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跆拳道敏捷圈原地訓練方法

跆拳道敏捷圈原地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3 11:35:29

Ⅰ 跆拳道訓練 力量 和速度的好方法怎麼訓練

一、力量訓練重要性

1、 跆拳道運動是一項力量和全身協調能力綜合發展的格鬥類項目, 隊員必須具備 一定的力量。

2、 並要全面發展力量素質直接影響著其它素質的發展,也是提高技術水平和運動成績的基礎。

力量素質訓練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二、上肢力量

(1)俯卧撐:俯卧,身體伸直,川兩腳尖和兩手支撐,在其它部位不觸地的情況下,雙臂每屈伸一次算·次俯卧撐。要求屈臂時胸部幾乎觸地,伸臂時肘關節完全伸直。兩手亦可握拳或十指撐地,以增加練習難度。訓練時每組15~30次,共做5組,每組間歇3分鍾。

(2)杠鈴屈臂:兩腳左、右開立,兩手反握杠鈴與肩同寬。由兩臂自然伸直,杠鈴靜置大腿前開始,以肘關節為軸做兩臂的屈臂動作,到兩肘完全屈收,杠鈴橫置鎖骨部位,再放鬆伸臂至大腿前。每重復一次上述動作計數1次。重量15-]0公斤,每組10次,共做5組,間歇3分鍾。

(3)卧推杠鈴:仰卧在長凳上,兩臂伸直與肩同寬,雙手正放鬆屈肘,鈴杠至胸前但不能接觸胸部,然後雙臂用力上舉,至伸直位置。每使杠鈴下上一次計數一次。重量為本人卧推最大重量的70%,每組10次,共做3~5組,組間間歇3分鍾。

三、下肢力量

〈1〉 半蹲:6組×20、重量為體重的70%;

〈2〉 負重跳換步:6組×30、重量為25~50Kg;

〈3〉 負重登台階:6組×30、重量為25~50 Kg;

〈4〉 負重高抬腿:6組×30、重量為20~35 Kg;

四、綜合力量

〈1〉 立卧撐跳:身體向前,兩腳尖和雙手支撐身體,做一次俯卧撐,然後,屈髖收腹,兩腳收之兩手中間位置,同時蹬地起跳,身體騰空。反復每組15~30次做3~5組。間歇3分鍾。

〈2〉 收腹跳:身體直立,兩腳同時蹬地原地起跳,身體騰空;隨蹬地兩腳迅速屈膝上提,兩手由兩側抱緊雙膝。隨放即落。反復進行,每15~30一組,做3~5組。間歇2~3分鍾。

〈3〉 原地提膝:身體直立,一腳蹬地後迅速屈膝上提,提到最高位置放鬆落下,另一條腿同樣上提。。交替進行。每組50~80次一組,做5~6組。間歇3~4分鍾。

〈4〉 立多級跳:從直立開始,一腳蹬地起跳,另一腳前跨。反復進行。

注意事項

1、 根據自己的力量基礎,以及學習掌握具體技術的需要安排訓練, 應使機體局部力量和整體力量, 大肌肉群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訓練結合起來進行。

2、 科學地安排和調整運動負荷。例如:發展絕對力量需要採用強度大, 重復 次數少, 發展速度力量要求練習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採用中等重量、快速、較多次數的練習法, 發展力量耐力則採用負荷強度小, 重復 次數多的練習法。註:注重發展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

3、 進行力量訓練時, 要與其他性質練習交替進行、防止肌肉僵化, 提高肌肉彈性。

4、 大賽前7-10天不能安排極限重量的較大部分肌肉群練習。

5、 要求以速度力量為主, 相對力量, 力量耐力協調發展。

五、柔韌訓練

跆拳道競技運動以踢法為主,對腿部和腰髖的柔韌性有極高的要求,這里主要介紹腿髖部和腰部的柔韌性訓練方法。柔韌性訓練方法就具形式來講行兩種,一種是主動練習法,另一種足被動練習法。主動練習法是指練習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使肌肉拉長,加大關節活動的靈活性;被動練習法是指練習者通過他人的幫助,藉助外力使肌肉被拉長,並使關節活動范圍增大。

六、腿髖部訓練

(1)正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側肌肉的柔韌性。面對橫木或一定高度的物體站立,一腿提起,把腳跟放在橫木上,腳尖勾緊;兩手扶按在膝關節卜,兩腿伸直,腰背挺直髖關節擺正, 上體前屈並向前、向下做壓振動作。兩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兩腿都要伸直;上體向前、向下壓振時腰背要直。壓振時幅度由小到大, 直到能用下頦觸及腳尖。

(2)側壓腿:主要用束發展腿部內側肌肉的柔韌性。側對橫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腳支撐,另一腳抬起,腿跟放在橫木上,腳尖勾緊;兩腿伸直,腰背保持直立,髖關節對前方,然後上體向放八橫木的腿側傾倒壓振。左右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上體保持直立向側、向下壓振;壓振幅度逐漸運大,髖關節一直正對前方。

(3)後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前側肌肉的柔韌性。背對橫木或有一定高度的物體,一腿支撐,另一腿後舉起,腳背放在橫木上,腿和腳背都要伸直, 上體直立、髖關節正對前方, 上體向後仰並做壓振動作,左右腿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兩腿挺膝,,支撐腿直立且全腳著地站穩;挺胸、展髖、腰後屈;後壓振幅度逐漸加大。

(4)前壓腿:主要用來發展腿部後側肌肉和髖關節的柔韌性。練習者一腿屈膝支撐,另一腿向前伸直,腳跟觸地,腳尖勾緊上翹,踝關節緊屈;兩手抓緊前伸的腳,上體前俯;兩臂屈肘,兩手用力後拉,同時上體盡力屈髖前俯,用頭頂和下頦觸及腳尖。略停片刻後上身直起,略放鬆後接著做下一次。兩腳交替進行。

動作要點:挺胸直背,塌腰前俯;挺膝坐胯,屈髖觸腳。

(5)仆步壓腿: 主要用來練習大腿內側和髖關節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腳左右開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腳著地;右腿挺膝伸直,腳尖內扣,盡量遠伸。然後, 上體不起來;起來,將身體重心從左腳移至右腳,成另一側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膝,向下壓振。亦可兩手分別抓住左右腳,做向下壓振和左右移換身體重心的動作。

動作要點:挺胸塌腰,下振時逐漸用力,左右移動時要低穩緩慢。開胯沉髖,挺胸下壓,使臀部和腿內側盡量貼近地面移動。

(6)豎 叉:主要用來練習大腿前後側和髖部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腿前後分開成一條直線,前腿的腳後跟、小腿腓腸肌和大腿後肌群壓緊地面,腳尖勾緊上翹,正對上方;後腿的腳背、膝蓋和股四頭肌壓緊地面,腳尖指向正後方;髖關節擺正與兩腿垂直,臀部壓緊地面。上體正直。可做上體前俯,壓緊前面腿的前俯壓振動作、亦可做上體後屈的向後壓振動作,增大動作難度和拉抻幅度,動作幅度由小到大,逐漸用力。

