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投入產出效率用什麼方法

研究投入產出效率用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3 18:42:32

Ⅰ 宏觀經濟對企業管理方式的影響論文

中國研究與發展投入產出效率分析摘要:研究與發展活動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數據包絡方法對中國2009年R&D投入產出效率進行分析發現,目前中國R&D投入產出效率總體水平較高,但行業之間、地方之間效率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且研究能力與管理水平低是大部分地區和行業的R&D投入產出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關鍵詞:DEA;R&D;投入產出效率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11)06-0011-03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時代,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科技水平的提高,研究與發展(R&D)活動作為科技活動的創新核心,對企業競爭力的提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各國、各地區乃至各個企業,為了爭取競爭優勢,都在加大R&D的投入力度。但R&D的投入效率如何,科技投入是過剩還是不足,都需要我們進行科技投入效率的研究,找出影響投入效率的因素,從而為科技投入效率的提高提供依據。
一、研究方法
數據包絡分析(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 簡稱DEA)是1978年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等首先提出的評價部門間相對效率(有效性)的一種分析方法。該方法利用評價樣本的觀測數據來研究具有多個輸入、特別是具有多個輸出的決策單元(DMU)同時為「規模有效」與「技術有效」的方法。目前,DEA方法廣泛應用於企業、學校、醫院、金融和公共福利機構的運行效率評估。DEA作為一種較新的效率評價方法,其主要優點是:可以用於多投入、多產出的復雜決策單元系統的生產效率評估,由於參與評價的指標不考慮量綱問題,從而避免了尋求相同度量單位帶來的諸多不便:投入、產出變數權重由規劃模型根據實際數據計算產生,可以避免權重分配受主觀因素的干擾,保證效率評價的客觀性;DEA是一種非參數評價方法,不需要投入產出的生產函數形式,從而簡化了評價模型的設計。
DEA模型可以從投入導向型(Input-Oriented)和產出導向型(Output-oriented)兩種模式分析。投入導向型模式是從投入角度去探究效率,即在目前產出不變的前提下研究投入多少最為有效。產出導向型模型則是從產出的角度來研究效率,即在相同的投入水平下,追求產出最大化的問題。在R&D投入效率分析中,由於投入決策比較容易[星論文網] www.starlunwen.com
控制,同時為排除由於各行業規模差距的影響。本文將採用以投入導向型的「固定規模報酬」模型來測度綜合效率,用投入導向型的「可變規模報酬」模型來進一步分解綜合效率求得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技術效率是指一個決策單元相對效率有效程度的測度指標,當該指標值為1時,即是決策單元位於生產前沿面上,此時決策單元的綜合效率達到最佳,即DEA有效;純技術效率測度的是在可變規模報酬假設下,決策單元與生產前沿面的距離,該值為1時純技術效率達到最佳稱為技術有效;規模效率測度的是在可變規模報酬假設下生產前沿面與固定規模報酬下的生產前沿面的距離,該值為1時規模效率達到最佳,稱為規模有效。
二、中國R&D投入效率分析
(一)R&D投入效率指標的選取
為研究R&D投入效率情況,結合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資料,文章選取投入與產出類指標,其中,投入類指標包括人力投入和財力投入,產出類指標包括產出水平和技術成果市場化水平,具體包括3個投入類指標和4個產出類指標(具體指標及解釋如表1所示)。
(二)不同行業的R&D投入效率分析
根據第二次全國R&D資源清查結果,對國民經濟中R&D活動相對密集的14個行業進行評價,經過計算,2009年14個行業R&D投入綜合www.jingjilunwen.net效率為0.901(如表2所示),其中規模效率與純技術效率相比較低,且處於規模報酬遞減階段,因此,可通過適當縮減總體投入來提高科技投入產出效率。根據R&D投入效率值,可將14個行業劃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R&D投入效率有效的行業,包括:農、林、牧、漁業、製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金融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業,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9個行業,占行業總數的60%以上。這幾個行業R&D投入的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大於0.9,也就是說R&D投入效率達到了較高水平。從絕對數上看,此部分行業資金投入與人力投入全國總量的比重均達90%以上。
