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文獻計量學分析方法

文獻計量學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11 19:45:57

❶ 網路計量學的研究方法哪些類型

圖書館學專業 雲南大學 西北大學 河北大學 山西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黑龍江大學 安徽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鄭州大學 湘潭大學 北京大學 南開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山東大學 武漢大學 中山大學 四川大學 蘭州大學 概述: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圖書館學與信息管理基礎理論知識,受到文獻學、目錄學、信息學、傳播學、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文獻信息搜集、處理、研究、開發與傳遞的技能,有熟練地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文獻信息的能力,能在圖書情報機構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的信息部門從事信息服務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圖書館高級專門人才。 一、專業基本情況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知識,有熟練地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文獻信息的能力,能在圖書情報機構和各類企事業單位的信息部門從事信息服務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圖書館高級專門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圖書館學與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受到文獻學、目錄學、信息學、傳播學、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文獻信息搜集、處理、研究、開發與傳遞的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 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於文化、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 ◆ 熟悉我國關於經濟建設、文化、教育、科學和圖書館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 掌握圖書館學與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識,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 掌握圖書館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從事科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 掌握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文獻信息的搜集、處理、研究、開發與傳遞的實際工作能力; ◆ 具有較強的中外文獻檢索、閱讀能力,以及人際交流能力。 3、主幹學科 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 4、主要課程 圖書館學基礎、圖書館管理、信息管理概論、信息用戶研究、文獻資源建設、文獻分類法與主題法、文獻編目、人文社會科學文獻檢索、科技文獻檢索、咨詢與決策、信息市場學、文獻計量學、信息經濟學、計算機應用系統設計與分析、計算機信息網路、資料庫管理、文獻學概論、目錄學等。 5、修業時間 4年。 6、學位情況 管理學學士。 7、相關專業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編輯出版學。 8、原專業名 圖書館學。 二、專業綜合介紹 圖書館學是研究和開發文獻信息資源的,主要為各類圖書館、科研單位和情報機構培養具有圖書館學和情報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圖書資料與情報信息的收集、分類、編目、流通、參考咨詢、文獻檢索、情報服務等方面知識與技能的專門人才。 著名的「經史子集」分類法以及《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的編撰跟現代圖書館學專業所從事的工作有異曲同工之妙。德國學者施萊廷根第一次提出「圖書館學」這一名稱,該學科在西方已經有了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我國的現代圖書館學是本世紀初從國外引進的,介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之間。 對於那些非常熱愛藏書、讀書、與書為伴的考生來說,每天能夠遨遊於書海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事情,而且分類整理古籍和新書也真的是一項其樂融融的工作,所以選擇本專業對於那些對此有濃厚興趣的考生是相當不錯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的現代化、電子化、數字化、網路化是圖書館學的發展趨勢,這一變化沖擊著圖書館學的建設,同時也對圖書館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圖書館學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專業。其課程設置以文科為主,主要分理論圖書館學和應用圖書館學兩個方面。由於現代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要求掌握計算機,尤其是資料庫相關理論。在國內的大學中,開設這個專業的高校多為綜合性大學,如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大學、雲南大學等。其中,武漢大學的圖書館學專業擁有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其所屬的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在本領域中算是執牛耳者。 本專業畢業生一般到各大圖書館、書店等工作,就業面比較窄,需求量也不太大。不過工作比較輕松,挑戰和競爭都不大。如果不是對本專業有特殊的興趣或者非常想在圖書館工作,請慎重選擇這個專業。 圖書館學專業代碼:110501。

❷ 文獻計量學方法有哪些類型簡單列舉並作適當介紹

文獻計量學是指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識載體的交叉科學。它是集數學、統計學、文獻學為一體,注重量化的綜合性知識體系。

❸ 文獻計量學與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

1.文獻計量學的理論

中國早在數年前就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口號,鄧小平同志也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是強調「共產黨人必須是先進文化的代表」,而學術期刊是科技及先進文化的載體,面對世界經濟日趨一體化的趨勢,面對信息通訊技術及信息處理現代化方式日臻完善的今天,作為載體的學術期刊就應先行一步,高瞻遠矚這是形勢使然。

科學技術研究的最終結果主要表現在發表科技論文、科技成果獲獎和取得社會與經濟效益三個方面。科技論文一般指在專業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研究性論文,它是科技活動和科技成果的主要表現形式,是科學研究最直接產出形式之一。科技論文的數量和質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學研究的成果和效率,特別是論文的水平,是評價一個國家、一個單位以及科研人員科技能力和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通過對科技論文的定量分析進而對科技產出能力和科技水平進行整體評價,國內外管理人員進行了許多有益的研究和嘗試,如利用模糊數學模型分析等方法。其中,文獻計量學分析方法是近年來廣泛應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

