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高中物理科學方法總結
一、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是初中物理實驗中常用的探索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之一。所謂控制變數法是指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響它的多個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的關系,可將除了這個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為地控制起來,使其保持不變,再比較、研究該物理量與該因素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然後再綜合起來得出規律的方法。
這種方法在整個初中物理實驗中的應用比較普遍。例如在人教版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關於探究聲是怎樣傳播的實驗中,就開始滲透控制變數的思想。因為固體、液體和氣體都是傳聲的介質,我們逐一研究它們分別可以傳聲時,就必須控制其它兩個因素。如果在進行該實驗時就給學生恰當地點撥,提出:「把兩張課桌緊緊地挨在一起,一個同學輕敲桌面,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子上,聽到的敲擊聲為什麼就能認為是桌子傳來而不是空氣傳來的?」引導學生去分析比較,就能使學生體驗到控制變數的思想。在接著的探究影響音調、響度等因素的實驗中,把控制變數的思想對學生給予簡要的介紹,就會使學生逐步領悟到控制變數法的實質要領,為以後的探究實驗作好方法上的准備。
在初中物理中,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影響電熱功率大小的因素、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決定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等實驗,運用了控制變數法。
二、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個物理現象和規律中,因實驗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實驗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難直接揭示物理本質,而採取與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徵的等效現象來替代的方法。這種方法若運用恰當,不僅能順利得出結論,而且容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
例如,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用玻璃板替代了平面鏡,因兩者在成像特徵上有共同之處,容易使學生接受,而玻璃板又是透明的,能通過它觀察到玻璃板後面的蠟燭,便於研究像的特點,揭示出規律。我們在教學中,在學生親歷實驗過程的基礎上,教師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方法的總結,在思維方式上受到啟發,他們以後遇到有關的實驗設計時,就會自覺地加以運用。比如在學習伏安法測電阻之後,要求學生設計一個實驗,在上述實驗中缺少電壓表或電流表,其它器材不變,另有一個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供選用,要求測出未知電阻,應該怎麼辦?學生就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思想進行設計了。
三、轉換法
有的物理量不便於直接測量,有的物理現象不便於直接觀察,通過轉換為容易測量到與之相等或與之相關聯的物理現象,從而獲得結論的方法。譬如,在研究電熱的功率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和比較,而我們通過轉換為讓煤油吸熱,觀察煤油溫度變化情況,從而推導出那個電阻放熱多。教學時不妨設計一問:為什麼研究電熱的功率與電阻大小的關系時,還用到似乎與實驗無關的煤油呢?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在小結出該實驗中煤油的作用的基礎上,進而再問:該實驗能否不用煤油而改用其它方式來觀察電阻通電後的發熱情況?這樣促使學生思維得以發散,轉換的思維方法得到訓練,設計實驗的能力也隨著提高了。
在初中物理實驗中,利用軟細繩測量地圖上鐵路線上的長度、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測量硬幣的直徑、圓錐的高等,都運用了轉換法的思想。
四、類比法
