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音樂美學的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什麼具體採取那些方法
關於音樂美學的研究對象。自從音樂美學取得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地位以來,人們就不斷對它的研究對象進行探討,企圖為這門學科找到某種比較確切的定義。這正如黑格爾所說:「就對象來說,每門科學一開始就要研究兩個問題:第一,這個對象是存在的;其次,這個對象究竟是什麼?」我們認真研究了國外一些著名的音樂詞典,例如德國《大赫爾德詞典》《里曼音樂網路詞典》,美國《哈佛音樂詞典》《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大詞典》,日本《標准音樂詞典》《音樂大事典》,蘇聯《音樂網路詞典》等關於音樂美學研究對象的提法,並且結合這些年來的研究體會,對音樂美學的研究對象做出如下概括:
音樂美學是以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規律為宗旨的一門基礎性的理論學科。它把音樂的美學本質、價值與功能,音樂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即音樂的形式和內容,音樂實踐主要是音樂創作、表演和欣賞中的美學問題,音樂美學自身的發展歷史等作為研究對象。
(一)關於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價值與功能
這是音樂美學所要研究的一個根本問題。它是在哲學—美學的層面上認識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用哲學—美學的理論來回答音樂是什麼的問題。只有科學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才有可能進一步理解音樂美學中的其他相關理論問題,把握音樂實踐及各種音樂現象的美學意義。這個課題首先要研究的是人與音樂的關系問題。人與音樂可能在各種層面上發生不同的關系,那麼究竟什麼是人與音樂的本質關系呢?同時,在研究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問題時,還必須從與其他藝術的比較中,從音樂藝術的獨特存在方式中,去進一步分析與揭示音樂藝術的美學本質。關於音樂的價值和功能,是人們談論得比較多的問題。古往今來,許多哲學家、美學家、音樂家都對這個問題發表過見解,提出過主張,有些被當時的統治者所採納,成為制定官方政策的理論依據,它們有的促進了音樂藝術的發展和繁榮,然而也有的起了阻礙乃至破壞的作用。那麼,從音樂的本質來看,它究竟具有怎樣的價值和功能?這些價值和功能的表現形式以及判斷的標準是什麼?音樂的價值和功能的歷史持續性和變異性以及不同音樂體裁的價值和功能的差異性等,都是這一課題所要研究的問題。
(二)音樂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
這一課題將進入對音樂藝術的本體研究。人們通常把這個問題歸結為音樂的形式和內容及其相互關系問題,然而,為了避免以往研究中常常在概念上兜圈子的弊病,本書選擇了一種更為簡潔的方式,從音樂的音響結構及其表現對象的角度直接切人本課題。本課題將著重研究音樂音響的基本組織形式及其美學特徵,同時還將對音樂音響結構的風格變化規律做出分析。與音樂音響相對應的是它的表現對象。本課題將研究什麼是音樂藝術特有的表現領域與表現對象?音樂音響結構何以能與它的表現對象相聯系?這種聯系的心理學依據是怎樣的?進而,本章還將對音樂的情感性對象,描繪性對象,戲劇性對象,哲理性對象,以及與此相關的音樂的多解性和不確定性問題進行分析。此外,還將論述是否存在著不表現任何其他對象而只呈現音樂自身美的問題等。
(三)關於音樂實踐中的美學問題
對於音樂的美學本質和特性的研究,還必須深入到音樂實踐的領域,對音樂創作、表演和欣賞中的美學問題進行研究。過去人們對音樂創作的研究,往往著眼於它的成果,即音樂作品,而很少對音樂作品的產生,即從創作主體的角度去進行研究。然而,只有對作曲家的創作思維及其規律,包括音樂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想像與構思,以及主體性等問題進行研究,才能真正深人而具體地揭示音樂藝術的本質規律。對於音樂表演和欣賞活動中的美學問題的研究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音樂表演作為二度創作,它與一度創作的關系,音樂表演創造的美學原則,音樂表演美學觀念的歷史演變,音樂表演者的培養和訓練;音樂欣賞的基本規律,它的性質、特點和不同方式,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等,都是音樂美學所要研究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的意義,而且有著實踐的意義,它將對音樂實踐的各個領域發揮重要的指導和影響作用。
(四)關於音樂美學史的研究
如前所述,音樂美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學問,無論是中國或外國,歷代的哲學家、美學家和音樂家們都有許多關於音樂美學問題的論述,涉及到音樂的本質、特徵、功能和審美等各個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思想理論遺產,對這些遺產進行科學的整理和研究,是當代音樂美學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正如任何一門學科的建設都離不開前人已有的成果一樣,當代中國音樂美學的建設也必須是在批判地繼承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來進行。因此,音樂美學史的研究,對於當代音樂美學的建設具有基礎性的意義。對於音樂美學史及其理論思想的研究越深入、越細致,當代音樂美學的建設就越有根基。
