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教好小學二年級的數學
打開二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光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教學是不行的。在實際教學中,我除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以外,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人民幣》課以後,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什麼價錢把它記下來,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和顧客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買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光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教學是不行的。在實際教學中,我除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以外,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人民幣》課以後,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什麼價錢把它記下來,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和顧客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買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2. 怎樣上好小學二年級數學課有什麼好方法嗎
二年級的孩子是很好動很活潑的階段,而且他們還不太懂什麼,老師要具有親和力,然他們不要懼怕你,還有要創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教學
3. 二年級數學大約數的教法
約數是因數。整數a除以整數b(b≠0) 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數而沒有餘數,我們就說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a稱為b的倍數,b稱為a的約數。
根據裴蜀定理,對每一對整數a,b,都有一個公因數d,使得d=ax+by,其中x和y是某些整數,並且a和b的每一個公因數都能整除這個d。於是d的絕對值叫做最大公因數。
在自然數(0和正整數)的范圍內,
任何正整數都是0的約數。
4的正約數有:1、2、4。
6的正約數有:1、2、3、6。
10的正約數有:1、2、5、10。
12的正約數有:1、2、3、4、6、12。
15的正約數有:1、3、5、15。
18的正約數有:1、2、3、6、9、18。
20的正約數有:1、2、4、5、10、20。
4. 二年級數學教學建議怎麼寫
一、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於模仿,身心可塑性強。看待二年級學生的學習,不能單一地看學習成績。從心理發育看,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覺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分析問題時注意力的穩定性遠遠不夠。由於個體的差別,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對待學習仍帶有游戲的態度,所以二年級學生的數學教學要有其獨特之處。
二、本學期成功的地方:
1、本學期注重了學生專注聽講,思維能力的培養。
方法:(1)、課堂上,老師的眼睛看誰,就由誰來回答。
(2)、課堂上,老師為每個孩子准備很多學具,讓孩子多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嘴講
題。 讓孩子的眼、腦、手、口並用來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3)、當孩子學習中有困難,不要輕易的告訴答案,應給孩子搭個台階,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從而
自己找到答案,提升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書中87頁第4題時:有的孩子能直接想出答案,有的孩子不能,怎麼辦?這時,給每個孩子准備數字8、9的卡片,能直接想出答案的孩子,用數字卡片拼一拼,驗證一下你的結果。不能直接想出答案的孩子,藉助數字卡片拼一拼,尋找答案。這樣,好孩子有事做,同時也給了其他孩子思考的時間,效果很好。
2、本學期還注重了計算能力的培養。(認真做,會檢查。)
口算堅持天天練。課前聽算,每天晚上做口算小卷。
練口算要注重全面,(加減乘除混合練),注意提高速度,注意正 確率。
經過這樣的訓練,全班同學的計算能力大大增強,在期末數學考試中,沒有因為計算錯誤而丟分。
三、今後數學教學中應注意的地方:
1、在教學乘除法意義的時候,一定要打透,並及時鞏固,避免孩子們在後面的學習中,不會結合意義講題;在橫看,豎看圖,列加法算式的時候出現錯誤,不能真正的理解並靈活的應用。
2、在教學中注意學生有序思考,有序觀察的指導。
3、課堂上注重學習方法的提煉。
4、教學中出現的數量關系式適當的滲透給孩子。
5、課堂上注重捕捉有效的資源並合理的利用。
6、課堂上盡量做到讓所有孩子都動起來,讓課堂無死角。
7、備課前應對每個單元的知識網路圖清晰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應該清楚的了解每一課的知識點,每一道練習的目的是什麼,注重單元整理復習課的指導,孩子們從主題圖入手抓知識點,從練習題入手找易錯點,能根據重點、易錯點當小老師獨立出題。每節課課後,也可以讓學生嘗試出題。每個單元都這樣復習,到期末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自己整理復習了。
四、教學建議:
1、發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發揮教師群體力量進行備課,進而彌補自身個體鑽研教材能力的不足,共同分析、研究和探討教材,准確把握教材。
2、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
3、重視知識的獲得過程。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水平。
4、抓住開放式練習,著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練習的設計中應該有許多答案不唯一的開放性練習題,這樣的練習有利於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對新知的掌握,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靈活性和嚴密性。
5、在計算題的教學中,要使學生透徹地理解算理,同時要多練,且形式多樣地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
