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飛衛的個人資料
春秋時期趙國邯鄲的著名神射手,被尊稱為「不射之射」。飛衛教授神箭技藝的故事記載於《列子·湯問》中,現在是語文教材中的一課。相傳飛衛是即後羿之後,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神射手。
飛衛跟著甘蠅學射箭,射箭的技巧超過了他的師傅。(甘蠅也是當時有名的神箭手,人們傳說他他剛一拉滿弓,鳥獸自己就倒下來。)
(1)飛衛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為師之道
飛衛不僅是一位技藝高深的射箭能手,而且還是一位嚴肅認真有責任心的教育家。他諄諄教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低到高,把學射的最根本要領、自己的切身經驗完全無私地傳授給了紀昌。從其最初對紀昌的談話,到進一步提出「學視」的要求,到最後為紀昌手舞足蹈,展現了一位十分鮮明的賢良師表的高尚形象。
紀昌有實事求是之心,無浮漂驕傲之念,有堅持不懈之志,無畏難僥幸之心。不能不說與飛衛的引導密切相關。
古之飛衛為師為後人作出表率:為人師者,一要嚴,教學態度要嚴肅,對學生要嚴格,要誨人不倦,不因自己學問高強,存絲毫懈怠苟且之心,更不可視學問為私財,存保守之念。
為人師表二要善,教學方法對學生循循善誘,不因自己名望,有絲毫馬虎大意之念,更不能存恐慌學子有成之心。
B. 學了《紀昌學射》這則寓言,你想對飛衛說什麼
學了《紀昌學射》這則寓言,你想對飛衛說:
您是個很優秀的射箭老師,通過您的教學,我們明白了無論學什麼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
《紀昌學射》這則寓言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人物個性鮮明,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勤學苦練的紀昌。特別是文章中描寫紀昌練眼力的句子,描寫生動,突出表現了紀昌的品質。
C. 紀昌學射 教學設計
甘蠅是古時候的一位射箭能手。他只要一拉弓射箭,將箭射向野獸,野獸就應聲而倒;將箭射向天空飛翔著的飛鳥,飛鳥就會頃刻間從空中墜落下來。只要看到過甘蠅射箭的人,沒有哪一個不稱贊他是射箭能手,真是箭無虛發,百發百中。甘蠅的學生叫飛衛,他跟著甘蠅學射箭非常刻苦,幾年以後,飛衛射箭的本領趕上了他的老師甘蠅,真是名師出高徒。後來,又有一個名叫紀昌的人,來拜飛衛為師,跟著飛衛學射箭。
飛衛收下紀昌作徒弟後,對紀昌學習射箭可真叫嚴啦!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對紀昌說:「你是真的要跟我學射箭嗎?要知道不下苦工夫是學不到真本領的。」紀昌表示:只要能學會射箭,我不怕吃苦,願聽老師指教。於是,飛衛很嚴肅地對紀昌說:「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後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
紀昌為了學會射箭,回到家裡,仰面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面,兩眼一眨不眨地直盯著他妻子織布時不停地踩動著的踏腳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裡想著飛衛老師對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飛衛表示過的決心。要想學到真功夫,成為一名箭無虛發的神箭手,就要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這樣堅持練了兩年,從不間斷;即使錐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邊,他的雙眼也一眨不眨。紀昌於是整理行裝,離別妻子到飛衛那裡去了。飛衛聽完紀昌的匯報後卻對紀昌說:「還沒有學到家哩。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像看到大的一樣,看隱約模糊的東西像明顯的東西一樣。你還要繼續練,練到了那個時候,你再來告訴我。」
紀昌又一次回到家裡,選一根最細的氂牛尾巴上的毛,一端繫上一個小虱子,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窗口上,兩眼注視著吊在窗口氂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漸漸地變大了。紀昌仍然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他繼續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三年過去了,眼中看著那個系在氂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漸漸地變大了,大得彷彿像車輪一樣大小了。紀昌再看其他的東西,簡直全都變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於是,紀昌馬上找來用北方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轉睛地瞄準那彷彿車輪大小的虱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虱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虱子的氂牛毛卻沒有被射斷。這時,紀昌才深深體會到要學到真實本領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這一成績告訴飛衛。
飛衛聽了很為紀昌高興,甚至高興得跳了起來,並還用手拍著胸脯,走過去向紀昌表示祝賀說:「你成功了。對射箭的奧妙,你已經掌握了啊!」
這篇故事告訴人們:要學好本領,必須苦練基本功,必須持之以恆。只有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精通。
