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語教學研究中的定量數據分析
《》是一本系統介紹外語教學研究特點、統計分析基礎以及參數和非參數檢驗方法在外語教學研究中應用的專著。該書由以下三大部分十四章組成:1)外語教學研究基礎,該部分主要介紹外語教學研究和統計學基本概念;2)定量數據分析的准備,該部分以實例詳述了如何利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數據的准備工作、問卷的項目分析,以及效度和信度分析;3)定量數據的統計分析,該部分用實例討論了描述統計分析方法、數據考察、假設檢驗,以及參數和非參數檢驗方法在外語教學研究中的運用。為秦曉晴著。
比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的李紹山編寫的 《語言中的統計學》簡單一點,詳細一點,但便宜很多。操作性強 尤其關於SPSS 的操作及各數據代表意義講解的都很透徹 。做語言研究的都應該好好學習一下。
總體來說,書很不錯,對寫外語科研論文很有幫助,適合有一定基礎的人。如果是零基礎,估計看起來比較費勁。這本書對一些基礎概念性的東西,介紹的比較籠統。我一開始看第一章,看了三遍也沒弄明白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的區別,最後還是在網上查了別的資料才弄明白了。
B. 協方差的Sig of F 值就是P值嗎秦曉晴的書202頁還要查F值表,光看Sig of F不行嗎
不是,只是統計值
C.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三年級下冊英語資料下載
這個好像只能用碟來讀取,我上一次把它復制在電腦里都無法運行。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造作不當。
不過,這樣的資料學校里一般都有的,你可以去問問。
像這樣製成光碟的有專利的資料,一般網上是找不到的。
D. 教育行動研究的數據分析方法有哪些
網上直接搜索 結合實例談談運用行動研究反思教學的過程. 一、涵義行動研究就是實踐者為了改進工作質量,將研究者和實踐者、研究過程與實踐過程結合起來,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研究活動. 二、基本特徵1、為行動而研究; 2、在行動中研究; 3、由行動者研究編輯本段二、教育行動研究的內涵教育行動研究是在實際情景中,由實際工作者和專家共同合作,針對實際問題提出改進計劃,通過在實踐中實施、驗證、修正而得到研究結果的一種研究方法. 主要特點1、實踐導向 2、協同研究 3、反省思考編輯本段三、教育行動研究的意義(1)有利於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2)有利於促進教育研究模式的變革,推動教育科學的發展; (3)有利於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 (4)有利於提高教師自我意識,增強教師職業的樂趣與尊嚴. 編輯本段四、教育行動研究的過程作為行動研究的一個完整單元來講,無論哪一種對行動研究過程的理解, ,「問題」、「計劃」、「行動」、「反思」四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 一、問題「問題」階段主要完成的是明確問題與分析問題兩個方面的事情. (一)明確問題 1.明確問題的方式 (1)教育實踐中面臨的問題. (2)理論學習受到的啟發. (3)他人成功經驗的啟示. (4)通過社會調查發現問題. 2.確定問題的原則 (1)實踐性. (2)可行性. (3)科學性. (二)分析問題 分析問題是對被確定為研究課題的向題,用自我追問的方式從不同層面、不同方面進行把握,要盡可能地明確這個問題的種類、范圍、性質、形成過程及可能影響,使要研究的課題變得更具體、更清晰. 二、計劃計劃就是擬研究問題的可能策略. 總體的計劃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和要求: (一)計劃的內容 1.計劃實施後預期達到的研究目的; 2.行動的步驟與時間的安排; 3.行動研究涉及的人 ; 4.准備將要使用的問卷或其他收集數據的工具 ; 5.對課程實施改變的因素以及如何觀察或監控這些因素; 6.如何實施已修改的策略 (二)計劃的要求 1.計劃要具有可行性 ; 2.計劃要明確具體; 3.計劃要具有靈活性三、行動行動環節是指行動者在獲得了關於背景和行動本身的信息,經過思考並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後,有目的、負責任、按計劃採取的步驟.把計劃付諸行動是行動研究的核心步驟.