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學生合唱訓練方法

小學生合唱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3 04:15:39

如何在小學音樂課中滲透合唱教學

唱歌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是獲得良好音樂素質教育的最佳途徑。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唱歌教學是主要的音樂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課程標准》中對學生歌唱教學的要求是「激發學生富有情感地演唱,以情帶聲,聲情並茂,重視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豐富表現力,演唱的自信心,使他們在歌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 一、培養自信有感情地歌唱 歌唱中,聲音技巧固然很重要,但對小學生來說,關鍵在於培養他們願意歌唱、喜歡歌唱、熱愛歌唱,從而促使他們「從內心歌唱」。 1、教師生動的范唱 在教學中,傳遞歌曲信息,讓學生真實的體驗與感受歌曲的美,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歌曲的就是教師。教師的范唱可以直接影響學生是否喜歡所學的歌曲。因此,教師要求學生唱好的歌,自己必須首先唱好。如果教師首先被歌曲打動,並投入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那歌聲一定會使師生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產生心靈上的交流,給學生產生積極的作用,使學生對歌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強烈願望。 2、學會理解、分析、處理歌曲 任何一首歌曲作品,它的特點與音樂風格都是通過音樂要素(節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的運用來達成的。而在唱歌教學中,學生對於歌曲理解得越深刻、越全面,就會唱得越好、越動人。教學中,教會學生在對歌曲的音樂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後,引導學生分析歌曲感情、結構、高潮,學會通過控制聲音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來表達感情。 二、進行必要的唱歌基本技能的訓練 小學生唱歌基本技能訓練不同於專業的聲樂訓練,但是無論訓練的深淺,要求的高低,都要以科學的訓練方法為依據。在我們的常規課堂教學中,既要從心理上引導學生自信有激情的歌唱,同時還要注意交給他們必要的唱歌技能。 1、要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歌唱觀念,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 引導學生用良好的歌唱姿勢歌唱。歌唱時身體無論坐或站都要自然、端正,腰要挺,眼平視,頭與頸不要前俯、後仰,不要壓迫頸部,要保證橫膈膜的自由運動。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胸腹式聯合呼吸。教學中,用聞花、跳皮筋、抽泣、咳嗽、打哈欠、隔河喊人等生動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體會。逐步糾正學生呼吸方法上的毛病。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小學低年級著重擴展學生的音域,到中高年級,主要採用訓練頭聲的發聲方法,使其聲音圓潤、清晰、甜美,有利於音樂的表現和增加學生歌唱的興趣。 教會學生清晰的咬字、吐字。歌唱是音樂與語言結合的藝術,准確清晰地表達詞意,依靠正確的咬字吐字,要把自然圓潤的發聲與歌詞的正確讀音融合起來。通過朗誦、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對比等方法加以引導。使學生做到「咬清字頭聲母,引長字腹,收住字尾」,逐步達到字正腔圓、情真意切。 2、及時發現並糾正錯誤的歌唱方法。 喊唱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想表現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發聲方法不正確。使他們明白優美的歌聲是發自內心的聲音,是根據歌曲的情感與需要用適當的音量、真摯的情感引出內心的表現。教學中要指導學生調整好呼吸,口腔自然打開,下齶放鬆,要教給他們控制、調整音量的方法,隨時發現,及時糾正。在聲音訓練與規范的過程中結合實際,採用科學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克服,同時應教會學生自我調劑的方法。 三、採用多種形式發展學生的歌唱表現能力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獨特的風格特點,每一種表現形式都能帶給人不同的藝術享受。教學中老師要教會學生結合歌曲的特點,使每一首歌曲的學習與表現都成為學生難以忘懷的一個記憶,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表現的願望,發展學生的歌唱表現能力。 1、豐富歌曲的演唱形式 如:對唱、輪唱、領唱與齊唱、合唱等。這樣既可以使歌曲演唱形式多樣化,又可以強化並延展學生音樂學習的興趣。 2、組建班級合唱隊 合唱可以使每一個個體都能參與表現歌曲,合唱是一種集體互助、協作表演的音樂表現形式。當每一個人處於各自的聲部之中,他就會得到同伴的引領和吸引,對於有缺點的同學來說,在練習與表現的過程中,可以逐漸的被熏陶得以進步直至改掉自身存在的弊病。 四、變 四、充分的利用課堂評價。任何的評價都不是隨意的,從課改之前的吝嗇贊美到課改之後到處泛濫的「你真棒!」教師們對課堂評價產生了許多誤區,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也發現課堂的評價體系也越來越完善了,教師對如何使用好課堂評價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著幾點原則: 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如低年級的學生的自律性不太好,上課時容易做小動作,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獎勵其他表現好的同學來引導表現不好的同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高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處於青春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但他們同樣希望得到好的評價,善意的批評、用心的引導他們是能感受到的。 2、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准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 3、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課堂評價有教師評價、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而在以往的課堂中運用最多的是教師評價,壓抑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體現,所以在還課堂給學生的同時也應該還評價權給學生,他們更了解課堂評價與學生之間的重要關系。通過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參與課堂,更好的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也根據這次網培學習的音樂評價方式,讓我感受到了有效的評價對學生來說又多麼重要,而音樂課堂教學的評價應從教學目標的具體化、層次化;教學內容的精選化、整合化;教學過程的靈活化、最優化;教學氛圍的民主化、和諧化;教學評價的多元化、激勵化等方面考慮,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實施有效地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唱歌教學的課堂實效性。 五、聲期及嗓音保護 第一、教師、家長要重視。學生說話歌唱很容易音量過大,處於稚嫩階段的發聲器官極易受損。除了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嗓音外,還要教育孩子們不要大喊大叫。第二,要教會孩子們利用科學的發聲方法說話、歌唱。第三,到了小學高年級學生要學習變聲期常識,學會自己判斷,自我調整,自我保護。第四,提倡學生在一般情況下應該用中等或較輕的音量說話與歌唱,但是適當的時候,教師還是應該指導學生用較強的音量來演唱,以使學生的發聲器官得到合理的鍛煉與發展。 變聲期問題。小學生五年級就有人開始變聲。歌唱時應當慎重,一般要注意輕聲唱,適當降低音高,選擇好聽、上口、短小的歌曲,唱歌時間宜短。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關注,在這個時期要給學生講解變聲期及嗓音保護常識,引起學生的重視 總之,在唱歌教學中我們要多進行反思與改進。教會學生歌唱方法和歌唱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歌唱技能、歌唱修養和欣賞水平。為學生將來能繼續歌唱學習打下基礎、埋下伏筆,讓他們的人生不留下遺憾!

