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為什麼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不同

為什麼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不同

發布時間:2025-04-02 00:32:57

A. 淺談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1、功能分類法
分類是以比較為基礎,按照事物問題性質的異同,分別將相同性質的對象歸入同一類中的一種思維方法。
只有將各種事物分門別類加以研究,我們才能弄清事物間的千差萬別,明確事物間的聯系。學生在對事物進行分類的過程,根據分類的標准,逐步提示一類對象的共同的本質屬性,並認識和掌握其本質屬性,從而對其形成概念。所以,分類的思想方法是學習數學概念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2、特性分類法
特性分類,顧名思義是按事物的某一性質進行分類。譬如,有三角形、四邊形、長方形、五邊形、梯形、等腰三角形、六邊形等幾何圖形,我們可以以是否四邊形把這些圖形分為兩類,是四邊形的一類的有:四邊形、長方形、梯形、正方形;不是四邊形一類的有:三角形、五邊形、等腰三角形、六邊形。
採用特性分類法進行教學,一般按看、想、分、查四個步驟進行。看,就是觀察對象有哪些,是什麼;想,就是思考對象有什麼特性,並提出分類的標准(或按老師提出的標准去尋找對象的特性);分,就是按分類的標准動手分;查,就是檢查分得的結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需要調整。

3、轉盤游戲法
游戲是啟發心智與興趣達到身心愉悅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組織游戲,寓教於樂、樂中施教,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表演,很少害羞,樂於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利用游戲的無意注意的特性,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為易,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4、擲骰子游戲法
小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而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在游戲中可以使孩子們的各種能力得到培養。
游戲教學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不是老師唱獨角戲,要求學生共同參與,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5、經驗應用法
經驗應用法,是從學生 已掌握的知識技能或生活經驗出發,提出具有共同特徵的數學事實,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得出一般規律或法則,然後找出他們

B.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數學這門課

培養對數學的興趣,帶著好奇心去學習,只有對學習數學充滿了樂趣,才會更自覺地學習和研究數學,你會發現數學其實並沒有那麼難。下面是我收集整理關於如何上好小學 一年級數學 課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數學這門課(一)

上小學低年級數學課的老師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教學內容少、學生好動、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和做題速度快慢差別大,造成課堂紀律亂、難管理,該學的學不會、學會的學不精等一系列問題。怎樣才能上好一堂課,既能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又能使學生安靜、樂學呢?

一、抓住學生心理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具有好動、好奇,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我們就抓住這一特點,把枯燥的數學知識激活。如在教學中設計猜 謎語 、講 故事 、做游戲、小競賽、動手操作、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走近數學、體驗數學、感受數學的無窮魅力,調動學生自覺學習數學的和運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意識。如在一年級《數字找規律》課程中,我設計了“數學 軍訓 ”的游戲,游戲中我讓所有孩子迅速上台整齊的排成一排(猶如軍人),依次報數,之後再一個一個報單數和雙數,讓孩子自己從中找數與數之間的規律,發現特點。我的學生對此活動樂此不疲,他們很快掌握了所學知識並加以靈活運用,而且通過這個活動增進了同學之間的感情。

二、課堂常規嚴要求,是上好課的必要條件。

新課程中倡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真正使課堂“活”了起來。看似熱鬧的背後,實則隱藏著浮躁。老師只有做到有放有收,收放自如,才能成為課堂的組織者,成為教學的引導者。所以老師要從低年級開始就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課堂常規嚴格要求。如發言先舉手,不搶答,完成任務就坐好,學具要輕拿輕放,用完請收好等等。像小棒、計數器、卡片等數學學具的使用使教學內容變的直觀生動,但是如果管理不當,它也是造成不安定因素的“罪魁禍首”。有時學生整整一堂課都拿著它們把玩,可想而知他聽講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如果讓學生每次把使用完的學具放到桌洞里,這樣學生就不會分心了。每當我們聽一堂優質的課時,除了欣賞老師精彩的講授之外,更被學生們表現出的良好的素養所折服。對比我們亂哄哄的課堂,嚴格要求課堂常規得非常重要。學生一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會終身受益的。

三、發揮小組以點帶面的作用,是上好課的輔助條件。

低年級學生已有 經驗 知識和自身素質是有較大差異的。如我在教學一年級的《認識時間》時,有的學生學習幾天都掌握不好時和分,有的學生卻早認識24時計時法了,這個知識點是二年級要求學會的。這樣的情況在低年級數學課上是很普遍的。老師為了讓所有的學生學會,無視現狀一遍又一遍得重復那些好學生早就會的東西,此時這些好學生一時間就可能成為給課堂帶來不安定因素的問題學生。老師為了維持課堂紀律,以不好的態度對待他們,長期下去這些學生會產生厭學情緒,極大挫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造成惡性循環。如果老師能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發揮這些人的作用,以點帶面,幫助那些學的困難的學生,既安定了這些孩子,又避免了多次重復,從源頭上遏制了惡性循環的產生,實現了雙贏。合作學習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低年級學生合作意識、合作能力有限,老師有策略的指導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除了這幾點老師要做的還很多。我們要認真鑽研、積極探索,努力使每堂學而思·樂加樂的數學課有序、有效而和諧。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數學這門課(二)