行動階段包括兩個方面:行動及對行動的考察. (一)行動 這是教育行動研究最關鍵最核心的環節.行動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決實踐(行動)的問題,改善實踐(行動)的質量.行動是不斷調整的、靈活的、能動的,包含著行動者的認識和決策. (二)考察 考察主要指對行動過程、結果、背景以及行動者特點的考察. 1.考察的方法 (1)觀察法 (2)訪談法. (3)問卷法.(4)文獻分析法 (5)三角分析法. (6)日誌法. (7)個案描寫法. 2.考察的要求 在考察中,要注意按計劃,但不滿足於先定的構想,也不要過多地受到執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的困難的干擾,隨時注意觀察、改善和解決問題的變化情況,及時記錄各種新 情況、新問題和新感想.如果遇到問題,也要隨時做到具體分析. 四、反思反思是對行動過程及行動結果的思考. (一)評價 評價即對行動的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評價,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釋,找出 計劃與結果的不了致性,從而形成基本設想,總結計劃和下一步行動計劃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斷和構想. (二)總結 主要工作是整理和描述,即在評價的基礎上對觀察到的、感受到的與制定計劃、實施計劃有關的各種現象加以歸納整理,描述出研究的循環過程與結果. 總之,教師的整個教育行動研究過程是不斷通過教師的實踐、反思、調整,直到使教育教學活動有新的改進.因此,教育行動研究是一個開放的循環的過程,是一個從不會間斷的過程. 編輯本段五、教育研究的途徑一、問題研究根據問題研究的水平,問題研究有三種: (一)直覺型問題研究 (二)探索型問題研究 (三)理論型問題研究二、合作研究根據合作的形式,合作研究的模式有如下三種: (一)教師與專家之間的合作研究 (二)校內教師之間的合作研究 (三)協作型的合作研究三、敘事研究按照教師參與和改進的程度,敘事研究可以分為三類: (一)經驗敘事 (二)反思敘事 (三)自傳敘事四、反思研究根據教學的過程,反思研究有三種模式: (一)教學前反思 (二)教學中反思 (三)教學後反思
E. 如何將數據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應用到行政決策中
行政決策一般有2類,一類是決策做或不做;一類是做排序看優先順序。
對於第一種,方法很多,尤其是財務上很多工具方法。決策對象無外乎是對比做或不做的收益對比,損失對比(俗稱投入產出比),效率對比,滿意度對比……總之數據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要根據決策的具體問題來採用。確定了決策對象後,很快就會找到相應的分析工具了。 把做或不做的對比講清楚了,然後讓領導拍板或開會表決,就容易了。
對於第二種,方法也很多,無外乎就是用同一種分析方法,將多種方案的得失、效能、滿意度進行測算,得到不同方案的結果,然後進行排序。方法可以在上面的基礎上,引入層次分析法(含各種優化版本),權重分析法……。很多很多,稍微問問單位里的老司機就知道了。
F. 在秦曉晴的外語教學研究中定量數據分析中發現的一句話怎麼理解
我們做t檢驗的目的就是看均值之差等不等於0,如果不等於0,就是差異顯著,等於0,就是不顯著。
推斷統計的一個基本依據是小概率事件法則,就是說如果某一次抽樣得到的結果位於數據分布中心的95%以外,可以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個小概率時間,一次抽樣不可能這么巧得到這種結果,因此認為造成這種抽樣結果的原因是該數據並不屬於當前假設的分布,而是屬於另外一個分布。
95%置信區間包不包括0也是依據這個原理,如果包括0,代表均值差等於0可能是個大概率事件(相對5%屬於小概率而言),只有當0是在95%區間以外時,我們可以認為均值差為0是個小概率事件,可以認為現實情況不是這樣。
G. 定量研究數據分析方法 Quantitative research data analysis method
您好,你的問題,我之前好像也遇到過,以下是我原來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定量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H. 求《大家的日語》PDF,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有MP3更好
文章稍長,建議先點贊或收藏,方便後期查找。
