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談如何讓低年級識字教學充滿趣味
一、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識字,激發興趣
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游戲廳"玩,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低年級孩子年齡小,自製力弱,學習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天性好動,而活動則是他們最喜聞樂見的方式;學生都喜歡游戲,要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於樂。漢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關於漢字的軼文趣事舉不勝舉,教師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引用,學生聽了這些故事不由自主地對漢字產生了好奇心。我們還可以經常開展以下一些游戲,學生的識字興趣會越來越濃。例如,猜字謎,教師根據字形特點創編謎面,學生猜謎底,學生猜謎的過程實際上是識記字形的過程,這種識記不同於機械識記,是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記憶,印象深刻。然後教師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觀察字謎,展開聯想,和同學合作或者獨自創編字謎,讓大家來猜,如:一橫一豎是什麼?(十);"上"字邊上長尾巴。(土),手腳並用是什麼? (捉)。另外還有編兒歌,編故事,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編一些兒歌幫助學生識記,以後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嘗試著編一編。如: "一撇一捺要分家,兩筆寫成八八八。」某些時候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形體動作記憶字形。如雙臂伸直、雙腿並攏,就是一個"十"字;再打開雙腿就是一個"大'字;站直了打開右臂就是一個"卜"字等。低年級的兒童擅長形象記憶,學生聯系一些具體的直觀形象有助於識記字形。'還可以設置識字"游戲點心"比如每節語文課開辟五分鍾的送"游戲點心"。宗旨就是通過各種游戲活動,使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興趣盎然地將所學漢字加以鞏固,加以運用;具體包招以下內容。:
(1)開火車(分小組進行)。其他孩子學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組詞或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了,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2)手拉手、交朋友:教師准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學生戴上生字頭飾,並把它讀出後,選擇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教.師還可以准備字形結構相同的字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宇,讓學生讀後手拉手交朋友。
(3)摘蘋果: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寫有生字的蘋果,學生製作果籃(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確讀音,正確拼讀),;摘下對應的蘋果(生字)可小組競賽,看哪組摘的蘋果多。
(4)釣魚;出示一幅畫著池塘的畫,池塘里有許多魚(拼音),學生說出對應的生字,組成詞,上台釣魚,可分男女、小組競賽。
(5)猜謎語、說兒歌:根據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猜謎幫助記憶。如能做出動作的字,可以做動作、說兒歌加以記憶。總之,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喜歡。比賽,教師適時地開展對教學有幫助的游戲活動,就會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為學生愛學的活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
以往的識字教學,老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也很辛苦,但是收效並不大。究其原因,一是漢字本身難認難記;二是教學流程呆板,教學方法單一,使識字教學成為了枯燥乏味、毫無樂趣的事情,與低年級學生好動愛玩的特性形成了強烈反差,讓他們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我們在教學中應重視這個問題,採用豐富的識字形式,讓學生對漢字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自覺主動地學習識字。我們平時在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願望,在識字過程中讓學生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形成獨立識字的本領,去主動認字,體會成功的快樂,才能讓學生的興趣持之以恆,讓單純的興趣變成學生的一種心理滿足,形成學習的內驅力。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例如,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說說,這些字中哪些是你認識的。當學生說出後,及時鼓勵,說: "你真棒!你真行!"並問他是怎麼認識的。學生可能會說:"我是在閱讀帶音節讀物中認識的。"或者說;"我是在廣告招牌上請教父母認識的。""我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及時鼓勵;"你真會識字。繼續努力!"學生聽到老師這些真誠的鼓勵,就會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了自主識字的信心,自主識字的願望也會更加強烈,自主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更加高漲,鼓勵他們能主動在家裡、街上、商場等生活中識字,從而增加了自己的識字量,使學生在自主識字中感受成功的樂趣。
三、靈活 運用多媒體豐富識字方式,強化記憶
