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人如何增強記憶力 記憶力加強方法
(1)串聯記憶法
美國學者哈里?勞萊發明了串聯記憶法。他舉例說,有10件毫不相乾的東西:地毯、紙、瓶子、床、魚、椅子、窗子、電話、香煙、釘子,僅需要在相當短的時間里就可以把它們牢牢記住。如果一件件地硬記,那是不容易的,但在腦海里展開一幅圖像,首先把你曾見過的地毯記住,然後把地毯和紙串聯在一起,可以把地毯想像為紙做的,這張紙是從瓶子里倒出來的,你躺在一個巨大的瓶子上把它當成床,這時看到了一條魚,你去釣魚,結果偏偏釣起一把椅子,你一賭氣把椅子拋到了窗外,這時電話鈴響了,你一邊接電話,一邊想拿支煙吸,慌亂之中你拿起的不是香煙,而是一枚釘子……像這樣把10件東西有趣地串聯在一起,相對而言就容易記憶了。
我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當中常常會有這樣的體會,孤立地記一個字詞、一個人物、年代、事件和物品往往難以記住,但把它和其他有關、特別是有趣的事物串聯起來就比較容易記。舉例而言,如識記人名時,把要識記的姓名同已經熟記的姓名串聯在一起,或者把需要識記的姓名同其職業、外貌特徵、初次見面地點串聯起來,或者把要識記姓名的字義相互串聯起來,形成趣味性質的想像記憶,就會獲得好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理解記憶法
其實,記憶的技巧歸根結底還是要以理解為基礎。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曾以12歲的3組兒童記憶30對配對詞進行實驗。這個實驗對甲組只要求記住就可以,對乙組和丙組則要求利用中介詞語把配對詞聯系起來識記,其中乙組的中介詞由教師講解,丙組的中介詞完全由學生自行研究,設法找出來。實驗的結果非常令人吃驚,當教師給出第一個詞語而要求學生聯想起第二個詞語時,甲組平均答出50%,乙丙組竟高達95%,其中丙組比乙組還要好些。這個例子深刻地說明依靠對知識的聯系與理解記憶,特別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和認知,要比機械地死記硬背效果好得多。
所謂理解就是抓住事物最本質的東西,獲得規律性的認識。例如,識記78、71、64、57、50、43、36七個數字,若是一個一個地硬記很難記住,如果仔細研究一下,注意到這7個數字依降序排列,前一個數字比後一個數字多7,7個數字都是如此,即所謂等差數列,那麼只要記住第一個數字或者最後一個數字,其他數字就很容易推算出來了。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你對問題考慮得越深入,你的記憶就越牢固。沒有理解之時,不要試圖去記憶,這會浪費時間。」理解就是掌握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背誦詩文首先要理解詩文的內容、用詞及結構特點;對於數學公式、法則、定理、推論與定律,首先要理解它的含義,搞清楚它的來源與推導過程及其性質與意義;識記歷史年代、地理位置、人名、地名、門牌與電話號碼等,也需要一定的理解再加上聯想把識記對象同其他有關事物聯系起來,掌握特點及其規律性。總之,先求理解,再求記憶,才能獲得好的記憶效果。
(3)重點記憶法
一個人在最佳學習年齡中需要記憶的知識信息相當繁雜,而一個人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一切都牢牢記住,這就需要有重點的記憶、挑關鍵的記憶。在現代社會里,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明應用了許多可靠的記憶工具與手段,如書籍檔案資料、筆記、錄音錄像、計算機、電腦等,它們可以把人們需要記憶的知識信息詳盡地記錄下來,在需要時隨時再現。這就使人們無需把學過的所有知識信息一字不差地背誦記憶下來,只需要重點記憶,記憶其中要點即可。
1921年春,愛因斯坦攜妻子到美國為猶太族青年創辦一所大學募捐。當時有美國記者來見他,向他提出了許多問題,如「您記得聲音的速度是多少嗎?」「太陽的時空彎曲有多大?」等等,有的乾脆直截了當地問他:「你認為如何記,才能記下許多枯燥內容?」愛因斯坦知道這些人在考查自己的記憶力,於是很愉快地回答道:「你們問我聲音的速度是多少?現在我很難確切地回答你們,必須查查辭典,才能回答。因為我從來不硬記辭典上已經印有的東西。我的記憶力是用來記憶書本上還沒有的那些東西。」接著他說:「我還在上學的時候,對於那種填鴨式的教育就非常不滿意,譬如硬要學生死記那些事件、人名、公式等,其實要想知道那些東西,從書本上是可以翻到的,根本不用上什麼大學。」