6、加強學習習慣和策略的培養。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如: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會檢查的習慣等等。
7、關注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做好後進生的補差工作,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五、難題、易錯題類型:
1、請你橫著看,每排( )個,有( )排。
也就是( )個 ( )
列加法算式: 此處易錯
列乘法算式:
請你豎著看,每列( )個,有( )列。
也就是( )個 ( )
列加法算式:
列乘法算式:
2、看圖寫算式
乘法算式:( ),表示( )個( )相加的和是( )
除法算式:(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除法算式:( ),表示每( )個分一份,分成了( )份。
3、一節課35分鍾,2:35下課,這節課是從( )時( )分開始上課的。
4、分針從5走到8,經過了( )。
5、56裡面有( )個7,列式( ) ( )÷=7 8÷( )=12÷( )
2的4倍是( ), 8是4的( )倍, 比48少19的數是( ),
( )的2倍是10, 4的( )倍是8 , 81比18多( )。
6、每兩棵樹中間放2盆蘭花,從第3棵樹到第9棵樹之間能放( )盆花。
7、一節課35分鍾,7:45上課, 時 分下課。
8、判斷題
(1)求幾個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簡便。
(2)把28個蘋果分給7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分4個。
9、 8=( )÷( ) 這樣的題學生理解困難。
總之,針對二年級孩子的特點,在平日的教學中,應注重營造愉悅、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果,發展思維。
5. 小學二年級數學怎麼教
打開二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光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教學是不行的.在實際教學中,我除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以外,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x0d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x0d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x0d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x0d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人民幣》課以後,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什麼價錢把它記下來,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和顧客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買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x0d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光靠一支粉筆和一張嘴來教學是不行的.在實際教學中,我除了運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以外,我還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重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x0d1、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願望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但對於學習數學的興趣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生活中的數》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他們新的學習環境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的數,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的數,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數學,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了親切感.\x0d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x0d3、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x0d4、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人民幣》課以後,布置學生到書店、超市等地方進行調查,看看它們是什麼價錢把它記下來,之後又讓學生帶來了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叫學生扮演商場小經理和顧客把各種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買下來.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
6. 小學數學教學的教法和學法主要有哪些
小學數學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並在此基礎上,為發展抽象思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形象思維方法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它的思維過程表現為表象、類比、聯想、想像.它的思維品質表現為對直觀材料進行積極想像,對表象進行加工、提煉進而提示出本質、規律,或求出對象.它的思維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當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1、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系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再如,在一個圓形(方形)水塘周圍栽樹問題,如果能進行一個實際操作,效果要好得多.
二年級數學教材中,「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特別是一些數學概念,如果沒有實物演示,小學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長方形的面積、長方體的認識、圓柱的體積等的學習,都依賴於實物演示作思維的基礎.