類比法是一種推理方法。為了把要表達的物理問題說清楚明白,往往用具體的、有形的、人們所熟知的事物來類比要說明的那些抽象的、無形的、陌生的事物,通過藉助於一個比較熟悉的對象的某些特徵,去理解和掌握另一個有相似性的對象的某些特徵。如:在研究電壓的作用時,藉助於看得見而學生比較熟悉的「水壓形成水流」的實驗作類比,來揭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又比如在研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的實驗中,為准確記憶通電螺線管的北極與電流方向的關系,以緊握的右拳頭類比為螺線管,四指為線圈並指向電流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一端為北極。這樣形象直觀很容易被學生理解記憶牢固。當然,這里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類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找到更符合學生實際的類比方法。人教版實驗教科書《物理》(八年級下冊)P64圖9.3—6就給人很好的啟示。
五、圖象法
圖象是一個數學概念,用來表示一個量隨另一個量的變化關系,很直觀。由於物理學中經常要研究一個物理量隨另一個物理量的變化情況,因此圖象在物理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實驗中,運用圖象來處理實驗數據,探究內在的物理規律,具有獨特之處。如:在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和水的沸騰情況的實驗中,就是運用圖象法來處理數據的。它形象直觀地表示了物質溫度的變化情況,學生在親歷實驗自主得出數據的基礎上,通過描點、連線繪出圖象就能准確地把握住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特點、液體的沸騰特點了。
在其他的實驗中,教師也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採用圖象來處理數據。例如在探究串聯電路中電流規律實驗中,把各點作為橫軸、電流為縱軸,作出的圖象為水平直線,很直觀表示出串聯電路中各點電流相等的規律。這樣學生非常容易理解和記憶。在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電壓的關系、同種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重力大小跟質量的關系等實驗中都運用到圖象法。這樣把數形結合、圖形與文字結合起來處理數據、描述物理規律,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處理數據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
六、理想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指在物理教學中通過想像建立模型和進行實驗的一種科學方法。可分為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實驗。
理想化模型就是指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研究對象的一些次要因素捨去,抓住主要因素,對實際問題進行理想化處理去再現原形的本質的東西,構成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這是一種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例如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杠桿就是一種理想化的模型。杠桿在使用時,由於受到力的作用,都會引起或多或少的形變,然而在研究中把此時的形變忽略不計,這里我們就把杠桿經過理想化的處理,認為它無形變,視為一個硬棒,從而使學生在研究時不被細枝末節的因素影響,順利地得出杠桿平衡原理。
理想化實驗是一種科學的抽象方法。它既要以實驗事實作基礎,但又不能直接由實驗得到結論。比如,我們在探究空氣能傳聲的實驗中,逐漸將真空罩內的空氣抽出,聽到罩內的鬧鍾的聲音逐漸變弱,於是我們推理得出將真空罩內的空氣抽完(即真空),就聽不到鬧鍾的聲音了,從而得出空氣能傳聲而真空不能傳聲的結論。這里採用的方法就是理想化,因為無論怎樣抽氣是不可能將真空罩內的空氣抽完的。又如牛頓第一定律就是理想化實驗得出的一條重要物理規律。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注意很好地滲透這一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B. 關於高中物理科學方法
理想
實驗是指有些實驗條件不可能達到,但是按照已有實驗的變化規律或者趨勢可以推想出結果的
實驗
。如
小球
從高處滾下,滾到
水平面
上,平面阻力越小,小球滾得越遠(已有實驗)。由此推想,水平面光滑時,小球將一直運動下去(理想實驗)。
等效替代法是指效果相同的東西可以相互替代。如求合力(幾個力與一個力等效)求等效電阻(接若干個
電阻
的效果與直接接等效電阻效果相同)求交流點的有效值(熱效率與直流電相同)
控制變數法是探索影響
物理量
的多個因素時,先保證其它物理量不變,逐個改變其中一個物理量,看二者是
什麼關系
。比如已經知道
加速度
與受力以及
物體
質量
有關,就先保持質量不變,只改變力,結果發現加速度與
外力
成正比,再控制力不變,改變質量,測出加速度與質量
成反比
。
建立
物理模型
是忽略對研究問題無關或影響很小的次要因素,把它當成
理想模型
。如研究
帶電體
間相互作用時,把它們看成點電荷(只考慮帶電,忽略大小和形狀)。單擺:不可伸長的線(忽略彈性與質量)拴一質點(忽略大小和形狀)
C. 物理高中要求的各種研究方法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高級中學 於永濤 134001
