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研究方向都研究什麼怎麼分類的先秦唐明清這樣分么
基本是按先秦兩漢文學、唐宋文學、明清詩歌小說這三塊分的,再說現在也不叫古代文學了,改名中國文學史了。
Ⅱ 舉例說明中國古代文學鑒賞的主要方式
從上述可見,我國古代文學鑒賞方式,雖不乏對作品作整體分析的著作,而如宋之後興起的詩話,明清盛行的小說評點,都具有札記、隨筆特點,表現為較大的靈活性與可讀性。這是就方式而言的,如果就鑒賞種類而言,則有意象點評、功利論評、源流考評等,這我們另文論述,這里從略。
我國古代文學鑒賞與西方表現為不同方式,有其社會的、文化的、思維方式、表達習慣等諸方面的原因。隨筆性的詩話和中國第一部詩話之作宋代歐陽修的《六一詩話》關系很大。歐陽修始創詩話之際,說他的創作宗旨在於「以資閑談」(《六一詩話》卷首題辭)閑談就不講究完整周備,或記事、或論理、或言篇、或析句,沒有設定的要求。以後的大量詩話之作,多為條目連綴,各篇之間沒有內在聯系,這就使內容顯得面廣量大而為鬆散集合,有的論詩宗旨,還有推溯詩派淵源、評論佳作名篇、摘賞錦言佳句,漫談創作技法,更有記述詩壇軼事、考證名物掌故、詮釋難字僻語等。而一些關於詩歌的鑒賞也統一在這樣的體例中,自然隨筆體成了通行體式。旁涉式、隨感式運用到小說、戲曲等長篇作品中時,也就衍化為評點式了。評點也是一種隨感,不同於今天的評論或鑒賞文章。這種方式的產生和為歷代人接受,一方面淵源自最早的語錄體,《論語》、《孟子》等儒家著作在士子中影響深廣:一方面受到佛家談禪說法的影響,佛家要求「悟」,因而宣道時語簡而玄,甚至只要拈花微笑的動作表情,不作長篇大論,周密論證,就認為解決問題了;再一個原因是魏晉始的清談之風,披靡士林,其談或品藻人物、或品賞風物、或品鑒詩文,即興而發,隨意所之,對象無恆定性,內容無系統性,結構無嚴密性。古代長期的以小生產為基礎的封建社會,其生產方式和經濟關系局限了人們的視野,窒礙了人們的心胸,型鑄著人們的思維,往往重微觀輕宏觀,重感受輕分析,重局部輕全局,重獨體輕聯系,很習慣於隨感、隨評的隨筆。在這樣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自然地形成了傳統的鑒賞方式。
古代文學鑒賞方式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發展,有其自具的優長,也有與生俱來的缺陷。它的長處在於短小精悍,輕便靈活,取精去粗、著手成春。它的短處則在於寸楮尺縑、散漫不經,只見局部,不見全局,易有片面之見,發偏頗之言。因這種方式的長期使用,加之又不乏獨具慧眼的大家,也就使之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由於有不少真知灼見,精金粹玉,也就為古代的文學鑒賞豐富了內容,提供了經驗,並打下了理論基礎。今天,一方面整理出版了大量的詩話、文評、劇說與小說評點,既為人們提供了學習和研究資料,又說明了這些方式的鑒賞仍為今天的讀者所歡迎。另一方面出版了今人寫的如《百家唐宋詩新話》等新詩話,《新評新校六部古典小說》等新評點之作,說明這些傳統方式,只要以新的觀點、新的方法予以改造,仍不失為一些有益的形式。
對於傳統的鑒賞方式,要繼承更要發展。古代的一些鑒賞文字,多寫得見解卓異,文彩飛揚,讀來不僅啟智益思,而且它也成了欣賞對象,不像今天有些鑒賞文章寫得枯燥、呆板,使人覺得如聽解剖報告,不能和原作相映生輝,相得益彰。當然,對於傳統方式,我們也要揚其所長,避其所短,使之科學化、嚴密化、系統化、現代化,使之更好地為今天的讀者服務。我們還要在總結和繼承傳統方式的基礎上,創造和完善既有民族傳統色彩的,又有現代科學精神的文學鑒賞樣式,使新時代的文學鑒賞提高到一個嶄新的境界。
Ⅲ 古代文學研究
該作家的作品,前人研究該作家的文章,像《詩品》,《文心雕龍》,現代評論家的研究等,得具體看是研究哪個作家
Ⅳ 論析題:中國古代文學史主要研究什麼內容
一般是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宋元文學,明清文學,這幾個分期。但是對於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專業,所以大致范圍是這些,具體的還要具體分析。
Ⅳ 訓詁學大概是怎樣的研究方法現今的那些注釋都是怎樣得出的請專業人士回答一下,剛接觸古代文學,對這
訓詁學:訓就是解釋疏通,詁(故)就是古代的語言,訓詁就是解釋疏通古代的語言。換言之,將古代的話加以解釋,使之明白可曉,謂之訓詁。
訓詁的方法有:一.據古訓,二.破假借,三.辨字形,四.考異文,五.通語法,六.審文例,七.因聲求義,八.探求語源
簡單講,訓詁主要是通過形訓(分析文字形體解釋字義)、聲訓(取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解釋字義)、義訓(通行詞訓釋古語詞或方言詞的意義)使詞義明晰。
訓詁學源遠流長,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萌芽狀態,清代到達高峰。已經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出現很多編撰活動:如《爾雅》(第一部成系統訓詁專著)、《說文解字》、《毛詩箋》、《康熙字典》(現存第一部官修字典)等,都是學習古代漢語的重要工具書。