動作要點:挺腰直背,沉髖挺膝;前俯勾腳,後屈伸踝。

(7)橫 叉:主要用來練習陶腿內後側和胯關節柔韌性具體方法:兩腿左右一字伸開,兩手可輔助支撐;兩腿的小後側著地,壓緊地面,兩腳的腳跟著地,兩腳尖向左右側伸展或勾緊胯充分打開,成-字形。可上體前俯拉長腿後側肌肉並充分開胯;亦叫上體向左右側倒,允分拉長大腿內後側肌肉並增大胯的活動幅度。

動作要點:挺腰立背,開胯沉髖;挺膝勾腳,前俯傾倒。

七、腰部方法

(1)前俯腰:主要用來練習腰部向前運動的能力和柔韌性具體方法:並步站立兩腿挺膝夾緊兩手十指交叉兩臀伸直上舉手心向上。然後上體亢腰前俯兩手心盡量向下貼緊地面兩膝挺直,髖關節屈緊,腰背部充分伸展。兩手鬆引用雙手從腳兩側屈肘抱緊腳後跟,使胸部貼緊雙腿,充分伸展腰背部。持續一定時間後再放鬆起立。還可以在雙手觸地時向左右側轉腰,用兩手心觸及兩腳外側的地面,增大腰部伸展時左右轉動的柔韌性。動作要點:兩腿挺膝直立,挺胸塌腰,充分伸展腰背部,胸部與雙腿貼緊。(2)後甩腰:主要用來練習腰部向後運動的柔韌性。具體方法:並步站立,練習時一腿支撐,另一腿向後上直腿擺動,同時,兩臂伸直,隨l體向後屈做向後的擺振動作,使腰背部被充分壓緊,腰椎前面充分伸展:動作要點:後擺腿和上體後屈振擺同時進行;支撐腿,膝伸直.頭部和雙臂體後屈做協調性後擺助力動作,(3)腰旋轉:主要用來練習腰部的左右旋轉幅度。具體打法;兩腳左右開立略寬於肩,兩臂自然垂於休側以髖關節為軸體前俯,然後以腰為軸,使上體自前向右、向上再向左,回到的做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同時,雙臂隨上體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的環繞動作,以增加腰部旋轉的幅度和力度、動作要點:盡量增大繞環幅度,速度由慢到快,使腰椎關節完全得到活動、伸展。

3.被動形式的訓練方法

(1)腿部和髖部的主要練習方法多採用各種形式的搬腿同伴握緊自己的腳,做正搬、側搬、後搬等助力拉伸動作, 也可采 用各種形式的按和踩的方法。如進行橫叉或豎叉練習時,同伴或教練員可利用腳踩或手按練習者髖部的辦法,助其用, 達到伸拉的目的。

(2)腰部的被動練習法主要是利用壓橋法。同伴或教練用自己的雙腳頂住或踩住練習者的雙腳,用雙手拉住練習者雙臂 或雙肩,用力使練習者的雙肩後部盡量靠近兩腳跟,使練習者的腰椎關節得到完全伸展和收縮,增強腰部的柔韌性。

4.發展柔韌素質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1)根據跆舉道競技運動的特點,要以發展腰髖和下肢柔韌素質為主,還要發展全面的身體柔韌素質。同時,要控制好柔韌性的發展水平,根據人體的生理解剖特點和規律,進行合理有效地訓練。不要過分地進行柔韌性訓練,特別是超過人體解剖結構限制的練習最好不要採用,否則不僅不會取得訓練成績,反而對練習者造成傷害。

(2)柔韌性練習要經常進行,持之以恆。柔韌素質較其它質容易發展,也容易消退,因此,必須經常練習。柔韌素質練習要安排在合適的時間,一般訓練時可在基本部分的最後階段訓練課後進行;也可以在力量訓練和速度訓練之間穿插柔韌練習,這樣不僅能調節訓練形式,而且可以收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3)隨著柔韌性水平的提高,柔韌訓練的強度和難度要逐步加大,但不能急於求成,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特別是在被動性練習時,更應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出現被動拉傷或撕裂現象,否則會得不償失,甚至影響整個訓練的繼續進行。

(4) 主動練習和被動練習協調進行,因為兩者相互彌補互促進,共同提高。

(5)柔韌性訓練前應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肌肉的伸展們肌肉的溫度成正比,通過准備活動,提高肌肉的溫度,降低肌內部的粘滯性,提高肌細胞的興奮程度,有利於肌肉被拉得長。韌帶具有同樣的特點,因而必須先做好准備活動,再進行柔韌性訓練。

八、耐力訓練

由於跆拳道競技是一項集各項運動素質於一體的綜合性運動項目,對耐力素質同樣具有相當高的要求。跆拳道的正式比賽為3回合制,每回合3分鍾,而且。每次比賽的所有場次都要集中在1~2天內打完,所以,對於各運動員來說耐力素質及其重要的。這裡麵包括速度耐力,即每場比賽自始至終都要有充沛的體力,保正在比賽中正常地發揮和有效地運用技術和戰術。同時,也包括力量耐力,即必須具備長時間激烈的對抗中有效的打擊和防禦對手的能力。而且,這些耐力至少要保持到整個比賽結束,否則,就不會取得比賽的最後勝利:

有氧耐力訓練

主要採用強度小,負荷時間長的各種練習方法。跆拳道訓練中常採用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兒種:

(1)4000米-12000米勻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保持勻速跑完全程。

(2)越野跑;利用公園。山川或環境較好的地方進行30分鍾以上的越野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利用環境調節心情,降低疲勞感,

(3)10分鍾跳繩:利用跳繩進行耐力練習。在10分鍾內保持跳動頻率不變,但可變換跳動方式,進行單腳跳或雙腳跳;

(4)10分鍾組合踢法動作練習。連續10分鍾進行運動員已掌握的技術組合練習,既練習動作的熟練程度,又練習耐力素質。

(5):三對一或四對一的車輪戰。練習者人與3位或4位培練逐一對抗.但限定強度和力度,每人3分鍾,進行一輪次或兩輪次的有條什實戰練習。

無氧耐力訓練

無氧耐力訓練即採用負荷時間短、練習密度大、間歇時間短的練習方法專門訓練時常利用以下幾種方法和手段:

(1)30米、60米、100米沖刺跑。

(2)400米、800米變速跑:

(3)跳木馬提膝-左、右側滑步扶地。

(4)兩人一組腳靶練習:

(5)左右橫踢50次(中、高)。

(6)左兩次。右兩次橫踢30次(中、高):

(7)單腿橫蹋(50次、40次、30次、20次、10次)遞減法(中、高)。

(8)跳踢(50次、40次、30次、20次、10次)遞減法。

3.三人組腳靶練習:

(1)橫踢(前、後腿)(中、高各10次)。

(2)劈腿(前、後、跳各30次)。

(3)後踢(20次)。

(4)後旋踢(20次)。

(5)旋風踢(360度橫踢)(20次)。

(6)雙飛踢(20次)。

(7)模擬實戰。

(8)移動靶4分針x4組,間歇40秒鍾; (4分鍾x4組) +(4分鍾x4組)間歇20秒鍾,共做2-4大組:

(9)1分鍾x 4組,兩人循環無間歇;40秒鍾x 4組,兩人循環無間歇。

(10)車輪戰:採用實戰或條件性實戰.由練習者一人連續打3-5局,每打一局換一名體力充沛的同伴,局間休息1分鍾。

4.耐力素質訓練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1)根據練習任務的要求,科學地安排練習的運動量、強度、重復次數、間歇時間和間歇方式。

(2)跆拳道運動員的耐力幾有力量性的特點,增加力量練習的次數是發展肌肉耐力的一個有效方法。

(3)根據跆拳道比賽時間長、強度大、對抗競爭激烈的特點和運動員的身體訓練水平,科學地安排有氧耐山和無氧耐力的訓練,並使無氧耐力訓練盡可能地結合專項進行。

(4)耐力訓練練不僅是身體力面的訓練,也是意志品質的培養過程。因此,在耐力訓練中除採用多種多樣的訓練手段外,還要注意培養運動員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九、靈敏訓練

跆拳道的靈敏、協調素質,是指在各種復雜變化的條件下運動員迅速,合理、敏捷、協調地完成各種動作的能力;靈敏協條素質是其它各種運動素質的綜合體現。它有助於發展運動員的反應、起動、變換方向的速度,並能更快更有效合理地掌握各種復雜戰術。因此,跆拳道的靈敏、協調素質對於比賽十分重要,這是在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素中,不能事先頂料而運用技術的關鍵素質,是比賽取勝的基礎。

靈敏素質訓練

(1)、聽信號完成動作。盤腿坐(前、後)、跪下(前、後)聽信號快速起立跑到指定位置。

(2)腿部組合練習 單、雙腿跳物、前後分腿跳、並步前踢跳一左,右分腿跳-後屈膝跳-前屈膝跳。採用每次一個動作另一個動作循環跳動,通過變換不同動作,練習靈敏性和協條性。

3)跑的專門練習法。一般採用曲線跑、穿梭跑和信號應答跑進行練習。前兩種芳法的主要目的是練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性,後一種方法是在反應速度的基礎上,判斷信號指令,再進行靈敏和協調練習。例如:教練員發令:跳(分腿前後和左右各1次)、跨(分腿跨越障礙)、踢(完成進攻踢法2種),運動員到命令後快速完成上述不同指令動作:

(4)步法練習法。利用各種步法進行靈敏性協調性練習.設立許多障礙,練習步法的變化和移動。

(5)踢法動作的組合練習法 將不同性質的踢法動組合,練習靈敏和協調-例如:右橫踢-左後旋踢-進步騰空左劈腿,將不同用力方向和動作方向的動作組合在一 起。既練習技術組合、又練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性。

注意事項

(1)靈敏度、協調索質與其它運動素質有密切的關系。具訓練要和其它素質的訓練配合進行,相互貫穿。有的專門性練習是有多項練習效果的。

(2)靈敏度、協調素質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重復次數不宜過多,因為在疲勞狀態下的練習不會使人更敏捷、更協調。

(3)靈敏度、協調素質對掌握和改進技術動作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靈敏度、協調素質訓練會對掌握和改進技術起促進作用。因而要把這種素質訓練貫穿到整個訓練之中,在不同的訓練時期和訓練階段都要適當安排靈敏度、協調素質的訓練。

十、速度訓練

速度素質在跆拳道諸多素質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有跆拳道的比賽中,速度素質顯得尢為重要。比賽時速度素質中的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以及動作速率通過具體的攻防動作和戰術意圖,綜合表現出來。要想取得比賽的勝利,就要求運動員在高度緊張和繁雜的對抗中,最大限度地表現出速度的各項素質。因此,跆拳道速度素質的訓練,就是利用具體有效的各種方法和手段,使人體速度素質的各項潛能被充分激發,使各部分的綜小的速度素質達到盡可能完善的程度,從而提高技術和戰術的運用效果,爭取比賽的勝利,速度素質訓練重點要提高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訓練過程中要充分注意速度訓練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

反應速度訓練

(1)簡單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即按動作的技術規格要求進行單個或簡易組合動作的訓練。簡單反應速度的提高,主要取決於運動員對動作熟練的程度。提高跆拳道簡單動作反應速度。

主要利用以下幾種具體方法:

聽教練或同伴發出信號後進行快速反應。例如,隨同伴擊掌的聲音,迅速做出具體動作如橫踢等。或聽信號後進行前進退跑、扶地轉身往返跑等練習。根據教練或同伴做出的進攻動作,迅速做出防守反擊,或直接反擊動作。例如,對方用擺踢向你進攻,你迅速利用跳換步接後踢反擊。當教練或同伴"在同高度和不同部位亮出腳靶時,你快速反應判斷,利用適當的方法快速進攻。隨著訓練時間的增加和反應速度的鞏固與提高,就可進入專訓練階段。專門訓練時採用兩種具體手段: 分解法和變換法.分解法即在較容易完成動作的條件下,通過提高分解動作的,來提高反應速度。如練習左臂內格防守,接跳換步右後踢反擊的動作組合,訓練時先練右勢站立用左臂向內格擋防守連續順勢跳換成左勢站立,然後再練習左勢站位實戰姿勢向右後轉體用右腳後踢的反擊動作,以提高兩部分動作的速度變換法是指根據動作的強度,用具有時間變化的信號刺激,明顯改變練習形式如環境來提高簡單動作反應速度,如臨近比賽時的條件性實戰以及通過消除運動員心理障礙等方法來提高簡單反應速度的訓練方法均屬此列。

跆舉道比賽攻防激烈,瞬息萬變,對於復雜動作的反應速度有著更高的要求。而且,它與技術、戰術訓練密不可分。因此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訓練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條件實戰,實戰和參加邀請賽、對抗賽、友誼賽,甚至正式比賽去具體完成訓練任務。因為只有在實戰中特別是在比賽中,才能發現問題,而且,選擇的動作是否正確、有效,只有在實戰運用中才能得到證實。 因此,根據教練員事先設計好的訓練意圖,進行實戰對抗和比賽,在對抗中練習掌握復雜動作的速度和時機,從而提高復雜動作的反應速度,是高水平運動員訓練所必須的方法之一。在有目的地發展復雜,應速度的專門訓練中,盡可能根據或模擬跆拳道比賽中產生復雜反應的條件和類似的形式,讓運動員反復適應後使反應時間縮短。由於復雜動作反應速度的轉移范圍較廣泛,因而應採用多種形式的專門練習,以穩定其反應速度,縮短反應時。

動作速度訓練

所謂動作速度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因為單純的動作速度是不存在的。我們在實踐中所觀察到的動作速度,實際上是由運動的物體或人體的其它能力,如力量,協調、耐力、技術等因素,加上速度素質來決定的。所以,動作速度的訓練與其它運動素質的訓練、技術訓練有密切的聯系。要培養動作速度,就必須有目的地發展相應的運動能力,這是動作速度訓練的特殊之處。同時,由於速度素質具有不易轉移的特點,因此,在動作速度的訓練過程中,訓練的任務和內容必須明確,否則收不到良好效果。另外動作速度的提高,必須與速度耐力的提高結合起來,實戰中運動員不僅僅是快速完成動作 ,而且還要把這種能力保持到比賽的結束。因此,動作速度的速度耐力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在跆拳道的動作速度訓練中,為了堅持上述訓練原則和方法,通常採用多種形式的方法和手段進行,並圍繞提高動作速度做一些相關的和專門性的動作速度訓練。