實驗,是自然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自然學科教學的重要手段,實驗能力是高考物理學科要考核的五個能力之一。因此,搞好高中物理實驗的復習,摸清實驗中的研究方法至關重要。現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實驗的研究方法。
一、理想化法
影響物理現象的因素往往復雜多變,實驗中常可採用忽略某些次要因素或假設一些理想條件的辦法,以突出現象的本質因素,便於深入研究,從而取得實際情況下合理的近似結果(通俗他說就是抓大放小)。例如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假設懸線不可伸長,懸點的摩擦和小球在擺動過程的空氣阻力不計;在電學實驗中把電壓表變成內阻是無窮大的理想電壓表,電流表變成內阻等於0的理想電流表等等實際都採用了理想化法。
二、平衡法
「物理學中常常利用一個量的作用與另一個(或幾個)量的作用相同、相當或相反來設計實驗,製作儀器,進行測量。例如測量中的基本工具彈簧秤的設計是利用了力的平衡,天平的設計是根據力矩的平衡;溫度計是利用了熱的平衡。
三、放大法
在現象、變化、待測物理量十分微小的情況下,往往採用放大法。根據實驗的性質和放大對象的不同,放大所使用的物理方法也各異。例如:在《測定金屬電阻率》實驗中所便用的螺旋測微器:主尺上前進(或後退)0.5毫米,對應副尺上有5n個等分,實際上是對長度的機械放大;許多電表如電流表、電壓表是利用一根較長的指針把通電後線圈的偏轉角顯示出來。
四、累積法
將微小量累積後測量求平均的方法,能減小相對誤差。實驗中也經常涉及這一方法。例如,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實驗中,需要測定單擺周期,用秒錶測一次全振動的時間誤差很大,於是採用測量30-50次全振動的時間T,從而求出單擺的周期。
五、轉換法
某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測量,或某些現象直接顯示有困難,可以採取把所要觀測的變數轉換成其它變數(力、熱、聲、光、電等物理量)的相互轉換進行間接觀察和測量,這就是轉換法,以卡文迪許《利用扭秤裝置測定萬有引力恆量實驗》為例:其基本的思維方法便是等效轉換。卡文迪許扭秤發生扭轉後,引力對T形架的扭轉力矩與石英絲由於彈性形變產主的扭轉力矩這就是等效轉換,間接地達到了無法達到的目的。本實驗中轉換法還應用於石英絲扭轉角度的測量上,這個角度不是直接測出的,而是利用平面鏡反射光在刻度尺上移動的距離間接測出的。轉換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思維方法,是對事物本質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才產生的一種飛躍。如變曲為直實際上就是該方法的應用。
六、控制變數法
在高中物理中的許多實驗,往往存在著多種變化的因素,為了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的影響。最典型的例子是《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的實驗,我們研究的方法是:先保持物體的質量一定,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再保持力不變研究加速度與質量的關系,最後綜合得出物體的加速度與它受到的合外力及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當然本實驗還涉及到各種系統誤差的產生,不再贅述。
七、留跡法
有些物理現象瞬間即逝,如運動物體所處的位置,軌跡或圖像等,設法記錄下來,以便從容地測量、比較和研究。例如:在《測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等實驗中,就是通過紙帶上打出的點記錄下小車(或重物)在不同時刻的位置,(位移)及所對應的時刻,從而可從容計算小車在各個位置或時刻的速度並求出加速度;對於簡諧運動,則是通過擺動的漏斗漏出的細沙落在勻速拉動的硬紙板上而記錄下各個時刻擺的位置,從而很方便地研究簡諧運動的圖像;又如利用閃光照相記錄自由落體運動的軌跡等實際都採用了留跡法。
八、模擬法
有時受客觀條件限制,不能對某些物理現象送行直接實驗和測量,於是就人為地創造一定的模擬條件,在這樣模擬的條件下進行實驗。例如在《電場中等勢線的描繪》實驗中,因為對靜電場直接測量很困難,故採用易測量的電流場來模擬。又如在確定磁場中磁感線的分布,因為磁感線實際不存在。我們就用鐵屑的分布來模擬磁感線的存在。此外在高中物理實驗中還有比較法、替代法、補償法等。
由於高考內容日趨拓寬求深,知識交叉部分(特別實行理綜考試)越來越多,能力要求也就更加突出。所以迫切需要摒棄「實驗無關緊要」、「講比做好」等錯誤觀念,認真領悟真實驗中的思想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抓好實驗教學工作。
D. 高中物理有哪些研究方法
1理想化法 2直接比較法 3平衡法 4放大法 5模擬法 6積累法
7控制變數法 8轉換法 9等效代替法 10留跡法
E. 高中物理的學習方法及技巧
高中物理怎麼樣?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
現在還有很多的小夥伴,都說對於高中物理這是難度比較大的學科,這就讓物理成了很多的高中生成了心裡的一種痛處,其實吧學習高中物理也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掌握好思路,培養好自己的學習習慣,讓自己喜歡上這個學科,其實這還是比較簡單的.