Ⅱ 淺談如何進行童聲合唱訓練

合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尤其對於兒童,訓練起來難度更大。但是,只要教師採取正確的方法,通過長期的,循序漸進的,有針對性的訓練,是能使自己的學生發出和諧,優美,具有感染力的聲音的。 一、合唱隊的組織 (一)挑選隊員,劃分聲部 合唱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就是說應在學生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聽音能力與歌唱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進行,所以,合唱隊中所吸收的成員都應是學習成績優良,有良好的聲音,較寬的音域,音調准確,聽辨能力較強,並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 變聲期前的兒童一般可大致劃分為童高音和童低音兩個聲部。劃分的方法通常是將高音區發聲輕松自如,音色清亮充實的兒童劃分為童聲高聲部,將高音區發聲緊張,吃力,而低音區發聲堅實,寬厚自然的兒童劃分為低音部,兩聲部人數大致相等。識譜,聽音能力較強的兒童可適當編入低音部。 (二)隊形排列和聲部安排 正確的隊形排列,是合唱訓練和演出的重要條件,合唱隊全體成員應排列成一個不大的半圓形(即弧形),而不要排列成直線隊形。童高音排在左邊。童低音排在右邊,身材較高的隊員站在中間,身材較矮的隊員站在兩邊,第二排應比第一排高一些,第三排應比第二排高一些,依此類推,使每一個隊員都能看到樂隊指揮。 二、合唱隊的基礎訓練 在進入正式的合唱教學前,首先要進行一段時間的呼吸訓練與發聲訓練,使全體隊員掌握基礎知識,為合唱教學打好基礎。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對他們的發聲訓練也必須講究方法。如何通過有效的發聲訓練,使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發聲方法,用和諧、統一的聲音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品呢?這是每個音樂工作者經常探索的問題。下面,結合我平時的教學,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正確的姿勢是基礎 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發聲時,身體各部分必須互相配和,協調工作,才有利於正確發聲。因此正確的姿勢是發聲的基礎。 正確的發聲姿勢是:不管坐著與站著發聲,身體端正自然,兩臂自然下垂,雙目平視,頭不要前俯或後仰,面部肌肉要自然、放鬆。針對這一情況,我時刻注意學生的發聲姿勢,隨時糾正不正確的發聲姿勢,並通過自己示範、通過正確與錯誤姿勢的對照,進行發聲姿勢講解。 因此我在校合唱隊訓練的時候,一開始我就講解了正確的發聲姿勢。然後我就時刻注意學生的發聲姿勢。不管我是在彈鋼琴,還是在指揮,只要發現有一個學生的發聲姿勢不正確了,我就馬上提醒他(她),先學他( 他)的錯誤的發聲姿勢,再將正確的發聲姿勢示範給他(她)看,學生馬上就能領會我的意思,改正自己的錯誤姿勢了。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隊員們基本上都能運用正確的姿勢進行發聲了。 (二)正確的口型是關鍵 正確的口型是發聲訓練的關鍵。因為只有有了正確的口型,發出來的聲才是圓潤的。所以進行發聲訓練的關鍵要形成正確的口型。 怎樣形成正確的口型呢? 歌唱時應打開以下三個部位:一、上、下齶同時打開。上齶向上抬起。二、口腔後部吼嚨打開,象「打哈欠」一樣。三、口啌的外部口型應以「豎開口」為好。針對這些,我啟發學生用「咬蘋果」來體會上齶抬起時的開口狀,用「大哈欠」來體會提起軟齶、打開吼嚨的感覺。並持之以恆的進行練習 因此我在進行每一次的訓練之前的一分鍾左右總是讓學生做「豎開口」的練習。我要求學生雙手摸著耳朵邊上的下齶骨,再進行「豎開口」的練習,體會「豎開口」的練習,體會「豎開口」時的凹凸現象。或者讓學生拉住下巴,一下一下的往下拉,體會「豎開口」時軟齶放鬆的感覺。並讓學生一個一個的做給我看。盡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放鬆的進行歌唱。這樣一來,學生基本上一開口就能做到口型上下打開,形成一種正確的口型。 (三)正確的氣息是根本 歌唱氣息是否正確或運用得當,將會直接影響歌唱時的音準和音色。因此,掌握正確的歌唱氣息概念,掌握正確的歌唱氣息控制的方法是聲樂訓練獲得聲音統一和諧的重要保障。 為此,聲樂訓練中我始終把氣息訓練作為聲樂訓練的根本,並把它放在首要位置上。我時刻注意讓學生進行氣息訓練,確保學生盡快建立正確的歌唱氣息概念,初步掌握控制氣息的方法,為進一步獲得和諧、統一的聲音打下結實的基礎。 因此我在每次訓練的時候都抽出開始的二分鍾進行氣息訓練。我讓每一個學生兩手叉腰(注意兩肩不要聳起來)吸一口氣,感覺橫膈膜脹起來,就是說學生們的氣息已經吸到了我所要求的程度。然後不斷的進行吸氣呼氣的練習加以鞏固。爭取一吸氣就能吸得非常深,等到開口唱歌時就不至於憋緊了胸口進行唱歌。在學生們進行氣息訓練的同時,我又加強了巡迴指導。有些初學者一開始找不到氣息點,我就讓他們摸我的腰感覺我吸氣呼氣時的樣子,然後自己開始練習 。一段時間以後,學生們自然而然地就會用氣唱歌了。 三、合唱隊的作品訓練 (一)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在進入合唱訓練時,一定要有正確的步驟,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對於兩個聲部的旋律,一般要讓學生先學低聲部,因為高聲部往往是主旋律聲部,比較流暢,而低聲部旋律的流暢性卻差一些,難學,難記.在學一首新歌之前,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兒童學習的特點又是學得快,記得牢,根據這一特點,應採取「先入為主」的方法,趁學生還未接受高聲部旋律之前,先讓他們接受低聲部訓練,這樣,他們同樣會感到一種新鮮感。合唱教學一般採用視唱法,即指導兒童分聲部先後作識譜練習,要求音高准確,節奏准確。每次練唱要用較慢速度,力求連貫,完整。識譜練唱方式要多種多樣,避免單調乏味而致學生疲勞。演唱時不要急於填詞,先要求學生將兩個聲部都唱會,然後進行聲部練習。