《標准日本語》這套教材,學過日語的同學應該都知道。這套教材曾經稱霸一時,很多大學都把它選作二外教材,也有很多日語機構把它作為考級教材,可謂是日語教材中的經典。不過現在正在慢慢退出江湖,畢竟經典也不可能是永恆的嘛。此外現在出現了一些小江湖如:《新編日語》《新編日語教程》《大家的日語》……。近年來越來越火,可與其抗衡的應該是《大家的日語》這套教材了。這套教材由日本人編著,這一噱頭確實吸引了不少日語學習者,但是當很多日語學習者真正拿到這套教材的時候大部分會傻眼,怎麼全是日文??單詞、語法去哪裡了??……別急,還有另一本書呢,人家都是配套的使用的。。
既然《大家的日語》現在這么火,那肯定是有它火的理由啦,我們就不要管那麼多了。下面就來說一下怎麼利用好這套教材,讓它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吧。
首先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套教材
這套教材只有初級和中級(共8本),並無高級。有同學覺得沒有高級那怎麼學?這個不用擔心,作為一名曾經日語系的學生,現在的一名日語教師,個人覺得沒有高級照樣可以學習噠。原因如下:
1)考級方面:學完大家的日語中級基本可以達到N2水平,後面再背一下紅寶書和藍寶書,刷一下N2、N1題,考個N2、N1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當年我在大學的時候,我就是跟著老師學完初中級,自己看紅藍寶書,刷題直接考過N1的。
2)會話方面:眾所周知,大家的日語這套教材是日本人編著的,所以會話當然是這套教材的優勢。學完中級不能說是可以完全達到無障礙交流,但是在日本生活的話,基本交流是完全沒有問題。
綜上所述:沒有高級一點兒也不耽誤考級和其他日語方面學習的。
日語要學好必須每天堅持學習。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學習,可以到裙開始是七一二,中間是五七六,末尾是四八二,按照順序組合起來就可以找到,裡面有教程資料大家可以領取,學習過程中的一個氛圍相互之間的交流是相當重要的,相互學習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剛剛說本套教材明明沒有高級,卻比有高級的標日多出2本書?8本書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各有什麼用處?……已經說過,大家的日語這套教材是配套使用的,初中級各有4本,初級上下以及中級上下各有2本。這兩本分為是學習輔導用書及MP3版教材。
下面再說一下初級和中級這兩本書的大體內容及建議學習方法
初級(共50課,上下冊各25大課):
學習輔導用書:
包括每課單詞、語法的講解(不用擔心人家是中文的啦)以及句型、例文、會話的翻譯和參考詞彙(拓展詞彙,感興趣可以背一下)。後面是總結(助詞、活用形、副詞等)、附錄及練習題參考答案。
MP3版:
全為日語,無中文。有人可能借機吐槽,這怎麼學阿?完全看不懂好吧?那麼請問,人家前面的輔導是幹啥用的呢?當然是先把輔導用書上的掌握之後,再用這本書來檢測一下好吧。所以不要吐槽,這其實正是這本書的一特色所在。這本主要是每課的句型、例文、會話及練習A、B、C。後面是動詞各種變形、副詞、接續詞等總結以及索引。最後就是一個光碟,裡面有單詞、例文、會話以及練習的音頻。
介紹完初級這兩本書,下面重點來了。我們來說一下怎麼利用這兩本書。
大家都知道,學習語言的一般就是按照單詞-語法-句型-例文-會話這么一個由簡到難的順序。當然學習日語也不例外。
首先建議先從學習輔導用書學起
單詞部分是按照詞形分類的(可能是日本人比較較真,所以任何東西都想規整的整理在一起吧),基本每課都是動詞、形容詞、名詞、副詞、短語、會話短語這個順序。會話中的單詞建議看第二本書會話前再看,不然一開始記得多,一時不用也容易忘記。先把簡單的單詞學習一下,當然有錄播課跟著老師的講解來記單詞是最好的,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跟著光碟的音頻來模仿讀單詞,背單詞。很多同學覺得背單詞是一個難點,總是記不住。這很正常。我經常對自己的學生說,背單詞一定不要只看和讀,而是要眼,手,口,腦相結合,一邊看,一邊寫,一邊讀,一邊記。這樣會事半功倍的。其次如果實在記不住,我們可以先記60%左右,剩下的可以在學習語法的時候記10%,例句例文的時候記20%,會話的時候再記10%。
語法部分建議學完一個語法,就拿出另一本教材做一下替換類練習題,當然也可以將語法都掌握之後再做後面的題。第一本輔導用書重點需要掌握的就是單詞和語法。