(1)利用沖刺跑和中高速跑練習動作速度。速度練習,包含從靜止到最大速度的疾跑階段,這是提高速度的最重要前提。因而利用30米、50米、100米跑練習加速度和沖刺感覺,利用200米、300米、400米跑體會持續高速度狀態下,速度耐力的本體感覺,會對提高動作速度提供最直接的身體感覺。這種感覺在跆拳道的對抗中,主要體現在利用步法而快硬動作的速度,提高動作的加速度,既加快了動作本身的速度,又增加技術運用的擊力度和效果,因而被經常採用。在專門性訓練時,可將帶有轉體、進步接做各種技術動作和組合反復訓練,會提高完成動作的速度擊打力度。例如將轉體後旋踢的動作,結合身體加速時個體感覺,把最快速度和最大力度體現在最後用力上,從而提高後旋踢的動作速度和擊打力度。

(2)利用下坡跑、加速跑和後蹬跑練習不同狀況下的動作速度。跆拳道的比賽是瞬息萬變的,因而練習在不同狀況下完成動作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專門練習時,可採用將不同特點的兩、三個動作或組合連續運用的方法,提高完成不同動作的速率。例如,做左橫踢一右橫踢一轉身左後旋踢組合,接做騰空左前劈腿一右側踢組合,將原地的、旋轉和騰空的動作結合起來熟練後會提高不同形式動作的單個速串和變化速度,從根本提高動作的速度。

3.發展速度素質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隊員盡量以快的速度按規格要求完成動作。

(2)採用的技術動作必須是練習者已熟練掌握、形成定型的動作。

(3)練習的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鍾,以30秒鍾一組為宜。

(4)專門性的動作速度練習與比賽的動作結構相似,從實戰角度進行訓練。

(5)利用重物進行專門動作速度練習時,重物的比例重量,培養單純力量比速度力量的重量要小。

(6)嚴格掌握好練習的間歇時間和休息力式。間歇的時間在保證後一次練習完成的速度在一定范圍內不低於前 一次,一般為5~8分計。休息力式以積極性休息為主,做一些簡單的模仿和想像動作,但不用力。

(7)由於速度練習具有極限強度,量不宜大。

主要特點

1、以腿法為主,拳腳並用

由於競賽的需要、規則的限制和跆拳道進攻方法的特點,使得跆拳道是已腿法攻擊為主。據統計,在跆拳道技術當中,腿法約占總技法的70%。腿擊無論在攻擊范圍、攻擊力量等方面都遠遠超過拳法的攻擊,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於防守和格擋。

2、動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擊破為測試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不講究花架子,所有動作都以技擊格鬥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擊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檢測方面,則以擊破力為測試的手段。就是分別以拳腳擊碎木板等,以擊碎的厚度來判定功力。

3、強調呼吸,發聲揚威

在跆拳道的練習當中,要求在氣勢上給人以威嚴的感覺,練習者常以洪亮並帶有威懾力的聲音來顯示自己的威力。據日本有關研究資料證明,人在無負荷工作時,10%的肌肉會由於發聲使他們的收縮速度提高9%,在有負荷工作時更是可以提高14%。這就是為什麼在比賽當中運動員會發出響亮的喊叫聲的原因。在發聲的同時停止呼吸,可以使人體內部的阻力減小,提高動作速度,集中精力,使動作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4、以剛制剛,方法簡練

受跆拳道精神影響,運動員在比賽當中多是直擊直打,接觸防守,躲閃技術運用得比較少。進攻都採用直線連續進攻,以連貫快速的腳法組合擊打對手。防守多採用格擋技術,或採取以攻對攻,以攻代防的技術。

5、禮始禮終,內外兼修

在任何場合下,跆拳道練習者始終以禮相待。練習活動都要以禮開始,以禮結束,以養成謙虛、友好、忍讓的作風,在道德修養方面不斷的提高自己。

Ⅱ 跆拳道訓練項目、方法、內容

先會熱身,然後是拉韌帶,然後是腿法、手法的訓練,包括踢腳靶和條件實戰,有些時候會有實戰,然後是素質訓練,然後有些地方會有總結。訓練的詳細方法在這里沒有辦法詳細述說,怕說錯了會導致你在練習的時候受傷,尤其是條件實戰和拉韌帶,建議你去道館觀摩一下。

兄弟...打字很辛苦...分給我。

Ⅲ 在跆拳道運動中,重要的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有哪些

跆拳道中常用的心理訓練方法

(一)放鬆訓練為了使運動員保持賽前情緒平穩和肌肉放鬆,對運動員可採用放鬆訓練。主要方法有:呼吸調節訓練模擬在比賽條件下進行放鬆,學會只要意識到自身緊張的信號,馬上進行深呼吸、慢呼氣,使之立即出現一種放鬆反應。自我暗示放鬆主要用默念套語的方式進行自我暗示,如:我的上肢肌肉放鬆了、我的小腿放鬆了等等。音樂調節訓練在賽前,當運動員過度緊張時,可播放輕松、節奏慢的音樂,使其身心逐漸得以放鬆。

以此使運動員適應比賽環境,排除運動員參加比賽時可能產生的不良心理狀態。

Ⅳ 跆拳道的訓練方法

跆拳道年度訓練計劃內容表
一、全年訓練計劃
期間\項目
重點
內容
備注
恢復期
5月~7月
1個人信心及穩定性的培養
2身體狀況及體重的調整
3檢討比賽缺失,擬定未來訓練方針
1專項體能提升
2肌力、速度、肌耐力加強
3越野賽跑3次/周
4重量訓練3次/周
5球類活動2次/周
准備期
7月~9月
1灌輸選手強烈的榮譽心及使命感
2加強專項體能
3基本技術強化
4攻防技術要領強化
5基本戰術應用強化
6訓練賽場經驗與韌性
1利用車胎、階梯、重量訓練強化肌力
2重量訓練2次/周
3越野訓練6次/周
4間歇訓練2次/周
鍛鍊期
9月~12月
1全般性體能強化
2專項體能、技術之強化
3戰術訓練的熟練
4加強主動、被動攻擊能力訓練
5比賽能力的控制
6個人專長優缺點及柔軟度的強化
7加強選手鬥志、毅力,培養穩定與必勝決心
1強化全面性體能
2專項體能以肌力速度、耐力訓練為主
3間歇訓練(階梯、間歇、跑步沖刺、折返跑)
4循環重量訓練3次/周
比賽期
1月~4月
1利用專項體能強化專項技術
2個人專長技術、速度;攻擊威力殺傷力加強
3無氧耐力強化訓練
4比賽技巧及戰術訓練再強化
5克制對手專長之作戰技巧
6調整體、技能身心至最佳狀況
7比賽戰術,戰略研究應用
8避免運動傷害
1速度、柔軟度強化
2反覆訓練2次/周
3重量訓練1次/周
4越野訓練2次/周

