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timss分析方法怎麼做

timss分析方法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2-04-20 07:06:50

① 男生學理科真的比女生強嗎

很多人觀念中認為女生學理科比不過男生。其實是你自己認為女生比不過男生。但是據統計1931年—2013年,80多年間全球160萬學生的數理成績,男女生的數理成績並沒有根本差別。女生並不比男生差。數據顯示女生的成績更平均一些,多數集中在中間部位。而男生的成績比較兩極分化,頂尖的男生更多一些,而大眾的目光總是會聚焦在頂端優秀的那部分,無視其他部分。如此大家就認為理科還是男生更優秀,男生更適合學理科。豈不知,最差的那一部分里男生占據的比例更大。

據科學家研究,女性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基因的問題更容易產生焦慮,過分擔心成績,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一旦遇到難題就會因為焦慮而影響思考,從而影響成績。而男生的大咧咧性格不會因為一般的成績而影響精神。這也是很大的區別。再就是傳統觀念都認為女生讀的年級越高理科成績就下滑的越厲害,很多人都說,女生讀高中還是不要學理科,根本就跟不上,還是學文科比較好,不用做題只管背題就可以了。這種觀點也影響到女生的心理活動,自身會認為就是不如男生,不戰已經退了,沒有了精神動力,學習越來越下滑。一個有信心的人和一個信心的人同時學習,很明顯的就會看出結果。科學家研究表示,一個充滿信心的人,他的大腦會反映出一種成長的狀態,如此在這種狀態下,一個人的大腦進入了積極的運轉狀態,這也就是心理和情緒的作用。一個沒有信心的人,整天在一種消極的狀態下,根本就沒法正常學習思考,成績自然下滑。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總之,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不管是學理科還是文科,想要學好,都得付出努力,而這份努力不僅僅是時間和體力上的付出,更多情況下是心理和精神的戰斗。女生如果喜歡理科,不要在乎計較別人怎麼說,找對學習方法,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一樣取得好的成績。男生如果喜歡文科,同樣不要在意別人怎麼說,男沒人規定男生就得學理女生就得學文,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自己的喜歡的學科,為將來大學專業的選擇打好基礎。

② 足球運動的意義

震驚美國的成績

這群體育老師不但讓內珀維爾學區的學生成為全美國最健康的孩子,還讓他們成了最聰明的孩子。

僅僅是上半學期結束時,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提高了17%,平均成績也超過全州平均水準。不過,這些成績和TIMSS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當內珀維爾高中的經驗推廣到條件更差的學區後,人們又發現了這個課程的新益處:校園暴力等違規事件從每年的228起減少到95起。

小課程,大原理

內珀維爾高中的案例背後,隱含著生物神經學的原理。研究表明,運動給身體提供了某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創建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使大腦能夠做好准備、願意並且有能力去學習。

③ 在澳洲讀航空管理專業Aviation Management

一:澳大利亞技術移民IT&通訊類職業評估

自從2002年10月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調整了計算機類職業技術移民的工作時間的要求,計算機類技術移民就不再是技術移民的主流,但是只要你有較長的工作經驗,此類別仍屬於比較容易通過的行業,自然也成為DIY的主流,或者說多數DIY的都是IT類的。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將計算機類的職業分為8大類。它們分別是應用分析程序員(Application and Analyst Programmer)、計算機系統監控員(Computer Systems Auditor)、軟體開發員(Software Designer)、系統開發員(System Designer)、系統管理員(System Manager)、系統編程員(System Programmer)、信息技術經理(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r)、計算機其他專業人員(Computing Professionals)等8種。實際上通訊,電訊類也屬於正宗的60分職業由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來評估。

上述八大類又具體劃分為幾小類。這些職業都是60分的職業,沒有分值的差別。根據新規定,移民法針對計算機類職業申請人的工作經驗規定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計算機專業本科學歷,您只要有4年的工作經驗,就可以遞交評估申請;第二種是計算機輔修專業,即你的課程中有20%以上計算機相關課程,象一些自動化專業,機電一體化,應用數學,等等許多專業,這要看課程設置,我曾經碰到過機械專業的,因為課程里有20%的計算機相關課程,也順利通過了職業評估,或你是計算機大專學歷,您要有6年以上的工作經歷也能遞交職業評估。(非計算機學歷從事相關工作的請看RPL (非計算機專業申請)全攻略。計算機類的職業評估最重要的是要提供比較完備的工作經歷敘述及符合規定格式的推薦信。一般都能通過,具體材料包括:

1. 出生公證
2. 學位公證
3. 學歷公證
4. 成績單公證
5. 簡歷及工作經歷敘述
6. 單位推薦信,不用公證
7. 計算機協會申請表(可以到網上下載www.acs.org.au, 也可以在本論壇上找到可編輯的版本下載)
8. 列印申請表,到銀行買350澳元的匯票

郵寄地址:
AUSTRALIAN COMPUTER SOCIETY
LEVEL 3 , 160 CLARENCE STREET
SYDNEY NSW 2000
AUSTRALIA

澳大利亞計算機協會收到結果後會用email發給你檔案號,你可以隨時查詢你的評估進度,通常20天至40天左右,得到結果。
二:商業移民的九大優勢

新商業移民法降低了對申請者的要求,只要申請者有兩年的商業經驗,擁有約150萬個人資產,就滿足了基本條件。

(一)只要有州政府的擔保,對申請人的年齡和英語都沒有限制。由於有了州政府擔保,簽證的成功率也大大提高。(如:南澳政府擔保,年齡55歲以下,無英語要求)。

(二)申請時間短。以南澳為例,目前一般遞交申請1個月,便可獲得州政府擔保(不會英語的申請人需要先取得州擔保,然後再遞交移民申請),遞交簽證2—4個月,即可被安排去香港面試,面試後即可知道簽證結果。

(三)獲得綠卡有保障。獲得4年臨時居民簽證後,主申請人可以不去澳洲居住,只要配偶在澳洲累計住滿一年即可轉綠卡,這樣無須放棄國內的生意。

(四)無移民監,一人申請,全家獲益。移民申請以家庭為單位,包括配偶及25歲以下未婚在讀子女都包含在內。小孩可以免費就讀澳洲公立中小學。

(五)文件准備更符合中國實情。對公司財務的審計,只要澳洲或香港的會計師做特殊項目的審計即可。

(六)對申請者材料的要求也相對較寬松,譬如資金來源,只要說清,通常不必提供證據。

(七)申請人類別范圍廣:個體經營者、企業的股東、高級管理人員,股票、期貨、外匯投資者都可以申請。

(八)持澳洲護照可以自由出入西方國家。

(九)有實力的移民代理公司在澳洲主要城市的服務機構會提供從接機、介紹生意、子女入學安排等一系列後續服務,省去了新移民在生活和生意中的麻煩。

備註:南澳州政府出台了支持移民投資的新政策:由政府撥款對前來該州投資的商業移民給予補貼,補貼總額將達到4500萬澳幣。凡是來南澳的商業技術移民,一旦其投資項目得到政府批准,均可享有該補貼,即「你投資一塊錢,政府就補貼一塊錢。」最大的項目可以補貼1000萬澳幣。

二、澳洲移民的特點簡介:

(1)從2003年3月1日起,澳洲政府對商業移民的政策做了重大改動。新政策的推行,將有利於緩解舊政策所帶來的種種弊端。對各國移民者,尤其是華人的創業將更為有利。

新政策主要推行「兩階段移民程序」,取消了商業移民記分制的審核方式(技術移民依然打分),主要通過兩方面來衡量申請者,即商業背景和個人資產。

第一階段審批通過後,所有的申請者都可獲得為期四年的臨時居留簽證,赴澳定居並創業成功兩年後,即可申請永久居留簽證。新政策更加突出了州政府的作用,對於英語能力、年齡未能達到要求者,可申請擔保。

(2)主要類別:(州政府擔保類)
A/企業主移民:
第一階段:163簽證 第二階段:892簽證

B/企業高級主管移民:
第一階段:164簽證 第二階段:892簽證

C/公債移民:
第一階段:165簽證 第二階段:893簽證

備註:163、164、165這三個類別的基本要求完全一樣,只是在申請人的身份,投資方式和資產要求方面略有不同。

457簽證

一、概念:457類別簽證的目的在於,澳洲政府為了吸引更多海外專業技術人才和商業來澳就業以及便於海外商貿、企業界人士來澳開展商務活動,是一種長期商務簽證,也叫多次往返的長期工作簽證。

二、適合對象:
(1)企業主、企業股東、高級管理人員、投資者等商業人士;
(2)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員;
(3)海外商貿、企業界人士開展商務考察。

三、簽證類別:
(1)申請人以個人名義,憑自己的資金、企業、工作背景提出申請,即提名自己赴澳;(此為457投資類簽證)
(2)申請人用自己國內的單位或海外公司的僱用,即僱主提名赴澳。(此為457勞務類簽證)

備註:如果申請人是商業人士,那麼具備的經商背景和赴澳後從事的商業活動應該有相應關系。如果申請人是專業技術人才,也可以選擇457投資類簽證。商業活動的類別包括,購買澳洲已有生意股份,選擇生意種類注冊公司,加盟、直營或經濟貿易、財務審計等等。

四、簽證基本要求:
(1)申請人的職業為澳洲職業清單中的類別;
(2)申請人必須在申請前12個月中有6個月的相關工作經歷;
(3)申請人滿足體檢要求。

五、457投資類簽證和457勞務類簽證比較:

