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什麼叫蘇格拉底式教學方法

什麼叫蘇格拉底式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18 21:25:58

Ⅰ 蘇格拉底式問答

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又叫做「產婆術」式的教學對話.
蘇格拉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問答法,環環緊扣,層層解析,步步推進,啟發誘導,其判斷的標準是一般的社會通則。實際上,問答法是一種探討和辯論教學方法,即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各種具體知識,而是通過問答、交談、爭辯、誘導或暗示,把學生導向預定的結論。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可以把獲得一般規律性的知識作為教學的中心任務,教導學生在認識中逐漸排除非本質的成分,進而把握事物的本質。由於這種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學思結合」,使學生在得到知識的同時又找到了獲得知識的途徑,因而一直為進步的教育家們所肯定與弘揚,並已成為現代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蘇格拉底式提問技巧

蘇格拉底式提問以受過訓練的實踐、有意義的對話為依據。
,希臘早期的哲學家/教師,認為受過訓練的實踐能激發學生通過邏輯的思維來驗證觀點、肯定他們的正確性。這一技巧要求教師表現出對主題並不知道,通過提問題的方式和學生進行對話。藉助於這種「問答交流」,學生最大限度的掌握了有關這一話題的知識。

蘇格拉底式提問技巧是一個探究深層含義的有效方式。它可以被運用於各個層次的學生,對於教師來說,它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教學手段。它可以運用於課程學習的不同階段。通過運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教師可以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此期間,高級思維技巧在學生思維過程中被激發,比如:討論、辯論、評估和分析。這些形式的問題對於學習來說可能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因此,就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都進行訓練。

運用蘇格拉底式提問的技巧:
設計一些關鍵問題,使得對話有意義,並具有導向性
要給學生留出至少30秒的時間思考
關注學生的反映
問題應該具有探究性
通過寫要點的方式定期總結,當然,這些要點一定是已經討論過的
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討論
讓學生通過探究老師所提的問題,自己領會所學知識。

1、澄清疑問的提問方式
=======================
你是什麼意思?
你可以換一種方法嗎?
你認為主要問題是什麼?
可以給我們舉一個例子嗎?
你可以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嗎?

2、對於第一個問題的提問方式
==============================
這個問題為什麼很重要?
這個問題是容易還是難回答? 你為什麼這樣認為?
根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行什麼樣的假設?
這個問題會不會引起其他的問題?

3、對假設問題的提問
============================
為什麼有人會做這樣的設想?
在這里 _______ 假設的是什麼?
我們用什麼假設來替代?
你似乎正在假設_________.
我是否正確理解你的意思了?

4、用來引出理由、證據的問題
===============================
可以用什麼來舉例?
你為什麼相信這是真的?
我們還需要什麼信息?
能解釋一下原因嗎?
你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
是否有理由懷疑這一結果?
是什麼讓你相信的?

5、有關起源的問題
===========================
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想法的?
是什麼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是你自己的想法還是聽別人說的?
你總是有這樣的感覺嗎?
你的觀點是否受到了某人或某事的影響?

6、對暗示、結論的提問
=============================
那會有什麼結果?
那真的有可能發生嗎?
可供選擇的辦法是什麼?
你說那話是什麼意思?
如果那樣的話,還有可能發生其他的什麼事?為什麼?

7、詢問觀點的問題
================================
其他的小組會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樣的反應?為什麼?
你如何解決因________造成的困難?
相信 _____ 的人可能會有什麼看法?
什麼是可供選擇的辦法?
____ 和 ____的觀點在哪些地方一致?哪些地方不一致?

Ⅱ 什麼是蘇格拉底式問答

1.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又叫做「產婆術」式的教學對話.

