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的研究
1、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小學數學新課程教學的重要理念。「創設情境」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策略,它有利於解決數學內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數學課程標准》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
2、是學生自身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饒有興趣。因此,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是數學教學活動產生和維持的基本依託;是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起點和原動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
3、是改變當前數學教學現狀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已引起普遍重視。一個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既有經驗,使之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但遺憾的是,當前數學課堂情境創設的「行為現狀」與「理念境界」的差距頗大。如教師教學情境的設置過於華麗,「情境」成了扮美課堂的亮點,課堂缺少數學思維含量;情境的設置過於牽強,有的數學教師為尋找數學知識的生活原型而絞盡腦汁,從而出現了一些情境設計牽強附會甚至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情境圖的運用缺少方法,新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情境圖,圖中所出示的數學信息往往是比較零亂的,缺少連貫性,怎樣讓學生組織這些較為零亂的數學信息,如何有效地使用這些情境圖,老師不知所措。可見,如何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是一個亟需探究的課題。
二、課題研究的措施:
1、^領`導重視,舉措得力。該課題組^領`導高度重視,宜昌市教研中心的羅善彪老師親自指導該課題研究活動,並多次聽取課題研究情況匯報;西陵區數學教研員梅紅英老師負責牽頭,親自主持該課題研究;學校校長、教學副校長也親自參加該課題研究活動。學校保證了該課題的研究經費,研究時間和實驗教師的到位,還積極承辦區域性該課題研究活動,在校內還建立了一些激勵機制,如:建立科研基金,重獎實驗取得成績的實驗教師;採用了一系列傾斜實驗教師的得力措施,如減輕一些實驗教師的工作量,在外出學習、參加各級教研部門組織的教科研活動和在職務晉升、評先、加級等方面優先考慮等等。
2、加強學習,提升水平。課題成員靜心學習,品味書中的滋味,研究教育的內涵。注重擴大視野,博採眾長,延展知識,積「小流」以成「江海」,不斷的厚積拓展課題成員的教育文化視野,增加了底蘊。我們採取了靈活讀書形式,自學、集中輔導學、區教研員指導學相結合。學習中,課題成員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撰寫對新課程的理解和感悟,同時圍繞研究主題網上學習。學校還定期聘請學者、專家來校講座,介紹教改動態,以開闊教師視野,拓展知識面,為課題研究獲得了良好的理論支撐。建立了互動式反思沙龍^對`話。每一個課題成員帶著感悟、困惑和疑問,作為研究者來參加沙龍。在這里能夠自由地進行交流與思維碰撞,在交流碰撞中發現更深刻更精彩的見解,從而建立更高層次的共識,推動課題研究。課堂實踐注重:①課前集體備課————挖掘教材的內涵。備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備學生--思考如何從學生的學出發,教給學習方法;備教師自己,思考對相關知識的擁有量。②課中和諧教學————展示天地課堂。課堂實踐中,課題成員充分認識到:只有課堂實踐注重「把整個世界當作課程」,即關注兒童,關注兒童的經驗、興趣愛好,把課程內容和生活結合起來,就能體驗課堂的豐富多彩,體現葉瀾提出來的「煥發課堂的生命活力」。 ③課後反思教學————直面課堂中的不足。每一次教學實踐後,我們總是組織課題成員進行反思評價,先組員交流反思評價,再請有經驗的專家和^領`導做總結評價。有「同課異構」案例反思、課題重點問題研究反思。反思評價時,課題成員在肯定優點的同時,指出不足。許多中肯的意見在反思評價中不斷傳出,促進了課題實踐的良性循環。
3、課題活動,豐富多彩。在三年多的課題試驗研究過程中,我們課題組5次作為市、區課題研究的現場會向全市、全區教育局^領`導和老師們觀摩。組織開展實驗教師有關課題論文、教案比賽活動;組織開展了實驗教師情境運用和創設情境案例搜集活動。組織學生開展了數學日記比賽、數學小報展示等學科活動。
三、研究成果分析: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通過對教材中教學情境的研究,在如何有效的應用主題圖和練習中的情境圖方面提供有實際操作價值的成功經驗和具體做法。通過三年多的扎實研究,課題組在小學數學情境運用和創設方面探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些收獲:
(一)正確有效地使用教材的主題情景圖
新教材呈現的內容,形式新穎,與原來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點之一是設計了大量生動活潑的主題圖。這些主題圖色彩鮮艷,富有情趣,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觀察,更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那麼,怎樣才能合理的利用主題圖情境呢?有以下幾點策略:
1、深入領會內涵,理解主題圖情境的意義,把握教學目標
主題圖內容豐富,含義深刻,凝結了眾多編者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對數學的理解。因此,深入地鑽研主題圖,切實把握主題圖的含義是使用好主題圖的前提。「主題圖」教學要突出數學的特點,充分挖掘「主題圖」中有利於三維目標實現的教學資源。只有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才能創設生動的主題情境,組織有效的主題活動,課堂才是有效的、精彩的。
如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數學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乍一看,主題圖展示的是手工書上做風車的步驟,但結合單元教學,從數學的角度仔細推敲,不難發現,主題圖所展示的各個環節就是一個圖形變換的過程,即「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變換過程。理解了這個深意,我們的教學就這樣組織:課前讓學生在家裡做風車,並提出要求,即注意觀察自己在做風車過程中圖形有什麼變化;課堂上,學生邊描述,教師邊演示。描述時要引導學生從圖形變換的角度講解,例如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把一個角的兩條邊對折成兩個三角形,並把多餘的長方形部分剪去,展開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由於圓形的變化比較隱蔽,所以我們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課前所做的風車玩耍,引導學生觀察風車轉動的運動軌跡,進而總結各種圖形是可以互相變換的,這樣的教學才是符合主題深意的,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掌握知識,才是真正達成了教學目標。