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家裡消毒殺菌用什麼方法最好,最安全
1、家裡消毒的首選方法是:自然通風+陽光暴曬。打開門窗自然通風,用陽光暴曬房間,可有效降低室內微生物的數量,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調節居室微小氣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室內消毒方法。如果是密閉環境,或者密閉空間細菌較多,沒法自然通風+陽光暴曬,那麼還有一些其他的消毒方法,大家也可以了解一下。
2、在沒有人存在的密閉空間可以選擇的空氣、物表消毒劑有:二氧化氯消毒劑、過氧化氫消毒劑、過氧乙酸消毒劑,注意消毒完後一定要開窗通風。
CELA食品級安全消毒劑
3、如果是有人的情況下空氣、物表殺菌消毒:推薦選擇「CELA水」,是一款食品級安全的微酸性次氯酸消毒劑,30年日本大品牌底蘊,可以帶人空氣消毒殺菌、祛煙味、祛異味、祛甲醛,安全、無腐蝕、無刺激性氣味、無需特意通風換氣。
㈡ 滅菌效果最理想的方法是
濕熱滅菌法:利用水的比熱高,能夠快速熱交換,從而殺死微生物,為熱力滅菌中最有效、應用最廣泛的滅菌方法。
㈢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如下:
1、煮沸滅菌:是濕熱滅菌法范圍,就是將洗凈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單、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將細菌全部殺死,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的芽孢。
2、紫外線滅菌:一般用於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0~3000Å,滅菌力最強的是波長為2540Å的紫外線。主要用於消毒器具表面的滅菌以及凈化室內空氣。器具表面滅菌一般要經肥皂水洗凈後再經清水洗凈後擦乾後在紫外線下滅菌,包好備用。
3、75%乙醇滅菌:本法是化學滅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於剪刀、手術刀、針具以及皮膚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復消毒物品產生損壞。
4、氯維液體噴劑滅菌:氯維液體噴劑滅菌屬於化學滅菌法。可用於器具、皮膚傷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間等等情況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消毒前後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後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
2、排泄物檢查
消毒前後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24小時後再取樣轉種相應的培養基,24~48小時後觀察結果。
3、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後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鍾後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消毒
㈣ 常用滅菌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
1、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2、乾熱滅菌
火焰灼燒法或烘箱內熱空氣滅菌法稱為乾熱滅菌法(dryheatsterilization)。
把金屬器械或洗凈的玻璃器皿放入電熱烘箱內,在150~170℃下維持1~2小時後,可達到徹底滅菌(包括細菌的芽孢)的目的。灼燒(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是一種最徹底的乾熱滅菌法,應用范圍僅限於接種環、接種針的滅菌或帶病原菌的材料、動物屍體的燒毀等。
3、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化學滅菌常用的試劑有表面消毒劑、抗代謝葯物(磺胺類等)、抗生素、生物葯物素抗生素是一類有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生命活動過程中的合成的次生代謝產物或人工衍生物,他們在很低濃度時就能抑制或感染它種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細胞等)的生命活動,因而可用作優良的化學治療劑。
4、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5、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㈤ 什麼消毒滅菌方式最好
常見的消毒方式有:巴氏消毒、臭氧消毒、化學消毒(消毒水)。
常見的滅菌方式有:純蒸汽滅菌、過熱水滅菌、化學劑滅菌(檸檬酸、草酸等)。
