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因此,要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採用改變站姿的方法,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採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復。
另外,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採用一種鑽孔減壓的辦法,但是有些並不是骨內壓增高,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特別是有些女性,或者產後,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腳後跟疼痛,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
介紹幾則成功治療「腳跟痛」的秘方:
1)取烏梅200克,加水濃煮30分鍾,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溫度適宜,泡腳。
2)用肥豬肉,酒適量。肥豬肉切片,蘸熱酒敷患處。
3)取復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時,然後煮沸15分鍾,水汁備用,待稍溫後浸泡患處20分鍾,先熏後洗,1日2--3次,1劑可用2日。
4)用威靈仙5--10克(搗碎)、陳醋適量。調成膏狀,備用。先將患足浸泡熱水中5--10分鍾,擦乾後將葯膏敷於足跟,外用布綳帶包紮。晚上休息時,可將患足放在熱水袋上熱敷。每2天換葯1次。
5)取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適量。前三味共研細未,調拌白酒,外敷貼患處。
6)用白芍葯30克、懷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溫服,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鍾後加入白酒及醋,趁熱熏洗患處,每日1劑,7日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愈。
B. 腳後跟疼怎麼治療用什麼辦法好呢
腳後跟疼是常見的症狀。在醫學上俗稱跟痛症,即腳後跟的肌腱、韌帶、軟組織附著的地方出現了軟組織炎症。主要原因跟過度的行走、負重、局部的刺激有一定關系。跟年齡也有一定的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韌帶、肌腱、筋膜都有退變。應該要減少負重行走。換鞋底比較軟的、厚的鞋,以減少對腳後跟的刺激。可以輔助理療的方法,每天晚上用溫水泡腳。最好的治療方法可以選擇外用萄寶的中要足-跟.骨方.世.貼,效果比較好。
C. 治療腳後跟疼的最好辦法是什麼
1.當歸木瓜湯
當歸、木瓜、皂角、血餘炭各等量。將它們擇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溫度適宜時足浴20~30分鍾,拭乾後搓雙足心二三百次,以熱為度;每日一次,早晚用手搓足根部,可活血通絡。
2.黃豆根湯
黃豆根500克。將黃豆根擇凈,放入葯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水煎取汁,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次20~30分鍾;每日一次,每日一劑,10天為一療程,連續1~2個療程。可祛風通絡。
3.茄根湯
茄根500克。將茄子根擇凈,放入葯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待溫度適宜時足浴,每次20~30分鍾,每日一次,每日一劑,10天為一個療程,連續1~2個療程,可祛風通絡。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1、休息;2、選擇厚底、鞋底不能軟、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應用軟墊,如硅膠製成的跟痛墊,保護足跟減輕摩擦;5、功能鍛煉。
D. 腳後跟經常疼是因為什麼原因,學會哪些方式能緩解
腳後跟疼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有的時候鞋子不合腳,或者是走路的姿勢不對走多了都會導致腳後跟感覺到疼痛。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只需要進行一段年時間的休息就好了。但是若是你的腳後跟總是反反復復的疼,那麼就很有可能是身體出問題了,別不當回事。