第二類,規模效率較為有效,純技術效率較低的行業。包括:采礦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個行業,這3個行業規模效率達到了0.9左右,而純技術效率不足0.8,說明此類行業科學研究能力與管理水平不高,應當加強此方面的管理。
第三類,純技術效率相對有效,而規模效率較低的行業,包括文化、體育和娛樂業1個行業,其規模效率僅為0.241,說明科學研究規模不適當,同時,由於其處於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因此,可通過擴大R&D投入的規模實現此類行業R&D投入的有效。
第四類,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沒有達到有效的行業,包括建築業1個行業,建築業的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分別為0.679和0.798,可見,建築業R&D投入沒有達到有效的原因既是由於科學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導致的,也是由於R&D研究的規模不適當造成的,由於建築業處在規模報酬遞減階段,因此,應適當減少科技投入規模。
(三)不同地區R&D投入效率分析
同樣,根據效率評估結果,可將不同地區R&D投入產出效率情況進行劃分,由於不存在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均未達到有效的地區(如表3所示),因此,將中國不同地區的R&D投入產出效率情況劃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R&D投入效率總體有效的地區,包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湖北、湖南、海南、貴州和雲南10個地區。這些地區不論是純技術效率還是規模效率都是有效的,說明在目前產出水平下,R&D投入是有效的。
第二類,規模效率較為有效但純技術效率較低的地區,包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福建、江西、河南、重慶、四川、陝西、甘肅和青海14個地區,其中內蒙古和河北的純技術效率還未達到0.6,處於這一類的地區綜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純技術效率不高,也就是說只有提高相應的研究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這些地區R&D投入產出效率水平。
第三類,純技術效率相對有效而規模效率較低的地區,包括北京、安徽、廣東、廣西、西藏、寧夏和新疆7個地區。這7個地區中,除西藏之外的6個地區均處於規模報酬遞減階段,因此,應當通過適當減少R&D投入規模來提高這6個地區的R&D投入產出效率,而就西藏而言,應當繼續增加R&D科技投入以實現規模效率的提高。
三、相關建議
通過對2009年中國R&D資源清查數據進行分析,筆者發現,中國R&D投入產出效率整體上處於較高的水平,但具體來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一些行業和地區的R&D投入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針對上文的分www.starlunwen.net析,對中國R&D投入提出以下建議。
(一)在保證必要投入規模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中國R&D研究能力
根據R&D投入效率的分析,中國R&D投入效率處於較高的水平。但具體來看,在分析的31個地區中有17個地區處於規模報酬遞減階段,即目前的R&D投入相對過剩,也就是說相對於目前的R&D投入規模,研究與管理能力不足,要提高R&D投入產出效率,首先要提高中國R&D的研究水平。
(二)加大推動地方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力度
鑒於目前中國各行業、各地區R&D投入效率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異,建議加強行業間、地區間研究與管理經驗的交流,通過提高R&D研究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的改善來提升投入產出水平。
(三)逐步建立基於效率的R&D投入機制
進一步加強全國各行業、各地區甚至是各企業R&D投入產出效率的評價,形成基於效率的投入機制,從而促進研究投入分配更為合理。對投入效率較高的單位給予更多的支持,對投入效率低的單位應根據評價結果找出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措施,使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Abbott, M.& Doucouliagosa, H. The Efficiency of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Economics of Ecation Review, 2003,(22): 89-97.
[2]陸根書,劉蕾.教育部直屬高校自然科學研究效率及發展趨勢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3]竇艷,師萍.基於DEA的企業R&D投入績效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06,(5).
[4]石曉峰,DEA方法在非營利性科研機構績效評價中的應用[J].河北省科學院學報,2006,(2).
責任編輯、校對:秦學詩

