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麼用杠鈴鍛煉胸肌
1史密斯卧推(smith press)是固定器械上完成的卧推,對於初級健身者來說,自由卧推(啞鈴卧推、杠碰神鈴卧推)還不能很好地把握平衡性,應該先用史密斯作基礎練習,等一段時間後再去自由卧推。
史密斯卧推分為平板、上斜、下斜三種情況。平板、上斜和下斜三種史密斯卧推分別側重於刺激胸大肌的中部、上部和下部,但無論怎樣斜推,胸大肌的中部都承受較大壓力。
胸大肌
1.在史密斯機上調整好長登位置和角度:平板卧推則是水平,斜上推約30度左右,斜下推一般20度左右;保持卧推上舉時杠鈴軸線落在胸部相應部位;採用比肩寬的握距,使胸大肌獲得充分伸展和徹底收縮。
2.當杠鈴推起至兩臂伸直時,必須使胸大肌處於「頂峰收縮」狀態,稍停。
3.上推時用鼻子呼氣,還原時用口吸氣。
1.不要把臀部和腰抬離凳子,握距比肩寬,太窄側重於鍛煉肱三頭肌。
2.史密斯機屬於固定器械卧推,不用顧忌杠鈴或啞鈴卧推時平衡控制問題,再加上安全鎖扣保護,史密斯卧推比較安全可靠。因此適合初學者初步掌握卧推的技巧;對於中高級健身者可以用來沖擊極限大重量來提高卧推能力;先衰竭訓練法中可用來輔助啞鈴或杠鈴卧推後緊接著進行史密斯卧推。
2
杠鈴卧推(barbell press)是鍛煉胸肌的經典動作,屬於自由重量卧推,比固定器械的效果更好,因此胸大肌和上臂力量達到一定水平後最好用杠鈴或啞鈴進行卧推,這樣才能得到完美的胸肌。
杠鈴卧推能增加胸大肌厚度。平板、上斜、下斜三種形式的杠鈴卧推,分別重點鍛煉胸大肌不同部位,其他還涉及肱三頭肌、三角肌。
目標鍛煉部位:
主要鍛煉整塊胸大肌,打造整個胸部圍度。
動作要領:
1.採用寬握距,使胸大肌獲得充分伸展和徹底收縮;要求軀乾和胸部向上挺起成橋形笑顫虧,兩肩下沉,橫杠放在胸上置乳頭上1厘米處;當杠鈴推起至兩臂伸直時,必須使胸大肌處於「頂峰收縮」狀態,稍停。
2.上推時用鼻子呼氣,還原時用口吸氣。
注意事項:
1.不要把臀部和腰抬離凳子。
2.雙腳的位置:兩腿分開成45度角,平放在地上,可以有力支撐。如果把腳踩到板凳上,這樣穩定性會比較差,需要分擔一部分力量控制核心肌群的穩定,這樣就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鍛煉胸肌。當然在史密斯機器上可以把腳放在凳子上就沒有這一顧慮,而且能有效阻止腰腹協助發力,更孤立鍛煉胸大肌。
3.不同的握距刺激肌肉的重點也不同:比肩略窄鍛煉中部胸大肌和肱三頭肌;與肩同寬鍛煉整個胸肌;比肩稍寬鍛煉胸肌外側;再寬的話就是側重鍛煉三角肌後束。
目標鍛煉部位:
鍛煉胸大肌的上部及外側翼上端
動作要領:
仰卧在可調節斜度的長凳上,頭部處於高位,使軀干與地面呈30度~40度,杠鈴應垂直向上推起至杠鈴處於肩關節的垂直線上,使胸大肌處於「頂峰收縮」位,稍停。
注意事項:
斜板角度的變化對胸部的練習效果也有所改變。另如橫杠貼近乳頭部位上推,對胸大肌內側及外側訓練效果為佳。如橫杠貼近頸部,對胸大肌上半部和裡面半部訓練效果最佳。
目標鍛煉部位:
鍛煉胸大肌下部、外側翼及下緣溝
動作要領:
仰卧在可調節斜度的長凳上,頭部處於低位,使軀干與地面呈15度~20度,杠鈴應垂直向上推起至杠鈴處於肩關節的垂直線上,使胸大肌處於「頂峰收縮」位,稍停。
注意事項:
勾腳和斜板要安全、牢固,上推時肱三頭肌不要主動用力。
❷ 胸肌怎麼練最快圖解
說到中胸,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數新手去健身房,就是平板卧推,雖然說平板卧推是一個王牌的動作,但並不能打造出你飽滿的胸肌,所以說要嘗試不同的動作去訓練。
平板杠鈴卧推:
目標肌肉:胸大肌中束以及整體面積
