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差異分析方法
利用互相關屬性能突出油藏變化特徵,圖5.50給出了絕對振幅與互相關屬性分析差異的比較。絕對 振幅能量難以突出真實差異情況下,互相關屬性在存在背景雜訊的情況下能突出油藏變化差異這一特徵(圖 5.51)。
圖5.50 匹配處理後絕對振幅差異
圖5.51 匹配處理後相關極大值差異
B. 請列舉三種基因表達差異的研究方法以及簡述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
才給5分啊?那我只告訴你方法吧,原理嘛你自己去查:
1、northern 雜交
2、western blotting
3、EST
C. 什麼是差異分析法(急!急!)
在教育實際中,我們常常需要就某一問題或某一現象對不同個體之間或者不同總體之間的差異情況予以分 析,並以此作為某種決策的依據,例如學科成績的差異分析,教材教法效果的差異分析,教師及學生各種能力 、素質的差異分析,教師及學生各種態度、意見的差異分析等等。在進行這些差異分析時,目前一般只是簡單 地用平均數或者比例作為分析的標准,事實上這是不夠科學的。就拿某班學科成績的平均分數來說吧,它雖然 是全班一次考試分數中最有代表性的數值,但它僅僅是該班學習情況的一次測量,或者說只是該班實際水平的 一次抽樣,它必然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在一次考試中,如果甲班平均分數是60分,標准差為10,並不能說 該班的實際水平就是60分。根據教育統計學原理,在正態分布曲線下,我們只能說該班的實際平均分數有68. 26%的可能性落在(60±1×10)即50—70分之間,或者有95.46%的可能性落在(60±2×10)即40—80分之 間;如果乙班平均分數70分,標准差為12,也不能說該班的實際水平就是70分,而只能由此說該班的實際平均 分數有68.26%的可能性落在(70±1×12)即58—82分之間,或者有95.46%的可能性落在(70±2×12)即46 —94分之間。就這次考試分數可見,甲、乙兩班實際分數的范圍是有交疊的,以68.26%的可能性來說,其交疊 范圍在58 - 70 之間,也即是說,根據該次考試分數看,雖然平均分數乙班比甲班高,但實際水平有可能甲 班分數為70分,乙班平均分數為58分,從交疊的范圍看,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僅就平均分數來分析評 價學科成績的差異是不夠科學的 必須兼顧標准差給予分析,同時我們還應考究造成事物之間差異的原因是什 么。歸結起來,其原因有兩種,一是偶然因素的影響(稱隨機誤差)所造成的。二是條件的不同(稱條件誤差 )所造成的。顯然,前者所造成的差異屬非本質性的差異。這時可以認為差異不顯著;而後者所造的差異則屬 本質性的差異,這時可以認為差異是顯著的。因此,我們必須善於辨別事物之間的差異屬何種原因造成的,從 而對個體或者總體之間的差異作出合理的評判。鑒此,本文將對差異分析的一些科學方法予以闡述。
D. 認知心理學的傳統研究方法和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方法之間有何共同性與差異性
認知神經科學,是心理學研究者無不關注兩個蓬勃發展的邊沿交叉學科的研究,即認知神經科學和認知行為遺傳學。這兩個學科吸收了認知科學和行為發展科學的理論與神經科學和遺傳學的新技術,共同向智能的本質和意識的起源這一基本的重大理論問題發起沖擊,將心理學的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發展水平,已經並且勢必繼續對心理學的研究產生重大影響。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旨在闡明認知活動的腦機制,即人類大腦如何調用其各層次上的組件,包括分子、細胞、腦組織區和全腦去實現各種認知活動。傳統神經科學的某些分支,例如神經心理學、心理生理學、生理心理學、神經生物學和行為葯理學等,吸收了認知科學的理論和神經科學的新技術,逐漸形成了認知神經心理學、認知心理生理學、認知生理心理學、認知神經生物學和計算神經科學等認知神經科學的各個分支。自八十年代後期發端以來,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在短短時間內取得了令人注目的進展,對傳統認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理論建構和各內容領域的研究有著巨大影響。認知發展研究自然也不例外,由於認知發展心理學和發展神經科學科學對許多共同問題感興趣,由此衍生出來的發展認知神經科學正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成為當前最熱門的交叉研究領域之一。
雖然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的興起只有20多年的短暫歷史,由於其高度跨學科性與高新技術發展的密切相關,兩者又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交叉領域———認知神經科學。在世紀之交,可以預見這一領域的發展將會帶動整個科學的發展,並能順應發展教育事業的理論需求。下列研究已經形成或正在形成國際前沿。
在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學上,都取得了不少進展,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在理論方面,智能的本質和意識的起源是認知神經科學的基本重大理論問題。認知科學理論發展的歷程,經歷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出現了四種大的理論體系:物理符號論、聯結理論、模塊理論和生態現實理論。這四個理論分別與認知神經科學中的檢測器與功能柱理論、群編碼理論、多功能系統理論和基於環境的腦認知功能理論相對應。認知神經科學的這些理論,有些可以分別用於分析不同層次機制中,它們之間並無根本對立或排他性;但有些理論觀點則很難相容,例如,神經元理論中特化細胞與群編碼觀點就各自有自己的實驗事實依據。
在方法學上,認知神經科學包括兩大類互補的研究方法:一類是無創性腦功能(認知)成像技術,另一類清醒動物認知生理心理學研究方法。前一類方法中又分為腦代謝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兩種;後一類方法中包括單細胞記錄、多細胞記錄、多維(陣列)電極記錄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學方法(手術法、冷卻法、葯物法等)。盡管這些方法為人類科學增添了許多光彩,但遠未滿足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要求。例如,腦認知成像技術可以為我們對認知過程的腦功能形成直觀的圖像,然而這種圖像僅可提供結構或區域性功能關系,對於細胞水平的機制顯得過分粗糙。由上述可見,作為當代心理學研究熱點的認知神經科學,是否能夠繼續閃現光輝,有待於進一步的歷史驗證。
E. 差異統計分析 怎樣做
差異分析過程與方法如下:
1、均值描述—Means過程
定義:Means過程是SPSS計算各種基本描述 統計量的過程。Means過程其實就是按照用戶指 定條件,對樣本進行分組計算均數和標准差,如 按性別計算各組的均數和標准差。
2、t檢驗
t檢驗就是檢驗統計量為t的假設檢驗。 用於檢驗兩個變數之間的差異。
假設檢驗的一般步驟: • 根據實際問題提出原假設H0與備擇假設 H1。 • 選擇統計量t作為檢驗統計量,並在H0成立的條件下確定t的 分布。 • 選擇顯著性水平 ,並根據統計量t的分布查表確定臨界值及 H0的拒絕域。 • 根據樣本值計算統計量的值,並將其與臨界值作比較。 • 下結論:若統計量的值落入拒絕域內,就拒絕H0;否則,不 拒絕H0。
