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走步鍛煉的方法
走路鍛煉深受一些中老年人和機關幹部的喜歡,盡管走路鍛煉屬於一種非常安全的運動健身活動,但是不能很好地把握鍛煉的要領,就很難達到應有的健身效果,甚至還可能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專家提醒:如果選擇長走鍛煉身體,方法一定要正確。
專家提醒走步鍛煉應該注意如下方面:
一、選一雙合腳的軟底運動鞋。如果是專門的跑鞋更好,這樣可緩沖腳底的壓力,以防止不太運動的關節受到傷害。
二、穿一套舒適的運動裝。這樣能讓自己的心情和身體放鬆,從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走出來。
三、准備一壺清茶水。可適當加些糖、鹽,因為清茶能生津止渴,糖、鹽可防止流汗過多而引起體內電解質平衡失調。
四、選擇一條合適的運動路線。在運動中人體耗氧量會增加,如空氣不好,甚至有廢氣等污染物,反而使運動效果適得其反。所以,長走路線應該是人流量少、通風、空氣好,離汽車越遠越好。
五、長走時間要恰當。長走鍛煉時間最好選擇在每天太陽升起以後,下午3點也是最佳的鍛煉時間。長走運動不等同於平常的走路、散步或逛街,每周鍛煉至少3次,並且每次不少於30分鍾。
此外,長走前一定要做一些准備活動,如輕輕壓一些肌肉和韌帶,做一些下蹲運動等,讓自己的心臟和肌肉進入到運動狀態。長走健身運動要循序漸進,運動強度應由小到大,運動時間由短而長。運動後別忘了做一些放鬆運動。
㈡ 什麼是步行frenkel訓練法
Frenkel訓練法又稱弗倫克爾訓練法,是一種反復訓練使中樞神經系統再學習的方法。
通常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病症或一些涉及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治療後的康復訓練。
其大致的方法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的代償強化反饋機制,從簡單動作到復雜動作,通過反復的重復訓練,慢慢進行功能恢復,逐步進展到重復完成日常生活動作、步行,等等,以改善病人平衡功能。
這種訓練方法被稱為Frenkel訓練法。
希望能幫到你,也希望得到你的採納。
㈢ 怎樣做行走訓練
(一)正確站立姿勢
動作方法:足跟並攏,腳尖自然分開(約自己的一橫腳),兩腿伸直、夾緊;收腹挺胸、展肩拔背、頭頸上項,下顎微收;兩臂體側自然下伸,兩手中指貼於外側褲縫,身體正直。教學建議:按照正確站立姿勢的要求,耐心幫助盲生從腳到頭擺好身體各部位的姿勢,使盲生
體會正確站立時身體各部位的感覺。隨時糾正盲生不正確的站立姿勢。
(二)異常站立矯正由於盲生長期不能用眼視物,站立時普遍存在著偏頭、低頭、含胸、舔腹或弓背、側身等盲態。這種不正確的站立姿勢,對准確定向和正確行走十分不利,必須通過正確站立姿勢的身體訓練予以矯正。矯正方法:讓盲生按正確站立姿勢背靠牆站立,使之足跟、臀部、肩胛和後腦與牆壁接觸。教學建議:盲生靠牆站立時,教師隨時提醒學生將身體相應部位接觸牆壁,並逐一糾正。盲生靠牆站立時間不宜過長。
㈣ 步行運動法有哪些好處
一提到健身運動,自然想到跑步、打球、游泳和體操等,很少有人會想起步行,其實步行是人類的一種最基本、最簡單的健身方法。在所有的鍛煉項目中,步行是最簡單易行的一種,它的效果能等同慢跑、騎自行車等。讓30~47歲的男子以每天30分鍾,每周3天,進行相當於最高心率的85%~90%強度的運動,經過20個星期有規律的運動後,其中步行者最大吸氧量增加8.9%,體重減少1.5%,脂肪減少13.4%,腹圍減少1.9%。
步行還可以防治「低動力病」,人們常把因運動不足引起的心血管系統和代謝系統方面的病症稱為「低動力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步行是一種能長時間全身輕松、協調的運動。這種運動,不但能使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功能得到鍛煉和加強,而且還能改善神經和內分泌系統對糖代謝的調節,促進胰島功能恢復,提高肌肉對葡萄糖的利用率,減少血糖和尿糖,從而起到防止機體新陳代謝紊亂的作用。另外,和諧的步行運動和怡人的鍛煉環境還能調節患者的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㈤ 行走康復訓練方法
