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00米專項耐力訓練的方法與手段
800米專項耐力訓練需要注重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結合。
可以採用長距離慢跑、短距離快跑、間歇訓練等多種方式進行訓練。具體方法包括:每周進行兩次長距離慢跑,每次20-30公里;每周進行兩次間歇訓練,包括200米、300米、400米等不同距離的間歇訓練;每周進行一次高強度的短距離快跑訓練,包括200米、300米等距離的全力沖刺。
此外,還應該注意科學飲食和充足的休息,以提高訓練效果。
2. 怎麼訓練耐力
耐力性鍛煉的方式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車、劃船、登山及某些球類運動,也可因地制宜採用原地跑、跳繩、爬樓梯等方式。 耐力的提高是需要長期的堅持和訓練才能提高的,跑步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運動項目。下面根據跑步運動來說說怎麼訓練耐力。
跑步訓練耐力的方法:
持續訓練法:
這種訓練總負荷量較大,持續時間相對較長(不少於30分鍾),沒有明顯間歇,練習強度較小,比較恆定,負荷強度控制在平均心率一般控制在140~160次/分鍾,優秀運動員可在160~170次/分鍾。
間歇訓練法:
一次練習的負荷時間至少在5分鍾以上,負荷強度中等(控制在平均心率的160次/分鍾左右),當每組間歇時要求在運動員機體尚未完全恢復時就進入下一次練習,一般以心率下降至120次為確定間歇時間的依據。整個訓練的持續時間至少保持30分鍾以上。
訓練耐力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如下:
訓練耐力要調整心理上的問題:
學會控制自己思考的快慢。在耐力的鍛煉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保持良好的心態可以讓成功事半功倍,鍛煉的過程中一步一步的讓身體去適應,大腦的想法要尊重身體的感覺,不能用自己的意識去麻木自己的身體感受,避免受傷。
訓練耐力要注意及時補水:
在進行任何耐力運動之前,你都需要確保自己身體里的水分充足。如果你在缺水狀態下進行長時間的運動,不論是有氧還是無氧都會有可能造成肌肉抽筋,疲勞甚至是受傷,這是因為你的身體處於礦物質匱乏的狀態,特別是鉀元素和鈉元素等電解質。
訓練耐力期間飲食的問題:
運動的消耗要及時的補充糖原,除了運動前後以及平日里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還要注意蛋白質的攝入。在耐力運動的過程中,肌肉同樣會進入分解代謝狀態,不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會導致肌肉白白流失,最後導致你的耐力運動成績也大打折扣。
耐力訓練前注意熱身運動:
耐力訓練前進行短暫的慢跑或是進行低強度的騎行、深蹲、箭步走、俯卧撐、開合跳以及動態平板支撐。運動前進行合理的動態熱身,能夠有效提升靈活度,並且降低受傷的幾率。
(2)耐力訓練的方法與手段擴展閱讀:
耐力性鍛煉是:
指在一定強度下,在相當時間內(不少於15~20分鍾)重復同一運動周期的運動,是一種增強呼吸、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新陳代謝的鍛煉方法,一般屬於中等強度的訓練,採用大肌群的練習,這種方法可取得較好的發展體力的效果。
耐力鍛煉可分兩種:
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有氧耐力運動包括長跑、游泳、登山等;無氧耐力運動包括爆發運動,如短跑、跳高、跳遠等。爆發力較差的人應注意縮短運動距離。以長跑為例,可以從每天500米開始,逐漸過渡到800米、1000米等。
3. 耐力素質練習的60個方法
耐力素質訓練的方法豐富多樣,通過組合與變化不同的練習方式來實現。主要的耐力訓練方法包括:持久練習、重復練習、間歇練習、變換練習、比賽游戲訓練以及循環訓練等。
其中,一些常見的練習如1分鍾立卧撐、重復爬坡跑、連續半蹲跑、連續跑台階、沙灘跑等,均涉及到練習的強度、持續時間和間歇時間的調整。例如,立卧撐要求50%~55%的強度,每組間隔5分鍾;爬坡跑則可在60%~70%強度下,重復5次或更多,每組間歇3~5分鍾。
此外,還有如連續高抬腿跑、原地間歇車輪跑、連續跳台階等多樣化的練習,每種都有其特定的強度要求和間歇時間。如高抬腿跑可以根據目標調整為非乳酸性或乳酸性無氧耐力訓練,間歇時間從2分鍾到10分鍾不等。
耐力訓練不僅限於陸地,水中運動如水中高抬腿、分段變速游泳等也是鍛煉耐力的有效手段。這些方法的組合和變化,旨在全面提高身體的耐力素質,適應不同的訓練目標和個人能力。
4. 怎麼練耐力
發展耐力素質的基本途徑有兩個,一是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訓練,另一途徑是提高心肺的功能。具體練耐力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有氧耐力訓練
主要採用強度小,負荷時間長的各種練習方法。訓練中常採用的具體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幾種:
1、4000米—12000米勻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保持勻速跑完全程。
2、越野跑;利用公園。山川或環境較好的地方進行30分鍾以上的越野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利用環境調節心情,降低疲勞感。
3、10分鍾跳繩:利用跳繩進行耐力練習。在10分鍾內保持跳動頻率不變,但可變換跳動方式,進行單腳跳或雙腳跳;
二、無氧耐力訓練
即採用負荷時間短、練習密度大、間歇時間短的練習方法專門訓練時常利用以下幾種方法和手段:
1、130米、60米、100米沖刺跑。
2、400米、800米變速跑:
3、跳木馬提膝—左、右側滑步扶地。
耐力訓練的4大訓練法
在馬拉松耐力訓練中,跑者要完成很多速度較慢的長跑。只有在30分鍾的耐久跑後,身體的氧氣燃燒和氧氣攝入才能達到平衡狀態,這也是耐力訓練的基礎。
1、體能恢復訓練
通過極慢速耐久跑和輔助訓練來恢復體能。體能恢復訓練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慢跑僅用於身體恢復,並不會對肌肉造成任何刺激,不會提升你的機體能力。
2、基礎耐力訓練
基礎訓練時,血液循環中有充足的氧氣供給,可確保葡萄糖在氧氣作用下完全分解並為肌肉提供能量。在基礎訓練中,心率應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90%。
3、力量耐力訓練
在這種訓練方法中,人體處於有氧和無氧混合代謝狀態。此時,還有充足的氧氣供血液循環使用。在訓練中,心率為最大心率的75%~85%。
4、提升階段訓練
在提升階段,人體處於有氧運動向無氧運動過渡的臨界狀態。在馬拉松比賽中,若跑者的心率能夠保持在最大心率的85%~90%,跑者能在3小時30分鍾內完成馬拉松,若跑者心率在最大心率的85%~90%,跑者的馬拉松用時將超過3小時30分這條臨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