這個大致了解就好
Ⅵ 古代文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獻學層面,文藝學層面,文化學層面,人本學層面,哲學層面。
詳參:尚永亮《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五個層面》
Ⅶ 古代文學研究熱點
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語言文學下設的二級學科之一。本學科以唐代文學研究為龍頭,別集研究、地域文學研究、佛教文學研究並重,帶動其他文學研究協調發展。重視傳統方法與新方法整合運用,將文學研究、文獻研究、比較研究相結合。突出文學資源的屬地特色,強化資料庫建設,將豐厚的研究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
培養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在古代文學領域內能掌握堅實廣闊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能力,能在學科上作出創新性的成果的專門人才。
我個人是認為考研就一定要考在該專業方面搞得比較好的學校,如果考個普通學校研究生出來還是很不好找工作。 在學科排名方面,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這幾所高校都是A+等級的,算是專業方面最好的,報考難度也是有的,這些學校里邊我推薦陝西師范,報考壓力相對另幾所學校還是較小的,並且陝西師范是教育部直屬高校,在師范類院校里還是不錯的,古代文學是其國家重點學科。
Ⅷ 古代文學學習方法
古代文學的學習方法:
1、文化儲備:
讀者步入欣賞領域之前,對欣賞對象——文本,有著充分的選擇自由。這種選擇,既決定於接受主體的世界觀和人生修養,也取決於接受主體的審美情趣、文化積淀和審美能力。
審美情趣表現為審美偏愛、審美標准和審美理想,還有審美態度。文化積淀主要指讀者知解作品事、情、理所需的知識儲量。審美能力可以理解為讀者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
2、期待視野:
「期待視野」由接受理論家姚斯提出,是指欣賞之前,讀者心理上對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現為文體期待、意向期待和意蘊期待3個層次。它決定著閱讀的選著、重點和效果。
問題期待即讀者對文學體裁樣式的期待指向。意向期待即讀者對文學形象的期待指向。意蘊期待即讀者對作品較為深沉的情感、意義的期待指向。
3、發生階段:
文學欣賞的發生階段主要是指讀者通過語言媒介,形成欣賞注意,進而感知文學形象的階段,即「言」、「象」階段。
4、欣賞注意:
把欣賞活動作為一個動力過程,其發動伊始就要注重「欣賞注意」的形成。
5、感知形象:
文學創作是一個創造形象的過程,而文學欣賞則是一個在現形象的過程。
6、發展階段:
文學欣賞的高級階段是對意蘊的深入把握,其間伴隨著兩種心理現象——聯想、想像的展開和情感反應的持續。
7、聯想與想像:
聯想是把兩種事物聯系在一起的想像。廣義的想像包括初級形態的聯想和高級形態的聯想。狹義的想像是指大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又可分為再現性想像和創造性想像。
8、情感反應:
共鳴和凈化是兩種常見的情感反應,是文學欣賞高潮來臨的重要標志。
共鳴是一種心靈感應現象。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欣賞文學作品時,讀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溝通,交流融會,並同憂同喜。二是欣賞同一部作品時,不同的讀者產生的心理趨同。
凈化是共鳴的進一步發展,是指讀者通過欣賞活動,實現去除雜念、提升人格、趨向崇高的自我教育過程。
9、延留階段:
延留是讀者對文學作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為主的飛躍,是欣賞活動的最高境界。延留的表現之一是回味;另一種表現是溶入。
(8)古代文學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古代文學一般包括歐洲古代文學和中國古代文學。歐洲古代文學又包括古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中國古代文學按時間分類,包括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
Ⅸ 中國古代文學都不認識字,是咋研究的
許慎有本書叫說文解字,把字分成了許多類型,造字法很有規律,也不是瞎猜,中國有很多古代文獻資料,關於文字,很多歷代大家都會有自己的方法研究,後人更是根據資料和高科技進行深入研究,民國時期郭沫若在研究甲骨文這一塊被稱為是天才。對文字的敏感度極其高。
Ⅹ 學習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史的方法是什麼
多閱讀些史書就OK了!既能學習古歷史,又有先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