1、457投資類簽證:
(1)可以攜帶親屬,對家屬的學習、工作沒有任何限制,未成年子女免費上公立學校;
(2)無性別、年齡限制,無英語要求;
(3)辦理周期短,僅需3—4個月;
(4)免面試,有州政府擔保,不必通過技術移民打分測試系統,簽證成功率極高;
(5)持此簽證期間,在澳洲工作2年,累計住滿2年,即可申請綠卡,申請人全家獲得永久居留權;
(6)持此簽證期間,可以無限制多次往返澳洲;所以主申請人可以不用放棄國內生意;
(7)若申請人自身不願意申請永居,可以每隔4年自行決定申請續簽。

備註:457投資類簽證的最大特點,就是為獲得澳洲綠卡提供了有效的前奏。事實上,457投資類簽證是移民澳洲最佳、最直接、最快速的通道,成功率可以達到95%以上。

2、457勞務類簽證:
(1)不可以攜帶配偶或子女;
(2)年齡在50歲以下,無性別要求,無英語要求;
(3)辦理周期短,免面試,僅需3—4個月;
(4)在辦理簽證前,必須先在澳洲找到工作,即有僱主提名;或者用自己國內的單位提名;
(5)申請人的職業須在澳洲職業清單中,同時必須是其中的緊缺職業;
(6)可以無限制多次往返澳洲;
(7)如果個人工作表現非常優秀,簽證到期後由僱主決定是否提供擔保,從而申請永居;若更換了僱主,則需要申請新的工作簽證;
(8)簽證期限為3個月至4年不等,到期後根據僱主要求,確定是否可以延長工作期限;

總結:不論457投資類簽證或457勞務類簽證,澳洲移民局都要考慮商業人士自己的企業,或澳洲、國內僱主提名的企業,是否有實際的經營, 如果僅有一張執照的「皮包公司」是不行的。所以,澳洲移民局更加歡迎中小企業主、高級管理人才或專業技術人才,來澳洲開展商業活動,開發商機。因此,457投資類簽證的獲簽率要遠遠高於457勞務類簽證。

六、457投資類簽證和商業移民簽證的比較:

2、457投資類簽證和商業移民簽證的比較:
相同點:
(1)都有州政府擔保,無英語要求;
(2)無移民監,主申請人不用放棄國內生意。一人辦理,全家獲益,可攜帶配偶及25歲以下未婚在讀子女,小孩免費上公立學校。

不同點:
(1)申請人要求不同:
商業移民:(A)企業主、股東、高級管理人員、投資者等商業人士;(B)年齡55歲以下。
457投資類簽證:(A)企業主、股東、高級管理人員、投資者等商業人士,專業技術人才,商務考察人士;(B)無年齡要求。

(2)資產要求不同:
商業移民:(A)申請人全家擁有25萬澳幣(合150萬人民幣)以上的凈資產;(B)在申請前四年中的兩年,申請人在企業里擁有至少10%的股份或股東權益,企業這兩年中的年營業額超過30萬澳幣(合180萬人民幣)。
457投資類簽證:對於專業技術人才,無公司資產要求;對於商業人士,需提供(A)公司處於良好經營狀況的證明文件;(B)申請人可能為澳大利亞帶來益處的說明。

(3)辦理特點不同:
商業移民:(A)赴香港面試;(B)審計報告,由於澳洲政府不承認中國會計審計機構,所以必須提供澳洲或香港的審計報告;(C)辦理周期為6—12個月。
457投資類簽證:(A)無需面試;(B)無審計;(C)辦理周期為3—4個月。

總結:如果申請人無法通過技術移民打分要求,而且全家總資產不足,可以選擇457投資類簽證;如果申請人全家資產充足,符合要求,可以選擇澳洲商業移民。

澳大利亞簡介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面積國家,也是唯一擁有整個大洲的國家。

首都設在堪培拉(Canberra),全國分為六個州和兩個區:昆士蘭州(Queensland), 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維多利亞州(Victoria), 南澳大利亞州(South Australia), 西澳大利亞州(Western Australia)和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以及首都直轄區(Australia Capital Territory)和北部地區(Northern Territory)。

澳大利亞的人口有1860萬人,10萬人以上的城市有14個: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佩斯、阿得萊德、霍巴特、堪培拉、紐卡斯爾、伍龍恭、吉朗、黃金海岸、陽光海岸、凱恩斯、湯斯維爾,它們集中了全澳人口的80%。所以,澳大利亞是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

由於地處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四季恰好與中國相反。十二月至二月為夏季,一月至五月為秋季,六月至八月為冬季,九月至十一月為春季。全國45%的區域為溫帶氣候,25%為副熱帶氣候,30%為熱帶氣候。總而言之,澳大利亞是一個氣候溫和,陽光普照,舒適美麗的「南國天堂」。

南澳大利亞州(South Australia)

南澳大利亞州,簡稱南澳或南澳州(South Australia),面積98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50萬人,是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州。它位於澳洲大陸東南部,鄰海一邊是著名的澳大利亞大麴線。這里氣候溫和,冬季平均氣溫為8℃,夏季平均氣溫最高約28℃,陽光充沛,舒適宜人。

南澳環境得天獨厚,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釀酒產地、美食之都和節日之州。首府阿得萊德(Adelaide),面積1870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是一座安全、富裕、時尚、舒適的美麗城市。

由於社會福利制度優厚,物價適宜,這里也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它有便捷的交通,雄偉壯觀的建築,高雅的文化氛圍,還有設施齊全,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健康娛樂。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阿得萊德是澳洲最具商業成本競爭優勢的城市。

移民南澳的三大優勢

一、一切為了孩子:完美的教育系統
南澳的教育質量,從學前到大學教育都堪稱世界一流。著名的畢業生有澳大利亞諾貝爾得主霍華德•弗勞瑞,美國國家航空局的宇航員安迪•湯姆斯,以及核科學家馬克•奧里芬特等等。

學前教育
為年齡在4至5歲的兒童提供進入小學前12個月內的初級教育,這些機構邀請父母參與該階段的教育,這樣可以為新生及父母提供一個增加社會聯系和結交朋友的難得機會。

初等教育
包括從幼兒園到7年級的8年教育。這里充分鼓勵兒童通過積極的探索、提問、談話、閱讀、計算和富有表達性的活動等,開發他們的特殊潛能。而語言、體育、科學、藝術、自然等方面的課程設置,則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和體驗。

中等教育
包括從8年級到12年級的5年教育(學生為12到17歲)。南澳的中等教育,無論是公立或私立學校,在全澳名列前茅。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最適合的學校。而所有的學習科目、教學實踐和資源技術都與國際標准接軌,為在全澳及世界的進一步學習、深造奠定了基礎。據第三屆國際教學和科學研究(TIMSS)調查表明,澳大利亞的中小學在科學和數學等關鍵領域中所取得的成績,已經超過了其他英語類國家。

大學教育
南澳擁有眾多知名大學,都能提供世界領先的教育,友善、創新的學習環境。首府阿得萊德有四所國際著名大學,分別是阿得萊德大學,福林德斯大學,南澳大學,聞名於世的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於2006年也在這里開辦了分校區,可以提供美澳國都認可的學位課程。根據2006年世界大學排名可知,在前50位大學中,有6所澳大利亞的大學;但中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僅排到第248名和287名。

技術培訓
南澳的就業率非常高,在全澳排名前列。這與300多種高質量的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課程是分不開的,它們可以充分滿足勞動力市場,已經被世界公認為最優秀和最創新的教育模式。
南澳的教育世界一流,但學費卻與其他國際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甚至澳大利亞其他主要城市的同等學校相比,都更加低廉。

附:公立中學課程學費差異(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
科目 本地學生 國際學生
公立中學課程 免費 6000—13000
附:悉尼大學學費比較(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
科目 本地學生 國際學生
商業課程 6849 20160

二、發達的經濟環境
南澳社會穩定,經濟發達,眾多行業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高科技產業
南澳是澳大利亞技術最先進的州,有1000多家高科技公司,其產品與技術涵蓋電子、遙感、雷達、軟體與通信等多種領域。

信息產業
南澳的信息產業多元化、成熟、完善,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這里有摩托羅拉的卓越中心(全球僅有5處);還有EDS的亞太資源中心,是其全球三處信息管理中心之一。

礦產業
南澳有澳大利亞最大的陸上石油和天然氣田,奧林匹克壩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層金屬礦之一。該大壩50億澳元的擴建項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資及就業機會。

國防與航空業
總部設在南澳的澳大利亞潛艇公司(ABS)與澳洲國防部簽署了價值60億澳元的海軍防空驅逐艦的合同。預計本合同完成,將會為南澳帶來3000個直接或間接的就業崗位。

汽車業
澳大利亞50%的汽車是在南澳的通用豪頓和三菱汽車公司生產的。2004年至2005年南澳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總額接近10億澳元。

金融業
澳大利亞和國際行業領先集團都在阿得萊德建立了分支機構,有BHP Billiton,EDS,Origin能源公司和西太平洋銀行等。

大型會展
阿得萊德會展中心是世界十大會展中心之一,有10450平方米的無柱寬敞樓層和可以接待6500名貴賓的大型宴會廳。

食品業
它是南澳最大的出口行業,每年出口額為30億澳元。主要包括酒類、海鮮、肉類、穀物、水果和蔬菜類等。

葡萄酒業
南澳是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業中心,年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年出口量佔全國的60%,年產值約合14億澳元。世界頂尖級的葡萄酒,很多都產自這里。