我們只有深刻地理解並正確把握了「主題圖」的意圖,才能有效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充分挖掘主題圖情境中蘊含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教材以主題圖的方式設計了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富有兒童情趣的主題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這些情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價值,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然而,剛入學的小學生,他們的想法還很天真,他們關注的往往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而忽略場景中的數學信息。因此,教師在運用主題圖時一定注意把握好圖中的數學價值。
② 數學教學法研究方法
當前,數學教學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教育領域,而在高等教育層面,這門學科的研究正處於起步階段。數學教學法作為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其研究方法有顯著的兩個方向:
首先,一種方法是提煉並總結出已經被證明有效的數學教學策略,將其提升到理論層面,用以指導實際的教學實施。這種研究途徑強調將實踐經驗轉化為理論指導,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其次,針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人員會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設計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他們會進行一系列的典型實驗,通過實踐來檢驗這些方案的可行性,並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逐步推廣到更廣泛的教育環境中。這種研究方法注重問題解決和實踐經驗的積累,以期推動教學理論的不斷進步。
③ 數學課堂研究方法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不同的 教學 方法 ,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下面,我給大家帶來數學課堂研究方法。
數學課堂研究方法
轉變教師角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提高探索知識的能力,這是我時常思考的問題。我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每節課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自做課本上的練習題,當堂布置作業,當堂檢查。先學後教的「教」,不是老師教,而是老師對學生做的練習題做出評價,不會做的由老師指導。
根據多年的教學 經驗 ,我認為教學改革首先是思想觀念的改革,以前的教學基本採用滿堂灌的方法,不管學生聽不聽得懂,反正我講了,學生就該仔細聽,課上做筆記,課後大量做練習鞏固。但是,有學生根本聽不懂,課下只能抄作業,結果學生疲勞厭學,老師疲勞厭教。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做了大膽創新,從上課到下課,都是學生自己學習,教師由教授者變為組織者、指導者。
數學課堂研究方法
引導學生自學,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老師領著學生學習往往比學生自己摸索快一些。可是這樣做會使學生養成不動腦筋的習慣,只是被動地聽課,不願主動地學習。其實,書本上大部分內容都是學生通過自學就能掌握的,學生自學幾分鍾後做題,不會的再看書,最後相互討論。這個過程是不斷反復的過程,不是看一遍就能全部學會的,這樣,學生自學積極性更高,學習效率也更高。
我常常對學生講:「老師講過的問題你聽懂了,這不叫真正的會學數學,老師沒有講到的問題,你領會了,這才叫真正的會學數學。」在教學中,有許多新知識與舊知識緊密相關,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學這些知識,我大膽讓學生自學,只在新知識的生長點給予關鍵性的點撥。
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多表揚勤鼓勵。教師的鼓勵才是學生前進的動力,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擁有成就感,體會通過辛苦勞動獲得肯定後的快樂。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很多教師在提問時往往會偏重於對成績好一點學生的提問,對成績差基礎薄弱的學生往往是很少提問或者是不提問,對於回答錯誤的學生採取批評點評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錯誤的落後的,會極大的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消極心理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課堂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不論學生回答的正確與否,教師都應當進行表揚和鼓勵,讓孩子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增強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
(二)拓展性教學方式。教師應當結合數學教材,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性的設置學習任務,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教學亦是如此,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夠主動的去學習,將學習數學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去。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練習帶入到生活中去,在家中運用樹葉進行加減法的練習,運用分 蛋糕 鍛煉學生的除法運算等。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使學生的運用能力得到了提升,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數學課堂研究方法