在分聲部練習時要著重指導學生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除音高,節奏唱准外,應注意正確的分句,氣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後,用哼鳴來合唱,這樣既可減少填入歌詞後的音準問 題,又可使學生更好地體會歌曲的內容,表現意義,音準。各聲部的旋律掌握後,就進入填詞演唱階段。合練時,在教師指揮下用輕聲,慢速演唱,教師在指導兒童練唱時用心審聽整個合唱效果。 (二)處理歌曲,表現內涵 合唱藝術形式最善於表達人們的共同心願和時代聲音,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能起到鼓舞人民,團結人民和宣傳群眾的作用。合唱不僅以其豐富的和聲使人得到立體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以表現豐富、細膩的情感為長,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靈魂上的震撼。對合唱歌曲的處理是提高學生唱歌表現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合唱教學任務和合唱課美育的核心,我在處理合唱歌曲時重在對「聲與字」的結合和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 1、「聲與字」 的結合 演唱歌曲在唱法上要注意,以字帶聲、以情帶聲、字正腔圓,還要講究字清意深情自直。另外,咬字,吐字也影響著聲音的純正和歌唱的表現力。我在處理歌曲時將「聲與字」相結合來教學,既有優美和諧的聲音,又使歌詞清晰,內容感人動聽。如:在歌曲《讓我們盪起雙漿》的教學過程中,我採取聲母連接的方法來訓練,以達到聲部有音色,合唱有共性,在從歌詞的內容出發,使學生演唱每一個字時都要把字頭咬住,噴吐輕巧,自然,字腹飽滿,字尾輕收,並理解歌詞的內涵,讓學生體會歌曲整體優美熱情,娓婉動聽,字里行間都充滿著詩情畫意,孩子們在湖上泛舟遊玩的歡樂場面。「聲與字」 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運用可以使歌曲音色動聽,吐字清楚並富有激情。 2、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 音樂是情感藝術,是以情感人,從而達到教育目的,對歌曲處理中,在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的基礎上,懷著真摯豐富的感情去引導學生,使學生受到感染而產生共鳴,會很好的處理歌曲整體藝術形象。唱每一首歌曲及合唱歌曲,只能用心唱好,決不能為這首歌曲簡單易唱而忽略它的精神實質。既保持它的時代群情的真實性,又注意它的藝術價值,這樣才能使每首歌曲都有生命和感染力。所以每首合唱曲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後,為了更好地表現它的內容,都要進行藝術處理。合唱歌曲的藝術處理較齊唱更為細致復雜,要求也更高一些。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各聲部本身聲音的整齊,統一,是合唱整體諧和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應要求音準,節奏統一,演唱方法(呼吸,發聲,咬字吐字,連音,非連音,斷音唱法,分句,停頓及換氣等)的統一及音色的融合。 (2)合唱中各聲部所處地位與功能不同,應做不同處理。一般說,應在均衡協調的基礎上,突出佔主導地位的旋律。其它輔助性旋律相對地要弱一些。但各聲部線條應當清楚。 (3)合唱音準的技術處理比較復雜,如何取得兩聲部相互結合時聲音的和諧,需要從許多方面努力。如根據調式音階的特性及各種音程的特性進行專門練習,重點解決合唱音準上的個別難點等。 (4)深入分析作品的題材內容,結構特點及風格,使兒童充分理解作品,自覺地按照作品規定的速度,力度與表情歌唱。如:教授《讓我們盪起雙漿》這首歌曲,我在運用 「聲與字」 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過程里,適當的讓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它是作於 50 年代中 期,是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是一首小調性質的優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聲合唱歌曲,這首歌曲充滿動感,描繪了孩子們在泛舟盪漾,愉快歌唱,飽覽湖光景色的幸福歡樂景象。我在二部曲式的合唱時,讓他們想像在水中用力劃漿,輕舟前駛的情景。學生充分理解歌曲的精神實質後,會用心體會歌曲,表演歌曲,更好的表現作品。反正合唱教學不單是要讓學生唱會一個聲部或唱會一首歌,而是要通過合唱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和聲聽覺,發展和聲思維,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學生要將所有聲部的旋律都掌握,只有在兩下聲部都相互了解其藝術要求的前提下,才能做到調節自身的音量和速度,達到聲音和諧的效果。 總之,合唱教學對於啟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表現能力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通過有表情地歌唱可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魅力,培養學生獨立識譜能力,發展他們的音樂聽覺和音樂記憶力,提高音樂修養和鑒賞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種音樂表現手段。通過合唱還可以培養學生集體觀念和群體意識,可以陶冶情操,啟迪智慧,增進團結,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淺談小學二聲部合唱教學 小學音樂唱歌教學從中年級起加入二聲部合唱。所謂合唱,就是指多聲部歌曲的每一聲部各有一組人演唱。合唱歌曲的表現力較齊唱歌曲要豐富得多,合唱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覺和樂感。