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農田培肥的研究方法

農田培肥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26 08:30:29

Ⅰ 耕地土壤培肥的建議

1.改善耕地條件

集中連片進行工程治水,山、水、田、林、路全面規劃,綜合治理。強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增強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挖掘耕地土壤生產潛力。

1)湖濱窪地的漬害低產田,對原生漬害,要改善排水條件,把一部分有害水源引走和截斷漬水來源,改良土壤;次生漬害的地區,深挖排水溝,在溝系密度不夠的地區,增加溝渠的密度,並建設少量的暗管和鼠道;增加電力排水設施。

2)山丘冷浸田,要根據地形條件、水文、土質特性,建設截洪溝,防止坡水入沖;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推行水旱輪作。

3)旱坡地,主要是合理布局、農林復合立體利用、提高施肥水平和減輕伏秋乾旱影響。抗旱應採取積蓄降水和攔截地表徑流、開發淺層地下水、推廣節水灌溉、覆蓋保墒減少水分消耗、增施有機肥料提高土壤水分的有效性等技術措施。

2.調整種植業結構

根據土壤資源適宜性評價結果,鄱陽湖地區耕地對作物的適宜性程度,水稻、棉花、油菜以1,2級為主,分別佔67.76%,76.49%,69.93%,尤以棉花的適宜性最高,1級地面積接近於1/2。水稻、棉花、油菜最適宜地類主要分布在贛江、撫河的沖積平原地區,不適宜地類主要分布在鄱陽湖周圍以及沿江地區。因此,鄱陽湖地區種植業結構應是穩定水稻種植面積,提高單產;調整棉花布局,鞏固和發展九江北部棉區;穩定油料作物面積,提高單產;擴大豆類和綠肥等養地作物面積;適當發展早熟梨、獼猴桃等水果種植。

推行糧-經-肥(草)三元種植模式,利用秋冬閑田種植紫雲英、黑麥草,實行肥(草)田輪作,有利於土壤團聚體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狀。發展草食畜禽,畜禽糞便肥田。不僅能提高作物產量,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能促進農區種植業和畜禽業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3.合理輪作換茬

單一長期的連作對農田生態環境有許多不利的影響。多年單一化種植削弱了農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不利於地力的恢復和培肥。長期連作造成過分依賴化肥提高作物產量,既增加了能源消耗又提高了生產成本,又使土壤肥力下降,環境受到污染。長期的水稻連作,降低了土壤通氣孔隙,使稻田通氣不暢,致使土壤次生潛育化嚴重,土壤質量退化,生產力降低,作物產量徘徊不前,病蟲草害嚴重。採用肥-稻-稻和油-稻-稻兩年一次輪作,不僅能改善稻田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水稻產量,而且可充分利用豆科綠肥的固氮和油菜根系對土壤難溶性養分的活化,提高稻田土壤養分的供應。

江西農業大學通過4年的定位試驗,以肥-稻-稻連作為對照,從作物生理效應、土壤理化性狀、農田生物災害、能量投入產出等方面研究復種輪作的生態經濟效益,得出在江西乃至南方稻區,宜大力發展綠肥-早玉米-晚稻、綠肥-早玉米-晚玉米復種方式,且以紫雲英-早玉米-晚玉米→紫雲英-早稻-晚玉米→紫雲英-早玉米-晚稻的輪作方式最佳。

江西省農科院土肥所在上高的試驗結果表明,實行瓜稻輪作,雖然晚稻的施肥量一致,但瓜稻輪作中的晚稻比連作晚稻增產13.6%,經濟效益提高60%以上。稻菜輪作,大部分農戶不需要對水稻施用基肥,只追施適量的氮肥和鉀肥就能獲得高產;稻菜輪作中的晚稻平均畝產達564kg,最高畝產達645kg。

4.發展綠肥生產

無論將綠肥作為覆蓋作物、伴生作物或參與輪作,對水田土壤均有保護作用。豆科綠肥共生固氮;活化土壤中難溶性養分;吸收土壤中過量的硝態氮,以防止硝態氮淋溶滲透於地下水;翻漚腐化後培肥地力;釋放可溶性養分,且養分供應全面,提供給水稻吸收利用,由此可以減少化肥成本,降低化肥不合理施用所造成的農業環境負面影響。