Analysis on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China' R&D Resources
Luo Yanping 原文地址: http://www.starlunwen.com/article/html/53010.html
(Statistics Accounting Department, National Defen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rial Bureau Information Centre,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 author evaluated the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R&D resources in 2009. Presently, the overall level of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R&D resources is relatively high.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instries and between areas. The low study abi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a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ow input-output efficiency of R&D resources.
Key words:DEA; R&D; input-output efficiency

Ⅱ 投入產出效率分析一般是從投入角度還是產出角度進行分析

在投入產出表的基礎上,可以建立以下投入產出模型產品平衡模型Ax+y=x,式中A是直接消耗系數矩陣;x為各部門總產值列向量;y為最終產品列向量。移項求逆後得:(I-A)-1y=x,式中I為單位矩陣。價值構成模型ATx+v+m=x,式中,AT為A的轉置矩陣;v為勞動報酬;m為剩餘產品。移項求逆後得:(I-AT)-1(v+m)=x。消耗系數在投入產出原理中,消耗系數分為直接消耗系數和完全消耗系數。前者又稱為投入系數、工藝系數或技術系數,用於反映國民經濟的生產技術結構,一般用符號aij表示,即純部門j生產單位產品對純部門i產品的消耗量,如煉一噸鋼所消耗的生鐵。計算公式是式中xij為j部門生產產品時對i部門產品的消耗量,又叫做中間流量;xj為j部門的產量。直接消耗系數與計劃統計工作中廣泛使用的消耗定額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區別。其區別表現在:①消耗定額是指生產單位產品的工藝消耗量,直接消耗系數除這種消耗外,還包括車間、廠部和公司的相應消耗;②消耗定額一般只按實物計量,而直接消耗系數除按實物計量外,還採用貨幣計量;③消耗定額一般是按某種產品的具體品種、型號確定的,如鋼材的具體品種、型號,而直接消耗系數一般是按大類產品(如鋼材)確定的。在直接消耗系數的基礎上可以計算出完全消耗系數,它是生產單位最終產品對某種總產品或中間產品的直接消耗與間接消耗之和。例如,生產一台機器除直接消耗鋼材外,還要消耗電力,而發電需要設備,生產設備又要消耗鋼材。生產機器通過電力發電設備對鋼材的消耗,叫做間接消耗。生產單位k種最終產品對i種產品的完全消耗系數(記作bik)的計算公式是(i,j,k=1,2,3,…,n)上式寫成矩陣為B=AB+I。由此得B=(I-A)-1完全消耗系數還有另一種計算公式(i,j,k=1,2,3,…,n)式中cik為生產單位k種最終產品對i種產品的完全消耗系數。上式寫成矩陣為C=A+AC。由此得:C=(I-A)-1A兩種完全消耗系數的關系如下:B-C=(I-A)-1-(I-A)-1A=(I-A)-1(I-A)=I由此可見,兩種完全消耗系數的區別是一個單位矩陣,它的主對角線上的元素為1,其他元素為0。從經濟含義上講,最終產品是脫離生產過程的產品,不應包含在生產消耗中,應以系數C作為完全消耗系數,但系數B是計算C的基礎,並可以反映最終產品與總產品之間的依存關系。

Ⅲ 管理學中效率和效益的區別和聯系是什麼

一、方法不同

1、效率:是運用投入產出分析工具研究管理狀況的一種科學方法。

2、效益:指有效產出與投入之間的一種比例關系,是一種有益的效果。

二 、特點不同

1、效率:不同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具有不同的效率結果;同一種管理方式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所產生的管理效率也不盡相同。為了取得較高的管理效率,就產生了管理方式、手段的選擇問題。

2、效益:效益指標往往要通過管理對象才能實現,因此,管理對象也是影響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


三、影響不同

1、效率:管理體制是管理活動得以高效運行的基本條件和基本原則,其制度安排的合理與否,直接制約著管理效率和管理績效的提高。

2、效益:其對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影響中,也可分為正效果和負效果。就以用發放獎金來激勵員工這種做法為例,如果採用平均主義的手段,最終就不能達到獎勤罰懶的效果,反而會造成勞動積極性下降。


Ⅳ 3個決策單元5個投入產出指標怎麼測算效率

摘要 測量效率就要看實際得到的收益時間成本還有成本等差距

Ⅳ 什麼數據能衡量政府公共投資效率

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社會化的利弊剖析

有選擇地將部分公共服務項目進行市場化、社會化的改革,反映了政府職能在公共領域的退縮和市場價值的回歸。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現代政府面臨著社會需求急劇增長與公共財力相對不足的困境。上述改革是順應政府職能轉變,順應民眾訴求的必然趨勢。