漢字是一種表義文字,對初學漢字的一年級學生講解字義是件難事,往往是越解釋越深奧、越解釋越糊塗。這時候如果利用一些識字軟體來輔助教學能收到很大的效果。多媒體識字軟體提供了豐富的圖象,學生只需看看畫面,對字義就能意會,無需教師多講。如教「筆」字,屏幕上先出現一支毛筆,上面是竹桿,下面是筆毫,
B. 淺談如何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
新課標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因此,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更為重要。
1、採用直觀的教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運用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圖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游戲激趣
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活潑、好動的特點,又喜歡游戲。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貓小帥學漢字】APP中,就以豐富的游戲內容和學漢字相結合,通過漢字沖關、使用漢字魔法等情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娛樂素材,並且讓學生在娛樂的同時能夠習得漢字,從而實現寓教於樂。
二.課堂上教會孩子識字方法,讓孩子會學。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
例如【貓小帥學漢字】APP中,如教「哭」字時,會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老師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哭的眼淚。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會漏寫這一點了。
C. 如何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報告
一、讓學生在自學中尋找規律,在識字中提高學習興趣。 1、在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做到讓學生去挖掘識字的方法和規律,培養識字的能力,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於識字,主動識字。 2、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在學生學習了基本字、基本筆畫、筆順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之後,上課時首先解決生字的讀音,接著可以問學生:「今天我們要認識這幾個生字,看誰最聰明?你是怎樣記住這幾個生字的,請你告訴大家。」這樣一問,同學們興趣盎然,馬上就開始在大腦中尋找答案,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記憶方法:「形近字對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增減筆畫」……。 3、過去的教學一般是老師教,學生學,學生處於被動地位。實驗證明學生在充分自學中用多種方法思考、記憶、分析字形,是培養識字能力的捷徑。當然,自學不等於老師不教,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放手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問題,獲得知識,這樣的所獲才扎實牢固,還可以從中摸索體會漢字的構字規律。 4、在教學象形字時,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圖與字、物與字結合,知道這種模擬事物的樣子造出來的字就是象形字,讓學生在學習和比較中掌握象形字的識記規律,由形到字,由字到形,形象識記,引導學生學會識字。 5、對於會意字的教學,教師可啟發引導學生揭示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編一些琅琅上口的兒歌,如「二木林,三木森,二人從,三人眾等,從中了解會意字的構字規律,自己學習同類別的字。 6、對於形近、音近的字,可組織學生進行比較,區分、辨別,抓住異同點,巧記,活記。 7、在教學認識同一類偏旁的生字時,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它們的秘密,發現它們的共同點,知道這些字都是與什麼有關聯的,揭示構字的規律,舉一反三,在學習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8、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如摘蘋果、走迷宮、找朋友、配配對等,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氣氛里進行有趣、有效的識字。二、讓學生感覺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識字。 低年級教材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提出「認識」、「學會」兩種要求,在第一學段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多認」有利於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盡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但我們不不難發現,低年級學生在識字中,音、形、義三方面,字形是難點,解決了這一問題就為提前閱讀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剛剛入學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易於疲勞,教學時要採用多種方式方法,激發學生情緒,使他們在興趣盎然中邊玩邊學,充分調動學生無意注意的同時促使有意注意的發展,所以,每種方式練習前都要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並且老師要為解決困難創設情境,以促使學生思維靈活、有創造性地發展。因此可以採用以下趣味識字方法: 1、競賽法。小學生好勝心強,一提起比賽,他們就來勁了,所以在識字時,穿插一些比賽,能提高教學效果。如開火車比賽,教了生字後,開兩列火車比賽,看哪組同學讀得又快又准,就評出哪列火車開得又快又好;又如組詞比賽,教了生字,讓學生口頭組詞,看誰組得多;又如說話比賽,讓學生用當堂學的詞語說話,看誰用的詞多。