綠肥翻壓利用後,由於大量莖葉和根茬的腐解,可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礦質養分得到活化和聚積。綠肥培肥土壤效應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綠肥的化學組成、營養成分和C/N。周年有機質積累趨於紫雲英>肥田蘿卜>油菜(收籽)>冬閑。

根據土壤養分的調查結果及耕地土壤養分的演變,鄱陽湖地區應恢復和發展綠肥生產。綠肥的種植面積應恢復到佔耕地面積的30%。北部平原崗地區,主要是在充分利用作物的空間發展綠肥,特別是在棉花行間、套種短期綠肥,培肥地力。南部周圍平原丘陵區,雙季稻種植面積大,需肥量大,當務之急是配肥地力,應恢復和發展綠肥生產。

5.推廣秸稈還田

稻草還田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增強土壤保肥供肥性能,增加作物產量,提高農產品品質,節省化肥投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同時減少秸稈焚燒和廢氣所造成的對大氣和土壤、水質、環境的污染。

稻草還田的方式有直接還田(水稻留高茬還田、水稻秸稈人工或機械切碎翻耕還田)、過腹還田(主要用作豬、牛飼料,通過豬、牛消化排泄糞便還田)和墊欄、堆漚還田。

6.實行平衡施肥

化肥的增產作用毋庸置疑。根據耕地養分平衡狀況,土壤有機質積累不足、水平較低,氮素略有盈餘,磷素盈餘較多,鉀素不足,部分耕地存在微量元素缺乏。因此,耕地在增施化肥的同時,要強調化肥與有機肥結合,大量元素與微量元素兼顧;化肥的施用要「控氮、減磷、增鉀、補微」。紅壤由於本身含鉀量低,對鉀的固定能力也較弱,鉀素不足將嚴重製約土壤肥力的提高。要改善土壤的酸化狀況,應增加有機肥料的投入。改變土壤缺鉀的局面,除需要加大鉀肥用量外,還要增加有機肥料的投入。江西省農科院土肥所的稻田施肥效應和土壤肥力變化定位監測結果表明,在等量N,P,K的條件下,稻田有機無機肥料配施增產效果>單施N,P,K>單施有機肥;化肥總的增產趨勢是N>K>P;施用有機肥,尤其是有機無機配施能明顯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改善土壤腐殖質的組成,促進稻田肥力的提高;長期平衡施用N,P,K肥料,不會降低土壤肥力;肥料對水稻的貢獻率為48%。

7.推行稻田立體種養

稻田推行稻-萍-魚體系,可減少化肥50%~60%,少用農葯30%~50%,水稻產量比常規栽培略增,土壤氮磷鉀增加15.5%~38.5%,水稻病蟲害減少40.8%~99.5%,土壤甲烷排放減少34.6%。

稻-鴨共棲,通過鴨吃蟲、鋤草和鬆土通氣,鴨糞便肥田,促進水稻生長,同時稻田為鴨提供食料和活動場所,實現水稻和鴨共贏,而且節省外部能量和物質的投入,減少化肥和農葯的用量,降低水稻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根據江西省農科院土壤肥料與資源環境研究所的試驗結果,稻-鴨共棲模式不僅有很好的生態經濟效益,而且可改善稻米品質。

8.改善耕地環境條件

鄱陽湖地區土壤侵蝕總體上不很嚴重,但鄱陽湖以及河流周圍土壤侵蝕比較嚴重,而且還出現了堆積現象。因此,要建立鄱陽湖生態功能恢復與生態重建區、農田防護林生態示範區、沙化防風林生態示範區、農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示範區,恢復區域內生態功能,保護湖區土壤生態系統,減少土壤侵蝕,防止土壤沙化。加快坡耕地的退耕還林,迅速恢復「五河」及其主要支流區域的森林植被,盡快構建恢復其水土保持功能。加快鄱陽湖周邊區域的森林植被恢復進度。鄱陽湖湖區周邊地區如鄱陽、余干、星子、彭澤等縣內濕地森林資源貧乏,有必要在鄱陽湖地區宜林土地上最大限度地發展人工用材林、防護林和經濟林,提高湖區森林覆蓋率。