(一)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有利因素

1.實現政府職能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在公共服務領域採取市場化的手段和民營化的方式,實質上是引入了競爭機制,從而能有效降低公共服務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務質量,實現市場對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而政府通過制定標准和對服務效果進行評估和監督,則又發揮了政府宏觀管理的作用。因此,市場化取向的公共服務項目的改革,有效地解決了政府動作缺乏效率,而市場動作缺乏政府公共支持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紹興縣比較早地使一些私立醫院和學校進入公共服務領域,打開了政府壟斷醫療、教育資源的缺口,增加了民眾對資源的選擇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對公立學校、醫院的競爭壓力,對這些行業加強規范管理和提高服務質量,進而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有積極作用的,這些公共服務項目的市場化、社會化改革對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是有一定作用的。

2.提升城市品位與服務普通民眾相結合。公共服務領域的市場化、社會化程度是衡量城市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尺度,傳統的以政府「統包」的公共服務,雖然管理秩序井然,但卻缺乏應有的活力,從而使廣大民眾的公共消費維持在較低的基點上。政府主動降低公共服務項目的市場准入門檻,構築起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項目投入機制,使公共服務領域在橫向上不斷擴展並在此基礎上向縱深發展,有助於形成較為完善的公共服務網路。以社會的力量介入公共服務領域,既是對政府職能的承接和轉移,也是公共管理領域對「小政府、大社會」的呼喚。私立醫院高起點的規劃建設和高規格的醫療服務,私立高中近年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社會影響的擴大,匯聚了城市人氣,集聚起大批人才。一些私立醫院運行以來先後引進了一批碩、博士生;私立高中的舉辦也從外省引進了大批本科生,這對提升城市的知名度進而打造城市品牌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城市品位的根本宗旨是服務民眾,公共服務項目實行市場化運作,有效地緩解了公共服務供給與市場需求的矛盾。

3.節約行政資源與激發民間活力相結合。隨著社會事業的地位凸現,柯橋城市空間的不斷拉大,必然使公共服務的領域不斷拓展,公共服務項目分工的細化。在這種背景下,政府有限的財政資金既要加大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又要不斷充實到公共服務領域,從而使政府資金的支配與使用壓力加重。因此,剝離政府的部分公共服務職能,有利於降低行政成本,便於政府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與此同時,一些公共服務項目採取市場化的手段,對化解不良資產,卸下財政包袱也確實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民營企業介入公共服務領域,確實是承擔了政府想辦而又無力興辦的某些項目,為推動縣城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經濟發達又藏富於民的紹興縣,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有其現實的社會基礎,特別是一大批規模以上企業,通過多年的市場拼搏和成功的企業運作,已積累了相當雄厚的經濟實力,從而為企業實現多元化拓展及參與公共項目經營創造了重要條件。

4.轉變政府職能與擴大民主參與相結合。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能達到政府職能卸載和機構精簡的目的。市場化取向的改革,釐定了政府與市場的職能關系:政府的職能主要在於「掌舵」,而「劃漿」的職能則更多地由市場來完成。公共服務採取民營化等形式,實現部分政府職能向市場和社會的轉移,能有效地調整和優化部門職能,有助於建設「廉價政府」。一般而言,凡是可以由私營部門和非政府組織來完成且可以比政府完成得更好的職能,就不應保留在政府公共服務部門,這樣做有助於實現政事分開,管養分離,從而達到精簡機構的目的。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還能擴大公民的民主參與,促進民主程度的提高。政府通過在公共服務領域引入市場、社會力量,實行多元化服務供給,實際上是政府向社會的「權力返還」和民眾對行政的參與過程,這一過程的本質是社會民主過程的發展。政府與其他市場主體在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過程中,充滿著復雜的利益博弈關系,這有助於政府在未來的決策中做到更加科學有效。

5.轉變執政理念與提高應對能力相結合。從更深層面上看,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社會化是一場觀念層面的革命,它促使人們逐漸擺脫僅從政府自身來拓展公共服務資源的思維定勢,逐步確立起社會良性互動運行的觀念,辯證認識現代社會的三大支柱(政府、企業及社會組織)的功能和作用,真正使政府做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促使政府從以權力中心向規則中心的運作方式轉變,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從暗箱行政向透明行政轉變。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過程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尤其是在其發展的初期,由於政府本身在公共服務市場化運作的經驗和體制監督方面的欠缺,容易造成大量優質的公共服務資源的閑置乃至浪費。這深度拷問著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從而促使其提高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