衛生
南澳擁有300多家衛生行業公司,從事視力、醫療設備、制葯以及頭面部和心臟科等高級專家服務。生物研究以大學和商業化為依託,在治療、基因診斷等領域,世界領先。

服務業
運輸、物流、專門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及娛樂業是南澳的強項,其高速的發展是當地經濟的最大組成部分。

旅遊業
南澳每年吸引超過600萬名遊客,為本地帶來30億澳元的經濟利益和36000份工作。

水產業
南澳在水及污水處理和再利用、灌溉及鹽鹼化處理、處理控制設備和教育及培訓等方面具備專長。

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阿得萊德是世界第十大最具競爭力的商業城市。KBR亞太地區高級副總裁安德魯•弗萊徹評價說:」在阿得萊德,低勞工流失率、高質量人才、良好的勞資關系和高品質生活的組合,讓我們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並減少成本。」

三、理想的生活環境

氣候溫和
南澳氣候溫暖,沒有冬天的嚴寒,也沒有夏天的酷暑,類似中國南方濕潤、溫和的環境。

附:南澳地區氣溫
州/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南澳 16-28 16-28 14-25 12-22 10-18 07-16 07-16 08-16 09-18 10-21 12-24 14-26

環境優美
南澳風景如畫,自然時尚,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遊勝地。這里有迥然各異的美麗景觀:崎嶇壯觀的內陸原野,連綿不斷的蔥綠山脈,漫長迂迴的海岸線,清新寧靜的沿海島嶼和寬闊蜿蜒的河流,都是游覽的好去處。

醫療制度完善
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5位,由於人口稀少,人均GDP在22000美元左右,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基本的福利制度是:「幼有所教,老有所養」。體現在:
12年免費義務教育;
大學學費可以無息政府貸款,畢業後多交稅還清;
18歲前,享受福利部的小孩津貼;18歲後,享受學生津貼;
失業救濟金(定居兩年後的綠卡身份居民和公民);
60歲女士和65歲男士享受養老金;
低收入津貼:免稅額,葯費低;
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保健;

其他福利包括:家庭津貼、生育津貼、免疫津貼、住房補助、未婚父母津貼、殘疾人津貼、電話補助、退伍軍人津貼、孤兒養育津貼、領津貼者的教育補助等等,這些津貼雖然沒有詳細到理發或買菜的程度,但基本上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天堂
多年以來,在聯合國關於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評比中,前10名中有5個澳大利亞的主要城市,是近乎完美的理想定居選擇。

附: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和城市前十名
名 次 城 市 名 稱 所 在 國 家
1 墨爾本 澳大利亞
1 溫哥華 加拿大
1 維也納 奧地利
4 佩斯 澳大利亞
5 日內瓦 瑞士
6 阿得萊德 澳大利亞/南澳
6 布里斯班 澳大利亞
6 哥本哈根 丹麥
6 蒙特利爾 加拿大
6 悉尼 澳大利亞

註:墨爾本,溫哥華,維也納並列第一。北京排第75名。
三:去官網上看看吧,很全面很詳細的:www.immi.gov.au

④ 請問我要怎麼移民到加拿大/紐西蘭/澳洲

如果你的英語還行就走175澳洲技術移民時間1年,費用單人3萬左右,我們全程指導。QQ1011259485

澳大利亞簡介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面積國家,也是唯一擁有整個大洲的國家。

首都設在堪培拉(Canberra),全國分為六個州和兩個區:昆士蘭州(Queensland), 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維多利亞州(Victoria), 南澳大利亞州(South Australia), 西澳大利亞州(Western Australia)和塔斯馬尼亞州(Tasmania),以及首都直轄區(Australia Capital Territory)和北部地區(Northern Territory)。

澳大利亞的人口有1860萬人,10萬人以上的城市有14個:悉尼、墨爾本、布里斯班、佩斯、阿得萊德、霍巴特、堪培拉、紐卡斯爾、伍龍恭、吉朗、黃金海岸、陽光海岸、凱恩斯、湯斯維爾,它們集中了全澳人口的80%。所以,澳大利亞是個高度城市化的國家。

由於地處南半球,澳大利亞的四季恰好與中國相反。十二月至二月為夏季,一月至五月為秋季,六月至八月為冬季,九月至十一月為春季。全國45%的區域為溫帶氣候,25%為副熱帶氣候,30%為熱帶氣候。總而言之,澳大利亞是一個氣候溫和,陽光普照,舒適美麗的「南國天堂」。

南澳大利亞州(South Australia)

南澳大利亞州,簡稱南澳或南澳州(South Australia),面積98萬平方公里,人口有150萬人,是澳大利亞的第三大州。它位於澳洲大陸東南部,鄰海一邊是著名的澳大利亞大麴線。這里氣候溫和,冬季平均氣溫為8℃,夏季平均氣溫最高約28℃,陽光充沛,舒適宜人。

南澳環境得天獨厚,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是澳大利亞最著名的釀酒產地、美食之都和節日之州。首府阿得萊德(Adelaide),面積1870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是一座安全、富裕、時尚、舒適的美麗城市。

由於社會福利制度優厚,物價適宜,這里也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它有便捷的交通,雄偉壯觀的建築,高雅的文化氛圍,還有設施齊全,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健康娛樂。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阿得萊德是澳洲最具商業成本競爭優勢的城市。

移民南澳的三大優勢

一、一切為了孩子:完美的教育系統
南澳的教育質量,從學前到大學教育都堪稱世界一流。著名的畢業生有澳大利亞諾貝爾得主霍華德•弗勞瑞,美國國家航空局的宇航員安迪•湯姆斯,以及核科學家馬克•奧里芬特等等。

學前教育
為年齡在4至5歲的兒童提供進入小學前12個月內的初級教育,這些機構邀請父母參與該階段的教育,這樣可以為新生及父母提供一個增加社會聯系和結交朋友的難得機會。

初等教育
包括從幼兒園到7年級的8年教育。這里充分鼓勵兒童通過積極的探索、提問、談話、閱讀、計算和富有表達性的活動等,開發他們的特殊潛能。而語言、體育、科學、藝術、自然等方面的課程設置,則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和體驗。

中等教育
包括從8年級到12年級的5年教育(學生為12到17歲)。南澳的中等教育,無論是公立或私立學校,在全澳名列前茅。家長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最適合的學校。而所有的學習科目、教學實踐和資源技術都與國際標准接軌,為在全澳及世界的進一步學習、深造奠定了基礎。據第三屆國際教學和科學研究(TIMSS)調查表明,澳大利亞的中小學在科學和數學等關鍵領域中所取得的成績,已經超過了其他英語類國家。

大學教育
南澳擁有眾多知名大學,都能提供世界領先的教育,友善、創新的學習環境。首府阿得萊德有四所國際著名大學,分別是阿得萊德大學,福林德斯大學,南澳大學,聞名於世的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於2006年也在這里開辦了分校區,可以提供美澳國都認可的學位課程。根據2006年世界大學排名可知,在前50位大學中,有6所澳大利亞的大學;但中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僅排到第248名和287名。

技術培訓
南澳的就業率非常高,在全澳排名前列。這與300多種高質量的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課程是分不開的,它們可以充分滿足勞動力市場,已經被世界公認為最優秀和最創新的教育模式。
南澳的教育世界一流,但學費卻與其他國際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甚至澳大利亞其他主要城市的同等學校相比,都更加低廉。

附:公立中學課程學費差異(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
科目 本地學生 國際學生
公立中學課程 免費 6000—13000
附:悉尼大學學費比較(本地學生和國際學生)
科目 本地學生 國際學生
商業課程 6849 20160

二、發達的經濟環境
南澳社會穩定,經濟發達,眾多行業都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高科技產業
南澳是澳大利亞技術最先進的州,有1000多家高科技公司,其產品與技術涵蓋電子、遙感、雷達、軟體與通信等多種領域。

信息產業
南澳的信息產業多元化、成熟、完善,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市場之一。這里有摩托羅拉的卓越中心(全球僅有5處);還有EDS的亞太資源中心,是其全球三處信息管理中心之一。

礦產業
南澳有澳大利亞最大的陸上石油和天然氣田,奧林匹克壩是世界上最大的基層金屬礦之一。該大壩50億澳元的擴建項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資及就業機會。

國防與航空業
總部設在南澳的澳大利亞潛艇公司(ABS)與澳洲國防部簽署了價值60億澳元的海軍防空驅逐艦的合同。預計本合同完成,將會為南澳帶來3000個直接或間接的就業崗位。

汽車業
澳大利亞50%的汽車是在南澳的通用豪頓和三菱汽車公司生產的。2004年至2005年南澳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總額接近10億澳元。

金融業
澳大利亞和國際行業領先集團都在阿得萊德建立了分支機構,有BHP Billiton,EDS,Origin能源公司和西太平洋銀行等。

大型會展
阿得萊德會展中心是世界十大會展中心之一,有10450平方米的無柱寬敞樓層和可以接待6500名貴賓的大型宴會廳。

食品業
它是南澳最大的出口行業,每年出口額為30億澳元。主要包括酒類、海鮮、肉類、穀物、水果和蔬菜類等。

葡萄酒業
南澳是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業中心,年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年出口量佔全國的60%,年產值約合14億澳元。世界頂尖級的葡萄酒,很多都產自這里。