二聲部合唱教學是小學中高年級唱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為了教好二聲部合唱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嘗試著採取了以下幾種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從「聽」著手,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低年級的唱歌教學一般以齊唱為主,一成不變的齊唱、獨唱使學生逐漸感到單調乏味,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適時讓學生欣賞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賞合唱歌曲前作以啟發性的引導,讓學生比較合唱與齊唱音響效果的不同,使他們認識到前者的表現力較後者更加豐富,聲音顯得更加飽滿,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合唱歌曲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音樂課本第六冊第五課的《海鷗》時,我讓學生模仿著海鷗的飛翔,先啟發學生討論飛在高空的海鷗和飛在海面的海鷗在同時鳴叫是在高度和力度上的不同,接著讓他們討論,如果兩只不同高度的海鷗同時鳴叫,我們該怎樣來表現呢? 教師總結:兩組同時演唱,但要保持各自聲部的音準和音量。通過練習,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了,極大的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很順利地完成了最簡易的二聲部合唱教學。 隨著教材的深入,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合唱的難度,使學生一直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合唱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從齊唱到二聲部合唱,用輪唱做過渡 輪唱是合唱的一種特殊形式,單聲部歌曲由兩組人演唱,在第一組開始唱幾拍或幾小拍後,第二組加入唱同一旋律,稱為輪唱。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一定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如:第六冊第六課的歌曲《歡樂歌》,從第二部分起作輪唱處理,相隔一小節模仿,兩聲部此起彼伏,前後呼應,表現了少年兒童在一起高歌的歡樂場景。 輪唱的前提是學生學會唱好歌曲旋律,音高、節奏准確。在輪唱時,演唱技巧上要注意節拍整齊,突出強拍,兩聲部的音量要均衡,做到正確演唱自己聲部的同時,能傾聽另一聲部,切忌爭相蓋過另一聲部而大聲喊叫、搶拍、超趕速度。輪唱中把握自己的聲部,保持各聲部的獨立和清晰,不受另一聲部的干擾,為兩聲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礎。 三、先低後高,「強化」低聲部 對於二聲部合唱,學生有一種誤解,以為低聲部難唱,而高聲部要容易得多,這是因為高聲部的發音位置較高,音色顯得明亮;而低聲部發聲位置較低,音色略顯濃厚。聽起來,低聲部容易受高聲部干擾,而高聲部比較明顯,這樣造成了學生學習二聲部的定勢:高聲部容易演唱。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教師要讓學生「先入為主」。 首先,要讓學生在初聽范唱時,要同時傾聽兩個聲部;復聽時,注意傾聽低聲部的旋律。其次,在學習演唱時,先學習低聲部的演唱,在 學生熟練低聲部後,再學習高聲部的演唱,然後再合成而聲部。特別是起點相同,同時向上跳進二聲部合唱歌曲,更應讓學生先把握住低聲部的音準,再學習高聲部。 例如:第十冊第三課《讓幻想展翅飛翔》,進入二聲部時,兩個聲部以同一音「1」為起點,同時向上跳進,由於都是大跳(高聲部為六度跳進,低聲部為四度跳進),音準較難掌握,尤其低聲部極易把「4」唱成「6」一樣的音高。在學唱時教師先指導低聲部練習,在把握住這個音高後,再學習高聲部,最後合成二聲部。 學生學習的「難度」減小了,又提高了低聲部的演唱積極性,但要注意,所謂的「強化」低聲部,並不是音量要超過高聲部,要時時注意兩個聲部的兩個聲部的獨立與統一,保持兩聲部音量的均衡、和諧。 四、聽唱結合,不斷提高演唱技藝 在合唱練習中,學會各聲部旋律後,就不宜再過多的進行分聲部練習,要盡可能讓學生在兩個聲部的豐富音響中進行聽、唱的練習。在學生重點練習某一聲部時,讓另一聲部亦用輕聲演唱自己的聲部,這樣更有利於學生感受合唱的效果,並獲得較為全面的合唱技巧。 為了鍛煉學生的抗干擾能力,老師亦可以運用學生唱一個聲部時,用琴伴奏另一聲部的方法來訓練學生的聽、唱能力。 在學生練習合唱時,教師的伴奏可以同時演奏兩個聲部,或老師范唱一個聲部,用琴伴奏另一個聲部,讓學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傾聽,在聽、唱中不斷提高演唱技巧。 五、發揮重唱優勢,提高合唱技能 兩聲部歌曲在每一聲部由一個人演唱,稱為「二重唱」。二 重唱的形式與二部合唱近乎相似,但較後者有一定難度。教師要給學生個人練習機會,讓部分演唱水平較高的學生逐步練習二重唱,以帶動整體的二聲部合唱。 六、充分利用課堂樂器,把握各聲部旋律 學生在初步練習歌曲的合唱時,不容易把握各自聲部的旋律,就會「跑調」。有條件的班級可以用課堂樂器來幫助把握旋律。學生有時唱的不準,但樂器演奏出的旋律是準的。合唱前做一下簡單的合奏練習,在奏、聽的基礎上再唱也可以避免合唱時的「跑調」。 例如:第九冊第六課《如今家鄉山連山》中的合唱部分,表現媽媽和孩子開心的笑聲,旋律音較少,先引導學生用豎笛吹一吹,再造簡單的合奏練習,再唱一唱。這樣降低了合唱的難度,同時解決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通過以上幾點做法,學生在聽覺和樂感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合唱技能獲得了比較全面的訓練,音樂課堂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Ⅲ 小學生合唱隊形

