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休謨的不可知論觀點
休謨的不可知論或者說懷疑論的核心思想可以歸結為3個命題:
1、不存在關於外部世界的先驗綜合真理。
2、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任何真實知識歸根結底來自於知覺經驗。
3、只有經過實驗推導的知識才是正確的。
休謨一方面堅持了徹底的經驗論立場,排斥用經驗之外、其存在的真實性令人懷疑的存在作為知識的根據,把人類知識限定在經驗范圍之內。
在休謨看來,我們的知識之所以可靠,之所以能夠形成,就是我們以能夠在我們心中呈現的對象作為認知對象,而那些不能在我們心中向我們呈現的東西,就永遠不能成為我們認知的對象。即使是建構知識必須使用的工具——因果關系原則——也是由於我們「感受」到思維或想像中的聯系而獲得的。
(1)休謨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休謨哲學的價值就在於它以懷疑方法的結論——不可知論,喚醒了人們對形而上學獨斷論的質疑,喚醒了人們對上帝觀念的質疑。休謨還通過對「不可知存在」的界定,把人的知識限定在經驗活動范圍內,反對傳統哲學特別是唯理論哲學無限膨脹人類理智能力的錯誤觀點。
休謨還要求用實驗推理的方法研究精神科學領域中的問題,以規范的方式剖析人性問題。休謨並且暗示,對人的道德的解釋優於對自然的推理說明。休謨的這些思想,不僅對自然科學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而且對促進德國古典哲學的興起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⑵ 休謨為什麼會轉向自然的歷史研究方法
攻擊了重商主義者關於利率是由貨幣供給量決定的觀點,強調了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他站在數量論的立場上指出,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只會簡單地提高所有價格而必然抵消為開支融資而增加的對貸款需求,使利率不受影響。因此,決定利率的是真實資本供給。在這里休謨轉向自然的歷史研究方法。
⑶ 關於休謨
大衛·休謨(David Hume,1711年4月26日—1776年8月25日),蘇格蘭哲學家,出生於愛丁堡,與約翰·洛克(John Locke)及喬治·貝克萊(George Berkeley)並稱三大英國經驗主義者。其特點在於重視從「生活經驗」中提煉出哲學觀點,如「知識來源於印象而非理性」,認為沒有事實可由先驗(a priori)方法被證明。盧梭等後世學人深受其影響。康德亦綜合他同理性主義哲學家的觀點創建起「正反合」的理論。
大衛·休謨(David Hume)應該被看作有史以來最好的哲學家,雖然他沒有馬克思的辛辣尖刻,薩特的裝腔作勢。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因為形象迷人占盡優勢。不管和歷史事實是否相符,有數不清的諸如左岸咖啡館,Gauloise牌香煙,黑色高圓翻領等的浪漫故事,充滿絕望和自由的深刻談話等。相反,休謨在畫室玩彈子游戲,陪伴母親。
克爾愷郭爾(Kierkegaard)和加繆(Camus)的神秘色彩由於他們英年早逝的悲慘結局而更加引人注目。休謨65歲死於腸癌,沒有痛苦,情緒正常。實在沒有什麼死後博得大名的操作空間。確實,普通老百姓對這個人了解實在不多,也許除了唱的歌詞「大衛·休謨勝過(耗盡)叔本華(Schopenhauer)和黑格爾(Hegel)」以外。
然而,休謨頑強地留在人們心中,被許多人捧為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能否更進一步說他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呢?我想可以的。不僅僅因為休謨的哲學研究途徑現在比他所處的時代更需要。
休謨1711年出生在愛丁堡,當時正是啟蒙運動的初期和英格蘭蘇格蘭合並成為大不列顛的初期。蘇格蘭的哲學由於科學的成功正在轉型,這個轉型不是建立在抽象的理論上,而是建立在世界現實狀況的經驗主義觀察上。一下子,大陸思想家笛卡兒(Descartes)和斯賓諾莎(Spinoza)的抽象思考好象無可救葯地和他們試圖解釋的現實世界脫節。哲學必須得切近自然,它的推理要根源於實踐經驗。