不搞包羅萬象的死纏亂打,只做重點記憶,這是許多學者、科學家的共同主張。巴烏斯托夫斯基有句名言:「記憶,好像是一個神話里的篩子,篩去了垃圾,卻保留了金沙。」所謂「篩」,就是分清主次分清重點、難點,記憶主要的東西,記憶重要的事物,而對於次要的東西、不重要的事則不必花費時間去記憶。
這3種方法要求你具備一定的思考、想像、分析能力,是記憶法的高級形式。如果你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而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這幾種能力,你就能做到快速記憶。
❷ 怎樣增加老年人的記憶力
人老了,記憶力就會減退,甚至走到另外一個房間,就會突然發現忘記了本來要去做什麼。有什麼辦法防止記憶衰退呢?那就看看世界各國心理學家們的建議吧。
一、多咀嚼能增記憶力
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咀嚼能有效地防止上年紀人的記憶衰退。人最新記住的東西先簡單地存在大腦的海馬組織內,海馬組織是人學習的關鍵部位。這項發現認為,咀嚼是年紀大的人保持良好記憶的最根本的方法。研究者對正在咀嚼的人大腦活動的分析表明,咀嚼確實提高了海馬組織的信號活躍性,但咀嚼如何刺激大腦仍是一個待解之謎。有人認為,咀嚼之所以能提高人的記憶力是因為它能使人放鬆,因為人在緊張時常通過咀嚼東西緩解自己,海馬組織能控制血液中荷爾蒙的水平。因此,如果老人咀嚼得少,他們體內的該荷爾蒙就相當高,足以造成其短期記憶力衰退。
合適的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掌握方法 輕松養腦
二、嘮叨助長記性
女人愛嘮叨,尤其老年女性,某種程度上幫助女性延長了記憶和壽命。一項為期20年的美國心理學研究顯示,老年人心理健康指標男女有別,在平均值之上,女性竟佔了90%。專家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善於適應老年生活,更樂於與人言語交流;男性進入老年期後,沉默寡言居多。而言語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宣洩方式,可防止記憶衰退。
三、擇飲食助記憶
美國夏威夷研究人員從1965年起開始對8006位日裔美國人進行飲食習慣研究,以了解飲食與疾病的關聯性。研究人員建議,攝取適量的「健康油脂」以減少血栓的發生,例如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魚油)是維持血液正常循環的良好選擇;攝取抗氧化性成分高的食物也很重要,應多吃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含有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的蔬菜水果也是保持健康的上佳選擇。
飲食也養腦:吃牛肉使人更聰明
四、多玩耍激發智力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弗吉斯博士開展了一項75歲以上老年人失憶狀況的研究。結果提示,軀體活動能改善健康情況,而精神活動則能顯著降低記憶力衰退的風險。跳舞、演奏樂器、讀書、玩紙牌、填字游戲、學外語,都能增加神經突觸的數目,增強神經細胞間的信號傳導,鞏固記憶。
五、運動健身可防止記憶衰退
我們通常認為人一出生就有大腦,而大腦會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直到死亡,現在我們發現很多因素可以促進大腦的自我更新,而鍛煉身體就是其中的一個促進因素。伊利諾斯州厄巴納大學科爾孔布說,長期的心血管運動可以減少由於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腦組織損失。而腦組織損失的減少就意味著記憶力衰退的減輕。
六、談談情愉悅身心
瑞典醫學科研人員對989名50—60歲的中老年人追蹤觀察9年,發現離婚者或鰥夫中患老年痴呆率為22%,而夫妻白頭偕老者中只有14%。因此,科學家們認為老年人不應跟愛情絕緣。兩情相悅的幸福感受會使老年夫妻雙方體內分泌一些激素和乙醯膽鹼等物質,有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延緩大腦衰老,並使老年人的思維處於活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