紀昌把自己練習(視物)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高興的手舞足蹈,說:「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了。」
D. 紀昌學射中飛衛是一個怎樣的人
《紀昌學射》中,飛衛是一個教學有方、善於指導學生的人。
《紀昌學射》
戰國 列子
原文:
甘蠅,古之善射者,彀弓而獸伏鳥下。弟子名飛衛,學射於甘蠅,而巧過其師。紀昌者,又學射於飛衛。飛衛曰:「爾先學不瞬,而後可言射矣。」
紀昌歸,偃卧其妻之機下,以目承牽挺。二年後,雖錐末倒眥,而不瞬也,以告飛衛。飛衛曰:「未也,必學視而後可。視小如大,視微如著,而後告我。」
昌以氂懸虱於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以告飛衛。飛衛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紀昌既盡衛之術,計天下之敵己者一人而已,乃謀殺飛衛。相遇於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鋒相觸,而墜於地,而塵不揚。飛衛之矢先窮。紀昌遺一矢,既發,飛衛以棘刺之端扞之,而無差焉。於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於塗,請為父子。尅臂以誓,不得告術於人。
譯文:
甘蠅是古代一個善於射箭的人,拉開弓,獸就倒下,鳥就落下。甘蠅的一個弟子名叫飛衛,飛衛向甘蠅學習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卻超過了他的師傅。紀昌,又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後才可以學射箭。」
紀昌回到家裡,仰卧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注視著織布機上的梭子練習不眨眼睛。兩年之後,即使錐子尖刺在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紀昌把自己練習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啊,還要學會看東西才可以。要練到看小物體像看大東西一樣清晰,看細微的東西像顯著的物體一樣容易,然後再來告訴我。」
紀昌用氂牛尾巴的毛系住一隻虱子懸掛在窗戶上,面向南遠遠地看著它,十天之後,虱子在紀昌的眼中漸漸變大了;三年之後,虱子在他眼裡有車輪那麼大。
用這種方法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紀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楚地出產的篷稈作為箭,射那隻懸掛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心,但毛卻沒有斷。
紀昌又把自己練習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高興得抬高腳踏步,跺腳,拍胸膛。說道:「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了!」紀昌把飛衛的功夫全部學到手以後,覺得全天下只有飛衛才能和自己匹敵,於是謀劃除掉飛衛。終於有一天兩個人在野外相遇。
紀昌和飛衛都互相朝對方射箭,兩個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卻沒有塵土揚起。最後飛衛的箭射完了,而紀昌還剩最後一支,他射了出去,飛衛趕忙舉起身邊的棘刺去戳飛來的箭頭,把箭分毫不差地擋了下來。
於是兩個人都扔了弓相擁而泣,互相認為父子,發誓不再將這種技術傳給任何人。
(4)飛衛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本文闡述了無論學什麼技術都沒有捷徑可走,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術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實實、鍥而不舍的進行訓練的道理;同時說明只要有恆心,有毅力,踏踏實實、精益求精就能到達光輝的頂點。
文中飛衛要紀昌掌握的要領是:
1、爾先學不瞬。
2、視小如大,視微如著。
說明了在學習過程中,名師的教導和學生的虛心好學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少走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E. 飛衛是紀昌的老師,關尹子是列子的老師,同是教射,兩位老師在做法上的共同之處是什麼
關尹子教射·簡析
古代寓言
原文
(作者:列子)選自《列子·說符》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今譯
列子學習射箭,射中了靶子,去請教關尹子。關尹子說:「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子的原因嗎?」
列子回答說:「不知道。」
關尹子說:「那還不行。」列子回去再練習。過了3年,列子又來向關尹子求教。
關尹子又問:「你知道你是怎樣射中靶子的嗎?」
列子說:「知道了。」
關尹子說:「可以了。你要牢牢記住,千萬別忘記它。不但是射箭,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都要像這個樣子。」
說明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學習也好,做事也好,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規律,只有這樣精益求精地學習、工作,才能把事情辦好。
寫作特點
本文篇幅短小,語言簡潔,繆繆幾筆就刻畫出了關尹子這位嚴師的形象。
作者簡介
列子列禦寇,戰國時鄭國人。《列子》,道家著作。相傳為列禦寇所著,其中保存了許多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關尹子教射選自《列子•說符》,原文結尾處還有一句:「非獨射也,為國與身皆如之。」(不但是射箭,治理國家以及自我修養,都要像這個樣子。)
《關尹子教射》教案