文獻計量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從定量的角度出發,採用數學、統計學等計量方法,通過對文獻特徵的統計分析,來研究文獻體系的分布、結構、數量關系和定量管理,進而探討文獻的變化規律和科學管理。近幾年來,文獻計量學的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於情報學以外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將文獻計量學指標用於科學技術生產效率的評價,使決策者可以對科技研究進行有效的定量化管理。簡單的文獻計量學指標,例如出版著作數、發表論文數、被引用次數等等,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部門中作為考核、獎懲、晉升職工的評估依據。這些簡單指標的組合,就可以評價大學、研究所、工業公司以至整個國家的科技水平與影響能力。在近10年中,文獻計量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取得了許多成果,各方面更趨成熟,研究層次更趨深入,定量化描述的手段與方法也日益改善。同時尋求更系統全面的數據集合,更現代化的文獻數據處理手段,最終有效地指導文獻情報工作。

近幾年來,文獻計量學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寬,應用研究的力度明顯加大,特別是在科技管理與決策中的應用越來越受到有關領導部門和研究者的重視。國外對此十分重視,例如,美國、英國、匈牙利、印度等許多國家不僅把文獻計量指標作為科學計量學指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從管理的高度,認為它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文化水平乃至綜合國力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開始編制《科學引文索引》(SCI)。這一大型索引的出版和發行,為文獻計量學研究提供了一種多功能的有力工具,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文獻計量學應用所必需的大量數據,有效地推動了文獻計量學的全面發展,被譽為文獻計量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研究成果。可以說,沒有SCI就沒有現代的文獻計量學。我國著名學者趙紅洲、蔣國華等人曾經利用文獻計量方法,排出了我國主要大學發表論文的名次,並以「學術榜」的名義在報紙上公布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並受到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領導的高度重視。從1987年起,國家科委為了從一個側面評價我國學科發展、科技投入產出情況及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的成就,委託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今改名為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利用ISI的三套出版物,對我國學者從1983年以來發表的論文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接著,國家科委專門下達資助課題,要求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進行更大范圍、更系統的文獻信息統計分析,對我國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處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學、科研院、所的科學生產能力和學術水平作出客觀評價,並逐步形成制度,每年召開一次新聞發布會,公布有關統計結果。中國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從1998年起也逐年出版《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論文與引文統計》(簡稱《指標集》)。集內有100多項統計指標,運用科學計量學和文獻計量學的有關方法,對我國科技論文的產出力和影響力及其分布情況從總體上進行了客觀的描述。該書的內容包括:統計源概貌,機構研究計量統計,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部門開放實驗室研究計量指標,地區研究計量指標,科技基金計量指標,合作研究計量指標,人才研究計量指標,文獻評價計量指標。近幾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連續資助了6項文獻計量學和科學計量學方面的研究課題,促使其研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從而有力地推動了文獻計量學的深入發展。由於文獻計量指標的評價功能與其它社會評價指標的功能是一致的,而且其研究成果和計量數據可以為有關部門的管理和決策提供定量依據與支持,因而越來越受到有關領導和管理部門的廣泛重視。這一重要進展表明,文獻計量學的某些內容和方法正在由課題研究向事業化方向發展,成為國家科技文化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有利於文獻計量學沖破傳統的局限,增強其滲透力和輻射力,大步進入「科技圈」、「管理圈」、「決策圈」,在更大的范圍內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進一步得到社會各界的承認和重視。這是90年代以來文獻計量學研究和應用發展的顯著特點與趨勢之一。

2.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

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建立的背景

文獻計量學的應用是建立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的,因此必須利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建立正規的文獻信息計量工具,為應用提供大規模數據的獲取渠道和來源,必須依託較為適宜的文獻資料庫才能進行。目前國內文獻計量學研究大多利用SCI為數據源進行統計研究,但在本研究進行項目調研中發現SCI創建時間較短,在可追溯性方面不如一些歷史悠久的傳統檢索工具(如地質學方面有200多年收錄史的GeoRef),雖然SCI收錄5000多種期刊,但由於其專業覆蓋面很廣,故每個學科的收錄數量都不夠。並且SCI對各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同,所以各科學間的數據不具備可比性。此外SCI中沒有「分類號」一項,不能按學科進行分類檢索,因此用它進行某學科的統計就很困難,一些文獻統計項目為了用SCI進行各學科綜合統計研究不得不花費大量人力對原始數據重新進行分類等加工、錄入,這一點可反映出數據源選定的是否得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統計工作的結果和效率。可以認為利用SCI對國內外地球科學進行分學科和領域論文分布及其變化趨勢分析,論文使用的分析測試方法統計分析,論文研究的區域分布統計分析,論文提出的新理論和新方法無法滿足要求,因此,本項目組自行設計並完成了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