2.色諾芬在其《回憶錄》中曾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蘇格拉底與青年歐諦德漠有關正義的「產婆術」式的教學對話,其教學情景栩栩如生,躍然紙上,令人不乏啟迪。歐諦德漠想當一名政治家,於是蘇格拉底便向他提出了有關:「正義」與「非正義」的問題。為使歐諦德漠能正確認識和理解這一問題,蘇格拉底與他進行了如下問答:
問:虛偽應當歸於哪一行?。
答:顯然應該放在非正義一行。
問:偷盜、欺騙、奴役等應歸於哪一行?
答:應歸於非正義一行。
這時蘇格拉底潔問道:如果一個將軍懲罰那些極大地損害了自家利益的敵人,並對其採取了奴役的手段,這能說是非正義嗎?
答:不能。
問:如果他偷走了敵人的財物或在作戰中欺騙了敵人,該如何斷定?
答:這當然正確,但我指的是欺騙朋友。
聽到這里,蘇格拉底說:好吧,那我們就專門討論朋友間的問題。倘若一個將軍所統帥的軍隊已經喪失了進攻的勇氣,如果他欺騙士兵說援軍就要來了,從而鼓舞士氣,取得了最後勝利,這種行為應怎樣理解?
答:也應算是正義的。
蘇格拉底又接著說:如果一個孩子有病,卻不肯服葯,父親騙他說葯很好吃,結果治好了他的病,這種行為該屬於哪一行呢?
答:應屬於正義一行。
問:如果一個人發了瘋,他的朋友怕他自殺,偷走了他的槍,這種偷盜是正義的嗎?
答:它們屬於同一類的情況。。
問:你不是認為朋友間不能存在欺騙嗎?
答:請您允許我收回我剛才說過的話。
3.蘇格拉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問答法,環環緊扣,層層解析,步步推進,啟發誘導,其判斷的標準是一般的社會通則。實際上,問答法是一種探討和辯論教學方法,即不直接向學生傳授各種具體知識,而是通過問答、交談、爭辯、誘導或暗示,把學生導向預定的結論。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可以把獲得一般規律性的知識作為教學的中心任務,教導學生在認識中逐漸排除非本質的成分,進而把握事物的本質。由於這種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學思結合」,使學生在得到知識的同時又找到了獲得知識的途徑,因而一直為進步的教育家們所肯定與弘揚,並已成為現代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Ⅲ 蘇格拉底教學法與如今的教學方法的比較

說到蘇格拉底教學法和實踐教學,不能不提教科書的問題。很多英美國家的教學中,老師從來不用標准教科書,都是靠自己收集的資料講課的,很多是列印稿,每年還在不停的修改增加,有的老師甚至不考慮出版,就是為了方便增加新東西。在蘇格拉底式的案例法教學中,教科書其實沒什麼用處。

現實中,美國教學的風格也是如此。電影《律政俏佳人》學生們自我介紹,除了學位,一定要說是自己的社會實踐經歷,表示自己不是個書獃子。美國法學院的課堂教學,也是以討論案例為主。女主角的第一堂課,老師一上來就發問案例,結果毫無准備的她被轟出課堂,後來有學長幫忙,才知道法學院老師的教學方法:就是蘇格拉底教學法。到了二年級,老師已經帶著優秀的學生到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實習了。最後真刀真槍的上法庭。這才是培養律師的辦法。
你看一下電影《律政俏佳人》就明白了!

我們的文理分科早在高中就開始了,高考本身就是一次知識結構的大破壞。大學更是變本加厲,各個專業的學生安於自己的小天地,很少在老師的幫助下趟過知識的大海。這樣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不是人才,是磚頭。美國是一隻獅子帶著一群綿羊,中國是一隻綿羊帶著一群獅子,國際競爭中將會怎樣?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正規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進入領導崗位,這種知識上的缺陷,也就越來越成問題。給理科生推薦文科讀物還算容易,給文科生推薦理科讀物,真是千難萬難。很多文科生對科學都麻木了,一看到就遠遠的躲開,這遲早會出事的。最高領導人可以不關注細節,但對科學前沿一定要有基本的敏感度。比如當年的曼哈頓工程。如果羅斯福對原子物理一無所知,讓希特勒搶先製造出原子彈,二戰的結果將會怎樣

