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腸外營養營養途徑
腸外營養的輸注途徑選擇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病人的血管狀況、凝血狀態、預計的使用時間、護理環境以及疾病的性質。在住院環境中,通常首選短期的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穿刺,而非住院的長期治療者則多採用經外周靜脈或中心靜脈置管,或是皮下輸液盒。
經外周靜脈的途徑適用於短期營養需求(少於2周),且營養液滲透壓低於1200mOsm/LH2O的情況。其優點在於操作簡單,可降低中心靜脈置管的並發症,但需注意輸液滲透壓不可過高,頻繁穿刺可能導致靜脈炎。因此,不適宜長期使用。
經中心靜脈的途徑適用於長期營養需求或高滲透壓營養液。置管途徑可通過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或上肢的外周靜脈到達上腔靜脈。鎖骨下靜脈置管便於活動護理,但可能引發氣胸。頸內靜脈置管則有貼敷料限制和並發症略多。PICC(中心靜脈置管)通過貴要靜脈可能減少氣胸風險,但增加了血栓和插管錯誤的風險。
另一種選擇是中心靜脈置管皮下埋置導管輸液(Catherter-Port),它提供了便利但可能涉及血栓形成和感染的風險。總的來說,每個途徑都有其適應症和潛在並發症,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最合適的輸注方式。
腸外營養(parenteralnutrition,PN)是從靜脈內供給營養作為手術前後及危重患者的營養支持,全部營養從腸外供給稱全胃腸道營養(totalparenteralnutrtion,T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