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愛心的教學方法

愛心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5-02-11 09:46:26

『壹』 幼兒園中班教案《愛心小天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愛心小天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教案《愛心小天使》1

教材分析:

中班幼兒懂得要幫助別人的道理,但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視別人的情緒,缺乏關心、體貼、幫助他人的方法。本次活動利用發生在幼兒的身邊事,結合實際情境,提醒幼兒關注他人的情緒,了解他人的需要,鼓勵幼兒給予他人適當的關心和幫助。

活動目標:

1、能關注周圍人的情緒,有關心、體貼的表現。

2、善於發現身邊的愛心事例,能用基本完整的語言介紹給同伴。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學習材料」操作材料②,「幼兒學習材料」一《我的想像),《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33。

2、提前收集幼兒幫助周圍人的照片,布置圖片展。活動建議:

一、播放課件,請幼兒欣賞《迷路的小花鴨》,激發幼兒關心、幫助別人的願望。

提問:歌曲裡面唱了一件什麼事?小花鴨找不到媽媽心情是怎樣的?誰幫助了它?找到媽媽後小花鴨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小朋友的心情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了解小花鴨遇到困難及被人幫助後心情變化的過程,感知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快樂的。

請幼兒圍繞「歌曲中的小朋友是個怎樣的孩子」展開討論。

小結:有愛心的小朋友會用關心、幫助別人的方法讓自己的愛心像小天使一樣插上翅膀, 傳播到每一個角落。

二、請幼兒參觀照片展,了解生活中同伴是如何相互關心、相互體貼的。

1、請幼兒自主觀察照片,說說誰是「愛心小天使」,鼓勵幼兒說明理由。

2、請個別幼兒講述,可根據具體情況請被幫助的小朋友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愛心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和溫暖。

3、為照片中關心和幫助別人的小朋友頒發「愛心小天使」徽章(操作材料)。

4、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講述自己身邊的愛心事件。

請幼兒回顧講述生活中自己的小故事,師幼共同進行評價,頒發「愛心小天使」徽章。請幼兒觀看課件「愛在行動」,了解在我們的周圍還有許多人在默默地關心、幫助別人,如為沒帶雨傘的老人打傘、主動扶起摔倒的人、幫助老奶奶過馬路、撿拾公共場所的垃圾、為有需要的人讓座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我的想像》第 6 一 7 頂,判斷圖片中哪些小朋友可以得到「愛心小天使」徽章,說明原因。

2、繼續運用「愛心小天使」徽章激勵幼兒平日在幼兒園、家裡關注別人的情緒,主動幫助、關心別人。

大班美術借形想像畫《泡泡樂》公開課視頻+PPT課件+教案+課後反思中班科學《變變彩色水》公開課視頻+原版PPT課件+教案+音樂(主題好玩的水)

幼兒園中班教案《愛心小天使》2

主題名稱

愛心小天使

主題環境的創設

本主題利用家庭生活、中秋節及國慶節等不同資源,讓幼兒體驗、感受愛的幸福和甜蜜,從中明白自己也應該付出愛、愛長輩、愛為自己付出勞動的人們。

主題進行的方式

通過語言《我有一個家》,《我家有幾口人》,音樂《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我們的祖國是花園》,綜合活動《媽媽和我》。其中一部分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我家有幾口人》是作為飯前欣賞,目的是讓孩子在一日活動中滲透,加深理解。因為兒歌中有些句子比較易懂孩子也比較感興趣。通過故事《中秋月兒圓》製作課《做月餅》的學習讓孩子對傳統節日中秋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製作五星紅旗時我們還帶幼兒到小學部看了升國旗儀式。

一日活動中主題內容的滲透

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還貫穿給孩子以知識的滲透。還知道一些重要的節日,如:3月8日婦女節、9月9日重陽節、10月1日國慶節等。在兒歌《我有一個家》中的關於父母的姓名、屬相、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內容通過家園互動讓孩子了解並熟悉。

主題目標的完成

通過學習這一主題,激發了孩子愛父母、愛家的情感,增進孩子對家庭成員的了解和熱愛之情,激發愛媽媽的養育之恩,孩子們真的是長大了,沒有了以前的任性、愛發脾氣、不聽話等,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這一首歌我們在上的時候不太順利,歌詞太長、歌速有些快,孩子跟隨老師唱可以唱下來,重復的旋律部分孩子們唱的'很好。於是在平時戶外活動時我便帶領孩子唱,有一部分孩子基本上能跟上節奏。不過也有部分孩子對知識接受比較慢,我們會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復習鞏固。