Ⅳ 跆拳道訓練方法

你好!靈敏素質訓練靈敏是指運動員在各種復雜條件下,迅速、協調、准確、靈活的完成動作的能力。跆拳道要求運動員經常改變身體的位置和方向,如橫踢接後旋踢,或者連續橫踢等復雜動作,都要求運動員具有高度的靈活性、良好的判斷力、較快的反應速度和根據比賽中的實際情況調整身體方向和位置的能力。發展靈敏素質的主要練習手段:在兩人配合練習時,根據同伴的身體移動情況,進行各種的躲閃、突然進攻、迅速轉體等練習。各種變換方向追逐性的游戲。根據教練員發出的不同手勢迅速改變動作或疾跑、疾停或或向各個方向移動腳步。在迅速轉體後完成反向動作。將不同用力方向的單個動作組合起來進行練習。向各個方向的連續跳起。訓練靈敏的方法應經常變換,在訓練中要多採用與專項要求相一致的練習手段,並要結合各種手勢來提高運動員的判斷能力、靈活性、反應能力和控制身體平衡的能力。一般將靈敏素質訓練安排在訓練課主要部分的開始階段,在運動員體力充沛的狀態下進行,練習時間不宜過長,身體疲勞時不宜進行靈敏素質的訓練。

Ⅵ 我學跆拳道.要練腿力和速度.怎麼練才能練出腿力和速度捏

記住「一膽二力三功夫」,沒有凌厲的眼神逼人的氣勢,功夫再好也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 1瞪法:瞪法就是凝聚眼神的方法,通常人的眼神散而不聚,這樣就不能把你的氣勢發出。具體練法是:以格鬥式站定,全身放鬆的同時保持肌肉微綳的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卻不緊張。注意,緊張的是肌肉而非精神,也就是說精神集中而不僵硬,好象綳緊的弓,隨時發射。眼睛盯住遠方的一點,越小越好,兩眼集中精力,緊盯一點,不可眨眼,瞪大,如此保持,剛開始眼睛酸痛流淚,要忍受克服,幾天以後就正常了,時間以10分鍾達標,你可以自己掌握,練到10分鍾以後才練下一步。注意不要放鬆了格鬥式。保持如臨大敵,蓄勢待發的狀態。收功:眼睛放鬆片刻,然後自然站立,兩手搓熱按摩一下眼框即可。 2轉法:兩手*腰,頭不動,眼珠向上翻到極點,而後順時針方向極力轉9圈,再反時針轉9圈,剛開始練習很多人會感到頭暈不適,要慢慢適應,等適應以後再加練下步:先盯住一個目標,以瞪法看幾分鍾,然後慢慢轉動頭部,注意眼睛緊盯不動,不能喪失目標,頭部以頸為軸進行由小到大的順時針運動,眼睛始終緊盯目標不眨,速度可以由慢到快,剛開始可以慢慢來,等熟練以後再加快速度,而後反時針轉9圈.收功時要認真按摩眼眶周圍穴道,可以把手搓熱空心掌輕按眼眶,以熱力煨眼睛. 3追法,在上法的基礎上,可以在任何時候習練此法,眼睛瞪大不眨,盯看蚊蟲飛鳥,追蹤它的飛行軌跡,長期習練。 4激法:掉一小而輕的物體,與眼同高,讓其擺動,輕擊眼睛部位,而我緊盯不驚不怕,瞪看它的運行軌跡,擊到我眼睛也不眨,這是第一步,而後可以找一同伴戴拳擊套對你攻擊,你不還手,他專擊你頭部,但不發力,你緊盯他的拳,待每一拳到你眼前一寸處時,你突然應變,或躲或擋,開始不易做到,慢慢習練就可以達到敵人攻擊時你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了。 速度,是指人體快速運動的能力。現代散打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復雜運動,為了擊中目標或避開對手的擊打,就必須具有迅速完成各種動作的速度。這也是在散打中能否擊敗對手的重要條件。 它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位移速度,即動作中突然改變方向的能力,包括對平衡和對慣性的控制,如步法、身法的移動等。 第二,動作速度,即以正確快速的動作克敵制勝的能力,它包含了對肌肉收縮的速度。 第三,心靈速度,即用靈活敏捷的思維,思考如何挫敗對手,反擊對手。 第四,發招速度,由正確的姿勢,直接地發招攻擊。 第五,視覺速度,它是指眼睛能否在對手運動和靜止時迅速地發現其破綻。 這里,著重談一下視覺速度。俗話說:「眼明才能手快」,視覺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著運動技能的發揮。所有的技擊動作都是通過對技擊者的視覺神經的刺激傳遞到大腦中的一種迅速反應,在實戰中,技擊者的進攻與防禦,都需要依靠銳利的視覺傳導到大腦中作出反應。同時,銳利的眼光可使對手喪膽落魄,造成進攻和防禦動作遲緩。因此,越來越多的技擊者開始重視對視覺速度的訓練。 速度對技擊產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那麼,如何快速提高速度呢?我想,提高過程的靈活性、爆發力、肌肉的伸展力、彈力和放鬆能力、運動技術的質量、想像力與洞察先機能力、疲勞的克服能力、意志力和生物化學機制,即精神與肉體的警覺性是增加這一素質的條件。 經常練習可增加自己的手法與步法的技巧與靈活的變化,這是加強速度的必要手段。 與假想敵的練習也可做為訓練敏捷與增加速度的好方法。設想你的對手正在你面前,這時,你應盡量運用你的想像力,預 想你的敵人可能如何發招攻擊,同時調整自己的心理處於實際的技擊狀態。 另外,動作的簡練與肌肉的放鬆也可增加速度,一個初學技擊術的人,最需要克服的就是避免用力過度。緊張、壓力過大或一次用盡力氣以圖得手,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肌肉收縮,降低速度又消耗體力,產生「煞車」惡果。 下面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解釋這一問題,在未解釋之前,先談談肌肉纖維組織問題。白肌纖維(快肌纖維)、紅肌纖維(慢肌纖維)和中間型纖維,一般比例是4:4:2,比例高的人,就容易提高速度,但這種比例與遺傳有很大關系,這一點也成為選擇技擊人材的一個依據。使速度更快的要素是:1.做熱身運動以減少肌肉的阻礙,增加肌肉彈性,使其適應更高的生理運動狀態(如對心跳速度、血液流動速度、血壓高低及呼吸的調整);2.肌肉的適當收縮;3.全神貫注;4.養成敏銳的視覺習慣和快速反應的習慣。 速度會因突然地縮小動作半徑而劇增,這種現象,我們可在揮拳攻擊對方的動作中見到。另外,我們在用毛巾抽打或用鞭抽擊時也能發現「縮短杠桿」原理的應用。 人在做動作時能以抽鞭或壓縮彈簧似的反應,那一定非常有效。換句話說,身體的動作可以以腳尖的推動來開始,隨著身軀與膝的伸直,加上肩的旋轉,上臂的擺動,前臂、腕與掌指就會出現彈性。因此,這種「縮短杠桿」原理可使動作速度增加。上述身體的每一部分在其關節處(作用如杠桿的支點)的旋轉可使該部分產生更大的速度,這一部分的速度又可使另一部分更為快速。 舉個例子。在打籃球做投球動作時,身體各部分是以肘為支點,這時,手臂的後拉動作致使胸肌伸長,在投球的最後一瞬再突然將手腕向下壓也是「縮短杠桿」原理的作用。一個人並不是用腳來投球,但卻運用到了由腳傳來的慣性和沖量。攻擊亦是如此,在接觸對手的最後一瞬才發出力量,其原因就在於保存最大的加速度後突然擊出。 上述這些觀點關繫到動作加速度,是善於運用杠桿原理的體現。 速度是一個特別復雜的現象,它包括了技擊者辨識與反應的能力,技擊者需要克服的困難越多,動作也就會越慢。 根據決定速度快慢的物理原理——弧度越小,速度越快;弧度越大,力量越大,我們便可知道,在實戰中,何時該快,何時該慢,才真正掌握了速度。 下面介紹幾種訓練速度的方法: 一、30米跑 身體素質訓練採用30米速度跑就可以了,這樣的距離,能提高速度,和增加肢力量,還能改善協調性。在跑步過程中改變節奏,還能培養技擊者精神集中能力和應變能力。該訓練包括以下內容: 30米快速跑、30米變向跑、30米加速跑、30米側向跑。 二、練習反應速度 一方進攻、一方防守,要求防守的技擊者在對手進攻之前發現其動作,並准確做出防守動作。 三、快速跳繩(跳繩半分鍾,計次數) 1.雙腳跳一次,繩繞一周;2.雙腳跳一次,繩繞兩周。 四、移動和移動擊靶 30秒內,前、後、左、右移動;30秒內,左右移動擊靶或前後移動擊靶。 五、擊打號碼靶 1.按照預定的順序,擊打靶上的號碼,評定完成規定動作數量所需的時間;2.規定30秒時間,按預定順序反復擊打號碼靶。 順便強調一下,速度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完善的運動技術、力量和肌肉彈性以及關節的靈活性。所以,採用如負重練習等練習以提高速度是非常有益的。 下肢力量 1:負重提踵 顧名思義,是背負著重物提腳尖 結合個人能力,前2組每組20個,最後一組25~30個!!!!向上提踵時要爆發,迅速向上提,在最高點定1~2秒,然後慢慢下落,不可以一下放下來!!! 2:沙地蛙跳,我有一個朋友,是省隊練游泳的,他不好好訓練,經常被教練罰蛙跳,過了一段時間,我們一起打球,就問他,能扣不?他說不知道,就上去試了試,我目測了一下,最起碼摸高在3.35!!!!他只是在水泥地跳,如果在沙地的話,小腿承受的力量應該是水泥地的兩倍。每組30個!!!在平地的話30米來回一組,做三組!!! 3,負重深蹲,根據個人能力,扛著杠鈴,做深蹲,和提踵一樣,快起慢落,有一點要說的是腰一定挺直!!!做完後大腿的肌肉酸疼!!!!前兩組每組10 個,第三組13~15個!如果可以做到做不動為止,這個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4,拉跟腱 找台階,腳尖站在上面,和提踵一樣,使勁向上頂,然後慢慢落下,落下時腳後跟一定要盡量碰到地,這樣每組20個,做三組!!!! 5,練習腰腹,腹部就是仰卧起坐,快起慢下,每組20個,三組!!!腰部,要找人幫忙,你先把你整個腰部以下放在床上,讓你朋友或者家人壓住,這樣的話整個上半身就騰空了,然後讓頭挨著地,猛地抬起到最高點停1~2秒後慢慢落下,每組20個,3組! 反映能力 生活中的訓練方式隨處可見,只要你有心,只要是你喜歡的運動,堅持做,就會刺激你的神經網路,你的反應能力就會有提高。一定要堅持做。我喜歡跑步,跑了六年多了。覺得身體好多了,反應能力也比以前快多了。 先練眼力,讓眼能適應高速運動的物體,然後再練反應力,反應力靠平時經驗積累來練,可以找你的朋友,讓他們隨時偷襲你,突然拿石頭扔你和突然攻擊你,經過長期訓練,可以閃開背後高速飛來的球。一般游戲也能提高你的反應能力 比如CS都是很好的射擊游戲。反應能力的訓練其實真的很簡單,只要你在平時敏感一點,勤於鍛煉,提高反應能力真的不是什麼難事 眼力 盯住一個東西,堅持不眨眼。眼睛酸了揉一下,過10分鍾再來。再者,看運動物體,追尋其軌跡。