3、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基本概念
方差分析是R.A.Fister發明的,用於兩個及兩個以上樣 本均數差別的顯著性檢驗。方差分析方法在不同領域的各個 分析研究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方差入手的研究方法有 助於找到事物的內在規律性。
F. 關於詞彙層面的文化差異論文用什麼研究方法
多少字的,格式要求發我,幫你
G. 比較研究方法
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就是對物與物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或相異程度的研究與判斷的方法。比較研究法可以理解為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
中文名
比較研究法
外文名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
適用領域
自然、人、物
所屬學科
自然學
快速
導航
種類
概念
《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辭典》解釋說:比較研究法就是對物與物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或相異程度的研究與判斷的方法。
我國吳文侃、楊漢青主編的《比較教育學》認為: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制度或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各國教育的特殊規律和普遍規律的方法。」很顯然,這個定義僅適用於「比較教育」這個學科領域,所以必須對它進行另外限定。
我國林聚任、劉玉安主編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認為:比較研究方法,是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或對象加以對比,以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的一種分析方法。
比較研究法可以理解為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
比較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廣泛運用而且具有極高的價值。
種類
根據不同的標准,我們可以把比較研究法分成如下幾類。
1.按屬性的數量,可分為單項比較和綜合比較。
單項比較是按事物的一種屬性所作的比較。綜合比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種)屬性進行的比較,單項比較是綜合比較的基礎。但只有綜合比較才能達到真正把握事物本質的目的。因為在科學研究中,需要對事物的多種屬性加以考察,只有通過這樣的比較,尤其是將外部屬性與內部屬性一起比較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2.按時空的區別,可分為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
橫向比較就是對空間上同時並存的事物的既定形態進行比較。如教育實驗中的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比較、同一時間各國教育制度的比較等都屬於橫比。縱向比較即時間上的比較,就是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時期的形態,從而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揭示事物的發展規律。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對一些比較復雜的問題,往往既要進行縱比,也要進行橫比,這樣才能比較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
3.按目標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
求同比較是尋求不同事物的共同點以尋求事物發展的共同規律。求異比較是比較兩個事物的不同屬性,從而說明兩個事物的不同,以發現事物發生發展的特殊性。通過對事物的「求同」、「求異」分析比較,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事物發展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4.按比較的性質,可分成定性比較與定量比較。
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所以在科學研究過程中既要把握事物的質,也要把握事物的量。這里所指的定性比較就是通過事物間的本質屬性的比較來確定事物的性質。定量比較是對事物屬性進行量的分析以准確地制定事物的變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各有長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應追求兩者的統一,而不能盲目追求量化,教育畢竟是一個不同於工人製造產品的活動,很多東西並非能夠量化。但也不能一點數量觀念都沒有,而應做到心中有「數」,並讓數字來講話。
5.按比較的范圍,可分為宏觀比較和微觀比較。
認識一個事物,既可以從宏觀上認識,也可以從微觀上認識。從宏觀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對事物的異同點或基本規律進行比較,則是宏觀比較。從微觀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對事物的異同點或基本規律進步比較,則是微觀比較。
H. 比較研究法的比較研究的概念
《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辭典》解釋說:比較研究法就是對物與物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似性或相異程度的研究與判斷的方法。
我國吳文侃、楊漢青主編的《比較教育學》認為: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教育制度或實踐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各國教育的特殊規律和普遍規律的方法。」很顯然,這個定義僅適用於「比較教育」這個學科領域,所以必須對它進行另外限定。
我國林聚任、劉玉安主編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認為:比較研究方法,是指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或對象加以對比,以找出它們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的一種分析方法。
比較研究法可以理解為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有聯系的事物進行考察,尋找其異同,探求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的方法。
比較研究法在教育科學研究中廣泛運用而且具有極高的價值。
I. 我要寫中西文化差異的研究性學習論文 研究方法怎麼寫
從中西方文化的發展起源,西方古羅馬的行政,東方封建政治,風俗習慣,最後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