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方法有許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1、講授法。指教師通過系統連貫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敘述、描繪、解釋、推論等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講授法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評、講演等。
2、討論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特定問題而進行探討,以獲取解決問題方法或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而辨明是非真偽、獲取知識的方法。
3、串講法。指教師講解重點詞語的含義和句式的特點,串通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意思和上下文的聯系,為分析全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創造必要的條件。這種方法多用於文言文教學。
4、評點法。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以評點作為重要手段,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作者對話、學生與教師對話,以引導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使用該方法要注意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自主評點。
5、誦讀法。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書面上寫的無聲的靜態語言轉化為口頭上說的有聲的動態語言過程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有助於引導學生關注語意及情感表達,幫助學生領會課文內容、感受詩文技巧、體會作品情感,分為朗讀、背誦、吟誦。
6、談話法。這種方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以文本為依據,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有計劃地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和適時的追問,而使學生獲得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這是一種最為常見的課堂教學方法。
以上這些教學方法,可以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交叉使用,但是具體到某一課時,則往往是以一種教學方法為主,輔以其它的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方法
2. 書法教學的方法
加強課堂四十分鍾硬筆教學,認真上課備課與課後練習相結合,加強作業檢查批改力度。課堂中多滲入中國傳統思想教育,確定「做字先做人」這一教學原則。
努力提高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雙姿、書寫衛生習慣。
繼續研究學校書法校本教材。
各年級的作業均要重視學生習字的質量,任課教師有義務也有責任抓好學生的習字質量。
有計劃開展好師生習字活動,全面提高師生整體的書法水平:
積極組織參加各級書法比賽,積累參賽成果,積極開展成果展示活動。
每月評定一批書法之星、小小書法家。
開設書法園地,進行書法教學宣傳。
多方面提高自身教學能力,業務水平。
大力加強教師培訓,持續營造書法教育氛圍。學校高度重視學校書法教學,學校文化長廊的建設、書法教學的整體規劃,都凝聚著營造良好書法教學氛圍的智慧。宣傳欄和各走廊都合理地布置了師生的書法作品,給師生營造了良好的環境。重視教師的培訓,教師每學期一次專欄展出並評優,每年舉行一次三字一畫大比武,教師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課堂內外結合,提高學生書法素養。部分學校規定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的20分鍾為集中練字時間,由班主任現場指導,學校每天一查,學生作品每天一交一評,營造了濃郁的練字氛圍。部分學校緊抓書法課堂教學,科學合理地制定書法教學計劃,加強書法教學與各學科的滲透,努力提高書法課堂教學質量。部分學校堅持各班每周一節書法課,由專職教師輔導學生訓練硬筆書法,美術教師教學輔導學生訓練軟筆書法,保障學生每周都有固定時間練習書法。部分學校第二課堂書法教學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輔導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
3. 如何提高小學書法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書法寓思想於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以優美的形式使思想跨越時空,在人類文明的演變中,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一個人在學生時代如果能寫出一手漂亮的字,無疑會擁有值得驕傲和終身受用的名片,成長為有文化底蘊的現代人。在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書法教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是書法教育的搖籃,我們作為小學生的書法啟蒙老師,應當想方設法引領學生學好書法,傳承祖國傳統文化。近年來,我們通過進行《山區小學書法特色教育的實踐研究》這一課題的實踐研究,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書法教育活動。其中,通過與多位書法教學骨乾的交流與實踐,以及多次的書法教學觀摩,本人總結了幾點提高小學書法課堂教學實效的有效方法。
1. 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書法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頭等大事。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的長期發展為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讓學生樂在其中。
