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總生病怎麼辦
海南大學老年人保健知識專輯 細節決定活百歲 內容提要:良好的生活方式,平衡是根本,適度是核心,堅持是基礎,細節是關鍵,一句話,細節決定活百歲。 細節決定活百歲 「生命在於運動」,這是盡人皆知的名言。還有人說 「生命在於靜止」,「生命在於營養」,「生命在於舒暢」。從生命現象的本質看,這些都是片面的。...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究竟健康長壽靠什麼?從古到今,從國內到國外,人們都在探索。秦始皇沒有找到長生不老葯。中國4000年中經歷了67個王朝,446個皇帝,活到古稀之年者僅有武則天、乾隆等9個皇帝。其他都短命,平均才活了42歲。按理,他們的補品、葯品、營養、生活均是優越的,但壽命卻不如老百姓長,這是為什麼呢?現代科學證明,關鍵是生活方式。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公告:「健康基因遺傳因素佔15%,社會因素佔10%,醫療條件佔8%,氣候條件佔7%,生活方式佔60%」。研究證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減少高血壓病發病率55%,已有高血壓發生腦中風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癌症減少1/3,傳染病減少50%以上。生命在於平衡,平衡才能健康長壽,失衡就會生病、生癌,甚至死亡。宇宙間萬事萬物無一不遵循這個道理,這是宇宙間一切生命存在永恆不滅的法則。孔子的中庸之道,老子的道家學說,中醫的陰陽五行,國際上提出的健康宣言等等,都是平衡論。 老子早已指出:「我命在我不在天」,「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也就是說,你的生命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特別是生活細節。人生猶如一盤棋,一步走錯,全盤皆輸。 你相信吃湯團憋死人嗎?僅僅要求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這一細節,誰能想到因此會失去一條性命呢?最近連續有吃年糕冶噎死人的報道。糊塗一點的人因為下棋生氣就倒在棋盤旁。大家都說要保護腦門心、背心、腳心,不要受涼,避免感冒,有人卻不在意,洗了頭在風口吹,得了感冒,不幾天就診斷為病毒性心肌炎,後來出現心律不齊,最後為了保命,急診手術裝了心臟起搏器。所以說小不在意惹大禍。大家都說吸煙絕對不好,有人卻說生肺癌的、突發心肌梗塞的,不吸煙的也有,依次照吸不誤,滿不在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吃餃子要咸要油,晚飯後坐到沙發上吃紅皮花生米看電視,結果呢,肺癌還未找他,心肌梗塞找到他了,做急診手術在心臟裝了兩個支架,搭了一次橋,差點把命搭進去了。更有甚者,淋浴時右手高舉點燃的煙,左手在擦洗身體,這不是虛構的笑話,確有其事,當事人還是個醫生呢,他先後發生過三次腦中風,不是中風他的煙還戒不了啊!我搶救過一個高幹,他起夜突然倒在廁所門口,他愛人說:「他要注意三個半分鍾」起夜的細節,可能還不會出事呢!有位老同志煤氣爐上燒著肉,出門又忘帶鑰匙,等他想起急得心臟病發作,被送進醫院,兒子趕回家,焦味滿屋,鍋也燒穿,你看關好煤氣,帶上鑰匙,會出這事嗎?細節多重要。我還遇到過一位快90歲的老人,二十年前因肩痛不能舉手梳頭,按肩周炎治療無效,兒子把他從千里之外接到上海,全面體檢及時發現腎癌,早查、早診、早手術,癌症治癒。但二十年後老人再次到上海,擔心在列車上如廁不方便,麻煩家人,大熱天控制飲水,喝水少,又吃油大的甜點,結果一到上海就發生了腦中風。你看細節不注意,多影響健康。例子實在太多了,美國科學家M