嚴格控制「五河」特別是贛江南支、樂安河上游沿岸廠礦的廢水排放,以減輕有機物及重金屬污染土壤。採用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對污染的土壤實行人工修復。施用石灰、磷酸、三過磷酸鈣等固定土壤重金屬,利用沸石等改良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在重金屬污染的耕地改種棉花、麻類等工業原料作物,利用超積累植物修復污染土壤。

Ⅱ 旱地農田培肥原則

旱地農田培肥原則:
一、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有機肥含有作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肥效長,並且有利於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在有機肥不足的情況下,可採取秸稈還田的措施來補充。
二、氮、磷、鉀肥配合施用 氮、磷、鉀三元素依據肥力條件和不同作物合理配施用。具體的比例和數量可結合當地的測土配方施肥給出的數值來確定。
三、注意施用微肥 微肥的施用以底肥為主,輔以追肥、拌種和葉面噴施等,應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原則,合理調劑。

如何培肥耕地地力

為提高作物的種植效益,實現土地的可持續發展,在農業生產上應高度重視耕地地力的培肥,其主要措施有: 一、廣辟肥源、增施有機肥特別是農家肥,包括人、畜、禽糞尿和草木灰等; 二、大力發展豆科作物和綠肥作物,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和有機質含量; 三、提倡秸稈還田,或用秸稈墊豬欄、牛圈,腐爛後再積肥; 四、利用潔凈的沼液沼渣、河塘淤泥和生活垃圾等改善土質; 五、酸性較強的土壤應施用石灰進行中和; 六、適當控制化肥用量,且所用化肥應以復合肥為主。 (來源:吉水縣農業局)

Ⅳ 如何解決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土壤肥料存在的問題

1.建立和健全耕地資源保護法,保護有限的耕地資源

耕地保護法律關系是指在耕地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管理中產生的,由土地法律規范予以確認的具有權利和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中國重視耕地資源保護的立法工作,但制度尚不完善,相應的政策法規缺位,導致耕地保護工作的實際效果不佳。應明確耕地資源保護立法的價值,調整耕地保護法律關系,構建完整的法律制度體系,逐步建立並完善農地發展權制度。

4.研製新型化肥,改進施肥技術,提高化肥利用率

常規化肥利用率低帶來高環境風險一直是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徑。當前以緩/控釋肥料為代表的新型肥料成為研究與開發的熱點。緩/控釋肥料主要優點是養分釋放與作物吸收同步,一次性施肥滿足作物整個生長期的需要,減少肥料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對環境友好。眾多專家預言,緩/控釋肥料將是21世紀肥料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Ⅳ 研究思路與方法

土壤是各類農作物生長的基礎,土壤重金屬元素經過作物根系的吸收、植物體內的運移而部分蓄積於果實籽粒等食用器官,從而影響到農產品安全質量。因此,土壤和大氣、水、農葯、化肥等是影響農業生態環境、農產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土壤有機質、酸鹼度、氧化還原條件、質地與結構等土壤理化條件決定了土壤重金屬存在形態,這是影響作物對重金屬吸收累積率的重要土壤環境因素;另一方面,作物重金屬含量與作物類型及品種有關,根系吸收的重金屬往往需要經過植株體內長距離運移才能到達果實籽粒等食用部位;再者,土壤重金屬不是作物及農產品中重金屬的唯一來源,沉降於作物株葉、果實籽粒上的塵土,以及噴灑的農葯、化肥所含的重金屬,也可以通過葉面吸收等方式進入植株和農產品,所有這些因素導致了食用部位與土壤重金屬含量關系的復雜化。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屬對農產品安全性的影響,必須考慮土壤環境、作物種類,以及大氣、水等其他農田生態環境要素,選擇代表性地塊、典型作物,相同點位採用「作物-根系土配套采樣」等采樣方法,盡量消除各種因素的影響,並採取科學合理的數據處理方法,研究土壤重金屬對農產品的影響模型,為土壤重金屬污染生態效應評價提供科學依據。

Ⅵ 櫃面耕地培肥是啥意思

深耕改土新菜地的土質一般較差,耕作層僅15厘米左右,改為蔬菜田時,由於種植茬數增加,養分消耗大,應逐漸加深耕作層,改善其物理性狀。深耕時間可安排在夏秋蔬菜出園時,各深翻2次,使耕作層達25~40厘米。