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

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應用資料庫技術和公共查詢系統技術實現對地學文獻數據的存儲、查詢、分析、輸出,實現地學文獻的信息化管理。

(1)系統運行環境:

a.伺服器:WINDOWS NT及其以上平台,PIII 800、RAM/256M、Disk/20G;

b.客戶機:DINDWOS 9X或WINDOWS NT及其以上平台,PII 350、RAM/64M、Disk/9G;

c.網路:互聯網;

d.資料庫:MS-SQL 2000。

(2)系統結構:

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系統的設計採用了三級B/S體系結構,三層結構包括客戶機、應用伺服器、Web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這種方式又稱瘦客戶機系統,在客戶機端沒有或者有很少的應用代碼。客戶機負責數據結果的顯示和用戶請求的提交。應用伺服器和Web伺服器負責響應和處理用戶的請求。而資料庫伺服器負責數據的管理工作。所有的空間數據和應用程序都放在伺服器端,客戶端只是提出請求,所有的響應都在伺服器端完成。其中,Web伺服器位於系統的中間,是原型系統的樞紐與核心部分,是系統設計和實現的關鍵。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系統前端是Client/Brower,中間是Web Server,後端是Sql Server。

圖1 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應用的結構圖

(3)系統總體功能:

a.資料庫管理:實現數據輸入與維護、查詢、顯示輸出等,系統也提供Web環境下的數據管理,數據信息可在遠程或本地進行編輯、瀏覽、維護。

b.系統可進行文獻計量統計初評估、總評估:依據文獻查詢結果進行學科、主題、作者、研究單位、研究區域等相關度的統計和分析。

c.數據交換功能:系統可通過轉換工具將數據轉換為其它標准格式,如2709等國標數據。

d.系統具有完整的桌面管理和幫助系統。

(4)系統構成框圖(圖2)與主要功能圖(圖3)。

圖2 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的構成框圖

(5)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環境:在中文WIN2000下利用SQL2000、ULTRADEV、VBSCRIPT進行開發。

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數據源選定

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系統建庫主要收集和利用《GeoRef檢索系統》(以下簡稱GeoRef)、《中國地質文獻庫及檢索系統》(以下簡稱GDS)作為數據源,GeoRef是中國地質圖書館在1982年開始引進的美國地質調查所信息中心所建的地學文獻資料庫,該資料庫收錄了北美地區自1785 年以來的和世界上其它地區自1933年以來的地質文獻,包含了地球科學領域國際上公認的5000餘種期刊、會議資料等,總共約220萬余條,其收錄范圍覆蓋了地球科學近40 個類目,是目前國際最權威的地質學文獻檢索資料庫。GDS由中國地質圖書館所建,收錄1985 年至今的400 余種期刊、專著、論文集和國際會議中文資料,累積文獻量達20 余萬條,收錄范圍基本覆蓋了地球科學、土地科學等40個類目,是我國地球科學和土地科學研究領域最大型的檢索系統,是國內最權威的地質學文獻資料庫。選取上述兩個資料庫作為本系統數據源的主要原因是:①GDS的基本結構和選刊原則等諸多方面與GeoRef接軌,建庫依據了文獻計量學的結果;②兩種資料庫均有較為嚴格選刊標准,收錄文獻的種類較多,即將國家級單位主持的地球科學類專業雜志悉數收錄,也將一些地方主辦、流通區域有限因而影響較小的地球科學雜志收錄;③兩種資料庫收錄時間較長,GeoRef已有200年數據,GDS的數據年限已有近19年,非常適合於我們對多年來地球科學論文情況進行分析;④兩種資料庫的分類系統設立既遵循了地球科學的學科分類,又是從檢索文獻的實際需要出發,並且GDS是參考了GeoRef的類目名(表1、表2)。所以根據GeoRef和GDS得到的分析結果應該是代表國內外地球科學研究水平。不足之處是兩種資料庫都缺少引文分析。

圖3 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系統的主要功能示意圖

表1 GeoRef數據各學科使用代碼列表

表2 GDS數據各學科使用代碼列表

續表

3.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實例

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是利用國內外地學文獻統計分析系統,檢索提取科技人員和研究機構發表論文數量的統計數據,進行科技人員群落及研究機構的學術榜的測定;檢索提取分類統計數據,進行相關學科的學科體系演變和發展趨勢分析。