休謨正是幫助把哲學引導到這條新道路上的許多人之一。然而,這條道路也是一條從來都受到懷疑主義威脅的非常不確定的道路。柏拉圖和笛卡兒超越懷疑的哲學夢想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取而代之的是需要學會和懷疑共處但並不被懷疑所左右。休謨的獨特天才就在於向我們顯示如何做到這一點。
休謨實踐了自己的哲學觀點。雖然在他的哲學思辯中,常常被它們的懷疑主義色彩所困擾,但是,當他重新加入人類同伴並玩起彈子游戲,這些擔心不久就煙消雲散了。雖然看起來很膚淺,但實際上是一種成熟的認可,即那些聲稱是虛無主義者的人其實是裝模作樣:沒有人是真正什麼都不相信的。
休謨所講的正是與當今我們密切相關的,因為確定性只能在宗教極端主義者那裡才能找到,不確定性很可能墮入後現代相對主義和智慧無政府主義的泥沼。在這個氣候下,我們如何解決諸如基因細胞研究,安樂死,公民自由和公民安全等的激烈爭論的倫理難題?在科學產生這么多問題的時候我們如何相信科學?在東西方建立信賴的基礎瓦解的情況下如何解決東西意識形態的沖突?我們需要的是休謨式的途徑:在不確定性的海洋上提供一個能夠漂浮在上面的智慧的壓艙物。
想一想倫理價值問題。休謨在許多關鍵問題上和道德懷疑主義者觀點一致。他不相信建立絕對的道德價值是可能的。宗教當然不能提供這些,因為根本沒有辦法讓我們相信宗教教義或其領袖的權威。不能因為宗教說這是對的那是錯的,我們就說這是對的那是錯的,而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它是對還是錯。
在宗教和教派林立的當今世界,休謨的懷疑主義比以往顯得就更加聰明。如果我們要接受某個宗教的指導,我們需要理由。單說「相信我,我是牧師」已經不夠,不僅僅因為每個主教都說同性戀是可以接受的,但仍有人聲稱這些所多瑪城居民(sodomites叛逆分子)將會在地獄的烈火中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
道德價值同樣不能用純粹的理性來說明。休謨把只能被理性證實的真理稱之為「有關觀念關系的東西」,再次表明他無法創造一個容易上口的范疇的怪異本領。數學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因為數字或符號代表二加二等於四。同樣的,你不需要對每一個單身者進行調查就知道他們都是沒結婚的人。
休謨認為道德問題顯然不能歸於這個范疇。你不能緊靠弄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就知道Asbos(旨在打擊反社會規范行為的命令)是否對公民自由造成了無法接受的限制。你同樣也無法僅僅靠斷定「合法性」和「戰爭」的意思就解決認為戰爭是正義性的還是非正義性的爭執。道德辯論不是數學,爭論無法通過純理論解決。
因此,不管是宗教還是理性都無法建立道德確定性。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成了人們譴責的沒有道德感的人,對你正確的是對我未必是正確的,誰也沒有資格批評別人的道德觀?有些人可能覺得這個觀點非常吸引人,因為它絕對寬容。但是物極必反絕對的寬容就是讓人討厭的。達爾福爾(Darfur)大屠殺對蘇丹受害者來說就不是正確的。反戰示威者並不認為入侵伊拉克對布希、布萊爾來說是對的對他們來說是錯的,他們就認為戰爭是不對的。
幸運的是,休謨的觀點並沒有把我們帶到道德無政府主義。除了宗教和純理論外,還有一條知識的路線。關於事實的問題可以通過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得到解決。所以,如果你想知道水在什麼溫度沸騰,只要進行實驗就能找到。坐在椅子上思考「水」和「沸騰」的意思根本辦不到。
然而,事實問題從來沒有被證明是毫無疑問的。你得承認科學並不是確定的,但是,畢竟比迷信更可靠。雖然從前的哲學家要求確定性, 休謨則試圖將不確定性制定等級。很明顯,道德原則比物理定律更加不確定。正確與錯誤不能像能量或質量一樣進行觀察或測量。相反,道德事實需要人們感情和憐憫來確定。當我們說折磨人是錯誤的,我們不是要指定折磨本身的某種特徵,而是表達我們對折磨的反應。而且,這些感情是人類自然的反應。移情是人類的共性,這使得人們對是非有共同的看法。感情可能受到經歷,社會,理性的影響,但是並不僅僅是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簡單產物。因此有這個讓人好奇的說法:「毀滅整個世界也不願意碰傷我的指頭並不和理性相違背。」換句話說,讓我們從毀滅整個世界的想法退卻的不是理性的討論而是人類的情感。