這些比賽,既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效果很好。 2、游戲——找朋友。老師把生字卡發到同學的手中,一個學生拿著「飛」字說:「我是『飛』,誰和我做朋友?」另一個拿著「機」的學生馬上出來和「飛」合在一起,說:「我是『機』,我和『飛』組成『飛機』」。全班讀「飛機」。 3、編口訣。在一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發現「編口訣」能幫助孩子們輕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比如: 閃:門里躲著一個人。 種:禾苗種在水田中。今天要用心念書。肯:月亮不肯止步。 4、摘水果。老師先畫出一棵很大的蘋果樹,再把寫有相同偏旁字的水果形卡片貼到蘋果樹上,教師讀哪個字,就讓學生把帶有這個字的蘋果摘下來,然後用這個字組詞。 5、排隊組字。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字部件卡片打亂,發給每人一張,讓他們到講台前來組成老師讀出的生字,全體學生認讀和評議。 6、情景法。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也可讓學生做做這些動物,體會這些字的部首與意思的關系,從而記住這些字的字形。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想像,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D.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
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主要方法有以下幾種:
1、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所以需要採用直觀的教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例如貓小帥學漢字APP中,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圖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游戲激趣。在識字教學中,貓小帥學漢字APP把游戲引進教學,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E. 如何低年級讓識字教學更有趣
一、 創設情境,激發自主識字的興趣
1.精心設計開課導入方式,或播放音樂或將故事迅速激發學生的興奮點,或用親切的微笑、溫和的語言,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以便發揮學生識字的積極主動性。
2.利用色彩鮮艷的掛圖,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尤其是象形字的教學,圖片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3.多媒體再現情境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的特點,它正迎合了低年級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它藉助稚趣的圖象、鮮艷的色彩、生動的動畫在學生面前展示了一張張活動的畫面。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起來,思維被激活了,他們展開聯想,努力尋找相關的字。這讓學生覺得識字也像看動畫片那樣有趣。另一方面,多媒體還可發揮它的網路優勢,在網上給學生搜索有關漢字起源的故事,進行弘揚民族精神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識字的重要性和做人的道理。
二、鼓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趣味識字
中國的漢字很奇妙,一個漢字可以是一首詩、一幅畫、一首兒歌、一個故事。課堂內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識字積累,發現並運用自己喜歡的識記方法,興趣盎然地獨立識記生字。這些識記方法一旦被激勵和激發,將成為孩子們寶貴的方法性資源,而且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越來越熟練和提高。
三、教給方法,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F.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識字興趣 小課題研究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識字、寫字是教學的重點,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有效實現識字教學的目標,而且能激發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擴大小學生的識字量,為他們的閱讀、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1]。實踐證明,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積極地把各種教學方法巧妙地融合起來,就可以激發小學生識字的興趣與慾望,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幫助學生主動參與,使他們真正成為識字的主人,可以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不斷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識字教學中要依據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切實落實識字教學的目標。那麼,如何培養低級小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性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思考與嘗試。
一、採用多種形式,激發識字興趣,培養識字習慣
通常的做法是:建立「識字檔案袋」,製作「識字卡片」,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開學初,我就建議每位同學建立一個「識字檔案袋」,把每天新認的字做成卡片,收集到檔案袋中。課堂上,我讓學生小組協作學習,通過玩字卡認讀生字,一邊擺,一邊讀。一人一張,不會的請教小組同學。讀――在小組長組織下,組員開火車領讀字卡,可找出難認的字拿在手裡或擺在一旁,再認讀。考――同桌互相考認字卡,自己不會的跟別人學,別人不會的想辦法教;收――學生自己快速收字卡,邊收邊讀。通過這樣的學習,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識字活動中,在互幫互助、互談互考中認會生字。