童聲合唱是—種高雅的聲樂藝術表演形式,它愈來愈被人們所喜愛。隨著少年兒童文化活動的活躍以及美育的需要,童聲合唱藝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優美動聽的合唱,不僅可以引導少年學生步入仁富多彩的音響世界,而且還能使他們得到感情的滿足,獲得美的熏陶,進而培養良好的音樂感和高尚的藝術情操。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不僅有利於對學生的聽覺和樂感的培養,更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將就童聲合唱實際訓練出現的問題淡淡自己的看法。
一、音色是受發聲方法影響的,合唱隊要求有統一的音色。
l、影響合唱音色統—的客觀因素。
在小學,童聲合唱的團員一般選用小學二到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對唱歌的認知來源於平時的音樂課。並不十分注重歌唱的技巧和訓練,他們只要開心的演唱歌曲就可以了,而音樂課本中出現的少量二聲部的歌曲,教師對其演唱掌握程度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雖然二聲部的合唱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接觸,但並不能達到合唱團的要求。新課程標準的宗旨是注重發展學生個性,而合唱則要求團員們聲音統一和均衡。這也是影響合唱團演唱的因素之一。

2、合唱排練中音色統一的方法。

由於孩子們剛剛入團,對於合唱團的歌唱的真正要求還不太了解。有些孩子還認為合唱就是大家唱一起唱,意識不到合唱是需要大家配合、協調、統一的活動。這時就要給孩子們講解什麼是合唱、合唱的要求、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意識,從思想上統一他們的意識,為以後的排練打下基礎。
3、用直聲訓練法便於音色統一。
用直聲訓練比顫音和波音容易讓聲音柔和到一起,很容易往一起靠,不僅可以獲得清晰的音質,而且還能使多聲部的和聲效果更加和諧。特別是在演奏一些優美抒情作品時,顯得更為重要。
二、在童聲合唱訓練中,口型的統一至關重要。
口型的統一不僅在演時能使觀眾看到整齊、優美的口的外型,更能使發出的聲音通暢、光彩,具有眾口一聲的感覺,體味到童聲的美妙與和諧。可以說,做到了口型的統一,童聲合唱的訓練就基本成功了。然而,要做到口型統一並非易事。因為在未經訓練時,孩子們的歌唱習慣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從呼吸到喉嚨、口腔的狀態都是各自長期形成的自然狀態,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屬於原始的音色,有的唱高音近乎喊叫,有的低音唱不出來,即使在中聲區,聲音也是各歸各,就好象穿著各自便服而齊步走的隊伍,顯得雜亂無章。了使歌唱時的氣息有力度的原性,吸氣時就要相對較緩,採用胸腹式呼吸的方法,最形象的比喻就是象聞花香一樣將氣吸入橫隔膜以下的丹田,唱歌時氣息象一條線一樣沖擊聲帶,強弱控制在自己的腹部,喉嚨處的軟口蓋部分要拎起來,這樣,出來的聲音就是豎的,而做到了喉嚨狀態的統一,口型也自然就統一了。
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取合適的發聲訓練。
合唱隊在發聲練習時要求要以姿勢、口形、呼吸、發聲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訓練,通過訓練達到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並運用到歌曲演唱中去。但每次發聲練習的時間不能過長。
身體保持正直,自然放鬆,口形不能過扁過寬,而要象豎著的鴨蛋,下顎要完全放鬆,不使運動過度而妨礙發聲。嘴唇要靈活有彈性和舌頭配合演唱,比說話時的動作稍稍誇張一些。呼吸是唱歌發聲的基礎動力,歌者應運用正確的呼吸動作並進行呼吸練習,由淺入深逐漸引導大家掌握好強、弱、快、慢各種氣息的運用。歌唱的呼吸要深一些,氣息控制在下肋周圍,形成歌唱發聲的支持點。要經常糾正呼吸緊張,吸氣過多,發出聲響,聳肩頸粗等不良習慣。發聲練習要以中聲區為主。低聲區的訓練比較容易見效,因為練低音的呼氣壓音從弱到強找准位置擴大共鳴。在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後,再逐步向高音擴展。 高聲區的訓練難度較大,因為聲音愈高呼氣壓力愈大,容易造成聲帶和喉頭緊張,此時必須打開喉嚨,抬高軟齶,用半音向上的方法,和「lu、lo、lü」的母音,輕聲高位地尋找頭腔共鳴位置,不斷鞏固、擴大音量。聲音要求圓潤明亮,位置集中稍靠里一點,即高位置發聲練唱。發聲練習要從柔和的富有彈性的音階練習開始,經常注意克服喊叫、喉音等壞習慣。除了這些注意點之外,童聲合唱還有一個真假聲結合的問題特別值得注意。由於兒童的聲帶發育不成熟,較為柔嫩,音域不寬,當唱高音時,聲帶靠邊緣振動,如果高音不用假聲,就會使聲帶受傷,嗓音損壞。
對於低年級學生,由於嗓音發育尚未開始,歌唱音準的控制能力也不穩定,對他們的發聲訓練,一般以發展自然語音基礎為主,先進行帶字的發聲練習。如讓學生朗讀「媽媽」、「爸爸」等具有代表性的疊詞,或有代表性的兒歌,要求語速放慢,將第一個字的音節拉長,並為這些字加上語調相符的音高。在發聲狀態方面,要求學生自然通暢地練習,不能過分誇張發聲狀態,以免養成不良的歌唱習慣,有礙童聲的健康發展。一般來說,學生唱起來輕松自如、自然親切,教師聽起來親切自然、朴實無華即可。

Ⅳ 如何給小學生合唱隊練聲

就是用音階唱單音「啊」「哦」「咿」合唱團就這么練的

Ⅳ 如何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唱歌能力

325班B組郭向英

《音樂課程標准》指出「演唱歌曲是中小學生音樂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表現形式。」中國音樂教育研究會專 家吳斌老師在「全國中小學課堂唱歌教學展示與研討會」開幕式的總結發言上提出,應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中「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他明確地指出,「唱歌包括如下方面的訓練:正確的姿勢、有規律的訓練習慣、正確有效的呼吸方法、發音平穩、情感豐富細膩、咬字吐字正確而清晰、連音與斷音的技巧。其中,頓音、連音和斷音的演唱是特別重要的技能,也是很難掌握的技能。此外,敏銳、感人的歌曲詮釋與藝術處理和富於魅力的表演也非常重要。」可見,提高學生的唱歌能力是當前音樂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幾年來,我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努力提高學生的唱歌能力。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提高學生唱歌能力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注重系統、科學地進行發聲練習,提高唱歌綜合素質
我認為,要想「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首先要學會一定的發聲方法。只有懂得正確地運用嗓音,才能達到較高的唱歌境界。而發聲練習是掌握科學發聲方法必不可少的途徑。因此,在音樂課堂中,發聲練習地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音樂課中,發聲練習地設計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低年段的孩子,特別是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一開口唱歌幾乎全是「大白嗓」,喊叫現象嚴重。針對這一狀況,我首先讓他們學會輕聲唱歌、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在發聲練習的設計上多採用「u」和「o」以及哼名「m」作為母音進行練習。這些母音不但可以幫助學生較容易的找到頭聲位置,而且還能很好的控制音量。在旋律的設計上,音域不易過寬,通常在五、六度之間,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聲帶還比較脆弱。此外,在低年級進行發聲練習時要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一些趣味性的練習,如:
例1、1=D-G 2/4
1 2 3 4 | 5— | 5 5 5 | 5 5 5 | 5 4 3 2 | 1— ||
(師)小貓怎樣叫?(生)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例2、1=D-G
2/4 1 2 |3 — | 3 2 |1 —| 3 4 |5 — | 5 4 |3 — ||
(師)大風吹(生)呼呼呼(師)微風吹(生)呼呼呼
這些師生互動式的發聲練習不但富有童趣,還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很好地模仿老師的聲音進行發聲練習。
到了中年級,學生已養成輕聲唱歌的習慣,這時就應提高他們的唱歌能力,做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如,連音、跳音的練習;拓展音域的練習;合唱練習等。下面舉一些具體的例子。
例一:連音練習1=C-G 4/4