衛生
南澳擁有300多家衛生行業公司,從事視力、醫療設備、制葯以及頭面部和心臟科等高級專家服務。生物研究以大學和商業化為依託,在治療、基因診斷等領域,世界領先。

服務業
運輸、物流、專門商業服務、金融服務及娛樂業是南澳的強項,其高速的發展是當地經濟的最大組成部分。

旅遊業
南澳每年吸引超過600萬名遊客,為本地帶來30億澳元的經濟利益和36000份工作。

水產業
南澳在水及污水處理和再利用、灌溉及鹽鹼化處理、處理控制設備和教育及培訓等方面具備專長。

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阿得萊德是世界第十大最具競爭力的商業城市。KBR亞太地區高級副總裁安德魯•弗萊徹評價說:」在阿得萊德,低勞工流失率、高質量人才、良好的勞資關系和高品質生活的組合,讓我們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並減少成本。」

三、理想的生活環境

氣候溫和
南澳氣候溫暖,沒有冬天的嚴寒,也沒有夏天的酷暑,類似中國南方濕潤、溫和的環境。

附:南澳地區氣溫
州/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南澳 16-28 16-28 14-25 12-22 10-18 07-16 07-16 08-16 09-18 10-21 12-24 14-26

環境優美
南澳風景如畫,自然時尚,是澳大利亞著名的旅遊勝地。這里有迥然各異的美麗景觀:崎嶇壯觀的內陸原野,連綿不斷的蔥綠山脈,漫長迂迴的海岸線,清新寧靜的沿海島嶼和寬闊蜿蜒的河流,都是游覽的好去處。

醫療制度完善
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在世界上排名第15位,由於人口稀少,人均GDP在22000美元左右,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基本的福利制度是:「幼有所教,老有所養」。體現在:
12年免費義務教育;
大學學費可以無息政府貸款,畢業後多交稅還清;
18歲前,享受福利部的小孩津貼;18歲後,享受學生津貼;
失業救濟金(定居兩年後的綠卡身份居民和公民);
60歲女士和65歲男士享受養老金;
低收入津貼:免稅額,葯費低;
全民享受免費醫療保健;

其他福利包括:家庭津貼、生育津貼、免疫津貼、住房補助、未婚父母津貼、殘疾人津貼、電話補助、退伍軍人津貼、孤兒養育津貼、領津貼者的教育補助等等,這些津貼雖然沒有詳細到理發或買菜的程度,但基本上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天堂
多年以來,在聯合國關於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評比中,前10名中有5個澳大利亞的主要城市,是近乎完美的理想定居選擇。

附: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和城市前十名
名 次 城 市 名 稱 所 在 國 家
1 墨爾本 澳大利亞
1 溫哥華 加拿大
1 維也納 奧地利
4 佩斯 澳大利亞
5 日內瓦 瑞士
6 阿得萊德 澳大利亞/南澳
6 布里斯班 澳大利亞
6 哥本哈根 丹麥
6 蒙特利爾 加拿大
6 悉尼 澳大利亞

註:墨爾本,溫哥華,維也納並列第一。北京排第75名。

⑤ 東西方數學教育的差異

中國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
西方不太注重計算能力,強調的是創新思維。

⑥ 足球運動的意義是什麼

震驚美國的成績

這群體育老師不但讓內珀維爾學區的學生成為全美國最健康的孩子,還讓他們成了最聰明的孩子。

僅僅是上半學期結束時,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就提高了17%,平均成績也超過全州平均水準。不過,這些成績和TIMSS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當內珀維爾高中的經驗推廣到條件更差的學區後,人們又發現了這個課程的新益處:校園暴力等違規事件從每年的228起減少到95起。

小課程,大原理

內珀維爾高中的案例背後,隱含著生物神經學的原理。研究表明,運動給身體提供了某種獨一無二的刺激,而這種刺激為大腦創建了一種環境,這種環境使大腦能夠做好准備、願意並且有能力去學習。

⑦ 對TIMSS的基本介紹(中文)

TIMSS是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cational Achievement ,簡稱IEA)發起和組織的國際教育評價研究和評測活動。成立於1959年的IEA曾經在60年代初組織了有十多個國家參加的第一次國際數學評測和第一次國際科學評測。

TIMSS 2003與美國數學課程評介
http://www.cms.org.cn/cms/news/2005/20050331.htm

IEA自1990年開始推動進行「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簡稱TIMSS)」,這次共有四十餘國參加,包括美、英、德、法、日等國,自1990至1993年先進行課程分析、調查項目及測驗工具發展、取樣設計、試測等研究工作,再於1993至1995年分別對高中三年級、13歲群(國中二年級)及9歲群(國小四年級)正式展開調查研究。

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研究後續調查(TIMSS-R)
http://www.sec.ntnu.e.tw/past/TIMSS-R/TIMSS-R.htm

第三屆國際數學及科學研究(TIMSS)結果對華人地區數學課程改革的啟示
http://cache..com/c?word=timss%2Cthird%2Cinternational%2Cmathematics%2Cand%2Cscience%2Cstudy&url=http%3A//www%2Ewebquest%2Ecom%2Ecn/forum/printpage%2Easp%3FBoardID%3D11%26ID%3D4133&b=0&a=21&user=#2

更多:http://www..com/s?lm=0&si=&rn=10&tn=myie2dg&ie=gb2312&ct=0&wd=TIMSS+Third+International+Mathematics+and+Science+Study&pn=10&cl=3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研修計劃

