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方法的基本特性:
1、目的性。任何體育教學方法都是為完成教學而存在的,他有別與教學中的其他的方法。體育教學方法應是為了「教會」而存在的一類方法。
2、雙邊性。教學方法與教師和學生都有密切聯系,教學方法中存在著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的內在聯系。好的教學方法必須是、也必然是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的完美結合。現在提倡學法研究的重要意義不在於區分那些是教法那些是學法,而是於在研究教法的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
3、系統性。體育教學方法是個系統。
4、層次性。關於教學方法的解釋用了許多不同的詞彙,如「措施」「方法」「手段」「活動方式」「工作方式」等等,因此可以判斷教學方法是有層次性的。
B. 體育的教學方法有那些
一、啟發創造性思維的藝術
1.運用情景教學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經常有意識地創造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奮進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受到感化和熏陶,產生感情共鳴。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以生活展現情景;以實物演示情景;以音樂渲染情景;以表演體會情景;以語言描述情景。例如,各種體育運動會、球類比賽、軍訓、郊遊,都可用來激勵學生,幫助學生理解體育教材,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2.增加體育游戲
游戲是一種特殊的課堂活動和運動練習方法,是由一定的情節、形式、規則和結果等幾部分組成的綜合性活動。學生可以在可行的范圍內自己創編體育游戲,使課堂充滿公平競爭、冒險獲勝的氣氛。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處於興奮狀態,易於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更好地接受知識,並能使所學知識掌握牢固、記憶長久。
二、激發學習動機的教學藝術
1.運用「成功教育」思想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成功的體驗,這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還能夠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縱箱分腿騰越教學中,有的學生由於害怕,不能按要求完成練習,那麼,教師除了進一步講解、示範外,還應及時適當地降低箱的高度或縮短踏板與箱之間的距離等,幫助和保護這些學生進行練習;而當學生以堅韌的毅力、頑強的品質、持之以恆的精神取得成功時,他們不僅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還大大提高了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目標管理
目標教學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師要在學生明確學校課程總目標的基礎上不斷去實現學年目標、學期目標、單元目標、近期目標和課堂目標。教師在備課和教學中,要制訂單元達標項目和考查項目,幫助學生制訂達標計劃,明確努力方向。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進行目標跟蹤管理,使他們能不斷進步,最終達到質量目標要求。
三、提高心理琉導的教學藝術
1.充分利用比賽形式培養學生健康心態 .
體育教師在布置學生課堂練習時可以充分運用競賽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進行比賽時,同組中的學生就會互相吶喊助威,從而促使學生間進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嬌縱、自私等不良個性品質。另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各種比賽形式,如拔河比賽、長跑接力賽、球類比賽、田徑運動會等,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鍛煉個人意志和競爭意識,培養耐挫能力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2.主動參與,鍛煉心理素質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貫徹教師為主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充分利用體育課堂,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以鍛煉自身的心理素質。如讓學生輪流帶准備活動,讓他們體驗當教師的感覺,促使他們更自覺地上好每一節課,培養良好的協作能力。同時通過鍛煉,克服恐懼和緊張心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四、組織課堂的教學藝術
1.靈活多變,不驕不躁
在體育教學中,有經驗的教師應能對學生的意外情況快速地做出反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因勢利導,把不利於課堂教學的學生違紀行為引導到有益於學習的方面來。教師應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和維護他們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導他們學習。在處理各種問題時,隨時想到自己對社會、對學生所承擔的責任,考慮自己的行為後果,從教育的根本利益和目標出發,力求處理好所面臨的問題。
2.行為替換與獎勵
為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提供合乎要求的替換行為,也是教育藝術的體現。如有的學生在進行練習時總愛打鬧,教師可根據情況請他來保護其他同學練習,請他做示範,回答問題,當裁判等。總之,給他安排一些合理的活動,替換違紀行為,並對表現好的及時進
C. 新課程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促進學生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是新課程的核心理論.課堂教學評價不僅重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更關注學生在45分鍾課內的表現,教師要認真地研究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發現、探索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對評價過程的全面參與,從而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成長,發展學生認識自我、激勵自我、改造自我等能力,進而學生不斷成長.