合理輪作蔬菜連作會導致土壤酸化、鹽化和病害蔓延。在糧改菜地區,應特別重視合理輪作,利用不同品種蔬菜的吸肥差異,減緩某種養分的過度消耗,避免或減輕上述問題的出現,從而充分發揮新菜田的生產潛力。如在輪作中安排一些芥菜、豌豆等,能吸收利用一般蔬菜所不能利用的磷鉀,並有14%~34%磷鉀又重新以可用態分泌到土壤中,為下茬蔬菜改善磷鉀營養狀況。輪作方式多種多樣,但在輪作中應安排一季豆科蔬菜。

Ⅶ 農田培肥為什麼有機和無機相結合

這叫合理施肥。就跟人一樣,素葷搭配,營養全面。

Ⅷ 土壤培肥的途徑有哪些

一、增施有機肥

通過施用人、畜的糞、尿肥及堆肥、漚肥、綠肥等有機質含量高的農肥來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機肥含量,有條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有明顯作用。

二、秸稈還田

秸稈還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產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是秸稈經過堆漚後施入土壤;另一種是在作物收獲後,把秸稈切碎撒在地表後用犁翻壓,直接還田,這樣能夠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增加透氣、透水、保肥能力,從而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輪作

合理輪作是用地養地的耕作方式,在輪作中注意兩點:一是適當增加豆科作物種植面積,在輪作過程中四年左右種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時豆科綠肥作物經翻壓入土後,大量的根、莖、葉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種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如甜菜要七年輪一次,葵花要四年輪一次,豆類和瓜類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輪作,這樣有利於恢復地力,又防治病害。

四、 種草肥田

應大力提倡種植綠肥、豆科、牧草來培肥地力,增加經濟產量。目前可種植的牧草有草木犀、紫花苜蓿等,以此來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產能力。

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施方案

景觀格局的數據來源主要有航片、衛片、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及各種文獻資料,其中衛片是大尺度研究廣泛採用的數據來源;景觀格局數據處理普遍採用現有的GIS軟體,如ARC/INFO、ARCWIEW,結合EXCEL處理,或通過景觀分析軟體FRAGSTATS直接獲取各類景觀指數。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技術路線、實施方案為: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景觀格局指數是高度濃縮的景觀格局信息,是反映景觀結構組成、空間配置特徵的簡單量化指標[43]。因此,農田景觀格局演變的分析方法主要採用景觀格局指數,並結合圖形分析與空間統計分析。

本研究的數據源主要選用能夠反映小尺度景觀特徵的土地利用現狀圖:河北省中捷友誼農場1985年、2003年土地利用現狀圖(1∶10000),山東省兗州市興隆庄鎮2003年土地利用現狀圖(1∶10000),山東省兗州市興隆庄鎮1980年航片(1∶10000);反映歷史景觀特徵的資料:河北省中捷友誼農場1956年建場規劃圖(1∶25000),河北省中捷友誼農場11隊1963年農業機械化規劃圖(1∶10000),河北省安國市伍仁橋鎮1958年大方園田化圖(1∶10000),山東省兗州市1980年農業區劃圖(1∶50000);反映採煤沉陷地復墾工程的資料:山東省兗州市興隆庄鎮採煤沉陷地生態農業復墾規劃設計;以及其他相關文字報告等。

數據處理主要採用ARCWIEW、MAPINFO等GIS軟體進行矢量化處理,景觀指數通過景觀分析軟體FRAGSTATS3.3獲取。

FRAGSTATS是由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森林科學系開發的著名的景觀指標計算軟體,其最新版FRAGSTATS3.3不僅提供了易於操作的可視化圖形界面,還增加了許多新的指數,如線性指數(Linearity Index)、穿越能力指數(Traversability Index)等,並對部分指數的計算方法進行了修改。另外,FRAGSTATS3.3還提供了1個使用者定義的移動窗口分析方法,可用於計算核心像元的指數值。但FRAGSTATS3.3隻接受多種格式的柵格數據,不接受矢量數據。

