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層次分析法屬於什麼評價方法

層次分析法屬於什麼評價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0 00:18:03

⑴ 模糊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方法嗎

模糊綜合評價法、模糊層次分析法的評價步驟大體類似,模糊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法的不同就是前者將評價因素按照一定規則進行分類形成層次結構,一般有目標層、准則層和因素層三層結構,而模糊綜合評價法直接是目標層、因素層。
也就是說層次分析法是模糊綜合評價的一種方法。

⑵ 數學建模中綜合評價的方法有哪些

綜合評價有許多不同的方法:

1、綜合指數法:

綜合指數法是先綜合,後對比平均,其最大優點在於不僅可以反映復雜經濟現象總體的變動方向和程度,而且可以確切地、定量地說明現象變動所產生的實際經濟效果。但它要求原始資料齊全。平均指數法是先對比,後綜合平均,雖不能直接說明現象變動的絕對效果,但較綜合指數法靈活,便於實際工作中的運用。

2、TOPSIS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過檢測評價對象與最優解、最劣解的距離來進行排序,若評價對象最靠近最優解同時又最遠離最劣解,則為最好;否則不為最優。其中最優解的各指標值都達到各評價指標的最優值。最劣解的各指標值都達到各評價指標的最差值。

3、層次分析法:

運用層次分析法有很多優點,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簡單明了。層次分析法不僅適用於存在不確定性和主觀信息的情況,還允許以合乎邏輯的方式運用經驗、洞察力和直覺。也許層次分析法最大的優點是提出了層次本身,它使得買方能夠認真地考慮和衡量指標的相對重要性。

另外還有RSR法、模糊綜合評價法、灰色系統法等,這些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利弊。


(2)層次分析法屬於什麼評價方法擴展閱讀:

綜合評價的一般步驟

1、根據評價目的選擇恰當的評價指標,這些指標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區別性強,而且往往可以測量,篩選評價指標主要依據專業知識,即根據有關的專業理論和實踐,來分析各評價指標對結果的影響,挑選那些代表性、確定性好,有一定區別能力又互相獨立的指標組成評價指標體系。

2、根據評價目的,確定諸評價指標在對某事物評價中的相對重要性,或各指標的權重;

3、合理確定各單個指標的評價等級及其界限;

4、根據評價目的,數據特徵,選擇適當的綜合評價方法,並根據已掌握的歷史資料,建立綜合評價模型;

5、確定多指標綜合評價的等級數量界限,在對同類事物綜合評價的應用實踐中,對選用的評價模型進行考察,並不斷修改補充,使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實用性與先進性,然後推廣應用。

⑶ 層次分析法和topsis綜合評價法的區別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簡稱 AHP )是對一些較為復雜、較為模糊的問題作出決策的簡易方法,它特別適用於那些難於完全定量分析的問題。它是美國運籌學家T. L. Saaty 教授於上世紀 70 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種簡便、靈活而又實用的多准則決策方法

一、步驟
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2、構造出各層次中的所有判斷矩陣

3、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4、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二、遞階層次的建立與特點
1、分層:
(1)最高層:這一層次中只有一個元素,一般它是分析問題的預定目標和理想結果。

(2)中間層:這一層次中包含為了實現目標所涉及的中間環節,主要是一些考慮指標和一些准則。

(3)最底層:這一層次中包含為了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方案。

2、注意點:
一般不要1層不要超過9個因素

3、一個demo
imageimage是三個旅遊景點

二、構造判斷矩陣
由於准則層中的各准側的權值可能不同,所以應該設置一個權重。

1、比較判別矩陣的元素意義
設現在要比較n個因子image對某因素Z的影響大小,採用兩兩比較建立比較判別矩陣image,xi與xj對Z的影響之比為aij。然後反過來xj與xi的影響之比為aji=1/aij。

2、比較判別矩陣的定義
image

3、關於比較判別矩陣元素的確定
使用數字1-9以及其倒數作為標度。

image

三、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1、原理
判斷矩陣A對應於最大特徵值image得特徵向量W,經歸一化即為同一層次相應元素對於上一層次元素相對重要性的排序權值。稱為層次單排序

image

image

因此,我們通過image來檢驗A是否為一致矩陣,當image比n大的越多,A的非一致性程度也就越嚴重,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來檢驗一致性。

2、步驟
(1)計算一致性指標CI

image

(2)查詢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對應n=1到9,RI值分別為

image

這是通過隨機的方法生成的一組標准指標。

(3)計算一致性比例CR

image

當CR<0.1,認為矩陣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四、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image

