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概括德育的原則和教學方法

概括德育的原則和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27 12:11:03

❶ 主要運用了哪些德育原則和方法

(1)方向性原則。方向性原則是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根本原則,它要求學校德育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養學生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這個原則是由社會主義學校德育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我們要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校要培養「四有」、「兩熱愛」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必須堅持方向性原則。(2)知行統一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規范的教育與參加社會實際鍛煉結合起來,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與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使學生成為言行一致的人。(3)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依靠和發揚學生積極向上的一面,限制和克服學生消極落後的一面,長善救失、因勢利導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優點和缺點、先進和落後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就是這種矛盾斗爭轉化的結果。德育的規律決定了發揚優點與克服缺點必須同時進行。(4)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把對學生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學生個人的尊重、信任和愛護結合起來,使教師的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嚴格要求是指教育者按照黨和國家規定的標准,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和教育。尊重學生就是熱愛學生,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愛護和關懷。尊重學生的人格,承認他們的自尊心,相信他們的能力。(5)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培養學生集體的過程中,通過集體的形成教育每個學生,又通過每個學生的進步促進集體的鞏固和發展,把培養集體與針對不同學生特點因材施教統一起來。要培養堅強的集體,就要依靠集體,培養、教育和健全學生集體。教育每個學生關心集體,自覺地為實現集體的共同奮斗目標而嚴格要求自己。通過集體建立全班的規章制度,培養良好的班風,以影響集體的每一個成員。教師要把集體當作教育的主體,先向集體提出要求。引導學生處理好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自由與紀律的關系、民主與集中的關系。通過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教育,學會處理各種關系。要加強個別教育,把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結合起來。(6)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正面教育和積極引導相結合的原則,在德育過程中,要向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思想認識入手,啟發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幫助學生發揚優點,克服缺點,不斷進步。貫徹正面教育和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應做到以下幾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念,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教育者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積極因素,及時教育指導。在德育中要擺事實,講道德,要以理服人。培養典型,樹立榜樣。建立合理的規章制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7)教育與學生年齡特徵相一致的原則。教育與學生年齡相一致的原則是指為了達到德育的預期效果,教育者應使教育內容、方法和組織形式等與學生的年齡特徵相適應,使每個學生品德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中小學生的發展大致經歷兒童期、少年期、青年期這幾個階段。每一階段的學生身心發展都各有特點,教育者必須研究掌握這些特點,特別要掌握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等方面的特點,從而使德育要求、內容和方法在保持系統性的同時符合學生年齡特徵,才能使德育取得較好的效果。(8)教育影響連續性和一致性的原則。教育影響連續性和一致性的原則,是指學校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的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互相配合、協調一致,達到前後連貫地進行下去,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學生的品德是在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長期教育影響下形成和發展的。這些影響紛繁復雜,不僅相互之間存在著矛盾與對立,而且往往前後並不連貫。如果不加以組織則必將削弱學校德育對學生的影響。尤其在現代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學生活動和交往的范圍擴大,通過書、刊、影、視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有效地教育學生,必須加強學校對各方面教育影響的控制和調節。以便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確保學生的品德按照社會的要求健康成長。(9)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理論對於人們的行動有巨大的指導作用。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注重於理論,即用共產主義思想及無產階級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武裝學生的頭腦,幫助他們逐步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革命的人生觀。另外,思想政治工作要從被教育者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工作做到點子上,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必須做到思想教育的系統性、開放性和針對性。(10)循循善誘的原則。學生的認識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認識過程。學生的年齡小,不是一下子就能明白大道理的,教師、學校領導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遵循學生們的思想認識規律,反復地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11)思想政治工作與其他活動相結合的原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孤立地脫離其他工作來進行。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寓教育於活動之中,寓教育於疏導之中,圍繞育人成材這個根本目標,實行德、智、體、美、勞相結合;各科之間教書育人相結合;校內各職能部門,各種教育力量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相結合,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形成一股合力,齊抓共管,這種綜合教育的原則才能收到顯著的效果。

❷ 簡述德育的原則。

德育原則有哪9條?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是什麼?你知道嗎?