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學生的理解能力的不同和對學習的積極性的差異,導致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想要做到教學的最優化,讓不同成績的學生都有所提高,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應當讓學生自主學習,不能讓教師的教學方法束縛了他們的思維,要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於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應當對其加強輔導,幫助學生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並引導他們能夠學會獨立的學習和思考,使他們的學習成績逐步得到提高。這種分層教學的方法避免了傳統教學中「一刀切,齊步走」的落後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各自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數學課堂教學方式
更新觀念,積極踐行新教學理念,做具有創造性的教師
打造 高效課堂 ,應具有新理念的教師。建立一種具有生命性、主體性、社會性的深刻的 教育 教學新觀念,培養創造性的教師,是課改的迫切需要。教師眼裡要有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人。師生相互交流與合作,把學生好學、自學等 學習態度 及 主動性、積極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學習品質的培養貫穿於課堂教的始終。新課改的春風在呼喚著教師的勞動應具有創造性,做一個具有創造性的教師。沒有創造性的教師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
沒有創造,教育也就沒有發展。只強調知識結果而不注重知識的來源過程及情感的傳統課堂教學已經無法適應新課改的需要。必須對課堂教學進行變革。於是我一邊學習創新的方法和有關方面的理論知識,一邊實踐到自己的教學當中去。不斷進行教法和學法方面的探討。邊學邊試驗邊 總結 。
激發數學的興趣,注重習慣養成,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在課堂教學中要向全體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快樂的探究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增長數學探究能力,獲取數學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就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思考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實踐中,課前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導入新課,對引發學生探究興趣,激發 兒童 學習的好奇心和上好每節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的防止學生的厭學情緒。要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獨立學習、合作學習的習慣。使學生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主動的參與數學活動。
教師在一節課前應做好導入激趣這一環節,通過談話、講 故事 和游戲等活動,給學生以懸念和激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力和 想像力 ,探究活動就能開好頭。如:《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節時,以談話的方式進行導入。師:同學們,為了創建和諧平安校園,我們能做些什麼呢?學生: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學生間團結、友愛……)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教育學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能隨便扔垃圾,且讓學生知道了那些垃圾是可回收的,這樣既凈化了學生美好的心靈,又引入了本節課所探究的課題,激發了學生進行數學探究的興趣。
數學課堂教法研究
給學生提供思維的空間
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廣闊的空間,並指引正確的方向。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對已有認知結構進行同化、重組、改造、構建的過程,只有注重知識結構的集約化處理,加強知識結構的優化教學,才能引導學生從因果關系、類屬關系、部分與整體關系、作用與效應關系等方面進行聯想,並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
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結構的構建過程,根據新舊知識間的不同關系,用演繹、歸納、類比的推理方法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
從本質上說,數學活動是一種思維活動。數學思想、 思維方式 與方法不僅是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工具,而且是學生學習的對象,是促進學生逐步學會探索和掌握新知識必需的科學方法。因此,要上好一堂數學課,就必須實現「數學化」、「再創造」,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入手,沿著數學發現、發展的軌跡,從生活中的問題到數學問題,從具體問題到抽象問題。
在教學中,我還讓學生上講台講,自己在下面提問,通過討論、啟發、點撥,一堂數學課不但上得生動活潑,而且教學效果好,把學生都帶動了起來。
數學課堂研究方法相關 文章 :
1.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有哪些
2. 常用的數學教學方法的注意問題
3. 常用高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4. 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5. 如何運用高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6. 數學教學方法滲透六大核心素養
7. 數學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8. 數學課堂如何有效操作
9. 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方法大全
10. 小學數學教學中幾種常用的教學方法
④ 數學教學法的研究方法
數學教學法目前較多是研究中小學數學教學法,高等學校數學教學法的研究還處於開創階段。數學教學法既是一門理論學科,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研究方法一般有兩種:①總結行之有效的先進的數學教學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而後用於指導數學教學實踐。②針對目前仍存在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①總結行之有效的先進的數學教學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而後用於指導數學教學實踐。②針對目設計解決問題的最佳具體方案,進行典型試驗,再總結經驗逐步推廣,最後上升到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