有人說,我又不當國家主席,只是個普通小文科,原子物理與我何干?統治者不僅僅是國家主席,你從老爸手裡接過一個做皮鞋的小工廠,20個工人、兩個技術員,也是這個工廠中小小的統治者。假如現在老爸供你讀了四年法學院,除了背一肚子法條之外什麼都不知道,連皮革有幾種都分不清,這個班,你怎麼接?就算是你專門做律師,打官司就是打證據,各種屍體檢驗、傷情鑒定、化驗報告、精神鑒定,裡面花樣多的很,只懂法條的律師,能做好嗎?

Ⅳ 什麼是蘇格拉底式的提問

蘇格拉底式提問以受過訓練的實踐、有意義的對話為依據,蘇格拉底式提問技巧是一個探究深層含義的有效方式。它可以被運用於各個層次的學生,對於教師來說,它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教學手段。它可以運用於課程學習的不同階段。通過運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教師可以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此期間,高級思維技巧在學生思維過程中被激發,比如:討論、辯論、評估和分析.
運用蘇格拉底式提問的技巧:
設計一些關鍵問題,使得對話有意義,並具有導向性
要給學生留出至少30秒的時間思考
關注學生的反映
問題應該具有探究性
通過寫要點的方式定期總結,當然,這些要點一定是已經討論過的
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討論
讓學生通過探究老師所提的問題,自己領會所學知識

Ⅳ 蘇格拉底式的提問,是怎樣進行的這種提問方式是怎樣的

蘇格拉底式提問的原理如何?試看如下幾點:

▲如果可能,試著去理解一種見解或看法的根本基礎,並在以後的問題中遵循這些基礎有可能產生的涵義。(比如,「你的信念依據是什麼?你能更解釋自己的思想,讓我更好地理解你的觀點嗎?」)

▲一種思想只有和其他思想共同形成一個網路時,它才能完整地存在。因此,應該把所有的主張都當作引發更多思考的聯結點,尋找它們之間的聯系。(比如,「如果你所說的屬實,那X或Y不也如此嗎?」)

▲所有的思想需要進一步完善。(比如,「你能詳細說明你所說的話,讓我更好地理解嗎?」)

▲所有的問題都是環環相扣的,思考也是如此。因此,提出問題時,也不要忘了它們會引發的其他問題。(比如,「要回答這個復雜問題,還需要回答哪些相關問題?」)

由上述可知,做一個蘇格拉底式的提問者,你才能卓有成效地對任何人和任何事提出問題,你才能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展開並檢驗我們對事物的理解。也可以說,這是做學問必須具備的方法能力。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用「對話」(提問)進行教育活動。他用討論問題的方式與人交談,但不把結論直接教給別人,而是指出問題所在,並一步步引導人最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種方法被後人稱之為「蘇格拉底方法」或稱「產婆術」。

一位名叫歐諦德謨的青年,一心想當政治家,為幫助這位青年認清正義與非正義問題,蘇格拉底運用啟發式方法和這位青年進行了下面的對話(以下皆是蘇問,歐答):
問:虛偽應歸於哪一類?
答:應歸入非正義類。
問:偷盜、欺騙、奴役等應歸入哪一類?
答:非正義類。
問:如果一個將軍懲罰哪些極大地損害了其國家利益的敵人,並對他們加以奴役這能說是非正義嗎?
答:不能。
問:如果他偷走了敵人的財物或在作戰中欺騙了敵人,這種行為該怎麼看呢?
答:這當然正確,但我指的是欺騙朋友。
蘇格拉底:那好吧,我們就專門討論朋友間的問題。假如一位將軍所統帥的軍隊已經喪失了士氣,精神面臨崩潰,他欺騙自己士兵說援軍馬上就到,從而鼓舞起鬥志取得勝利,這種行為該如何理解?
答:應算是正義的。
問:如果一個孩子有病不肯吃葯,父親騙他說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結果治好了病,這種行為該屬於哪一類呢?
答:應屬於正義類。
蘇格拉底仍不罷休又問:如果一個人發了瘋,他的朋友怕他自殺,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這種偷盜行為是正義的嗎?
答:是,他們也應屬於這一類。
問:你不是認為朋友之間不能欺騙嗎?
歐諦德謨:請允許我收回我剛才說過的話。
從這一段生動的對話可以看出,蘇格拉底啟發式教學的特點是:抓住學生思維過程中的矛盾,啟發誘導,層層分析,步步深入,最後導出正確的結論。