一起考教師
2019年10月08日 · 優質教育領域創作者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小7將德育的有關內容做了框架梳理,小夥伴們快來檢查一下自己是否掌握了,記得收藏轉發哦!

一、德育的概念與意義

(重點指數:2星,常考題型:選擇題)

1、概念

廣義: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家庭德育。

狹義:專指學校德育。

學校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的影響。

2、意義

小學德育的意義:

1、德育是實現我國教育目的的前提條件(基礎性)

2、德育為國家培養高素質的政治公民奠定了基礎(奠基性)

3、德育對於促進學生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中學德育的意義:

1、德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和保證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

3、德育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條件和保證

二、德育過程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簡答題)

1、德育過程的概念: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發展的過程,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個體化的統一過程。

2、德育過程的結構:德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3、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一)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知是基礎,行是關鍵)

(二)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的過程

(三)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與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四)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三、德育原則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簡答題)

1、方向性原則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知行統一原則(又稱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將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3、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4、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5、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6、長善救失原則(又稱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

7、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指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別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辯證地統一起來。

(馬卡連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8、疏導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9、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靈活施教原則)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以上就是今天有關」德育「的相關內容了,大家可以利用零散時間進行記憶。歡迎關注」一起考教師「頭條號,獲取更多有關教資考試,教師招聘的相關信息!

❸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說服教育法,說服是使對方放棄原來的觀點和認識,接受新的意見,努力使對方心服口服,有即時或可見性的收效。

2、榜樣示範法,榜樣示範法形式主要有: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同齡人中的優秀學生的示範。

3、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的種類有:一、人格感化,即教育者靠自己高尚品德、人格以及對學生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進學生思想轉變,積極進取。二、環境陶冶,即通過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三、藝術熏陶,指通過音樂、美術、舞蹈、詩歌、影視等文化藝術活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影響。

4、自我教育法,激起學生自我教育的願望。

5、實踐鍛煉法,實際鍛煉法包括:

一、執行制度,即讓學生按照學生守則、課堂紀律、作息制度等必要的規章制度進行鍛煉;

二、委託任務,指教育者或學生集體委託學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

三、組織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際的活動,如: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勞動以及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等。

拓展資料:

德育:

  1. 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 2.狹義的德育專指學校德育。學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或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響,並通過受教育者積極的認識、體驗與踐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會與階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動,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養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

詞目:德育

拼音:déyù

基本解釋

[moral ecation] 指針對學生群體的道德教育與培養

引證解釋

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五:「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德育目標的概念

德育目標是通過德育活動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發展上所要達到的總體規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目的或結果的質量標准。德育目標是德育工作的出發點,它不僅決定了德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約著德育工作的基本過程。

德育依據

1.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發展的規律及心理特徵

2.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傳統

4.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需要

德育原則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過程的規律性,是對德育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中小學的德育原則主要有:

其一,道德認知與道德實踐並重。又稱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知行統一的原則。

其二,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 嚴格要求是指嚴格按照教育方針和德育任務,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信任是指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關心學生的成長,尊重學生的人格,信任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展。

其三,統一要求與個性發展相結合。保證所有學生的發展同社會發展的總方向相一致,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其四,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並舉。通過集體來教育個人,又要通過個別教育來加強和影響學生集體。

其五,學校教育和社會影響相統一。既要重視學校教育在青少年品德形成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又要重視社會各方面的影響,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❹ 德育的基本原則

德育的基本原則:

(1)導向性原則;

導向性原則是指德育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疏導原則;

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進行德育要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與對他們個人的尊重和信賴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的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5)因材施教原則。

進行德育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發展的實際出發,根據他們的年齡特徵和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德育的內容實際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內容。德育的內容應當包括三個主要層次:一是基本道德行為規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與政治品質的教育;三是較高層次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理想教育等。