促進教師成長:根據新課程評價目的的要求,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向是面向未來,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在於診斷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這是一種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是一種雙向的教師評價過程,它建立在評價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和諧的氣氛貫穿評價過程的始終.
以學論教:「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生評價教師的教.體現「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以學論教」的教學評價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改變傳統教學評價中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的狀況.新的評價標准包括全新的教學觀念,從課堂教學上學生的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程度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
D. 如何選用體育教學方法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選擇體育教學方法?我們認為,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應遵循體育教學規律,以現代教學論思想和新課程標准為指導,以教育學、心理學基本原理為基礎,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具體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選擇。
根據教學的目的任務進行選擇。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必須從教學的目的任務出發,在考慮新授課,復習課,還是綜合課,考核課,室內課,還是室外課的前提下,採用相應的教學方法。比如新授課,一般採用完整法與分解法、語言法、直觀法等。又如復習課,可採用練習法、預防與糾正錯誤法、游戲法和比賽法等。
E. 什麼是體育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方法是分科教學法之一。高等師范院校體育系和中等師范學校的必修課。內容分綜合教學法和專門教學法。前者研究體育教學的目的、任務、內容、原則、特點、理論依據、組織形式和一般教學方法等。後者根據體育的特點, 研究各項運動、各個動作的專門教學方法。體育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使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有關知識,就要善於隨時組織和調動隊伍,通過行為表現較多的實際活動進行道德品質和精神意志的教育,還要注意學生身體的健康和安全。
中文名稱
體育教學方法
屬性
分科教學法
理論
《體育理論》
參考書目
《中學體育教材》,人民教育
F. 體育課程中有哪些教學方法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簡單粗暴的回答各位,事實上,我個人建議各位老師可以直接正面示範給學生們看:(1)師生相對站立進行的示範是正面示範,有利於展示教師正面動作的要領,如球類運動中的正面示範。(2)背示範:教師背對著學生站立進行的示範,是一種背上示範,有利於展示教師的背部運動或左右運動,以及運動方向和路線上的復雜運動,便於教師的領導和學生的模仿。
比如:在武術套路教學中,經常會用到背部演示。(3)側面演示:教師向學生側身站立進行的演示是側面演示,有利於展示動作的側面和前後方向完成的動作,如跑步時腿部的擺臂動作和後蹬動作。(4)鏡像演示:教師與同學同向面向學生站立的演示是鏡像演示,其特點是學生和教師的動作兩相對應,適用於簡單動作的教學,便於教師引導,學生模仿。
以上的回答,是我個人的想法,有不同想法的小夥伴可以在下方評論或者討論。
G. 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都有哪些
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應該關注的幾個關鍵問題
首先要把握好時代發展的要求
新中國的體育教學在曲折中發展了61年,特別是經過改革開放30年,體育教學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又面臨著發展的不平衡,面臨著觀念、制度、法規、管理等許多深層次的挑戰。面對挑戰,怎樣繼續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我們首先應該清晰地了解當今的時代發展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新要求。
去年底陳小婭副部長在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會上講話指出:「經過改革開放30年以來的大發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了一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新的發展時期」。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把提高基礎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任務。為什麼把「以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為核心」作為新時期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針?我體會,這是黨和政府從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從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國家戰略目標出發做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結構變革,經濟、社會發展方式面臨深刻改革,是在我國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以後,教育領域由數量發展向質量、效益和內涵發展的必然選擇。