Lu
要求:聲音優美、連貫,氣息平穩、均勻。
例二:跳音練習1=C-A 2/4
要求:聲音輕巧、短促,具有顆粒性。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唱歌技巧和能力。教材中合唱歌曲的含量也多了起來,這個時期的發聲練習可多做一些合唱練習:如1=C-B 4/4
(這條發聲練習,可隨教師指揮手勢的變化,進行連音、跳音、重音以及各種強弱變化的練習。)
二、注重歌曲欣賞的引導,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悟、理解能力
欣賞歌曲,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
對於唱歌,低年級的孩子以為唱得越大聲、越「響亮」就越好聽;到了中、高年級,他們覺得流行唱法最好聽。這些錯誤的觀念誤導著學生,他們怎麼會唱出動聽的歌聲呢。因此,要想讓學生唱好歌,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而樹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學生多聆聽優秀的少兒歌曲,並和學生一起討論,把正確的聲音觀念灌輸給他們。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明白適合自己年齡特點的,具有高位置的頭聲,有氣息的支持,圓潤、飽滿、明亮的聲音才是正確的、動聽的聲音,並且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去練習。
《音樂課程標准》中的學段目標指出,低年級的孩子「體驗不同情緒的音樂,能夠自然流露出相應表情或作出體態反應。」在教學中,我經常採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感受歌曲所表達的不同情緒。中、高年級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進一步增強,對音樂的感悟能力也在加強。這時,應該引導他們不但能聽辯出不同歌曲間的情緒對比,還能夠感受到一首歌曲中各樂段或者樂句之間細微的情緒變化。如,人音版第六冊歌曲《甜甜的秘密》,在教學中,聆聽完教師的范唱之後,我問學生:「歌曲中的小主人公,情緒有沒有變化?」在一番討論過後,學生總結出了「小主人公」的三種心理活動:一是悄悄的把桔子放進老師的抽屜里,害怕被人發現的緊張情緒;二是等待老師快打開抽屜,發現秘密的焦急情緒;三是歌曲抒發了學生對老師真摯的熱愛之情。我再進一步設問:「你們是怎麼從老師的歌聲中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呢?」教學中,我再一次讓學生聆聽老師范唱,引導學生去關注老師唱歌時力度、速度等音樂要素的變化,以及連、跳音唱法等唱歌技巧地運用。學生會發現老師在演唱第一、二樂句時,聲音輕巧、短促,力度也較弱;到後兩個樂句時,聲音變得連貫,力度也明顯加強了。要讓學生能准確地說出歌曲表達的情緒,教師的引導非常關鍵。問題的設計要巧妙,要有針對性,才能引導學生去關注歌曲的情緒,關注演唱者情感的表達。
三、注重「聲情並茂」地演唱歌曲,加強唱歌中情感的表達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唱歌技巧,又有了音樂情感體驗和積累,就要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歌曲的演唱中來。《音樂課程標准》中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及綜合性藝術表演的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Ⅵ 如何訓練中小學合唱的音準

合唱訓練中音準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一、 要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在一個合唱團中,很有可能由於個別人音準不好而破壞了合唱整體的融合與平衡,有時還會有這種情況:在合唱中就局部而言,某團員、某聲部即便唱得很准,但合起來以後卻感到是「不準」的,其原因就在於合唱是多聲部織體,又是由眾多的個體聲音組合起來的,所以音準就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作為合唱訓練的指揮者,一定要善於發現、分析問題,找出音「不準」的原因。是音程上下跳動的關系?還是調性的關系?是咬字的關系?還是聲音位置的關系?當找出唱不準的原因之後,就可將作品難唱的部分抽出來作為練聲或根據難唱之處的音程編寫練習曲,這對提高合唱團的音準會有幫助。
二、正確認識影響合唱音準的各種因素
1、音準與速度
在通常情況下,作品速度過快時,音準容易偏高。作品速度過慢時,音準容易偏低。因為演唱速度過快時情緒容易激動,造成情感與理智不平衡,因而造成音準偏高;相反演唱速度很慢時,發聲器官過分鬆弛音準就容易偏低。
2、音準與節奏
當作品節奏過於復雜或快速頻繁變化時,音準就會不穩定。這時,可先讓學生做拍節奏的擊拍練習,然後再添上旋律,並抓住旋律中的特性音程(減四度、小七度、大七度等)進行針對練習,這樣就會相對容易地解決音準問題。
3、音準與力度
在力度變化的條件下:漸強時音準容易偏高,漸弱時容易偏低;同音反復時音準容易偏高,歌詞多而繁時也容易不穩定。
4、音準與呼吸
在合唱中,歌唱的狀態及呼吸往往對音準產生直接影響。當氣息的支持與聲帶震動處於良好比例時,音準一般好控制;當氣息過淺時,歌唱容易造成憋氣或僵化,音準常常偏高。所以要維持良好的音準,就要永遠保持良好的呼吸狀態。
三、 訓練音準的具體方法
合唱音準主要靠聽覺的訓練來解決,但又不能完全孤立的進行聽覺訓練,同時還要對合唱團員進行藝術修養及內心感覺培養。合唱中的音準分為縱、橫兩個方面;旋律進行中音與音之間的相對准確性,就是「橫」的音準,而各聲部間的音程關系是否符合和弦要求或復調要求,則是「縱」的音準。要做到各聲部間「橫」與「縱」的音準和諧,就要對合唱團員進行聽辯和弦與復調等各方面訓練,具體方法如下:
(一)、加強音階的訓練
1、自然音階訓練
先將自然音階的全音與半音排列概念搞清楚,再用固定唱名將各調的自然音階唱熟,最後從理論上講清雖然各調的升降記號不一樣,但自然音階的排列關系是一樣的: 全 全 半 全 全 全 半
2、半音階訓練
練習十二個半音上、下行的唱名時,可先隨鋼琴進行練習,再去掉鋼琴進行檢查,直到獨立唱准為止,這樣就可以解決半音音準問題。
3、全音階訓練
全音階練習(既連續大二度練習)對於克服音準偏低的毛病及獲得高位置色彩很有幫助,可先進行單音和平行大三度練習,再進行反向大三度和同根音的和弦練習,進而再用同低音的各種和弦轉位練習,持之以恆,將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加強音程、和弦的練習
1、音程的練習
首先進行大三度、小三度音程的二部訓練(可由聽辯到視唱的順序進行),然後進行純四、純五等音程的訓練。
2、和弦的練習
先聽辯再視唱,由簡單到復雜,從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到減三和弦、屬七和弦,讓學生聽唱緊密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縱」的聽辯能力和習慣。
(三)、加強固定音高訓練
固定音高聽音練習是鍛煉合唱團員音準的有效方法之一,孩子們記憶力強,對孩子們進行固定音高聽音訓練往往比成人更容易。先讓他們記住標准音「a」,然後再記住它上方小三度音c2的音高,讓學生閉口哼鳴(m)時的聲音位置及音準高度。在住a1和c2的基礎上,再推想出其他各音的音高,如g1、b1、f1等。在練好單音記憶的基礎上,教師可進行各聲部找音高音低的練習。例如:老師彈標准音「la」,然後讓第四聲部向下找大六度「do」三聲部向下找純四度「mi」,二聲部向下找大二度「sol」,一聲部向上找小三度「do」,然後指揮四個聲部一齊唱出來,檢查聲部的內部聽覺能力,進行糾正訓練,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地步步提高。
(四)、加強旋律音準的練習
多聲部合唱織體中,旋律起主導作用,在聲部關繫上以和聲的運動為基礎。合唱團員對旋律音準掌握得好壞,以兩個條件為依據:一是內在聽覺、二是掌握處理旋律音準的規律性。一個合唱團員如果只是從譜面上知道某個音應該如何唱,而內心並不能感受到對旋律運動的傾向與色彩,那麼他還是不能達到對音準的真正要求。如果合唱團員對作品的內容有著深刻的理解,引起內心強烈的共鳴,而且對音樂的形象、音樂在運動中的音色、力度、旋律及節奏形態等手段都有了感受,再加上對處理音準的規律性的掌握,那麼他的音準一定是良好的,而且歌唱也是動人的,整個合唱「橫」向線條更清晰。旋律音準的訓練過程歸納起來為「感性——理性——感性」的過程。
總之,對合唱整體的技術及藝術手段上音準來說,沒有良好的音準其它一切都談不上。每一個合唱訓練都必須進行正確的音準訓練,常抓不懈,只有這樣才能使合唱達到和諧、統一和均衡,才能使合唱藝術的魅力得到最充分的綻放。