家園合作

我們為孩子們安排了一個小任務--「請你做一件讓爺爺、奶奶高興的事情」有的孩子為爺爺奶奶端水、敲敲背、捶捶腿、給爺爺奶奶拿水果等。

主題內容的延伸

幼兒是在溫暖社會的關愛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在家進行一次感恩活動《我為家人做一件有益的事》讓幼兒在體驗、感受家人給與愛的幸福和甜蜜的同時,從中明白自己應該付出愛、愛長輩、愛為自己付出勞動得人們,這樣生活才會美好。

主題活動的不足

不足之處:

對節日的理解有些欠缺,多個節日在復習的時候有些孩子會將節日混淆,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

幼兒園中班教案《愛心小天使》3

主題名稱:

主題二愛心小天使主體結構:我有一個家、媽媽和我、慢慢變老、比高矮、爺爺奶奶的節日、圓臉和方臉、親密家庭大聚會、朋友在哪裡八個活動。

主題內容:

幼兒是家庭的溫暖,社會的關愛中成長起來的,本主題利用家庭生活,中秋節及國慶節等不同資源,通過十一個主題活動讓幼兒體驗,感受愛的幸福和甜蜜,從中明白自己也應該付出愛,愛長輩。

愛心教育需要家園合作,共同完成,在本主題中,同時需要家長積極參與幼兒的教育活動,提供有關活動的資料,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有利條件。

教學活動一:我有一個家

教學目標: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了解家庭成員的姓名職業

2、嘗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

3、感受家的溫暖增進對家庭成員的了解和熱愛之情

活動准備:

1、教師准備一張全家福照片幼兒每人一張全家福

2、盒子

活動過程:

1、"講講我的家"教師拿出全家福照片講講自己的家人和家人間有趣的事

(1)請幼兒說說家裡有哪些人

(2)幼兒拿出全家福照片向大家介紹家長

2、玩游戲"抽照片猜名字"

(1)教師從裝著照片的盒子中抽一張請其他幼兒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2)請多名幼兒介紹照片上的人員

(3)游戲多次反復進行3、談話"我有一個幸福的家"請幼兒講講爸爸在家干什麼媽媽在家干什麼自己在家干什麼說說平時爸媽是怎麼關愛自己的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媽媽他們每天為家忙碌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關愛爸媽呢請幼兒說說自己應該為家人做些什麼

5、活動延伸:將幼兒的全家福照片張貼在主題牆上幼兒隨時講述

『貳』 數學教師如何上好教學課

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常開展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展示真實的自我。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數學教師如何上好教學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數學課堂 教學 方法

用「愛心」喚醒學生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崇高的和神聖的,這種崇高和神聖需要用教師的愛心來支撐。因此教師在與學生共處的過程中要傾注全部愛心,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信任學生,滿腔熱情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對學習困難和問題學生要傾注更多的愛,時時給學生以微笑、期待和贊許,與學生進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感到教師可信、可親、可敬,產生一種滿意、喜愛的情感。

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通過開展情感交流的 文化 活動,營造情感交流的氛圍,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雙方互相走近對方精神、情感和整個心靈世界,並以此構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情景互融的基礎上,使教學能聽之順耳,理之達心,知之入腦,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境地,加深學生對教師的感情。

用真情感染學生

「目以傳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師激發學生興趣、傳遞愛的信息的重要的方式,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恰當把握目光這一無聲的語言,捕捉時機,適時向學生傳遞教師真摯的愛的信息,給予鼓勵和表揚。例如,在數學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有些膽小的同學不敢發言,這時要適時用溫柔的目光激勵他們,遇到有的同學回答問題出現錯誤時,用善意的目光提醒他們,遇到他們回答猶豫不決時,用充滿自信的目光鼓勵他們,在他們回答正確時,用興奮的目光表揚他們。

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好多時候從教師的眼神中就得到了一份關愛和溫暖,從而增進了交流,使學生在心靈上得到了更多的啟迪。在課堂上要注重平等施教,愛護、尊重、理解學生,不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發號施令,把學生當做自己的朋友看待,尊重他們的人格,允許他們發表不同的意見,尤其是後進生,更不要歧視,在課堂中把更多的關愛傾注給他們,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給他們「雪中送炭」,使學生獲得自信、自尊,產生強大的上進心和極大的成就動機,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打造快樂的課堂氛圍