再例如:蘇格拉底與一個士兵討論「什麼是勇敢」時這樣提問
蘇:什麼是勇敢
兵:勇敢就是在情況變得艱難時能堅守陣地
蘇:但是,假如戰略要求撤退呢
兵:假如這樣的話,就不要使事情變得愚蠢。
蘇:那麼,你同意勇敢既不是堅守陣地也不是撤退
兵:我猜是這樣,但是,我不知道
蘇:我也不知道。或許它正好可以開動你的腦筋。對此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兵:是的,可以開動我的腦筋,這就是我要說的。
蘇:那麼,我們也許可以嘗試地說,勇敢是在艱難困苦的時候的鎮定--正確的判斷
兵:對。

Ⅵ 「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方法」是什麼

歸納推理和普遍定義蘇格拉底對美德問題以及其他問題的探討是以一種對話的方式進行的,這種在問答中詰難對方,使對方陷入矛盾,從而逐漸修正意見,最終達到真理的方法被稱為「蘇格拉底式的討論方法」,也被稱為「辯證法」(dialectic一詞在希臘文中的原意是「對話」、「論辯」)。

Ⅶ 蘇格拉底方法是怎樣的

蘇格拉底與智者不同之處在於,他不傳授知識,只是與人對話。因為他承認自己一無所知,只能通過對話才能接近真理。承認自己無知,正是蘇格拉底的智慧所在。據說,德爾斐神廟祭司傳下神諭說,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有智慧。自知沒有智慧的蘇格拉底為了驗證神諭,開始考查被人們稱作有智慧人的智慧。他先後與政治家、詩人和工匠交談。他發現政治家自以為是,實際上卻一無所知,「發現那些名氣最大的人恰恰最愚蠢」;他還發現「詩人寫詩並不憑智慧,而憑靈感」;最後,他又發現工匠「因為自己手藝好,就自以為在別的重大問題上也有智慧,這個缺點淹沒了他們的智慧」。蘇格拉底於是領悟到:別人沒有智慧但卻自以為有智慧,他承認自己沒有智慧,這正是他比別人更有智慧的原因所在。

蘇格拉底式的無知是真誠的態度。它既不是欲擒故縱的圈套,也不是大智若愚的譏誚。沒有真誠的無知,便沒有對知識的真誠探索,無知的態度是實施蘇格拉底對話的關鍵環節。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它的作用。第一,承認自己是無知的學習者,這樣便能使蘇格拉底在對話中只提出問題,卻不回答這些問題,把學習變成不斷探索新知識的主動過程。第二,承認自己無知的態度使對話者雙方處於同等的地位。蘇格拉底的對話不是教師的訓導,更不是智者的炫耀。他既不先預定一個原則,然後自圓其說地為之辯護;也不先想出一個答案,然後千方百計地把對方引向這個答案。當然,蘇格拉底式的無知只是一種態度,他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別人回答的反法包含著一定的見解,顯示出他的智慧。難能可貴的是,他並沒有把自己的見解和知識變成定論和信條,它們只是對話的催進劑。