《教育評價》學生作業 歡迎大家發表評論, 給每個小組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修改意見, 以便為作者提供反思建議, 促進共同學習和提高。 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觀察 作者: 紀式為 2007101344 鄭碧霞 2007101308 鄭佩斯 2007101311 鄭偉心 2007101346 鍾明君 2007101302 系別:中文系漢語言文學 摘要:課堂是落實課程改革的關鍵,課堂觀察正是研究課堂教學的一種可操作的有效方法之一。藉助課堂觀察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層面的問題,已是當前 教學研究的關鍵與核心問題。課堂觀察是課堂教學研究最經常最基本的方法 之一,是適合研究課堂情境的重要方法,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能為教育決策與教育評價提供依據。本文主要通過簡述課堂觀察的涵義、方 法與意義等,進而說明進行有效課堂觀察對於教學的重要性。 關鍵詞:課堂觀察 種類 工具與方法 1 第一部分前言 自從有了課堂教學以來,觀察課堂的行為就一直存在。但是,作為一種科學 研究方法的課堂觀察至今仍然是「一項被遺漏的教師專業能力」 。 課堂觀察雖然在我國早已有所介紹, 也有學校或教師開展了一些課堂觀 察的研究工作。然而,作為一種他鄉經驗,怎樣在我國本土紮根與發展?仍然有 許多理論和實踐上的問題值得更深入的研究。例如,課堂觀察能促進課堂學習的 改善嗎?課堂觀察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嗎?國外課堂觀察的技術需要怎樣改進 才能適合中國的課堂?怎樣培訓教師具有一整套的技能, 讓他們成為合格的觀察 者?? 我們,作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個小集體,經過一個多月的持續研究,在理論 上和實踐上,對上述的一些問題作了探討,並在某些方面進行了創造性的探索。 我們願意在這里與大家分享, 也願意與對此感興趣的同仁合作繼續深入地推進中 國式課堂觀察的研究。 第二部分課堂觀察的涵義、種類以及局限性 (一)課堂觀察的涵義課堂觀察,就是通過觀察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並在此 2 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它要求觀察者帶著 明確的目的,憑借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 (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直接(或 間接)從課堂上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做相應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師專業學習 的重要內容。 (二)課堂觀察的種類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課堂觀察進行不同的分類: 1、根據資料收集的方式以及資料本身的屬性來劃分,可分為定量觀察和定性觀 察。 2、根據觀察者與被觀察課堂的關系,可分為自我的課堂觀察和對他人的課堂觀 察。 3、根據觀察者之間的合作關系可分為合作的課堂觀察與獨立的課堂觀察。 4、根據對觀察對象或內容的選擇來分,可分為集中觀察和分散觀察。 5、根據觀察目的與作用的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觀察、提煉性觀察、專題性觀察。 很多課堂觀察的分類都是相對的,它們之間往往是交叉、重疊的,具有多重 屬性,教師應靈活對待、綜合運用。 (三)課堂觀察存在的問題課堂觀察是聽評課的一種範式,是教師研究課堂的一種方式或方法,但不是 唯一的方式或方法, 它不是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的全部, 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 它只能解決它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說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話,課堂觀察則是運用科 學的方法解決教學藝術中的一部分問題,它善於對課堂行為的局部的分析與診 斷, 而不善於對課堂事件的整體的、 綜合的、 宏觀的把握。 它主要完成三項任務: 3 一是描述教與學的行為, 診斷教學問題,二是幫助教師改進課堂中具體的教學問 題,三是改變教師日常的課堂研究行為。然而,課堂觀察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 的,主要表現在: 它只能觀察可視、可感的直觀現象與行為,如教師言語、學生的課堂反應、 課堂活動等,從現象理解本質,是一種歸納的方法;它只能選擇一個或若干個觀 察點或課堂行為進行細致而深入的觀察研究, 不能包容所有的行為或較多個觀察 點。 它需要觀察者接受一定的專業培訓,具備相應的觀察技能,要求觀察者能集 中心智觀察,及時、准確地收集相關信息,隨時做出決定。它需要被觀察者抱著 上「家常課」的心態來上課,要求被觀察者具有願意接受他人觀察並不受現場觀 察影響的特質。 它需要一定的時間、設備與技術的保障,來完成程序的三步曲;它還需要一 個合作共同體的基體,在基體內教師可以進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對話與交流, 以確保觀察的持續性與有效性。(朱偉強、鄭東輝) 第三部分課堂觀察的過程及主要方法 (一) 課堂觀察的基本步驟 1、階段一:課堂觀察前准備:確定觀察的目的和規劃。 首先要確定觀察的時間、地點、次數等。其次,要根據研究目的確定觀察的中心 或焦點。再次,設計或選擇觀察記錄的方式或工具。 4 2、階段二:課堂觀察:進入課堂及記錄資料 課堂觀察的實施階段包括進入研究情境以及在研究情境中依照事先的計劃及所 選擇的記錄方法對所需的信息進行記錄。 觀察者應先徵得同意, 並盡快在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相互信任的關系,以消除 被觀察者的懷疑和戒備心理,也消除學生的好奇心理。 通過不同的課堂觀察記錄方式, 觀察者記錄那些所觀察行為的模式,大致包括行 為發生的時間、出現的頻率、師生 言語或非言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也包括一 些關於觀察對象其他行為的文字描述以及觀察者的現場感受和理解, 還包括一些 音像資料。 3、階段三:課堂觀察後的工作:資料的分析與結果的呈現 通過課堂觀察所收集的資料, 一般有定性和定量兩種。課堂觀察的最終目的不是 為了寫成研究報告或論文並發表,也不只是為了證明、填補或構建某種理論,更 重要的是為了促進教學、改善實踐。 (二)課堂觀察框架課堂觀察框架將課堂分解為學生學習(准備、傾聽、互動、自主、5 個視角)、 教師教學、課程性質、課堂文化 4 個維度,每個維度由 5 個視角構成,每個視角 由 3 至 5 個觀察點組成,合計 68 個點,。 第一, 課堂觀察框架為教師理解課堂提供了一個支架。課堂觀察框架的觀察 點為老師立足於「點」來思考課堂(課堂是什麼?)提供了支持,而 68 個點, 20 個視角,4 個維度的綜合,為老師從「面」上理解課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課 5 堂觀察框架從「點」和「面」出發引領教師理解課堂、反思課堂、改進課堂,提 升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和專業發展的品質。 第二, 課堂觀察框架為教師選擇觀察點、 選擇開發觀察工具提供了參照體系。 在開展課堂觀察時,教師們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在熟悉課堂觀察後,根據自己 的發展需要, 從觀察框架中尋找相關的觀察維度、 視角和點, 設計自己的觀察點。 觀察點確定後,可以根據觀察框架的架構體系選擇或設計觀察工具,如量表、記 錄單、調查問卷等,選擇合作觀察的夥伴,商討分工合作的觀察內容,研討雙方 觀察的規則等。 (三)課堂觀察點的確立課堂是錯綜復雜且變化萬端的,要觀察到課堂里發生的每一件事是不可能 的;但如果我們不知道在找尋什麼,就看不到更多的東西。因此,課堂觀察要求 根據觀察點的品質、觀察目的和內容等事先確定好觀察點。 首先,要根據觀察點的品質——可觀察、可記錄、可解釋來確定觀察點。這 是由觀察的特點所決定的。 我們只能觀察到具體的行為表現(如師生之間的提問 與應答、闡釋與分辨、輔導與練習,教師移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等),而師生頭 腦里的東西是很難觀察到的。 其次, 要根據觀察者和被觀察者個體的需要來確定觀察點。處在不同發展階 段的教師關心的問題不同 (根據自己需要加強的教學領域或某一方面素養來確定 觀察點,通過觀察、研究作為自己改進的參照)教師可以實際上,觀察者和被觀 察者的需求往往不相一致,這就需要在課前會議中通過協商決定。 再次,要根據合作體的需要來確定觀察點。課堂觀察合作體形成的前提之一 就是有共同的合作目標,或是研究一個主題,或是形成合作體的教學風格,或是 6 改進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等等。 因此,在確定觀察點時還要考慮圍繞合作體的需 要,在這基礎上「設計——觀察——反思——改進」,從而形成教研活動的跟進 鏈條。 (四)自主開發課堂觀察記錄工具 1、課堂觀察的記錄方式 課堂觀察的記錄方式有很多種,應該根據具體的觀察內容、觀察類型,選擇 自己擅長的記錄方式來進行觀察記錄。總的來說,課堂觀察記錄方式可分為定性 的記錄方式和定量的記錄方式兩種。 定量的記錄方式是預先對課堂中的要素進行解構、分類,然後對在特定時間 段內出現的類目中的行為進行記錄。它主要有等級量表和分類體系等記錄方式。 定性的記錄方式是以非數字的形式呈現觀察的內容,包括:(1)描述體系,即在 一定分類框架下對觀察目標進行的除數字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描述, 是一種准結構 的定性觀察的記錄方法; (2)敘述體系,即沒有預先設置的分類,對觀察到的事 件和行為做詳細真實的文字記錄,也可進行現場的主觀評價。(3)圖式記錄,即 用位置、環境圖等形式直接呈現相關信息。(4)技術記錄,即使用錄音帶、錄像 帶、照片等電子形式對所需研究的行為事件做現場的永久性記錄。 定量的記錄方式和定性的記錄方式可以相互補充使用。所獲得的數據、信息 應盡可能地反映真實的教學環境和課堂活動。 2、如何選擇已有的觀察記錄工具 主要考慮的三個因素: 一是觀察點; 二是觀察者自身的特徵; 三是觀察條件。 7 3、為什麼還要開發新的觀察記錄工具 已有的成熟的觀察記錄工具, 它們在邏輯上的嚴密性和科學性都是經過了實 踐檢驗的, 但它的局限性也是顯而易見的,於是自主開發觀察記錄工具成了一種 比較現實的選擇。 4、如何開發新的觀察記錄工具 主要有三個階段: 一是分析設計階段,首先應具體分析觀察對象(內容)的要 素和觀察課的特徵, 然後根據觀察課的具體情境設計觀察記錄工具。二是試用修 正階段,觀察記錄工具出來後,必須檢驗其科學性。三是正式使用階段,一般來 說,教師自主開發的觀察記錄工具,使用起來得心應手,解釋起來能自圓其說, 盡管可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卻能在開發的過程中很好地提高教師的理論 素養、設計能力和合作研究的水準。 (五)課堂觀察的主要方法 1.擬訂提綱進行觀察 觀察的重點:問題導入(新課導入) 觀察提綱:(1)問題空間是否適度?(2)問題是否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觀能 動性?(3)問題是否有一定的指向性?(4)問題的可操作性如何? 觀察對象:不同地區的三位任課教師 觀察記錄的課堂原始資料: 教師甲: 師:請同學們舉出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的例子。 生:教室的門,課桌面,教室的窗戶等。(學生踴躍回答) 8 師:好!這些都是平行四邊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 的性質。(隨後教師板書課題) 師:誰來說說平行四邊形都有哪些性質?(進入研究主題) 教師乙: 師:請同學們觀察下面的兩個四邊形有什麼不同? ① ② 生:①是不規則四邊形,②是平行四邊形。(學生幾乎是齊答) 師: 好,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平行四邊形。 (隨後教師板書課題) 師:誰還記得平行四邊形的定義?(進入新課) 生:(少數學生舉手) 教師丙: 師:請同學們剪一對全等的三角形,並試著看看由它們能拼出怎樣的 幾何圖形? 生:動手操作,先剪出形狀各異的一對對全等三角形,然後拼圖形。 (學生程度不齊,有個別學生一直未剪出一對全等三角形) 師:請同學們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拼圖。 生:(學生踴躍)展示出下列圖片: ① ② ③ 9 師:誰還有不同做法?(關注學生個性發展,體現教學民主) 生:學生繼續拼圖。 (教學的重點似乎是拼圖,而不是研究平行四邊 形了) 師:大家繼續。 從三位教師的教學導入可以窺視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對教材的運用和理解, 也能夠直接觀察到教師藉助問題導入所設置的問題質量。 用觀察初始的觀察提綱 來分析: 教師甲的問題設置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問題有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間,但又能 夠達到回憶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的目的。通過學生舉例,自然可以回憶平行四邊形 的形狀,甚至概念。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自己舉例能夠反映學習者對概念的理 解水平。 教師乙的問題設置直觀、簡單明了,直奔主題(問題指向性明確),然而, 問題空間較小, 學生處在一種對知識的識記水平,這樣不易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 性和學習興趣。 教師丙的問題設置直接運用教材的情景,可操作性強,學生急於想看到自己 的作品,這樣,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問題指向性雖然不明顯,但對研究 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有一定的正向遷移作用,可惜教師的引導離教學主題較遠(當 然, 讓學生探究還能拼出什麼樣的圖形, 不是無意義的, 而是課堂教學時間有限) 。 本節課教材編寫意圖從知識的教學目標上有兩個目的, 一是通過拼圖活動使 學生回憶起平行四邊形的概念, 二是逐漸由這個活動過渡到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性 10 質。 同時關注學生活動經驗的積累和學習情感的調動。 可見, 教學採用問題導入, 甚至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值得提倡的, 但最好不要偏離教材 「原作」 的設計意圖。 2.使用量表進行觀察 我們可以藉助他人已經成熟的觀察量表對課堂進行觀察. 下面是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FICA): 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 ①接納學生的感受 ②表揚或鼓勵學生行為 間接影響 ③接受學生的主張和觀點 教師講 ④向學生提問 ⑤講解 直接影響 ⑥給予指導或指令 ⑦批評或維護權威性 ⑧學生被動說話(如回答教師提問) 學生講 ⑨學生主動發言或向教師提問 靜止 ⑩沉默、懷疑或暫時停頓 自主 中立 回應 自主 中立 回應 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將師生課堂對話活動分為十種類, 每個分類都 有一個代碼(即表示這類行為的數字)。利用弗蘭德斯師生對話互動分類表可以 分析課堂上師生對話的頻次, 進而依據代碼分類進一步分析教師的教學態度、教 學方式等。 11 課堂對話分類頻次統計表(總觀察時段:1200″) 體現學生主導取向的教學 項 ⑨ 目 頻 2 次 百 分 0.17 2.67 1.75 1.0 5.58 比 36.42 16.75 7.17 0.33 33.75 58 32 21 12 67 72 365 201 86 4 405 696 ③ ① ② 合計 ⑩ ④ ⑤ ⑥ ⑦ ⑧ 計 中立 體現教師自主取向的教學 合 由上表可以看出,課堂教師的主導取向占絕對優勢(第⑤、⑥、⑦、⑧類, 占 58%),以教師主導取向的教學不易偏離教學主題,並能促使學生及時對教師 的期待做出回應(第⑧類)。學生自主取向的教學方式使用較少(第①②③類, 僅占 5.58%),不利於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 還可以看到教師較以往的教學明顯體現一定的教學民主 (第⑦類占 4.33%, ) 教師注意運用鼓勵性評價(第②類,占 1%)。 事實上,以教師為主導取向的教學方式,在目前的教學中絕對佔主流,究其 原因,除客觀上受教學內容的影響外,更主要的是受我國千百年來傳統教學的 影響,傳統的教學觀念是難以改變的。 12 3.運用 TIMSS 課堂教學錄像分析方法 運用 TIMSS 課堂教學錄像分析方法做課堂觀察是現代的一種方法.上海教育科 學研究院現代教育實驗室,給出了藉助課堂教學錄像觀察分析的步驟: (1)建立課堂錄像帶分析的編碼系統 (2)將錄象帶轉化為數字化文件,便於分析軟體的處理 (3)根據編碼系統對課堂教學的各種特徵進行編碼 (4)對編碼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5)根據初步的分析結果進行二次分析 (6)生成課堂教學分析報告 北京大學的繆容老師也利用TIMSS方法對濟南兩位老師的錄像課進行了分 析。 課堂是較復雜的實驗室,課堂觀察也是一個較復雜的工程,觀察的視覺與手 段應當是開放和多元的,觀察的內容應引起執教者、研究者深入思考教學中的問 題。讓我們走進課堂,用心觀察,並逐漸使課堂觀察、課堂反思、教學實踐走向 統一。 參考文獻: 【1】Gary D. Borich 著,么加利,張澤立譯。 《教師觀察力的培養》——通向高 效率的教學之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2】 Thomas L.Good.Jere E.Brophy 著, 陶志瓊, 王鳳, 鄧小芳等譯。 《透視課堂》 ,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13 【3】 《當代教育科學》 ,崔允漷、沈毅等著。 【4】 《課堂觀察指導》 ,陳瑤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年版。 【5】 《教學理論》 ,施良方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年版。 附: 自主導學課題研究反思小組評價報告 小組成員:紀式為 2007101344 鄭偉心 2007101346 鄭碧霞 2007101308 鄭佩斯 2007101311 鍾明君 2007101302 這學期在李靜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嘗試了一次很特別的課題研究, 在最初的選 題階段我們就遇到了些許挑戰。 在眾多的課題中我們尋尋覓覓,試圖找到一個有 新意而且能夠讓我們又好又快地完成作業的課題,最終我們選擇了「如何進行有 效的課堂觀察」 ,原因是這個課題至少對於我們來說具有一定的新穎性,而且難 度系數應該是中等, 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我們的課題研究。我們嘗試著到圖書館找 資料,然而結果卻讓我們有點失望,畢竟找到的資料不是很多,只能到網上找期 刊或者尋找其他類型的資料, 最後在大夥的東拼西湊下算是基本完成了准備階段 的任務, 這一碰壁也讓我們明白想要找資料必須第一時間去找,積極地面對課題 才能更好地做好准備。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最初想又好又快的完成作 業的想法變成了想要仔細地去了解課題的每個部分,漸漸地喜歡上這個課題。 14 我們小組組員結合所找的相關資料及對課題的理解,合作完成了論文初稿。 初稿完成時字數足有六、七千字,作為一篇論文來說字數的多少不是什麼問題, 但考慮到老師的要求和後期課件的製作以及講課時間等方面的限制, 我們對初稿 進行了大幅度的精減,在精減的過程中面主要臨的問題是:在字數的限制下,如 何確保修改後的論文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全面兼顧?初稿分別從問題的提出, 概念 的闡述, 方法的介紹,思考與建議四個部分對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觀察進行全面 具體的闡述分析。 第一遍修改時, 我們主要刪減了各部分中議論過多的段落語句, 比如在前言中就刪減了約 700 字的介紹課堂觀察的發展歷史。 第一遍修改完後仍 未達到要求,聽取老師的建議後我們又進行了第二次修改,將第四部分刪掉了。 雖然修改後的論文還算結構完整,邏輯嚴謹,但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寫稿初期在安 排內容上沒有考慮到字數的限制, 在材料的刪減上還存在重點不能完全突出的缺 陷。 當我們把小組論文完成後, 我們又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即課件的製作與講課 的准備階段。 一開始我們都認為這個階段較容易做,但是事實跟想像總是存在差 距的。 課件的製作中, 我們採用了與別的同學不一樣的製作方式,改變了以往總是 用 PPT.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用電子雜志。設想是美好的,但做起來卻很費力。 為了做這個課件,同學熬了幾個夜晚。每次製作完了之後,我們都會發現一些問 題。例如,有些文字覺得不能放在同一個頁面上;有些框太小了,字體又太大, 結果導致了一些字不見了??問題很多,所以只有一再地修改,直到小組成員都 滿意為止。現在想起來,真是辛苦了當初做電子雜志的的同學。 對於講課, 我們本來也以為只要我們把課件做好了,看著課件講課是不成問 15 題的。但是我們的想法在第一次課上被其他小組的同學驗證了,是錯的。我們是 在第二次課才講課的, 這給我們的講課帶來了很多的好處,第一次課上對其他同 學的評價,以及老師提出的建議都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意見。 回來後, 我們立即想到我們只有對要講的內容嫻熟於心才能夠把課講好,講 出自己的見解。當我們備好課,自己對於《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觀察》的內容都 很熟悉了以後,我們又再一次面臨著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把課講清楚,讓同 學們聽懂。為了這,我們小組成員經過了無數次的討論,也試講過了很多次。然 而結果,還是不太理想。 當我們在下面認真聽我們這一組的成員講課的時候, 我們發現了一些之前沒 有發現的問題。 首先,是講演者的聲音,這是我們之前沒有考慮過的,也是一個沒有做好准 備的地方;其次,我們發現課件是精美的但又過於精美,讓聽講的人把一大部分 的精力分散在課件上, 而講演者本身聲音的不夠響亮,也讓聽講的人在費神去聽 的同時只能依靠課件;再次,課件的製作上,沒能很好的突出所講的內容,也就 是重點不夠明顯和突出;最後,就是對所講的課題,把握得不是很到位。我們講 的是一個很有廣度的一個話題, 也是理論較多的一個話題, 在這個話題的把握上, 感覺還是沒能夠抓住其中的要領。 總體上,我們覺得本組在准備上還是做得很充分的,講演者雖然聲音較小, 但是對課件的熟悉程度讓她講起來有條有理,而且能夠帶上適當的動作,表情, 如果不是擴音器臨時不能用, 如果我們之前考慮過這個問題,本組是可以做得更 好的。 經過這次課題研究的小組合作,我們收獲頗多,它不僅增強了我們之間的合 16 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也讓我們對教育評價與測量有一個全新的有別於理論的認 識,我們會吸取本次研究中的教訓,讓以後其他的研究活動更加完美、出色,最 後,感謝李靜老師的指導和小組全體成員的努力! 2009 年 8 月 23 日 17