FRAGSTATS3.3可以計算的斑塊指數19個,類型指數121個,景觀指數130個,但許多指數間相關性很強,且部分指數主要適用於野生生物保護以及復合種群(碎裂種群)動態方面的研究(如核心面積指數、鄰近度指數以及連接性指數等)。這些指標的計算方法詳見FRAGSTATS3.3的使用說明書,所有公式都採用FRAGSTATS3.3中的表達式。

採用統計分析軟體SAS6.12對部分數據進行相關性、顯著性等方面分析,採用對比分析法,選取已規劃的區域(中捷友誼農場、兗州市等)、未規劃的區域,進行農田景觀格局分析和生態質量等方面的比較,揭示一般農田景觀規劃存在的優缺點,歸納一般農田景觀規劃設計模式。分析一般農田和已復墾農田的景觀格局、廊道與斑塊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以生產力為主和以生態為主設計的區別,以及農業景觀格局、廊道與斑塊的設計要求(包括內部構成,如物種、材料等)。

1.4.2 研究的技術路線

①資料收集與分析;②進行農田景觀規劃的概念、內容、方法、程序和模式等研究;③一般農田景觀格局特性分析,取樣分析一般農田景觀格局特性;④復墾農田景觀格局特性分析,取樣分析復墾農田景觀格局特性;⑤實例模擬評價。如圖1-1。

圖1-1 復墾農田景觀生態重建研究程序框圖

1.4.3 實驗與模擬方案

①選擇華北、華東地區已規劃設計的一般農田、復墾農田,並選擇相應未規劃設計的農田進行景觀格局對照;②通過景觀分析軟體FRAGSTATS3.3獲取景觀格局和結構指標,計算機處理數據,結合EXCEL建模;③選擇一定區域的遙感數據,進行景觀格局特性分析;④實例評價。

Ⅹ 水稻土的培肥管理

1.搞好農田基本建設,這是保證水稻土的水層管理和培肥的先決條件。
2.增施有機肥料,合理使用化肥:水稻土的腐殖質系數雖然較高,而且一般有機含量可能比當地的旱作土壤高,但水稻的植株營養主要來自土壤,所以增施有機肥,包括種植綠肥在內,是培肥水稻土的基礎措施。
合理使用化肥,除養分種類(如北方鹽化水稻土的缺鋅)全面考慮以外,在氮肥的施用方法上也應考慮反硝化作用,應當以銨類化肥進行深施為宜。
3.水旱輪作與合地灌排:這是改善水稻土的溫度、Eh值以及養分有效釋放的首要土壤管理措施。
合理灌排可以調節土溫,一般稱:」深水護苗,淺水發棵」。北方水稻土地區,春季風多風大,溫度不穩定,刮北風時,氣溫土溫下降,因水熱容量大,灌深水可以防止溫度下降以護苗;刮南風時,溫度上升,宜灌淺水,溫度上升高,利於稻苗生長,特別是插秧返青以後,宜保持淺水促進稻苗生長。
水稻分櫱盛期或末期要排水烤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氣狀況,提高地溫,土壤發生增溫效應和干土效應,使土壤銨態氮增加,這樣在烤田後再灌溉時,速效氮增加,水稻旺盛生長。這對北方水稻土,特別是低窪粘土地烤田,效果更顯著。

閱讀全文

與農田培肥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方形紙船方法步驟 瀏覽:839
數據分析方法思路 瀏覽:16
經緯度計算簡單方法 瀏覽:66
醫院常用止鼻血的方法 瀏覽:466
8個8相乘有什麼巧算方法 瀏覽:639
減肥科學快速的方法 瀏覽:223
產後腰腹贅肉訓練方法 瀏覽:765
公募基金調倉最佳方法 瀏覽:217
業務員口才訓練方法 瀏覽:461
方法組合的例子有哪些 瀏覽:451
早期記事方法有哪些 瀏覽:431
原料葯重金屬檢測方法 瀏覽:241
尼康相機的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68
無機化合物有哪些分類方法 瀏覽:521
乳香精油使用方法 瀏覽:319
有沒有什麼快速脫模的方法 瀏覽:848
滑菇的保存有哪些方法 瀏覽:452
水彩使用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85
查圖形個數簡便方法 瀏覽:298
彩鋼岩棉瓦房脊瓦的安裝方法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