Ⅶ 跆拳道的基本訓練有哪些

一、以腿法為主,拳腳並用

由於競賽的需要、規則的限制和跆拳道進攻方法的特點,使得跆拳道是已腿法攻擊為主。據統計,在跆拳道技術當中,腿法約占總技法的70%。腿擊無論在攻擊范圍、攻擊力量等方面都遠遠超過拳法的攻擊,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於防守和格擋。

二、動作追求速度,力量和效果,以擊破為測試功力的手段

跆拳道不講究花架子,所有動作都以技擊格鬥為核心,要求速度快,力量大,擊打效果好。在功力的檢測方面,則以擊破力為測試的手段。就是分別以拳腳擊碎木板等,以擊碎的厚度來判定功力。

三、強調呼吸,發聲揚威

在跆拳道的練習當中,要求在氣勢上給人以威嚴的感覺,練習者常以洪亮並帶有威懾力的聲音來顯示自己的威力。據日本有關研究資料證明,人在無負荷工作時,10%的肌肉會由於發聲使他們的收縮速度提高9%,在有負荷工作時更是可以提高14%。這就是為什麼在比賽當中運動員會發出響亮的喊叫聲的原因。在發聲的同時停止呼吸,可以使人體內部的阻力減小,提高動作速度,集中精力,使動作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四、以剛制剛,方法簡練

受跆拳道精神影響,運動員在比賽當中多是直擊直打,接觸防守,躲閃技術運用得比較少。進攻都採用直線連續進攻,以連貫快速的腳法組合擊打對手。防守多採用格擋技術,或採取以攻對攻,以攻代防的技術。

五、禮始禮終,內外兼修

在任何場合下,跆拳道練習者始終以禮相待。練習活動都要以禮開始,以禮結束,以養成謙虛、友好、忍讓的作風,在道德修養方面不斷的提高自己。

【 基本動作 】

跆拳道以其變幻莫測,優美瀟灑的腿法著名於世,被世人稱為踢的藝術,這是跆拳道區別於其他格鬥術的一個重要特點。跆拳道的腿法講究變化多樣和靈活多端,對人體的柔韌性、大腦反應的靈敏性、身體運動的穩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對人體機能和體能的綜合考驗。

跆拳道實戰中腳踢進攻時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腳前掌、腳趾、腳背、足刀、腳後跟、腳後掌(腳跟底部)。利用這些部位可以進行站立踢、跳動踢、助跑踢、轉身踢和飛踢等不同形式有踢法進攻,而且每種 踢法踢擊的部位各有不同。實戰過程中,運用腳踢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如對方所處位置、暴露的部位、防守的姿勢以及雙方的距離,選擇不同的踢法。腳踢時要利用步法保持身體的平衡,並有效接近對方做出踢擊動作。注意兩臂的防守。踢擊完成馬上回到准備姿勢,准備下一次的進攻和防守。腿的回位動作要快,以免被對方抓住或抱住。腳踢的練習方法主要是靠平時用各種腿法踢擊懸掛的沙袋,經過反復練習提高踢的力量,速度和高度。