㈡ 家裡有重病的老人,該怎麼照顧
01
外在形象關注外在形象可以幫助患者提升自我認知。除了日常的個人衛生,他/她也許想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讓自己看起來好一些。這樣可以幫助他/她感覺到更自信、更有掌控力。
患者可以做的
堅持自己每日的洗漱習慣,如剃須、化妝或梳理頭發。即使卧病在床時依然可以完成。
如果需要假發,可以參考「脫發」章節。
在化療過程中也許會出現指甲脫離甲床的現象,所以請盡量剪短指甲。
在治療期間指甲會變得蒼白,失去原有的顏色,通常可以塗些指甲油,使指甲有光彩。
盡量使用溫和的非丙酮基質的卸甲水。在腫瘤治療期間及治療結束後的數月內,避免使用人造指甲或甲膠。
使用干凈的工具及動作輕柔地修甲、清潔、挫甲。
使用手套,減少肥皂或其他清潔劑的使用,並在洗手後用護手霜保濕。
使用電動剃須刀代替手動剃須刀,避免劃傷皮膚。
在感覺適度的前提下堅持鍛煉。參考「適度運動」章節。
確保足夠的休息。
治療期間,堅持常規口腔清潔,但如果需要潔牙或其他口腔操作,請提前咨詢醫生。
照顧者可以做的
當患者身體條件允許,鼓勵他/她進行適當活動。
在患者方便獲取的地方為提供他/她喜愛的洗漱用品和其他日用品。
02
適度運動適度運動是非常重要的。運動可以幫助及預防因為長期卧床休息而導致的多種問題,包括:關節僵硬、肌肉萎縮、呼吸問題、便秘、壓瘡和精神狀態的改變。同時,運動對減輕壓力、舒緩疲勞也有幫助。可詢問主管醫生運動的安全性,然後制定運動計劃並逐漸增加運動量。
患者可以做的
盡可能自己照顧自己。
情況允許時每天出去散步。
如果必須卧床,可以進行局部的關節活動。主動活動關節要優於在別人的幫助下的被動活動。如果這種活動導致疼痛,請停止。
照顧者可以做的
陪伴患者一起外出或鍛煉。
鼓勵患者盡可能的自己照顧自己。
如果患者不能下床活動,請咨詢如何活動關節。如果病情允許的話,每天提醒患者主動完成關節活動數次。如果他/她無法獨立完成主動活動,則需要協助完成被動活動。
03
預防壓瘡壓瘡,俗稱褥瘡,是因為局部皮膚的血供受阻而導致皮膚壞死,通常會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環形的或潰瘍狀的皮膚表面缺損。長期卧床或經常使用輪椅容易造成局部長時間壓迫,從而形成壓瘡。
需注意的情況
皮膚出現裂紋、水泡、鱗片狀的粗糙或破潰。
皮膚表面或深及皮下的開放性創口。
在衣服、床單和椅子上出現黃色的污點(有可能是皮膚破潰而流出的滲出物)。
感覺疼痛或敏感的壓痛點(通常在後腦勺、耳朵邊緣、肩膀的後面、肘部、臀部、腳後跟,或其他骨頭比較突出、皮膚和皮下組織較薄的的部位出現)。
被壓迫位置在緩解壓迫後仍然皮膚發紅,很可能是皮膚破潰甚至是壞死的早期症狀。
患者可以做的
每2個小時改變一次體位,可以左側卧位、平躺、右側卧位,交替變換。
當坐在輪椅上時,每15分鍾改變一次身體的重心。使用特殊的椅墊來緩解長期坐姿而導致的局部壓迫。
不要穿太緊或太松的衣物,避免衣物被成團地壓在身下。
使用枕頭保護那些已經出現的壓迫點,避免它們發展成新的壓瘡。如果可能的話,使用減壓床墊。
盡可能的多鍛煉,試試至少每天至少2次起來短暫地行走。如果不能行走,可以起身活動活動自己的四肢。
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例如:魚、蛋、肉、牛奶)。