(二)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肯定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的正面效應的同時,也應如實尋找其負面因素。市場化不是萬能的,其間出現的政府與投資商之間復雜的利益博弈,良好願望與客觀效果的現實反差,使人領悟到公共服務市場化之路的艱難與曲折。

1.公共責任的嚴重缺失。在公共服務市場化進程中,政府和投資者對公共產品上的價值目標的追求是不盡一致的。作為政府部門不僅要求其有效率,而且更注重社會責任;而私營部門可能在計較投入產出率下,忽略社會責任及公共利益。這始終是一個難以兩全的矛盾。這樣,在運作過程中就會出現「掠奪性」經營和欺詐問題。在實際運作中,一些投資者通過變更合同、欺詐等手段,造成了工程款拖欠、銀行追討貸款、法院查封土地、群眾上訪等問題,這是經營者公共責任的嚴重缺失。在一些私立學校的經營中,由於投資者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沖動,在安插親戚掌管財、物大權的同時,隨意不履行自己的承諾,又直接干預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引發學校內部管理的混亂。因此,公共服務市場化、社會化實踐中的「道德風險」的化解,從根本上說是不能寄希望於投資者的良心發現,而行政監管的失范和制度約束的脫離,使道德風險的機會加大。

2.社會資源閑置、虧損嚴重。從私營投入公共服務項目的實際運作情況來看,公共服務項目運作業績令人堪憂。一些私立醫院存在著設備閑置、經營虧損的情況。同時,由於業務不足,引進的高檔次人才大量閑置,影響了人才隊伍的穩定。而與此形成反差的是一些公立醫院服務處於飽和狀態。一些私立學校由於自身辦學定位及內部管理問題,也出現連年虧損甚至停止辦學。造成上述項目經營處於困境及虧損有其自身原因,但從客觀上講,在政府公共服務資源處於強勢地位的發達縣域,尤其是象教育、醫療這樣的領域,私人承擔公共服務項目,生存的空間本來已經不大。在現存體制和行政偏好下,政府直接經營公共服務項目的強力扶持也在情理之中。

3.公共服務市場化思路狹窄、形式單一。在推出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社會化過程中,基本上是採取民營化這一形式,相當程度上是屬於土地「一賣了之」的做法。因此,在產權上割斷了與政府的聯系,從客觀上削弱了政府介入這些服務項目的深度和力度。這顯然是屬於外部鬆散型的政府與市場結合模式。這種做法,看似比較徹底的公共服務的市場化,卻反映了我們對市場化認識的不成熟。在推出項目的具體操作上也沒有做到循序漸進,從而造成一些公共服務項目經營虧損和資源閑置。僅僅採用民營化這一模式,從長遠來看也造成了政府優質資源(包括土地)的流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對經濟資源的調控和城市整體的規劃;同時,由於私營部門公共服務項目經營的虧損,勢必又會對政府提出利益補償的要求,從而使政府的良好初衷化為泡影。其實,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不僅可採取民營方式,還可以採取政府項目合同外包及政府與民間合作等模式。

4.引進項目監管不力,規劃執行缺乏剛性。公共服務項目市場化中出現的問題常常與政府對項目監管與規劃的執行有關。在引進該項目時,政府管理沒有步步跟進,沒有嚴格按合同實施,輕易地允許一些投資商調整規劃,關鍵環節上政府職能的缺位,常常成為誘發錢權交易的溫床。同時,這些項目建設中出現的問題也與城建、金融、工商部門等沒有全方位的監管有關,從而使資金抽逃和違規運作有機可乘。從現實的經濟發展階段和投資者的職業操守來看,要使其自覺自願地承擔公共服務項目的社會責任,似乎為時還早,這也是公共服務項目的投資者總是要以「房產捆綁」等形式,向政府提出利益回報的原因。