國內研究機構論文數量的統計分析

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系統框架結構中的選項有:題目、作者/單位、刊名、出版社、出版年、卷、頁、文獻索取號、語言、載體形態、關鍵詞、分類號、文獻識別號、記錄狀態、文獻類型、目錄級別、文獻載體、ISSN號、ISBN號、會議、版次。如想了解我國近年來各研究機構發表論文的情況,通過系統選擇框架結構中「出版年」,輸入「年代(1997、1998、…2001)」,檢索出各年代收錄的全部文獻,再選擇系統框架結構中的「作者/單位」輸入、並通過Excel運算處理,即可得到如下的統計數據(表3)。

表3 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系統1997~2001年收錄國內研究機構論文數量

國內外學科結構統計分析

利用國內外文獻統計分析系統對GeoRef資料庫100年、GDS資料庫15年期刊論文進行學科的統計分析,數據採集的方法是利用分析系統框架結構中的「分類號」進行檢索,GeoRef資料庫的檢索式:分類號的欄位代碼、GDS資料庫的檢索式:選擇檢索系統框架結構中的「分類號」,輸入分類代碼,採用上述方法我們採集了國外100年、國內15年的分類數據,編制了國際地質科學體系學科結構的百年演變圖及國內地質學科體系學科結構近20年演變圖(詳見第一章)。

中外綜合性期刊地學論文對比研究

(1)《科學通報》、《中國科學(D輯)》、《Nature》和《Science》的地學學科結構的統計分析

《Nature》和《Science》分別是英國和美國主辦的世界頂尖的綜合性科學雜志,所發表的地學文章一般都反映了地質科學研究的一些重要進展。而《中國科學(D輯)》、《科學通報》也可以算是我國頂尖的綜合性科學雜志,4種雜志的學科結構,反映了近年來地質科學基礎和前沿研究領域及其變化趨勢。

比較4種期刊可知,第四紀地質學方面的論文數都居於其它學科之上,說明近年來對第四紀地質與全球變化科學研究日趨重視。詞頻統計結果也表明與其相關的術語出現最多,如「第四紀」、「新生代」、「全新世」等。因為第四紀從時間上離人類活動的歷史最近,因此研究第四紀地質、環境、氣候變化等,無不與我們人類的生存這個重大問題密切相關。《Science》和《Nature》上關於宇宙地質(或球外地質)的論文排名在前5位,比在《中國科學》《科學通報》上的排名要靠前。球外地質實際上也是一個涉及到未來人類居住環境的重要科學問題,當然它還反映了我們對地球起源等根本問題的不懈探索。之所以國內這方面的論文還比較少,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可能與國家經濟實力、技術設備水平有關,其次是對人類環境問題的關注程度。另一方面,從統計結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國外兩著名期刊上關於經濟地質(包括礦產、能源等)方面的論文數量較少,而國內兩大期刊在油氣地質、金屬礦床兩類論文數量均名列前茅,這與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對礦產、能源的需求量大有關。另外,地質找礦仍然在我國地質工作中占相當大比重,這方面的成果(論文)也就很多。

(2)《Nature》和《Science》國別分布的統計分析

從表4、表5可看出,前10位除中國之外都是當今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更是遙遙領先,英、法、德為第二梯隊,明顯落後於美國。這表明只有經濟上相對強大了,科技的發展才能得到有力支持。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發展較快,也很重視科技對社會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因而加大了對科技的投入,之所以能夠躋身前10強,說明我國在地學領域已取得了一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表4 在《Science》1996~2001年發表地學論文數前10位的國家

圖4反映了過去20多年以來我國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地學論文的情況,論文數量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尤其近6年以來迅速攀升,表明我國地學研究在某些方面已經受到國際上的重視。

表5 在《Nature》1996~2001年發表地學論文數前10位的國家

圖4 近年來我國學者在《Science》、《Nature》上發表的地學論文數量變化曲線

(3)《中國科學(D輯)》、《科學通報》、《Nature》和《Science》機構分布的統計分析

對《中國科學(D輯)》、《科學通報》、《Nature》和《Science》4種期刊1996~2001年每一年不同單位發表論文數的多少進行了排序,從圖5、圖6看,在《Nature》上大學、研究所、國際組織、公司和其他分別佔58%、28%、15%、11%、0.2%;《Science》上大學、研究所、國際組織、公司和其他分別佔47%、27%、0.4%、0.05%、24%,大學所佔比重最大,其次為研究所。這與《中國科學(D輯)》、《科學通報》情況完全相反(表6、表7)。