⑨ ¥●●急求、求、求、求:各國的教育體制!

當今世界各國教育體制比較

吳昊 編譯

教育對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富強起著重要作用,當今世界各國間的經濟激烈競爭也在教育方面得以體現。如何提高國民教育水平、不斷改進教育體制弊端成了社會各界日益關注的問題。
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

某個班級有28名學生,女生與男生的比例為4∶3,那麼該班級女生人數是多少?酸乳酪、肥皂、食用油三種物品中,哪一種是使用了細菌才生產出來的?上述2個問題,無論用何種語言來提問似乎都十分簡單。然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當今世界近50萬小學生被問及類似問題時,不同國家小學生的表現竟大相徑庭,有些答得很好,有些則相當糟糕。上述問題的考試是由一家名為「第三國際數學與科學研究」(TIMSS)的國際教育研究機構進行的。在該機構第一階段的考試中,共有41個國家的學生參加了考試活動。新加坡在活動中奪得了榜首地位,該國學生平均考試分數是位於墊底地位的南非學生平均考試分數的2倍。東亞地區的一些國家遠遠勝於很早就推廣教育普及制的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美國在自然科學、數學項目分別位列17位、28位,英國在數學項目上僅列第25位。而東亞地區最發達的4個國家及地區占據了數學項目的前4名位置。

像捷克、斯洛維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盡管政府在教育方面投資低於西方的一些富國,但是這些國家學生的考試成績完全勝過那些富國的孩子。自然科學、數學項目的前15國家中,東歐國家占據了6個席位。這樣看來,一個國家對教育投資的多少與該國學生受到更好教育之間存在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與我們所想像的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國學生享受到的教育投資費用比韓國學生多出了2倍,可是在考試中韓國學生卻輕而易舉地擊敗了美國學生。

