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業研究的定義
作業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OR)從字面上看,是「對眾多的作業從事研究」,而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則給予不同的解釋與定義,綜合專家學者的意見,可簡述作業研究為:
應用科學的方法、技巧與工具,對從事研究的系統求出代表之數學模式或他種模式,以研究該系統中之各項活動及評估所擬議之各種行動途徑,求出作決策時應採取之最有利答案。
英國作業研究學會(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把作業研究(OR)定義如下:
作業研究是指應用科學方法,處理工業、商業、政府、國防中因指揮和管理一大群人、機器、原料和資金而產生的復雜問題。這種獨特的方法要發展這些系統的科學模式、衡量機率和風險等因素,用它們來預測和比較各種不同的決策、策略或控制的結果。其目的是協助管理階層以科學方法來決定政策和行動。
最早成立作業研究學會的國家是英國(1948年),接著是美國(1952年)、法國(1956 年)、日本和印度(1957年)等。到1986年為止,國際上已有3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作業研究學會或類似的組織。在1959年英、美、法三國的作業研究學會發起成立了國際作業研究學聯合會(IFORS),以後各國的作業研究會紛紛加入。此外,還有一些地區性組織、如歐洲作業研究協會(EURO)成立於 1976年,亞太作業研究協會(APORS)成立於1985年。
B. 如何設計高效課堂作業的研究辦法
首先作業設計要具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的產生和能力的培養是課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結果,學生一旦產生了興趣,便會積極主動的投入,這正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一個有力保證。為了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我在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如學完「互質數」的概念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作業,讓讓學生拿著自己的「學號牌」,在教室里找和自己學號互質的同學。結果學生發現了很多:如1和任何自然數都互質;相鄰兩個自然數互質;所有自然數互質等等。學生通過完成這樣的游戲性作業,樂此不疲,陶醉其中。花老師的課同樣如此,學生不但不感覺累,反而學習興趣高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因此,設計作業時,既要注意質量,更要注意趣味性,以提高效率、減少無效或低效勞動。
其次作業設計要具有層次性。
新課標指出,數學要體現出「人人學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理念。所以我們在設計作業時要堅持這種差異理論,不搞「一刀切」,不能整齊劃一地布置作業。作為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分層次設計一些多樣化的作業,為學生提供作業「套餐」。根據每天的教學情況,我將作業按從易到難分為:甲、乙、丙三級,學困生可選甲,中等生可選擇乙,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較強的優生可選擇丙。我把選擇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可以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更深層次地喚醒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真正使學生達到變「苦練」為「樂練」的境界,真正實現了有效教學。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精心設計有效作業,為高效課堂保駕護航。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