生字卡片在課堂教學中應用還是常見的,最近在一節識字課堂教學上看到老師採用的就是識字卡片的方法。老師所講的內容是《動物樂園》。第一次出現生字卡片時是在生字集體認讀後,老師要求學生拿出自製卡片,同桌互相認讀,同學之間饒有興趣地你舉卡片我讀、我舉卡片你讀,各自給對方當小老師;緊接著第二次出現卡片:學生看著卡片「開火車」輪流讀;接著第三次:老師手中拿著自製的較大一些字體的生字卡片,找學生到黑板前把卡片與對應的動物圖片粘貼起來,下面的同學當小裁判,看誰找得又對又快,找完後又拿著教鞭當小老師領著所有同學認讀;緊接著第四次出現卡片:做「對字游戲」,鞏固生字詞。老師讓學生把手中的識字卡片准備好,老師指哪個字,學生快速地找到那個字,並讀出字音,再讀詞,依次把所學的幾個字讀完,再對學過的字進行結構歸類,這樣既鞏固了生字詞,又活躍了課堂學習氣氛。應該說這位老師巧妙地利用識字卡片,靈活高效的識字手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在低年級以大量識字為主提前閱讀這一目標的要求下,不少老師忽視了識字卡片的作用,本節課當卡片被較好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我的眼前為之一亮。卡片運用得自如、恰當、信手拈來,既省時又高效,這與時下的課堂教學中,很多老師一支粉筆、一張嘴不停地說字音,強調字形,形成了鮮明對比。很多老師覺得做卡片比較費時,不愛運用,殊不知多好的教學資源被浪費了。
低年級的識字卡片既可以在課堂上運用,又可以在課余時間運用,運用得當,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課下可組織學生自製識字卡片,老師可做示範,讓學生明確要求:卡片紙張由老師提供,生字分兩種。一是本冊教材中的所有一、二類字,另一種是本冊教材中所沒有的生字,生字不重復(每一個生字的部首都由紅色書寫,其餘部分由黑色書寫。);卡片正面是生字,背面是拼音及兩個生詞。課上涉及哪一課就把哪一課生字的卡片准備好,教完每課生字,有些同學不會讀或不會組詞,寫不出部首,就拿出識字卡片讓他們自己讀一讀、講一講、擺一擺,這樣字詞在他們的頭腦中反復再現,增強了記憶,收到了較好的識字效果。
課余時間可以復習其他教材中的生字,讓小學生互當小老師,由會的教不會的,會的同學出示字卡,不會的就跟著讀音、說結構、組詞。也可以讓同學之間互換卡片,把自己會的而別人不會的互相交換……先同桌互換,再小組內互換,最後全班互換。等所有生字都認下來後,再把自己的卡片收回。周而復始,每月進行一次月評,根據識字量獎勵相應的小紅花。一學期下來,看誰教得多誰認得多,由老師選出幾個識字量最多的學生,對其餘學生進行卡片抽測,所有學生按認字的量獲取相應紅花獎勵。每月進行一次月評,最後每學期再進行總評,選出識字小能手,頒發「識字小能手獎」。
期末復習時,生字卡片的作用更大,老師引導學生把本學期所認識的部首相同的字卡放一起,分為一類,把全部生字按部首分類讀一讀,寫一寫,這樣一學期結束了,學生能清晰地儲存學過的生字詞。此外,可以指導學生利用生字生詞卡片自學字詞,因為一年級學生已經學會了拼音、筆畫、偏旁部首及獨體字,有了生字卡的提示,學生就能練習讀准字音,認清紅、黑色的偏旁和另一邊是什麼,合起來是什麼字,既能鞏固學過的生字詞,又能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
還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識字競賽。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識字成果的願望。可以不定期舉辦「聽寫比賽」、「讀書比賽」等各種識字競賽,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原本枯燥的識字活動充滿生機。
二、轉變學習方式,體驗識字樂趣,培養識字能力
1.注重與生活的聯系。在識字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與生活中的課程資源結合起來,讓識字學習無處不在,處處成為識字的課堂、識字的場所。如利用電視廣告、街頭標語識字、馬路標識及市場、商店等適時對孩子進行識字學習,這不僅能鼓勵孩子在生活中識字,提高學習興趣,更能使孩子對新字的掌握既快又牢固。
生活與識字結合,創造性識字指導學生識字,如能將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識字有機結合,既能豐富學生體驗,又能深化學生認識[3]。例如教學漢字「春」時,就可以引導學生重用已有生活經驗逐步展開,首先想到一年四季中的「春天」,「春天」里的「春風」、「春雨」,然後加深理解,用「春」字說話,想到「春」字的古詩「春曉」,最後交流「春」還有哪些意思和用法。這樣,學生通過討論、交流,不僅對「春」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對識字產生了濃厚興趣。 2.改變課堂教學方法,在良好的氛圍中識字。課堂是學生識字的主渠道。在課堂上,我注重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識字,提高識字能力。例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識字比一比》一課時,一上課,我便在黑板上畫出一座山: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去登山,要上山頂。可不容易,要「會識字」、「能讀文」、「寫好字」,有信心拿到山頂的紅旗嗎?這個情境的創設,把枯燥的識字變成了極富挑戰的競賽活動。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投入,會識字、能讀文,體驗到了競爭的樂趣,自然達到了良好效果。
3.引導學生按規律識字。在引導學生識字時,我經常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教學。如教學形聲字「情、晴、請、睛」時,讓孩子根據形聲字的特點,利用形旁推測字意――「情」和心有關,所以是豎心旁;「晴」,有太陽的天氣是晴天,所以有日字旁;「請」是一種文明語言象徵,所以用言字旁;「睛」目就是眼睛,所以有目字旁。在識字教學中,結合具體的字自然滲透字法,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運用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實踐中逐步提高。另外,我注意給學生留有自由識字的空間,經常引導學生說說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是否有更好的記字方法,以激活學生思維,充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能。
