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學生評價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學生評價的基本類型主要包括:
1、發展性學生評價,其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
2、檔案袋評價,一種重要的質性評價方法,是學生成長的記錄袋;
3、表現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實際任務來表現知識和技能成就的評價,是評價學生學習成效的方法;
4、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評價目標和標准對自身學習和發展中的各個方面所做的價值判斷。
診斷性評價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情況,明確學生發展的起點水平,為教學活動提供設計依據。
二是識別學生的發展差異,適當安置學生。
三是診斷個別學生在發展上的特殊障礙,以作為採取補救措施的依據。形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評價,是在教育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引導教育過程正確而高效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育效果所採取的評價。
2. 檔案袋評價法的功能
一個理想的「檔案袋」能夠為教師提供其它評價手段所無法提供的有關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信息,能夠為教師描繪出一個動態型、完整的、立體的學生發展的「圖畫」。 檔案袋能通過收集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多種方式(如使用不同的媒體)描述兒童的成長過程和各自的特點,①反映兒童的完整面貌。檔案袋收集了傳統評價中不予考慮的各種材料(其中包括許多形成性的材料),這些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中幫助我們克服傳統評價所固有的缺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檔案袋評價主要是形成性的,所以,它可使我們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各方面才能的發展和學生向預期目標進步的過程。
②檔案袋評價提供給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評估和反省的機會,即學生要不斷地對自己所選取的作品進行反思與評判,所以檔案袋評價有助於學生反思能力、自我評判能力、自我監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的發展。
③檔案袋的內容可以幫助教師更及時、准確地掌握每個學生真實客觀的學習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形成對學生合理的教育預期,提出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
④檔案袋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與評價的有機結合。教師可以把檔案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將其當做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檔案袋評價法的設計
明確目的與用途
檔案袋的基本目的與用途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展示,即用「檔案袋」展示學生最好的作品;第二,反映學生的進步,即通過形成性評價,證明學生的進步;第三,評價工具,即把「檔案袋」作為一種總結性的評價工具。
確定評價主體
檔案袋十分注重在評價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如學生可以選擇將什麼裝進「檔案袋」,可以以多種形式表現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在設計「檔案袋」時,學生與教師一樣被視為最重要的評價主體經。此外,家長、管理者等也可以參與檔案袋評價。
確定評價對象
檔案袋評價對象的范圍可以包括各年級的學生,這種評價方法適用於絕大部分學科。就具體的設計過程講,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確定的評價目的,靈活地選擇具體的評價對象。如果將建立的目的確定為促進家校溝通,向家長展示孩子的成績,那麼,評價對象就應包括班上的所有學生(且必須收集學生的一系列作品);如果建立檔案袋只是為了收集某一特定教學內容的反饋信息,進而作出教學診斷,那麼,只要收集一部分學生的信息即可。
確定收集的材料
檔案袋中究竟應收集哪些材料呢?這取決於我們的評價目的。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展示」,那麼,只要收集學生最滿意的作品即可;如果我們的目的是「反映學生的進步」,那麼,檔案袋中既收集過程性作業,也收集結果性作業;既收集學生的作品校本,也收集其他一切可以描述學生進步的材料(如觀察記錄、他人的評價、測驗試卷等);同時,學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評估材料也可放入其中。
4. 檔案袋評價法的類型及構成
從不同的角度可將檔案袋分成不同的類型,美國學者格萊德勒以檔案袋的不同的功能為標准,將其分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評價型以及課堂型四類。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理想型,而理想型檔案袋主要有三個部分構成:
①作品產生過程的說明,是主要學習計劃產生和編制的文件記錄,它的形式可有各種不同類型;
②系列作品,是學生在完成某一學習計劃的過程中創作的各種類型的作品集;
③學生的反思,通過反思一方面為學生的成長提供重要契機,另一方面也培養了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習慣,它對學生在學習上的成長尤其重要。
比爾.約翰遜則把檔案袋評定分為最佳成果型、精選型和過程型。以最佳成果型為例,各學科選入檔案袋的內容可包括:
①語言藝術,一系列寫作類型的最佳作品;
②科學,學生做的最佳實驗室成果,開發的最佳原創假設等等;
③社會研究,學生寫的最佳歷史研究論文,學生提出最佳原創歷史理論等等;
④數學,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的最佳解答,對問題的最佳描寫等等。
5. 什麼是檔案袋評價
檔案袋評價(portfolio assessment)又稱為「學習檔案評價」或「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是以檔案袋為依據而對評價對象進行的客觀的綜合的評價,它是 20 世紀 90 年代伴隨著西方「教育評價改革運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質性教育教學評價工具。檔案袋是指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搜集起來的,可以反映學生的努力情況、進步情況、學習成就等一系列的學習作品的匯集。它展示了學生某一段時間內、某一領域內的技能的發展。[
6. 檔案袋評價是診斷性評價嗎
檔案袋評價不是診斷性評價,而是過程性評價。檔案袋評價,也叫做學習檔案評價、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是以檔案袋為依據而對評價對象進行的客觀的綜合的評價,是一種新型質性教育教學評價工具。
檔案袋評價是診斷性評價嗎
檔案袋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以及最終產品的一整套資料,涵蓋了一項任務從起始階段到完成階段的整個跨度,目的是展示學生的學習和進步狀況。
診斷性評價,又叫做教學性評價、准備性評價,指的是在某項教學活動開始之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的預測,為實現因材施教提供依據。
過程性評價是評價功能與價值的集中體現,屬於個體內差異評價,是一種把每個評價對象的過去與現在進行對比,從而得到結論的評價方法,可以反映學習中的真實情況。
7. 檔案袋評價法的特徵
檔案袋評價的基本特徵是:
①檔案袋的基本成分是學生作品,而且數量很多;
②作品的收集是有意而不是隨意的;
③檔案袋應提供給學生發表意見和對作品進行反省的機會。
8. 為什麼檔案袋評價會成為新課程倡導地一種方法
檔案袋評價(portfolio assessment)又稱為「學習檔案評價」或「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是以檔案袋為依據而對評價對象進行的客觀的綜合的評價,它是 20 世紀 90 年代伴隨著西方「教育評價改革運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質性教育教學評價工具。檔案袋是指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搜集起來的,可以反映學生的努力情況、進步情況、學習成就等一系列的學習作品的匯集。它展示了學生某一段時間內、某一領域內的技能的發展。
1.「檔案袋」能通過收集不同類型的材料,以多種方式(如使用不同媒體)描述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各自的特點,反映學生的完整面貌。地理「檔案袋」收集了傳統評價中不予考慮的各種材料(其中包括許多形成性的材料,如學生自己製作的地球儀、校園平面圖、等高線地形模型等等),這些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們克服傳統評價所固有的缺陷。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檔案袋」評價主要是形成性的,所以,它可以使我們更加關注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生各方面才能的發展和學生向預期目標進步的過程。
2.由於「檔案袋」評價提供給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評估和反省的機會,可使學生不斷對自己所選取的作品進行反思與評判,所以,「檔案袋」評價有助於學生反思能力、自我評判能力、自我監控能力的發展。
3.「檔案袋」的內容可以幫助教師更及時、准確地掌握每個學生真實客觀的學習情況,了解每個學生在學習地理時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形成對學生合理的教育預期,提出適當的學習目標,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水平。
4.「檔案袋」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與評價的有機結合。教師可以把「檔案袋」評價貫串在整個地理教學過程的始終,將其當作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採用檔案袋評價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檔案袋內容的收集、編排和保存等工作主要應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地理教師主要負責指導學生如何去操作,並監控整個過程。
其次,檔案袋鼓勵的是學生的自省和反思,教師主要負責定期主持召開檔案袋的反思、交流與評分會議。發動學生自評、互評,充分發展學生的自省意識和能力,必要時還可引人家長的參與,並且可以將這種評價記錄也作為「檔案袋」的一部分內容保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