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盡可能多地製作一些數學教(學)具,而且這些教(學)具用過後要好好保存,可以重復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7. 小學二年級數學認識時間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正確讀寫鍾面時刻,知道 1 時=60 分,初步建立時間觀念,並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合作學 習的意識.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學習活動,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和探索交流的時 間.同時,藉助課件直觀形象的動態演示,加深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 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積極性.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進 一步提高抓緊時間、勤奮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教學重點 重點:教學重點:會讀、寫鍾面時刻並掌握時間單位的進率 教學難點 難點:教學難點:知道 1 時=60 分
教學准備:教師:多媒體課件、鍾面模型 學生:鍾面模型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畫片嗎?(喜歡!)你們看這是誰呀?(藍貓!)(出 示課件——藍貓) 藍貓給我們帶來了一個老朋友,你們還認識它嗎?它能幫助我們干什麼呢?(認 識時間)今天這節課我們和藍貓一起,再一次走進有趣的時間王國,讓我們進一 步來認識時間吧!探索交流,解決問題.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請看大屏幕,仔細觀察鍾面,你能說說鍾面上有什麼嗎?課件出示鍾面圖,生答:鍾面上有.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鍾面上還有 12 個數字,剛才同學們說鍾面上有大格,到底有多少個呢?咱們一起來數一數.同學們說還有小格,每個大格里有多少小 格呢?拿出你的鍾面數一數,每個大格里有幾個小格,任意找出一個大格數一數.生充分回答.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從 12 到 1 有幾個小格,從數字 1 到 2 從數字 12 到 2 有幾個小格?生 10 個,從 12 到 3 有幾個小格?你是怎樣知道的?生一個一個數的,5 個 5 個數的.那你能說出每個大格所對應的小格數嗎?課 件出示,鍾面對應的小格數,鍾面上有 60 個小格.時針從 12 走到 1 經過了一個大格也就是一個小時,那麼時針從 1 走到了 2 是幾 個小時?時針從 4 走到也是一小時?你還能說出時針從幾走到幾也是一小時 學生充分的說 同學們說的真不錯,我們已經知道時針走一大格時間經過一小時,那麼分針走一 小格就是 1 分鍾.演示:分針每走一小格就是 1 分.
《認識時間》一課的教學是在一年級上冊認識鍾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時間,是本學期的一個難點。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用5分5分數的方法認讀時間,並通過實際的操作,知道1時=60分。由於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我注意創造機會設計學生動手的環節,並藉助多媒體課件的資源進行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時間概念。
教學伊始,我利用鬧鍾的「滴答」聲引出學生熟悉的鍾表,並出示生活中的數學中的圖片,使學生感受到時間與生活的關系,並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新授部分分為這幾個層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個鍾面,讓學生清楚地看到鍾面上有12個數、指針和格子。讓學生了解到12個數字把鍾面分成了12個大格,每個大格又被分成了5個小格。然後,再通過演示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小格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認識了時和分。接著,又通過課件的動畫演示和色彩的變化,時針走一大格,分針正好走一周的過程,讓學生得出1時等於60分,較好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重難點。
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不斷地掌握新知識,但有的知識光靠教師苦口婆心地講,學生反復機械地訓練,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學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學中,我認為不能單靠教師的講授,而應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自己探索和交流。因此,這節課中,我注意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設計了各種活動,讓學生看看、說說、做做,使學生學得主動。比如:我組織了撥鍾活動,讓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撥動鍾面。在教學1小時=60分時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實物操作,對時分關系一目瞭然。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進一步強化了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
但是,雖然我設計有撥鍾這一活動,但是撥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都是老師說學生撥,其實教師可以放手讓同學間相互合作:一個人說時間另一個人撥鍾,或者一個人撥鍾,另一個人說出鍾面上的時間,這樣學生的參與度會更高,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一節課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課中應把握好每分每秒,使學生的學習更有效,這要求教師教學語言要簡潔精練,引導要清楚明了,但這點我做得不夠好,教學語言不夠精練,引導的不夠細,使得時間的有效性沒有把握住,導致課還沒完就匆匆結束了。
總之,信任學生,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讓學生自己去學會;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讓學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講的,讓學生自己去講。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做學習的主人。
8. 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問題須明確一點,2021年秋季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一、指導思想
以中央關於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為指導,使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通過有效的措施,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鼓勵學生合作交流,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思維訓練,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為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特製訂2021-2022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教的二(1)班共有學生42人。大部分孩子的學習態度端正,具備了一定的數學能力,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有效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能積極思考、提出並解決一些問題。但由於各種原因,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在分析問題能力、靈活性解決問題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我將採用分層激勵機制,讓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標要求。這學期的重點是,抓好孩子們的學習習慣及數學思維的培養。同時,努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及時監督學生作業的完成質量及情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爭取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比較明顯的進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結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材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量與計量」「綜合與實踐」四個方面的內容上進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內容:長度單位,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角的初步認識,表內乘法(一),觀察物體(一),表內乘法(二),數學實踐活動「量一量,比一比」,認識時間,數學廣角(搭配一)等。