上述幾點,可以說是音樂美學研究的主要課題。當然,這些課題並沒有把音樂美學所應研究的全部問題都概括進來,實際上,音樂美學所要研究的問題是非常復雜多樣的。同時,音樂美學又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學科,它應是一個開放性的學術體系,隨著音樂藝術的不斷向前發展,必將會有一些新的問題需要納入音樂美學的研究范疇,一些長期困擾著人們的問題,將會在新的實踐與新的研究方法的啟示下,獲得不同於以往的新的認識。因此,為適應音樂美學不斷發展的需要,音樂美學研究者必須確立一種開放性的學術觀點和學術態度。人類的音樂實踐永遠不會完結,音樂美學的研究也應該永不停滯,只有隨著音樂實踐的發展,不斷發現新情況,研究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音樂美學才會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為音樂藝術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上面我們大體上考察了音樂美學作為一門音樂學學科出現的情況以及它的研究對象和課題。當然,這並不是說音樂美學這門學問在西方只是從19世紀後半,在中國只是從20世紀20年代以後才出現的。從音樂美學的歷史淵源來說,在中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春秋戰國時期,在西方則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到3世紀的古希臘時期。這是因為所謂音樂美學,從它最根本的意義上說,是人們在音樂實踐的基礎上對音樂藝術的思考和認識,簡單地說,就是音樂思想。然而它又不是對音樂的任何思考和認識,而主要是指對音樂的基本規律和特徵的哲學性的認識和思考。我們知道哲學是研究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人類思維規律的科學,它既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也是觀察分析和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論。同樣,音樂美學從它的根本性質來說,也可以說是音樂哲學。它作為研究音樂藝術基本規律的學科,不僅在認識論上可以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音樂觀,同時在方法論上也主要是運用哲學的方法,對音樂藝術的諸種現象進行理論的概括和抽象思維,尋求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性的認識。因此,無論從認識論或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音樂美學都是對音樂所進行的哲學性的認識和思考。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研究音樂美學的時候,就必須把歷史上人們對音樂的思考和認識,特別是人們運用哲學的方法對音樂藝術的本質、規律和功能所進行的思考和認識加以歸納和總結,探索人們對音樂這門藝術的認識經歷了一條怎樣的思想歷程,並且把它們作為建構我們自己的音樂美學體系的思想基礎。
B.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研究方法有哪些請運用其中之一作一個簡單的研究報告
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的研究方法是音樂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的具體方式、手段和規范。它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類別:1、 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2、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3、 定性與定量研究4、 宏觀研究與中觀、微觀研究5、 文獻研究與現場研究6、 縱向研究與橫向研究 中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認識與理解研究報告:古典音樂具有獨特的魅力和藝術價值。學生欣賞一些古典音樂可擴大他們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在平時音樂教學中發現學生對古典音樂學習缺乏應有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審美價值觀的缺失。很多學生更偏向流行歌曲。對這種現象針對校內學生進行定性定量研究調查:問題:1:你對古典音樂的印象:高雅 嚴肅 52%傳統 過時 35%沒有特別印象 10%2. 你是通過何種方式接觸古典音樂的:學校開設的音樂課 75%學習器樂演奏 10%觀看電影 5%3. 你認為聆聽古典音樂可以帶來聽覺的愉悅和藝術的享受嗎?可以,我在其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45% 一般,但我覺得太抽象 30% 不可以,我覺得不能理解古典音樂 20%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為了更進一步促使學生喜愛古典音樂,懂得欣賞古典音樂,讓他們從心裡能夠真正的接受古典音樂,理解古典音樂還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提高課堂上興趣的培養。在興趣的引領下使學生欣賞音樂的路徑不再那麼單一,打開心門感受古典美,感受音樂人生。
C. 音樂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採用哪些研究方法
1、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2、)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分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實驗室實驗是藉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有助於發現事件的因果聯系,並可以進行反復的驗證;但是缺點是主試嚴格控制實驗條件,使實驗情景帶有極大的人為性質。自然實驗也叫現場實驗,對實驗條件進行適當的控制,使人們在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情景中進行的。它消除了實驗室實驗的缺點,但是由於條件控制的不夠嚴格,因而難以得到精密的實驗結果。實驗法是包含著一系列的變化的因素,稱為變數。其中有些變數是由試驗者控制的實驗條件,叫自變數和獨立變數。還有實驗者所要測定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叫因變數。3、心理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心理測量要注意兩個基本要求:測驗的信度和測驗的效度。1,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程度。