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臨床上常用的耳部影像學檢查法有幾種
(1)耳部X 線檢查法:顳骨岩乳突部的X 線拍片是耳部疾病的重要檢查方法之一。常用的投照位有:
①乳突側斜位(35°):亦稱倫氏位。可顯示鼓室、鼓竇入口、鼓竇及乳突氣房,尚可觀察乙狀竇板、下頜關節突等。有助於了解中耳乳突的骨質破壞性病變及其范圍。
②岩部軸位:又稱麥氏位。能顯示上鼓室及鼓竇入口。臨床上常將該位與倫氏位共同作為中耳乳突X 線拍片的常規位置。
③岩部斜位:又稱斯氏位。主要用於觀察內耳道、內耳骨迷路、岩尖等病變。
④顳骨額枕位:又稱湯氏位。可觀察岩尖、內耳道及內耳。
(2)顳骨CT 掃描:顳骨CT 掃描能清晰地顯示顳骨的細微解剖結構,如外耳道、鼓室、鼓竇入口、乳突、3 個聽小骨、面神經管、內耳道、乙狀竇、前庭水管開口、耳蝸、前庭及3 個半規管等。顳骨CT 掃描儀不僅可清晰顯示顳骨的細微骨性病變,尚可顯示其中的異常軟組織塊影。因此,對耳的先天畸形,顳骨骨折,各種中耳炎症,腫瘤等具有較高的助診價值。
顳骨CT 掃描一般採取軸位(橫斷面)和冠狀位,掃描層厚2mm。軸位以外耳道口上緣與眶上緣頂點的連線為基線,由下而上逐層掃描。冠狀面則與聽眥線(外耳道口與同側眼外眥的連線)相垂直,從外耳道口前緣開始,自前而後逐層掃描。
顱腦CT 掃描對某些耳源性並發症及小腦腦橋角腫瘤的診斷有參考價值。
磁共振成像可顯示與顳骨病變有關的小腦腦橋角及顳葉、腦室等軟組織解剖結構變化,如腫瘤、膿腫、出血等。
㈡ 耳部檢查一般檢查什麼,要怎樣檢查
(1) 耳部一般檢查 臨床主要包括外耳檢查法和鼓膜檢查法。為一般體格檢查,按照先右後左順序檢查,病人的話要先檢查病情比較輕的耳朵再檢查病情比較重耳朵,避免交叉感染。 (2) 咽鼓管檢查法主要有三種方法: ① 捏鼻鼓氣法即囑患者吸氣後,用手指捏緊兩側鼻孔、閉嘴、用力由鼻呼氣,即可使咽部空氣沖入咽鼓管。 ② 氣球吹張法即患者口中含水,以咽鼓管吹張皮球的橄欖頭塞於患者一側舁孔,以手指壓緊另一側前鼻孔,於咽水的同時,急壓球體,空氣可沖入咽鼓管內。 ③ 導管吹張法即患者取坐位,清潔鼻腔分泌物後,將咽鼓管導管彎頭向下沿鼻底徐徐插入,達鼻咽後壁時,再轉向外側90°,然後略向前拉,使導管越過隆突而滑入咽鼓管口處。固定導管,用吹張球經導管注入空氣,同時以耳聽診管聽音,以檢查咽鼓管通暢與否。 (3) 聽力檢查法主要以下八種方法: ① 語音測試:在長於6m以上的安靜環境中進行,地面劃出距離標志,患者立於距檢查者6m處,但身體不能距牆壁太近,以免產生聲音干擾。受檢耳朝向檢查者,另一耳用油棉球或手指堵塞並閉眼,以免看到檢查者的口唇動作影響檢查的准確性,檢查者利用氣道內殘留空氣先發出1-2個音節的詞彙,囑患者重復說出聽得詞彙,應注意每次發音力量應一致,詞彙通俗易懂,高低音相互並用,發音準確、清晰。 ② 表測試:患者坐位、閉目,用手指塞緊非檢查側耳道口,檢查者立於患者身後,先使患者熟悉檢查的表聲後,將秒錶於外耳道平面線上,由遠而近反復測驗其剛能聽到表聲離耳的距離。記錄方法以受檢耳聽距(cm)/該表標准聽距(cm)表示,如100/100cm、50/100cm。 ③ 耳語檢查法:在長6m的靜室內進行。以耳語強度說出常用詞彙,記錄受試耳可以聽清的距離並與正常耳比較(受試耳聽距/正常耳聽距)。 ④ 音叉檢查法:音叉放於距耳道口約1cm處,聽得者為「氣導」;置於顱骨上聽得者為「骨導」。是鑒別耳聾性質最常用的方法。常用C調倍頻程五支一組音叉,其振動頻率分別為128、256、512、1024、和2048Hz。 ⑤ 純音聽閾測試包括氣導和骨導測試。氣導測試先從1KHz開始,病人聽到聲音後,每5dB一檔地逐檔下降,直至聽不到時為止,然後再逐檔增加聲強(每檔升5dB),如此反復測試,直至測到確切聽閾為止。再以同樣方法依次測試其他頻率的聽閾。檢查時應注意用間斷音,以免發生聽覺疲勞。骨導測試的操作方法與氣導測試相同。 ⑥ 電反應測聽利用疊加平均技術記錄聽覺系統聲誘發電位,判斷聽覺系統功能狀態,分析耳科和神經科的某些疾患。目前用於臨床的主要有耳蝸電圖、聽性腦干反應和中潛伏期反應。 ⑦ 耳聲發射檢查臨床建議使用誘發性OAE中的瞬態聲誘發耳聲發射(TEOAE)和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可應用誘發性耳聲發射進行新生兒的聽力篩選,簡便、快速,有肯定OAE反應者可判為外周聽力正常;與聽覺誘發電位檢查結合可鑒別耳蝸性和蝸後性聽覺系統病變。 ⑧ 聲阻抗測聽:其基本測試項目有鼓膜平面靜態聲順值測定、鼓室圖和鐙骨肌反射測試。 (4) 乳突組要用CT掃描 (5) 中耳檢查主要分為三部分檢查: 耳鏡檢查:中耳黏膜也可經鼓膜券孔觀察。殘餘鼓膜上有無慢性肉芽性鼓膜炎,外耳道是否狹人、或彎曲,也要觀察。如果在耳鏡檢查時,能夠注意到上述各點,對於治療上便有很大的幫助。 聽力檢查:早期或數度病例僅有傳導性聽障,嚴重或長期病例,則有輕度至重度之混合型聽障,更嚴重的也可能全聾。 X光檢查:由於多數慢性中耳炎為小兒反復中耳炎之後遺症,所以大多乳突氣化不良。少數乳突氣化良好的,多為鼓膜長期破洞型之中耳炎,或外傷及成人才引起的慢性中耳炎。 (6) 前庭功能檢查法 前庭功能試驗(vestibular function test)是根據前庭系統病變時所產生的一系列症狀,或以某些方法刺激前庭系統,觀察其誘發的眼震、傾倒、眩暈和植物神經系統反應,以查明病變性質、程度和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