腱感受小體的神經訊息,而
逐漸地增加伸展的潛力及忍受力。無論是律動式或固定式(連續30秒以上),
只要是緩和的,都有成效;最忌諱平常拉壓不到的筋,為求速成而猛烈地
急壓,或別人施加外力幫忙;只要用力不當,都會反而造成傷害。
5.替換拉筋的肌肉群;對同一個動作,可能有許多肌肉共同組成相同功能的
群體,協同地完成動作;但是這些肌肉,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可能需要
靠不同地拉筋動作,才能一一地伸展到;除了協同肌,方向作用相反的擷
抗肌也必須對等的拉筋;如果協同肌有拉筋的漏網之魚,在某一些極限動
作便可能登頂不能而受傷;如果擷抗肌沒有一些伸展,則在強烈收縮時失
去平衡,也會使之受傷。
6.拉筋的程度是要到感覺有點"張力"或"酸",但絕對不能到"痛"的程度。有"
張力感"或"酸",是肌肉感覺神經元正確地反應出拉筋的成效;但拉筋到
"痛"的感覺,濱臨受傷的程度便十分接近了。成功的熱身拉筋,是暢快運
動的推進器,也是避免受傷的防護罩;每一個人,必須把握以上的原則,
並建立個人最適合的例行步驟,便之成為習慣;這好像是開車綁安全帶一
樣,不是為了上高速公路才想起,也不是怕警察開罰單才要做;而是為了
自己的安全,一上車便綁安全帶,想運動便熱身拉筋;關鍵都在一念之間
的不存僥幸,並享受其中的樂趣;如此,快樂與安全,皆在其中矣。
良好的柔韌性不會妨礙生長,而且有利於生長。保護骨骼肌肉,有效預防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