類似於TIMSS機構組織的此類國際教育水平比較活動,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既引起了學術界愈來愈大的熱情,也招致了越來越多的批評聲。特別是各國教師對此類活動幾乎完全採取敵視的態度,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雖採取超脫的、不參與爭論的態度,可是心裡卻有說不出的擔心:怕本國的孩子在考試中因成績不佳而丟人現眼,甚至會招來政治對手的強烈攻擊。因為預測結果的差勁表現要麼會使對手譴責現政府在教育政策方面的無能,要麼會使對手抓住把柄攻擊現政府在教育事業上亂花納稅人的錢。

現在,這些態度正在發生轉變,至少在政客中是這樣的。在過去10年間,各國政府已經逐步傾向於更多地了解、掌握本國教育水平與它國比較的結果,並希望從比較中獲取一些經驗教訓。這種轉變和期望已經超過了過去那種擔心出醜的心理。與以前相比,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樂於參加TIMSS的考試活動,同時各國主要教育專家和新聞媒體對考試結果及從中獲得的研究成果也較以往投以更多的關注。

政府忙於「補課」

綜觀那些在考試活動中表現出色的國家,它們無不採用全國統一的課程設置及入學考試標准。因此,在此次考試中成績居後的一些發達國家也逐漸認識到了本國教育體系中存在的某些不足。特別是政治家們紛紛發出話來,表達對本國教育體系改革的願望。法國總統希拉克在接受電視采訪時曾提到,法國教育部因擔心法國成年人的差勁表現而決定退出一項針對此類考試的國際研究項目是相當丟人的。英國政府則要求本國教育與就業部門開展一項研究工作,對英國的一些主要經濟競爭國如法國、美國、新加坡、德國等國的工人素質狀況與英國工人的狀況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德國政府對此次TIMSS考試中德國小學生處於中間位置的表現也十分不滿。德國小學生只是在數學方面略好於英國小學生,而在自然科學知識方面則落後於英國、俄羅斯和美國。為此,德國一家電視台專門製作了一則名為「德國教育危機」的特別報道,該國的一批有識人士紛紛指責政府長期忽略學校教育質量及教學標准下降等問題。

情況還遠不止此。由全球29個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相繼發表了有關各國教育方面一系列年度報告。經合組織收集了各國政府如何花費總共1萬億美元的教育預算費用的具體數據及每個國家人口達到一定教育水平的比例。該項新研究還將進一步深入下去,將研究范圍擴展到對各國小學、中學、大學具體運作的比較,並分析政策制定者在運作中所扮的角色等。

在某些國家,教育水平的國際比較已經成為推動該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催化劑。在20世紀80年代的考試中,瑞典小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糟糕表現曾引起瑞典國民的震驚,由此在瑞典國內掀起了一股呼籲教育改革的熱潮,政府特地建立了一套全新的方案,對在職的教師進行全面的崗位培訓。最近一次的TIMSS考試結果表明,瑞典政府的這一措施收效明顯,此次瑞典小學生的考試成績已在平均水平之上。

盡管日本的孩子們在歷次TIMSS考試中都有良好表明,尤其是在數學課目中更是屢拿高分,但是,他們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比如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方面就比進行簡單的四則運算差許多。目前,日本政府已經著手改革小學統一的教學課程。在早期的一些考試中,研究人員發現保加利亞的小學生在數學、自然科學方面表現較為出色,可是在文學閱讀方面就明顯落後,因此保加利亞政府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花些時間指導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教育推動經濟發展如果暫且不考慮那些考試結果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那麼還有哪些因素會促使各國政府自覺參與國際教育水平比較研究呢?目前,至少存在兩大刺激因素。第一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因素。眾所周知,教育已經成為國家、個人「發家致富」的決定性因素。新加坡、韓國等新興工業國家的經濟為什麼能夠在短短數年內就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呢?其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國家的政府能夠狠下決心、積極努力,成功地提高了本國整體教育水平。這一點已經為全球普遍認可。第二個因素則是資金的使用價值。現在,世界各國政府都已經醒悟到教育水平的提高對國家整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政府公共開支方面對教育的投資也不像以前那樣摳門。經合組織國家已經將國民收入的6%用於教育事業。然而,政府在增加教育投資的同時也受到了一定的壓力,因為至今沒有任何精確的儀器可以檢驗出教育水平得到了多大的提高,投入教育事業的資金是否都用到了刀刃上、發揮了最大的利用效率。究竟該拿出什麼證據才能說服公眾、消除壓力呢?於是,各國政府自然而然地想到教育水平的國際間比較,以此作為衡量標准。因此,各國政府對這種考試活動的參與熱情與日俱增。

那麼,這種考試比較真的就這么管用嗎?它並沒有提出一整套保證教育成功的方案,比如在學校硬體上該投入多少資金才是恰當的、學校該如何管理、每門課程該如何教授等。不管怎麼樣,考試活動已經證明了其積極效應,目前已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觀點認為「學習的機會」是通向教育成功的關鍵之路,即孩子們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越多,他們的學習成績就會越好。然而,現在有許多事實證明上述看似千真萬確的觀點實際上存在著偏差。亞合組織進行的一項有關學校教學時間支配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在某項課程上所花的時間與該學生這門功課上取得的成績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性。奧地利的小學生確實在數學和自然科學知識方面花費了大量時間,其考試成績也十分高;但是,紐西蘭的孩子在這兩門課程上花了同樣的時間,可考試成績卻比那些很少將功夫用在這兩門課程上的挪威孩子好不了多少。

國情不同結果不一

對於上述令人費解的現象,誰也解釋不清楚。來自教師工會組織方面的意見認為,造成教育水平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部門缺乏資金。然而,實際上政府對教育事業投入不算多的韓國及捷克在TIMSS考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教育投資較大的美國、丹麥的排名卻並不理想。顯而易見,造成某些國家教育水平高,而另一些國家教育水平低的內在原因不僅僅是經費問題。韓國、捷克的例子足以說明在教育上大把花錢並不是提高本國教育水平的首要條件。

此外,教育界一直認為班級人數越少學生成績就越好的信條,現在經研究證明並非靈驗。綜合其它一些教育方面的研究結果,TIMSS發現在法國、美國、英國等推行「小班化」教育模式(即班級人數一般控制在20名以內)的國家,其學生成績遠遠不如東亞國家「大班化」教育模式(即班級人數在40名左右)培養下的學生。當然,各個國家自身的社會因素不同。然而,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通過國際間教育水平的比較研究,完全可以否定「大班必然導致學生成績差」的論點。

有人對考試結果持懷疑態度的一個原因在於考試將東亞國家教育的成功歸功於這些國家的文化因素。在亞洲,其家庭的權威及濃厚的社會價值觀都促使孩子努力學習,易於接受老師的教誨。但持客觀觀點的人認為將東亞教育模式重搬硬套到西方國家未必適用。TIMSS有關文化因素的作用顯然是誇大了。如果真的是「文化」因素使美國的孩子在數學課程落後了,那麼為什麼這些孩子在自然科學課程卻表現得出色呢?還有,英國學生自然科學課程成績比日本、韓國差不了多少,如果是文化在「搗鬼」,那麼為什麼英國學生自然科學成績優秀、數學成績糟糕,而法國卻剛好相反呢?最簡單、最通俗的解釋就是:英國學校自然科學教得好,數學教得差;法國學校的數學課比自然科學課出色;東亞國家學校則兩門課都教得很好。

盡管教育水平國際比較研究成果是否沖擊傳統教育觀念的討論尚無定論,但是這種對比研究畢竟具有一些建設性成果。雖目前得出的結論也僅僅是嘗試性的,可至少有些答案已經浮出水面。

共性經驗值得借鑒

為獲得研究的第一手資料,TIMSS的研究人員曾在多個考試國與參加考試的小學生同堂聽課,參加考試。盡管一些研究數據仍在分析之中而無法得出結論,但是最終的結論會指明哪種教育方式可能會取得最大的成功。同時,另一些研究人員則對那些考試成績優秀的國家在教學方式上有何共性特徵開展了研究。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的朱麗葉?威特伯恩研究了日本和瑞士兩個國家在數學課程傳授方面的異同之處。雖然日本和瑞士在教學方式上存在著諸多不同,但是這兩個國家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卻都一直名列前茅。威特伯恩女士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這兩個國家盡管在教學方法上存在差異,可有一些因素卻是十分相似。

一是在數學四則運算等的基礎知識方面花費了大量教學時間。

二是在教小學生進行筆算前,先教會他們心算的方法,計算器一般是禁止使用的。

三、標准化的教材在公開發行前,一般需經過大范圍的試用並得到檢驗認可。

四、全面推廣一種名為「全班面對面交流」的教學方式。即老師授課後馬上向學生提問,讓孩子們依次回答以確保他們上課認真聽講,並理解上課的內容。而英國、美國的學校則喜歡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學習,老師則在幾個小組之間來回奔跑了解學生到底學會了多少,這種方式正遭到越來越多的譴責。威特伯恩女士指出,在日本和瑞士的學校,分小組學習的方法僅在藝術、手工課時才採用。

五、盡最大努力確保每位學生跟上學習進度。如果有學生落伍了,那就採取加班補習、輔導的方法,保證他與其他同學一同進步。

當然,學習之路不可能是「單行道」。在一些西方國家的學校忙於模仿日本學校教學模式之時,日本的中小學及大學都受到了來自日本國內用人單位的巨大壓力。僱主認為:與西方國家相比,日本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員工在創造力、個性化方面比西方國家的員工遜色許多。同時,正當美國、英國的政治家大聲疾呼要求英美學校仿效東方國家的學校教學管理模式、給學生們布置更多的家庭作業之時,韓國政府卻要求學校每周有幾天不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讓這些孩子像西方國家的孩子一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其實,在教育上各種體制間都有值得相互借鑒、學習的方面。