2,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有效的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為了保證心理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對某種心理品質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對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麼相應的量表就會說完善。另一面在編制心理量表時要注意嚴謹性和科學性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觀察法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採用: 1,對所研究的對象無法加以控制;2, 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出現;3, 由於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象進行控制。觀察法的成功取決於觀察的目的與任務、觀察和記錄的手段以及觀察者的毅力和態度。觀察法的缺陷:1, 在自然條件下,事件很難按嚴格相同的方式重復出現。2, 在自然條件下,影響某種心理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結果難以精確分析。3, 由於未對條件加以控制,觀察時可能出現不需要的研究對象,而要研究的對象卻沒有出現。4, 觀察結果容易受到觀察者本人影響
D. 音樂論文研究方法有哪些
建國以來,我國音樂界十分注意音樂理論的研究。五十年代起就出版了專門音樂理論研究刊物。1953 年,在北京成立了民族音樂研究所,1956年,中央音樂學院建立音樂學系,成立了:「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研究」等教研室,開設了「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民族音樂理論研究」等課程。同時,公開提出音樂研究為「民族音樂創作服務」的口號。當時的音樂學研究包括:西方音樂史、西方作曲技術理論、中國古代音樂、民間音樂、少數民族音樂以及使用民間音樂的形式創作的音樂研究等。1959年,中央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所獨立,改為中國音樂研究所,後並入中國藝術研究院。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人文學科的理論研究追求自我獨立價值,國外各種現代思潮的傳入,促進了我國音樂學學科的飛速發展。全國所有的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甚至綜合大學里都先後設立了音樂學系,音樂學研究生班,成立了單科(如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等)的音樂學學會,音樂學及其分支(如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音樂社會學、音樂教育學等)開始被音樂界及社會人士注意起來了。 研究方法是人們衡量一門學科是否能夠成立,是否成熟的基本標識之一。音樂學是針對古今中外的人類的一切音樂成果、音樂行為和音樂現象,去探尋音樂藝術含義和價值的活動,是對人類音樂成果的第二次創造。而這種探索在實踐中總是通過一定方法和進程體現的。方法是一個理論體系的靈魂。方法無效,再美麗的構想,再嚴肅的目的,只能權作畫餅。因此,方法的探究,無疑是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音樂學這門學科誕生以來,研究方法一直是音樂學者們關注的熱點,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深入而漫長的探索,已經形成了許多符合音樂發展規律、符合音樂學不同學科思維方式的有效研究方法。方法不僅僅是某個或某些具體的理論,更重要的是貫穿於整個理論研究過程中的總的思路和原則。 今天的中國音樂學作為一門有明確目標、有嚴謹理論體系且能充分展示其多種學術價值的人文科學,除了有一支龐大的學者隊伍和大量具體的研究成果外,充分重視學科本身理論和研究方法的建設,構成了中國音樂學學科的自身品格。中國音樂學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提倡多維度的思維,根據具體研究學科門類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時,強調學科之間的滲透與融合。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及研究的不斷深入,音樂學的研究也更加體現出跨學科性、邊緣性和交叉性,單純獨立的音樂學研究已成為過去。立體性的音樂學研究給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音樂學學科方法論的研究在今天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當代,眾多中國音樂學者關注音樂學方法論的探索,各學科均涌現出一批研究方法論的專著,這表明,面對音樂學研究極為迅速而蓬勃發展的現狀,中國音樂學界和音樂學人對音樂學研究方法的高度自覺。 http://www.musiced.com.cn/web/newAction.ac?ac=contentDetail&location=xxdt&ArticleID=896 這個網址可以幫到你
E. 音樂批評學中的四種比較研究方法有什麼
批評操作的程序 音樂批評與音樂的創作和表演一樣,都需要一個准備和寫作的過程.一般看來,這個過程分為准備階段、構思階段和寫作階段.根據這三階段的展開原則,相應的操作程序也就相對明確地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第一步--積極地尋找批評對象,第二步--認真地分析批評對象,第三步--審慎書寫、個性展開.This article is the analysis on the'operation' part of the music criticism. Two parts of operating principle and operating process are included. In the first part, the analysis is on the criticizing of the instrumental, vocal, music drama, music events; while in the second part on the criticizing ohject finding, analyzing and writing. The fostering of the criticizing character and style are also discussed.