蘇格拉底把自己的方法比作他母親從事的「助產術」,兩者有這樣一些可比之處:蘇格拉底在對話時並不宣布問題的正確答案,正如助產士的任務是幫助產婦生育,她自己並不生育;對話者對自己既有成見的否定好比是臨產前的陣痛,這是每一個獲得真理的人必經的途徑;對話的結果是對話者在自己內心中發現真理,正如產婦從自己體內產生新的生命。

蘇格拉底方法讓對話者自己發現真理的結果,這反映了希臘人真理觀的一個特點。希臘文「真理」(a-letheia)一詞包含一個否定性前綴「不」和動詞詞根「被蒙蔽」。據考證,巴門尼德在首次使用「真理」一詞時,已經表達出「除蔽」之意。蘇格拉底方法所朝向的真理也有這種意義。他認為,每個人的靈魂都蘊涵著真理,但人們未加考察便加以接受的偏見和謬誤蒙蔽了已有的真理。反潔的作用在於清除蒙蔽,但不製造真理。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會顯露在心靈之中,無須別人越俎代皰地教導什麼是真理。

Ⅷ 蘇格拉底辯論式教學特徵有哪些

阿彌陀佛,施主。
蘇格拉底式教學法的特點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方法是通過雙方的辯論,不斷揭露對方的矛盾和引導新的方向,從而否定原來已經肯定的東西,以求得一般的概念.教師要麼將學生引向更高層次的對真理的探索,要麼指出學生在回答問題中所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以及在推理過程中發生的缺陷.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是一個邏輯推理和辯證思考的過程,它要求學生對已經存在了的概念和定義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對任何問題都要做進一步的分析,而不是人雲亦雲.它對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懷疑和批判的精神,以及對於教育和學術傳統.

Ⅸ 什麼是蘇格拉底教學方法

蘇格拉底教學方法是: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確的結論。它為啟發式教學奠定了基礎。

蘇格拉底教學方法又叫「產婆術」和「蘇格拉底方法」。他母親是產婆,他藉此比喻他的教學方法。他母親的產婆術是為嬰兒接生,而他的「產婆術」教學法則是為思想接生,是要引導人們產生正確的思想。「蘇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終是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又叫「問答法」。

(9)什麼叫蘇格拉底式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一天,在課堂上,哲學家蘇格拉底拿出一個蘋果,站在講台前說:「請大家聞聞空氣中的味道!」一位學生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蘋果的香味!」蘇格拉底走下講台,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面前走過,並叮囑道:「大家再仔細聞一聞,空氣中有沒有蘋果的香味?」

這時已有半數的學生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回到講台上,又重新提出剛才的問題。這一次,除了一個學生沒有舉手外,其他人全都舉起了手。蘇格拉底走到這位學生面前問:「難道你真的什麼氣味也沒聞到嗎?」那個學生肯定地說:「我真的什麼也沒聞到!」

這時,蘇格拉底對大家宣布:「他是對的,因為這是一隻假蘋果。」這個學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柏拉圖。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蘇格拉底式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幫寶寶拍嗝的正確方法 瀏覽:706
用簡便方法計算怎樣計分 瀏覽:609
格力變頻空調e5解決方法 瀏覽:15
如何正確學習影視後期方法 瀏覽:207
胖三斤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935
編織袋的計算方法 瀏覽:812
為什麼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不同 瀏覽:743
釘書機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84
彩條毯子的正確方法 瀏覽:939
與計算方法有關的應用題 瀏覽:624
寶寶拉肚子有什麼土方法嗎 瀏覽:442
老年男性尿急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344
自製小型盲盒販賣機簡單方法 瀏覽:894
你用什麼方法建知識庫 瀏覽:562
水管彎頭接頭安裝方法 瀏覽:312
手掌圍測量方法圖片及圖片 瀏覽:631
男生12歲快速長高方法 瀏覽:415
處理垃圾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291
膏方治療苦味的方法 瀏覽:303
b50水泵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