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基本的邏輯思維方法 邏輯思維方法是將事物的發展進程在思維中以邏輯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制定理論體系的方法。
(二)歷史—邏輯方法 歷史,指客觀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本身發展的歷史過程以及人類認識客觀現實的歷史發展過程(如科學史、哲學史、思維史等)。
(三)系統科學方法 系統科學方法包括系統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結構方法、功能研究方法等。
(四)發生學方法 發生學方法,是在研究自然和社會現象時以分析它們的起源和發展過程為基礎的一種研究方法。
(五)從抽象上升到具體這里的抽象和具體都是指理性認識階段的思維的抽象和思維的具體。
Ⅱ 理論研究的方法——讀《實證研究和經驗研究——研究方法論(1)》
我所指的理論研究是指對客觀知識的研究。什麼是客觀知識?我的定義是,所謂客觀知識是指事物從某一特定時點的狀態轉變成下一個特定時點的狀態所發生變化的規律性。
這個規律性不管我們去不去發現,它都存在,因此,它是客觀的。
如何能找燃銷老到這樣的規律性,一般有兩種方法,即演繹法和歸納法,這兩種皮升方法是相互穿插,交相使用的,並不是兩種完全孤立的方法。
人類認識知識當然是從經驗開始的,所有的知識都是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這就是歸納法。歸納可以分為兩種方法,一種即個案分析,從個案中歸納總結出一般規律;另一種即統計分析,有些人也叫實證分析,從眾多個案的共性中歸納總結出一般性規律。
所以案例方法和實證方法都是歸納法,本質上都是經驗主義的,只不過前者是直接從經驗中總結,後者是藉助工具總結。
演繹法是形成理論的重要方法,主要是通過建立概念體系,並運用邏輯體系進行推理,從而提出新的知識。有時在推理之前需預先設定公理。概念體系的建立和公理設定都是基於經驗之上的,需要應用到歸納法。
因此,歸納法和演繹法共同推動了理論的構建。
人類構建的理論並不等同於客觀知識,但可以不斷地接近客觀知識。我們不斷地通過實證的方法去驗證理論與現實的吻合性,從而不斷地提升與客觀知識的一致性。這種驗證既可以通過個案進行反證,也可以運用統計工具、實證方法去證實或證否。
因此,實證的方法既可以用來提出理論假設,也斗亮可以用來證明或證否理論假設。同樣,案例方法也可以。這不是這兩種方法的本質區別。
案例方法也不等同於經驗研究,它只是一種經驗研究,本質上實證方法也是經驗研究。通常所指的經驗是指人通過感覺器官所採集的信息,通過大腦運用邏輯思維能力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就是經驗研究。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採集信息的方法和工具大幅提升,對信息的處理能力也藉助工具和方法大幅提升,實證研究就是一種優化的信息採集和處理方法,因此其本質上仍然是一種經驗研究。
因此,我的理解,實證研究並不是和經驗研究相對應的研究方法,經驗研究也不等同於案例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歸納法和演繹法才是相對應的兩種研究方法,實證研究和經驗研究都需要用到這兩種方法。
實證研究與案例研究本質上的區別不是方法上的,而是研究的對象不同,研究的角度相異。
至於嚴謹性,它是指與邏輯體系的相符性而言的,因此主要是用來判斷演繹法的運用。因為,歸納法在本質上都是不嚴謹的,不論是案例研究還是實證研究,都會用到歸納法,因此在本質上都會存在嚴謹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