F. 音樂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教學方法是師生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為了有效地完成一定教學任務而採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它既包括教師的教法,又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學法,是教授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有效結合。決定教學方法的基本要素是教學目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由於音樂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特殊性,音樂課的教學方法不同於一般學科普遍採用的教學方法。下面就音樂教學的特點談談音樂教學中方法的選擇和應用。 教唱新歌的方法很多,音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即通過音樂教學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感,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教學的內容包括歌唱、器樂、律動、欣賞、創作和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音樂課又是一門技藝性較強的學科,這就決定了音樂教學普遍採用的是以下教學方法。 一. 講授法‘范唱法混合使用 示範法:范唱歌曲,讓學生體會氣口和表情等情感,學唱簡單的樂譜,循循漸進的學習。對一些音樂作品會給學生簡單的介紹作品的寫作背景等,教師帶感情的范唱,讓學生標出強弱記號,學生主動學習之後,可以再講授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識點,再講解每一樂句該用何種情緒讓學生跟著模唱。一首歌曲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或者學生唱得不夠正確的地方,老師給學生范唱。學生主動學習之後,可以再講授一些需要了解的知識點) 二. 欣賞法: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審美教育,並不是純知識理論傳授,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表現音樂都必須以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為基礎。通過播放歌曲讓學生去體會,如一些童聲演唱的歌曲,讓學生去聽歌曲的演唱順序和情感。 音樂教學就是為欣賞音樂、演奏演唱、創作表現音樂而進行技術方面一系列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離開了技術訓練就很難完成美育任務,也就無法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故而練習法理所當然應當成為音樂教學中廣泛使用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音樂是聽覺藝術,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首要條件是讓他們接受美的熏陶,讓他們大量接觸優秀的音樂作品,擴大音樂視野。審美、修美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音樂欣賞的能力,在聆聽音樂的同時,音樂的美會感染學生並激發他們的興趣,音樂欣賞能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作為音樂課教學內容之一的欣賞本身就是以欣賞教學方法為主,而在歌唱、器樂、律動等教學中也無不貫穿和體現著欣賞活動,所以欣賞法也是音樂課普遍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三.提問法通過提問,讓學生能更深的了解歌曲的內容,表達歌曲抒發的是什麼樣的感情。比如通過欣賞,歌曲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等四. 練習法根據 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年齡特徵,音樂素質等也影響著教學方法的選擇。譬如:在進行歌唱技巧訓練的時候,對小學中年級學生就要指導他們逐步從胸式呼吸轉向胸腹聯合式呼吸,學會有氣息支持的歌唱;到高年級要求逐步掌握控制氣息的能力,為從本能地歌唱進入藝術歌唱奠定基礎,同時進行發聲方法的訓練,咬字吐字也要求清晰准確。律動教學則應以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為主要教學對象。在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較為簡單的可能性的示範,讓學生反復的練習,以更好到調動學生學習、練習的積極性。 此外,在運用教學方法時,要注意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配合。在歌唱、器樂教學中,不僅要採用示範法、練習法,還要穿插運用講授法等其他教學方法。在欣賞教學中讓學生們欣賞音樂作品的同時,也要適當進行講解。這是因為各種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互相配合,合理運用,會有相輔相成之功效。 總之,選擇音樂教學方法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音樂審美能力,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在選擇的同時,既要正確對待經長期教學實踐檢驗至今任然適用的各種教學方法,還要科學合理地吸取新的研究成果,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創造出切合音樂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
G. 有關音樂教育的實驗研究方案
有關音樂教育的實驗研究方案
1、課題研究的背景