Ⅶ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合唱能力

音樂課中發聲練習是培養學生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徑。老師應特別重視此環節的教學,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及其手段傳授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發聲,用恰當的情感去表現,做到聲情並茂,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培養學生的歌唱能力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認識並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 呼吸不僅是人賴以維持生命的生理機能,而且也是說話、歌唱得以發聲的原動力。呼吸的訓練對於聲音的表現有密切的關系。聲帶的振動,共鳴的發揮,聲音的變化,情感的表達等全有賴於氣息的控制與運用。歌唱時需要大量的氣息,要求氣深、量多,速度快而無聲,經口吸氣,呼氣均勻、緩慢,節省並保持吸氣時的感覺,同時根據不同的心理與情感狀態支配呼吸,所謂「氣隨情變,氣動情傳」。歌唱時為了美化語言,就要隨著音樂旋律、節奏與情感表達的需要,不斷有意識的控制與調節氣息的運動。例如:唱柔和與舒緩的歌曲或唱低音時,呼吸要保持平穩,氣息必然不能太猛,然而也不能沒有氣息的支持,否則氣短聲虛,會影響共鳴與音色的發揮;而唱激越昂揚的歌曲或唱高音時,氣息必然要飽滿有力,然而也不能聲嘶力竭,而要保持一定的強弱或力度。一首歌曲或樂句的起、承、轉、合與高、低、抑、揚------要在氣息的運用上進行周密地安排,在依字行腔的過程中,要使氣息的運用游刃有餘,流暢貫通。正確運用呼吸是聲樂藝術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同的唱法雖然在氣息的運用上各有不同的要求與方法,但都十分重視掌握呼吸的正確方法與氣息的合理運用。傳統唱論中所雲:「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間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唐、段安節:《樂府雜錄》)這里所說的「臍間」即指「丹田」呼吸的方法,就是用小腹肌的收放鼓動橫隔膜,幫助胸膛來鼓動肺部呼吸。呼吸有力,肺活量大,氣息充足,才能夠自如地運氣發聲。二、學會正確的咬字、吐字。 由於歌曲的情緒、風格之不同,因此在歌唱時的咬字、吐字也應不同。字的頭、腹、尾各有不同的口腔形態,它們是按照一定的語言體系,在有規律地組合中交錯變化來發音發聲的。字要有力度、彈性、穿透力;才能聲傳達遠,清晰可辨,所謂「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雖過於誇張,但都強調了字的噴吐要結實、有力的要求。正確的咬字、吐字也是唱好一首歌曲的重要環節,教學中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好每一首歌曲或練習曲的咬字、吐字的主要特點和方法,使學生在歌唱時富有表現力。如像《嘀哩、嘀哩》,它的情緒是輕盈、歡快、活潑,對這樣的歌曲的演唱要求就須做到咬字清晰、有彈性,唇齒舌的活動要靈活,聲母到韻母的過渡要快,不能拖泥帶水;特別中間襯詞部分的「嘀哩哩------」強調舌尖的動作,要唱得既清楚又靈巧。而像舒柏特的《搖籃曲》是一首深情、優美、柔和、抒發母親對寶寶愛撫之情的歌曲則要求字與字之間唱得連貫、圓滑,一些拍子中有圓滑線處,聲母的過渡就要稍慢些,以增強其柔和親切之感。例如,第一句「睡吧、睡吧」中幾個「睡」字要由shi到ui有一個過渡,最後「被裡多溫暖」中的「暖」字應由nu到an有一個過渡。唱雄壯有力的歌曲時,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就應突出字頭即聲母的作用,唇齒舌部都要有一定的緊張度,要有一種爆發力,這樣唱才能增強歌曲的氣勢,表現出歌曲的特點。三、理解歌曲的曲式結構每唱一首歌,就像在講述一個故事,要想把歌唱得生動形象,就必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作手法,結構特點及歌曲的開始、發展、高潮結束等,這樣的歌唱才能給人以完整的藝術形象。《雨花石》這首短小抒情的贊頌歌曲,它由兩個樂段構成。第一樂段的起與發展唱出了雨花石的默默無聞與無私奉獻,第二樂段也就是歌曲的最後一樂句連續的高音,歌曲的高潮部分唱出了雨花石以此為榮的高尚品質。學生充分了解、掌握歌曲的主要特點,表現手法和思想內容後,在歌唱中結合實際便能使情感得到升華。四、引導學生用真摯的情感去歌唱。要想感動別人,首先得感動自己。因此,歌唱前要充分了解歌曲的主題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用歌聲把作者創作歌曲的情感表現出來,教師要善於啟發調動學生的感情,讓他們用「心」去唱,而且要唱好它,我認為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每首歌曲都有一個情感基調,是深情贊頌,是親切自豪,是歡快熱情,是庄嚴雄偉,是明朗開闊,是真摯自然,是哀婉傷感------等等都要深入挖掘詞意的同時掌握住感情的基調。基調准確才能有助於內容的表達與主題的發揮。這是因為情感基調是作品情感表現的總趨勢,它體現出一種情感的整體綜合,而這種整體綜合正是高度概括的主題表現所需要的。為此,必須加強對歌詞內容的情感體驗,准確把握情感基調,使歌曲主題能夠得到准確地揭示。比如演唱《摘草莓》這首歌曲,根據詞意體驗農村孩子生活中的情趣,設身處地投入歌曲的主人公「小姑娘」角色,充分表現出「我」內心歡快和尊敬老人的幸福豪情,使歌曲的感情與主題才得以完美的發揮。否則,就會適得其反的效果。顯

