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土壤錳的研究方法

土壤錳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2 21:25:59

① Mehlich3(M3)法的土壤養分測試(推薦方法)的方法原理是什麼

答:Mehlich3(M3)是1982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Mehlich博士根據美國的實際情況,經過較為系統的研究後,提出的一種適合於中性和酸性土壤的聯合浸提劑,可分析土壤中P、K、Ca、Mg、Na、Fe、Mn、Cu、Zn、B、Cr、Cd等多種元素。就測定原理而論,Mehlich3(M3)浸提劑與其他元素的常規浸提劑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含有NH4F,其浸提原理與Bray1相似;

二是比Mehlich1浸提中性和鹼性土壤中有效磷的能力強;

三是在大部分土壤上與作物的養分吸收量均有較好的相關性,能反映出土壤有效養分的供應能力;

四是測定效率高,便於自動化(如結合ICP可同時測定多種元素)。所以M3具有前兩種浸提劑所沒有的優點,一經推出,有望成為適合於不同土壤類型的多元素浸提劑。

② 錳的性質和用途有哪些

物理性質:銀白色金屬,質堅而脆。屬於VIIB族元素。密度7.44克/立方厘米。熔點1244℃。在固態狀態時它以四種同素異形體存在α錳(體心立方),β錳(立方體),γ錳(面心立方),δ錳(體心立方)。電離能為7.435電子伏特。

化學性質:錳在元素周期表上位於第四周期,第VIIB族,屬於比較活潑的金屬,加熱時能和氧氣化合,易溶於稀酸生成二價錳鹽。

用途:在鋼鐵工業中主要用於鋼的脫硫和脫氧;也用作為合金的添加料,以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彈性極限、耐磨性和耐腐蝕性等;在高合金鋼中,還用作奧氏體化合元素,用於煉制不銹鋼、特殊合金鋼、不銹鋼焊條等。此外,還用於有色金屬、化工、醫葯、食品、分析和科研等方面。

(2)土壤錳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錳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早在17000年前,錳的氧化物(軟錳礦)就被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們當作顏料用於洞穴的壁畫上,後來在古希臘斯巴達人使用的武器中也發現了錳。古埃及人和古羅馬人則使用錳礦給玻璃脫色或染色。

雖然軟錳礦很早就被人們所利用 ,但是,一直到18世紀的70年代以前,西方化學家們仍認為軟錳礦是含錫、鋅和鈷等的礦物。

18世紀後期,瑞典化學家T.O.柏格曼研究了軟錳礦,認為它是一種新金屬氧化物,並曾試圖分離出這個金屬,卻沒有成功。

瑞典化學家舍勒也同樣沒有從軟錳礦中提取出金屬,便求助於他的好友、柏格曼的助手——甘恩。1774年,甘恩用舍勒提純的軟錳礦粉和木炭在坩堝中加熱一小時後得到了紐扣狀的金屬錳塊,柏格曼將它命名為manganese。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錳

③ 土壤養分含量是怎樣測定的

土壤化驗應由專門的實驗室完成,測定項目依研究目的的不同而異。對大多數果園而言,測土的目的是指導果園施肥,常見的測定項目包括土壤有機質、全氮、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鉀含量等即可。若果園出現微量元素缺乏症狀,建議測定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若懷疑土壤存在其他障礙,可以測定土壤鹽分、pH、質地等指標。

北方果園土壤營養診斷時不同測定項目常用的測定方法見

測土化驗時通常的測定項目與方法

與土壤有效養分含量相比,土壤有機質和全氮含量受施肥的影響相對較小,測定其含量可以反映土壤的基本肥力性狀。由於其含量變化相對較小,因此,可每隔3~4年測定1次。而土壤有效氮、磷、鉀含量與施肥特別是化肥的施用有密切聯系,建議每1~2年測定1次。

國內外的研究發現,採用上述方法測定土壤有效磷、鉀和微量元素含量時,測定結果一般與果樹生長間的關系密切,可以反映土壤中這些營養元素的供應狀況;而土壤有效氮(鹼解氮)的測定結果與果樹生長間的關系往往較差。因此,近年來,一些學者提出以2摩爾/升KCl提取的無機氮(包括銨態氮和硝態氮)作為果園土壤氮素營養診斷指標。

對不同養分,採用不同的方法提取,工作效率低,不適應大量樣品分析需要。因此,國外一些學者提出了土壤聯合提取劑的概念,即採用一種提取劑提取幾種營養元素。聯合提取劑與可以一次同時測定多種元素的等離子發射光譜(ICP)等現代儀器結合,大大地提高了分析工作效率。