高中物理課本
一、多學習、多觀察、多思考
其實高中物理講的就是一些自然界當中事物的定理,這些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事物都蘊含這這些真理,生活處處都有物理,就比如說我們每次坐車,我們看外面的世界就可以看見這些車子外面的東西都在向後走,這就是我們高中物理當中的參照物,這個知識點,生活到處都存在知識,你要用心去體會.
只要我們長一顆發現的眼睛,你一定要多看看你的生活當中會有很多的現象,不管是自然的還是生活的,你還要多看看夜晚的星星,看看他的變化,你還會發現物理當中發光、發熱以及一些定律問題.這些知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是處處存在的.
一、學會從定理入手
對於一些定理還有就是一些死概念還有的一些規律你們都要高度重視,但是你不光時要記住這些知識,你要學會該怎樣利用起來,這才是關鍵,聰明的孩子是利用這些公式然後應用到自己的錯題當中,從中找到問題的所在,你還要做到從一個小小的錯題,就可以復習到很多知識,真是雙豐收,這也是學生學習高中物理能不能開竅的關鍵.
二、把不理解改成很熟練
因為在高中物理當中還有很多新的概念,還有一些名詞就是比如:勢能、彈性勢能等,你們不要看見這些沒有見過的詞,就不喜歡他們,你知道嗎?只要你深入的了解,細心去看看,然後你再看看一些教材以及一些輔導書都是可以讓你理解的.
對於學習就是你要是越喜歡這個科目,你就會學的越好,可能因為種種的原因讓你喜歡這個科目,可能因為是老師的緣故,有的老師抓的緊,你這個科目就學的很好,但是還有的學生就是喜歡這個老師就喜歡這個科目,要是換了老師就不好好學了,其實這樣是害了你自己.
高中物理試卷
讀好每一本教材,看好每一個單元,學會每一個小題,對於高中物理每一個練習都有關鍵的洞察力以及他的解決辦法,可能他們所用的知識都是一樣的,只要你記住一個定理就可以做很多類似的題.
F. 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物理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我認為多利用生活中的實例與物理定律、規律結合,多採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實驗,老師給與正確的理論和方法指導。
教學方法是教學的一種手段,若能巧用各種教學方法,必能化難為易,化枯燥為有趣,它對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斷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此,談談幾種方法。
一、以實驗激發興趣
物理實驗形象生動,有很強的趣味性,幾乎所有的學生對實驗演示都非常的感興趣,在教學中如果精心設計實驗,並巧妙的進行演示,增強其趣味性,新穎性,能有效地刺激學生感官,增強學的有意注意,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創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的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或通過生動的文字敘述為學生創設誘人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學習時如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善於聯系學生身邊生活實際,為學生學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師要巧妙的運用學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便於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同時要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物理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這樣既鞏固了已學的知識,也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激發了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強烈慾望。
實踐證明:能夠靈活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愛物理,進而學好物理。
G. 高中物理研究性課題有哪些
高中物理研究性學習課題
高一上:
1、牛頓對經典力學的貢獻
2、生活中的物理
3、物體形狀對物體抗壓影響
4、剎車時車輪被抱死的利與弊。
5、研究「放大」作用的實現
6、關於籃球投籃問題的研究
7、關於數學知識在物理上的應用探索
8、人為什麼要有兩隻眼睛和耳朵?