休謨解決當今道德難題的策略將首先向我們顯示如何拒絕接受宗教領袖提出的任何絕對的原則。接著顯示任何道德原則需要不言自明,或證明是正確的。清除所有的虛假的絕對性,我們將開始辨認共同的人類本能以促使我們運用自己的理性來發現充滿矛盾和復雜性的前進道路。這正是現代倫理學前進的方向。人們無法確定絕對性的起點,因為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可。相反,他們需要從把我們團結起來的東西入手。
休謨的天才在於他把顯示我們理解局限的冷酷智慧和對引導我們前行的有限的智慧資源的清醒認識結合起來。難怪休謨的理論不被眾人吹捧,不需要傳奇般的生活,浪漫色彩的死亡或巧妙的口號就可以長久存在。
⑷ 為什麼要研究休謨問題
休謨以徹底的經驗論的立場,對因果規律提出了質疑。進而對不完全歸納法的有效性也提出了質疑。這些質疑動搖了自然科學的基礎。
因為自然科學中,許多需要通過對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的經驗觀察,進行歸納,進而產生出一系列的科學定律。一旦休謨顛覆了因果關系和歸納法的可靠性,那麼我們的科學知識就不具有可靠性了。
⑸ 關於休謨的懷疑論
休謨的懷疑主義是以狹隘經驗論為基礎,無法解決數學和邏輯這些絕對性知識的問題,最後也只能陷入不可知論的泥潭。
其斷言人的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范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許多流派從不可知論出發對科學真理的客觀性予以否定,否認了實踐使主觀符合客觀的強大作用,排除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排除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
(5)休謨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不可知論的懷疑論以皮朗和休謨為代表。比蘭尼主義主張凡事「中止判斷」,以懷疑為目的,這是一種徹底的懷疑主義。這種懷疑只是破壞性的,而不是建設性的。皮朗自己也承認,他甚至懷疑自己的懷疑,這是很難證明的。
正是皮朗把懷疑論作為一種理論形式引入哲學。皮朗承認現象的存在,卻否定現象的真實性。由於這種現象沒有真實性,無法從中得到任何真正的理解,既不能判斷自己的感情是真是假,所以他主張在所有問題上「停止判斷」。
⑹ 休謨介紹
休謨(1711~1776.8.25)
Hume,David
18世紀英國哲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
生平和著作 1711年5月7日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卒於1776年8月25日。11歲進愛丁堡大學。1729年起專攻哲學。1732年剛滿21歲就開始撰寫他的主要哲學著作《人性論》,1734年去法國自修 ,繼續哲學著述。1748年出使維也納和都靈。1749年回家鄉,潛心著述。1751年移居愛丁堡市。1763年任駐法使館秘書;1765年升任使館代辦。1767~1768年任副國務大臣。1769年8月退休返愛丁堡。
休謨的主要著作有《人性論》 、《道德和政治論說文集》、《人類理解研究》、《道德原理探究》、《宗教的自然史》、《自然宗教對話錄》、《自凱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6卷)等。
哲學思想 休謨生活在英國資產階級「光榮革命」結束到產業革命開始的社會變革的時代。這時,英國資產階級已經成為統治階級的一部分,它繼續維持同貴族的聯盟以加強對勞動人民的統治,與此同時,迅速成長壯大起來的工商業資產階級要求對這個聯盟內部的關系作有利於本階級的調整,並繼續反對封建復辟勢力。這時,資產階級的進步性和保守性交織在一起。作為這個階級思想的代表人物的休謨,貫徹經驗論觀點,提出了以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懷疑論為特色的哲學體系。