一、教材說明
本課講的是關尹子教列子學射箭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學好一種本領,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真正弄懂並遵循其中的道理。
課文內容按時間先後,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講,列子學射箭,偶然射中了靶子,就去請教老師關尹子,問是否學得差不多了。關尹子問他,是否知道為什麼射中的道理,列子不能回答,關尹子告訴他,不知道為什麼射中,還不算學會射箭。列子就回家繼續學習。後一部分講,列子刻苦練習了三年,再去向關尹子請教。關尹子又問他,是否知道了為什麼射中靶子的原因,列子說知道了。關尹子告訴他,知道了為什麼射中的原因,才算學好了射箭,要記住射中的道理,不能違背它。
本課是文言文。作為略讀課文,目的是在學習文言寓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閱讀文言文,提高學生自讀自悟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的重點是藉助注釋讀懂課文內容,感悟文中的道理。學習難點是藉助課後注釋,理解並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二、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藉助注釋,讀懂課文大意,感悟課文中所講的學習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放手讓學生藉助注釋、憑借自己已有的基礎讀通課文,不要過早翻看譯文。教學過程可參考「閱讀提示」的安排。第一步,學生獨立對照注釋,一句一句地讀課文,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再對照譯文看看自己哪些地方的理解是正確的,哪些地方不正確。第二步,讀幾遍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第三步,參照譯文,練習講一講課文內容。第四步,交流從關尹子教射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
2.獨立藉助注釋讀懂句子意思,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小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導入新課後,就應放手讓學生嘗試去讀,教師要提示具體方法:讀一句,看一看這一句中有關字、詞的注釋,並把字詞的意思放在句子里,想一想這句話講了什麼,試著說一說。
3.學生在與譯文對照句子意思時,一定會發現譯文比自己理解的意思多了一些詞語或句子,因而可能會產生疑惑。這一點教師得向學生作些解釋。課文後給出的譯文是意譯,即根據文言文整體意思,用現代漢語對文章內容進行的表述。它不是課文一詞一句的古今對譯。如課文前一部分,如果一詞一句地對譯,會是這樣的:列子學習射箭,射中了靶子,向關尹子請教。關尹子說:「你知道你為什麼能射中靶子嗎?」回答說:「不知道。」關尹子說:「還不能算學會射箭。」列子告辭回去學習射箭。把這段話與課文後的譯文對照讀一讀,就會發現對譯的語句欠連貫,不通順,甚至有的地方沒說清楚,不明白。譯文比較注重用現代語言對古文整體內容進行正確、清楚、連貫的表達。所以,加上一些譯者認為應該增加的詞語和句子,可以使譯文更通順、更連貫。
教小學生學古文,應該從理解感悟的角度,指導學生用意譯的方法說句子的意思。因此,在學生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與譯文對照發現多出詞句時,要告訴學生,這是譯者聯繫上下文的意思,為了表達得更准確、更清楚加進去的。同學們在說句子意思時,也可以學習這樣做。
4.引導學生交流「從關尹子教射箭這件事情中悟出了一些什麼道理」,應在學生熟悉故事情節,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談感悟時應讓學生自由交談,鼓勵學生大膽地說。學生的感悟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學習一種本領,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必須下苦功夫,弄清楚其中的道理;(2)從故事中,還可以感受到,關尹子教射箭非常認真,對列子要求非常嚴格,要求列子學射箭必須掌握規律,不能違背規律;(3)列子作為學生,非常尊重老師,聽老師的話,同時學習十分刻苦用功,這是他學好射箭的根本原因(。這幾點學生不一定都悟到,對學生的交流不必求全、求深,只要說出自己的感悟就行。
5.要加強朗讀的指導,朗讀有助於加深印象。以下朗讀停頓和重音的處理可供參考。
列子/學射,中矣,請於/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對曰:「弗知也。」關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關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注意,文中所有的「子」字都不是輕聲字。
帶點字注釋:
中:射中
請:請教
弗:不
習:練習
失:丟失,違背
乎:嗎
未可:不行
弗知:不知道
F. 飛衛是如何傳授紀昌射箭訣竅的
紀昌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說:"你先學會看東西不眨眼睛,然後我們再談射箭。"紀昌回到家裡,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用眼睛注視著牽挺練習不眨眼睛。練習兩年之後,即使是錐子尖刺到他的眼眶裡,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紀昌把自己練習(不瞬)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說:"這還不夠啊,接著要學會視物才行。要練到看小物像看大東西一樣清晰,看細微的東西像大物一樣容易,然後再來告訴我。"紀昌用氂牛尾巴的毛系住一隻虱子懸掛在窗口,朝南面遠遠的看著它,十天半月之後,看虱子愈來愈大了;三年之後,虱子在他眼裡有車輪那麽大。轉過頭來看其他東西,都像山丘一樣大。.紀昌便用燕國的牛角當弓,用北方出產的篷竹作為箭桿,射那隻懸掛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氂牛尾巴的毛沒有斷。