消毒(殺菌):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通常是指殺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體,但不能破壞其芽孢,所以消毒是不徹底的,不能代替滅菌。 滅菌:以化學劑或物理方法消滅所有活的微生物,包括所有細菌的繁殖體、芽孢、真菌及病毒,從而達到無菌的過程。深圳科瑞環保專業從事水處理設備生產,常常遇到這些概念,不同場景採取不同的方式。
1.臭氧消毒: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孢、病毒、真菌等,並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臭氧殺菌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微生物膜的結構而實現殺菌效果。臭氧首先作用於細胞膜,使膜構成成分受損傷而導致新陳代謝障礙。臭氧繼續滲透穿透膜並破壞膜內脂蛋白和脂多糖,改變細胞的通透性,導致細胞溶解、死亡。臭氧滅活病毒機制為通過氧化作用破壞病毒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
2.巴氏消毒:是指將液體加熱到一定溫度並持續一段時間,以殺死可能導致疾病、變質或不需要的發酵微生物的過程。巴氏消毒有兩個主要功能:①用於純化水系統中的活性炭等預處理單元的周期性消毒,RO/EDI單元的周期性消毒,以及儲存與分配管網單元的周期性消毒;②用於注射用水系統正常運行時的微生物抑制。
3.化學消毒:化學消毒是指用化學消毒葯物作用於微生物和病原體,使其蛋白質變性,失去正常功能而死亡。目前常用的有含氯消毒劑、氧化消毒劑、碘類消毒劑、醛類消毒劑、雜環類氣體消毒劑、酚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季胺類消毒劑等。
4.純蒸汽滅菌:指利用高溫(121℃)高壓蒸汽進行滅菌的方法。由於純蒸汽的穿透力強,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容易變性凝固,酶系統容易被破壞,蒸汽進入細胞內凝結成水,能放出潛在熱量而提高溫度,更增強了殺菌力。
5.過熱水滅菌:指利用高溫(121℃)高壓(參照下圖)過熱水進行滅菌的方法。與純蒸汽殺菌一樣,過熱水能使蛋白質、原生質膠體在濕熱條件下變性凝固,酶系統被破壞,可殺死一切微生物,包括細菌的芽孢,真菌的孢子或休眠體等耐高溫的個體。
6.化學劑滅菌:化學滅菌法是指用化學葯品直接作用於微生物而將其殺死的方法。
㈥ 常用的最有效的滅菌方法
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濕熱高溫高壓滅菌,121℃,15-30分鍾滅菌操作即可以滅活所有的芽胞。乾熱滅菌則為160攝氏度2小時,或170攝氏度1小時,或180攝氏度半小時也可以達到殺死芽胞的效果。
㈦ 常見的滅菌方法
常用的滅菌法:
1.高壓蒸氣法:應用最普遍,效果亦很可靠。高壓蒸氣滅菌法用於能耐高溫的物品,如金屬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膠製品等;
2.煮沸法:適用於金屬器械、玻璃製品及橡膠類等物品;3.火燒法:適用於金屬器械;
3.葯液浸泡法:適用於銳利器械、內鏡和腹腔鏡等不適於熱力滅菌的器械;
4.甲醛蒸氣熏蒸法:適用於金屬器械、玻璃、搪瓷及各種導管。
㈧ 殺滅細菌的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首先明確所需滅菌的東西常用方法:熱滅菌法 熱滅菌法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細胞內的一切蛋白質變性,酶活性消失,致使細胞死亡。通常有乾熱、濕熱和間歇加熱滅菌等法。 使用加熱滅菌法,在溫義和壓力等規定的滅菌條件下,要達到一定的加熱時間,因滅菌物品的性質、滅菌容器的容積大小各異,所以,滅菌時間是從容器內全部達到規定的溫度時開始計算。 1、火焰滅菌法,是利用火焰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主,用於磁製與金屬制口及在火焰中不會破損的物品。加熱時間通常在噴燈或酒精的火焰中加熱秒以上。 2、乾熱滅菌法,是利用乾熱空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為主,用於磁製、金屬制若干物品,纖維制物品,礦物油、脂肪、脂肪油、試驗葯物、固態的醫葯品等耐高溫的物品;利用燃氣和電能直接加熱空氣,將加熱的空氣進行循環,保持乾燥與高溫狀態。通常,在以下幾種條件下進行滅菌。 1350~1450 3~5小時;1600~1700 2~4小時;1800~2000 0.5~1小時;2000以上0.5小時以上。在密封容器中裝入醫葯品、水容液等,這些物品屬耐高溫的物品,可用1340~1380的熱空氣,加熱3分鍾以上進行滅菌。 3、高壓蒸氣滅菌法,是利用適當溫度和壓力的飽和水蒸氣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本辦法以燃氣為熱源,用於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紙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體和液態醫葯品等的滅菌,總之,用於耐高溫高壓水蒸氣的物品。為確實達到滅菌,滅菌容器中的原有空氣在操作中要從排氣中排除,進行滅菌時,高壓蒸氣必須飽滿。通常可在以下條件下進行滅菌。 1150(0.7kg/cm2)30分鍾;1210(1.0kg/cm2)20分鍾;1260(1.4kg/cm2)15分鍾。 4、流通蒸氣滅菌法,利用直接加熱的流通水蒸氣殺滅微生物的方法。 