我認為新課程下的數學教師應從教學中尋找生長點,關注學生的發展,保證學生學習有興趣。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尊重和信任學生,才能擺正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課堂教學是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組織形式,教法要靈活,教材要活用。

一、創設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創設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數學情境,不僅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更是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例如,在上一年級上冊《分類》這一課時,我們設計了一個“小百貨店”的情境。通過讓學生動手歸類、擺放這一情境的創設,學生體會到了分類的必要性和意義,產生了分類的慾望,接著又創設了整理小朋友學具這一情境,通過讓學生分工合作、自主探索、動手實踐,讓學生經歷分類的過程,整節課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完成教學目標。

二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為所有的學生提供了成功的機會。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每個學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解題 方法 ,同時又分享別人的解題方法,共同討論不同方法的優缺點。這對於發展學生的解題思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創造性思維十分有利。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進位加法》一課中,學生由生活情境中找到數學問題後,我們並不急於教給學生演算法,而是將這一學習任務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獨立地去探索,找到解題的方法,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演算法,這樣既保持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又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數學這門課(三)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都是剛剛入學的 兒童 ,天真浪漫,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有時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傳統的教學思想把這些特徵視為影響學生學習的缺點加以約束,限制學生“動”,強制聽課,有的還認為是患了“多動症”。上課不專心聽講,老師批評,家長責備,他們上課時像是被捆住了手腳,束縛了思維,完全處於被動地位,上一堂課下來又苦又累,從小產生厭學情緒。長此以往,形成大面積的後進層面,日積月累,延誤孩子的一生。如果我們上一年級課的老師,能夠讓孩子們一上學就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小培養起他們的強烈的求知慾、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習慣,對孩子們來說,將受益匪淺。

一、故事開頭,創設情景,營造濃郁的課堂學習氣氛。

要想學生學得好,首先要解決他們喜歡學的問題。而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是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六七歲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 文化 知識,還沉浸在 童話故事 的世界裡。腦袋裡想像著小動物們的活動。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每次上新課,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從講故事開頭,創設一種情景,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來導入新課。我們學校每個班級都有四十多個學生,單靠教師控制課堂紀律,教學秩序難以維持。但一說到講故事,教室立刻安靜下來,個個豎著耳朵聽講。

二、培養孩子專心聽講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聽講,我認為教師講課時一定要精神飽滿,而且語言要生動有趣,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三、應注意培養學生敢說、善說的習慣

在教學中加強說的訓練,培養說的習慣,有利於學生學習信息的反饋,能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便於針對性地採取 措施 ,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思維發展。班級里,總有那麼一些膽大敢說的孩子,也不乏膽小怕言的學生,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敢說的勇氣。針對實際,我時時以敢說者帶動、激勵怕言者。教學中,對於那些愛探索、肯帶頭的學生,我都給予及時的表揚:×××同學膽子真大,回答問題時聲音真響亮;×××同學真愛動腦筋;你說的棒極了等等。對於那些不善於發言,怕發言的學生給予期待的眼神,鼓勵的目光,並加以適當的點拔、適時的引導,增強他們說的勇氣和信心,只要他們能開口,哪怕聲音再輕說得再離譜,我也會以鼓勵的口吻對待,讓他感到自己也能說,即使說錯也沒關系。

猜你喜歡:

1. 如何上好一節數學課

2. 怎樣教好小學一年級的數學

3.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4. 小學一年級新生如何學習數學

5. 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數學成績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一年級數學教學方法不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河的水常用的凈化方法 瀏覽:802
開放氣道的三種方法圖片 瀏覽:693
手綁帶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117
快速分割東西的方法 瀏覽:93
電線電纜直徑測量方法 瀏覽:13
花式跳繩簡單方法 瀏覽:992
拔罐的方法及穴位視頻 瀏覽:693
痔瘡自己最佳治療方法圖片 瀏覽:457
殘差分析是證實模型假定基本方法 瀏覽:929
暖宮帶的使用方法 瀏覽:404
如何運用體系解釋的方法 瀏覽:293
怎麼整理狗毛的方法 瀏覽:117
小學生上步投壘球訓練方法 瀏覽:172
懷孕不到一周有什麼方法滑胎 瀏覽:129
老花調節幅度檢測方法 瀏覽:860
切蛋黃的方法視頻 瀏覽:389
誤差的減免可通過哪些方法 瀏覽:98
電纜變壓器的安裝方法 瀏覽:66
壓力容器的鑒別方法 瀏覽:320
傷寒生物學檢測方法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