在學習過程中,主動識字才是高質量的識字,才能使學生對識字產生深厚興趣。教師一定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最佳識字效果。
童心純真,童趣無邪。在識字教學中,只要我們能認真鑽研,用心琢磨,就一定會讓枯燥的漢字變得簡單易學,就一定會讓學生體驗到識字的樂趣,就一定會找到一條符合兒童學習規律的高效識字之路。
總之,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擴大低年級的識字量,引導學生提前閱讀,已成為許多小學語文教師的共識。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老師往往從主觀願望出發,無視學生的學習需要,把學生當做識字的容器,任意進行「灌輸」、「注入」,致使一些學生對識字感到厭煩。《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因為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可以讓小學生學習漢字變得更輕松,更主動,更快樂。
G. 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然而文字是枯燥無味的符號,學生學起來單調乏味。對於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識字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最基礎的動力和源泉。有了興趣,學習自然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學生有了喜歡和願望,才能讓學生學習漢字變得輕松,變得主動。因此,只有讓學生對學習漢字產生興趣才能使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那麼呢?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一、引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 引導學生觀察字形,運用多種方法思考,分析記憶字形是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的根本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發現從而自主識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學習了偏旁部首,獨體字、基本筆畫、熟字的基礎上。以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疊一疊比一比等形式進行識字。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並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來識字。如教:請、意、香、太、沙、想、伙、地、多、話、等這些生字時,我就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再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愛的識字方法來識記字形。我說: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些生字,請大家動動腦筋看看誰能想出最好的識字方法。這樣一引導孩子們的興趣就被激發了起來,一陣思考後,他們紛紛舉起了小手,爭先恐後地說出自己的方法。有的說:我用加偏旁來記‘請’‘意’‘沙’‘想’‘伙’‘地’這些字。有的說:我喜歡用換偏旁來記,把‘活’換‘話’、‘抄’換‘沙’、‘清’換‘請’、‘他’換‘地’字。也有的說:我會用‘大’加一筆變成‘太’字,兩個‘夕’疊在一起就變成‘多’字。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猜字謎、編順口溜等方法來識字 猜字謎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識字方法,在識字中妙用猜字謎,能充分地激發學生濃厚的求知慾。使枯燥乏味的漢字變得生動有趣。如我在教把字時,我編成:用手拉住尾巴;教間字編成:日在門中停;教伙字編為:一個人在火旁邊;在教照字時,我編成:一口小水井,一把小刀,四滴水,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等等。孩子們通過猜字謎較快的掌握了漢字,這樣既激發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思維。 有些生字可以編成順口溜,兒歌、小故事來幫助學生識字。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而且對學生識字、記字、辨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順口溜和兒歌簡單易記,朗朗上口孩子們都喜歡念。在教學中我經常把漢字編成順口溜、兒歌等方法來讓學生學習。如:我在教晴和情字時,由於這兩個字既同音又形近學生比較容易混淆,難記。我就編了順口溜:晴天晴天,見太陽;友情友情,要有心。在教霜字,我編成:表兄弟木和目,淋著雨去找霜。教學中出現的順口溜有: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人門閃,馬門闖,心入門,悶得慌等等,通過這些簡單易記的順口溜,孩子們都能准確無誤地把漢字記住。 三.表演動作識字 在生字教學中,有部分是動詞。在教學這些動詞時,我讓學生通過表演動作來掌握生字。如:教拉推抱字時我先讓學生做拉、推、抱的動作,讓學生明白這些動作都是通過手來完成,所以都是提手旁。在學習吹和叼字時,我先讓學生想一想動作,然後請一些同學到講台上做吹和叼的動作,讓學生明白這些動作都是通過嘴巴來完成,所以是口字旁。再讓其他的同學說說他們的動作做得對不對。這樣既讓學生掌握了漢字的構字規律,弄懂了字義,又對識字產生了興趣。 四、游戲中識字 低年級的識字量大,孩子們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枯燥,厭煩的心裡。根據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在教學中巧妙地設計生字一家人、生字找朋友、生字火車接龍、 生字換朋友等游戲來讓學生識字。如:我設計了生字一家人的游戲,我在黑板上貼了三座漂亮的房子,分別把帶有イ、サ、ン這三個偏房的生字卡片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把同偏房的字貼到同一間房子里,讓生字成為一家人。這樣不但讓孩子們在玩耍中輕松愉快地識記了新字,鞏固了學過的舊字,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聯系生活識字,在實踐中體驗識字的樂趣 漢字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讓學生養成留意周圍的事物。在生活中識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識字量。這是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生字的有效途徑。因
