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設計教學方法的首要前提

設計教學方法的首要前提

發布時間:2025-04-26 08:08:08

㈠ 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幾點要素有哪些

教學設計是對課程的二次開發,是一個指導性的動態方案。評價教學是否有效的標准只有一個,那就是學生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應有的進步和發展。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幾點要素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高效課堂教學設計幾點要素

視角一:從課程性質看,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什麼

教學設計必須要突出課程的性質,如語文,英語要強化語言和思維訓練,開發相關的課程資源,促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質疑探究的習慣,學會正確地理解和得體地表達,發展思維的嚴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1.強調語言感悟。英語教學的核心是語言教育,根本任務是組織、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語言文字的能力。英語課堂教學設計,就是要設法引導學生以教材(教學內容)為依託,去感受語言,領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讓學生在規范的語言感受和語言運用中,逐步養成一種帶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夠迅速地感悟領會語言文字的能力和習慣。

2.重視思維訓練。語言是表達思想和進行交際的工具,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思想和思維的物化,是信息的載體。一切語言訓練莫不是在思維指導下進行的。思維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是英語課程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3.開發學習資源。靈活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學習資源(包括媒體資源)是高效教學的基本要求。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先要把教材信息、資源信息、“課標”信息轉化為自己的信息,明確教材編寫意圖;其次要回顧此內容先前的實踐經驗和反思,進行選擇性的借鑒;再次要根據課程標准提出學生的學習任務;最後要吃透文本中的“著眼點”,即內容的重難點、知識的生成點、培養的技能點、情趣的激發點、思維的發散點、合作的討論點、滲透的育人點、知識的引申點等。

視角二:從學生學習看,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怎樣學。

1.激發主體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認為:“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課堂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應當通過設計合理的啟發、評價、矯正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學會提問,鼓勵積極思維,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消除膽怯的心理因素,針對教材內容,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能夠自圓其說;引導學生學會討論:討論主題,了解題旨,篩選要點,找准目標,恰當表達,深入理解文本,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設計中,只有真正地貫徹“以生為本”的設計理念,真正讓學生處於主體地位,真正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實現有效教學才有可能。

2.轉變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在設計教案中要做到一是“在聽中學”為“在做中學”“在玩中學”,二是“被動地學”為“主動地學”“自主地學”。

理想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實現教學相長的動態過程。每一位學生都是課堂上主動求知、探索的主體,教師是這個動態過程的創設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語言課堂教學是豐富生動的,教師除了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外,還必須在設計中注意做到善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重視課堂的互動生成,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精講精練,落實“三維”目標,做到教得生動,學得活潑,輕負擔,高質量。

高效課堂教學設計的原則

1.建構性學習方式原則。在新課程的環境下,建構性的學習方式原則是值得提倡的,在這種教學設計原則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獲取知識的途徑跟傳統的學習方式有比較明顯的不同。新課程環境下,有關初中數學教學標准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學習的學習方式,而不僅僅只限於傳統的接受、記憶、練習或者模仿。在初中數學新課程標准要求下,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轉變,將傳統的被動接受積極轉變為主動創新。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建構性的學習方式是適應新課程環境及新標准要求的。

2.交互性教學設計原則。新課程環境中,教師有必要將自己以往的角色進行轉換,教師將以學生學習夥伴或者學習合作者的身份出現,不再是傳統的“填鴨式”的單項交流。教師的身份將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知識的促進者。也就是說,在新的環境下,教師與學生的合作精神進一步得到了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轉變。因此,交互性的教學設計原則是新課程環境下適應新的教學標準的數學課程教學原則。

3.創設情境的教學設計原則。筆者以為,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其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即為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並應用數學知識進行解決問題的時候,需要學生各個方面能力的配合,比如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概況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字處理能力等。但是,對學生這些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的過程,需要學生的觀察發現、感官判斷,並且需要應用具體的實例來引導、啟發學生的這些能力,這就需要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具有情境創設的過程,因此,創設情境的教學設計原則是有必要堅持的。

高效課堂教師必備的教學素養

一是回答好三個問題。任何一位學科教師、任何一節課都必須回答好三個問題:(1)你要把學生帶到哪裡去?教師要回答的是學生的課堂學習目標問題:

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2)你怎樣把學生帶到哪裡?教師要回答的是學習策略和學習過程問題。(3)你如何確信你已經把學生帶到了那裡?教師要回答的是學習效果的評價問題。回答不好這三個問題,一定不是一節好課。

二是具備三種基本能力。即設計教學的能力(編寫學習指導書、編制導學案)、實施教學的能力(構建課堂生態)、評價教學的能力(達標測評、跟蹤發展)。設計教學的能力是基礎,實施教學的能力是關鍵,評價教學的能力是保障。不具備這三種基本能力的教師,一定不是一位合格教師,也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師。

三是把握三個前提。即把握學科思想,掌握學科知識體系,明確學科課程目標。把握不好這三個前提,教學設計就無從談起。

四是做到三個讀懂。即讀懂課標和教材(學材)、讀懂學生、讀懂課堂。不懂得“課堂,究竟是誰的?”,既是師道問題,又是師德問題。

五是完成六個轉變。即教師變學長、講堂變學堂、教室變學室、教材變學材、教案變學案、教學目標變學習目標。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思考教學,既是新課程的要求,又是師道的要求。

六是明確課堂方向。課堂教學,要有效的落實三維教學目標,避免教學目標的虛化;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課程資源,避免教學內容的泛化;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要把握教師的引導性,避免教師使命的缺失;既要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又要力求避免教學過程的形式化。課堂教學,要堅持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基礎,在此基礎上追求三維目標的全面落實;堅持教材是基本資源,靈活運用、擴展、開發、構建多種教學資源;堅持真正“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教師主導下的主體性;堅持以啟發探究式教學為主,追求教學方法多樣化。

七是解讀課程標准。細化解讀課程標准,整合教材(學材),科學設置課堂學習目標,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標志;是學科課程建設的首要內容,也是推進課程改革的當務之急!如果不進行學科課程建設,課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話!細化解讀課程標准,整合教材(學材),從基於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出發,科學設置符合“學情”的學習目標,是教師的基本功,是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前提條件。細化解讀課程標准,整合教材(學材),科學設置課堂學習目標,實質上就是國家課程的校本開發(二次開發)問題,也就是國家課程在本校的有效實施問題,更是學科教師的學科能力問題。不會對國家課程進行校本化開發(二次開發)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

八是構建道德課堂生態。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推進課程就是為了更好的實現文化的傳承。任何一位教師在課堂上都在“營造”著一種課堂文化氛圍和課堂生態,學生都在進行著某種“文化適應”和自然成長。課堂中面臨的問題實質上就是文化(生態)問題;可以說,課堂生態是現代學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構建道德課堂生態,必須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開展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互動的教學活動,實現從“單向型教學”向“多向型教學”轉變;倡導以問題為紐帶、進行啟發探究教學,實現從“記憶型教學”向“思維型教學”轉變;通過倡導合作學習,在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實現從“應試型教學”向“素養型教學”轉變。

閱讀全文

與設計教學方法的首要前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單的方法剪一朵漂亮的茉莉花 瀏覽:868
腹橫肌瑜伽鍛煉方法 瀏覽:331
海參花食用方法 瀏覽:702
汽油壺的清洗方法視頻 瀏覽:825
老人腳痛治療方法 瀏覽:810
兩個月拉肚子怎麼辦最快的方法小妙招 瀏覽:409
長期祛斑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463
子網掩碼計算方法為什麼要加3 瀏覽:254
男士手洗衣服的方法技巧 瀏覽:422
iphone6的許可權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6
qq半透明視頻製作方法 瀏覽:564
怎麼在電腦上玩和平精英求方法 瀏覽:108
關節彎曲鍛煉方法最好鍛煉多久 瀏覽:493
如何用醫學方法判斷腦癱 瀏覽:523
毛衣腋下收針方法視頻 瀏覽:166
做蛋糕的方法視頻簡單又好吃 瀏覽:27
維生素的使用技巧和方法 瀏覽:477
集成牆板卡扣安裝方法 瀏覽:471
安卓車載連接方法 瀏覽:394
科普類常用說明方法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