9、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10、諾貝獎中的物理學家的共性
11、高科技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12、汽車中的物理學
13、牛頓的一生
14、物理與現代軍事科技
15、從伽利略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史
16、鉛球比賽中拋擲最佳角分析
17、體育運動中的力學
18、關於足球弧線球的研究
19、「整體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
20、小刀、菜刀、斧頭中的力學知識
21、「圖解法」題型歸類
22、歷史上的中國物理
23、高中物理學習困難調查
24、研製水「火箭」
25、自製孔明燈
26、力與生活
27、橋梁的研究
28、汽車加速性能的研究
高一下:
1、「神州號」宇宙飛船的發射回收過程
2、求力對物體做功的方法
3、「和平號」墜毀始末
4、高中物理學習困難調查
5、生活中的能的轉化
6、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數學知識歸納
7、物體在通過彎道時傾斜的物理原理
8、淺談可再生能源
9、歷史上的中國物理
10、物理問題與模型
11、愛因斯坦的一生
12、自製孔明燈
13、宇航生活
14、太空梭
15、求力對物體做功的方法
16、男女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差異
17、關於籃球投籃問題的研究
18、鉛球比賽中拋擲最佳角分析
19、體育運動中的力學
20、關於足球弧線球的研究
21、關於宇宙形成學說的研究
22、能源的研究
23、從伽利略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史
24、太陽能的利用
25、萬有引力與天體運動
26、如何安置軍事偵察衛星?
27、空間彎曲,時間倒流----愛因斯坦相對論
28、黑洞
29、火箭原理與空間探測
30、什麼是質量
高二上:
1、時代呼喚納米科技
2、「圖解法」題型歸類
3、有關超導體的知識
4、物理實驗中基本儀器的正確使用
5、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6、高中物理學習困難調查
7、自製火災報警器
8、樓道燈聲控開關的研製
9、無線電收音機的製作
10、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如何減少手機污染?
11、紫外線產生、檢測和預報
12、關於潮汐發電的總結報告
13、節能燈的節能探究
14、研究材料的保溫性能
15、用電解法測定元電荷
16、自來水電阻率的測定
17、估測高壓鍋內的水溫
18、攝影技術(相機自備)
19、靜電對人體及動物機體的效應的研究
20、磁卡和IC卡
21、測定家用電器的電功率
22、對地磁場的分析與討論
23、靜電屏蔽與動電屏蔽的區別
24、唱片、磁帶、磁碟和光碟
25、射線的應用與防護 26、 核能的利用
H. 高中物理研究所採用的方法有那(全部)些,譬如控制變數法,它的例子等等。
我知道的不多啊,大概有控制變數法、極值法、微元法...
控制變數法:比如探究電阻和電壓電流的關系,就是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壓測電流什麼的
極值法:比如雙星系統(兩星質量相等)的中垂線上引力變化。在中點為平衡點,合力為零,略遠一些,有力不為零,極遠處,看做無引力...可推出在夾角為90度使合力最大
微元法:把曲線運動微元成許多直線計算..
I.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比較
對於高一同學,開始學高中物理時,感黨同初中物理大不一樣,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間有一道鴻溝。那麼怎樣才能跨越鴻溝,學好中物理呢?我想應該從高中物理的知識結構特點與初中物理的區別入手,找到新的學習方法。本文以高一年級上學期的內容一個比較。
1、初中物理研究的問題相對獨立,高中物理則有一個知識體系
本學期所學的新編高級中學:第一章 力;第二章 直線運動;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第四章 物體的平衡等本身就構成一個動力學體系。
第一章講述力的基本知識,為動力學做准備。
第二章從運動學的角度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引入運動學的參量:位移、速度、加速度並找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規律。
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則從力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運動狀態改變(產生加速度)的原因。這章是力學和運動學的紐帶,特別是牛頓第二定律。
第四章則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改變(物體平衡)的規律。
2、初中物理只介紹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高中物理則注重更深層次的研究
如物體的運動,初中只介紹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對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變必然有加速廢,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減速之分。
又如摩擦力,高中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個難點,「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首先要找到分清是相對哪個面,其次要用到運動學的知識判斷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然後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問題中還要用物體平衡的知識能才得出結論。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由物體則注重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難,當然也更精確。如對於摩擦力,初中只講增大和減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則要分析和計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靜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體的狀態來決定,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將詳細分析。
