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分析測定方法,不論其具體應用領域如何,都必須具備相應的效能指標來評估其性能。常用的效能指標包括精密度、准確度、檢測限、定量限、選擇性、線性與范圍、重現性和耐用性等。這些指標是評價分析方法性能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建立新的測定方法時不可或缺的實驗研究依據。
准確度(Accuracy)是衡量分析方法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之間接近程度的指標。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測量的正確性。由於真實值難以精確得知,因此通常通過回收率試驗來間接評估准確度。回收率試驗是指將已知濃度的標准物質加入待測樣品中,然後按照預定的分析方法進行測定,通過比較測定值與加入的標准物質的實際濃度來計算回收率。
精密度(Precision)則用來描述分析結果的一致性。它反映的是在相同條件下多次重復測定結果的一致性水平。通常,可以通過計算標准偏差或變異系數來量化精密度。精密度高的測定方法能夠提供穩定可靠的結果。
檢測限(Detection Limit)是指能夠被可靠檢測到的最低濃度。它是評估分析方法靈敏度的一個重要指標。檢測限的確定通常需要通過一系列標准樣品的測定,以確定在不產生測量誤差的情況下,能夠被可靠檢測到的最低濃度。
定量限(Quantitation Limit)則是指能夠准確測量的最低濃度。它不僅要求在檢測限的基礎上,還能准確測量目標物質的濃度。定量限通常用於確定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最低可測濃度,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和准確性。
選擇性(Selectivity)是指分析方法能夠區分目標物質與其他物質的能力。它反映了分析方法的特異性。選擇性高的方法能夠在復雜的基質中准確檢測目標物質,而不會受到其他物質的干擾。
線性與范圍(Linearity and Range)則描述了分析方法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響應值與輸入濃度之間的關系。線性范圍通常是指從檢測限到定量限之間,響應值與輸入濃度呈線性關系的濃度范圍。
重現性(Repeatability)和耐用性(Robustness)則是指分析方法在不同條件下的一致性。重現性通常指在相同條件下,由同一分析人員使用同一設備進行多次測定結果的一致性。耐用性則是指在不同條件下,分析方法仍能保持其性能的一致性。
B. 儀器分析方法驗證包括哪些指標,請給出定義及計算方法
任何一種分析測定方法,根據其使用的對象和要求,都應有相應的效能指標。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評價指標包括:精密度、准確度、檢測限、定量限、選擇性、線性與范圍、重現性、耐用性等;對於生物樣品中葯物分析方法評價的標准與上述的評價指標相比較,有共同之點也有特殊的要求。測定方法的效能指標可以作為對分析測定方法的評價尺度,也可以作為建立新的測定方法的實驗研究依據。 准確度(Accuracy)是指測得結果與真實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測量的正確性。由於「其實值」無法准確知道,因此,通常採用回收率試驗來裴示。
C. 檢驗項目效能評價核心指標是
測定方法的效能評價是確保實驗結果可靠性和准確性的關鍵步驟。它不僅是對現有分析測定方法進行評估的重要工具,更是開發新型分析技術的重要參考。在效能評價中,精密度和准確度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兩個指標,它們分別反映了測定結果的重復性和與真實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高意味著在相同條件下重復測定的結果一致性好,而准確度則表明測定結果與實際值之間的偏差程度。
此外,檢測限和定量限是衡量方法靈敏度的重要標准。檢測限是指能夠從背景噪音中區分出待測物質最小濃度的能力,而定量限則是指能夠准確量化的待測物質最小濃度。這兩個指標直接影響著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可操作性。
選擇性也是評價方法效能的重要方面。它指的是方法在存在其他物質干擾的情況下,能否准確測定目標物質的能力。選擇性高的方法能夠有效避免交叉干擾,提高測定結果的准確性。
線性和范圍則描述了測定值與樣品中待測物質濃度之間的關系。線性范圍是指在一定濃度范圍內,測定值與樣品中待測物質濃度保持線性關系的區間,而線性是指在這個區間內,測定值與樣品中待測物質濃度之間存在線性關系。這一指標對於確保測定結果的准確性至關重要。
重現性、耐用性等指標則關注於方法在不同條件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重現性指的是在相同條件下,不同實驗室或不同操作者重復測定結果的一致性。而耐用性則評估了測定方法在不同實驗條件下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包括溫度、濕度、操作者的不同等因素。