(1)前踢:實戰姿勢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髖關節向左旋轉,雙手握拳置於體側;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當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時,關節向前送,向前頂,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達腿尖,整條腿踹直。踢擊後迅速放鬆,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 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小腿放鬆,要有彈性;往前送,高踢時往上送;小腿回收與前踢的速度一樣快。主要攻擊部位有面部、下頦、腹部、襠部。前踢亦可用於防守。將前踢發力部位由腳尖改換為腳跟時,前踢動作就變為前蹬動作,動作方法要點相同,只是腳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2)側踢:實戰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提起,兩手握拳置於體側;隨即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髖關節向左旋轉,右腿以膝關節為軸向前蹬伸,右腳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腳跟。發力後沒起腿路線收腿,放鬆,重心落下(原處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時大小腿,膝關節夾緊;踢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側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頭面部。

(3)後踢:實戰姿勢開始,轉身後腿後撤背對對方。重心後移至左腳右腳蹬地後屈膝提起,右腳貼近左大腿,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左腳蹬地伸直,右腳自左大腿內側向後方直線踢出,力達腳跟。踢擊後右腳沿原路線快速收回,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後上體和大小腿折疊收緊;後踢時動作延伸要長,用力延伸;轉身、提腿、出腳動作連續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頓;擊打目標在正後偏右。後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襠部、胸部和頭面部。

(4)下劈: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充分送髖,上提膝關節至胸部,右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向上伸直,將右腿伸直舉於體前,右腳過頭。然後放鬆向下以右腳後跟( 或腳掌)為力點劈擊,一直到地面,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腿盡量往高,往頭後舉,要向上送髖,重心往高起;腳放鬆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斷;踝關節要放鬆。劈腿的主要攻擊部位有頭頂、臉部和鎖骨。

(5)勾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體側;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右腿以膝關節為軸繼續向前上方伸成直線,順勢右腳的腳掌用力向右側屈膝鞭打,順鞭打之勢上體右轉,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回原處,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提膝,伸直,右側屈膝鞭打動作要連貫快速,沒有停頓;擊打點在體前偏右側,以腳掌為擊打點;左腳旋轉支撐在保持平衡,踹擊後迅速將腿收回。擺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是頭面部和腹胸部。

(6)後旋踢: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旋約180度,身體隨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於胸前。上體右轉,與雙腿擰成一定角度。右腳蹬地將蹬地的力量與上體擰轉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繼續向右後旋擺鞭打,同時上體向右轉,帶動右腿弧形擺至身體右側,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到右後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轉身旋轉,踢腿連貫進行,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擊打點應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線;屈膝起腿的旋轉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轉360度。後旋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面額和胸部。

(7)推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腳以髖關節為軸提膝前蹬,用右腳腳掌向前蹬推,力點在腳掌,推力向正前方。動作要領:提膝後盡量收緊膝關節;重心往前移,利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時候腿往前伸展,送髖;推的路線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擊目標是腹部。

(8)橫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外旋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鬆,擊打的感覺是「面團」、「鞭梢」。橫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頭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體騰空,然後在空中完成各種踢法的攻擊技術。跳踢包括旋風踢、雙飛踢、騰空後踢、騰空劈腿、騰空後旋踢、跳步橫踢等多種方法,是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在後面的教學篇中將專門進行分解教學和介紹練習方法

(10) 單腿連踢:同一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方法。這種技術也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將在後面的教學篇中專門講述。

(11)雙腿連踢:兩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這種技術同樣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將在後面教學篇中專門講述。

Ⅷ 跆拳道訓練方法的靈敏訓練

跆拳道的靈敏、協調素質,是指在各種復雜變化的條件下運動員迅速,合理、敏捷、協調地完成各種動作的能力;靈敏協條素質是其它各種運動素質的綜合體現。它有助於發展運動員的反應、起動、變換方向的速度,並能更快更有效合理地掌握各種復雜戰術。因此,跆拳道的靈敏、協調素質對於比賽十分重要,這是在復雜多變的環境因素中,不能事先頂料而運用技術的關鍵素質,是比賽取勝的基礎。 (1)、聽信號完成動作。盤腿坐(前、後)、跪下(前、後)聽信號快速起立跑到指定位置。
(2)腿部組合練習 單、雙腿跳物、前後分腿跳、並步前踢跳一左,右分腿跳-後屈膝跳-前屈膝跳。採用每次一個動作另一個動作循環跳動,通過變換不同動作,練習靈敏性和協條性。
3)跑的專門練習法。一般採用曲線跑、穿梭跑和信號應答跑進行練習。前兩種芳法的主要目的是練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性,後一種方法是在反應速度的基礎上,判斷信號指令,再進行靈敏和協調練習。例如:教練員發令:跳(分腿前後和左右各1次)、跨(分腿跨越障礙)、踢(完成進攻踢法2種),運動員到命令後快速完成上述不同指令動作:
(4)步法練習法。利用各種步法進行靈敏性協調性練習.設立許多障礙,練習步法的變化和移動。
(5)踢法動作的組合練習法 將不同性質的踢法動組合,練習靈敏和協調-例如:右橫踢-左後旋踢-進步騰空左劈腿,將不同用力方向和動作方向的動作組合在一 起。既練習技術組合、又練習動作的靈敏和協調性。 (1)靈敏度、協調索質與其它運動素質有密切的關系。具訓練要和其它素質的訓練配合進行,相互貫穿。有的專門性練習是有多項練習效果的。
(2)靈敏度、協調素質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重復次數不宜過多,因為在疲勞狀態下的練習不會使人更敏捷、更協調。
(3)靈敏度、協調素質對掌握和改進技術動作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靈敏度、協調素質訓練會對掌握和改進技術起促進作用。因而要把這種素質訓練貫穿到整個訓練之中,在不同的訓練時期和訓練階段都要適當安排靈敏度、協調素質的訓練。

Ⅸ 跆拳道動作上的敏捷怎麼都提升不了,怎麼辦

快"是搏擊致勝之道,唯快才能避敵之鋒,蹈敵之隙,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速度是搏擊的三大要素之一,三大要素即進擊速度、打擊強度、攻擊目標,要是想提高搏擊強度,那麼就應在速度素質上下功夫。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速度包括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反應速度是指人體對刺激發生的反應的快慢,如對抗中從看到目標到起的時間。動作速度是指完成單個動作的時間長短,如搏擊者的側踹動作的的攻擊速度。位移速度指通過一定距離所用的時間,如相互對峙中的近身速度。

縮短反應速度
反應時決定反應速度的快慢。對抗中主要是用眼睛觀察獲得攻防信息,通過中樞神經判斷,再把信息傳到肌肉,肌肉開始收縮這段時間屬於反應時。要縮短反應速度必須縮短反應時,要求修煉者必須做到:
1、提高視覺的敏感度。例如:多做些觀察練習,看到目標後做出相應動作訓練,也可多做兩人或多人的攻防模擬練習。
2、簡化中樞神經的反射活動。因為反射活動愈復雜,歷經的突觸愈多,反應也就愈慢。這就要求攻防動作結構不易過於復雜,不易幾個動作同時做,這樣集中精力於一點,勢必能提高反應速度,所以攻防動作要至簡至用。
3、使各攻防器官肌肉處於一定有準備狀態。這樣的反應速度可以比肌肉無准備狀態時的反應時縮短7%。
4、反應速度還決定條件反射的鞏固程度。既攻防動作越熟練,反應動作速度越短。