1、說明

(1)A為上一層次(高的層次),B為當前層次

(2)a1,a2,a3……am為A層次的總排序權重。

(3)b1j……bnj是B層對Aj的單排序權重。

(4)從最高層到最底層

現求B層中各因素關於總目標的權重,即求B層各因素的層次總排序權重b1,b2……bn。就按照上圖中的方法進行計算

⑷ 層次分析法屬於相對評價法么還是屬於比較法我是覺得應該屬於相對,因為設置了相對應的層次和權重。

感覺嚴格上講兩個都不屬於。不過非得要按這倆劃分,只能是相對評價法更沾點邊而已。

⑸ 層次分析法是誰提出的

薩蒂。
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為美國國防部研究"根據各個工業部門對國家福利的貢獻大小而進行電力分配"課題時,應用網路系統理論和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該方法是指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准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⑹ 層次分析法是什麼它的特徵

摘要 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我是小王老師

⑺ 什麼是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是對一些較為復雜、較為模糊的問題作出決策的簡易方法,它特別適用於那些難於完全定量分析的問題。它是美國運籌學家T. L. Saaty 教授於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種簡便、靈活而又實用的多准則決策方法。

§1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與步驟
人們在進行社會的、經濟的以及科學管理領域問題的系統分析中,面臨的常常是一個由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眾多因素構成的復雜而往往缺少定量數據的系統。層次分析法為這類問題的決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種新的、簡潔而實用的建模方法。
運用層次分析法建模,大體上可按下面四個步驟進行:
(i)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ii)構造出各層次中的所有判斷矩陣;
(iii)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iv)層次總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下面分別說明這四個步驟的實現過程。
1.1 遞階層次結構的建立與特點
應用AHP分析決策問題時,首先要把問題條理化、層次化,構造出一個有層次的結構模型。在這個模型下,復雜問題被分解為元素的組成部分。這些元素又按其屬性及關系形成若干層次。上一層次的元素作為准則對下一層次有關元素起支配作用。這些層次可以分為三類:
(i)最高層:這一層次中只有一個元素,一般它是分析問題的預定目標或理想結果,因此也稱為目標層。
(ii)中間層:這一層次中包含了為實現目標所涉及的中間環節,它可以由若干個層次組成,包括所需考慮的准則、子准則,因此也稱為准則層。
(iii)最底層:這一層次包括了為實現目標可供選擇的各種措施、決策方案等,因此也稱為措施層或方案層。
遞階層次結構中的層次數與問題的復雜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詳盡程度有關,一般地層次數不受限制。每一層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過9個。這是因為支配的元素過多會給兩兩比較判斷帶來困難。

如何評價層次分析法

評價層次分析法,也就是談它的作用和局限。

★ 層次分析法是分析語言結構所必不可少的。層次分析理論的建立是語言研究中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層次分析法適用面廣,語法分析、語音分析、篇章分析都得用到它,這無須一一舉例說明。

1)層次分析能更好地分化歧義句式。

像歧義句「發現敵人的哨兵回營房了」和「我們不需要進口設備」,雖然用傳統的句子成分分析法(或者稱「中心詞分析法」)也可以分化,但是像「那照片放大了一點兒」這樣的歧義句,句子成分分析法可能就無能為力了。但是用層次分析法可以分化這個歧義句。

2)層次分析更大的作用在於能有助於發現新的語法現象,揭示新的語法規律。

比如說,以往的漢語語法書上都說現代漢語里的動詞一般都能作謂語,只要意義上能搭配。其實這是不用層次概念來分析句子結構所得出的結論。自從自覺運用層次分析法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現代漢語里的動詞單獨作謂語是要受到很大限制的。有大約50%的動詞不能單獨作謂語,像「姓」、「逗」、「企圖」、「責怪」等就都不能單獨作謂語;而像「看」、「等」、「吃」、「參觀」等動詞雖然能作謂語,也要受到語用上的限制,像「看」只在祈使句和答話里或含明顯對比意義的句子里才能單獨作謂語。顯然這一重要語法現象,如果不使用層次分析法是不會發現的。

運用層次分析法,我們常常要思考應該在哪兒切分,為什麼要在那兒切分這樣一些問題,這就有助於把語法研究引向深入,去揭示前人所未曾發現或注意的問題與規律。如由指人的名詞自相組合造成的偏正結構有極強的規律性,這一點及其具體規則就是因為要解決「父親的父親的父親」這一結構的切分問題才發現的。

★ 但任何理論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當然不能簡單地把局限性理解為缺點。所謂局限性,是說任何理論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超出了它所能解決的問題的范圍,就無能為力了。