紀昌把自己練習(視物)的情況告訴了飛衛,飛衛高興的手舞足蹈,說:"你已經掌握了射箭的訣竅了。"
G. 飛衛的為師之道
飛衛不僅是一位技藝高深的射箭能手,而且還是一位嚴肅認真有責任心的教育家。他諄諄教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低到高,把學射的最根本要領、自己的切身經驗完全無私地傳授給了紀昌。另一方面在教授技巧的同時,不斷對紀昌進行了堅忍不拔、循序漸進、不避勞苦、不急求成、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展現了他圖大成的嚴肅有方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從其最初對紀昌的談話,到進一步提出「學視」的要求,到最後為紀昌手舞足蹈,展現了一位十分鮮明的賢良師表的高尚形象。
紀昌有實事求是之心,無浮漂驕傲之念,有堅持不懈之志,無畏難僥幸之心。不能不說與飛衛的引導密切相關。
古之飛衛為師為後人作出表率:為人師者,一要嚴,教學態度要嚴肅,對學生要嚴格,要誨人不倦,不因自己學問高強,存絲毫懈怠苟且之心,更不可視學問為私財,存保守之念;為人師表二要善,教學方法對學生循循善誘,不因自己名望,有絲毫馬虎大意之念,更不能存恐慌學子有成之心。
H. 什麼樣的飛衛什麼樣的蔡桓公什麼樣的紀昌什麼樣的扁鵲
(箭法高深)的飛衛,(諱疾忌醫)的蔡桓公,(勤學苦練)的紀昌,(醫術高明)的扁鵲。
1、飛衛
飛衛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邯鄲的著名神射手,被尊稱為「不射之射」。飛衛教授神箭技藝的故事記載於《列子·湯問》中,是語文教材中的一課。相傳飛衛是即後羿之後,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神射手。
2、蔡桓公
相傳名醫扁鵲曾為他看病,在起病由輕到重衍變時連勸了三次,田午因為諱疾忌醫而不聽,後來扁鵲再來時,現其已病入膏肓,無法醫療;扁鵲只得轉身而退,並連夜逃往秦國,不久田午就病發而去世了。
3、紀昌
紀昌,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人物,為神箭手,以好學和堅韌著稱,出自《列子·湯問》。
4、扁鵲
扁鵲,生卒年不詳,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渤海郡鄚人。扁鵲曾居住在中丘(內丘)蓬鵲山(蓬山、鵲山的通稱)九仙洞(又名秦越人洞,唐代於鵠詩《秦越人洞中詠》有記),從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飲以山巔「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醫術。
(8)飛衛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飛衛的為師之道:
飛衛不僅是一位技藝高深的射箭能手,而且還是一位嚴肅認真有責任心的教育家。他諄諄教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低到高,把學射的最根本要領、自己的切身經驗完全無私地傳授給了紀昌。另一方面在教授技巧的同時,不斷對紀昌進行了堅忍不拔、循序漸進、不避勞苦、不急求成、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展現了他圖大成的嚴肅有方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從其最初對紀昌的談話,到進一步提出「學視」的要求,到最後為紀昌手舞足蹈,展現了一位十分鮮明的賢良師表的高尚形象。
紀昌有實事求是之心,無浮漂驕傲之念,有堅持不懈之志,無畏難僥幸之心。不能不說與飛衛的引導密切相關。
古之飛衛為師為後人作出表率:為人師者,一要嚴,教學態度要嚴肅,對學生要嚴格,要誨人不倦,不因自己學問高強,存絲毫懈怠苟且之心,更不可視學問為私財,存保守之念;為人師表二要善,教學方法對學生循循善誘,不因自己名望,有絲毫馬虎大意之念,更不能存恐慌學子有成之心。
I. 紀昌學射讀後感100字
今天,我讀了一個寓言故事名叫《紀昌學射》它裡面主要講了從前有一名叫飛衛的射箭能手,有一個叫紀昌的人向飛衛請教.學習射箭,開始飛衛讓紀昌聯系眼力,要練到有人扎他眼皮也不會眨一眨,兩年後,紀昌達到了飛衛給他的目標,飛衛再次讓他把一個很小的東西看做一個大東西時再去找他,後來,紀昌達到了,於是飛衛就叫他射箭,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能手。
為什麼飛衛讓紀昌眼睛不能眨一眨,這跟射箭有什麼關系?為什麼飛衛又讓紀昌把一個很小的東西看成一個很大的東西,跟射箭毫不相關呀?這些事情似乎和射箭沒什麼關系,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東西——基本功,是呀,基本功不好,即使你學的再快也是徒勞無功的,所以看來飛衛掌握了很好的教學方法,很看重基本功的,所以這是紀昌變成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的關鍵,另外也跟紀昌的耐心和認真十分不開的,只要有這兩點不管你是什麼人(精神病除外)都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使我感受很深,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是的,學習和射箭其實是一個道理,就像蓋樓一樣地基必須打好這樣才能蓋成高樓大廈,學習是只要基礎好,不怕考試了。
大家一定記住這句話「只要打好堅實的基礎,就能做好每一件事!」雖然出自我之口,但是,聽我的,沒錯!
J. 紀昌向飛衛請教。這句話是完整的嗎
紀昌向飛衛請教這句話肯定是不完整的,請教什麼呢?沒有說清楚,應該是紀昌向飛衛請教學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