拓展資料:

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中等職業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

❺ 簡述德育的原則和方法

德育的原則和方法主要就是德智泉美勞,我們在教育的同時,要注重孩子的道德品質的教育品質,優先體育也很重要,孩子的身體健康,排在第一位

❻ 德育原則、教學原則、教學方法、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它們對人的發展有

摘要 德育原則:在進行德育時,以正確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為導向,指導學生形成發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則。可以引導學生往德智體全面發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❼ 教師資格證中,有關教學原則與方法,德育原則與方法的題怎麼

  1. 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一)教學原則

    1)概念:教學原則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和對教學過程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准則。

    2)原則: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二)教學方法

    1)概念: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的,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採用的手段及教與學相互活動方式的總稱。

    2)常用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

  2. 德育原則

    1)概念: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時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

    2)原則

    ①導向性原則

    指在進行德育時,以正確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為導向,指導學生形成發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則。

    ②疏導原則

    指在進行德育時,教育者以說理疏導的方式,來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則。

    ③尊重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

    指在進行德育時,把尊重、信任、愛護學生與合理、嚴格的要求相結合的德育原則。

    ④教育的一致性與連續性的原則

    指在進行德育時,使各種教育力量互相配合、協調一致地對學生施加統一的、系統連貫的教育影響的德育原則。

    ⑤因材施教原則

    指在進行德育時,要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和品德實際出發,根據其年齡特徵和個性特點,確定德育內容,選用德育方法和形式來進行針對性教育的德育原則。

❽ 德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德育原則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簡答題)

方向性原則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知行統一原則(又稱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將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長善救失原則(又稱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指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別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辯證地統一起來。

(馬卡連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疏導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靈活施教原則)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德育方法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

說服教育法

藉助語言和事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認識的方法。

榜樣示範法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指導實踐法(又稱實際鍛煉法)

是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實際活動,在行為實踐中使學生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

教育者自覺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

品德評價法

教育者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督促其不斷進步的一種方法。

品德修養指導法(又稱個人修養法)

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品德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的德育方法。

包括:學習、自我批評、座右銘、自我實踐體驗與鍛煉等

❾ 德育的原則與方法

德育原則是根據德育目的、德育目標和德育過程規律提出的指導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則對制定德育大綱、確定德育內容、選擇德育方法、運用德育組織形式等具有指導作用。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學校德育原則是根據社會主義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標,在系統總結社會主義德育實踐經驗基礎上,批判地繼承、吸收、借鑒歷史上德育原則的有益經驗,全面系統地分析、研究德育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系,揭示出德育過程的客觀規律,從而制訂出正確處理和解決德育過程中基本矛盾關系的實際工作要求。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貫徹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統一學校內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統一社會各方面的教育影響;③要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

閱讀全文

與概括德育的原則和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refa按摩胸部使用方法 瀏覽:160
小學數學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瀏覽:105
子宮息肉有沒有治療方法 瀏覽:3
人性的博弈方法步驟 瀏覽:842
不用納豆粉做納豆的方法視頻 瀏覽:222
金槍魚自熱米飯食用方法 瀏覽:432
演員快速減肥方法 瀏覽:112
星星怎麼疊簡單方法圖片 瀏覽:983
豆油的製作方法有什麼 瀏覽:584
沒有滅火器如何正確的滅火方法 瀏覽:207
菜園豌豆種植方法 瀏覽:496
氣喘民間用什麼土方法好 瀏覽:136
長方形紙船方法步驟 瀏覽:840
數據分析方法思路 瀏覽:18
經緯度計算簡單方法 瀏覽:67
醫院常用止鼻血的方法 瀏覽:469
8個8相乘有什麼巧算方法 瀏覽:642
減肥科學快速的方法 瀏覽:226
產後腰腹贅肉訓練方法 瀏覽:768
公募基金調倉最佳方法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