協同肌肉: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態:坐於平板凳一端,雙腳分開踩實地面,身體緩慢躺下,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收緊,腰背挺直微微挺起,肩胛骨收緊,肩帶下沉,保持挺胸,雙眼位於杠鈴正下方,雙手拳握杠鈴,握距是肩寬的1.5倍。
動作過程:吸氣准備,呼氣將杠鈴推起至胸部正上方,肘關節不要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位,吸氣胸大肌控制大臂將杠鈴放至胸部上方2-4指高度,大臂平行於地面或略低於背部水平面,肘關節略低於肩關節,小臂垂直於地面。呼氣將杠鈴推起至起始位置,重復動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錯誤動作:含胸聳肩身體晃動腰背挺起過高腕關節不在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坐姿夾胸:
目標肌肉:胸大肌中縫線條
協同肌肉:三角肌前束
起止姿勢:坐於器械上,臀部貼緊靠背,腰背挺直,挺胸,肩帶下沉,肩胛微收,手握手把掌心相對,大臂平行,肘部微屈。
動作過程:呼氣胸大肌發力將手把環抱至胸部前方,大臂平行,腕關節中立,肘微屈,挺胸,此時胸大肌有收縮感,吸氣胸大肌控制手把回到起始位置,此時胸大肌有拉伸感,重復動作8-12次,呼吸速率2-4秒。
注意事項:腕關節中立,挺胸,大臂角度不變。
易犯錯誤:含胸聳肩臀部離開靠背肘部鎖死
平板啞鈴卧推
目標肌肉:胸大肌中束以及厚度
協同肌肉:肱三頭肌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勢:坐於平板凳一端,兩腳分開,踩實地面,在腰背挺直的情況下,俯身雙手拳握啞鈴,呼氣將啞鈴提至大腿前側,身體緩慢躺下,順勢將啞鈴提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核心收緊,腰背挺直微微收緊,肩胛骨收緊,肩帶下沉,保持挺胸。
動作過程:吸氣准備,呼氣將啞鈴推至胸部正上方,肘關節不要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對,啞鈴不要相互觸碰,同時平行於地面,吸氣胸大肌控制大臂將啞鈴打開到身體兩側,注意大臂平行於水平面或略低於背部水平面,肘關節略低於肩關節,小臂垂直於地面,呼氣胸大肌發力帶動大臂將啞鈴推至起始位置,肘關節不要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位,拳眼相對,啞鈴不要相互觸碰,重復動作,呼吸速率2-4秒
錯誤動作:含胸聳肩身體晃動腰背挺起過高腕關節不在中立位小臂不垂直。
平板啞鈴飛鳥
目標肌肉:胸大肌中束內外側線條以及輪廓
協同肌肉:三角肌前束
起始姿態:坐於平板凳一端,兩腳分開,踩實地面,在腰背挺直的情況下,俯身雙手拳握啞鈴,呼氣將啞鈴提至大腿前側,身體緩慢躺下,順勢將啞鈴提至胸前位置,骨盆保持中立位,腹部收緊,腰背部挺直微微挺起,肩胛骨收緊,肩帶下沉,保持挺胸,吸氣准備,呼氣將啞鈴推至胸部正上方,肘關節不要鎖死,腕關節保持中立位,拳心相對,啞鈴不要觸碰,同時平行於地面。
動作過程:吸氣,胸大肌控制大臂將啞鈴向身體兩側打開,大臂平行於地面或略低於背部水平面,肘關節略低於肩關節,肘關節夾角100-140度,腕關節保持中立位,拳心向上,啞鈴平行於地面。呼氣胸大肌發力帶動大臂將啞鈴向上環抱至胸部正上方,肘關節不要鎖死,拳心相對,啞鈴不要互相觸碰,同時平行於地面,重復動作,呼吸速率保持2-4秒。
錯誤動作:含胸聳肩身體晃動腰背挺起太高,腕關節不在中立位大臂外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