整個過程包括六個環節,其順序依次為:
①選題
→
②查閱文獻
→
③制定計劃→
④收集資料
→
⑤整理分析資料→
⑥表述研究結果
D. 如何引導學生自批互批作業能力與方法研究 方案
作文批改環節對於初中作文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教師應該注重互批自改興趣的培養,為作文批改環節做好准備;其次,教師應該講解批改作文的方法,確保批改環節的作用;最後,教師還應該抽選小組進行細批,幫助學生彌補不足。
E. 資本論選讀作業資本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發生學!發生學研究方法是《資本論》乃至整個經濟學的根本研究方法。
《資本的生產過程》研究方法:歷史發生學(道,歷史生產→再生產過程)。
《資本的流通過程》研究方法:系統發生學(德,再生產→流通過程)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研究方法:現象發生學(道和德的生活形式,流通→生活過程)
《剩餘價值理論》研究方法:認識發生學(道和德的認識形式,生活→認識過程)。
善讀善用《資本論》,同時,也要善於進行中華轉化;注意從中發掘中國元素,以開放的態度統一中華歷史和世界歷史,創造新的工作境界和新的理解境界——「國學馬克思主義」。一句話,沒有民族內涵和工作體式作為支撐,任何門類或流派的經濟學都將不可避免地淪為理論空殼,免除不了成為一堆邏輯的空殼。這是現代語境中「創建中國政治經濟學」的一個必然要求。嚴格意義看,《資本論》是「12部史」:轉化史I、轉化史II、資本生產史;運動史I、運動史II、資本流通史;生活史I、生活史II、資本積累史;范疇史I、范疇史II、資本批判史。表明馬克思的航程乃是「歷史」到「邏輯」,再到「歷史」。它的內在的方法、邏輯和工作話語是「歷史唯物主義發生學」,這是中華條件下馬克思所說的「我的辯證方法」之工作語境。
——科學抽象法對應在「認識發生學」的層次,是認識批判方法。
參考文獻:我為什麼與如何寫《保衛〈資本論〉》【許光偉】《政治經濟學報》2015年第4卷P214-230。
許光偉:《<資本論>的邏輯究竟怎樣練成?——兼談如何寫<保衛資本論>》,
《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第8輯,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5年,P16-P36。
《資本論》是時代性作品,對其閱讀相應具有時代的烙印。在當下,需要在繼續關注馬克思主義感召路徑的中國傳統研究的同時,適時加強對「國學感召」路徑下《資本論》研究的重視,並發掘其對「中國化研究進程」所發揮的應有積極作用。
許光偉:國學感召與《資本論》在今天 ——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周年
請參考文獻:《生產關系的三層次解讀關系及其意蘊——政治經濟學研究對象域內的道名學說和生長論》,《當代經濟研究》,2016(10):5-13。
《資本論》重在保衛:《保衛資本論》修訂版2017的主攻方向
保衛者,繼承發展也!
保衛者,中西結合也!
保衛者,原創創新也!
保衛者,學術保衛也!
一,馬克思思維的發生學
二,中華所有制
三,主體批判與客體批判的關系
四,對「物的科學」邏輯的反思
五,對「事的科學」邏輯的探索
六,中國經濟學原論
七,闡述與應用「經濟文學」
八,實踐《資本論》條目體之偉大的體例
九,全方位踐行「中國人資格」的《資本論》學術保衛之道
十,開創中國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路徑
F. 田野作業方法對於民俗研究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根據學術取向和學術旨趣,目前的民俗學者大約可以分為三類,一類以歷史上的民俗事象和民俗生活為研究主題,其資料主要來自歷史上的文獻記載,這類學者會以泡圖書館坐冷板凳為基本功;一類學者同樣以歷史上的民俗事象和民俗生活為研究主題,但其資料除來自歷史上的文獻記載以來,還格外關注民間的碑刻契約,於是這類學者在泡圖書館坐冷板凳外還要到廣闊的田野中去,「進村找廟,進廟找碑」。再一類學者是將目光聚焦於當下,雖然他撰寫研究成果以及為研究做理論准備時離不開冷板凳和圖書館,他的研究成果本身卻更明顯地得益於自己的田野作業,也即得益於與活生生的俗民個體的對話及對其日常生活的參與和觀察。
