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鑒別磨菇有毒
蘑菇是人們經常食用的菌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外出去野外爬山也會看到蘑菇,大家都會采一些准備回家食用。去年有一則報道,說是一家人外出遊玩采了一些蘑菇,回到家食用後發生了中毒現象,原來是採到了毒蘑菇。下面給大家講解下怎樣辨別蘑菇是否有毒,防止大家誤食了毒蘑菇。
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三、看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桿上有菌輪,菌托桿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六、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七、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八、化學鑒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野生蘑菇保鮮方法
1、氣調保鮮採用透氣性的塑料薄膜袋包裝,袋內保持1%氧濃度,10-15%二氧化碳濃度,可使蘑菇在4天內保持潔白,保鮮度佳。
2、冷藏保鮮:低溫能保持野生蘑菇新鮮和優質。在貯運期間,保持溫度0-3℃,相對濕度90-95%最宜。
3、速凍保鮮:在30-40分鍾內,將野生蘑菇由常溫速降至-30--40℃,凍菇中心濕度應在-20℃,然後在-18℃下凍藏,可長期保持原有的品質與風味。
4、化學葯物保鮮:用0.01-0.1%二甲胺琥珀醯胺酸浸10分鍾,撈起瀝干置經消毒的塑料袋中密封,在0-4℃下可保鮮6-8天不變色,用0.02-0.05%抗壞血酸溶液浸10-20分鍾,總時間不能超過4小時,野生蘑菇在結菇時和採收前均噴穩定態二氧化氯,效果顯著。
5、鹽水保鮮:將燙煮後野生蘑菇立即置於鹽溶液中,數天後添加適量精鹽,繼續維持19波美食鹽溶液。經4-6天,等分、重量和酸鹼度均穩定即可封存保鮮。
⑵ 用什麼方法可以檢驗蘑菇是否有毒,
檢驗蘑菇是否有毒可以從以下方法進行檢測:
1、看顏色,有毒的蘑菇的顏色鮮艷,常呈紅、綠、黃色,菇中央呈突起伏,菌傘常帶有雜色斑點,表面有絲狀物或小塊的殘渣或鱗片。而無毒蘑菇一般顏色不鮮艷,菇蓋較平,傘面光滑。
2、看分泌物,有毒蘑菇的菇的蓋或受傷部位,常分泌出粘稠濃厚液體,有赤褐色法,有辛辣等異味,菇蓋撕裂後容易變色。而無毒蘑菇一般較為乾燥,折斷後分泌出的液體為白色,有特殊香味,菇蓋撕裂後一般不變色。
3、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4、通過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5、看傘柄上菇輪,有毒蘑菇的傘柄上菇輪,且容易折斷,下部有菇托根部生有囊胞,傘柄很難用手撕開。而無毒蘑菇的傘柄上無菇輪,下部無菇托,傘柄易用手撕開。
6、用化學法鑒別,有毒蘑菇擠出的乳法,塗在紙上,干後滴一滴濃鹽酸,20分鍾後呈藍色或立即變紅,30分鍾後變藍。另外,菇奇形怪狀的,如桿莖細長或粗長,菇面厚實硬板,象喇叭,象人頭,象雨傘等。即使色澤正常,也多屬有毒蘑菇。
⑶ 怎麼辨別蘑菇有沒有毒
如何辨別毒蘑菇
不是什麼時侯毒蘑菇都是鮮艷的,有的是跟普通蘑菇一樣。
當然,銀遇到毒素後就變黑。大多數毒蘑菇是鮮艷的。
毒蘑菇大都長得形狀怪異,色彩鮮艷,但也有毒蘑只有專家才辨別得出。為安全起見,最好只採食那些常見的可食用的蘑菇。
毒磨菇用銀針是測不出來的,想要知道磨菇是否有毒,我這邊有個高招,把磨菇放水裡面煮同時放生薑,要是姜變成黑色就是說那個磨菇有毒,不變色沒有毒。
1.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2.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3.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柄上有菌環,菌柄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4.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柄,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5.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6.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7.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心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心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8.化學鑒別。取採集或買回來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⑷ 怎樣辨別蘑菇是否有毒
1、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2、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4)用什麼方法試一下蘑菇有沒有毒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對蘑菇過敏的人不宜食用。蘑菇也有可能成為過敏原的,如果是對蘑菇過敏,食用蘑菇就可能造成皮膚紅腫、經常性腹瀉、消化不良、頭痛、咽喉疼痛、哮喘等過敏症狀了,所以此類人群也要避免食用蘑菇。
2、蘑菇性滑,有腹瀉者不宜食用。患有腸胃病及肝腎功能衰竭的人不宜常吃蘑菇,因為蘑菇中含有一種叫甲殼質的物質,有礙腸胃消化吸收。
3、蘑菇含有谷氨酸鈉,烹飪蘑菇的時候不要在滾燙的鍋中加入,而要在菜餚快出鍋時加入。因為谷氨酸鈉在溫度高於120℃時,會變為焦谷氨酸鈉,食後對人體有害,且難以排出體外。
4、最好吃新鮮蘑菇。在超市或商場里出售的蘑菇有時會用水浸泡以保證質量。這樣浸泡在水中的蘑菇,會有很多營養成分被溶解在水中,所以建議消費者最好還是購買新鮮的蘑菇。
⑸ 如何辨別菌類(蘑菇)是否有毒
我國的野生蘑菇資源十分豐富,可食用的高達1000餘種,但常見的食用後可致人死亡的有30多種,每年夏季都有因為食用有毒的野生蘑菇而入院的患者。
蘑菇美食
毒蘑菇中毒按照症狀可以分為神經精神型、胃腸類型、溶血型、肝臟損害型、呼吸循環衰竭型和光過敏皮炎型等6種。
引起神經精神型反應的中毒症狀可以呈現為神經興奮、神經抑制、精神錯亂,以及各種幻覺反應。這些症狀在發病過程中可交替出現,或僅有部分反應,有的病人還伴有胃腸炎症狀。「小人國幻視症」是由有些牛肝菌類毒菌引起的神經精神型中毒。
⑹ 如何判斷蘑菇有毒與無毒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採摘野菇食用的習慣,其因是採摘蘑菇的快樂和誘人的美味.我國已報道的毒蘑菇有80餘種,民間雖總結了一些簡易鑒別方法,但因毒菇與食用蘑菇形態相近,這些方法難以奏效.現今唯一公認的鑒別方法是根據形態學特徵分類鑒定.