5.政府後續管理缺乏,內部機制不全。在公共服務市場化的過程中,政府只注重公共服務市場化的前期管理,包括規劃、建設等,而對其建成後的實際運作,往往缺乏後續管理制度和措施,常常是在出現問題或投資者提出要求後,以政策性的文件代替規范化的管理,從而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政府和投資者之間經常性的對話和協商機制,造成政府和私營部門信息不暢與不對稱。事實上,在市場化過程中,政府是不能與之完全脫離的,政府仍然負有績效管理與評價的責任。公共服務領域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也與私營部門自身缺乏健全的內部管理機制有關,投資者慣用對企業的那套「老闆管理」模式來管理公共服務項目,以低薪聘用外地人才,不重實際效果,並急功近利要使公共項目早出效益。同時,公共服務領域是高知識人才集聚的地方,而這些被投資者聘用的管理者又是其中的佼佼者,盡管沒有資產,但他們有思想和能力,投資者只有充分激發管理者的積極性,為其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才能實現公共服務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Ⅵ 科技投入效果評價方法選擇

(一)科技投入效果評價方法

對科技投入效果評價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主觀賦權法中常用的有層次分析法(AHP)和德爾菲法等,主要是在評價過程中由各位專家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對各指標賦予權重,然後由研究人員綜合處理,從而得到各指標的最終權重。此種方法簡單方便,易於使用,但評價結果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也是科技投入效果評價的常用方法,主要從投入產出角度研究科技投入效率,但評價對象的條件假設太過嚴格,且無法計算科技投入本身的效率高低;非參數方法即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是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主要用來評價多輸入和多輸出的決策單元的相對有效性。DEA方法不受計量單位影響,多指標同時輸入、輸出無須事先進行標准化處理,可以避免由於指標量綱不同而需尋求相同度量因素帶來的困難,此外,不需要事先給定輸入輸出指標的權重,也不必確定決策單元的各輸入輸出之間的顯式函數關系,在避免主觀因素影響、簡化演算法、減少誤差等方面有著優越性。

由於科技活動具有多投入、多產出的特徵,而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適用於具有多個輸入和輸出變數的復雜系統,因而,DEA方法是評價科技投入效果的理想方法。

(二)數據包絡分析方法

1978年,著名運籌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教授 A.Charnes 及 W.W.Cooper 和 E.Rhodes正式提出了運籌學的一個新領域: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Charnes A et al.,1978)。DEA把單輸入、單輸出的工程效率概念推廣到多輸入、多輸出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DMU)的有效性評價中,極大地豐富了微觀經濟中的生產函數理論及其應用技術(馬佔新,2010)。DEA方法應用廣泛,涉及經濟管理學科的眾多研究領域,如經濟效率評價、區域經濟研究、資源配置、技術進步與可持續發展、績效評估、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風險評估領域等。

1.C2R模型

1978年,Charnes等人以單輸入單輸出的工程效率概念為基礎提出了第一個DEA模型——C2R模型。C2R模型從公理化的模式出發,刻畫了生產的規模與技術有效性,不僅擴大了人們對生產理論的認識,而且也為評價多目標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使得研究生產函數理論的主要技術手段由參數方法發展為參數與非參數方法並重。此模型不僅可以對決策單元做出有效性度量,而且還能指出決策單元非有效的原因和程度(馬佔新,2010)。

假設有n個決策單元,每個決策單元都有m種類型的「輸入」以及s種類型的「輸出」。其中,xij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i種輸入的投入量,xij>0;yrj為第j個決策單元對第r種輸出的產出量,yrj>0;υi為對第i種輸入的一種度量;ur為第r種輸出的一種度量。i=1,2,…,m;r=1,2,…,s;j=1,2,…,n。具體模型如式(2-1)所示。

我國地質高端科學技術轉化與應用機制研究

使用Charnes-Cooper將其變換成為一個等價的線性規劃模型式(2-2):

我國地質高端科學技術轉化與應用機制研究

該模型的對偶模型為式(2-3):

我國地質高端科學技術轉化與應用機制研究

為使檢驗工作簡化,引入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構造具有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的DEA模型式(2-4):

我國地質高端科學技術轉化與應用機制研究

式中:λj為各單位組合系數,ε為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ε常取為極小的正數,如10 -6。在實際應用中,θ、s-、s常用作效益評價的主要指標,θ為效率評價指數,s-、s為鬆弛變數。

若θ=1 ,則決策單元為弱DEA有效;若θ=1且s-和s均為0 ,則認為該單位DEA有效,即在現有產出情況下,不宜再減少投入量;其他情況則認為決策單元DEA無效,即用少於現有的投入,就可達到目前的產出。