「今天的課堂決定著未來中華民族的素質」,今天的體育課堂決定著未來中華民族的健康素質。因此,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既是新時期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新時期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提高中華民族素質的時代要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時代發展對人的身心健康和整體素質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我們要知道過去是怎樣走過來的,更應該明確現在是站在什麼起點上、今後要走向哪兒。因此,學習和探索新時期時代發展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要求,需要我們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在繼承的基礎上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用我們辛勤的工作扎扎實實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不辜負時代和歷史對我們的重望。
第二要牢牢把握體育學科教學的性質和目標
學校教育各學科都有獨特的學科性質,但有兩個共同點,一個是共同的任務——提高教育質量;另一個是共同的目標——育人。體育學科教學首先應該在完成促進學生身體健康這個基本任務的基礎上,與其他學科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育人的目標。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一定要把體育課上成符合體育學科性質的體育課,而不是上成與體育課貌合神離的模糊課,我們應該牢記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性質,按照這個性質上好體育課是體育教師的專務。正如楊貴仁司長多次明確提出的,學校體育要把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體育課要以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健康為基本功能,要鍛煉學生的身體,教會學生體育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體育課不能上成休閑課。楊司長的這段話與去年底隨教育部體育考察團訪問**本文部科學省體育司長說的話幾乎是一樣的,**本文部科學省提出:1~12年級要系統學習運動技術,體育課不是娛樂課。這使我們看到,在體育學科性質和教學目標的問題上,不僅是我國有這樣的認識,其他國家也有相似的認識。
第三要把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作為達成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
教會學生體育知識、技術和方法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達成體育教學目標的前提或者說是載體。體育學習的過程就是促進學生個體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既是體育教學目標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載體。對此,我們應該有準確的認識。這里要說明的是,我們不要用二元對立的思想方法看問題,一說重視知識、技術,就不要情感態度價值觀;一說重視學生,就不要教師的指導;一說探究、合作,就不要傳授等等。課程改革八、九年的實踐證明,用辯證的、聯系的、發展的思想方法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的確,課改初期有一段時間,教師不太敢提這個載體了,這不是我們體育教師的問題。今年即將頒布的課程標准大大強化了運動技能和體能的教學目標與內容,我們應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理直氣壯地教運動技術。
但是,我們應該客觀地看待運動技術這個載體能夠起什麼作用,不能把運動技術作為教學的唯一任務。現在應該防止在運動技術教學問題上走「Z」字路,從只教運動技術走向淡化運動技術再反過來過分強化運動技術,這樣搖擺對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十分不利。我們必須強調運動技術的載體作用,但只強調載體還不行,還要實實在在地挖掘運動技術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身體、心理、社會各方面的作用和影響,這在新時期體育教學中非常重要。因為,時代發展要求我們要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競爭、合作、頑強、堅忍不拔,用良好的心態對待勝負、對待成功與挫折、體驗樂趣,學會悅納別人,學會欣賞等許許多多優秀品質,不能再讓我們的學生不敢扛事、不敢面對、不敢擔當。體育具有這種功能,深入挖掘、發揮這些功能是新時期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任務。當然,體育對學生產生的功能不是憑空而來的,學生只有在學習體育知識、技術和從事身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獲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感受,才能使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豐富而深刻的體驗,如果什麼知識、技術都淺嘗輒止,學生不可能深刻體會到體育中的競爭、合作、頑強、堅忍不拔、正確對待勝負、對待成功與挫折,也不可能較深刻地體驗到體育的樂趣,沒有刻苦學習和成功體驗,學生對這些優秀品質的體會也只能是膚淺的甚至是負面的。所以,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和培養優秀品格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因此,我們要把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作為達成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不但要教好它,還要適當提高技術的含量和適宜的難度,與此同時,要深入探索如何把學生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術的過程與學生行為、態度的發展結合起來,探索如何把健身性和教育性結合起來,探索如何把教師想的目標變成學生學的目標,變成學生自覺的、具體的學習行為。這樣,我們的體育教學才能有內涵,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才能夠深入到教學的核心——實現學生的真正發展。