(二)主要內容分析
1.數與代數方面
本冊教材在「數與代數」方面安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二)」「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是在孩子們學過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算理。表內乘法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也是今後學習表內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其中,「表內乘法(一)」是2—6的乘法口訣,「表內乘法(二)」是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7、8、9的乘法口訣。這部分內容的關鍵是,要聯系生活實際,加強直觀操作,讓學生正確建立乘法的含義,採用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熟記乘法口訣。
2.空間與圖形方面
本冊教材在「圖形與幾何」方面安排了「角的初步認識」和「觀察物體(一)」兩部分內容。其中,「角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讓學生通過多種活動認識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畫一畫等動手操作活動中,加強對角和直角的認識。「觀察物體(一)」包括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軸對稱、鏡面對稱,這些內容都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指導學生觀察物體、建立空間觀念。
3.統計與概率方面
本冊教材在「統計與概率」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搭配(一)」,包括排列組合和簡單邏輯推理。排列組合是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蘊含了排列組合、簡單推理等數學思想方法。通過這部分內容,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量與計量方面
本冊教材在「量與計量」方面安排了「長度單位」和「認識時間」。這部分內容和生活息息相關,通過生活中的量化發展「定量」思維,讓孩子們更能夠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長度單位」是在學過「比長短」,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來學會一些長度計量知識,了解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進率,並初步認識線段、學習量、畫線段的方法。「認識時間」是在一年級上冊學習了「認識鍾表」的基礎上,認識時間單位時、分,分,初步體驗時、分的實際意義,知道1時=60分,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
5.綜合與實踐方面
在「綜合與實踐」方面,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經歷實際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認識身邊事物的長度,長度觀念,提升對量的實際意義的理解。在比較修正測量結果的過程中,體會測量的本質,培養估測的能力,從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
更多詳細內容word列印版,請見網路文庫:2021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含教學進度表)
碼字不易,如有幫助請採納。
9. 小學二年級數學在教學中經常遇到哪些問題
在二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圍繞「問題」這一主題,尋求切實可行的方法,有效地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生活實踐,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靈活的理解問題,創造性的解決問題,並能合理地應用。從問題提出——解決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實踐能力。基於以上認識,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初步探索,獲得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對於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學生思維,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地探究,對於真正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有積極的作用。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呢?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問。生活蘊涵著大量的數學知識,數學問題多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產生。教師要抓住學生思維活動的熱點和焦點,根據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背景材料,從學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採用現實再現、猜迷、講故事、游戲、競賽等手段,創設生動有趣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自主產生問題,激發探究的慾望。教師通過創設學生熟知的生活中的購物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自主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問題。
2、發揚民主意識,培養學生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能力。「好學多問」是孩子的一種天性,學生提出問題標志著其思維的萌發,小學生數學問題的提出直接體現他們對生活中數學的思考能力。但是,由於小學生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方法和技巧,課堂表現為「怕提問」。要學生提問,就要培養學生敢於提問的勇氣和膽量。教師應尊重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言行、態度,給學生一個個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實現自主提出問題的學習行為只有當學生能積極思考,大膽表述時,教師才知道學生「疑」在哪裡,「惑」於何處。才能對所教知識進行有效的指導、點撥和調整。所以,發揚民主意識是學生敢於提問的前提,是開啟思維之門器官的鑰匙。