2.BC2模型

由於規模收益概念在生產分析中的重要性,涵蓋了規模收益概念、基於C2R模型的擴展——BC2模型(Banker,1984)被提了出來。它是研究決策單元規模收益可變情況下的效率評價模型(王美強,2009),其模型為式(2-5):

我國地質高端科學技術轉化與應用機制研究

式中:μ無符號約束。

模型的對偶模型為式(2-6):

我國地質高端科學技術轉化與應用機制研究

u為規模收益指示量。若u<0,規模收益遞增;u=0,規模收益不變;u>0,規模收益遞減。

隨後,多種派生和專用DEA模型相繼誕生。基於目標規劃的正、負偏差變數思想,1986年,Charnes、Cooper和Wei給出了C2W模型,該模型將決策單元的個數由有限多個擴展到無窮多個,該模型是第一個非線性的DEA模型(馬佔新,2010)。1987年,學者們有構建了錐化率的C2WH模型。2000年Wei提出了逆DEA模型,後又將其推廣到具有錐結構的情況(袁群,2009)。

DEA方法的主要運行步驟(曾珍香等,2000)如圖2-8所示。

圖2-8 DEA運行步驟

DEA具有以下特點:

1)適用范圍廣。DEA可以用來處理具有多個投入尤其是多個產出的決策單元的相對效率評價,在對文化、經濟、科技等不同社會領域評價時都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2)計算客觀、簡單。DEA以決策單元的各個投入指標和產出指標的權重為變數進行評價運算,而不是預先藉助於主觀判定和其他方法確定指標的權重,從而避免了確定權重的誤差、使得評價結果更具客觀性。同時,DEA也不需要事先決定決策單元的具體投入產出函數形式,使評價方法更具簡明性和易操作性。

3)更多的評價信息。DEA通過DMU子集的選擇,可以向決策者提供有效決策的管理信息。對於非DEA有效的決策單元,DEA不僅能夠指出有關指標的調整方向是應該增加還是減少,而且能夠給出具體的數量,以保證它們在調整之後能達到相對有效狀態。

4)靈活性好。在運用DEA評價時,評價模型和指標是分離的,不同的模型或不同的指標體系達到不同的評價效果。為了實現評價目的,在對具體問題評價時可結合統計學、模糊數學以及運籌學的相關知識和方法,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恰當的模型(呂喜明,2005)。

Ⅶ 計量經濟學 有什麼分析方法

1、最小二乘法

這是最簡單的線性回歸模型,只要有一個參數、一個誤差項就好了。但是它存在很多弊病,比如無法消除內生性(endogeneity)問題,因而經濟學界很少直接用它。如果要直接用最小二乘法,需要滿足幾大假設,條件非常苛刻。

2、工具變數法

工具變數法是現今經濟學界很流行的一種計量方法,它採用一種和自變數X無關的外生變數Z來作為一種「工具」,從而解決了內生性的問題。

3、雙重差分法

雙重差分法用時間和實驗、對照組兩個維度的變數,進行雙重差分,這種方法分析非常有效,不過數據收集量大,對數據質量要求高。


(7)研究投入產出效率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計量經濟學的學習方法:

1、研究對象發生了較大變化

即從研究確定性問題轉向非確定性問題,其對象的性質和意義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因此,在方法的思路上、方法的性質上和方法的結果上,都將出現全新的變化。

2、研究方法發生根本變化

計量經濟學方法的基礎是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是一種新的數學形式。學習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認識其方法與其它數學方法的根本不同之處。

3、研究的結果發生了變化

理論計量經濟學和應用‎計量經濟學 理論計量經濟學(Theoretical Econometrics)以介紹、研究計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為主要內容,側重於理論與方法的數學證明與推導,與數理統計聯系極為密切。

理論計量經濟學除了介紹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數學理論基礎和普遍應用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參數估計方法與檢驗方法外,還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計方法與檢驗模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計量經濟學