建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不斷發展。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多年來在取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目前,音樂教師在貫徹落實《音樂課程標准》的過程中,要轉變教育觀念,(由單1課改為綜合課),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要我學」變為「我要學」,要注意學科的綜合音樂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愛好。「綜合」音樂教育不僅是世界音樂教育的新潮流,更是新世紀在音樂教育方面的1個新起點。我國教育界已認識到綜合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在2002年頒布的國家藝術教育課程標准中也開始提到了音樂學科綜合。
「綜合」,是基礎教育的1種基本理念。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1種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音樂課程的的綜合,是以音樂為本的綜合,所以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勢,從藝術的本質上講,1切藝術都是心靈的藝術,只是各自所有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藝術形式或同1藝術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審美意蘊、表現手法等方面本來就有許多相同之處。從發生學的角度看,各藝術門類本是1家的,是高度融合在1起的。另1方面,作為藝術的1個最主要的門類,音樂也同廣泛的文化領域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這也使得音樂同其他非藝術課程之間的相互融合成為可能。所以音樂與相關學科之間形成合力,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
2、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和實驗,在內容整合方面,以蘇教版課本為主,結合新科標的要求和自己實驗的經驗,形成1套音樂教學與相關文化整合的思路和方法。
2、通過研究和實驗,使我們教師在理論、教學方法、教育質量方面有質的提高。
3、通過研究和實驗,使學生積極參與發展過程,讓學生樹立新的學習觀念,在整合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對相關文化多看、多想、多用的習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使學生的素質或能力有相對的提高,這樣有益於人格的片斷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諧的發展。
3、研究過程
課題立項以來,我們緊抓學習、培訓不鬆手,正確把握課題究的方向,統1和深化對課題的認識,從2004年10月下旬起到2005年6月初止,本課題組集中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育理論培訓工作。如:本課題組成員除了參加由武進區教委組織的有關培訓以外,本課題組還參加本學校的專責課題培訓和邀請南師大潭頂良教授的新課程專題報告,看相關的書籍和材料。課題組成員每兩周進行交流,每次交流與討論時,都堅持做到示範帶動,分步實施,精心設計,反復修改,不斷完善研究方案。強化理論學習,努力在課題研究的同時,提高課題組成員的理論與業務水平。結合教學工作,使課題研究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教師具備了課題研究的教學技能,課題列入了學校工作計劃,本課題有區教研室和我校教科室支持,由課題組具體實施,並成立課題領導小組。保證了課題的有序展開。
研究過程
(1)以理論學習為指導,把握教改現狀,明確教改方向。
課題確定以來,課題小組成員認真學習了「音樂課程標准解讀」、課題方案和《立足音樂課堂,注重多元「整合」》等理論性文章。老師們除了各自研讀以外,還1起進行交流,記錄心得體會,以求融會貫通,對課題研究有所幫助。
(2)把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2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每學期期初,組內老師圍繞研究課題,確定自己的實驗課課題,並把實驗課和優質課、示範課結合起來,把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有機聯系起來。例如,周玉芬老師上的骨幹教師示範課----《茉莉花》,劉燕老師上的區級調研課――《歡度佳節》。把「教」與「研」結合起來,使「教」有了目的,「研」有了依據,使2者相得益彰。
(3)對照課題方案,改革教學指導過程,認真上好實驗課。
實驗課就是在課題方案的指導下所進行的嘗試。為了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老師們都能圍繞課題方案,大膽改革傳統的教學指導過程。能做到落實主體地位,改革教學過程的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
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調查研究、理論研究、行動研究、經驗總結研究等研究方法
4、研究重點與策略
整合是確保學生身心愉悅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它提高了學生綜合審美能力,開闊了學生的藝術文化視野,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體驗音樂的渠道。以此為基礎的音樂課,不再單純是1種藝術形式,而是多種藝術形式並存,但都發揮各自的優勢,都為1條主線服務。同時,「整合」使音樂教學空間得到進1步拓展,沖出「模式」概念,突出藝術性和教法的「隨機性與靈活性」。
1、更新教師的觀念
圍繞本課題的指導思想,結合課題理論學習的動機,我們大力宣揚3種觀念的轉變。
(1)轉變角色
新課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個性與創造性發展的必需,也是實施本課題研究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堅持平等互動,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要求教師從權威席上走下來,到學生中去,傾聽學生的意見以及他們的感想,注意多鼓勵,教師做到了這些,才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滿懷熱情地走進音樂教學課堂。
(2)堅持集體備課,爭取每個單元有新的突破
圍繞課題開展研究、備課活動,將研究和教學緊密結合再1起,做到再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