從表6、表7中可以看出,我國發表地學論文最多的單位是研究所,其次才是大學或學院。按發表論文的多少進行排序的結果表明,中科院地質所、地球物理所及其所屬各實驗室發表論文數最多,其次為地科院、地震局、海洋局等所屬研究所。中科院論文數遙遙領先於其它研究所。大學中學術論文數量較多的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南京大學、北京大學、西北大學、同濟大學(排名未分先後)。

圖5《Nature》1996~2001年發表地學論文機構分布

圖6《Science》1996~2001年發表地學論文機構分布

表6《中國科學D輯》1996~2001年發表論文作者單位分類統計

表7《科學通報》1996~2001年發表論文作者單位分類統計

中外期刊地學論文研究領域的對比分析

根據選定的國內外地學期刊統計分析系統數據源,採集和分析了16000多個數據,從而對礦物學、地球化學、岩石學、古生物地史學及地層學、構造地質學、礦床地質學、地球物理學、第四紀地質學與全球變化、環境地質學、工程地質學、能源地質學、行星與宇宙地質學、海洋地質學、地質年代學、地質觀測技術等研究學科和領域進行了專題調研,反映了研究領域的變化趨勢(詳見學科分述部分)。

❹ 分析的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指通過閱讀、分析文獻得出對主、客觀事物認識的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通常不與研究對象進行直接的接觸,而是通過文獻來間接地對研究對象的本質和規律進行研究。它包括文獻計量學法、引文分析法等。
簡單地說,文獻是記錄知識的一切載體(GB3792.1—83,文獻著錄總則)。它由文獻信息、文獻載體、符號系統和記錄方式四部分組成。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將文獻分為不同的類型:從出版或加工的形式,可以將文獻分為圖書、期刊、專利文獻、標准文獻、會議文獻、產品樣本、檔案文獻、「灰色」文獻等;從文獻加工層次,可以將其分為一次文獻、二次文獻、三次文獻。隨著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文獻的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提高,為人們利用這種方法展開研究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1)應適當選擇所需的文獻。現在是一個信息膨脹的時代,大量的文獻都可以為我們提供相應的信息。我們要從大量的文獻當中找到適合研究目標的文獻,特別是要注意選取第一手的原始材料、相對權威的信息源、完整和系統的文獻材料。對於歷史文獻要注重進行考據工作,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能泥古守舊。如法國學者喬治勒費爾(1874—1956)為撰寫《法國革命時期的諾爾郡農民》一書,查閱了1066份公證人記錄和大量的其他文獻,編制了200多頁統計圖表,深入論證了大革命時代諾爾郡的農村狀況。
(2)應恰當確定某類文獻中所要觀察的項目。文獻中含有大量的信息,我們要確定所要觀察的是哪些項目,這樣才能避免其他信息的干擾。如我們要研究某類學術期刊的作者情況,只要從文獻中找到相關著者的信息即可,沒必要對其他的信息進行採集。這樣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保證想獲得的信息不被其他的信息污染。
(3)應列出觀察項目的分布表。為了在觀察時做到心中有數,我們通常要在調研文獻前確定一些標准,對觀察所要獲取的項目確定下來,以此來指導以後的觀察活動。如以與《紅樓夢》相關的文獻為對象展開研究,可以根據文獻推出的年代為匯流排,把各個時代的文獻根據文獻的種類、作者、發表時間、主要觀點、發文和語種、作者所在地區、作者所在的工作機構、文獻的題名等項目為觀察內容。通過對信息的分類、匯總、統計,可以發現《紅樓夢》的研究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4)應歸納、統計和分析有關的事實、術語、數據等。由於人們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者的認識不同,對於一些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解釋,從而形成許多種概念。如對於某個概念,在不同的年代,由於人們認識水平的不同,各個學科的學者都會從各自的研究出發提出各種不同的定義。文獻研究就是要以眾多的定義作為研究的基礎,對它們進行歸納、分析,找出其共同點。
(5)應在分析的基礎上得出有關的觀點、結論等。通過對大量文獻的研究,我們可以得到許多目的性很強的數據。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我們要利用類比、歸納、統計等方法,從普遍的事實和數據中找到共性的內容,然後運用邏輯的方法對其進行一定的抽象,最終形成一定的理論觀點或結論。《南京大學在西方圖書館學,中國本土化過程中的貢獻》[2]這篇文章通過對大量文獻的調研、分析和匯總,發現了南京大學在開設圖書館學相關課程、創辦最早的圖書館學專業、創辦最早的圖書館學期刊、籌建中國圖書館協會、培養圖書館學專門人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它在西方圖書館學中國本土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何通過文獻計量分析方法為科研選題提供支持