二、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
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好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樹立自信,不管我的起點怎麼樣,高了,我會勇於攀登;低了,我會努力改正。另外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
——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以上談到的第一條應當說是學習態度,思想方法問題。第二條就是要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八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作者: hahacitizen 2006-8-6 19:41 回復此發言
J. 學高中物理的方法
物理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學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數學知識為基礎,同時更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很多同學都感到學好物理特別難,尤其是進入高中以後,經常可以聽到同學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物理難,化學繁,數學作業做不完。"於是就更覺得中學物理非常難學。
物理固然有復雜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們抓住物理學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門功課是完全可以學好的。在此,筆者就想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學好中學物理。
一、要重視實驗, 勤於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掌握物理規律。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規律都是從模擬自然現象的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多做實驗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正確的概念,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若是課堂實驗的機會少,可以用專門的實驗軟體——「VCM模擬實驗」,一種與實驗室實際操作一模一樣的線上模擬實驗,反復觀看實驗演示,抓住每個實驗的細節,並能善於總結出規律、結論。宋代詩人陸游曾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說,要獲得知識,僅靠書本上的知識不夠的,還必須我們親身實踐,把知與行、腦與手結合起來。
二、要善於觀察, 於觀察的過程中學習物理。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現象的科學。這些現象包括力現象,聲音現象,熱現象,電和磁現象,光現象,原子和原子核的運動變化等現象。學習物理的主要任務就要研究這些現象,找出其中的規律,了解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並使同學們知道和掌握,以更好地為生產和生活服務。我們知道,我們周圍的世界就是由物質構成的,許多生產和生活現象都是物理現象,要學好物理,就要認真觀察周圍存在的各種物理現象。
觀察首先要廣泛,全面。物理學得比較好的同學,大多是勤於觀察,善於觀察的。因而,這些同學往往興趣廣泛,求知慾強,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具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在學習物理時,往往實物感較強,思路較寬,比較容易掌握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從而進行正確的分析。例如,看到彩虹,不是單純地好奇於她五彩斑斕的色彩,而應注意觀察裡面有幾種顏色?為什麼有這幾種顏色?這幾種顏色是如何排列的?為什麼會是著這樣排列的;打開收音機,不應只是單純地聽一聽美妙的音樂,而是看一看裡面有哪些元件?這些元件是怎樣組和的?為什麼通過這些元件可以聽到電台廣播?電台廣播是如何發送的......。勤於觀察,善於提出問題必將使自己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推動自己去看書,去研究,去探索。這樣有的放矢,必將打消畏懼物理的心理,對物理真正產生興趣。
觀察要有針對性。同學們在廣泛觀察的基礎上,應該重視觀察與已學的知識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初中學習了"壓強"這個物理概念,我們就要注意觀察物體間相互作用時產生的壓強與作用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象載重拖拉機的履帶;載重汽車的後輪變成四個;刀磨快了才好切東西;以及釘圖釘、縫衣服、在沙地上行走等等。都應該注意這些日常現象,並能將這些現象與"壓強"這一概聯系起來。久而久之,腦中必然積蓄了大量的物理現象以及與之有關的物理知識。
觀察還必須目的明確。俗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對於看到的現象,不應專注它的好看與新奇,而是應當找出這些現象後所隱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規律。例如:紡錘型的圓錐滾輪沿V形軌道向上滾。我們不應被其表面現象所迷惑,滾輪放在斜軌下端是不會自動向上滾的。我們只要知道滾輪向上滾時,重心是不斷下降的,那麼滾輪上坡的道理就會一下子明白了。另外,看到硬幣浮在水面上,應該與液體的表面張力聯系起來;看到肥皂泡上五顏六色的花紋,應該與廣的干涉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我們觀察的目的才算達到了。
我們千萬要忌諱對周圍的一些現象漠不關心,不觀察,不思考,這對學習物理是不利的。其實,物理上許多定律的發現和重大的發明都是源於觀察的基礎上。大家都比較熟悉的,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就是建立在仔細觀察蘋果落地這一現象的基礎上的。瓦特在燒開水時,觀察到水蒸氣產生的力量推開了壺蓋的基礎上,發明了蒸汽機等。過去一些同學進入中學後往往覺得物理越學越難,這和他們長期困於書本之中,不注意觀察周圍的生活和現象,對一切都漠不關心恐怕不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