層次分析法的局限主要表現在,它只能揭示句法結構的構造層次和直接組成成分之間的顯性的語法關系,即語法結構關系,不能揭示句法結構內部隱性的語法關系,即語義結構關系。這是因為層次分析只包含切分和定性兩方面內容。因此,由於語義結構關系的不同而造成的歧義句式就不能用層次分析法來加以分化。例如「雞不吃了」這一歧義句,一種意思是「雞不吃(東西)了」,另一種意思是「雞(我們)不吃了,(再吃點別的菜)」,就沒法通過層次分析來加以分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去尋求新的分析方法,比如變換分析法、語義特徵分析法等。

★ 參考文獻:
[1] 陸儉明, 沈陽. 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2] 張斌. 新編現代漢語(第二版)[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

⑼ 什麼是層次分析法啊

層次分析法(AHP)是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准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該方法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於本世紀70年代初,在為美國國防部研究"根據各個工業部門對國家福利的貢獻大小而進行電力分配"課題時,應用網路系統理論和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在對復雜的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為多目標、多准則或無結構特性的復雜決策問題提供簡便的決策方法。尤其適合於對決策結果難於直接准確計量的場合。層次分析法的步驟如下:

(1)通過對系統的深刻認識,確定該系統的總目標,弄清規劃決策所涉及的范圍、所要採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實現目標的准則、策略和各種約束條件等,廣泛地收集信息。

(2)建立一個多層次的遞階結構,按目標的不同、實現功能的差異,將系統分為幾個等級層次。例如:圖16-7就是以遞階層次表示的國家富強的一般結構。

(3)確定以上遞階結構中相鄰層次元素間相關程度。通過構造兩比較判斷矩陣及矩陣運算的數學方法,確定對於上一層次的某個元素而言,本層次中與其相關元素的重要性排序--相對權值。

(4)計算各層元素對系統目標的合成權重,進行總排序,以確定遞階結構圖中最底層各個元素的總目標中的重要程度。

(5)根據分析計算結果,考慮相應的決策。

層次分析法的整個過程體現了人的決策思維的基本特徵,即分解、判斷與綜合,易學易用,而且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便於決策者之間彼此溝通,是一種十分有效的系統分析方法,廣泛地應用在經濟管理規劃、能源開發利用與資源分析、城市產業規劃、人才預測、交通運輸、水資源分析利用等方面。

⑽ 層次分析法(AHP)

AHP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的計算權重的研究方法,採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建立矩陣,利用了數字大小的相對性,數字越大越重要權重會越高的原理,最終計算得到每個因素的重要性。

(1)操作步驟:

使用SPSSAU【綜合評價-AHP層次分析】。

首先用戶需要構建判斷矩陣,將專家打分結果填入判斷矩陣中。如下圖所示:

通過一致性檢驗,說明計算所得權重具有一致性,即可得到最終權重值。

如果未通過一致性檢驗,則需要檢查是否存在邏輯問題等,重新錄入判斷矩陣進行分析。

(2)注意事項

如果計算二級權重或准則層權重?

當有多層級指標時,不論是准測層,還是方案層,計算權重的方法均一致,准測層單獨錄入判斷矩陣進行計算權重即可。如果准測層和方案層均均測量了權重,可以手工進行相乘計算得到各方案層最終的權重值。

問卷數據如何使用AHP層次分析計算權重?

如果是問卷數據可以使用SPSSAU【問卷研究--權重】里的AHP權重進行分析。默認自動構建判斷矩陣,並計算權重。

閱讀全文

與層次分析法屬於什麼評價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游泳池水質不好的解決方法 瀏覽:198
小腿受傷熱敷什麼方法 瀏覽:920
自行車打氣筒如何切換兩個嘴使用方法 瀏覽:337
瘦背瘦肩最快的方法圖片 瀏覽:588
酸溶蛋白測定方法視頻 瀏覽:565
濟南治療甲狀腺腫大方法給力中科 瀏覽:725
辟穀采氣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6
豬瘟治療方法圖片 瀏覽:977
edu76安裝方法 瀏覽:235
氣球捏捏樂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801
摳圖技巧和方法 瀏覽:346
彩妝使用方法 瀏覽:327
食品鋁箔袋封口檢測方法 瀏覽:4
jsp頁面如何調用js方法調用 瀏覽:222
中年痤瘡治療方法 瀏覽:663
槐花養殖方法視頻 瀏覽:537
水粉食用方法 瀏覽:274
自測輸卵管的方法視頻 瀏覽:122
如何用科學的方法解決黃牙 瀏覽:437
五糧液拆盒酒鑒別真偽方法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