H. 如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激發識字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識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就能自覺地去學習並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只有提高孩子們對識字的興趣,才能使孩子們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童真無邪,喜歡布偶,愛交朋友。教學時,老師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
,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就喚起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起來。
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教師在教學時應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如,教他們唱兒歌、與他們交朋友等,這樣就能把枯燥的識字教學課堂變成了學生的興趣課堂,既能減輕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又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當中去。
讓學生在識字中享受快樂
實踐中積累的識字經驗,成為學生識生字的基礎。漢字造字的規律性,為放手讓學生嘗試識生率提供了可行性。積極動腦,不僅掌握了生字,更重要的是在主動參與、體驗識字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我們還利用歸類識字中認識同族字的特點,嘗試著打破常規,讓學生根據詞語,運用規律,自己研究歸納出生字。如在低年級教材中,教給學生基本字「包」
,讓學生掌握音、形、義。再讓學生找出帶有「包」的熟字「跑」
,作為例字引導學生發現:「跑」是用兩部分合起來表示的,「足」與字的意思有關,「包」與讀音差不多。接著出示新詞:水( )、火( )。學生藉助聲旁「包」宇,利用形旁表義的特點,自己試著創造出這幾個生字。然後,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所創造的字,並說出理由,又在班上交流。這樣的設計,打破了歸類識字課的一般做法,引導學生發現形聲字的規律,運用規律識字,把學生當作探求知識的主人。這樣的教學活動,其意義已超過了識字教學本身,讓學生在參與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讓學生在識字中輕松記住字形
低年級學生對謎語有濃厚的興趣。為了能讓識字教學變得活潑有趣,我們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將謎語與學生的識記生字聯系起來。除了編謎讓學生猜字外,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某些漢字的字形特點,進行聯想,學著編謎語。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
,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
,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呢。又如:坐、休、獸等學生看著這些字很快學著編出謎語。因此,學生分析字形,抓住特點的過程中,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實踐
1、拓寬識字渠道,鼓勵學生生活識字。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最好資源,識字也不例外,學生學習漢語有別於學習其他語言,它具有母語學習的優勢,因此我們必須充分發揮這一優勢,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2、放開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孩子有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他們最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最會尋找符合自己個性的學習識字的方法,而這些學習方式一旦被鼓勵和激發,就會變成孩子寶貴的學習資源,成為方法性的資源,而且這些資源不僅不會遺忘,而且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越來越熟練和提高。
3、鼓勵孩子的獨特識字方法。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被他人認同的精神需要,兒童尤其如此。」因此,對於孩子獨特的識字方法,教師要多加鼓勵,有時即使孩子說的不夠好,不夠完整或者不夠正確,教師也要鼓勵他們獨特的思維,同時對他們的方法予於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實踐證明,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融合上述幾點的做法,學生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和能力
I. 如何進行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
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的起始階段,是小學教學的基礎,識字教學的質量不僅直接關繫到普通教育的水平,而且也影響到全民族的文化科學素質。因此,提高識字教學質量已經成為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重點。新課標規定: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孩子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因此,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我們的教學不僅要培養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要教給他們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以往那種教師講,學生學;教師寫,學生抄;單調的課堂教學方式已不復存在了。那麼如何進行低年級識字教學呢?下面我就談談我的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他們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低年級孩子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一堂課中如何牢牢抓住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顯得更為重要。