這是一種能夠通過拉伸來緩解腳部的關節疼痛的方法,但是在平時的生活中,尤其是年紀越來越大之後,人們就要注意在走路的時候千萬要選擇合適的柔軟的鞋子,這樣就能夠避免走路的時候對於腳後跟的沖擊,尤其是一些肥胖的或者是老年人,鞋子是很重要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平時不要長時間得站立或者是做劇烈運動,適當休息休息,對於身體的關節也很有好處。還有就是多泡泡腳,也緩解腳部的關節部位和肌肉等的疲勞的感覺,這樣能夠幫助足底的不適的症狀能夠有效地緩解。
E. 腳後跟疼怎麼辦有什麼好辦法恢復嗎
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
腳是我們行走的時候最重要的部位,腳後跟疼的話就會影響到日常行走了,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呢?一般情況下人們不會認為腳後跟疼是病,通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者是按摩之後就會有所好轉,不過有些時候腳後跟疼可能就是一種疾病了,而很多人由於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了更嚴重的後果,所以一定要了解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
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一般情況的腳後跟疼可能只是需要休息,但如果反復發作,則可能是得了「跟痛症」。造成該疾病的原因很多,如外傷或退行性變後出現足跟脂肪墊萎縮、骨刺等。由於跟痛症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往往容易被人忽視,有些老年人認為這是人體逐漸衰老的一種副產品,因此無須治療,其實並非如此。對於跟痛症的人來說,一般休息、理療、封閉、消炎鎮痛葯等均有助於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也有學者認為:對於無外傷史的老年患者,跟痛症可能是其骨質疏鬆的警示,因為骨質疏鬆可以最早在跟骨表現出來。
1、腳後跟痛者當心犯「跟痛症」
坐久了站起來時腳後跟痛,站久了走起來腳後跟痛,沒有拉傷也沒有扭傷,沒有腫也沒有破,為何腳後跟如此痛?不少中老年婦女在骨科門診中或疼痛科門診中常常會這樣描述自己的困擾?倘若接受X光片照射,可以看到足跟部位出現了骨質增生,其餘一切正常。其實,這是一種病症。學名叫「跟痛症」。這種跟痛症最好到醫院進行檢查以及治療。
2、韌帶發炎
專家針對腳後跟疼是怎麼回事指出,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腳後跟疼一般外用中醫保守治療, ,足跟骨方世帖-- 。
怎樣預防腳後跟疼
1、養成良好的足部衛生習慣。每日用熱水泡腳,保持其清潔和良好的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炎症,有助於足部的健康。
2、科學的選擇鞋子。穿鞋有講究。鞋的大小要合適,質地柔軟、寬松,能讓所有腳趾平放和略為活動。鞋底要有一定的厚度,外硬里軟,尤其鞋跟裡面要有彈性,鞋內最好墊有薄的鞋墊,這樣能將自身的體重平均分配,鞋底過薄過軟還容易損傷足部。
3、長途行走或長時間站立時,要有科學的步態及姿勢,要學會走路,要注意間斷休息,避免足部持續負重,防止足部過度疲勞。
4、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如:散步、游泳、打太極拳等,持之以恆,就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使骨的韌性增加,骨質增長,有助於預防跟痛症的發生。對於行動不方便的患者,在家裡每天可做足部肌肉的收縮鍛煉,以增強足底肌的肌力,減緩韌帶退變鬆弛的進展。
5、均衡、高鈣飲食,可以使跟骨骨質疏鬆的狀況得到改善。可從食物中攝取含有鈣質的食品,如:蝦米皮、海帶、紫菜、酥魚、海藻、芝麻醬等。動物骨頭湯中含鈣也很豐富,多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能促進鈣的吸收,對骨質基質形成有利。
6、保持體重在正常范圍內,盡量做到不超重,以減輕足部的壓力。
F. 腳後跟疼用什麼方法治
封閉療法:「封閉針是將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並有緩解局部肌肉緊張的作用。時間長的可管數年以上,短的數周,視病情輕重,時間長短不定。這是一種對症治療措施,對消除局部的疼痛症狀有較好的效果。
中葯治療: 「足跟.方世一貼」萜於足跟肌表可刺激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
按摩療法:用一手拇指尖盡力捏壓另一手內掌紋盡處掌根部位(稍偏拇指側),施術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託,在患者能接受的情況盡量用力。捏壓3分鍾後,變為一松一壓,有規律、有節奏地點穴36次為1遍,緩解後再繼續捏壓5分鍾。用此法治病:右足跟痛,點壓左手;左足跟痛,點壓右手。雙足跟痛,可先後點壓雙手穴位