增加液體的攝入(如果不能正常進食,可以嘗試一下高熱量的飲料,例如奶昔或其他液體食物)。
堅持使用枕頭或泡沫保護破潰區域的皮膚。
請醫護人員指導破潰皮膚的護理。如果出現任何皮膚瘙癢,水泡,或出現更多的滲出,或破潰的面積變大,請通知主管的醫生。
照顧者可以做的
提醒患者經常變換體位,或者是每2個小時幫助他/她改變體位。
如果患者大小便失禁,當衣服臟了時請立即協助他/她更換內衣。注意保持局部皮膚乾燥。可以使用成人尿褲,以避免污染床單並便於清理。
如果皮膚表面有傷口,咨詢醫療人員傷口護理方法。
如果患者必須卧床:保持患者身下的床單綳緊,無皺褶;保持床頭抬高角度不超過30度;每天堅持查看患者後背和側面的皮膚是否正常,要特別注意有壓迫的地方,如骶尾部的、髂骨、膝蓋、腳踝部、腳後跟、肩部、肘部等;如果您注意到有壓迫發紅的區域,盡可能地保護好周圍的皮膚不要受到任何壓迫,避免局部皮膚進一步破潰。可以加墊枕頭,並且經常改變患者的體位。
如果患者側卧有困難,可是使用楔形的泡沫墊或枕頭幫助患者維持體位。
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聯系醫生
如果出現皮膚破裂、水泡、粗糙或皮膚破潰。
現有的壓瘡范圍變的更大了。
壓瘡處有膿性或惡臭的滲出液流出。
需要提供傷口護理時。
㈢ 有些老人生病了不願意去醫院,這是為什麼怎麼改變這種現象呢
1.老年人的心理比較敏感。他們認為自己的病沒什麼大不了的,不用去醫院。如果去醫院會浪費孩子的時間和金錢,他們會感覺不好。並且許多老一輩人一生中都走了很遠的路,但是他們從來沒有住院過。有些人害怕醫院。
2.大部分的老人失去經濟能力,即使有社會保障,即使有小額收入,但隨著自己身體越來越少的「維護」,他們開始感到尷尬,開始恐慌,開始害怕,如果有一天身體激增「維護」,將是孩子的負擔。因此,他們想從根源上消除成本上漲的可能性。「省錢」是他們能給你的最後的愛。
3.在現實社會中,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很多朋友看不起生病不是因為缺錢,也沒有經濟困難。不看醫生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從小就習慣了不看醫生。其實,這樣的習慣是很不好的,很容易使一些小病慢慢變成大病,而大病又失去了最好的治療機會。這一系列的失誤都與這個壞習慣有關。所以,擺脫這種有意識的習慣。
㈣ 想要用什麼樣的辦法才能夠勸得了老人去看病呢
我認為有三個辦法,一是講道理,很簡單的道理告訴他就是你看病不是為了你自己,而是為了我們,本來就是這個理兒;二是強拉著去,如果自己有車更好,直接騙上車。老人有時候不是不願意看病,而是怕看病費錢。反正這兩個做法對付一般年邁父母是管用的,特別是第一條,一旦能夠給他打通這個道理,以後有病不用你們說他自己就去了。
如果老人還是不願意或者不理解,那就找個理由把他騙上車,先帶她四處逛逛,然後假裝突然發現一家醫院想起您的病了。哎!巧了,不然就進去看看吧,這時候沒識破你的計謀的父母可能就欣然前往啦。但是要注意時機哦,目的要藏得深一點。
㈤ 治療老年人肺心病最好的方法什麼,怎麼治
你好,老年人肺心病治療方法如下:
1、吸氧。最好是訂一個氧氣罐,醫用氧氣質量穩定。
2、三級甲等醫院呼吸科系統性控制治療。
3、家庭空間潔凈、無污染。
4、患者太陽下有氧適量運動、多做深呼吸。
5、適當吃點預防血凝的(或是活血化瘀)葯物,提高心臟供血供氧:預防心臟衰竭(是肺氣腫並發症之一)問題。
6、可以給患者吃點補品,但事先要看中醫:以確定患者是屬於陰盛陽虛、還是陽盛陰虛——有針對性的吃補品(或葯膳食補),幫助患者維護免疫系統的生理功能平衡。
7、勿使患者動怒等:氣傷肺!