本辦法以燃氣作為熱源,對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和液狀的醫葯品等進行滅菌。用乾熱滅菌法或高壓蒸氣滅菌法,物品有變質的危險,所以在1000流通水蒸氣中滅菌需30~60分鍾。 5、煮沸滅菌法,利用沉沒在沸騰水中加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尖。 本辦法以燃氣為能源,對磁製、金屬制、橡膠制、纖維制的物品、水、培養基、試驗葯品、試驗液體、液狀的醫葯品等進行滅菌,用乾熱滅菌法和高壓蒸氣滅菌法進行滅菌的物品有變質的危險。所以為增加殺菌效果,可以在沸騰水中加入1—2%的碳酸氫鈉。將物品沉入沸騰水中進行滅菌時,煮沸時間應在15分鍾以上。 6、間歇滅菌法,是利用800~1000水或流通水蒸氣,24小時為一周期,每隔30~60分鍾反復加熱3—5回;用來殺滅微生物的一種主法。用60—800度的水反復加溫也是一種間歇式低溫滅菌方法。、本辦法主要用於以橡膠為主的製品,培養基、試驗用葯品、液體和液態狀的醫葯等。乾熱滅菌 直接利用火焰將微生物燒死(如燒接種環、載玻片和試管口等)。不能用火焰滅菌的物品則利用熱空氣滅菌,將物品放在烘箱中加熱到160~170℃,持續90分鍾,此法適用於玻璃、金屬和木質的器皿。 濕熱滅菌 以沸水、蒸氣和蒸氣加壓滅菌。巴氏滅菌法就是濕熱滅菌,此法有兩種方式,①低溫長時間處理:在61.7~62.8℃下處理30分鍾;②高溫短時間處理:在71.6℃或略高溫度下處理15分鍾。在上述諸法中,以蒸氣加壓滅菌效果最好,可用常壓蒸氣滅菌,也可在高壓蒸氣鍋中(一般使用1千克/厘米2)滅菌,其蒸氣溫度可達121℃,能將耐熱的芽孢在30分鍾內全部殺死。但對某些易被高壓破壞的物質,如某些糖或有機含氮化合物,宜在0.6千克/厘米2壓力下(110℃)滅菌15~30分鍾。 間歇滅菌 間歇滅菌連續3天,每天進行一次蒸氣滅菌的方法。此法適用於不能耐 100℃以上溫度的物質和一些糖類或蛋白質類物質。一般是在正常大氣壓下用蒸氣滅菌 1小時。滅菌溫度不超過100℃,不致造成糖類等物質的破壞,而可將間歇培養期間萌發的孢子殺死,從而達到徹底滅菌的目的。 輻射滅菌 輻射滅菌在一定條件下利用射線進行滅菌的方法。較常用的有紫外線,其他還有電離輻射(射線加快中子等)。波長在25000~80000納米之間的激光也有強烈的殺菌能力,以波長26500納米最有效。輻射滅菌法僅限於某一定材料,因所需設備復雜,難於廣泛使用。 1、放射線滅菌法,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內的,利用從放射源產生γ射線進行照射,是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本辦法,主要用於玻璃製品、磁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與纖維製品等耐受放射線照射的物品。通常使用的放射源有60CO、137C5等,根據進行滅菌物品的材質、性狀和污染狀況等,對照射的匯流排量進行調節,以達到滅菌的目地。 2、紫外線滅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線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法。本辦法主要用於玻璃製品、金屬製品、橡膠製品、塑料製品和纖維製品等,還可用於設施、設備、水或醫葯品等,這些物品應對紫外線有良好的耐受必,通常,一般應用200—300nm的紫外線。 3、高頻滅菌法,是直接用照射高頻發熱殺滅微生物的一種方尖。本辦法主要用於水、培養基、試驗液體和液狀的醫葯品等耐受高頻照射的物品。通常採用915或2450兆周的頻率。 滲透壓滅菌 滲透壓滅菌利用高滲透壓溶液進行滅菌的方法。在高濃度的食鹽或糖溶液中細胞因脫水而發生質壁分離,不能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結果導致微生物的死亡。 化學試劑滅菌 大多數化學葯劑在低濃度下起抑菌作用,高濃度下起殺菌作用。常用5%石炭酸、70%乙醇和乙二醇等。化學滅菌劑必須有揮發性,以便清除滅菌後材料上殘余的葯物。 以上是對器械的.皮膚的話 可以塗抹酒精和用鹼性肥皂清洗~
㈨ 滅菌的方法有哪些
1.乾熱滅菌法
1.1灼燒與火焰滅菌:灼燒主要是用於接種工具滅菌,在火焰上灼燒即可達到徹底滅菌,火焰滅菌通常用於無菌操作中,將試管口、玻璃瓶口、硅氟塑料塞等反復通過火焰數次,利用火焰對管口等進行滅菌,阻止管口污染,作為無菌操作過程中的輔助滅菌手段。
1.2干烤滅菌:利用熱輻射及乾熱空氣進行滅菌。一般將待檢滅菌的物品如金屬、玻璃、陶瓷製品包裝後,均可在烤箱內乾熱滅菌。通常加熱至160℃,保溫2h可完全滅菌。但不宜超過170℃,玻璃量具易變形。降溫過速,驟冷易引起玻璃器皿炸裂。乾熱滅菌時裝入干烤箱內的物品切勿緊密,應有空隙,利於熱空氣流動,過密,致使溫度不均,部分物品滅菌不徹底。
2.濕熱滅菌法
通過加壓提高蒸汽溫度,用高壓蒸汽滅菌,穿透力強,溫度高,滅菌效果最好。
注意事項:1.完全排除高壓滅菌器內的冷空氣。有冷空氣存在時,在同一表壓下所達到的溫度值要低,而冷空氣排出越少,溫度就低得越多。在高壓蒸汽滅菌時,為保證達到規定的溫度,必須將冷空氣完全排除。否則,雖然壓力達到,而溫度達不到規定的要求,滅菌就不徹底。
3.紫外線
殺菌譜廣,但穿透力弱,影響因素多,殺菌效能受到一定限制。
紫外線消毒效果與紫外線強度、照射時間、溫度與濕度等因素有關。
我國規定紫外燈照射強度距離1m處不低於70μw/cm2。一般紫外燈使用超過100h,則應更換。表面有塵土,降低滅菌效果。紫外燈殺菌的溫度以20~40℃,相對濕度40%~60%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