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道路縱斷面圖的測繪,快來看一下吧!
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道路縱斷面圖的測繪過程。
首先,進行水準點的布設,這在道路沿線至關重要。通常,會設置永久水準點,間隔1-2公里,作為主要高程式控制制點,臨時水準點則每300-500米設置一次,用於測量和施工時引測高程。這些點應設在穩定且易於引點的地方,如建(構)築物上。
縱斷面水準測量採用中平測量,通常以相鄰水準點為測量段,逐點測量中樁高程,確保通過附和或閉合水準路線保持高精度。中間點法在實際操作中被廣泛採用,轉點的高程讀數需精確,而中間點讀數則主要用於計算,可放寬精度。
測量過程中,水準儀會用於1站到2站的測量,記錄觀測結果,並通過轉點逐次測量各中樁的高程,直至附合到下一個水準點。全站儀法則利用三角高程測量原理,先測定轉點和樁點的高程。
縱斷面圖的繪制則包括在毫米方格紙上,橫縱坐標分別代表道路里程和高程。比例尺通常為1:5000、1:2000或1:1000,高程比例尺大於里程10或20倍。圖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繪制原始地面線和設計線,下半部則填寫測量和設計數據,包括地面線繪制、設計坡度線標注、路面設計高程計算等步驟,最後還需標注管線埋深和相關資料。
❷ 管道縱斷面圖的測繪
一、管道縱斷面測量
中線上的里程樁測定後,根據管道附近敷設的水準點,用水準儀測出中線上里程樁和加樁點的地面高程,再按測得的高程和相應的里程樁號繪制縱斷面圖。在縱斷面圖上表示管道中線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緩情況,它是管道設計中確定管道埋設深度、坡度和計算土方量的主要根據。
為了保證管道里程樁的高程得到應有的精度,在縱斷面水準測量之前,必須沿管道設立足夠的水準點。通常每隔300~400m加設臨時性水準點,作為縱斷面水準測量分段閉合和施工引測高程的依據。水準點應埋設在不受施工影響和易於保存的地方,其施測方法按照四等水準測量方法和精度要求進行。根據水準點的高程,測出管道各里程樁和加樁點的地面高程,施測方法可按第二章水準路線測量方法進行。其作法不同之處,是儀器可以不安置在相鄰兩里程樁之間,而是安置在適當的位置,用視線高法計算各樁的高程,如圖12-3所示。
圖12-3 縱斷面圖測量
表12-1 管道縱斷面水準測量記錄表
由於其中一些測點只有前視讀數而沒有後視讀數,為了與轉點的前視讀數加以區別,特稱其為插前視,其讀數只讀到厘米即可,而轉點的前、後視讀數必須讀至毫米。立尺應立在里程樁和加樁的地面上,轉點應放尺墊,踏實於地平面。記錄格式參閱表12-1。計算時,必須作計算上的校核。當水準測量測完一段,必須符合到臨時水準點上,進行校核。求得的閉合差△^若在允許范圍內,可不作調整,而繼續施測下一段,並且可以用未經調整的各樁點高程繪制縱斷面圖。
二、縱斷面圖的繪制
縱斷面圖的繪制,是以里程為橫坐標,高程為縱坐標。為了明顯表示管道中線地面起伏情況,縱橫向採用不同的比例尺,縱向高程比例尺比橫向里程比例尺放大10 倍或20倍。如橫向比例尺1:1000,則縱向比例尺為1:100。具體繪制方法如下:
1)縱斷面圖可繪在毫米方格紙上,在圖紙上選定恰當的位置,繪出水平粗線。水平粗線下面各欄分別逐項填入實測的地面高程、設計坡度、管底起點設計高程等數據。各項高程及挖(填)深數據繪制斷面圖時取至厘米即可。粗線上方左側縱向標明高程,選擇各樁點的最低點高程為縱坐標高程的起點,不必從零開始,這樣繪出地面各點高程位置適中。若沿線的高程變化很大,繪了一段縱斷面圖之後,可將路線切斷,另選合適的高程起點,分段繪圖。
2)水平粗線上方,根據里程樁和加樁的地面高程,按縱向比例尺,在相應的垂直線上方標出各里程樁的高程位置,把各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即得管道中線的地面縱斷面圖。
3)管底起點設計高程和坡度,由設計人員提供,其餘管底各點高程,則根據管道的起點、設計坡度和水平距離,通過計算得出。如圖12-4中0+000的管底設計高程定為33.500m,至下一樁號距離為50m,設計坡度為下坡-5,則0+050樁號的管底高程為
建築工程測量
圖12-4 縱斷面圖的繪制
4)挖土深度=地面高程-管底高程。把管底各點位置連接起來,就是管子按設計坡度定出來的位置。
5)管道轉折處用箭頭表示,箭頭向上表示左偏,箭頭向下表示右偏。欄內的平面圖是把管道兩側地物及重要地下建築物的位置表示出來的草圖,供設計時參考。
圖內各欄數據必須清楚准確,橫斷面設計、土方量計算、管道施工等都需以縱斷面圖資料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