平行杠、助行器步行訓練
1.用於初期的步行訓練,適用於下肢無力但無癱瘓、一側偏癱或截肢患者;對於行動遲緩的老年人或有平衡問題的患者,助行器可作為長期步行輔助具。具體操作方法:可在平行杠內完成系列步行訓練;持助行器行走的方法為:用雙手分別握住助行器兩側的扶手,提起助行器使之向前移動20-30cm後,邁出患側下肢,再移動健側下肢跟進,如此反復前進。
2、雙拐步行訓練
(1)交替拖地步;將左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右拐,雙足同時拖地向前移動至拐腳附近。
(2)同時拖地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兩腳拖地移動至拐腳附近。
(3)擺至步;雙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同時擺動,雙足在拐腳附近著地。此種步行方式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而無法交替移動的患者。醫學教|育網|移動速度較快,可減少腰部及髖部用力。
(4)擺過步;雙側拐同時向前方伸出,患者支撐把手,使身體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撐力使雙足離地,下肢向前擺動,雙足在拐杖著地點前方的位置著地。訓練時注意防止膝關節屈曲,軀干前屈而跌倒。適用於雙下肢完全癱瘓,上肢肌力強壯的患者。是拄拐步行中最快速的移動方式。
(5)四點步;步行時每次僅移動一個點,一直保持四個點在地面,即左拐右足右拐左足,如此反復進行。適用於骨盆上提肌肌力較好的雙下肢運動障礙者以及老人或下肢無力者。是一種穩定性好、安全而緩慢的步行方式。
(6)兩點步行;一側拐杖與對側足同時伸出為第一著地點,醫學教|育網|然後另一側拐杖與相對的另一側足再向前伸出作為第二著地點。此步行方式適用於一側下肢疼痛需要藉助拐杖減輕其負重,以減少疼痛的刺激;或是在掌握四點步行後練習。與正常步態基本接近、步行速度較快。
(7)三點步行;患側下肢和雙拐同時伸出,雙拐先著地,健側待三個點支撐後再向前邁出。適用於一側下肢功能正常,能夠負重,另一側不能負重的患者,如一側下肢骨折,小兒麻痹後一側下肢麻痹等患者。是一種快速移動、穩定性良好的步態。
3、手杖步行訓練
(1)手杖三點步行;患者使用手杖時先伸出手杖,再邁患側足,最後邁健側足。適用於下肢運動障礙的患者,大部分偏癱患者習慣採用此步態。根據患者的基本情況,練習時按健側足邁步的大小,又可分為後型,並列型和前型三種。
(2)手杖二點步行;手杖和患足同時伸出並支撐體重,再邁出健足。手杖與患足為一點,健側足為一點,交替支撐體重。此種步行速度快,因此,當患者具有一定的平衡功能或是較好地掌握三點步行後,可進行兩點步行訓練。
㈥ 步行健身的正確方式應該是
循序漸進。
步行健身需要每天都堅持,但是對於現代人而言,每天走10000步實在不是一件輕松事。
步行運動時,要注意姿勢和動作要領,全身放鬆,抬頭挺胸收腹,眼視前方,兩臂自然擺動,步伐穩健,身體重心落在腳掌前部,呼吸自然。時間一般以清晨和傍晚較佳,地點宜在江邊、海岸、公園或者林蔭道等環境幽靜、空氣新鮮處。
健走的好處
1、提高抵抗力
在健走的時候,不但能夠增強人體內的能量消耗,還能夠讓人體代謝的機製得到增強和改善,也是一種預治代謝性疾病的一種重要方法。
通過這種方法能夠讓心肌增強,心壁增厚,使心臟的容積增加,還能夠有效地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也能夠提高呼吸系統的作用,還能夠組織肌肉的萎縮和骨骼關節功能退化的作用,也能夠有些的預防老年痴呆。
2、緩解壓力
另外,科學的進行健走訓練還能夠激發出人體骨髓的造血功效,令血液裡面的血紅蛋白和紅血球的含量升高,人體氧氣的輸送系統增強,並且改善人體的心血管和呼吸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狀態,使人們有能力應對各種各樣的心理壓力。
㈦ 步行鍛煉減肥的方法有哪些
1.普通散步法用慢速和中速行走,每次30-60分鍾,每日2-3次。適宜在風景秀麗的地方休閑。
2.快速步行法(推薦!)
