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論文寫作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詳細
一、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
二、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
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作用: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
三、實驗法
實驗法是通過主支變革、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與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的一種科研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第一、主動變革性。觀察與調查都是在不幹預研究對象的前提下去認識研究對象,發現其中的問題。
而實驗卻要求主動操縱實驗條件,人為地改變對象的存在方式、變化過程,使它服從於科學認識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科學實驗要求根據研究的需要,藉助各種方法技術,減少或消除各種可能影響科學的無關因素的干擾,在簡化、純化的狀態下認識研究對象。第三,因果性。實驗以發現、確認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徑。
四、文獻研究法(查找文獻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五、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科學實踐研究的一種特殊形式。其依據現有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的需要,提出設計,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有目的有步驟地操縱,根據觀察、記錄、測定與此相伴隨的現象的變化來確定條件與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活動。主要目的在於說明各種自變數與某一個因變數的關系。
『貳』 管理學論文標准格式是怎麼樣的
學術堂整理了一份標準的管理學論文格式供大家參考:
一、論文標題
文字概括精練,一般要求不超過15-20個漢字;單行題目要居中,雙行題目上行要長於下行題目;
英文題目要求不超過12個詞或100個書寫符號;題目不用縮寫詞或者簡化詞;盡量不用標點符號.
二、摘要
論文摘要又稱文摘、提要,是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
摘要由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部分組成:
目的部分應簡要說明研究的目的,說明提出問題的緣由,表明研究的范圍及重要性;
方法部分應說明研究課題的基本設計,使用了什麼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組對照,研究范圍以及精確程度,數據是如何取得的以及經過何種統計學方法處理;
結果部分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結果和數據,有什麼新發現,說明其價值及局限,敘述要具體、准確,並需給出結果的可信值和統計學顯著性檢驗的確切值;
結論部分應簡要說明、論證取得的正確觀點極其理論價值或應用價值,是否值得推薦或推廣等.
摘要的內容是對題目的擴充,是全文的高度概括.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列圖、表以及化學結構式,也不引用參考文獻.摘要的長短,一般為正文字數2-3%.國際標准組織建議不應少於250個詞,最多不超過500個詞.摘要雖然居於全文前首,但在寫作上卻是論文完稿後寫的.
三、關鍵詞
關鍵詞也稱主題詞,是從論文的題名、層次標題、摘要和正文中選出來的,能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和片語,並按照一定順序逐次排列出來的.其標引質量直接影響到二次文獻的收錄與利用,便於對全文的檢索.一般要求一篇論文要有3-5個全文使用頻率比較高的關鍵詞.
四、引言
引言(前言、概論、序言、緒論、緒言、導言、導論)
引言作為論文的開端,主要是交待研究成果的來龍去脈,即回答為什麼要研究相關的課題,目的是引出作者研究成果的創新論點,使讀者對論文要表達的問題有一個總體的了解,引起讀者閱讀論文的興趣.
引言一般稍多於摘要的字數.要求該部分的寫作要言簡意賅、突出重點,不要與摘要雷同,也不要成為摘要的注釋.一般不用圖表和公式來論述問題,但至少應該有觀點的羅列,同時一定要把作者的創新點明確表達出來.
引言部分應以阿拉伯數字"0"作為該級層次的前置編號.
引言內容:如需編序號,用圓括弧序號,段前空兩個字的間空.
五、正文
正文是引言之後、結論之前的部分,也是論文的核心部分.作者論點的提出、論據的陳述、論證的過程、結果和討論都要在此得以展現.要求觀點要正確、論點要明確、論據要充分、選材要新穎;論述要有條理,有較好的邏輯性、可讀性和規范性;表達要以讀者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最多的信息量為原則;量、單位、名詞術語的使用要統一、規范.正文是否有創新性,是決定一篇論文採用與否的首要標准,也是刊物決定錄用與否的主要依據.
雖然許多論文不屬於"首次提出"、"首次發現",但作為一篇論文總應該對某一個問題的研究有新意,或對某種演算法有改進,或對某一技術指標有提高.要求論點突出、尊重事實、表達准確,要求結構能緊緊圍繞主題層層展開、環環相扣,使整篇論文系統嚴密、渾然一體.常見的論文的結構形式有並列式、遞進式、總分式和分總式等.