第四要吃透學生,實現學生真正的發展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基礎是吃透學生。吃透我們的學生才能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適宜性,只有最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才是最好的教學。如何判斷最合適的教學?就是要遵循學生發展的基本規律。現在,有不少體育教師對自己教的學生的生長發育規律、心理發展規律、動作發展規律、技能形成規律、身體素質發展敏感期的規律和體育學習規律研究的不夠,了解的不深入,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關注不足,往往憑著自己的主觀感覺教學,可能願望是好的,費了很大的工夫,但對教學對象來說未必是最合適的,甚至是不合適的。這種現象現在還是比較多的,也是導致體育教學質量不夠高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吃透學生發展的基本規律,這是實現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真正發展的基礎。我們要學會遵循規律,進而駕馭這些規律,只有這樣,體育教師才能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能力和教學水平,體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這里要特別注意研究學生學習體育的三個實質性問題:第一,學生學習體育到底需要什麼?這與為什麼教、教什麼有直接的關系。學生上體育課首先是為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這些需要包括:學習科學、合理的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提高體育文化修養的需要;提高體能、健康水平的需要;放鬆心情、排遣緊張學習情緒和娛樂的需要。第二,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技能到底是怎麼構建的?這與我們怎樣教、如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有密切的關系。按照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哲學觀點,體育學習是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學習實踐,主動構建知識技能和能動地改造自我的過程,教師的作用是傳授、幫助、引導,創設情境,支撐、促進學生主動構建體育知識技能並使學生能動地改造自我。第三,學生還需要在體育教學中獲得哪些發展?對學生來說,在體育學習的特定情境中,適應同伴、學會合理的競爭,學會尊重、學會守則、學會寬容、學會欣賞、學會正確對待挫折等等,都是在體育學習中學生發展的需要。體育教師了解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這些實質,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認識我們的學生,有助於選擇合適的體育教學內容、方法與情境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因此,體育教學的實質是教師精選適宜的內容,創設適宜的情境,支撐、促進學生主動生成自己的經驗、理解或假設,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為了實現學生的發展,我們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我們所教的中小學生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既能夠主動適應環境、抵抗挫折,同時又很脆弱;既是一生中身體成長最快,又是生長困惑最多的時期;既是心智發展從幼稚到逐漸成熟的時期,又是身心發展充滿了矛盾的時期。中小學生是在自我成長的矛盾和個體內環境與外環境的矛盾斗爭中逐漸成熟的。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十分需要我們體育教師的傳授、引導、幫助、表揚、激勵甚至批評。如果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體育課教學質量,我們就能夠避免只看到一節課教學的表面而看不到學生的發展的現象,就能夠用發展的眼光探索每一節體育課如何促進學生微小的發展,達到積少成多、積小為大,也就是集腋成裘的結果。
第五,體育課教學要有適宜的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和性別差異是體育課教學獨有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八九十年代我們重視體育課教學運動負荷的研究是正確的,正是因為當時重視體育課教學的運動負荷,學生的體質和身體素質水平比現在好,正是有了好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韌、平衡、協調性等身體素質,學生的體育基本技術水平和運動能力表現得也比較突出。如果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八九十年代在中小學讀書的學生基本上是60後和70後,現在一般在35~45歲左右,是各條戰線的骨幹。根據國家體育總局2006年頒布的第二次國民體質監測公報,這一年齡段人群的體質狀況為:「20~39歲成年人體質總體水平有所提高,其中,身體形態和機能有所下降,身體素質明顯提高。40~59歲成年人體質總體水平略有下降,其中,身體形態和機能有所下降,身體素質略有提高。」細分起來,35~45歲成年人綜合指標是比較好的。