3、引導學生積極反思,進一步掌握提出數學問題的針對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反思是學生以自己的學習活動過程作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的行為、決策以及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經常引導學生對本堂課所涉及的數學問題進行自覺反思,逐漸明確哪些問題是有價值的,哪些問題是無關緊要的,使以後提問更貼近所學數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善於提出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引導學生靈活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僅僅是教學的開始,「問題解決」的核心內容就是要讓學生靈活地解決問題。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其活動的價值不只是獲得具體的結論,更多的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體驗知識產生的原始狀態,體會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每一個人都應當有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這樣,在鼓勵個性發揮的意義之下,學生的創新精神的培養才成為可能。怎樣豐富學生「問題解決」的實踐過程,在靈活多樣的問題解決過程中,盡量使每位學生發揮其思維的最大潛能,使他們感到腦力勞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已成為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中思考的重要課題。首先,要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尋求方法。數學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生進入角色以後,教師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探究交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感受。有一位教師在叫「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時,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講解式」(擺小棒)的呈現方式為學生自主探究的「問題發現式」,這位教師是這樣設計的: 「爸爸讓明明計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向同學們求助,誰有妙法幫我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頓時情緒高漲,積極思考,此刻教師及時組織學生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同桌互說等形式,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體現團結合作的精神,讓每個學生都有主動參與的機會,加強了學生間多向交流。最後,學生想出了多種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的;有數手指的;也有用豎式計算的,等等。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後,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這正是學生自主創新的一種體現。
為了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解決問題,我們可採用小組學習的方法,建立學習小組,小組中學習水平上、中、下的學生進行合理搭配,推薦一個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組長,讓不同水平的層次的學生的信息聯系和反饋信息在多層次、多方位上展開。這樣,小組成員對所要解決的數學問題進行適時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討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與方法,互相取長補短,共同達到圓滿解決問題的目的。
三、引導學生合理地應用知識,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
學生的應用意識主要表現在「認識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面對新的數學知識時,能主動地尋找其現實背景,並探索其應用價值。」(數學課程標准)學生學習數學不但要弄清課堂所提的問題,掌握現成的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運用課堂上所解決問題的方法自覺地、有意識地認識周圍的事物,理解並處理有關問題,使所學知識成為與生活和社會有密切聯系的內容,真正做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再用之於生活」。在這方面,教師要自覺做到學生「用數學」的引導者。例如,學了「統計知識、價格與購物計算、長度等」後,我們要盡可能提供給學生實際操作的機會,引導學生把數學用之於生活,我們可以讓學生量一量教室的長、寬;量一量黑板、課桌、書本的長和寬;量一量家中傢具的長和寬、爸爸媽媽的身高;測一測爸爸媽媽的體重;算一算逛街所購貨物的價格等,在「用數學」中,體驗所學知識的作用,更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又使學生從中品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通過實際計算,學生不僅鞏固學習知識,了解了金融知識,從而增長了見識,培養了實際應用數學的能力。
10. 如何教好小學二年級學生的數學課
8月27日,我參加了臨安市教研室舉辦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新課標解讀」專題培訓。從教研員章老師透徹的分析中,我更加了解到新課標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上的變革,使我對新課標的要求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以下是我自己的一點小體會,我覺得上好一堂數學課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二、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三角形的認識」是一節比較枯燥的概念課,在教學比較角的大小時,學生往往會走入一個誤區,認為邊越長角就越大。這時可先讓同桌兩人各做一個角(活動角),邊長不一樣,然後分別讓他們擺出大小不一(邊長短角大,另一個邊長長角小)的角,看看是不是邊長越長角越大呢?教師還可出示兩把長短不一的剪刀,讓學生來操作感受,學生自然而然就會自己得出結論,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順應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而且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三、注重復習課的設計
章老師在解讀教材時講到,數學課在整理知識點時,盡可能避免讓孩子回答:本單元你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這種口頭回答根本沒有效果。這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練習的題目,把單元的重點、難點從題目中反饋出來,這才最能反映出孩子的掌握情況。選題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精選題可以是:本冊新授例題;學生作業常錯題;單元測試經典題;其他學習資料的好題。復習課是完善和發展課堂教學改革十分關鍵的一步。
四、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與養成
1、注意力方面:針對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教師應從課堂教學入手,多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情境,將數學活動和游戲有機結合起來,再加上老師適當的鼓勵、表揚與肯定,調動起學生渴望成功的想法。
2、聽講方面:傾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素養,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是那些最會傾聽的人。要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首先要讓學生「心靜」,剛上課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調整自己,平靜下來再上課,才能做到聚精會神。其次要讓學生「耳聰」,必須聽得進,記得住。每節課可讓學生做一些聽算練習,培養學生的聽覺注意力。好的習慣養成了,學生的成績也自然而然提高了。
總之,在今後的數學教學中,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我會牢牢記住章老師說的:「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讓學生在研究現實生活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快樂數學。」
陳佳佳
201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