文獻計量學是以幾個經驗統計規律為核心的。
例如:表徵出科技文獻作者分布的洛特卡定律(1926);
表徵文獻中詞頻分布的齊普夫定律(1948);
確定某一學科論文在期刊中分布的布拉德福定律(1934)等。
文獻計量學一直圍繞這幾個定律,沿著兩個方向發展:其一是驗證與完善這些經驗定律;
其二是擴大與推廣這些經驗定律的實際應用。
目前,文獻計量學應用十分廣泛。
微觀的應用有確定核心文獻,評價出版物,考察文獻利用率,實現書情報部門的科學管理。
宏觀的應用有設計更經濟的情報系統和網路,提高情報處理效率,尋找文獻服務中的弊端與缺陷,預測出版方向,發展並完善情報基礎理論等。
由於存在影響文獻情報流的人為因素,很多文獻問題尚難以定量化。
特別是由於文獻系統高度的復雜性和不穩定性,不可能獲得足夠的、有效的信息,來揭示文獻的宏觀規律。
文獻計量學的發展有賴於數學工具和統計學技術的支持,移植或利用更有效的數學工具和統計學方法,將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向。

❻ 文獻計量學的研究

人們對文獻定量化的研究, 可以回溯到 20世紀初。1917年F.J.科爾和N.B.伊爾斯首先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1543~1860年所發表的比較解剖學文獻,對有關圖書和期刊文章進行統計,並按 國別加以分類。1923 年E.W.休姆提出「文獻統計學」一詞,並解釋為:「通過對書面交流的統計及對其他方面的分析,以觀察書面交流的過程,及某個學科的性質和發展方向。」1969年文獻學家 A.普里查德提出用文 獻計量學代替文獻統計學,他把文獻統計學的研究對象由期刊擴展到所有的書刊資料。目前,文獻計量學已成為情報學和文獻學的一個重要學科分支。同時也展現出重要的方法論價值,成為情報學的一個特殊研究方法。在情報學內部的邏輯結構中,文獻計量學已漸居核心地位,是與科學傳播及基礎理論關系密切的學術環節。現在全世界每年發表的文獻計量學學術論文約為400~500篇。