G. 腳後跟疼,有哪些合適的治療方法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出現腳後跟疼的情況,因為角色要承擔我們人整個身體的重量的,而且每個人都要用腳進行行走。所以如果腳後跟疼的話,那麼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的。平常腳後跟疼的話,一定要注意它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進行專門的調理治療。
平常一定要注意腳後跟的休息,因為腳後跟一直都是貼在地面上使用的,承擔的重量也很重,所以平常一定要注意腳後跟的休息。休息的時候再搭配上腳後跟的拉伸訓練,這樣就可以讓腳後跟更加的靈敏。如果疼痛非常劇烈的話,那麼就要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了,醫生一般會開一點葯,在腳後跟塗抹,一定要按時的塗抹。
H. 腳後跟疼怎麼辦有什麼好辦法么
足跟病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長期的腳跟痛是非常難以忍受的,這時就需要去治療。治療也有很多的方法,對於不同的情況,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但是具體怎麼辦,最好還是聽醫生的。
一、中葯治療
功能主治:各種原因引發的足跟痛、足跟骨刺引發的各種酸麻腫痛不適以及腳底部酸脹或針刺樣疼痛,步履困難。
二、封閉治療
可以打封閉針,效果快,相對費用便宜。先在疼痛點注射一針,看疼痛情況可以半個月以後加強一針。但封閉針不能保證徹底解決。
「封閉針是將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並有緩解局部肌肉緊張的作用。時間長的可管數年以上,短的數周,視病情輕重,時間長短不定。這是一種對症治療措施,對消除局部的疼痛症狀有較好的效果。
其實通過封閉型治療以及中葯治療是很有效的治療足跟病的方法,若是還不行的話,可以試試手術來治療。
三、手術治療
1、足跟骨刺切除術,對於頑固性跟骨痛,X片證實有骨刺者,在跟骨內側作一切口,進入跟骨,將跟骨內側骨刺全部銼除。
2、跟骨鑽孔術:對跟骨內壓高者適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內壓降低,治療頑固性無骨刺的跟痛症,仍在跟骨內側切口,達跟骨後,將跟骨內側鑽孔7~10個,效果達90%。
3、跟骨神經切斷術:對於無原因頑固性足跟痛可採用此法,不過是一種破壞性手術,將跟骨脛後神經支和腓腸神經支切斷。
4、跟骨滑囊切除術:是將跟骨結節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5、平足症的跟骨截骨術:目的是通過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擺正,使跟骨有一個良好的生物支架。
I. 腳後跟疼怎麼治療有什麼好的辦法么
腳後跟疼常見的病是三個,一個是我們稱為叫跖腱膜炎,還一種稱作脂肪墊炎,因為它在跟骨這有一個脂肪墊,還有一個叫跟痛症,也就是說,平常老百姓說的骨刺,但是實際上來講,骨刺並不引起真真正正的足跟的疼痛。
J. 腳後跟疼怎麼治療
腳後跟疼是什麼病
大部分腳後跟疼痛是韌帶發炎造成。腳底韌帶連跟骨底端,行走時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腳後跟疼吃什麼好
1.可能是缺鈣,建議補鈣,多吃含鈣多或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例如:奶類含鈣較豐富,吸收也充分;動物肝臟,蛋黃,魚,肉及豆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沒收.海帶,小蝦皮等海產品含鈣量高;紫菜,菜花含鈣也較豐富,蠶豆連皮吃提高鈣的吸收;骨頭加醋熬湯,可增加鈣質,精醋排骨也含有豐富的鈣質;將魚炸酥後連骨吃,可提高鈣的含量
治療腳後跟疼的偏方
威靈仙
用威靈仙5--10克(搗碎)、陳醋適量。調成膏狀,備用。先將患足浸泡熱水中5--10分鍾,擦乾後將葯膏敷於足跟,外用布綳帶包紮。晚上休息時,可將患足放在熱水袋上熱敷。每2天換葯1次。
復枯草
白醋50升,夏枯草60克。做法:先將夏枯草放入鍋里,加適量清水煎30分鍾,然後去渣,將葯汁倒入盆里,再加入白醋,趁熱熏洗足跟患處20分鍾,每天熏洗1次,堅持用7天。
茄子根
茄子根500克,加水4000毫升,浸泡30分鍾,以文火煎30分鍾,先熏後洗患處,每次1小時(水溫下降後可再加熱)。每晚1次,10天為1療程。
福舍予膏
找到患處,取膏葯直接貼附在患處,敷平整,一天換一貼,根據疼痛程度,選擇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