最早的聯合浸提劑為1941年美國學者Morgan提出的醋酸鈉浸提法

國外使用的一些土壤養分聯合提取劑

1955年Mehlich提出0.05摩爾/升HCl+0.0125摩爾/升H2SO4提取土壤有效養分,即「雙酸提取劑」,後人稱該法為Mehlich-Ⅰ法。被用於酸性土壤有效磷、鉀、鋅、鐵、銅和錳的提取。1977年Mehlich推出了Mehlich-Ⅱ號聯合提取劑,其組分為0.2摩爾/升NH4Cl+0.2摩爾/升HOAc+0.015摩爾/升NH4F+0.012摩爾/升HCl(pH2.5),可以同時提取土壤磷、鉀、鈣、鎂、鋅、鐵、銅和錳含量。1983年Mehlich推出了Mehlich-Ⅲ號聯合提取劑,其組分為0.2摩爾/升HOAc+0.05摩爾/升NH4NO3+0.015摩爾/升NH4F+0.013摩爾/升HNO3+0.001摩爾/升EDTA。可以同時提取土壤磷、鉀、鈣、鎂、鋅、鐵、銅、錳和鈉9種元素,適用於酸性、中性土壤;除鈣外,也適用於石灰性土壤和鹼性土壤。因此,Mehlich-Ⅲ號聯合提取劑是國內外應用較多的聯合提取劑。

除Mehlich-Ⅲ號聯合提取劑外,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Soltanpour和Schwab(1977)研製出NH4HCO3-DTPA浸提液用於鹼性土壤的測試,能同時從土壤中浸提磷、鉀、鋅、鐵、銅和錳,可用於同時測定該浸提液中所含的6種養分。加拿大Hunter(1984)提出的聯合提取劑為:(0.25摩爾/升NaHCO3+0.01摩爾/升EDTA+0.01摩爾/升NH4F,這一聯合提取劑可以同時提取土壤有效磷、鉀、銅、鐵、錳、鋅的含量。

由於農業生產的季節性很強,因此,對分析結果的時效性有較高的要求。先進快速的分析儀器等離子發射光譜、流動分析儀等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這一需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分析效率,國外一些學者提出,土壤樣品風干時,可採用熱風吹乾代替常規的陰干法;稱樣時用體積法,即用勺子取一定體積的樣品代替常規的重量法;比色時用刻度試管,代替容量瓶;對一些提取方法,可以適當縮短振盪時間。

應指出的是,對傳統經典測定方法的改進或操作步驟的調整,應以嚴格的相關研究為基礎,即改進的方法或步驟應與傳統經典方法或作物的反映具有密切的相關性。否則,測定方法再簡便或快速,也缺乏實際意義。

測土的目的是對土壤養分供應狀況進行相對比較,因此,對一個地區測土施肥而言,土壤有效養分的測定方法應該統一,測定步驟應該規范。否則,測定結果會缺乏可比性。

④ 土壤鐵錳銅鋅的測定方法

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計,不過一般不好找到這儀器的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中含量很低的化學元素,除了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全含量稍高外,這些元素的含量范圍一般為十萬分之幾到百萬分之幾,有的甚至少於百萬分之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研究涉及到化學、農業化學、植物生理、環境保護等很多領域。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硼、錳、銅、鋅、鐵、鉬等。此外,還有一些特定的對某些作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鈷、釩是豆科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隨著高濃度化肥的施用和有機肥投入的減少,作物發生微量元素缺乏的情況愈來愈普遍。有時候微量元素的缺乏會成為作物產量的限制因素,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

⑤ 元素賦存形式的研究方法

元素存在形式的常用實驗觀測和研究方法如下。

1)元素含量測定:通過礦物中元素成分含量分析,確定主礦物的分子式元素,並發現不屬於主礦物分子式成分的混入物元素,分析其可能的類質同象置換方式。

2)顯微鏡法:偏光、反光顯微鏡及電子探針等觀測、鑒定微細礦物顆粒。

3)相態分析法:又稱偏提取法 (partial extraction),也稱萃取法。選用某種專屬性溶劑使其只能溶解研究元素的某種存在形式,如使用不同濃度的酸溶液對 U 的多種存在形式進行萃取。經常使用弱酸溶劑浸出樣品中的吸附態元素,如用碘甲烷提取黑雲母中的Sn。偏提取物相分析法可分為循序提取法和平行提取法。循序提取法是用一份試樣,利用分解萃取能力不同的化學試劑,先提取結合最弱的部分,或者某一特定部分,而其他部分保留於殘渣中。分離後,再換一種試劑提取次弱結合部分,如此一直到提取出結合最強的形態。平行提取法是將樣品分為數份稱樣,用多種萃取能力不同的化學試劑分別進行萃取,根據它們的差值來計算各種形式的分量。