接著學習MP3版教材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跟著MP3來模仿讀和背誦了。建議是先不要看書,用MP3來練習一下聽力,如果聽不出來,就多聽幾遍,還不行,再看一下書。句型和例文每節課句子不是很多,爭取全部背過。學習會話之前,一定要將會話所涉及到的單詞和短語背過,再進行會話。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之上,模仿音頻多讀熟讀爭取背過。開始階段只有不斷輸入,才能往外輸出。背其實就是一個輸入的過程。每一課,單詞,語法,例文和會話都掌握之後,就需要做大量的練習題,通過練習來檢測和鞏固一下自己所學的知識。學習語法的時候練習題不可能都做完的,這時候就可以做剩下的部分了。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就可以進行下一課了。覺得還不行的話,可以在網上再買幾本配套的練習。每課的學習基本都是這個模式,每學完3-5課建議暫定一下,再回過頭來,重新復習一下。
初級課程,建議每周學習2課是最佳的,當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增加或減少學習量。這樣算下來大約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可以學完初級,也就是n4水平了。學完之後不建議同學們參加能力考試,因為N4證書沒啥含金量。學完初級之後,建議修正一段時間,養精蓄銳,再進行後期的中級學習。
友情提示:學習新的知識之前,一定要將之前的再復習一下。
I.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高一英語必修一聽力MP3下載
就是這個,請下載使用.
J. 英語論文開題報告擬採用的研究方法應該怎麼寫!!!!
定性方法Qualitativeapproach,定量方法Quantitativeapproach英語論文中的研究方法一、 外語教學和科研中的兩大研究方法(一)定性方法Qualitativeapproach定性研究的基本情況:1. 研究者調查之前沒有帶什麼框框;2. 研究者可以作為局外人觀察要研究的現象,讓一切事情讓本來的規律去發生,發展,研究者不加控制和干擾;3. 研究者也可以參與到所調查的活動之中或者以觀察者的身份參與活動;4. 在一般性的調查之後,可以進行深入的個案調查casestudy;5. 所採取的方法是綜合法和歸納法,最後成果多是描述性的或在描述過程中揭示一定的規律(即提出假設或結論) 。(二)定量方法Quantitativeapproach通過一連串的數字,表格,圖標來說明問題,如《廣告語言中的語用預設》,陳新仁1998分類:統計方法statisticalmethod:人口普查實驗方法experimentalmethod:交際教學法比翻譯法好定量研究的基本情況:1.定量法通常是從假設出發,事先有個看法;2.定量法往往是要控制和操縱變數的;3.定量強調研究的客觀性,遠離數據,遠離當事人,是局外人的視角;4.所得數據信度高,具有可重復性;5.所得結論具有普遍性。(三)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比較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現象學觀點 邏輯實證主義觀點1. 強調親身參與活動而獲得經驗;2. 只有通過個人主觀經驗才能認識人類行為;3. 了解就是移情;4. 依賴定性數據。1. 強調用實驗方法來獲取數據;2. 只有擺脫主觀狀態才能了解社會現象的因果關系;3. 了解要保持距離;4. 依賴定性數據。綜合法 分析法1. 從部分到整體;2. 整體觀;3. 面向內部結構;4. 了解過程;5. 假設一種動態現時。1. 從整體到部分;2. 成分觀;3. 面向外部結構;4. 了解結果;5. 假設一種靜態現實。歸納法 演繹法1. 以觀察材料為出發點;2. 事先沒有形成看法;3. 探索性的,擴展性的,描述性的;4. 可以生成假設;5. 成果,描述或假設。1. 以假設為出發點;2. 事先進行預示;3. 簡約性的,推斷性的,驗證性的;4. 假設檢驗;5. 成果,理論。自然觀察 操縱和控制1. 觀察面廣,但較分散;2. 變數不加控制,有利於了解變數的復雜關系,但也容易顧此失彼;3. 注意內容,但容易忽視形式;4. 主觀,但解釋力強;(四)定性研究和統計研究中的調查手段1.觀察observation: participant and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ot knowing what is 訪談interview:openstructuredandsemi‐openinterview2. 筆記和日記log:. 錄音和錄像4 . 口 頭 自 陳 verbal reporting: 邊 想 邊 說 think aloud 內 省 introspection , 回 憶retrospection5. 