Ⅷ 小學生合唱訓練方法

第一節課就要鍛煉合唱隊的團結意識,只要做到了這一點,不管你怎麼訓練,結果都會讓你吃驚的。

Ⅸ 學校要組織合唱隊,該怎麼訓練啊

要訓練合唱,首先從聲音下手,如果是小學生的話,在聲音的要求上不要太苛刻,讓他們唱出最自然的聲音是最重要的。然後從音準上下手,主要是通過唱歌譜解決。最後是放在作品的處理上。

Ⅹ 如何培養小學生准確歌唱的能力

我結合自身教學實例淺談一下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在平時的歌唱教學時,也對學生做了嚴格的要求:首先在坐姿方面訓練學生歌唱時上身及頭部端正,不要前俯後仰,看書時,兩手拿正音樂書,兩腳平放在地上。挺胸抬頭;精神飽滿、集中,自然發聲。兩眼平視前方,面帶微笑愉快地唱歌。這樣的要求對小學生來說,剛開始做可能有些困難。因為,學生平時可能已經放鬆著坐習慣了,一旦你要求他們這樣坐,可能沒多會兒他們就會感到疲勞。所以,豐富一節音樂課的內容,使同學們產生興趣。千萬不要安排一整堂課的歌唱內容,也不要一整堂課都讓他們這么「端正」地坐。再者,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意志的。小學生的自製能力差,反復性大。因此,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必須經過長期嚴格訓練,才能加以鞏固並形成。而作為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用科學的思想和教育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如何讓學生喜歡歌唱從而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是音樂課歌曲教學的基本要求,是學生在藝術學習領域的一個基本習慣。體驗歌曲本身所要表達的感情,是演繹好作品,與作品產生共鳴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時歌唱良好習慣的展現。培養學生音樂的耳朵,才能提升學生對歌曲情緒美的捕捉能力。在教學時,我們不妨嘗試初聽范唱;讓部分學生將歌曲情緒聽出來,進行復聽時學生有了更深認識並提出不同的問題。另外還要教給學生「唱」的方法。既要讓學生學習有感情地唱,又要教會學生正確歌唱姿勢和呼吸方法,讓學生准確的把握歌曲中的高音和節奏等,只有掌握音高正確演唱,才能很好表達歌曲。也是學生用肢體語言表現歌曲時歌唱良好習慣的展現。下面,我結合自身教學實例淺談一下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在平時的教學設計中通過課前短暫交流,為學生創設一個美的環境。為學生營造一個濃郁的歌唱氛圍,例如:我在教唱《小雨沙沙》一課時,打破以往枯燥無味的向教師問好的環節,採用電子琴彈奏音樂和學生一同唱起來,動起來。這樣用輕松的音樂引導學生動起來,教師兼之以富有感染力的表情、動作,使學生一開始就受到優美旋律的熏陶,進入寬松的氛圍和想像空間,使他們感覺輕松自然。在多聲部教學中通過分聲部合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聆聽和聲效果,提高多聲部演唱能力。合唱教學在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位置,它對培養學生多聲部的感覺,豐富音樂表現手段,拓寬音樂感受空間,形成集體協作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合唱教學中,首先進行第一聲部,其它聲部依次進入。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邊唱邊聽。例如:最初學生演唱二聲部有喊歌的現象,喊歌也是一種不良的歌唱行為習慣。針對他們喊歌的現象先後找出幾名同學到教室外面聆聽演唱的聲音效果,聽完之後讓他們進行評價,反復幾次後,教室里的歌聲才處於正常和諧的二聲部音響效果。一些自信而歌的同學,很容易就能聲情並茂的演唱歌曲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審美觀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審美教育的核心,是審美教育的要點。」所以把審美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核心任務,放在音樂教學的首位。例如:《森林水車》一課,(放音樂聆聽)音樂鮮明生動,主要描述了森林的景色和森林水車的轉動聲以及人們歡樂的心情。聆聽完欣賞後,提出問題:「你聽到的是怎樣的畫面?」學生不敢說出他聽到了什麼,也不敢去想像,怕自己說錯或說的不好等等,我就連續叫了十多名同學,隨即把他們的所說的答案都繪在一幅畫上,畫面就更豐富多彩了!從這以後,學生在欣賞課中,都能認真的聆聽音樂帶給他們的無盡遐想,進而也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和豐富的想像力。音樂是一門表現情感的藝術,但它也是一門時間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需要我們音樂教師要持之以恆,通過各種方法,長時間地進行潛移默化,激發他們對演唱情感表現的慾望,使學生從平時的點滴積累,從而產生表現音樂作品情感的強烈願望。只有想表現了,才能去完善他們的表現.讓他們用自己的表情動作來打動自己,來打動別人,從而收到音樂教學的良好效果。那摩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歌唱習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合唱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清洗汽車節氣門的方法 瀏覽:517
汕頭情感提升方法有哪些 瀏覽:253
神經皮炎民間土方法治療 瀏覽:619
油漆刷牆有哪些方法 瀏覽:532
印度神油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803
快速瘦下來的方法只用三分鍾 瀏覽:938
入睡方法圖片 瀏覽:80
如何快速戒掉王者榮耀的方法 瀏覽:173
折蓮花盆的方法圖片 瀏覽:796
線性方程組解題方法和技巧 瀏覽:600
浴中柔軟劑使用方法 瀏覽:580
蘋果六手機白點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0
大腳趾指甲變形最佳矯正方法 瀏覽:325
丙烯畫畫方法步驟視頻 瀏覽:585
火烈鳥鑒別方法 瀏覽:296
edius加字幕快速方法 瀏覽:634
等電位和管道連接方法 瀏覽:340
方法權利要求如何寫 瀏覽:627
瘢痕妊娠治療方法 瀏覽:175
井水檢測水質最簡單的鐵方法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