休謨在概述自己的哲學體系時指出,全部哲學可以區分為自然哲學和精神哲學兩大部分,而科學的哲學研究法是實驗和觀察的方法。自從F.培根以來,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已經運用這種方法建立起自然哲學的體系。但是,在精神哲學方面,仍然沒有建立起一個新的體系。休謨給自己提出任務:應用實驗推理的方法,直接剖析人性本身,以便建立一個精神哲學的體系。而作為這個體系的基礎的「人性」本身,他認為主要由兩個部分構成,即理智和情感。他對「理智」的研究是關於認識論問題的論述,對「情感」的研究是關於社會倫理和政治問題的考察,對宗教問題的探討同理智原理和情感原理都有聯系。休謨的精神哲學體系,大致包括認識論學說、社會倫理、政治學說以及宗教哲學學說等幾個部分。
在哲學上,他首倡近代不可知論,對感覺之外的任何存在持懷疑態度,對外部世界的客觀規律性和因果必然性持否定態度。他認為,感性知覺是認識的唯一對象,知覺分印象和觀念兩類,但認為人們不可能超出知覺去解決知覺的來源問題。否認因果聯系的客觀性,認為因果聯系只是由於印象出現先後而形成的一種觀念。在倫理觀上,主張功利主義,認為快樂和利益是一致的。他還用其經驗論、懷疑論和功利主義倫理學論述了有關上帝觀念和宗教問題。
其他思想 在經濟學方面,他是18世紀貨幣數量論的代表,是反對重商主義的。他關於國際貿易的學說對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有很大的影響。他的社會歷史觀點以人性論為基礎,把對財富、享樂和權力的追求看作是人的本性,認為無論何時何地,人性是一致的和不變的;歷史的作用就在於發現有關人性的普遍原理,提供經驗教訓。所著《自凱撒入侵至1688年革命的英國史》是一部政治史,但此書在附錄和一些章節中對各歷史時期的生活方式、道德風尚和精神文化作了分門別類的記述。他是把歷史研究范圍擴大到社會和文明方面的近代西方史學家之一。休謨政治思想保守,反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同情查理一世。在書中,他還嚴厲抨擊長期議會和O.克倫威爾,歌頌「光榮革命」,說它開辟了英國憲法的新紀元,使英國人得以享受人類前所未有的最完備的自由制度。
歷史地位和影響 休謨的哲學是近代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不可知論的哲學體系。休謨和I.康德一樣,在哲學的發展上起過很重要的作用。休謨的懷疑論為19世紀英國非宗教的哲學思想提供了理論。休謨的不可知論觀點為實證主義者、馬赫主義者和新實證主義者所繼承,對現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⑺ 休謨法則是怎麼回事
休謨法則是「沒有任何證言足以確定一個神跡,除非該證言屬於這樣的情形,其虛假比它力圖確立的事實更為神奇。」
休謨在其《人性論》第三卷第一章第一節最後的一個「附論」中提醒人們注意:在從「是」推出「應該」的時候,要小心,要嚴格推理。換句話說,對於人們經常隨意從「是」推出「應該」,
休謨表示了懷疑,並認為這是一個涉及倫理學學科體系的重大問題。
所以,休謨提出了一個涉及倫理學體系的重大問題:能否從「是」推出「應該」。這就是「休謨問題」(休謨難題)。對於這個問題,休謨本人並沒有給出回答,一如其哲學的懷疑論(不可知論)。
休謨在這里提出的問題為倫理學提供了由事實判斷(能否)向道德判斷推理的一個基本法則,即一個道德判斷的結論不能從一個事實判斷中推出。對該規則的有效性,黑爾深信不疑,並將其稱為「休謨法則」。
這個法則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不可能從「實然」(is)中推出「應然」(ought)。1903年,現代英國哲學家、元倫理學開創者摩爾在其《倫理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自然主義謬誤」。他把凡是用「某種存在的事物」來定義「善的」的倫理學,都稱為犯了自然主義錯誤。
學界通常把自然主義謬誤簡單地表達為:任何試圖從「是」推出「應當」的做法,就是犯了自然主義謬誤。
休謨問題包含三要素:事實、願望、應該。事實只是激發人原有的願望或產生新願望的外在條件。事實既推不出願望,也推不出應該,應該是從願望推出來的。
但是願望本身有另外的事實基礎。西方普遍地把價值定義為主觀的或超驗的,這是膚淺的。價值也有事實基礎。但是,在兩個或多個「願望(應該)」中,哪一個「更應該」,就沒有事實基礎了。