問卷questionnaire:openclosedandsemi‐closed(五)實驗研究真正的實驗研究:研究者對自變數的控制;對被試者的隨機抽樣外 語 研 究 中 的 研 究 只 能 是 准 實 驗 研 究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和 前 實 驗 研 究pre‐experimentalresearch准實驗研究 交際法比傳統的翻譯法好 Objectives: 交際法比翻譯法好 Subjects: 兩組(班)學生,各種條件(年齡,性別等)都是等值的,尤其是成績也差不多。 Instruments: Procere: 前測,分別教學一段時間,後測 Resultsanddiscussion二、文獻綜述重要作用 讓研究者總觀全局,跟上形勢; 明確研究方向; 吸取他人教訓,避免同類錯誤;如何寫文獻綜述 選出與課題最相關的研究; 把這些研究的結果揉在一起, 使其相關性十分明顯。 不可把每項研究的摘要分段列出,似乎它們之間毫無聯系; 讓人看後感到,該領域還不完整,有待摘要:英語論文中的研究方法,外語教學和科研中的兩大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Qualitativeapproach,定量方法Quantitativeapproach擴展,這樣就為日前的研究做了鋪墊; 一方面文獻都應該有出處,另一方面,也不可能把評述寫成一串引語; 不可把文獻按時間順序排列,而應按其與課題的相關性組成一個整體; 告訴讀者那些文獻最為相關,那些文獻相關性差些; 結尾是要略加概括與評論,畫龍點睛。5. 接近現實,但所需時間較長。1. 觀察面窄,但較集中;2. 觀察面窄,但較集中了解它們的因果關系,但容易把問題簡單化;3. 注意形式但容易忽視內容;4. 客觀,但解釋力弱;5. 所需時間較短,但人為成分較大。描寫性 推斷性1. 沒有干擾的自然觀察;2. 歸納數據,進行描寫;3. 旨在發現規律或模式;4. 效度高,信度低;5. 可概括成度低:個案研究。 1. 有控制的實驗;2. 歸納數據,進行土斷;3. 旨在驗證已有的假設;4. 信度高,效度低;5. 可概括成度高:多元觀察。舉例《圖式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學習中, 閱讀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技能和環節, 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對閱讀理論的研究,國外學者.1977etc.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馬博森(1995)歸納為三個基本的階段:強調語篇處理的自下而上(bottom‐up)模式,注重讀者自身知識作用的自上而下(up‐bottom)模式,以及主張把以上兩種模式結合的交互作用(interactive)模式。以上這些模式認為閱讀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和積極主動的思維過程, 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被動的字元辨認過程, 因而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對指導閱讀教學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此基礎上,Carrell(1983)等人提出了圖式理論(schematheory) 。該理論指出,任何語篇本身並沒有任何意義,它只是給讀者某種方向,指導讀者該如何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捕捉、組建該語篇的意義,換句話說,閱讀理解是一個讀者的已有知識與語篇間相互作用的過程。 圖式理論不僅強調了讀者的主動積極性, 而且強調了讀者本身已具備的知識與語篇之間的相互作用, 為閱讀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開辟了新的道路。圖式理論一提出,國內學者(王初明,1990;林挺,1996;葉為爾,1998 等)就寄予了極大的熱情, 從介紹,評論,翻譯和應用研究等方面對其進行了廣泛的探討, 尤其在教學方面,大量的文章論述了該理論對聽力,寫作,翻譯和閱讀教學的指導作用。然而,縱觀國內英語教學現狀,傳統的閱讀教學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即閱讀過程是一個從字母——詞——句子——語篇的有序的自下而上的理解過程。 語篇理解必須依賴於對構成該語篇的句子的理解, 而對句子的理解又依賴與對詞的理解,對詞的理解離不開讀字母的識別。因此,仍有必要進一步探討圖式理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