寫字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要保持學生對寫字的興趣,就需要在枯燥單調的書寫活動中,不斷從教學內容和形式上增加一些新鮮東西。在書法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給學生講一些通俗,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向學生介紹歷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書法發展史、書法的動態及學習書法的重要意義等。讓學生知道學好書法,將給自己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和樂趣。與此同時可以適當插入一些通俗易懂的書寫要領,讓學生快速的掌握某些筆畫的書寫技巧。記得在一次毛筆書法研討課中,教學課題是《走之兒》,王老師在范書「走之兒」這個偏旁的時候,他一邊寫一邊自編了書寫要領:「寫走之兒就像人下樓梯一樣,先是走一小段平路、然後下幾級樓梯、再走平路、再下樓梯,下完樓梯再走一段平路就到了。」經王老師這么一說,學生們都覺得很有趣,按照要領練習得很起勁,很快就掌握了「走之兒」的寫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知識。
2. 明確目標
任何學習都是從一點一滴學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習書法更是如此。在書法教學中,寫字訓練不應該求快求多,要追求實效,先求好,再求熟,最後求快,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的書寫目標。怎麼求好?要先在少和慢中求好,練習要精。所謂一步一個腳印,寫好一個字就是提高一大步,否則,寫了幾十個字,一個也沒寫好,進步等於零,甚至是退步,因為重復的是壞而不是好。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急於求成、驕傲自滿的情緒,擺脫急功近利的心理,學生才能專心練好每一個字。
3. 重視臨帖
學習書法要有堅持臨帖的好習慣。書法的范貼很多,學生在選貼、臨帖過程中,絕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一帖沒學好就改換其他字帖,這樣只會學一帖,扔一帖,最後哪一帖都沒有學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按照選帖、讀帖、臨帖、出帖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持之以恆,在初學階段專攻一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保證學生學書的過程中不走彎路。此外,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帖的方法:1、找出帖中字的主要共同特點;2、觀察字形結構的主要規律;3、 找出帖中字的相同筆畫之區別所在;4、對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轉折、收筆做仔細觀察;5、對筆畫的行筆快慢進行分析概括等。通過這樣的讀帖,有利於學生養成由整體到局部、由輪廓到細節全面有序觀察習慣。
4. 及時鼓勵
鼓勵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動力。書法教學中,運用的鼓勵方式主要有:一是課堂隨時鼓勵。學生練習時,教師不斷的巡視,隨時把握學生的書寫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發現書寫姿態端正,執筆方法正確,書寫字形優美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二是作業及時鼓勵。教師及時批閱學生作業,盡量多的進行面批,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選出優秀作業在班級進行展示。三是書法活動全面鼓勵。利用學校每學期開展的書法作品展覽,要求學生全員參與,盡量多的展出學生作品並評獎,及時為學生頒發獎品和證書,從而大大鼓舞學生練習書法的熱情。四是及時制定書法評級標准,激發學生書法學習的積極性和持續性。
5. 學以致用
正確處理學和用的關系也是書法教學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如果學而不用或不會用,就不能促進學習效果。通過運用可以使學生了解臨習的不足和問題,促使學生臨帖時對範字進行再認識,增加學習書法的動力和目的性。如果學生練字時寫的是一個樣,而在實際寫作業、寫信等應用時又是一個樣,學用沒有統一,這樣一來,練字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字的面貌,學的也不會扎實。在教學中只有不斷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學一個會一個而改一個,才能逐漸改變原來的書寫壞習慣,使學生的整體書法水平有所提高。
在我們的書法教學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困難,需要我們教師盡心盡力、繼續認真地研究書法教育規律,積極探索有效書法教學模式和方法,力爭創出書法教育品牌,讓書法教育有更大的實效。
4. 書法教學方法及措施
書法教學方法及措施如下:
寫字是人的一項重要基本素質,而書法教學是學校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具有育德、啟智、養心、健身、審美的功能,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提高人的審美能力。
中小學階段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抓好中小學階段的書法教學,促進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品質、寫字技能的形成,這答慧對培養和塑造具有全面素質的未來公民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為進一步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以「端正寫字,方正做人」為主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雅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的性格、態度、氣質、情懷等內在品質的提高。
合作協調的原則。寫字教學做到人人參與,個個關心,形成家校聯系,各科教師聯合,提筆練字,齊抓共管的局面。
三、書法教學總體目標
遵循「育德、啟智、審美、健身」的寫字教學理念,強化書法研訓,優化課堂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書法活動,堅持天天有練習:月月有驗收,年年有提高;建立有寫字特色的教師隊伍,造就學生的書法特長,營造濃郁的墨香氛圍,打造學校慶臘書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