做到上述幾點,可保你家老人生活質量、壽命無憂。
僅供參考
孫平
㈥ 老人生病了,如何更好的勸說去住院呢
老人生病了不想去醫院,歸結原因無非是兩個,一個是覺得要去醫院的病都是大病,覺得自己 病情可能會有什麼大的隱情,所以不想要去,也不想知道。第二種是怕花錢,覺得孩子們掙錢不易,不想要讓孩子們破費。那麼針對這兩種的原因,我覺得可以用以下的方式解決。
老人其實就和孩子一樣,說話時盡量要順著一些,但還是要想法設法的糾正一下他不正確的思想,但不要太強勢。在老人生病時,你的強勢一來會讓他感覺病情無妄,你無法排解才會脾氣暴躁,二來也是覺得自己成了拖累,才會令你暴躁。所以說一這要注意方式方法和語氣。
㈦ 老年人生病吃不下飯吃什麼好
老人吃不下飯的話請你給老人注意補充葡萄糖,可以給老人喝點葡萄糖水不要餓到脫水,等老人有些胃口以後給老人熬好消化的小米粥給老人吃。
改變烹調方法也可改善食慾。一種新的食物可促進食慾,比如常吃豬肉類食物的患者可更換吃魚、羊肉、雞等,有條件的可吃一些甲魚和蟲草。改變烹調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也可以增加食慾。但無論哪一種食物,烹調時一定要達到食物比較熟爛的程度,方能順利地消化吸收。同時肉類較難消化,烹調時應多加些姜陳皮等以利開胃促消化。
㈧ 去看生病的老人,最好送點什麼能讓她增強免疫力
人的免疫力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培養出來的,每個人的免疫力都不一樣,有的強有的弱,這都是和平常的一些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的,外婆應該在出院後多多注意一下,你們要注意搜集一些養生之道哦! 老年人的飲食和營養攝取需要特別照顧,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性及各項營養需求,營養專家歸納出以下10項適用老年人的飲食原則,可作為安排年老父母飲食的參考。讓家裡的老年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吃出健康。 1.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 4.每天吃350克水果 5.補充維生素B 6.限制油脂攝取量 7.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 8.少吃辛辣食物 9.白天多補充水分 10.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 老年人吃金針菇會增加免疫力的。 另外,按摩五個部位強過吃補品 人體有五大保健特區,分別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臍和耳部。 冬季每天做好這五個特區的保健時,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扶助正氣,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區一、腹臍 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 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 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保健方法:兩手重疊,按於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對於平日缺乏鍛煉的人群,建議養成在閑暇時間或散步的時候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鍾一次)中下腹部20分鍾,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特區二、耳部 養生關鍵詞:預防耳部凍瘡,幫助養腎。 中醫講腎開竅於耳,經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凍瘡,並能起到健腎壯腰、養身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鍾。 手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提拉耳尖。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熱發紅。此法有鎮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等功效。 特區三、前胸 養生關鍵詞:增強心肺功能。 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胸腺素濃度的高低,對胸腺予以調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強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來回擦摸50次;換左手用同樣方法摩擦50次。然後,再用手掌跟對著胸部中間上下來回摩擦50次;還可用兩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後背,每次拍100餘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於活躍狀態,增強心肺功能。 特區四、背部 養生關鍵詞: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經常對背部經絡和肌肉進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經絡,安心安神,幫助預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保健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錘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頸部);或採取背部按摩理療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特區五、脊柱 養生關鍵詞:促進消化,預防脊柱常見病。現在約有70%的人因平時缺乏對脊柱特區的正確保健而使之產生了病變。脊柱特區有四個生理彎曲,最易發生病變的有頸部(頸椎病)和腰部彎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 保健方法:兒童厭食、偏食可以沿脊柱兩側夾脊穴按摩。每天晚上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刮痧、走火罐、輕輕拍打。 在脊柱特區進行針刺、中醫蜂療及艾灸,對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經疼痛及強直性脊柱炎有治療效果。
㈨ 老年人生病怎麼辦
一般而言,老年人生病是比較讓人擔心的,首先,對於老年人老是疑心生病我們應該:
(一)開導他們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有的人心力較弱,你打他一下,就要大呼小叫;假如心力強,就是刺骨出髓,眉頭都不皺一下。你叫痛,就會越感到難受。所以說,有病沒有關系,生理上有病時,心理上要健康,不要被生理上的病拖垮了。(二)從葯物治療做到心理治療:老年人生病了,喜歡看醫生,其實大部分的醫生,看老年人的病,往往只給他們吃一些安慰性的葯而已。既然如此,你要找安慰性的醫葯,又何必看醫生呢?找自己不是更好嗎?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醫生。當身體感覺到有一點不舒服時,要訓練自己堅強起來,體會病性本空的道理,淡然處之。能夠這樣,你的病就已經好了一半。(三)從看破放下做到安然自在:出家人所穿的僧鞋,腳面上都有洞,這意思要我們低下頭來,要「看得破」,不必太執著。人生要像手提箱一樣,要提得起,放得下,甚至面對疾病要做到安然自在,才能對付疾病。老病並不可怕,最怕的是心理上的不健全。人老不要緊,心理要永遠的健康,永遠的不老才行。
其次,現在國家近年也出台了不少關於老年人的醫保福利,讓老年人能夠老有所醫,所以老年人們即使生病了也不要擔心醫療費用太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