1.微笑態度融入課堂。教師這一職業要求其必須學會微笑。教師一旦步入教室走上講台,就如同演員走向攝影棚一樣,需要立即進入角色。絕不能把個人不良的思想情緒帶給學生,因其個人情緒而影響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修養,以及高尚的職業道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始終面帶微笑,儀表大方,態度和藹,如此才能營造課堂愉快詳和的氛圍,才能給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2.輕松愉悅活躍課堂。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常開展輕松和諧的師生雙邊活動,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展示真實的自我。針對教師的課堂提問,學生可以私下討論,也可以高聲 辯論 ,然後踴躍發言,對於學生獨具個性的發言,教師要及時給予回應,表達贊許之情,對於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通過語言和表情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學生發言,讓學生樹立信心,充分表達思想,活躍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3.表揚鼓勵充滿課堂。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經常表揚鼓勵學生,讓每名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練習時,學困生如果能按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就可以獎勵一面「小紅旗」,給予鼓勵表揚。學生獲得表揚鼓勵,自然就會提高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成績。

讓學生喜愛數學學科

小學數學語言要准確規范、嚴謹簡約

小學數學教學語言的准確性是指數學教學語言應該是嚴謹的、准確無誤的語言。數學中的概念、性質、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內涵和表達方法,有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變成概念性的錯誤,例如:"數位"和"位數","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位數不夠用0補足"就不能說成"數位不夠用0補足"。另外,讀音要准確,作為教師要堅持並且要用盡可能准確的普通話教學,避免在傳遞教學信息時因使用方言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發生誤解。在教學中多音字也要讀准,方言和習慣讀音要改用標准音去讀。

教師的語言在准確的前提下,還要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有些剛走上講台的教師之所以不能在40分鍾內完成教學任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學生聽不懂,返來復去、不厭其煩地講,使課堂中有限的時間在與講課內容無關的廢話中悄悄地溜走,結過使教學重點得不到突出,學生又產生厭煩情緒,影響了教學的效果,為了克服上面的問題,必須在備課時精心設計好問題,過渡語,盡量不說與講課內容無關的話。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自己教學語言的嚴密和准確,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語言來解釋,表達數學知識,更不能出現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甚至於前後自相矛盾和錯誤的語言。

讓學生喜愛數學學科

小學數學教學語言要啟發性強

孔子說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悱,這里指教師有意不說出結果、答案)在教學過程中,要變學生的被動接收信息為主動地獲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啟發學生通過看、想、做等認識活動來掌握。如,教"圓的周長"一節時,老師拿出一個呼拉圈,問學生,你能計算出它的周長嗎?學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長(因學生沒學計算圓周長的方法)。用什麼量?怎樣量?(用皮尺繞一周)還能用什麼量?(先用繩子繞一周,然後再用皮尺量繩子長度)還可以用什麼方法量呢?

(在地上滾圈,然後量地上滾動一圈的長度)教師充分肯定學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像很豐富,然後接著問,如果給你們一個非常大的圓,還容易量周長嗎?有沒有簡單方法來計算圓的周長呢?通過老師做實驗得出:圓的周長和它的直徑密切相關,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 3 倍多一些,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間,這個數是個固定的數,叫圓周率。現在同學們 說說 看,只要知道什麼,就能求出圓的周長? 上例中,教師用了一系列啟發性提問,不斷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主掌握知識。


數學教師如何上好教學課相關 文章 :