(2)尊重學生的體驗
在整合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地回答問題,充分發揮自己已有的經驗、感受和想法。因此,作為教師,必須積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大膽地回答問題,同時給學生留有充分的獨立理解和獨特感受的空間,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特別是,由於學生自我經驗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難免有荒謬之處。同時,我們又知道,音樂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對於學生的這些體驗,作為教師,都不要輕易地去否定,要多1些尊重,多1些理解和鼓勵。
1 2下1頁
2、教材內容的整合
(1)把包括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文化等在內的音樂教學的各方面內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音樂文化知識可以在學生參與的創造、演唱、演奏、欣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結合講解;許多音樂欣賞內容可以通過演唱、演奏來加深體驗,加深理解;可以結合唱歌與器樂來進行創作教學,並通過唱歌與演奏來展示學生的創作成果。
1、把音樂與姊妹等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如讓學生通過舞蹈、律動來表現音樂。音樂與美術融合即是聽覺與視覺的結合,可使學生形象地理解音樂。
2、把音樂課程與非藝術課程適當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音樂與文學關系密切,音樂教學可與(詩詞、戲劇段落等)溝通;音值、節奏等內容可與數學課中的數量概念結合講解;節奏與自然界現象、與人的生理現象以及人的運動方式有關,教學時可與常識課溝通;體育課的廣播操、韻律操等與音樂節奏感、旋律感的聯系很緊,也能夠有效結合;1定的音樂與這種文化產生的民族、地理、環境、歷史條件、語言語音特點、生活習俗、文體交流等有著密切聯系,故音樂課與歷史課、地理課的結合也並非困難。
3、可有意識地把音樂課堂教學與課外音樂活動結合起來,把學校音樂教學活動與社會環境結合起來,如社會生活中的許多音樂資源(廣播、電視、藝術團體等)可為音樂教學所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音樂教學效果。
方法的整合
通過本階段的課題實驗,初步找出了音樂課程整合教學的1般方法
1、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麼形式來呈現什麼教學內容,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准備的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完成任務。
2、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引導的的方法,把學生帶入整合的課堂,學生再的引導下,或用文學、美術、地理歷史加深對音樂內容的理解。
3、師生1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這樣的教學氛圍10分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的任務,發揮了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各種形式、多種手段幫助學生學習,進1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現在還不是全面評價課題成果的時候,我們現在只是看到音樂與學科整合進行教學後對學生影響不同的地方。
5、研究成效分析
2004年9月~2005年6,音樂課題組全面進入了實施階段,這段時間,全組人員緊密依據既定的課題實施方案,結合課題組學期工作計劃,積極探索音樂教育的新途徑,取得了1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1、教師方面
(1)通過本課題實驗,提高了全體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轉變了教育觀念。
實驗教師在實驗中邊學習邊思考,理論水平得到不斷提高,能積極撰寫有關課題實施的相關論文,周玉芬撰寫的論文《多元化,音樂課堂新視角》、《在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范唱》、《淺析小組合作學習法在豎笛教學中的作用》分別獲江蘇省1、2等獎。劉燕撰寫的論文《讓學生的音樂靈性在開放教學中插上翅膀》《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分別獲武進區2、3等獎。課題組教師為准備好1個較優秀的音樂教案,相互討論、研究,課題組先後製作出課程整合研究課課件好幾節。周玉芬撰寫的教案《茉莉花》獲江蘇省2等獎,目前,音樂教學與學科整合實驗的熱情正空前高漲。
(2)、開展整合課題實驗,造就了1支優良的教師隊伍
按照「音樂教學與相關學科整合研究」教師培訓計劃,教師都能夠從本學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尋找適合自己教學的教學內容平台。在區調研的1堂教學教學研討活動中,劉燕老師上的《歡度佳節》,通過自己的發掘、整合,使整堂課豐富多彩,受到了許多聽課老師的好評。在學校的青年教師評優中,她上的《西南風情》獲得了2等獎,周玉芬老師參加武進區青年教師評優課《走進西藏》獲1等獎。
2、學生方面
(1)、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課題實施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表現自己,劉燕老師的《西南風情》學生通過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看到、聽到的畫面在這節課中反映出來了,學生用舞蹈的形式和聽課老師1起共舞,把整堂課推向高潮,同時,學生還利用課中學到的形式,在學校的藝術節和英語節中,用音詩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周玉芬老師的1節《茉莉花》,學生用花語、花食、花療講述了茉莉花的功效,學生的興致調動了整堂課。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別化得到較大的體現,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問題解決能力。