⑩ 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評價研究

一、為什麼要進行研究?
(一)需求分析
隨著課程改革實驗的推進,廣大教師對於學生評價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與此同時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困惑。教師們認同此次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的理念,但當面對中考、高考等考試壓力時,他們在教學實踐中所進行的學生評價又會回到他們早已習慣的應試模式中——難題、偏題、題海戰術、反復訓練。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學生評價的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究竟如何評價學生直接影響到教師能否積極地投入和參與、主動實踐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促進全體學生發展的理念。
那麼,學生評價改革從何處入手呢?一線教師已經在嘗試一些諸如檔案袋法、分次測驗、等級記分、學生自主選考等方式,但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當前學生評價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為,要從根本上擺脫學生評價的困境,必須要研究開發與各學科課程標准相配套的各學科學業評價標准。學科學業評價標准以課程標准所提出的課程目標和規定的課程內容為指南,以教育與心理測量理論、課程與教學評價理論、發展心理學理論、學習理論等為根據,從學生評價的需要出發具體說明學生在不同關鍵階段應達到怎樣的目標以及如何證明學生達到了目標,說明如何測量到學生在某個學科知道什麼和能做什麼。
(二)研究意義分析
研究開發各學科學業評價標准,至少具有下面幾個方面的意義。
1.指導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進行學生評價。目前的課程標准相當簡略,只能作為教學的基本依據,而不足以指導對學生的評價。一線教師普遍缺乏教育測量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非常需要一個從理論到方法、從評價工具選擇到評價工具使用的指導性文件。
2.學業評價標准將大大改善日常學生評價,提高日常學生評價的信度和效度。當前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將評價異化為甄別和選拔的工具,喪失了評價進行教學診斷和教學反饋的功能。日常學生評價由於缺乏明確的指導和依據,大多數情況下是以中考或高考這樣的升學考試作為評價設計的藍本,使得日常學生評價在指導思想、評價目標、評價方法、項目設計等方面都出現了偏差,沒有實現教學診斷和反饋的功能。學業評價標准將促進日常教學評價向更加科學、准確、有效的方向發展,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具針對性和更有效的反饋信息。同時評價標準的應用,將使日常教學評價更加具有信度和效度,使其能夠作為學生平時表現的可靠證據,而這些證據的積累將逐漸改變目前高中、大學僅憑中考、高考分數錄取的做法,使得學生的平時表現在錄取中所佔權重慢慢增加到一個合適的程度。
3.學業評價標准將有利於中考和高考這種高利害考試的改革。中考、高考完全定位於選拔性考試,導致考試題目難度越來越大、教師學生備考訓練愈演愈烈,因此中考、高考應成為水平考試,而非僅僅具有選拔功能。中、高考成為水平考試的前提,是有一個依據課程標准來描述學生學業水平的評價標准,依據這個評價標準的中考、高考試題將更好地與中小學教學相銜接,有利於改變教師和學生為考而學、不考不學的畸形教學現狀。
4.學業評價標准將成為全國教育質量監測系統的基礎工程。國家提出要建立教育質量監測系統,這個監測系統首先需要的就是一個對學生發展水平的描述框架,包括學生在各年齡階段(或某個年級)所應達到的目標、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目標所用的測量方法和工具、對測量到的信息(如紙筆測驗的分數、學生作業等)如何解釋等。有了這個評價標准,才可能對從全國各地區、各個時間所採集的監測信息進行比較和解釋。
5.為教材編寫和教輔資源開發提供指南。學業評價標準是基於學習結果的描述,是對學生達成課程目標情況的細化,同時還建議了評價方法,這對教科書的具體目標設計、教學活動設計、評價活動設計以及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等都將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三)研究現狀分析
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我國還從未真正研究開發過學業評價標准,只有考試部門發布過考試說明。
長期以來,對學生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幾乎是缺失狀態,已有的研究比較零散,尤其是主要存在於個體學校自己的研究之中,多以學生能力評價大綱等形態出現,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國家和地方層面比較關注學生學業評價制度的研究,如新課程改革以後出台了相關的中考改革方案或說明,其中涉及一些學科學業評價的建議,但大體上還是籠統的,缺乏指標研究和操作性研究。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於2002年5月開始組織專家進行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研究(福特基金會資助)。該研究第一階段歷經2年,於2004年7月將其成果正式發表。該研究的基本目標是「探索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的基本方法和相應的示範性評價工具,以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有機結合的方式,通過系統地收集、科學地分析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信息,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狀況和能力水平進行客觀描述,科學評價學生語文能力發展水平,建立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體系」。該研究將小學生語文能力系統分解為三個學段、五個方面的能力:漢語字詞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文綜合能力,各方面能力進一步細分為2個層次的能力。根據這一能力系統,項目組開發了小學生語文能力測評工具。
該研究是一項系統探索學生學科能力的具有開創性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作為本課題的重要參考。但該研究不是純粹的學科學業評價,而是兼有一般語文能力評價和語文學業評價的特性,只和課程標准具有相對一致性(見〈小學生語文評價能力研究(修訂版)〉,朝華出版社2004年,第44頁)。本研究的目標則是開發與課程標准相配套的學業評價標准,以此標准指導學校教師的教學與評價活動。另外,小學生語文能力評價研究的目的是開發教師可直接使用的測評工具,而本研究則旨在開發評價標准,教師遵循此標准可以靈活選擇和設計評價方法與工具。
美國一些研究組織進行了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美國國家教育和經濟中心與匹茲堡大學共同研製了英語、數學、科學、應用學習四個學科的能力表現標准,這個標准有三個相關的組成部分:能力表現標准、隨機考試和學生檔案系統。能力表現標准有兩個部分,一是能力表現說明,一是作業實例及評注,能力表現說明表明學生應掌握什麼知識以及應如何顯示他們學得的知識和技能。學生作業實例是用來說明設置的能力表現標准。美國教育部教育統計中心進行的「全國教育進展評估」項目(National Assessment of Ecational Progress)對全國4年級、8年級、12年級的學生在數學、科學、閱讀、寫作、社會研究、美國歷史、地理、公民、藝術、計算機、外語等學科的學業水平進行測量,每個學科都有一套評價框架和試題樣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持的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是每三年一次測量15歲學生的閱讀水平、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該項目對每個學科提出了評價框架。如他們將學生的數學素養描述為6個水平,問題解決能力描述為3個水平。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主辦的第三次國際數學與科學研究(TIMSS)旨在對各國學生數學、科學的學業成就進行比較。該研究提出的評價框架分為三個向度:學科內容(subject-matter content) 、期望行為(performance expectation)、方面(perspectives)。學科內容指數學和科學某個課程單元的具體內容,期望行為指一系列認知行為,用來描述一個課程單元希望引導學生獲得的行為。方面與對課程文件的分析有關,可以用來對課程成分分類。

二、目標和內容:研究什麼?
(一)總的目標
本研究的目的是開發與課程標准相配套的中小學各學科學業評價標准。該研究是基於教育與心理測量、發展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評價等領域的已有相關理論進行的一項開發研究,是直接用於指導教師進行學生評價的文本。
(二)研究的基本方面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包括評價標准研製的理論基礎、國外學科學業評價標準的研究。
各學科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細化,包括各年級(或關鍵年級)應達到的目標描述。
對評價學生是否達到各目標所用方法的建議,如紙筆測驗、表現評定、檔案袋、量表、日常觀察等。
對學生任務表現的評分和意義解釋系統。
評價樣例。
學業評價標准使用的指導手冊。其中關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測量評價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可突破之處。

三、研究方法:如何進行研究?
文獻分析法。對國外已經開發的學生評價標准進行研究。對當前新課程的課程標準的深入 研究。
調查法,對學業評價標準的評價目標體系的科學性廣泛徵求意見。
實驗研究,評價標准在實驗學校的試用。
網路技術支持,在試用評價標准時依託已經開發出來的一個網路在線學業評價系統作為數據收集和分析的平台。該系統基於數據挖掘技術、網路技術、教育心理測量學技術,提供了命題、組卷、測試、診斷、評價報告、數據跟蹤等功能;構建了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評價、學區評價等多級多主體的評價模式;通過從科學、高效、智能化的個性化組卷到成績分析、評價報告的教學評價流程,充分挖掘學生成績數據背後的信息,實現了對學生個體、班級、年級、校際以及跨地區等多層多范圍的學生學業能力的系統、客觀、科學的衡量與診斷,能迅速有效地反映試用效果。

閱讀全文

與timss分析方法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設置234g網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0
黴菌治療方法 瀏覽:593
案例研究方法的應用第三版 瀏覽:256
電腦屏幕漏電修復方法 瀏覽:384
牛頓流體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95
電子門禁卡復制方法圖片 瀏覽:220
提升學歷教學方法 瀏覽:953
足球腰椎的鍛煉方法 瀏覽:24
固廢環境檢測的方法 瀏覽:238
一些簡單的語言能力訓練方法 瀏覽:385
用什麼方法止嗝快 瀏覽:146
夏天有什麼方法讓冰糕融化得不快 瀏覽:548
寶寶過敏長疙瘩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431
龍須糖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15
緩解頸腰椎疼痛的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512
動態熱身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115
矛盾論解決公司問題方法 瀏覽:329
山葯和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796
dnf名望最簡單方法 瀏覽:389
存貨成本計算方法對比 瀏覽: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