❼ 社會網路分析法與文獻計量法的區別與聯系

知識圖譜可以通過文獻計量學方法和社會網路分析法來得到,這兩個方法是同一層面,不是包含與被包含關系

❽ 求一篇計量經濟學分析的文獻以及其中計量經濟模型的分析步驟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置信區間與預測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置信區間問題包括參數估計量的置信區間和被解釋變數預測值的置信區間兩個方面,在數理統計學中屬於區間估計問題。所謂區間估計是研究用未知參數的點估計值(從一組樣本觀測值算得的)作為近似值的精確程度和誤差范圍,是一個必須回答的重要問題。 一、參數估計量的置信區間 在前面的課程中,我們已經知道,線性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量 是隨機變數 的函數,即: ,所以它也是隨機變數。在多次重復抽樣中,每次的樣本觀測值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得到的點估計值也不可能相同。現在我們用參數估計量的一個點估計值近似代表參數值,那麼,二者的接近程度如何?以多大的概率達到該接近程度?這就要構造參數的一個區間,以點估計值為中心的一個區間(稱為置信區間),該區間以一定的概率(稱為置信水平)包含該參數。即回答 以何種置信水平位於 之中,以及如何求得a。 在變數的顯著性檢驗中已經知道 (2.5.1) 這就是說,如果給定置信水平 ,從t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為(n-k-1)的臨界值 ,那麼t值處在 的概率是 。表示為 即 於是得到:在( )的置信水平下 的置信區間是 i=0,1 (2.5.3) 在某例子中,如果給定 ,查表得 從回歸計算中得到 根據(2.5.2)計算得到 的置信區間分別為 和(0.1799,0.2401) 顯然,參數 的置信區間要小。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當然希望置信水平越高越好,置信區間越小越好。如何才能縮小置信區間?從(2.5.3)式中不難看出:(1)增大樣本容量n。在同樣的置信水平下,n越大,從t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為(n-k-1)的臨界值 越小;同時,增大樣本容量,在一般情況下可使估計值的標准差 減小,因為式中分母的增大是肯定的,分子並不一定增大。(2)更主要的是提高模型的擬合度,以減小殘差平方和 。設想一種極端情況,如果模型完全擬合樣本觀測值,殘差平方和為0,則置信區間也為0。(3)提高樣本觀測值的分散度。在一般情況下,樣本觀測值越分散,標准差越小。置信水平與置信區間是矛盾的。置信水平越高,在其他情況不變時,臨界值 越大,置信區間越大。如果要求縮小置信區間,在其他情況不變時,就必須降低對置信水平的要求。 二、預測值的置信區間 1、 點預測 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一個重要應用是經濟預測。對於模型 , 如果給定樣本以外的解釋變數的觀測值 ,有 因 是前述樣本點以外的解釋變數值,所以 和 是不相關的。引用已有的OLS的估計值,可以得到被解釋變數 的點預測值: (2.5.4) 但是,嚴格地說,這只是被解釋變數的預測值的估計值,而不是預測值。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模型中的參數估計量是不確定的,正如上面所說的;二是隨機項的影響。所以,我們得到的僅是預測值的一個估計值,預測值僅以某一個置信水平處於以該估計值為中心的一個區間中。於是,又是一個區間估計問題。 2、 區間預測 如果已經知道實際的預測值 ,那麼預測誤差為 顯然, 是一隨機變數,可以證明 而 因為 由原樣本的OLS估計值求得,而 與原樣本不相關,故有: , 可以計算出來: (2.5.5) (2.5.6) 因和 均服從正態分布,可利用它們的性質構造統計量,求區間預測值。利用 構造統計量為: 將 用估計值 代入上式,有 這樣,可得顯著性水平 下 的置信區間為 (2.5.7) (2.5.7)式稱為 的均值區間預測。 同理,利用 構造統計量,有 將 用估計值 代入上式,有: 根據置信區間的原理,得顯著性水平 下 的置信區間: (2.5.8) 上式稱為 的個值區間預測,顯然,在同樣的 下,個值區間要大於均值區間。(2.5.7)和(2.5.8)也可表述為: 的均值或個值落在置信區間內的概率為 , 即為預測區間的置信度。或者說,當給定解釋變數值 後,只能得到被解釋變數 或其均值 以 的置信水平處於某區間的結論。 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如果給定解釋變數值,根據模型就可以得到被解釋變數的預測值為……值」。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也是計量經濟學模型無法達到的。如果一定要給出一個具體的預測值,那麼它的置信水平則為0;如果一定要回答解釋變數以100%的置信水平處在什麼區間中,那麼這個區間是∞。 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當然也希望置信水平越高越好,置信區間越小越好,以增加預測的實用意義。如何才能縮小置信區間?從(2.5.5)和(2.5.6)式中不難看出:(1)增大樣本容量n。在同樣的置信水平下,n越大,從t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為(n-k-1)的臨界值 越小;同時,增大樣本容量,在一般情況下可使 減小,因為式中分母的增大是肯定的,分子並不一定增大。(2)更主要的是提高模型的擬合優度,以減小殘差平方和 。設想一種極端情況,如果模型完全擬合樣本觀測值,殘差平方和為0,則置信區間長度也為0,預測區間就是一點。(3)提高樣本觀測值的分散度。在一般情況下,樣本觀測值越分散,作為分母的 的值越大,致使區間縮小。置信水平與置信區間是矛盾的。置信水平越高,在其他情況不變時,臨界值 越大,置信區間越大。如果要求縮小置信區間,在其他情況不變時,就必須降低對置信水平的要求。 四、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估計實例 為了幫助讀者理解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估計的原理,下面以我國國家財政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支出模型為例,不採用計量經濟學應用軟體,用手工計算,進行模型的參數估計。 經分析得到,我國國家財政中用於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的支出,主要由國家財政收入決定,二者之間具有線性關系。於是可以建立如下的模型: 其中, 為第t年國家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支出額(億元), 為第t年國家財政收入額(億元), ,為隨機誤差項, 為待估計的參數。選取1991—1997年的數乏儲催肥詘堵挫瑟旦雞據為樣本,利用(2.2.6)和(2.2.7)的計算公式,分別計算參數估計值。 表2.2.1 有關數據表 年份ED FI 1991 708 3149 -551 -2351 734 -26 -0.037 1992 793 3483 -466 -2017 804 -11 -0.014 1993 958 4349 -301 -1151 1001 -43 -0.045 1994 1278 5218 19 -282 1196 82 0.064 1995 1467 6242 208 742 1424 43 0.029 1996 1704 7408 445 1908 1685 19 0.011 1997 1904 8651 645 3151 1963 -59 -0.031 有關中間計算結果如下: 由電腦計算的參數估計值為 全部統計結果如下表。 