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的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
1.1.1 定量分析方法簡介
1.1.2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聯系與區別
1.1.3 定量分析方法的應用
1.2 線性代數知識
1.2.1 矩陣的定義和類型
1.2.2 矩陣運算
1.3 概率論基礎
1.3.1 概率分布的概念和種類
1.3.2 兩種常見的抽樣概率分布
1.4 運籌學基礎
1.4.1 運籌學的產生與發展
1.4.2 運籌學的工作步驟
1.4.3 運籌學應用領域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統計數據的整理與分布
2.1 數據整理
2.1.1 數據計量
2.1.2 數據類型
2.1.3 數據分組
2.2 數據分布
2.2.1 統計表與圖
2.2.2 集中趨勢分布
2.2.3 離中趨勢分布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抽樣分布
3.1 總體與樣本
3.1.1 總體
3.1.2 樣本
3.1.3 參數和統計量
3.2 抽樣分布原理
3.2.1 基本概念
3.2.2 抽樣誤差
3.2.3 抽樣分布定理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參數估計與假設檢驗
4.1 參數估計的基本問題
4.1.1 估計量與估計值
4.1.2 衡量估計量優劣的標准
4.1.3 參數估計的方法
4.2 點估計
4.3 區間估計
4.3.1 置信區間
4.3.2 正態總體均值的區間估計
4.4 假設檢驗的基本問題
4.4.1 假設檢驗的概念和種類
4.4.2 假設檢驗的基本思想
4.4.3 假設檢驗的步驟
4.5 假設檢驗的類型
4.5.1 Z檢驗
4.5.2 t檢驗
4.5.3 方差分析
4.5.4 X2檢驗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
5.1 相關分析
5.1.1 關系
5.1.2 正相關與負相關
5.1.3 相關系數
5.2 回歸分析
5.2.1 一元線性回歸分析
5.2.2 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5.3 案例應用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聚類分析
6.1 聚類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6.2 距離和相似系數
6.2.1 距離和相似系數的定義
6.2.2 系統聚類方法
6.3 系統聚類法
6.3.1 系統聚類法的一般步驟
6.3.2 系統聚類法的基本性質
6.3.3 系統聚類的SPSS實現
6.4 動態聚類法
6.4.1 動態聚類法的思想
6.4.2 動態聚類法的步驟
6.4.3 動態聚類法SPSS的實現
6.5 案例應用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主分量分析
7.1 主分量分析的特點和意義
7.1.1 主分量分析的意義
7.1.2 主分量分析法的特點
7.2 主分量的導出
7.2.1 特徵根與特徵向量
7.2.2 主分量的個數與解釋
7.3 主分量的計算
7.4 主分量分析在SPSS中的實現
7.5 案例應用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規劃分析
8.1 線性規劃
8.1.1 線性規劃問題及其數學模型
8.1.2 線性規劃的標准形式
8.1.3 線性規劃的圖解法
8.1.4 單純形法
8.2 目標規劃
8.2.1 目標規劃的數學模型
8.2.2 目標規劃的圖解法
8.3 案例應用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 層次分析法
9.1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9.1.1 問題的產生
9.1.2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9.1.3 使用層次分析法的注意事項
9.2 層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驟
9.3 層次分析法中矩陣的求解方法
9.4 案例應用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10章 決策分析
10.1 決策的一般概念
10.2 不確定型決策
10.2.1 樂觀准則
10.2.2 悲觀准則
10.2.3 等可能准則
10.2.4 後悔值准則
10.3 風險型決策
10.3.1 期望值法
10.3.2 決策樹法
10.4 最短路線問題
10.4.1 逆序解法
10.4.2 順序解法
10.5 案例應用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習題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
❷ 定量分析方法的著作內容
定量分析方法中需用到許多數學模型和計算公式,本書著重介紹定量分析的適用背景與具體演算法,不強調復雜的數學推演與證明,從而既體現了量化分析的特點和要求,又便於廣大讀者理解和掌握。讀者可以很方便地根據管理實踐中獲得的數據、資料,選用本書提供的數學模型、演算法和相應的計算機EXCEL函數,獲得相應的量化分析結果。本書每章末均附有習題,書未有常用數學符號、常用公式及EXCEL函數說明等4個附錄,這些都是讀者在管理實踐中進行定量分析時非常有用的數學工具。
本書既可作為MPA課程的專用教材,也可作為大專院校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管理類專業的本、專科基礎教材,並適合自學者參考使用。
❸ 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的介紹
《管理定量分析方法》由趙光華編寫,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發行。此書共分10章,系統地介紹一些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書的特點是一是加強了實踐教學,將Excel和SPSS等應用軟體與定量分析方法有機結合,並配有適量的上機實驗題;二是加強了案例教學,在一些主要分析方法後,本書精選了部分實用案例,以便使讀者能將定量分析方法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另外,每章後面還附有適量的習題。