在勘查地球化學實踐中,普遍使用多級循序提取法,分離測定樣品中的多種賦存狀態的元素含量,以強化礦異常的襯度和分辨異常的成因。在查明了異常元素主要存在形式的條件下,更有利於評價異常。在處理以細小顆粒為主的土壤和分散流樣品時,最常用的有四步提取、五步提取和六步提取等技術方案。Gatehouse et al. (1977)提出的六步提取方案用於提取土壤中的Cu Pb Zn Fe Mn等,方法如下:

1)水溶部分,使用蒸餾水提取;

2)可交換離子及部分碳酸鹽態,用0.1mol/L NH4 OAc+HOAc,pH=4.5 提取;

3)錳的氧化物結合態,用 0.1mol/L NH2 OH.HCl+1mol/L NH4 OAc,pH=4.5提取;

4)有機質結合和硫化物態,用 H2 O2+lmol/L NH4 OAc 提取;

5)含水鐵的氧化物結合態,用NH2 OH.HCl+HCl,pH=4.5 提取;

6)殘渣中的粉沙和黏土,使用 HF進行溶解。

在地球化學工作實踐中,常根據研究對象的具體問題,實驗選擇最有效的提取劑和處理條件,分離試樣中元素的不同賦存形式,以達到認識其形成地質條件的目的。

4)通過X射線衍射法測定礦物晶格常數,研究晶格常數的變化,判斷類質同象的類型和程度。如對閃鋅礦d值的測定可以確定其中 Fe2+混入量,此外,硫化物礦物晶格常數的變化可以反映其中可能的含金量。

5)利用電子顯微鏡掃描研究細小顆粒礦物的成分、結構和光學性質等,還可通過面掃描、線掃描和背散射圖法,測定礦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呈類質同象形式的元素在礦物中的分布應該是隨機均勻分布的。此外,還可以應用電子顯微鏡研究礦物的化學鍵性和離子電價等。

表2-22 列出元素存在形式常用的研究方法。

表2-22 元素存在形式的常用研究方法

⑥ 土地中錳元素含量過高應該怎樣處理

【土地中錳元素含量過高的處理辦法】可以利用錳超富集植物——牛膝,修復重金屬污染土壤。
牛膝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外調查發現,對錳具有很強的耐性及富集能力。室內培養試驗表明,將牛膝種植在錳污染土壤中,其根系可從土壤中吸收錳,並將其轉運到地上部分累積。當牛膝生長成熟後將其收獲並妥善處理,從而達到去除土壤中過量錳的目的。通過在錳污染土壤上連續種植牛膝並不斷收獲的方式,使污染土壤中的錳不斷被提取出來,直至土壤中的錳含量達到環境安全的標准。採用種植牛膝修復錳污染土壤,是一種綠色、安全的污染土壤治理方法。
【牛膝】別名:牛磕膝,莧科、牛膝屬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圓柱形,直徑5-10毫米,土黃色;莖有稜角或四方形,綠色或帶紫色,有白色貼生或開展柔毛,或近無毛,分枝對生。葉片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少數倒披針形,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兩面有貼生或開展柔毛;退化雄蕊頂端平圓,稍有缺刻狀細鋸齒。胞果矩圓形,黃褐色,光滑。種子矩圓形,黃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葯,生用,活血通經。

⑦ 是否有簡便的檢驗土壤化學成分的方法

土壤化學成分檢驗方法:測定方法有化學分析方法、基於光電分色方法、土壤電導率間接測定方法,以及近年來成為研究熱點,並在發達國家初步得到應用的近紅外光譜分析方法等。
常規化學分析法