能不能說這與他們在中小學時期上體育課打下了較好的身體素質基礎有關?一般說存在內在的邏輯聯系,但這需要科學實證。近些年許多科學研究證明,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明顯下降,雖然原因很多,體育課教學運動負荷嚴重不足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現在的中小學生,當他們到三四十歲的時候,能不能達到現在三四十歲成年人的體質水平?我個人認為,現在的體育課運動負荷總體上偏小,如果現在體育課教學再缺乏必要的、適宜的運動負荷,學生跑不動、跳不動、撐不動、搬不動、舉不動、推不動、拉不動,又談何使學生在高中畢業的時候較好地掌握一兩項運動技能、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呢?他們能不能達到現在三四十歲成年人的體質水平呢?今天的體育課堂決定未來中華民族健康素質不是一句空話,體育課必須有適宜的運動負荷,這是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的應有之意。有教師主張現在應該恢復「課課練」,每次體育課讓學生練個三五分鍾的身體素質,把學生的身體素質練上去。這不乏是解決方法之一。我認為新時期體育教學如果把體育教學的教、學、練、思科學地有機結合,把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學習運動技術和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科學地整合,切實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包括提高適宜的運動負荷,探索更有實效的體育教學過程和模式,提高綜合效益,可能更好一些,這是時代對體育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的挑戰。
第六要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
從一般意義上說,有好教師才有好學生。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最基本的是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得好,學生主體作用才能更好地體現。強調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並不是排斥、否定學生的主體作用,二元對立的思想方法無助於我們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教與學雙方,從教的角度看,教師是主要方面,從學的角度看,在教師的啟發、教導下,學生是主要方面,在教與學這對矛盾中缺少任何一方也不能構成教學,教與學彼此之間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生成、相互提升的關系。當前,在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背景下,教師發揮主導作用是具體的,表現在教學的方方面面。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策略、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是否合理有效,都要求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從教學具體環節來看,教師形象的好壞,講解語言是否清晰,講解內容的精煉程度如何、感人與否,示範、保護、幫助的時機和方法是否准確、恰到好處,學習難點與教學重點解決的是否有效,場地器材的設計是否合理、安全,提問、設疑、引導、幫助是否把握了時機和火候,教學時間的安排、教學節奏的把握、運動負荷控制等等,都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沒有這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提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如果從不同課的類型來看教師的主導作用,新授課和復習鞏固課應有所區別。新授課,我們應該重點關注三點,一是關注新知識、新技術引入環節中教學情境的創設。這里說的新知識、新技術是指學生在以往學習體育知識、技術經歷中還沒有經歷過的、需要學生在身體認知過程中在大腦和神經系統中重新建立的那些聯系以及心理感受;二是學生在新知識、新技術學、練、思環節教師對課堂生成和學生學習差異的關注;三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及時有效的評價與反饋。復習鞏固課,我們應該重點關注四點,一是教師引導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術進行回顧、分類和梳理,特別要有別於新授課,要善於藉助情境將學生的身體活動和思維串起來;二是教師善於通過提問和運用多層次、系統化的練習讓學生找出問題與不足,對學生掌握知識點、技術要點的情況進行查漏補缺;三是教師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兼顧能力發展較好和較差的學生,對能力發展較好的學生適當地創設綜合性、開放性或拓展性問題,鼓勵學生綜合、靈活地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發展運動能力;對運動能力發展較差的學生適當降低要求,鼓勵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提高;四是關注學生面對現實的技術學習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和方法,發展運動能力和創新意識,豐富學生的心理體驗和感受。以上這些教師主導作用發揮好了,體育課上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才會產生,教學質量和內涵發展才有可能。