★ 數學教師如何提高教學效率

★ 數學新授課教學方法

★ 數學課教學導入的方法

★ 如何有效的進行數學教學

★ 初中數學老師的教學方法技巧

★ 數學教學如何抓基本技能

★ 如何運用高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 初三學生怎麼學數學:上好這三種課

★ 如何上一堂有趣的小學數學課

『叄』 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更受學生歡迎

一、要關心愛護和了解學生
愛是人的一種需要,當這種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就會悲觀失望、心情苦悶。對於成長中的學生來說,對愛的需要更迫切、更強烈。學生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學校里度過,教師成了他們生活中的重要人物。教師的道德對學生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和教育效果。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托爾斯泰所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事業與熱愛學生相結合,它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 深入了解和熱情關心,是愛最突出的表現,教育家贊可夫曾經說過:「當教師把一個學生認識到他是一個具有個人特點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時候, 才有助於教師去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澆花要澆根,教人要教心。然而,在我們平時所接觸到的道德教育里很少有教心的,即培植人的善心,包括良心、愛心、同情心、憐憫心。請聽聽學生的心聲:「老師,我希望你常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一架教書的機器;老師,請你不僅教書,而更是教我們做人;老師,請您也把我當人看待,而不僅是您記分簿上的一個號碼;老師,請您不要單看我的成績,請您更要看我所作的努力;師,請您經常給我一點鼓勵,不要讓您的要求,超過我的能力。」因此,學生實際上自然地把愛的希望寄託在教師身上,他們希望教師能像父母那樣關心、體貼、了解和幫助自己。如果愛的需要得到滿足,他們就會對教師產生一種依戀感。把上學讀書看成是快樂,從而在愉快的狀態下學習和生活,愛成了學生成長的動力。
二、嚴謹治學,知識淵博
教師必須有廣博的文化素養,才能使自己的教學豐富多彩,更有說服力,上起課來才能左右逢源,融會貫通、擴大學生的視野,才能有效地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就必須具備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一是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二是要有廣博的相關領域知識,具有跨學科、跨專業的結合力,滿足學生廣泛的求知慾。三是不斷更新知識體系,及時吸收、存儲學科前沿學科知識與研究成果。 如果一個教師以嚴謹治學的態度,具有淵博的學識,那它就會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大批學生,使學生的求知慾得到滿足,受到學生的愛戴。
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對待學生
尊重學生,首先就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青少年學生心理正處於一個激烈變化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步增強,自尊心也很強。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考慮自己對學生的每一條意見,每一個看法,無論如何都不要挫傷他們心靈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自尊心。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因而我們更應該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差生」, 要相信每一個「差生」是能夠教育好的。教師不能輕易給學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學生的確存在「好」與「差」的差異,對於所謂的「差生」,千萬不能把他們看死,看死了他們,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走進了死胡同。教師應因材施教,對「好學生」關愛備至,而對「差生」更應加倍地關愛與呵護。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加以充分地肯定和激勵,讓他們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他就會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願意向你暢開心扉,願意接受你如何學習和如何做人的指導。
四、對學生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
愛而不嚴不是真正的愛。師愛有別於母愛,它突破了溺愛的圈子,把關心愛護和嚴格要求有機地相結合。同樣,嚴而無愛也不是真正的教育。中國的傳統教育是,一定要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學習上一絲不苟,循規蹈矩;老師講一,學生不說二等等,這無疑會壓抑學生人格、個性和創造性的發展,這與現代文明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是嚴重沖突的。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集中體現在對人的品格,道德,修養,素養,涵養,情操,禮貌禮儀、風范魅力、舉止風度和人文精神的要求上。教師必須對學生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 ,才能使學生與時俱進,全面發展,同時也會得到學生的歡迎。
五、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範者。我國漢代哲學家楊雄說:「師者,人之模範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不僅要有這種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學生所敬佩,還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狀態和行為表現,積極地影響和教育學生,使他們健康成長。正如奧地利教育哲學家馬丁.布貝爾所說:「教師只能以他的整個人,以他的全部自發性才足以楊春茂對學生的整個人起真實的影響。」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關注的方面,往往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幽默風趣的談吐,得體大方的著裝,親切熱忱的態度,扎實淵博的知識,猶如和煦的陽光照射到學生的心靈上,使他們感到溫暖、舒暢、輕松。融洽的師生關系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產生對教師的信任感,尊敬感,即「親其師,信其道」。
學校是培養人才

閱讀全文

與愛心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白色結晶土蜂蜜鑒別方法 瀏覽:160
天然檢測的方法 瀏覽:255
中效天井棉安裝方法 瀏覽:910
討論研究蓄積作用的意義和方法 瀏覽:314
血餘炭的食用方法 瀏覽:256
牛蛙骨骼標本製作方法步驟 瀏覽:984
紅銅火燒後用什麼方法使其變硬啊 瀏覽:901
早些入睡的正確方法 瀏覽:640
電腦藍屏了怎麼辦多種方法 瀏覽:187
皮筋安裝方法 瀏覽:945
磁力表使用方法 瀏覽:806
如何計算下期和值的方法 瀏覽:167
火線膿皰的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547
尾盤快速跳水方法 瀏覽:437
豆角種植搭架方法圖片 瀏覽:978
中學物理的研究方法 瀏覽:107
好用的圖片文字識別方法 瀏覽:337
遮陽草帽的正確方法 瀏覽:99
傳統客家民居研究方法 瀏覽:408
泰州行李箱銷毀方法有哪些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