Ⅷ 如何提高土地投入產出

基於土地利用的工業項目投入產出效率研究
http://www.doc88.com/p-597146949767.html

Ⅸ 灰色關聯分析法,具體的例子說明如何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

灰色關聯分析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即「灰色關聯度」作為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計算步驟:
(1)確定反映系統行為特徵的參考數列和影響系統行為的比較數列。
(2)對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3)求參考數列與比較數列的灰色關聯系數ξ(Xi)
(4)求關聯度ri
(5)排關聯序
你是想對製造業信息化進行投入產出分析是非常有意義的,也具有一定難度。並想利用灰色關聯法對製造業信息化進行投入產出分析,關鍵是能否應用?有無結合的必要。從你設置的20個因素主要體現企業信息化在軟硬體設施投入、信息化資金投入、信息化人力資源投入、網路建設投入、信息安全投入、企業電子商務投入等信息來看,考慮的比較全面,那麼製造業信息化的產出是什麼也要很好的考慮,然後再對製造業信息化進行比較全面的投入產出分析。
信息化的投入到底能夠給企業帶來什麼回報,是所有的企業決策者在做出信息化投入決策之前最關心的事情。你需要考慮信息化所帶來的有形和無形的收益。一般講,信息化投資帶來的回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為企業帶來收入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因此可以簡單地描述ROI的計算,公式為:ROI=(節省的成本+增加的收益)/方案投資,或者ROI=回報/在規定的時間內如1、3、5年內的投資總額, 但是在今天愈加復雜的企業環境下,實際的ROI計算要比上述公式復雜得多。在計算ROI的時候,投入的成本容易計算,但是帶來的收益較難預測,但可以分析。產出的多少不僅依賴於投入的多少,還依賴於投入產出的效率。提高投入產出效率,可以在信息化投入相對有限的情況下提高信息化水平。可以考慮製造業信息化的投入對企業產出及效益的投入產出效率、綜合有效性、純技術有效性、規模有效性和規模效益都可進行分析。製造業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突破口,是提高我國製造業國際競爭能力的客觀需要,故你要抓住對製造業信息化進行投入產出分析這個主題下功夫。
至於灰色關聯法主要是利用「灰色關聯度」來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對你分析的主題似乎作用不是很大。如你要考慮製造業信息化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關聯問題,最好運用投入產出理論,利用編制的投入產出表計算,可揭示深層次的製造業信息化投入產出技術經濟聯系。見解不一定對,請你考慮。祝你成功!

Ⅹ 如何明確企業企業轉型升級方向,提高中小企業投入產出效率

看是哪個行業。中國從2000-2010年那個階段是企業做品牌的時期,可惜的是,那個時候,都是大企業在做,中小企業比較短視,也就是以粗加工或OEM為主,甚至有的小企業小作坊做假貨。。現在只能說已經過了那個時期了,可悲的是,中國企業失去了當年做品牌的時間了。。。現在就像是一年級必須要跳級到五年級一樣,到了要創新、要轉型升級的時候了。。這一輪轉型升級不管你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還是個體作坊必須一齊上了。。。否則必死無疑。。。這也就是為什麼近期國內很多零售實體店面開始接入ITM大數據,向ITM店轉型升級的原因了。今年9月29日的72號文件就是對商貿零售業轉型的一個政策,鼓勵零售實體店向ITM模式的實體店轉型升級

閱讀全文

與研究投入產出效率用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破壁機榨汁的方法視頻 瀏覽:386
嗅覺失靈哪裡治療方法 瀏覽:745
沖弧絲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960
去哪裡找馬桶堵疏通的方法 瀏覽:216
山上裝老鼠籠方法視頻 瀏覽:800
怎麼解決生氣的方法 瀏覽:824
吊機電容安裝方法 瀏覽:932
如何除頭皮蟎蟲最有效方法 瀏覽:886
鑒別碳酸氫鈉和碳酸鉀兩種方法 瀏覽:698
間隙尺的使用方法 瀏覽:145
tdm測定最常用方法 瀏覽:677
可下載圖片的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462
桃子套袋什麼方法快 瀏覽:733
青黴素產生抗體有解決方法嗎 瀏覽:208
小瓊的訓練方法 瀏覽:688
用什麼方法給圖形分類 瀏覽:696
水質監測如何選擇測量氨氮的方法 瀏覽:161
提高發酵產量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82
筏桿安裝方法 瀏覽:102
翡翠abc貨的鑒別方法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