1985年5月,《民間文學論壇》編輯部在江蘇南通召開了一次題為「田野作業與研究方法」的座談會,首先在學科內使用「田野作業」一詞,並相應地開設了「田野作業」的欄目,明確地把「田野作業升華為研究方法來討論。」自彼迄今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田野作業作為民俗學的重要方法不斷被學者們倡導。盡管也有學者出於發展民俗學而提出「告別田野」 的策略,但並沒讓人告別田野,反而令田野作業更加深入人心。田野作業不僅僅被視為資料獲取的途徑,同時也被視為一種研究方法。它不僅與學者認識當下有關,而且有助於學者在田野中培養移情的能力去更好地理解過去。隨著田野作業方法在民俗學界的廣泛使用,大致形成了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是以到實地調查地點觀風問俗為特點,強調對於當地風俗忠實而全面的記錄和整理,我願意稱其為采風式田野作業。另一種則以參與觀察為主要特點,強調研究者在其研究據點有較長期的居留,能夠「以某種形式的參與角色完全介入到自然的、每天進行的研究過程中」,與研究者一同生活一同經歷,在經驗觀察中獲取研究所需,並且強調「在語境化進行詮釋」。這兩種方法旨趣頗為不同,前者往往包羅萬象,以描述地方性民俗為要務,讓我們認識到世界的豐富性;後者往往集中於某一部分,以解釋事實探求學理為標的,著意於世界規律性的探尋。就民俗學研究而言,雖然以探尋世界的規律性為重要任務,但第一種也並非無足輕重,所謂長短肥瘦各有態,二者各有特點,且具有互相補益的作用。
田野作業的意義
1、研究現時社會生活須以今天的田野作業資料為基礎,正如研究古代社會生活所用的文獻資料也是依憑古人的田野作業一樣;
2、古人的田野作業有不規范之處,其文獻資料須盡量經過現今田野作業的重新校驗;
3、現今田野作業資料可能是留與後人的最寶貴財富;(在理論研究方面多有局限)
4、增加對研究對象的感性認識,把握其文化神韻。
誰要沒做過較長時段的田野作業,誰就不是真正的民俗學者,並不自覺地誇大田野作業的作用。如馬林諾夫斯基。現代田野作業強調要剋制與消滅這種心態,以免傷害對方的心理。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局限,要充分估計到自己的調查所帶給對方的微妙的心理變化(迴避、誇大、美飾、表演等)。
見《田野作業經驗談 》
http://www2.sdca.e.cn/jpkc2007/zhangshishan/kejian3.pps#262,5,二、田野作業的意義
G. 對小學生作業拖延問題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辦法解決,還是通過引導孩子願意去學習來解決這個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H. 作業研究的起源
作業研究作為科學名字是出現於二十世紀30年代末期。當時英、美對付德國的空襲,以雷達作為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從技術上是可行的,但實際運用上卻並不好用。為此一些科學家研究如何合理運用雷達開始進行一類新問題的研究。因為它與研究技術問題不同,就稱之為作業研究(Operational Research,OR)。
作業研究系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的一種科學計量管理技術。最早投入作業研究領域工作的第一個作業研究小組,於1940年由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物理學家勃拉凱特博士(Dr. P. M. S. Blackett)所組成,包括具有各種不同專長的十一名專家,對於英軍的作戰成果貢獻卓著。
1942年美國軍方乃先後成立類似作業研究小組,其工作成果亦非常輝煌,使世人對於作業研究有了深刻的認識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百廢待興,英美工商企業界於是引用作業研究技術於各行各業的復建工作,並且積極培養作業研究人才,廣泛應用於:----計劃、生產、存貨、市場、財務、人力等方面,使有限的資源做最佳的調配,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與減少風險。
1950年代許多先進國家已在大學講授作業研究課程,到了1960年代其發展更臻完善,許多大學專為它設立學系或研究所、Program等並授與學位,如著名的Harvard,Michigan,Stanford,Berkley,Wisconsin,Pure等名校。許多理、工、商科系並將作業研究列為必修、必選或選修課程。目前,現代化的大型企業大多雇有作業研究人員,從事各項業務之決策分析工作。