每小時步行5-7公里,每次鍛煉30-60分鍾。步行時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20次以下,這樣可振奮精神。
3.定量步行法包括在平地和坡地上步行。例如在3度斜坡上步行100米,漸漸增至在5度斜坡上行走15分鍾,再在平地上行走15分鍾。
4.擺臂散步法散步時兩臂有節奏地向前後擺動,可增進肩帶胸廓的活動,適用於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
5.摩腹散步法一邊散步,一邊按摩腹部,這對有消化不良和胃腸疾病的人很有益處。
㈧ 在步行功能訓練的前提和應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首先需要確定患者是什麼類型的損傷,如外傷骨折、外周神經損傷、中樞神經損傷等。無神經損傷的骨折病人手術後縫合傷口無滲血即可進行訓練;中樞神經損傷者患肢肌力至少達三級才可站立,在未達三級前可進行床上卧位和坐位平衡訓練。訓練要逐漸進行,先卧位、再坐位、床邊站立最後步行。步行訓練時要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兩點式、三點式、四點式步行並隨時進行調整。 需注意的是步行不簡單的是行走,其中包括肌力、關節、神經肌肉控制和平衡控制等方面,所以系統訓練非常重要。
㈨ 步行鍛煉
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呼吸、吸吮、肢體活動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活動,在此基礎上,人類逐漸學會了步行、體操、舞蹈……步行具有強大的自身免疫功能,祖先憑此賴以生存與發展。
步行是人類基本的活動方式之一,似乎整個人體結構就是為步行設計的,步行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許多臨床實踐證明,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即每天走1或2次,每次走30分鍾以上的路程;每周步行5次,運動量即運動後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70次-年齡數,能使糖尿病的發病率下降50%。
專家:無汗運動也健身
步行是唯一能終身堅持的鍛煉方式,並且是一種安全的、適量的運動。有規律的步行還能降低血壓;促進心臟冠狀動脈血流的暢通;增加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緩解疼痛;增強腿力,預防骨質疏鬆症;步行還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大腦與植物神經功能,提高智力水平,預防老年痴呆症。
散步不是一般的走路,而是有要求的。如散步前應該全身心放鬆,適當地活動一下肢體,調勻呼吸,使呼吸平靜而和緩,然後再從容展步。否則就達不到散步鍛煉的目的。
散步時做到三宜:一宜輕松,猶如閑庭信步之態,才能周身氣血平和,百脈暢通,是其他運動所不及的。二宜從容和緩,不宜匆忙,更不能瑣事煩身,要順其自然,達到益智養神。三宜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做到形動而不疲,否則容易傷身體。
散步的速度也有規定。緩步是步頻緩慢,步幅不大的步行,行走穩健,每分鍾約60~70步,適合於老年體弱者。快步是步頻稍快,步幅也不太大的步行,每分鍾約120步左右,這種散步比較輕快,可振奮精神,興奮大腦,能使腿肌增加力量。還有一種比較自由的逍遙步,時快時慢,且走且停,行走一段路程後可以休息,繼而再走。
步行方法還有很多。不管是那種形式的步行,猶如文化藝術一樣,沒有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即便是同一個人,身體狀況和興趣愛好也常有變化,因此,「凡事隨緣皆有味」。這個「緣」在步行中說來就是有恆——持之以恆;有序——循序漸進;有度——適度運動。
促進新陳代謝消除肥胖 西安步行健身漸成時尚
隨著一批批「步行族」近期的出現,西安市民開始在匆匆腳步中尋求健康。
只要天氣好、有空閑,做文字工作的西安市民於先生晚飯後總要繞著單位大院快步走一圈。
「長時間伏案工作後,走一走,活動活動,能消除疲勞、振奮精神,也可以保持體形,」人到中年、體態稍胖的於先生這樣說。 在中國多數都市,為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公交車、計程車、私家車迅速增多,人們走路的時間日漸減少。由於大眾化體育設施和鍛煉習慣的缺乏,很多都市人不可避免地患上「都市常見病」:體態發胖、疲勞乏力、神經衰弱。
於是,越來越多身挑生活重擔的中老年人,像於先生一樣,開始把簡單易行的「走路」當成了休閑健身的主要方式。
還有一些人的走路緣於醫生的建議。作為「糖尿病」的輔助治療,一位老人甚至每天都要從西安市中心步行到南郊的大雁塔,路程有七八公里。
醫學專家說,12分鍾內走完一公里路就可稱為快走,可以有效鍛煉心肺功能。醫學研究證明,散步有助於改善心血管系統,促進新陳代謝,減少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及中風的發生,也是消除肥胖症的一個好方法。
步行健身在國外早已流行。美國平均每四個人中就有一人參與步行運動,他們每周至少做二至三次步行運動。日本有些機關甚至獎勵職工步行鍛煉。有些歐洲人則喜歡在雨中散步,享受清新的空氣和有「空氣維生素」之稱的負氧離子。
一位叫何文章的百歲老人,既沒有生活在海島仙境,也不是來自深山老林,而是長期生活在中國東北的重工業城市沈陽,他認為自己主要的長壽秘訣就是每天堅持步行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