在北方地區常引起中毒的蘑菇之一為褐鱗環柄菇,其特點為赭黃色帶粉紅色,初凸圓形,後扁平,表面呈紅褐色或褐色豹紋樣鱗片,邊沿內卷有棉絮樣纖毛.菌肉色白,菌摺初白色,後稍帶黃色,邊沿有纖毛.菌柄白色,中空,基部稍膨大,菌環白,易脫落.有淡蘑菇香味.今年河北發生的中毒事件即為肉褐鱗環柄菇引起.
白毒傘是另一種在我國常引起中毒的蘑菇,其菌體呈白色,幼時呈橢圓形或鍾形,老後平展,表面光滑.菌柄光滑,基部膨大.菌環生在柄的上部,菌托肥厚成苞狀.近年河南,雲南的兩起大規模蘑菇中毒均為白毒傘引起.其它常引起中毒的毒蘑菇有:鱗柄白毒傘,毒傘,包腳黑摺傘,角鱗灰傘,毒紅菇等.
毒蘑菇引起人們中毒的物質是其中含有的毒素,常引起中毒的蘑菇含有以下毒素:(1)毒肽,主要為肝毒,毒性強,作用緩慢.(2)毒傘肽,肝腎毒性,作用強.(3)毒蠅鹼,作用類似於乙醯膽鹼.(4)光蓋傘素,引起幻覺和精神症狀.(5)鹿花毒素,導致紅細胞破壞.
蘑菇因其味美並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為人們所喜歡。不過在蘑菇中,也有一些是有毒的,對身體有害的。下面我們向大家介紹如何識別有毒蘑菇。
識別毒蘑菇
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三看形狀。無毒蘑菇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狀,形狀怪異,菌面厚實板硬,菌稈上有菌輪,菌托稈細長或粗長,易折斷。
四看分泌物。將採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稈,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後在空氣中易變色。
五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六是測試。在採摘野蘑菇時,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七是煮試。在煮野蘑菇時,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八是化學鑒別。取採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後,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色的則有毒。
⑺ 怎麼判斷蘑菇有沒有毒
識別毒蘑菇
一看生長地帶。可食用的無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二看顏色。有毒蘑菇菌面顏色鮮艷,有紅、綠、墨黑、青紫等顏色,特別是紫色的往往有劇毒,採摘後易變色。
我們還可以從顏色和氣味著手。毒蘑菇大多數是呈金黃色、粉紅色、白色、黑色、綠色等色,無毒蘑菇多為咖啡色、淡紫色或灰紅色。而且呢,毒蘑菇有土豆或蘿卜味;無毒蘑菇基本上是苦杏味或水果味,這些是可以直觀觀察地到的。
⑻ 怎麼簡單識別蘑菇是否有毒
1、看其生長的地方
一般可食的蘑菇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而有毒菇大都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2、看長相
有毒菇菌蓋顏色鮮艷,常帶有紅色或紫色斑點,還有的是綠色、墨黑色、青紫色,有毒菇採摘後要變色;無毒菇大多為白色或茶褐色,有的呈黃色。
3、聞味道
毒菇有酸、辣、苦、麻或其它惡腥味;而無毒菇卻有一種特殊香的味道。
4、看蟲咬狀
毒菇不會被小動物咬傷或啃食;而無毒菇往往生蛆,小動物都喜愛啃食。
5、看分泌物
有毒菇破爛後,受傷部位流出的分泌物會變色並帶有辛辣味,無毒菇一般不變色。
6、看浸泡的水
毒菇浸入水中後,水會像牛奶狀一樣的混濁;而無毒菇水浸後水仍然很清。
7、用鹽酸或白醋鑒別
將蘑菇的汁液塗在白紙上,干後滴一點鹽酸或白醋,20分鍾後紙上呈現蘭色或立即變紅色者則是毒菇。
8、試煮
在煮野蘑菇時,可在容器內放幾根燈心草或一些大蒜或大米同煮,當蘑菇煮熱後,看燈心草變成綠色或紫綠色者,大蒜或大米變色者則是毒菇;燈心草變黃者,大蒜或大米仍保持本色者則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