數學規劃、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目標規劃、動態規劃、隨機規劃等、圖論與網路、等候理論(隨機服務系統理論,大陸稱排隊理論)、存貨模型、對策論、決策理論、維修更新理論、搜索論、可靠性和質量管理等。
等候理論的先驅者丹麥工程師愛爾朗(Erlang)1917年在哥本哈根電話公司研究電話通訊系統時,提出等候理論的一些著名公式。
存貨模型的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或稱經濟請購量)公式是在二十紀20年代初期提出的。
在商業方面列溫遜在二十紀30年代已用作業研究思想原理分析商業廣告、顧客心理。
線性規劃是由丹捷格(G. B. Dantzig)在1947年發表的成果。所解決的問題是美國空軍軍事規劃時提出的,並提出了求解線性規劃問題的簡捷法(Simplex Method)。而早在1939年蘇聯的學者康托洛維奇(JI. B. KAHTOPOBHN)在解決工業生產組織和計劃問題時,已提出了類似線性規劃的模型,並寫出了『解乘數法』的求解方法。由於當時並未受到上級領導的重視,直到1960年康托洛維奇再次發表了《最佳資源利用的經濟計算》一書後,才受到國內外的一致重視,為此康托洛維奇得到了諾貝爾獎。值得一提的是丹捷格認為線性規劃模型的提出是受到了列昂節夫的投入產出模型(1932年)的影響。關於線性規劃的理論是受到了馮·紐曼(Von Neumann)的幫助。馮·紐曼和摩根斯坦(O. Morgenstern)合著的《對策論與經濟行為》(1944年)是對策論的奠基之作,同時該書已隱約地指出了對策論與線性規劃對偶理論的緊密聯系。線性規劃提出後很快地受到經濟學家的重視,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事運輸模型研究的美國經濟學家庫普曼斯(T. C. Koopmans),他很快看到了線性規劃在經濟中應用的意義,並呼籲年輕的經濟學家要關注線性規劃。其中阿羅、薩繆爾森、西蒙、多夫曼和胡爾威次等都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最高榮譽與成就,並在作業研究某些領域中發揮其重要成效。
I. 作業研究的方法與技巧
主要的作業研究的方法與技巧如下所述:
(一)決策理論
就某種意義來說,所有的作業研究其實多跟決策有關。它涉及決策規則、評估各種可能的決策、決策最佳化、預測決策的結果、協助應付不明確性和風險性,並釐清復雜的情況(決策往往是在這種情況中進行),讓管理階層可以迅速運用個人的判斷,找出在所處環境中最好的行動方案。
四種基本決策法則:
⒈樂觀(最大值極大化法則):
選擇可能會產生最佳結果的方案。
⒉悲觀(最小值極大化法則、收入法則或成本最大值極大化法則):
在各種可能出現的最低結果中選取最高值的方案。
⒊機會成本(遺憾法則):
選擇某一方案而放棄其它方案時,失去了什麼機會? 如果我們採用了某一種特別的方案,事後卻發現另一個決策方案才是某一特定環境中最好的選擇,那麼我們會有多大的遺憾?
⒋期望值:
估計某一特殊狀況發生的機率,從而根據估計值來選擇方案。
(二)決策理論下所分的決策技巧有:
手段-目的分析
庫克(Steve Cooke)和史雷克(Nigel Slack)所述的手段-目的分析,是要澄清一序列的目標,進而找出一連串的決策點。此一觀念是依據一項事實,亦即對某個決策者的目標,對另外一個階層較高的決策者來說,卻是達成較高目標的手段。換句話說,某個人的手段是另一個人的目的。
手段-目的分析是以畫出手段-目的鏈來進行。
手段-目的鏈
(三)決策矩陣
決策矩陣,如庫克(Steve Cooke)和史雷克(Nigel Slack)所述,是一種在不確定環境中把相當直接的決策模式化的方法。這種決策環境中,決策者對於各種選擇方案一目瞭然。與決策者有關的因素或「自然狀態」、每一方案與每一因素組合後的可能結果,要列成矩陣表示。
決策樹的計算方法:
主觀機率 貝氏分析 貝氏統計分析是要在各種備選方案未知或者以前從來沒有嘗試過,以致沒有正常統計機率的情況下,把主觀的預測轉化成數學機率曲線。貝氏統計把某一情境的最佳評估值當做是信以為真的機率。一旦有新的數據出現之後,機率可以修正。貝氏分析的最後結果,取決於指定的事前機率(prior probabilities)。貝氏統計的准確性雖值得懷疑,但它的確提供了一個有用的機率修正邏輯結構,把有關假設所知的更多事物建入決策中。
決策理論從單一目標發展到多目標,是在理論與實務上的一個跳躍。用多目標規劃方法來處理決策問題,更能滿足實務上的需求。
J. 收集學生的作業來進行分析,是什麼研究方法
整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