論文結構層次一般分成若干個自然段,或是用若干個小標題來論述.每層的小標題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一個編碼的兩個數字之間用圓點(.)分開,末位數字後面不加圓點.每一層次一般不超過4級,最後一級如果還要分層次,可用1);2);①;②形式表示.如:1 (一級標題);1.2(二級標題);1.2.3(三級標題);三級;正文的結構層次不論是採用自然段還是小標題的形式,都要注意各層次之間要緊密銜接、環環相扣、富有邏輯,達到無懈可擊;層次與層次之間還應協調一致,各部分的先後次序、篇幅的長短,都應根據邏輯順序和表現主題的需要當詳則詳,當略則略.
正文結構層次上的常見問題:
(1)標題不簡明、不得體;
(2)標題用詞不確切,含混不清;
(3)標題之間缺乏邏輯關聯;
(4)層次遞進缺階、段,銜接不上,層次混亂,不符合事物或現象的發展規律;
(5)同一篇文稿中使用多種結構方式.
六、結論(結語、結束語)
結論是一篇論文的收束部分,是以研究成果為前提,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和論證所得出的最後結論.
在結論中應明確指出論文研究的成果或觀點,對其應用前景和社會,經濟價值等加以預測和評價,並指出今後進一步在本研究方向進行研究工作的展望與設想.
結論應寫得簡明扼要,精練完整,邏輯嚴謹,措施得當,表達准確,有條理性.一般說來,讀者選讀某篇論文時,先看標題、摘要、前言,再看結論,才能決定閱讀與否.
因此,結論寫作也是很重要的.撰寫結論時,不僅對研究的全過程、實驗的結果、數據等進一步認真的加以綜合分析,准確反映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而且,對論證的材料,選用的實例,語言表達的概括性,科學性和邏輯性等方方面面,也都要一一進行總判斷、總推理、總評價.
同時,撰寫時,不是對前面論述結果的簡單復述,而要與引言相呼應,與正文其他部分相聯系.
結論中,凡歸結為一個認識、肯定一種觀點、否定一種意見,都要有事實、有根據,不能想當然,不能含糊其詞,不能用"大概"、"可能"、"或許"等詞語.如果論文得不出結論,也不要硬寫.
凡不寫結論的論文,可對實驗結果進行一番深入討論.論文結論的字數要求在600-800字左右.
七、致謝
科學研究通常不是只靠一二個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面力量支持,協助或指導.特別是大型課題,更需聯合作戰,參與的人數很多.
在論文結論之後或結束時,應對整個研究過程中,曾給予幫助和支持的單位和個人表示謝意.尤其是參加部分研究工作,未有署名的人,要肯定他的貢獻,予以致謝.如果提供幫助的人過多,就不必一一提名,除直接參與工作,幫助很大的人員列名致謝,一般人均籠統表示謝意.如果有的單位或個人確實給予幫助和指導,甚至研究方法都從人家那裡學到的,也隻字未提,未免有剽竊之嫌.
在論文末尾向曾經給與該論文各種幫助的人給予真誠的致謝,是對別人研究成果和勞動的一種尊重.
八、 附錄
附錄是將不便列入正文的有關資料或圖紙編入其中.它包括有實驗部分的詳細數據、圖譜、圖表等,有時論文寫成,臨時又發現新發表的資料,需要補充,可列入附錄.附錄里所列材料,可按論文表述順序編排.
九、參考文獻
作者在論文之中,凡是引用他人的報告、論文等文獻中的觀點,數據、材料、成果等,都應按本論文中引用先後順序排列,文中標明參考文獻的順序號或引文作者姓名.每篇參考文獻按篇名、作者、文獻出處排列.列上參考文獻的目的,不只是便於讀者查閱原始資料,也便於自己進一步研究時參考.應該注意的是,凡列入參考文獻,作者都應詳細閱讀過,不能列入未曾閱讀的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原則:
(1)只著錄最必要、最新的文獻;
(2)只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獻;
(3)參考文獻的數量不宜太少.
參考文獻:
[1]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2]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3]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示例: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例:
[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例:
[1]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
[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8-10.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 [J/OL]網上期刊.
[EB/OL]網上電子公告[M/CD]光碟圖書.
[DB/OL]網上資料庫[DB/MT]磁帶資料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 [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
[12]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EB/OL].
十、注釋
注釋就是對文章內容的解釋和說明.目的是為了讓別人和自己很容易看懂.為了讓別人一看就知道這段代碼是做什麼用的對書籍或文章的語匯、內容、背景、引文作介紹、評議的文字.一般置於"參考文獻"後面.
十一、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包括主要要素: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現在工作單位、職務或者職稱以及簡單履歷和工作業績等.字數一般要求50-100字之間.
十二、基金項目
一般在作者簡介之後,通常用"注"或者"※"號提示,包括要素:基金項目、具體項目名稱、項目編號和項目主持人姓名等等.