只能取決於人的願望的強烈性或理性、意志。休謨法則的意義在於啟示去發現更多的道德客觀必然性,從而給人更多的選擇。維護人的人格獨立、個人尊嚴。
休謨的哲學是近代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不可知論的哲學體系。休謨和I.康德一樣,在哲學的發展上起過很重要的作用。休謨的懷疑論為19世紀英國非宗教的哲學思想提供了理論。休謨的不可知論觀點為實證主義者 、馬赫主義者和新實證主義者所繼承,對現代西方資產階級哲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⑻ 什麼是休謨問題
休謨問題,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哲學命題,也是一個沒有解決的哲學命題,它像一個窗口,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從事實命題走向價值命題的通道。
事實命題
事實就是事實。這樣的事實,擺在了這里,不用解釋,不用說明。已經發生了,已經在這里了,我們看到了,我們看懂了,就是如此。這就是事實。就像日月星辰的變化。
休謨問題,成就了這一切。它就像一扇窗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我們的一切。於是,我們有了新的學科,有了新的方法,有了新的發現。
這都歸功於哲學的休謨問題。
⑼ 經濟學為什麼要研究休謨
上個星期六,許多朋友和同學來浙大西溪校區跨學科研究中心會議室聽了我作的《重讀休謨《人性論》及其當代意義》的學術報告。由於汪丁丁老師前面的報告引起大家熱烈的討論,從1點半一直延續到快4點,所以我的報告結束時已經6點多了,沒有給大家留下充分的提問和討論時間。有朋友建議我是否專門寫一篇博客,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當然,這樣一篇說明性的文章不可能展開來敘述,我只能假定讀者是那天下午報告會的聽眾或對休謨及他的《人性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我的報告主要有三個內容,第一,經濟學為什麼要關注休謨?第二,休謨的《人性論》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第三,現代科學是怎樣證明休謨道德哲學理論的。
第一個內容涉及到我研究休謨的背景。學過主流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經濟人假設」是整個現代經濟學的邏輯起點,這個假設的兩個要點是1、人是理性的;2、人是自利的。但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西蒙和貝克爾等經濟學家就已經對這個假設提出了質疑。九十年代以後,包括弗農·斯密斯、賓莫爾、費爾、拉賓、諾瓦克、鮑爾斯、金迪斯等實驗經濟學家、行為經濟學家以及博弈論專家們,更是從行為實驗、數學建模、演化模擬甚至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角度,對「經濟人假設」進行了全面和系統的批評和修正。作為對理性、自利的經濟人的補充,這些經濟學家把道德、正義、公平、同情等帶有規范意義的范疇納入人的偏好,並試圖從經濟學的邏輯中對這些規范性的范疇作出解釋。但這樣一來,難免陷入哲學家和倫理學家的責難,因為元倫理學的創始人摩爾當年在《倫理學原理》一書中,對所謂的「自然主義謬誤」進行過全面的批判,而所謂「自然主義謬誤」就是試圖用一個具有自然屬性的事物或過程來解釋具有規范意義的價值判斷。後來,語言哲學家黑爾把「自然主義謬誤」歸納為「試圖從一個事實判斷推導出價值判斷」。據黑爾說,一個事實判斷是無法推導出價值判斷的,也就是說我們無法從「是什麼」的前提中邏輯地推導出「應該做什麼」的結論。黑爾還「考證」說,這個思想是休謨最早在《人性論》中提出來的,我們無法從「實然」(是)中推導出「應然」(應該)。黑爾把這個思想稱作「休謨法則」。這就是我最近丟下許多工作,去讀休謨《人性論》的背景。雖然在大學讀書時,我也粗略地看過《人性論》。但這次不同,我是帶著明確的問題意識重讀《人性論》的。而且採取的是精讀的方式,並且在對中譯本有任何疑問的時候,我就對照英文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