代表土壤肥力的土壤成分含量及測試方法主要有: pH值 (電位法)、有機質含量(絡酸氧還滴定法)、全氮(半微量開氏法)、無機氮含量(靛酚藍比色法)、硝態氮(校正因數法)、全磷(消煮-鉬銻抗比色法)、有效磷(Olsen法)、全鉀(火焰光度計)、有效鉀(OAc法)。有時還需要測定土壤的微量元素含量、陽離子交換量(ECE,Cation Exchange Capacity)等。
化學分析方法測定精度高,但存在化學浸提劑提取元素單一,分析過程繁瑣、速度慢,費時費工等不足。
基於光電分色和電化學感測器方法
光電分色方法測量土壤養分是基於朗伯-比爾定律。當一束平行單色光通過均勻的有色溶液時,溶液的吸光度與吸光物質濃度及液層厚度的乘積成正比。首先使用相應的浸提劑浸提土壤、肥料或作物植株,使有效成分進入溶液,並與特定的顯色劑發生反應,生成某種有色結合物,溶液顏色的深淺就反映了溶液有效成分的含量。
土壤電導率間接測定法
土壤中的鹽分、水分、有機質含量、土壤壓實度、質地結構等,均不同程度影響土壤電導率變化。通過測定土壤電導率,可為分析產量、評價土壤生產能力、制定精準施肥處方提供重要依據。
電導率感測器具有響應快、成本低、耐久性好等特點,已成為實時獲取土壤分布圖的一種重要技術。然而,電導率測定儀獲得的數據和多個土壤參數關聯,不能定量測定土壤成分含量。鑒於上述,國內外學者研究利用可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連續、實時測定土壤養分的方法。
近紅外光譜分析法
近紅外光譜分析是將近紅外譜區(780 nm-2526 nm)的光譜測量技術、化學計量學技術、計算機技術與基礎測試技術交叉結合的現代分析技術,主要用於復雜樣品的直接快速分析。它已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醫葯、生物化學、 紡織品、農產品等領域,成為質量控制、品質分析和在線分析等快速、無損分析的主要手段。

⑧ 玉米缺錳危害大,該怎麼給玉米補錳

錳是植物體內酶的激活劑,是玉米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對玉米的呼吸、光合作用以及葉綠素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其直接參與葉綠素的合成和光合作用過程中水的光解,促進種子發芽和幼苗早期生長促進開花撒到土壤的表面,然後隨翻耕入土。玉米中使用錳的話,對種子發芽時生殖器官的形成,促進跟頸部的發育都有很好的作用,使用錳肥的話會對玉米有明顯的增產效果,達到一定的產量。


種植戶對玉米用肥過量,過量的肥料會使土壤板結且容易出現燒苗燒根發生,漸而造成植株營養及水分吸收受阻。流芳建議盡量的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或有機肥可以減輕肥害現象發生。玉米基施過量或不當時,剛播入土壤中的玉米種子,受到高濃度氮時,種子的胚芽被氮揮發的氣體熏蒸之後,

氮肥施肥量過多會導致玉米生長過旺,引起徒長,葉色濃綠,葉面積過大,田間相互遮陰嚴重,碳水化合物消耗過多,莖稈柔弱,纖維素和木質素減少易倒伏。並且組織柔嫩,易感病蟲害。導致細胞壁薄、植株柔軟,容易受外界損傷和病菌侵染;莖葉水嫩、葉片肥大,植株徒長、相互遮蔭、光合產物凈積累減少;玉米出現貪青晚熟,在無霜期短的地區,會使玉米受早霜危害而減產。

如何測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含量,重點想檢測鐵、鋁、錳含量,方法越具體越好,儀器不怕先進,分都給你!

檢測土壤中金屬元素含量,我們推薦使用一台數顯722分光光度計。另有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可以選擇。
石家莊經銷商:元氏縣永芳儀器化玻經營部

網路搜索永芳儀器化玻瀏覽網站

閱讀全文

與土壤錳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s234g開關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43
草甘膦水劑的使用方法 瀏覽:635
洗手台上水管安裝方法 瀏覽:681
實例研究是哪種研究方法 瀏覽:428
常用的讀書筆記方法 瀏覽:997
快速熟記單詞方法 瀏覽:986
社會研究方法編號 瀏覽:583
套綉被子最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349
吸碳的方法視頻 瀏覽:274
升降式電梯的安裝方法 瀏覽:350
淘寶店店鋪折扣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07
唱好轉音的技巧與方法 瀏覽:411
快速治療足癬的方法 瀏覽:19
殺菌除蟎的最佳方法 瀏覽:723
用傳幫帶的方法講解如何注冊會員 瀏覽:561
韓國雞蛋杯的使用方法 瀏覽:794
蘋果6手機的返回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01
快速讀書的方法視頻 瀏覽:421
飛機裝配孔位檢測方法研究 瀏覽:390
一年級孩子學習方法怎麼提高 瀏覽: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