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學方法的概念和意義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1、滲透到整個寫作過程教師的作文教學不再是讀範文和給評語,而是貫穿到寫作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將整個寫作過程當做了教學重點,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指導和幫助。
2、開闊了學生的思路通過老師的啟發、同學的指正和範文的引導,學生們擴展了思路,將寫作的重點放在了表達完整的思想內容上,使他們的作文更真實,更具有說服力。
3、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受到了老師的關懷和尊重,從老師的批註中得到鼓舞和勉力,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提高了寫作的積極性。
4、拓展了自由的空間老師不再將批改的重點放在語法、詞條和句子結構等條條框框上,使學生免去許多束縛,得以源源不斷地發揮意識深處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
(1)什麼叫意義和方法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的作用:
1、實現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
工作方法問題對於任何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工作也不例外,要完成教學任務,就得有一定的教學方法。在目的和任務確定之後,方法問題解決得好壞,就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如果沒有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就不可能實現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進而也就影響整個教學系統功能的實現。
2、聯結教師與學生的紐帶
在教學過程中,正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教授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效地聯系起來,為共同實現教學目的服務。正如古人有雲: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
3、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
科學的教學具有促進人的生理和心理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全面到全面,由不和諧到和諧,由不充分到充分發展的作用,可以增進學生的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4、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教學方法涉及有普遍性的課堂變數,如學習的准備狀態、動機作用、呈現的步驟和設施,強化、智慧和情緒方面的功能,以及個人的滿足。
良好的教學方法旨在喚起准備狀態,維持注意與興趣,運用強化來調節學習行為,及時解決妨礙教與學的智慧問題和情緒問題,盡力擴大因教學成就帶來的滿足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方法
Ⅱ 【哲學】「方法論」和「方法論意義」有什麼區別嗎
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是人們用什麼樣的方式、方法來觀察事物和處理問題。概括地說,世界觀主要解決世界「是什麼」的問題,方法論主要解決「怎麼辦」的問題。
方法論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體系或系統,通常涉及對問題階段、任務、工具、方法技巧的論述。方法論會對一系列具體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系統總結並最終提出較為一般性的原則。
方法論也是一個哲學概念。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方法論是普遍適用於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並起指導作用的范疇、原則、理論、方法和手段的總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著作中經常提到方法論這個概念。
方法論意義指的是具體方法論的作用、功能、以及方法論的意義,方法論意義是方法論的延伸和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