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臨床執業醫師易錯考題精選: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
【導讀】在2020年初,大家就已經見識到新冠一疫情的厲害了,至目前為止,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疫情,隨著臨床案例的增多,預測2021年流行病將會成為易考考點之一,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一下臨床執業醫師易錯考題精選: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試題: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
A.統計學檢驗、控制偏性、觀察性研究
B.實驗性研究、干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統計學檢驗、觀察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實驗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病理對照研究、隊列研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實驗性研究。
本題知識點:流行病學-常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考試題:疾病流行強度包括
A.散發
B.流行
C.大流行
D.暴發
E.以上均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疾病流行強度:疾病的流行強度是指某疾病在某地區、某人群中,一定時期內發病數量的變化及各病例間聯系的程度。包括:①散發;②流行;③大流行;④暴發。
本題知識點:流行病學資料-來源與疾病分布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給大家整理發送的關於「臨床執業醫師易錯考題精選: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值得注意是的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范圍一半都會緊扣考試大綱,各位考生一定要以考試大綱為基礎,進行復習哦!想了解更多醫學類從業資格考試,備考、提升、報名、領證等相關信息,歡迎關注小編,獲取更多資訊。
Ⅱ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包括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包括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主要為三類:觀察法、實驗法、數理法。經過長期的不斷發展和總結,觀察法逐漸發展成描述性流行病學研究(描述法)以及分析性流行病學研究(分析法),實驗法逐漸發展成實驗流行病學研究,數理法在疾病的防治研究應用數學模型,發展成理論流行病學。
1.觀察法
流行病學的觀察法(包括描述法和分析法),是不向研究對象施加任何干預或實驗措施的,即觀察特定人群在自然狀態下,其疾病、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的分布情況。因此為了獲得真實的結果,觀察性研究不能人為控制實驗條件,可以控制非研究因素,必須在自然條件下進行模擬研究。
描述法目的是描述分布、產生病因假設,主要揭示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現象,以及影響因素的分布現象。分析法在描述分布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分析,找到病因或影響分布的決定因素。
描述流行病學通過常規記錄或專門調查獲取需要的數據後,按照不同的人群、時間及地區特徵分組,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情況、暴露因素的分布情況。個案報告等形式的描述性研究發展時間較早,主要作用是描述臨床現象、提示病因線索和防治方向等。早期醫學的個案報告主要用於研究傳染病,如鼠疫、霍亂、結核病等。
分析流行病學研究主要包含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早期在臨床上用於尋找傳染病病因,因為當時傳染病是人類生存和健康的首要威脅因素,現在病例對照研究擴大了應用范圍,從傳染病擴大到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評價癌症危險因子、研究高血壓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等。研究暴露與結局關聯的最佳觀察性研究方法是隊列研究。隊列研究在設計上(如資料收集、隨訪,組織管理,統計分析、研究總結等)更加復雜。
2.實驗法
實驗法是對研究對象有介入或干預行為,並前瞻性地觀察介入措施的效果。實驗法可以直接驗證危險因素、可疑病因與疾病之間是否相關、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評價預防干預措施及其效果。
實驗流行病學研究是評價干預措施效果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實驗流行病學研究應用了設立對照、隨機分組、盲法和安慰劑等。目前大樣本、多中心的臨床隨機化實驗已經被推廣,並作為當前循證醫學證據的主要來源。
現代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的三大基石就是病例對照研究、隊列研究和隨機對照試驗,已成為病因學研究及疾病防治的脊樑。
3.數理法
數理法是通過數學模型,定量表達病因、宿主與疾病發生發展的數學關系,客觀、定量地描述疾病流行狀況,預測流行趨勢,在理論上考慮流行規律和防治措施效果。
當前新冠肺炎流行病學調查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開展的、應對傳染病疫情的一項基本工作。總體而言,它是通過尋找被感染者的「前因」和「後果」,描繪整個傳播鏈以及傳播網路。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都是流行病學調查的對象。
Ⅲ 循證醫學的證據如何分級
選自http://www.spacetip.net/index.php/2008/04/20/evidence-based-medicine/
循證醫學的證據質量分級有以下幾種劃分方法:
1. 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級方法,可以用於評價治療或篩查的證據質量:
* I級證據:自至少一個設計良好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獲得的證據;
* II-1級證據:自設計良好的非隨機對照試驗中獲得的證據;
* II-2級證據:來自設計良好的隊列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證據;
* II-3級證據:自多個帶有或不帶有干預的時間序列研究得出的證據。非對照試驗中得出的差異極為明顯的結果有時也可作為這一等級的證據;
* III級證據:來自臨床經驗、描述性研究或專家委員會報告的權威意見。
英國的國家醫療保健服務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標識的證據分級體系。上面的美國式分級體系僅適用於治療獲干預。而在評價診斷准確性、疾病自然史和預後等方面也需要多種研究提供證據。為此牛津循證醫學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證據評價體系,可用於預防、診斷、預後、治療和危害研究等領域的研究評價:
* A級證據: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體中得到驗證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隊列研究、全或無結論式研究、臨床決策規則;
* B級證據:具有一致性的回顧性隊列研究、前瞻性隊列研究、生態性研究、結果研究、病例對照研究,或是A級證據的外推得出的結論;
* C級證據:病例序列研究或B級證據外推得出的結論;
* D級證據:沒有關鍵性評價的專家意見,或是基於基礎醫學研究得出的證據。
總的來說,指導臨床決策的證據質量是由臨床數據的質量以及這些數據的臨床「導向性」綜合確定的。盡管上述證據分級系統之間有差異,但其目的相同:使臨床研究信息的應用者明確哪些研究更有可能是最有效的。
此外,在臨床指南和其他著述中,還有一套推薦評價體系,通過衡量醫療行為的風險與獲益以及該操作基於何種證據等級來對醫療行為的醫患溝通作出指導。以下是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推薦評價標准:
* A級推薦:良好的科學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帶來的獲益實質性地壓倒其潛在的風險。臨床醫生應當對適用的患者告討論該醫療行為;
* B級推薦:至少是尚可的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帶來的獲益超過其潛在的風險。臨床醫生應對適用的患者討論該醫療行為;
* C級推薦:至少是尚可的科學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能提供益處,但獲益與風險十分接近,無法進行一般性推薦。臨床醫生不需要提供此醫療行為,除非存在某些個體性考慮;
* D級推薦:至少是尚可的科學證據提示該醫療行為的潛在風險超過潛在獲益;臨床醫生不應該向無症狀的患者常規實施該醫療行為;
* I級推薦:該醫療行為缺少科學證據,或證據質量低下,或相互沖突,例如風險與獲益無法衡量和評估。臨床醫生應當幫助患者理解該醫療行為存在的不確定性。
Ⅳ 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的區別
病例對照研究與隊列研究都是探索因果關系的流行病學方法。它們的區別在於研究的起點和目的。
病例對照研究從結果出發,首先尋找已經患有研究者關注疾病的人作為病例組,然後找到與病例組具有可比性的沒有患該疾病的人作為對照組。研究對象被調查過去是否暴露於研究者關注的因素,並比較兩組的暴露程度。計算暴露比值的差異,從而得出OR值。此方法省時省力,但無法真實觀察從因到果的過程,存在信息偏倚,僅能驗證病因假設,而不能確證。
隊列研究則從原因開始,將暴露於研究因素的人群作為暴露組,未暴露的人群作為對照組。隨訪一段時間後,比較兩組研究對象是否發生關注的疾病。計算發病率的比值(RR),此方法符合先因後果的時間順序,論證因果關系的能力更強,證據質量高。但需要等待結果事件發生,費時費錢。
在處理罕見疾病時,病例對照研究有其優勢,因為它可以從病例開始,無需等待疾病的發生,適用於罕見疾病的研究。然而,探討發病率低疾病的危險因素時,隊列研究可能更為適合,因為它能觀察到從因到果的過程,需要的人力物力相對較少。
當研究因素的人群暴露率較低時,隊列研究能夠針對特殊暴露人口進行深入研究,而病例對照研究可能需要調查大量病例和對照,這在實踐中較難實現。因此,選擇研究方法時需綜合考量疾病發病率、因素暴露率以及研究資源的可用性。
Ⅳ 遺傳流行病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遺傳流行病學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家系調查和系燃乎譜分析、雙胞胎分析、病例對照研究、家系調查與群體調查相結合、半同胞與養子分析、患病率與死亡率分析、通徑分析、分離分析、連鎖分析和相關分析以及生態遺傳學方法等。
實際上,遺傳流行病學已經分為謹爛兩個分支:一個是宏觀遺傳流行病學,主要研究人群和家系的資料,首先探明疾病有無家庭聚集性,主要是垂直的,即代與代之間的;其次是水平的,即同胞之間的。另一個分支是微觀遺傳流行病學,即細胞及分子水平的遺傳流行病學,主要應用分子遺傳學的方法,為從人群或家系資料得到的結果皮晌悉提供進一步的證據。完整的遺傳流行病學研究應當既要有親代與子代傳遞的實驗室證據,還要有人群和家系的資料,從而揭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以及二者的交互影響在疾病形成中定性和定量的作用。
著名醫學遺傳學家Motulsky預言,遺傳流行病學有可能成為現代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因為它可能有助於闡明和控制許多常見病。
Ⅵ 下列哪項研究結果能夠為A因素和B疾病之間的因果關系提供最為有力的證據()
【答案】:A
研究的因果論證強度從強到弱分別是:流行病學試驗研究、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現況研究。一般來說,在因果論證強度上,實驗性研究大於觀察性研究,有對照的研究大於無對照的研究,以個體為分析單位的研究大於以群組為分析單位(生態學)的研究。故選A項。
Ⅶ 流行病學病因判斷的常用標準是什麼
目前成為國際公認的判斷病因的9條標准:
1.關聯的強度;2.關聯的時間性;3.關聯的一致性;4.劑量反應關系;5.關聯的一致性;6.關聯的合理性;7.終止效應;8.實驗證據;9.關聯的特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