十三、表格備注
用來註解表格相關內容的文字或數字.
十四、插圖
是指插在文字中間用以說明文字內容的圖片.其作用主要有:用圖示的方法展示正文的內容,形象、直觀,一目瞭然;作文字部分的補充;能表述復雜的科技問題,減少文字敘述;文圖並茂,美化版面.
『叄』 論文寫作運用何種理論與方法
1、畢業論文教學基本要求
專升本的畢業生最後一門課程是撰寫、完成畢業論文,該門課程全稱為「畢業論文(設計)。完成這門課程需要學生做好:第一,完成並通過《畢業論文(設計)撰寫方法輔導》《畢業環節社會實踐》課程;第二,申請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第三,明確完成畢業論文(設計)所有階段的任務。
2、論文撰寫基本要求
第一,學生的論文選題必須與自己所學專業相符。即與工商管理專業所涉及的研究范圍相符,不得出現以研究純管理理論、經濟學理論、經濟法問題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題目。
第二,畢業論文的內容必須以理論聯系實際為基本原則。不能像編教科書那樣,沒有具體的實際問題與事例,能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自己的見解。
第三,嚴禁抄襲他人成果。在論文中學生可以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他人的觀點,但是必須註明引用內容的出處。不得大段摘抄。
3、對學生、指導教師的工作要求
第一,指導老師應該及時下達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明確規定學生需要在各階段完成的工作任務,並以此作為檢查學生各階段工作完成情況的依據。
第二,學生必須與指導老師保持經常的溝通聯系。聽取指導老師的意見,確保畢業論文的順利完成。
第三,學生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階段的工作任務,在提交各階段工作成果前應該先提交給指導老師審核。
第四,指導老師必須認真負責地審查學生在各階段提交的成果,發現問題應及時指出。
二、如何選題、開題
1、如何考慮選題
第一,切合工商管理專業的研究特徵。例如,企業生產業務流程再造,企業市場營銷策略的選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等等;
第二,聯系自己的工作實踐。即針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利用自己所學到的理論與方法,開展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解決意見。
學生對於正確選題必須予以重視,因為這會影響自己的畢業論文(設計)的成績。
2、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途徑
撰寫畢業論文和撰寫開題報告的文獻綜述,都要求學生查閱足夠數量的文獻資料。查閱文獻資料的方法、途徑有:
第一,圖書館,在各類圖書館中都會藏有大量的相關理論書籍、雜志等,學生可以先從圖書館的`書籍、雜志忙碌的檢索中查詢到自己所需要的相關文獻資料。
第二,網上查閱。鍵入關鍵字可以從各類網路搜索引擎中查到自己所要的相關文獻名,再設法找到這篇論文的全文或壓縮文。
第三,請指導老師提供相關文獻的查閱途徑。
3、開題報告的撰寫要求和方法
第一,開題報告應該具有的基本要素有:1 研究背景與研究的意義 2、文獻綜述 3 研究路徑與論文框架 4 進度安排(與學校在畢業論文(設計)的時間安排)相符 5 參考文獻
第二,文獻綜述是開題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這一部分是體現學生為完成自己的研究而實際開展的相關文獻的閱讀工作的質量水平。文獻綜述是學生將查閱過的相關文獻中學者闡述的相關理論、概念。文獻綜述必須達到「至少3千字」的要求。
第三,開題報告的最後是「參考文獻」,在這部分內容中學生必須列出自己查閱過而且在文獻綜述中引用過的參考文獻15篇以上。
第四,開題報告的頁眉、頁碼、字體類型與大小、行距都必須規范。學生可以到相關網頁中查閱開題報告的樣式模板。
4、研究路徑/論文框架的撰寫要求和方法
這部分內容屬於開題報告的重要內容。研究路徑可以是學生的撰寫思路的解釋。論文框架可以是學生要寫的論文的章、節的標題或大致設想。
三、論文的寫作方法
1、如何組織論文內容
研究對象的現狀描述。研究問題的提出並加以定義。學生對問題引發原因的判斷。學生提出對解決上述問題的觀點或設想。實際案例的運用(驗證自己的觀點與設想的可行性)。參考文獻15篇以上(不能完全重復自己開題報告的參考文獻)
2、論文的撰寫規范
第一,嚴禁大段抄襲他人成果,一旦發現將會判定為畢業論文不合格。
第二,要有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錄等要素。
第三,要有實際案例或具體事例,並利用相關理論進行分析。
第四,字數至少有一萬兩千。
第五,規范的頁眉、頁碼、字體類型與大小、行距。可以從學校網站中查閱畢業論文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