(2)、培養了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中學生見多識廣,在教學中,首先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教師採用多種的學習方式,盡量給學生以最大的空間,如在欣賞《黃河大合唱》,老師不僅引導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還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黃河大合唱》的文字資料,討論《黃河大合唱》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討論冼星海對中國音樂事業所作出的偉大貢獻等。這種「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學生主動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3)、培養了學生的群體精神及合作能力
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有許多學習內容是合作性很強的,如,在器樂合奏要加入4聲部的節奏練習,有的同學要擔任器樂的主奏(旋律聲部)有時候又是伴奏,這種角色的轉換,意味著他們必須與他人緊密合作。如同學們在豎笛《太陽出來喜洋洋》中,學生都能很好的把握分寸,擔任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合奏效果。
H. 什麼是音樂教育學什麼音樂教育學的研究方法
音樂教育學就是研究音樂教育的目的、內容、方法、策略等的一門學科,嚴格的說它還不是一門學科(所以音樂教育學多隻在藝術教育界稱呼)或稱音樂教學論、音樂課程論更常規一些。研究方法也就是一般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質的,實驗、調查、訪談等等方法,沒什麼特殊的獨有的研究方法。
音樂教育學專業屬於教育學的一個分支,是音樂與教育學的一個交叉學科。國內的音樂教育專業更加偏向實踐應用,更多地是學習實踐教學以及演奏。而國外的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習方向非常不一樣,更加偏向宏觀研究。
和更重視學術理論研究,涉及的范圍有音樂教育心理學,音樂教育社會學,音樂教育哲學,音樂教學法等。這個課程希望幫助學生了解外國音樂教育學專業與國內的同異,拓展音樂教育學的理論知識,以及相關的學術研究方法和寫作方法。
介紹音樂教育學的歷史發展,學科分支,研究趨勢,未來就業方向等等。目的是幫助學生解開對國外音樂教學的誤解,正確了解國外的音樂教育學的知識點,並輔助學生完成相關論文。導師介紹倫敦大學學院音樂教育在讀博士。
研究領域主要集中於音樂教育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社會學。擁有的三個英國碩士學位包括鋼琴演奏、音樂學以及音樂教育學。目前為倫敦大學學院UCL教育學院的在讀博士生。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專業已多年排名全世界QS全世界專業排名第一。
擁有豐富的音樂教學和學術論文輔導和寫作的經驗。目前輔導過的大部分學生都已成功申請上了國外大學的碩士或博士。
I. 小學音樂的課題研究有哪些
1、多感官參與音樂學習,實現音樂學習方式最優化。
2、音樂課堂(欣賞課)的有效提問研究。
<可分低中高年段進行>
3、多媒體課件在音樂課堂上的有效運用研究。
4、(農村學校)小學生合唱能力的培養與研究。
5、小學音樂合唱課的實效性講究。
6、低年段音樂教學的故事導入模式研究。
(9)音樂學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包括:准確表述研究問題和分解研究問題、將研究問題轉換成假設、確定採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計劃及人員分工、課題研究的組織和協調等。
(一)分解課題研究目標,抓准研究切入點。
1.確定研究目標。確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題、總體目標。研究目標可分平行目標、層次目標和綜合目標等。
2.選定研究切入點:一是從基礎性的、容易的、關鍵性的問題中選定;二是從已經成功的經驗中去尋找;三是從學校教育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去尋找;四是從教育發展的趨勢中去尋找;五是從教育科學理論中去尋找。
(二)明確研究思路,確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過對研究問題進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歸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輔法。主法有觀察法、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教育實驗法、經驗總結法、比較研究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質的研究法等等;輔法有統計法、測量法、和問卷法等等。
3.課題研究方法的使用與選擇。不同類型(內容、條件)的研究課題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標准選擇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過程的階段為標准,按階段研究任務確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對象的性質為標准,按研究對象確定方法
三是以課題研究的延續性為標准,按延續方向確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劃分,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
J. 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方法
題名 "逆向考察"方法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研究中的運用:以三篇論文為例
作者 王昕 著
分冊號
分冊名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出版時間 2008.09
頁數 10頁
開本 29cm
叢書名
單 冊:
中圖分類號 J6K2
科圖分類號
主題詞 碩士論文
電子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