❹ 定量分析法的定義及方法
一、定量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二、定量分析法的方法
1、比率分析法。它是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趨勢分析法。它對同一單位相關財務指標連續幾年的數據作縱向對比,觀察其成長性。通過趨勢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該企業在特定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
3、結構分析法。它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中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比重或組成的分析,考量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地位。
4、相互對比法。它通過經濟指標的相互比較來揭示經濟指標之間的數量差異,既可以是本期同上期的縱向比較,也可以是同行業不同企業之間的橫向比較,還可以與標准值進行比較。通過比較找出差距.進而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
5、數學模型法。在現代管理科學中,數學模型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經濟預測和管理工作中,由於不能進行實驗驗證,通常都是通過數學模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決策所可能產生的結果的。
以上五種定量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是基礎,趨勢分析、結構分析和對比分析等方法是延伸,數學模型法代表了定量分析的發展方向。
❺ 定量分析法屬於統計學嗎如果是的請列出在那本書籍上可以看到這
統計分析法裡面有定量分析的方法,含無數種定量分析的具體方法
任何一本統計學教材都可以看到的,列出的話要幾百頁的內容
我替別人做這類的數據分析蠻多的。
❻ 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方法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決策分析、優化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方法。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歸納分析法、演繹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等分析方法。
德爾菲法,是採用背對背的通信方式征詢專家小組成員的預測意見,經過幾輪征詢,使專家小組的預測意見趨於集中,最後做出符合市場未來發揮在那趨勢的預測結論。德爾菲法又名專家意見法,是依據系統的程序,採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即團隊成員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系,只能與調查人員發生關系,以反覆的填寫問卷,以集結問卷填寫人的共識及搜集各方意見,可用來構造團隊溝通流程,應對復雜任務難題的管理技術。
德爾菲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組德爾菲法 成專家小組。按照課題所需要的知識范圍,確定專家。專家人數的多少,可根據預測課題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寬窄而定,一般不超過20人。
(2)向所有專家提出所要預測的問題及有關要求,並附上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時請專家提出還需要什麼材料。然後,由專家做書面答復。
(3)各個專家根據他們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預測意見,並說明自己是怎樣利用這些材料並提出預測值的。
(4)將各位專家第一次判斷意見匯總,列成圖表,進行對比,再分發給各位專家,讓專家比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見,修改自己的意見和判斷。也可以把各位專家的意見加以整理,或請身份更高的其他專家加以評論,然後把這些意見再分送給各位專家,以便他們參考後修改自己的意見。
❼ 定量分析方法的作者情況
簡介:「復旦博學」是復旦大學出版社重點推出的精品教材的品牌標志。「復旦博學·MPA系列」為中國最早的MPA品牌教材之一,由復旦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曹沛霖為顧問,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成員、博士生導師竺乾威教授等領銜,邀請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等海內外多所名校的資深教授及學有專長的骨幹教師共同參與,在內容上力圖汲取海內外公共管理研究的最新成果,體現學科的發展方向,理論闡述結合案例分析,充分反映公共管理學科的精華,旨在構建高起點、高品質、比較完整系統的公共管理教材體系。
張靄珠,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數學系,曾從事計算機總體設計、系統工程總體設計和教學工作。主編或參與撰寫《謀略之戰》、《離散數學教程》等多部教材和專著。曾擔任復旦大學副教務長、復旦附中校長、計算機科學系副主任、法學院副院長等職。
陳力君,數量金融分析師( Quantitative Financial Analyst)。199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後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Temple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獲得數量金融專業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已通過注冊金融分析師(CFA)資格考試。在紐約華爾街從事金融分析工作。