提高動作速度
人體骨骼肌纖維的類型分為白肌纖維(快縮肌)和紅肌纖維(慢縮肌)兩種。快縮肌組成比例多的人動作快,慢縮肌組成比例多的人動作慢。關於動作訓練能否改變兩型肌纖維的百分比組成,尚無定論,有待進一步研究。所以要提高動作速度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多做一些能增加快速肌纖維(也稱白肌纖維)面積及肌肉力量的訓練。如:進行強負荷、動作快、重復次數少的素質訓練。
2、提高運動器官肌纖維興奮性。搏擊比賽前應做好准備活動。一般來說,准備活動的量與強度應較正式活動小,以免由於疲勞影響運動成績。通常以微微出汗及自感已活動開為宜。
3、加強運動關節及韌帶的柔韌性,因為人體關節部是由骨、骨骼肌、肌腱組成並支撐的,而骨骼肌屬隨意肌,是可直接受大腦中樞神經支配其伸縮運動的;一旦肌肉不夠柔韌或僵硬,就很難快速地按神經系統的命令在瞬間完成靈活動作,這樣一來,攻防動作的遲緩也就在所難免了。

加快位移速度
1、提高各中樞間的協調性。因為運動技能越鞏固,各協同肌群及對抗肌群間的協調就越能得到改善,從而減少因對抗肌群的緊張而產生的阻力,提高運動部位肌群的能動力、加快位移速度。
2、配合不同部位動作的協調。人體移動多數*腿的動作完成,腿部肌肉的協調很重要,但腰部及上肢等的動作協調配合也很重要,如向前墊步時要配合擺臂、轉腰,這樣動作才能協調快速。否則動作將變得呆板僵硬,影響位移速度。
3、重視肌肉的合理放鬆能力。如果不會放鬆,總是憋著勁,全身肌肉緊綳著必然消耗大量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等能量物質),若不能及時得到補充,全身肌肉就會出現疲勞、僵硬,從而影響動作協調性,減慢位移速度。

Ⅹ 跆拳道的技術和訓練方法

跆拳道是現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是一種主要使用手及腳進行格鬥或對抗的運動。跆拳道的技術訓練是在一定的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術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技術訓練,可以提高專項技術的熟練運用程度、技術的運用效果和掌握運用技術的實戰變化規律,從而達到提高專項運動成績的目的。那麼你知跆拳道的訓練方法有哪些嗎? 下面來一起看看吧!
1、自我訓練法
即自己進行專門的技術動作訓練,這種方法訓練可以使練習者自己用身心去休會和感覺動作、理解動作含義和目的。尋找技術方法的運動和變化規律。從而提高掌握技術、運用技術的能力。常用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對鏡子練習法。即自己面對鏡子練習各種技術動作邊練習、邊自我觀察,通過個人的對鏡練習,可以正確地掌握基本動作,體會各種攻防的路線、方向、角度、力點等。同時,通過鏡子的反饋,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建立良好的、正確的動作概念,並不斷強化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2)模仿練習法 :模仿優秀運動員或有效技術組合進行技術練習。模仿法可以專門練習提高有特殊效果的技術動作。通過模仿,了解和掌握技術動作的特點和優勢,既利於自己運用,又利於自己從中發現規律,創造出新的技術組合。模仿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模仿單個技術動作也可以模仿組合技術動作:模仿練習的同時,可以請教練或同伴在旁邊臨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利於改進和捉高。
2、配合練習法
通過和教練或同伴的配合,訓練基本技術和組十技術。這種方法比較靈活,練習時教練員或同伴可以做出多種不同的配合動作,訓練練習者的各種技術,提高其運動技術的效果和能力。
常採用以下的具體方法:
(1)、聽口令完成技術動作。練習者按教練員或同伴的不同口令,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練習者處於准備狀態,當聽到教練員或同伴發出的口令。例如:"左橫蹋"、"右橫踢"、"左前蹋接右橫"、"右橫踢接左後旋踢"等時。練習者必須迅速、准確地完成相應的技術動作,這種練習既可練習技術動作,又可練習練習者的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訓練方法。
(2)、踢腳靶練習法 :教練員或同伴手持腳靶,讓練習者進行攻擊性技術動作踢擊練習,踢靶練習可以先從固定靶丌始,練習固定位置們踢擊技術。熟練和具有一定的力度後,再進行移動靶的踢擊練習。踢移動靶時要遵循由慢到快、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個變到多變的原則。不斷提高練習難度,逐漸向實戰過渡。通過蹋靶練習,可以有效地提高練習者的反應速度。應變能力,動作靈敏協調性和攻防扛術動作的准確性,熟練掌握在不同情況下的擊打技術。提高攻擊效果。
(3)、踢組合靶練習:由4~6名同伴乒持不同高度、不同放置角度的固定靶,站在相距每人不超過兩米的兩條直線,讓練習各從一端踢向另一端。要求練習者根據靶位的高低和靶而的角度,選擇運州不同的方法踢擊。要求動作準確,擊打力度,聲音清脆宏亮,這是較為綜合的練習法。選擇運用和擊打效果有較高的要求。因而是提高技術訓練效果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利用這種方法行移動靶的練習,難度更大,效果也更好。
3、增加難度訓練法
(1)、增加技術難度的訓練方法。在已經掌握動作規格的基礎上,在有干擾或進行其它練習時聽信號突然完成技術動作的練習方法:例如、給練習者規定,只要看到腳靶舉過頭頂,就用劈腿攻擊,練習叫教練員或同伴訓練習開先用中、低位腳靶練習橫踢、側踢或前踢技術動作,每踢2或3次,就突然將靶舉過頂一次或兩次,讓練習者突然問完成重點練習動作,增加技術的難度相突然性。
(2)、增加攻防難度的訓練方法。即利用比正常條件困難得多的練習條件,進行技術訓練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多種形式,例如,負重練習法;大強度練習法和同時的一對二練習法等,利用高難度或超重量的訓練,使運動員對技術有一個強化運用的過程。這樣對技術的理解和掌握更深刻。

閱讀全文

與跆拳道敏捷圈原地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sdn數組的常用方法 瀏覽:499
中考化學最愛考的鑒別方法 瀏覽:681
在水裡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25
快速學做烘焙的方法 瀏覽:418
彩鉛畫眼睛的方法視頻 瀏覽:869
抖音賬號快速貼標簽的三個方法 瀏覽:581
三角小窗安裝方法 瀏覽:720
座套卡扣使用方法 瀏覽:405
治理人類不要用極端的方法出自哪裡 瀏覽:534
工作井與隧道連接處加固方法 瀏覽:561
錦鯉常見病及治療方法 瀏覽:286
肌酐高治療方法 瀏覽:50
哪些科學方法可以減肥 瀏覽:75
疼經最簡單的止痛方法 瀏覽:419
制備伯胺通常用什麼方法 瀏覽:417
男人哄你的最佳方法 瀏覽:464
壓力補償滴頭使用方法 瀏覽:378
嬰兒不吃奶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413
54o十37一43的簡便方法 瀏覽:83
平陰玫瑰種植方法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