從表中可看出,判定系數 0.99,表示以國家財政收入額來解釋國家文教科學衛生事業費支出額,在1991至1997年間,擬合度相當理想。截距項 的估計值對應的t-統計量為0.47,不能通過顯著性檢驗,即不能推翻 為0的假設;而一次系數 的估計值對應的t-統計量為20.34,不用查表即可知通過顯著性檢驗,即 顯著不為0,因果關系成立。F-統計量的值為413.58,也表示方程系數顯著不為0。 表一:Eviews計算結果 Dependent Variable: ED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21/02 Time: 16:22 Sample: 1991 19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0.05237 63.90691 0.470252 0.6580 FI 0.223419 0.010986 20.33659 0.0000 R-squared 0.988055 Mean dependent var 1258.857 Adjusted R-squared 0.985666 S.D. dependent var 459.8972 S.E. of regression 55.0616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08974 Sum squared resid 15158.90 Schwarz criterion 11.07428 Log likelihood -36.81408 F-statistic 413.5768 Durbin-Watson stat 1.644626 Prob(F-statistic) 0.000005 表二:不含截距項的Eviews計算結果: Dependent Variable: ED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21/02 Time: 16:19 Sample: 1991 19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FI 0.228304 0.003337 68.40877 0.0000 R-squared 0.987526 Mean dependent var 1258.857 Adjusted R-squared 0.987526 S.D. dependent var 459.8972 S.E. of regression 51.3636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84730 Sum squared resid 15829.34 Schwarz criterion 10.83957 Log likelihood -36.96556 Durbin-Watson stat 1.630622 Dependent Variable: LED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21/02 Time: 16:21 Sample: 1991 1997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522329 0.383141 -3.973290 0.0106 LFI 1.005563 0.044764 22.46341 0.0000 R-squared 0.990188 Mean dependent var 7.077084 Adjusted R-squared 0.988226 S.D. dependent var 0.382958 S.E. of regression 0.041554 Akaike info criterion -3.288701 Sum squared resid 0.008634 Schwarz criterion -3.304156 Log likelihood 13.51045 F-statistic 504.6048 Durbin-Watson stat 1.930000 Prob(F-statistic) 0.00000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實例 例2.3.1 建立中國消費模型。根據消費模型的一般形式,選擇消費總額為被解釋變數,國內生產總值和前一年的消費總額為解釋變數,變數之間關系為簡單線性關系,選取1981年至1996年統計數據為樣本觀測值。樣本觀測值列於表2.3.1中。 表2.3.1 中國消費數據表 年份 消費總額 國內生產總值 前一年消費額 年份 消費總額 國內生產總值 前一年消費額 1981 3309 4901 2976 1989 10556 16466 9360 1982 3638 5489 3309 1990 11362 1832 10556 1983 4021 6076 3638 1991 13146 21280 11362 1984 4694 7164 4021 1992 15952 25864 13146 1985 5773 8792 4694 1993 20182 34501 15952 1986 6542 10133 5773 1994 27216 47111 20182 1987 7451 11784 6542 1995 34529 59405 27216 1988 9360 14704 7451 1996 40172 68498 34529 以y代表消費總額, 代表國內生產總值, 代表前一年消費總額,應用計量經濟分析軟體包TSP6.5中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計模型,得到下列結果: (2.3.13) (6.83) (32.36) (5.70) 式中各項都是評價估計結果優劣的重要標准,後面將逐一介紹。這里僅討論參數估計值。兩個解釋變數前的參數估計值分別為0.4809和0.1985,都為正數,且都處於0與1之間,常數項的估計值也為正,這些參數估計值的經濟含義是合理的。隨機誤差項的方差的估計值為33739.5。 Oh,如果你是學習好的話肯定會做那麼也就不用提問了,如果你學習不怎麼樣做出來的太好反而會讓老師更加懷疑真實性,一般情況下能過關就OK了,做的太好老師問你了咋辦。所以吧能過關一切都好的

求採納

❾ 什麼叫文獻計量分析怎麼做文獻計量分析 麻煩舉個例子,簡單說下。。。謝謝了!

毛毛,安心做論文啊

閱讀全文

與文獻計量學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課堂教學上有哪些方法與策略 瀏覽:535
比杜邦分析好的方法 瀏覽:933
運動中正常人的心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285
電腦優化硬碟的方法 瀏覽:91
常見的門安裝方法有 瀏覽:90
打鐵棍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510
如何學好初三化學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336
供給潤滑油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537
蔥爆蛋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21
油性擦色寶使用方法 瀏覽:227
分析復調方法 瀏覽:910
fluent計算方法 瀏覽:364
橢圓暖氣片安裝方法 瀏覽:145
如何自己懲罰自己的方法 瀏覽:488
新客戶開發率測量方法 瀏覽:17
經常失眠快速入睡的方法 瀏覽:460
數據的離散程度的三種計算方法 瀏覽:898
海藻的種植方法圖片 瀏覽:354
手機二手資料的方法 瀏覽:603
有兩根棍子倒庫最簡單又準的方法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