❽ 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五篇,共十一章,各部分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篇:導論(第一、二章)。第一章從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范疇出發,明確了財務報表分析的含義,進而以財務會計的有關理論為依據,詳細論述了財務報表分析的對象、目標和作用等。第二章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理論,在前一章的基礎之上,引出了研究的對象——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充分借鑒信息分析方法的相關研究成果,對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從總體上進行了理論探討,基於所提出的財務報表分析視角這一全新的概念,建立起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框架,並提出財務報表分析的總體思路:分析目標→分析視角→分析方法,後續的各章以此為主線展開。
第二篇:分析視角(第三、四章)。在第三章中,提出了財務報表分析的四個視角,即:報表原數、結構重構、結構分析和比率分析。針對每一個視角,我們從其原理出發,輔以實例,詳細闡釋了每個視角的內容與具體應用,並均在每節末進行簡要的小結與評價。針對財務比率這一「經久不衰」的財務報表分析手段,專辟第四章予以論述,對各比率之間紛繁復雜的關系進行了梳理。
第三篇:定性分析方法(第五、六章)。這兩章分別針對財務報表定性分析方法——比較分析法和指標分解法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尤其是對其中的關鍵問題,如比較分析法中的比較基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第四篇:擬定量分析方法(第七章)。這一章以最具代表性的綜合評分法為對象,詳細論述了其含義、形式、內容和特徵等,並以實例對該方法在我國的企業效績評價體系、信用評級中的應用狀況進行介紹。
第五篇:定量分析方法(第八至第十一章)。定量分析方法是本書論述的重點之一。在第八章至第十一章中,我們以較大的篇幅分別對指標測度法、因子分析與主成分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趨勢分析法等進行了論述,不僅闡明了這些方法的含義、內容、特徵與作用,而且對這些方法的操作進行了充分說明。此外,在這一部分中,還介紹了我國應用較少的新的分析方法。
縱觀全書,我們盡可能充分地借鑒了信息分析、統計學、方法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試圖為財務報表分析方法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構建出理論基礎。同時,針對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虛假信息披露問題,書中特別強調了如何運用財務報表分析來識別虛假信息,這對完善我國的證券市場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❾ 股票裡面經常提到定量分析方法,我對定量分析挺感興趣的,誰能夠告訴我,如何學習定量分析方法
一、關於量?
量之要,其一在勢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漲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種形態
股市的核心要素是量、價、時、空,成交量排在首位,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成交量永遠都不會說謊,是最客觀的市場信號,沒有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存在分歧,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容易出現突破或破位的走勢。
4.堆量。當主力意欲在底部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所為,旨在吸引眼球。
三、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1.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
3.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
❿ 股票定量分析的具體方法誰能告訴我
這是徐小明的一本書!
徐小明,著名股票分析人士,以精闢、准確的盤中同步分析吸引股民,對反彈阻力位和反彈出逃時機有獨到見解。其博客點擊率在新浪財經博客中位居第一,2009年曾成為中金在線最受歡迎的百強博客。
用定量方法提供投資策略
問:《數字化定量分析》的起因或動力是什麼?
徐:研究數字化定量分析的目的就是要解決在股票市場中由概念化操作向數字化定量操作轉化問題。書中著重闡述了定量空間、定量時間、定量速度和定量趨勢等理論問題。在股市定量問題不好解決,但又是股市中重要部分。
我們知道理論指導實踐,方法不是概念。很多人在談股市時說的都是概念,如:高拋低吸、低買高賣、逢高減倉等,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用它去做卻很難賺錢,因為它給出的操作理由只是個概念,而且是一個不具備操作性的模糊概念。在實際股票市場中,怎麼理解高和低,高到什麼程度應該拋,低到什麼程度應該吸。概念是模糊的,解決模糊性問題,這首先要解決定量問題,就要知道准確的操作點位,用定量方法給人們一個清晰的操作策略,清楚地知道在什麼點位上應該拋、什麼點位上應該吸。
金融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數字王國,投資股票實際上就是與數字打交道,買入賣出價格,成交量,市盈率都是數,我們每天都在和數字打交道。同樣,定量分析要應用數學進行,數字具備惟一值,惟一值能把人們的片狀思維固定在一點上。研究定量空間,定量時間,定量速度和定量趨勢理論與方法就是要有效地解決問題。
到目前為止,關於股票市場的理論,國內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在走國外的路,如波浪理論、道氏理論、江恩理論。這些理論和圖形分折,這些都是美國人的研究成果,我國理論研究比較傳統的,如有利用周易學原理,有利用時間之窗和二十四節氣,但運用純數字運行規律進行研究是一種創新,至於有什麼地位及意義,這要由後人去評論了,只能說指出一個研究方向和開辟了一條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