教學不像蓋大樓,它是十分復雜的過程,影響教學質量的內外因素很多,我們只有結合時代發展、結合學校情況、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地探索體育教學的規律,才能提升體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概括起來就是在新的歷史時期,體育課教學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在課程標准精神的指引下,緊緊圍繞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健康發展這個核心,探索和遵循體育教與學的基本規律;緊緊圍繞體育課堂教學過程,在研究學生上下工夫、在鑽研教材上下工夫、在教學環節上下工夫、在教學細節上下工夫;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實事求是、不斷深化體育教學改革,使每節體育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進步和收獲,把我們的體育課上成有生命的體育課,學生真心喜歡的體育課,不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體育課,把提高我國中小學體育課的質量落到實處。
H. 體育課到底有哪些教學方法適用
當別人推著孩子「雞血」那些長大後根本用不著的課程時,更有遠見的家長願意花重金送孩子玩運動。盡管他們心裡有數,大部分孩子都不會成為專業運動員,但是他們知道,從體育運動中學到的東西,夠孩子受用一生。
讓孩子積極上好體育課並不代表你希望他未來能憑體育特長獲得獎學金,或者成為專業的運動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童年還是青春期,體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運動能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的聯系,讓他們學會珍惜和成年人之間的關系,獲得自信心,以及為自己設立目標、完成目標。
然而研究卻表明,從體育運動中學得的其他東西,是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
I. 體育與健康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針對體育教學中新問題,先要調查、問卷等方法。
2,根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某種成功體會或教學經驗,先進行總結經驗、理論概括,形成有條理、有觀點並有一定實踐依據的經驗成果,進而提出新的研究成果與理論。3,行動研究方法是一種應用性、綜合性研究模型。把教學反思、個人與集體經驗總結、調查現狀與研究設計結合,然後在教學實踐中去檢驗和完善研究方案,進而提出新的觀點和方案。網路學習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所以在今後自己一定努力學習,積極進取,積極參與網路學習,在網路學習中,不斷實踐,不斷反思,願與網路學習共同成長。
一、游戲教學法
運動游戲,也稱為體育游戲,是由基礎運動動作組成的、具有情節的體育手段。是一項古老的、至今仍充滿活力的活動。運動游戲具有基礎性、簡易性、情節性、趣味性、教育性、適應性、開放性、娛樂性等。孩子在幼兒園接受過的體育教育也恰恰正是這種運動游戲,為了使小、幼體育教育自然過渡,使孩子能很快適應正規的體育,在一年級第一學期仍應多採用這種游戲教學方法。雖然教學以游戲為主,但是游戲目的應更加明確,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課堂常規,因此游戲的設計要有很強的針對性。
1、課堂常規方面的游戲設計。常規教學中的隊列訓練,學生不僅會感到特別枯燥而且不容易作對、作好。站隊時,應給每人編上號,然後通過「找找火車頭」「找找小夥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戲,幫助學生很快記住自己在隊伍里所處的位置,井能很迅速站好隊。六、七歲孩子的空間知覺很差,對事物的形狀、大小、特別是方位認識模糊。但可以通過「咕嚕,咕嚕捶」「請你向我這樣做」「吹泡泡」「圖形跑」和「無聲操」等游戲,使學生的空間知覺得到較快提高。
2、教材部分的游戲設計。小學體育教材與幼兒園的體育教材不同,它不單純是由游戲構成,它還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術性項目。在教學時這些技術不僅要教會學生,而且還要讓他們興趣十足。因此游戲要設計的巧妙,既不能喧賓奪主又不能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如走步教材,它主要是培養學生走步能力,是跑步教材的過渡性教材。在教學中,有些教師把這一教材單純理解為「齊步走」,只片面的強調整齊,而忽略了走步教材的真正目的。成人化、軍事化的訓練更是使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這類教材應多採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如「月月花」、「擊響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動物走」「螞蟻搬家」、「兩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橇走」等等。跑步是孩子喜歡的項目,但教學的組織形式毫無變化,孩子也會很快失去興趣。在教學中加一些游戲,如「老狼老狼幾點了」、「郵遞員送信」、「抓尾巴」、「小動物賽跑——圓周跑」、「迎面接力」等,這樣孩子們就會自發的在教師的引導下玩著、奔跑著,歡笑著。
3、放鬆部分的游戲設計。放鬆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其目的都是一樣,都是使身心放鬆、愉悅。游戲方法較其它方法更加簡便易行。如游戲「抓舌頭」、「給球打氣」、「參觀自然保護區——模仿各種小動物」、「風吹雪花飄」等,這些游戲具有簡單,有趣,運動量小的特點。能夠起到很好的放鬆作用。
4、過渡性游戲的設計。游戲不僅可以作為主要教材出現,它還可以作為過渡性教材出現。其目的是使課中所有教材銜接緊湊,過渡自然。如在籃球和實心球教材中,拿球、放球的小游戲就要精心設計。「頭上胯下傳球」、「腰部左右傳球」、「傳地滾球」、「雙腳夾球跳去跳回」等等。通過這些游戲,不僅使孩子人手一球,更重要的是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情境教學法
情境法是融言、行、情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它是利用創設情境來激發學生參與的情緒,引導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啟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情感意識,達到師生信息交流的方法。情境法的運用,通常體現在以下方面:
1、作為處理教材的手段。可以根據一堂課的幾項(通常為兩項)基本教材,創設一個連貫的情境;如創設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情境,整節課以田間勞動(勞動模仿操)為主題如打害蟲——撿麥穗,顆粒歸倉(游戲)——慶豐收(放鬆小舞蹈)用一條勞動的主線貫穿起來。這樣的教育內容更加現實化、形象化,學生易於接受。
2、作為課堂導入的一種手段。如學習立定跳遠,可以從童話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導入課堂。教師用語言描繪法描述故事情節的同時,師生共同進入角色,模仿小蝌蚪尋找媽媽時遇見的各種小動物,如小貓、大公雞、小鴨子、大象、小猴子、小兔子、最後找到了青蛙媽媽。於是引出青蛙媽媽教本領,這個本領就是立定跳遠。
3、作為開始准備、整理活動的手段。通過模仿各種動物形態、各種人物狀態,以及各種事物如小汽車、大火車、馬車、大氣球等等,達到身體由相對安靜狀態向運動狀態過渡或由運動狀態向相對安靜狀態過渡的目的。如將四隊學生分別模仿開四輛不同的大汽車,然後做搭橋、鑽橋的游戲,最後四隊接成一列長長的火車。這個情境的設計,主要目的是進行主要教材之前的熱身運動,通過改變慢跑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
4、作為組織教學的手段。要求學生(小組或個人)以最快速度,到達指定的場地位置,或站成規定的隊形,或完成布置場地、器材的任務而創設的情境活動。如將梯形隊調成半圓形隊時,可以讓學生模仿小燕子飛過去、螞蟻搬家的游戲走過去、或者是四隊可分別模仿開大汽車、開拖拉機、趕馬車、推著小推車,跑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5、作為滲透思想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設制模仿人物形象的情境時,應引導學生從人物形象的模仿逐步轉化到人物行為的學習上來。如一位教師設計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模仿紅軍叔叔的情境,在模仿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過鐵索橋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向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以及學習解放軍叔叔那種聽從指揮、遵守紀律、在困難面前頑強、勇敢、不屈不撓的精神。
三、唱遊教學法
唱遊教學法是低年級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通過形象的模仿活動和具有簡單情節的表現活動,培養學生節奏感、協調性以及審美能力。運用唱遊教學法的時機分別為:
1、一年級新生入學前兩周的學前教育期間。一年級新生在入學前,通常要經過兩周的常規教育,體育也不例外。如果一上來就教學生稍息、立正、隊列等課堂常規,學生會感到枯燥且不適應。通過唱遊教學法,可以引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學生覺得「上學、上課」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打消學生對老師的恐懼心理,促使師生情感和諧融洽。
2、經常作為准備活動的手段。准備活動總是做一種徒手操,學生會感到很枯燥很厭煩。如果結合教材經常變換一些新操,如「小動物模仿操」、「勞動模仿操」、「墊上操」、「圈操」、「球操」、「繩操」等,學生在優美的樂聲中即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
3、作為整理活動的手段。整理活動是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鞏固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運用唱遊教學法,可以克服整理活動中教學呆板、單調的現象,增加娛樂性、實效性,提高學生參與練習的興趣,消除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疲勞。唱遊教學法,切實可行地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身心負荷較寬松的歡樂氣氛中,接受體育的啟蒙教育。
四、兒歌教學法
教師的語言修養,是體育教育藝術的體現之一。體育運動生活氣息很濃,從客觀上給體育教學的講解提供了內容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環境,以簡練的語言講清動作的概念和要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兒歌教學法正是如此。它語言簡練、通俗易懂、便於理解記憶,深受學生喜愛。如齊步走的兒歌:挺胸抬頭,擺臂有力,橫排對齊,豎行對正,自視前方,先邁左腳。前滾翻兒歌:下蹲低頭手撐墊,蹬地提臀向前翻,肩背著墊抱小腿,蹬地團身是關鍵。
J. 體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指導法
1、語言法:是體育教學中運用各種形式的語言指導學生學習,達到教學要求的方法。
2、直觀法:是體育教學中通過一定的直觀方式,作用於人體感覺器官、引起感知的一種教學方法。
3、完整法:是從動作的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連續地進行教學和練習的方法。
4、分解法:是從掌握完整動作出發,把完整的動作按其技術結構分成幾段或按身體活動的部位分成幾個部分,逐段或按部分進行教學和練習,最後完整地掌握動作的方法。
5、預防和糾正錯誤動作法:是教師為了防止和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動作錯誤所採用的方法。
(二)練習法
1、游戲練習法:是以游戲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
2、比賽練習法:是在比賽的條件下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
3、綜合練習法:是根據練習任務的需要,綜合運用某些練習法的特點而組成的一類練習方法。
4、循環練習法:是根據練習任務的需要選定若干練習手段,設置若干個相應的練習站(點),學生按規定順序、路線和練習要求,逐站依次循環練習的方法。
5、重復練習法:是根據練習任務的需要,在相對固定的條件下反復進行練習的方法。
6、變換練習法:是根據練習任務的需要,在變換條件下進行練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