1.採用直觀的教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單憑教師的講述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如在教學時我把字的部首或易出錯的地方用紅色粉筆標出,再配上多媒體的演示,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圖象、動聽的聲音,把孩子牢牢吸引住,大大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2.游戲激趣
在識字教學中,能否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慾,這是識字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也是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因為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教師要想在一堂課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的確很難完成。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活潑、好動的特點,又喜歡游戲。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於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時注意收集學生中喜歡的游戲,進行精心設計運用於識字教學,根據課文要求,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例如:猜字謎。這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游戲形式。可以出現在初識生字時,如要學「雨」字,教師可以讓學生猜一猜「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中看不見。」指的是什麼?也可以出現在記憶生字時。如「告」字,教師可打字謎「一口咬斷牛尾巴。」字謎還可以讓學生動腦筋創編,培養創新意識。我常採用的游戲有:送信、找朋友、送生字寶寶回家、開火車、猜字謎等。
二.課堂上教會孩子識字方法,讓孩子會學。
教師教是為了不教,這就要求我們教給孩子識記的方法。我常用的方法如下:
1.形象記憶法。
在識字教學中,通過簡筆畫、動作、語言等,創設情景,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效率。如教「哭」字時,學生比較容易寫漏一點,老師可以出示一幅小妹妹哭的圖畫,再讓學生用簡筆畫畫出她哭的樣子,老師指出「哭」上兩個口表示眼睛,一點是哭的眼淚。這樣,學生寫「哭」字時,就會想到這滴眼淚,就不會漏寫這一點了。在教學「輕」的時候,學生就意外的自己找到了識字的技巧——他把工上面的想成了貨物,工人用車搬貨物就更輕了,瞧!多聰明的學生啊!接下來就有好多學生說出了自己的發現,我相信這些學生想忘記這個字都難了。
2.猜謎識字法。
學「碧」字的時候我就編了一個謎語:王子和白雪公主坐在石頭上說悄悄話。這個謎語利用了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心理編的,這樣學生就高效率地記住了這個生字。如「午」也可採取類似的方法:遠看像頭牛,近看牛無頭,時間正是日當頭。
3.順口溜識字法。
遇到難、易錯的字,藉助順口溜教學。如教學「美」字: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順口溜識字教學,幽默風趣寓教於樂,琅琅上口,易學好記,學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現語文課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識字效果
4.找規律識字法。
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去尋找規律的方法。加一加:如方加一個反文旁就成了放。減一減:如:學了園,減一減就成了元。換一換:如底和低就可採用換一換的辦法
5.故事識字法。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更能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如教學「望」字時,我給孩子們講了個小故事:從前,有個小王子,他的媽媽死了,他很想念媽媽,人們告訴他媽媽到月亮上去了,於是他常常抬頭望月亮想媽媽。同時教兒歌「王子望月望、望、望」。這樣孩子們很快就記住了。
J. 識字教學激趣方法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簡筆畫、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馬「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
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說說「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如: 「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十字頭,禿寶蓋,撇著撇著一小點兒(索);三個人到二年一班去聽課(奉)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順口溜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
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故事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游泳);「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